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历史八年级上册第6课 戊戌变法-教案
加入VIP免费下载

部编版历史八年级上册第6课 戊戌变法-教案

ID:1256193

大小:329.5 KB

页数:6页

时间:2022-11-16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第6课:戊戌变法一、教学理念根据初中学生的心理和思维特点,研读课标、教材,围绕历史情景,通过图片资料、文字资料等展现历史主题和历史人物,配上适当的讲述、示意图的讲解,形象易懂,既吸引了学生兴趣,又活跃了课堂气氛,有效突破课文的教学重点和难点,有效培养学生历史核心素养。二、教材分析在中国近代化的道路上,我们先人做了很多努力,以“自强求富”为口号的洋务运动没有使中国富强起来,但客观上促进了中国近代化的发展。甲午中日战争更加唤醒了中国人的危机意识,戊戌变法是一场资产阶级性质的爱国救亡的政治改良运动和思想解放运动,是近代中国人民探索民族独立和国家富强的一次重要尝试,是近代化探索这一条重要历史主线中的重要一环,在中国近代发展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是初中能力考核的重点。三、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已有一定的历史知识储备,对历史故事有很浓厚的兴趣,形象思维活跃,有一定的理性思维,但对历史问题的理解仍缺少辩证性和全面性,因此,在教学中,教师仍需根据学生的心理和思维特征,采取创设情境、深入浅出、形象生动的方法因势利导,不断启发、点拨。四、教学目标根据“知道康有为、梁启超等维新派代表,了解‘百日维新’的主要史实。”的课程标准制定以下三维教学目标:1.以历史时间为轴,地点空间为点,贯穿康有为、梁启超等维新人物的政治活动为线,认识到历史发展的连续性,培养“历史时空”素养。2.阅读和分析相关材料,知道公车上书以及康有为、梁启超、严复等维新派代表人物及其思想主张、代表作等。3.阅读史料并结合史实,知道康有为、梁启超为变法图强四处奔走、谭嗣同勇于牺牲的活动事迹,感悟个人和国家命运息息相关的关系,激发个人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提升“家国情怀”素养。4.制作维新变法过程的示意图,了解维新变法的动态发展过程,能够认识:思想变革和社会变革之间的关系,渗透“唯物史观”素养。5.制作变法措施的表格,归纳并理解“百日维新”的内容和影响。6.阅读史料并结合史实,认识戊戌变法对中国近代社会的影响,领悟近代民族资产阶级在领导中国革命的斗争中所作出的贡献,提升“史料实证”素养和“历史解释”素养。五、教学重难点(一)教学重点维新派代表人物和百日维新的主要内容。(二)教学难点 戊戌变法的影响。六、教学思路以康有为这样一个核心人物的政治活动为主线,按照变法的背景、过程、影响的步骤介绍维新变法的前因后果以及影响,其中戊戌变法是课文的标题,也是维新变法的核心,前面内容的讲述其实也是为了引出戊戌变法的内容。从近代社会的变化(社会变革),到早期维新思想的产生,到康、梁继承和发展维新思想(思想变革),到实践维新思想——公车上书(社会变革),到继续传播维新思想——组织学会、创办报刊,最后皇帝下诏决定付诸行动——进行戊戌变法(社会变革)的逻辑过程,可以从中得出这样的历史认识:社会变革决定了思想变革,同时思想变革又反过来推动了社会变革,社会变革和思想变革相互促进发展。戊戌变法的失败说明:社会变革往往阻力重重,难以一帆风顺;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资产阶级改良道路行不通。尽管它作为一场政治运动失败了,但它在社会上起到了思想启蒙的作用,推动了中国的近代化进程,为后来的辛亥革命和新文化运动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我们的先人在近代化的探索中作出了许多的贡献,后人应以“同情之理解”的眼光看待康有为等维新志士们的行为。