高中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课件第1课 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
加入VIP免费下载

高中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课件第1课 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

ID:1262401

大小:2.45 MB

页数:41页

时间:2022-12-20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第一单元第1课 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 内容索引基础落实·必备知识全过关重难探究·能力素养全提升 [时空坐标] 课标要求1.通过了解石器时代中国境内有代表性的文化遗存,认识它们与中华文明起源以及私有制、阶级和国家产生的关系2.通过甲骨文、青铜铭文及其他文献记载,了解私有制、阶级和早期国家的特征 基础落实·必备知识全过关 一、石器时代的古人类和文化遗存1.石器时代的文化遗存 2.原始社会组织(1)三个阶段:分为原始人群、母系氏族社会和父系氏族社会三个阶段。(2)母系氏族社会:处于旧石器时代晚期,生产力低下,氏族成员共同劳动,成果共享。(3)父系氏族社会①权力机构:社会贫富分化与不平等开始出现。②组织结构:氏族间的联系趋于紧密,形成较大的部落甚至部落联盟。③文明的萌芽:私有制已经产生,阶级分化日益明显,部落中出现权贵阶层。他们通过战争不断扩大财富和权力,中国即将迈入阶级社会的门槛。 旁栏边角练一练阅读教材第一子目“中国旧石器时代重要人类遗址分布图”和“中国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存分布图”,分别指出遗址和遗存分布呈现的特点。提示旧石器时代:分布较广,主要是沿黄河、长江分布。新石器时代:分布广泛、多元一体。结论要语辨一辨(1)北京人使用打制石器进行农业生产。(×)提示北京人处于旧石器时代,从事渔猎和采集,没有出现原始农业。(2)新石器时代奠定了多元一体的发展基础。(√)(3)龙山文化与仰韶文化有一定的渊源关系。(√)(4)部落战争是推动国家产生的重要原因。(√) 二、从部落到国家1.部落时代(1)三皇五帝:时代较早,名称众说不一,神话色彩浓重。(2)部落联盟:黄帝是黄河中上游一带的部落首领。他联合另一部落首领炎帝,形成炎黄部落联盟,他们被后世共尊为华夏始祖。(3)禅让制:尧年老时,根据推举和他对舜的考察,由舜继承其位,这种做法称为“禅让”。(4)“万邦”时代:大约相当于五帝后期的龙山文化时代,阶级阶层分化比较明显,有专家认为其具备了国家的初始形态。部落林立 2.夏朝(1)建立:约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了我国最早的奴隶制国家夏朝。(2)世袭制:禹死后,其子启继位,世袭制代替了禅让制。(3)国家管理①夏王:是最高的统治者。②中央:设有主管行政、军事、司法和宗教的机构与职官。③地方:通过控制一些部族进行间接统治。(4)文化遗存:河南偃师发现的二里头遗址,很有可能是夏文化的遗存。 旁栏边角练一练阅读教材第二子目“史料阅读”,从生产关系角度回答材料中“上古之世”“中古之世”“近古之世”对应的时期。提示“上古之世”是原始社会;“中古之世”是原始社会后期;“近古之世”是夏商周时期。 历史概念判一判历史陈述史论判定传说中的五帝之首,与炎帝被后世共尊为华夏始祖黄帝我国第一个奴隶制国家夏朝 三、商和西周1.商朝国家治理建立约公元前1600年,汤建立文化文字:甲骨文主要是商人刻写的占卜记录,是一种成熟的文字青铜器:殷墟出土了许多青铜器奴隶制社会生产力发展标志政治中央机构:商王是最高统治者,其下设有尹及各类事务官地方:实行内外服制度影响商朝的政治势力与文化影响东到大海,西及陇山,南跨江汉,北至燕山 2.西周的统治(1)王朝建立: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灭商,定都于镐京,史称西周。