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教版地理高中必修第二册同步练习5.1 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
加入VIP免费下载

湘教版地理高中必修第二册同步练习5.1 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

ID:1259600

大小:169.09 KB

页数:5页

时间:2022-12-02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第一节 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A级必备知识基础练读图,完成1~2题。1.该图反映的环境问题属于(  )A.水体污染B.生态破坏C.自然资源枯竭D.由环境污染演化而来的问题2.按环境要素分类,该环境问题属于(  )A.大气污染B.水体污染C.土壤污染D.生物污染历史上俄罗斯曾在西西伯利亚平原及哈萨克丘陵北部地区组织大规模的垦荒。在垦荒初期,人们没有考虑垦荒地区的气候和土壤等自然因素,没有采取相应的保护措施,结果导致生态失衡。读图,完成3~4题。3.该垦荒地区面临的主要生态破坏问题是(  )A.森林破坏B.水土流失C.土地荒漠化D.湿地萎缩4.当地出现该生态破坏问题的主要原因是(  ) A.过度放牧B.过度樵采C.过度开垦D.过度灌溉5.读图,完成下列各题。我国半干旱地区某地的地形剖面示意图(1)说明灌溉干渠附近农业用地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及其成因。(2)简述聚落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及其成因。B级关键能力提升练近年来,位于高纬度的西伯利亚地区气候发生了明显变化,土地覆被也随之变化,平地上的耕地明显减少,洼地上的草地大量转化为湿地,越年积雪(积雪期超过一年)面积减少。据此完成6~8题。6.导致西伯利亚地区土地覆被变化的首要原因是(  )A.气温升高B.气温降低C.降水增多D.降水减少7.湿地面积增加主要是因为当地(  )A.洪水暴涨B.退耕还湿C.地面沉降D.冻土融化8.西伯利亚地区平地上减少的耕地主要转化为(  )A.林地B.湿地C.草地D.寒漠下图为华东地区和东北地区的城市PM2.5和二氧化硫多年平均浓度日变化曲线图。读图,完成9~10题。 9.两地区的城市PM2.5浓度一般在10时以后下降,其主要原因是(  )A.户外活动减少,利于污染物沉降B.降水频率增加,有利于空气净化C.热岛效应增强,利于污染物扩散D.汽车流量减少,尾气排放量减少10.华东地区大部分时段二氧化硫浓度低于东北地区,主要的影响因素是(  )A.能源结构B.人口密度C.资源分布D.出行方式1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材料一 灰霾是指空气中悬浮着大量极细微的干尘粒等颗粒物,使能见度小于10千米的大气现象,灰霾天气正成为珠江三角洲地区冬春季节的一种常见天气。材料二 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PM2.5来源广,主要成分有硫酸盐、有机碳、硝酸盐、铵盐等。这种颗粒物粒径越小,在空气中滞留的时间越长,可以输送的距离也越远。在经济高速增长的过程中,解决PM2.5问题是一个难题。材料三 据广东著名灰霾专家介绍,虽然近年来广州空气质量和其他内地大城市相比较好,但附着在PM2.5上面的有毒物质却比北方多,其中含氮有机颗粒物就占了很大一部分比例。材料四 PM2.5主要来源漫画。 (1)广州市大气中的PM2.5主要来自       。 (2)根据材料分析,我国治理PM2.5会面临哪些困难?(3)从自然条件的角度分析导致珠江三角洲地区冬春季节容易出现灰霾天气的原因。(4)为了减少灰霾天气的出现,减轻空气污染,请你提出合理的建议。第一节 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1~2.1.D 2.A 第1题,图中“南极冰山越来越少”说明全球变暖,冰川融化。全球变暖主要是人类向大气排放的温室气体增多导致的,属于由环境污染演化而来的问题,D项正确。第2题,由上题可知,全球变暖是环境污染演化而来的,属于大气污染问题,A项正确。3~4.3.C 4.C 第3题,该垦荒地区位于温带大陆性气候区,降水较少。不合理的垦荒容易导致土地荒漠化,C项正确。第4题,据材料“垦荒”可知,当地出现该生态破坏问题的主要原因是过度开垦,C项正确。5.解析第(1)题,依据图中信息可知,在冲积平原上分布着灌溉干渠,说明该地的农业为灌溉农业。该地位于半干旱地区,降水少,蒸发旺盛,若大水漫灌易导致土壤盐渍化。第(2)题,聚落分布在山麓地带的坡积带,该地沙地广布,气候干旱,风力作用显著,易受风沙危害。答案(1)灌溉干渠附近农业用地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土壤盐渍化。成因:常年灌溉导致地下水位上升,该地地表蒸发旺盛,若大水漫灌会导致土壤盐渍化。(2)聚落面临的环境问题:风沙危害(风力侵蚀)。成因:该地沙地广布,气候干旱,风力作用显著。6~8.6.A 7.D 8.C 第6题,读材料可知,越年积雪(积雪期超过一年)面积减少,说明积雪融化,故首要原因是气温升高,A项正确。第7题,气温升高会导致冻土融化,地表积水增多,湿地面积增加,D项正确;材料中“洼地上的草地大量转化为湿地”说明湿地增加的主要原因不是洪水暴涨、退耕还湿和地面沉降,A、B、C三项错误。第8题,地表水分增加,适合草类植被生长,故减少的耕地主要转化为草地,C项正确;位于高纬度的西伯利亚地区热量不足,难以形成大规模林地,A 项错误;气温升高使冻土融化,地表水分增多,但平地较洼地地势高,积水较少,不会有大量的浅水出露地表,减少的耕地不会转化为湿地,B项错误;气温升高使冻土融化,地表水分增多,会使植被覆盖增多,因此不会转化为寒漠,D项错误。9~10.9.C 10.A 第9题,日出之后,随着太阳高度不断增大,太阳辐射增强,地面获得的热量越来越多,城市地表温度越来越高,至上午10时左右,城市热岛效应增强,空气对流运动明显,有利于污染物扩散,导致PM2.5浓度下降,C项正确。第10题,华东地区经济发达,能源消费结构以石油、天然气为主,二氧化硫排放量较小;东北地区煤炭、石油资源丰富,重工业发达,能源消费结构以煤和石油为主,二氧化硫排放量大。因此导致两地区二氧化硫浓度差异的主要影响因素是能源结构,A项正确。11.解析第(1)题,广州大气中的PM2.5主要来自汽车尾气和工业生产。第(2)题,主要从PM2.5来源与特点、我国能源消费结构等方面进行分析。第(3)题,灰霾天气的形成主要与大气层结构稳定以及风力小等自然条件有关。第(4)题,分析减轻大气污染的措施,主要从改善能源消费结构、减少废气排放量以及植树种草、加强绿化等方面入手。答案(1)汽车尾气和工业生产(2)我国正处在城镇化和经济高速发展阶段,汽车增长量大,煤炭消耗多;PM2.5的污染源多样,源头控制难以实现;PM2.5是一种综合性污染物,单项治理成效不大;PM2.5粒径小,输送距离远,治理需要形成跨区、跨省甚至跨国协作。(3)珠江三角洲地区三面靠山,一面临海,气流不易扩散;冬季,来自北方的冷空气受南岭山脉阻挡,风力较弱;冬春季节珠江三角洲地区上空易出现逆温层。(4)改进能源消费结构,增加天然气,尤其是水电、核电等能源的比重;控制机动车数量,汽车尾气要达标排放;工业要实行清洁生产,废气达标排放;加强绿化、美化环境;等等。

资料: 8813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