(2)政治统治:“封建亲戚,以蕃屏周”①特点:通过分封形成“天子—诸侯—卿大夫—士”金字塔型的等级结构。②影响:宗法制与分封制相互补充,解决了统治阶级内部在权力和财产分配方面的冲突与矛盾。(3)“共和行政”①原因:周厉王贪财好利,为政暴虐,引发“国人暴动”。②概况:周厉王出逃,大臣召公、周公共同执政,史称“共和行政”。(4)西周灭亡:公元前771年,犬戎攻破镐京,西周灭亡。公元前770年,周平王东迁洛邑。 3.商周的经济农业是主要生产部门,主要使用木、石、骨、蚌等材质的工具,青铜农具极少土地制度是奴隶主土地国有制,土地不能随便买卖,井田制是土地经营的基本方式手工业青铜铸造是手工业生产中的主要部门,青铜器种类繁多,创造了灿烂的青铜文化以使用青铜器为标志,是人类文化发展的一个阶段 旁栏边角练一练阅读教材第三子目“殷墟出土刻有文字的龟甲”,这属于哪一类型的史料?在历史研究中有何史料价值?提示属于第一手史料。它不仅是研究我国文字源流的最早的有系统的资料,也为中国殷商史研究提供了重要史料。结论要语辨一辨(1)甲骨文是一种成熟的文字。(√)(2)商朝疆域辽阔,但是,商王直接控制的地区有限。(√)(3)宗法制与分封制互为表里,互为补充。(√)(4)商周时期,青铜制造业发达,是最主要的生产部门。(×)提示青铜制造是手工业生产的主要部门。 重难探究·能力素养全提升 主题一 中华文明的起源[情境探究]视角1中华文明起源的途径材料它们各有特点,自成系统。这就说明中国文化起源地不限于中原一个中心,而有若干中心区域;不是单一地从一个氏族文化中心区向四周传播,而是各个氏族文化区相互交流,逐渐融合,共同为以后渐渐形成的古代中国文化奠定基础。——摘编自丁季华《中国文化起源“单一中心”说质疑》思考根据材料,指出中华文明起源的主要途径。提示各个氏族文化区相互交流,逐渐融合,共同为以后渐渐形成的古代中国文化奠定基础。 视角2中华文明起源的特征材料对于世界其他几大历史文化系统而言,中国文化是自我一系的;中国古代文化又是多源的;它的发展不是一条线贯彻始终,而是多条线互有交错的网络系统,但又有主有次。各大文化区系既相对稳定,又不是封闭的。通过区内外诸考古学文化的交汇、撞击、相互影响、相互作用,通过不断地组合、重组,得到不断更新,萌发出蓬勃生机,并最终殊途同归,趋于融合。——摘编自苏秉琦《关于重建中国史前史的思考》思考概括材料中的观点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说明。 提示观点:中国古代文化呈现出多元化状态,但最终走向一体化。说明:多元化:旧石器时代的人类遗址遍布中国南北各地;中国已发现的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存一万多处,分布广泛;新石器时代中晚期,在中国南北出现了河姆渡文化、仰韶文化,还有后来的龙山文化和良渚文化等。一体化:中国各地文化分布广泛,又向着一体化方向发展。 [方法突破]中华文明多元一体 [应用体验]【例1】良渚古城遗址是人类早期城市文明的范例。遗址中存在王陵、大规模墓葬、祭坛、大型宫殿基址以及大批玉制礼器等。良渚古城遗址的考古发现(B)A.表明中国古代文明长期领先世界B.实证了中华五千多年的文明史C.说明历史记载必须经过考古证实D.标志着最早的奴隶制国家的诞生解析王陵、大规模墓葬、祭坛、大型宫殿基址等都是早期国家出现的证明,而良渚古城文明存在于距今约5000年前,由此可以证实中华五千多年的文明史,故选B项。 考题点睛 针对训练1.浙江良渚文化遗址出土的玉器上有神人兽面纹主题纹饰,是良渚先民“天人合一”观念的体现和信仰,并逐步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玉器和陶器上还出现了不少刻划符号,这些符号在形体上已接近商周时期的文字。这说明良渚文化(B)A.已经形成早期国家B.可能进入文明时代C.宗法制度正式形成D.神权与王权相结合解析良渚文化已经产生文字雏形和专门艺术,说明良渚文化可能进入文明时代,故选B项。 2.距今约7000至5000年前,黄河流域出现了仰韶文化和大汶口文化。大致同一时期,长江下游有(A)A.河姆渡文化B.龙山文化C.红山文化D.二里头文化解析距今约7000至5000年前,长江下游有河姆渡文化,故A项正确。 3.下图表明,半坡人(C)A.生活在旧石器时代B.居住在长江流域C.已经具备审美意识D.掌握了制瓷技术解析盆内画的人面带着小尖顶帽,体现了半坡人制作的陶器不仅具有实用功能,还兼具审美意识,故C项正确;半坡遗址属于新石器时代,排除A项;半坡遗址位于黄河流域,排除B项;图片中的彩陶属于陶器,排除D项。 主题二 早期国家的诞生及特征[情境探究]视角1早期国家的诞生材料阶级、阶层或等级之类的出现是国家得以建立的社会基础,凌驾于全社会之上的强制性的公共权力系统的设立则是国家的社会职能,是国家机器的本质特征。国家及其强制性的权力机构是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最初的统治与管理机构,是为了解决经济上的冲突而发展起来的,是统治阶级压制被统治阶级的机器。思考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概括国家诞生的主要条件,并阐明国家的实质。提示条件:一是阶级的存在,二是凌驾于社会之上的公共权力的建立。实质:是统治阶级镇压被统治阶级的反抗、行使国家权力的工具。 视角2早期国家的特征材料周人逐渐把商人的至上神,转换为天,即把茫茫太空神化和抽象化,而周王自称为天子,各邦的君主都可以说是上天的儿子,周王是各邦诸侯的领袖,是大宗,是天的元子,也就是嫡长子,所以是天子。天子可以直接向天祈祷,可以祭天,而不必再通过自己的祖先,这就摆脱了鬼对人的控制,抬高了人的地位。——摘编自马克垚《世界文明史》思考根据材料,概括商周政治的共同特征,并指出周朝政治有何新的发展。提示共同特征:王权与神权密切结合。新发展:摆脱神的控制,抬高周王的地位,成为天下大宗。 [方法突破]1.国家初级形态 2.早期国家特征 [应用体验]【例2】下图是中国古代著名的青铜器“何尊”。其内底铸文122字,其中有“宅兹中国”四字,意为“我要在国家的中心管理天下”。下列对何尊的解读正确的是(C)A.内底文字主要反映了西周奴隶的活动B.当时“中国”的区域大致在长江流域C.是目前所见“中国”一词最早的实物见证D.为研究东周的历史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 解析周武王在世时决定建东都于洛邑,即“宅兹中国”,与《尚书》等文献记载可相互印证,是目前所知“中国”一词最早的实物见证,故选C项;何尊是奴隶主祭祀时的礼器,反映了奴隶主的活动,排除A项;当时的“中国”在黄河流域,排除B项;何尊为研究西周历史提供重要实物资料,排除D项。 考题点睛 针对训练1.古代中国,政治权力由“传贤”到“传子”的转变,标志着(C)A.分封制的初具雏形B.宗法制的基本形成C.王位世袭制的确立D.政治体制严重倒退解析禹死后,其子启继承了王位。从“传贤”到“传子”,反映了王位世袭制确立,故C项正确。 2.周代通过某一制度,使姬姓周人的亲族迅速遍及天下,北起燕山,南至汉水,西起陕甘,东到齐鲁,到处都楔入了姬姓人群。这一制度是(C)A.禅让制B.井田制C.分封制D.礼乐制解析周代通过分封制把全国的土地和人民分封给姬姓贵族、功臣、先代贵族,而姬姓贵族是分封的主体,C项正确。 3.西周宗法制度是为了解决贵族之间在权力、财产和土地继承上的矛盾,用父系血缘关系的亲疏来维系政治等级、巩固国家统治的制度。据此可知,宗法制(B)A.通过垄断神权强化王权B.有利于稳定政治秩序C.成为各级贵族生活准则D.形成完备的政治体系解析根据材料可知,宗法制通过血缘关系维系了统治阶级内部的稳定,从而有利于稳定政治秩序,B项正确;材料没有体现神权,排除A项;材料没有体现贵族,排除C项;完备的说法错误,排除D项。 4.周礼规定,天子的舞队用八佾(每佾8人),诸侯六佾,大夫四佾,士二佾。这反映的是(C)A.郡县制B.君主制C.礼乐制D.禅让制解析材料描述了天子、诸侯、大夫、士的舞队规格不同,反映了不同等级的贵族要行不同的礼仪,这是西周的礼乐制度规定的,故选C项。 本课结束

资料: 8813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