七、教学过程环教学设计设计意图节导老师自我介绍,介绍本课的课程标准,直接引入本课课题。入一、背景提纲挈领展示“万木草堂”的图片,引导学生阅读课文28页的人物通过广州万木草堂扫描,了解康有为和万木草堂的故事。导入,拉近历史和现实的距离,通过阅读呈现时间:1895年的春天。课文了解康有为生1895年的春天,康有为赶往北京,他去干什么呢?平,由此康有为和戊原来,在这一年全国各省举子入京参加会试,康有为和梁戌变法的故事也徐启超也进京赶考。他们在北京听到了一个震惊的消息,是什么徐展开。消息呢?《马关条约》的签订1895年甲午战败后,中国和日本签订了丧权辱国的《马关让学生调动已学知讲条约》,它使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程度大大加深,民族危机空识,让学生认识到历授前严重。梁启超曾说“吾国四千年大梦之唤醒,实自甲午战争史发展的连续性,培新养历史时空素养。败割台湾,偿二百兆始也。”大梦唤醒的表现是在战败之后,康课有为、梁启超等人开展了挽救民族危亡的斗争,为此康有为做了什么事情呢?二、过程提纲挈领揭幕——公车上书通过指导学生解读康有为和梁启超等联合了各省1300多名举人上书光绪帝,材料,引导学生了解公车上书的内容和这就是著名的“公车上书”。公车指的是入京应试的举人。影响。呈现材料:康有为《上清帝第二书》部分文本。请同学们阅读材料,找出康有为公车上书的内容。通过找让学生认识到救亡到关键词,我们可以看到康有为向光绪帝请求:迁都、练兵、图存是每个中国人变法、拒和。公车上书是我国近代史上第一次爱国知识分子团的历史责任,感受个 结组织起来的请愿运动,意味着康有为将酝酿了多年的资产阶人和国家命运的息级维新变法思想付诸实践。最后这份请愿书并没有上达光绪帝,息相关。公车上书的目的也没有实现,但这次政治运动却在全国影响很大,它揭开了维新变法运动的序幕。发展——组织学会、创办报刊呈现材料:维新运动期间各地重要学会、梁启超《时务报》发表《变法通议》、严复《国闻报》等文字材料。通过分析史料,使学这些学会和报刊主要宣传了什么观点?生从史料中明白维这些学会和报刊主要为了宣传变法图强的观点。特别是梁启新派的主要宣传思超多次要提出变法,他认为变法的关键在于什么呢?他认为关想及其产生的影响,键是“变官制”,也就是要改革政治制度,学习先进的资本主培养学生的史料分义制度。可见,在近代化的探索中,相对于洋务派在技术层面析能力。同时学生能的探索,维新派已经有所突破,开始尝试在制度层面进行探索。够从中感悟康、梁等维新人士为民族危上述学会和报刊的宣传产生了什么影响?亡奔走呼号的家国通过材料我们可以知道维新派人士通过报刊、学会的宣传,情怀。使当时“家家言时务”“人人谈西学”的现象蔚然成风,也就是说当时的人,都热衷于谈论国内外时政和西学,所以推动了维新变法思想的广泛传播,为后续变法储备了人才,维新变法运动也逐渐高涨起来。通过维新变法思想呈现维新变法示意图。发展示意图,帮助学生理解维新派人士问题:维新变法思想发展呈现怎样的趋势?引导分析:维通过不断努力地传新思想的核心人物是康有为,梁启超,他们通过讲学、上书、播维新思想,最终推组织学会、创办报刊,宣传和实践维新变法思想,使得维新变动了维新思想得以法思想的影响力不断扩大,表现为地域范围不断扩大、影响的实施,为戊戌变法做人群也在不断扩大。了有力的铺垫。提问:按照这样的发展趋势,你推测一下,接下来的事态会如何发展呢?维新志士们可能还会上书积极要求变法。经过长期的酝酿和准备后,他们主导的戊戌变法运动在国内轰轰烈烈地展开。高潮——百日维新呈现时间:1897年冬天。时间的衔接,让学生德国出兵侵占青岛,强占胶州湾。其他列强竞相效仿,民族认识到历史发展的危机再度加剧。消息传出,康有为迅速赶到北京,多次上书光连续性,并培养历史绪帝。消息传出,康有为迅速赶到北京,多次上书光绪帝。学科素养中的时空呈现康有为《上清帝第五书》《上清帝第六书》相关史料。观念。从这些节选的上书内容可知,康有为再次强调了变法图强的紧迫性和重要性。他期待光绪帝像俄国彼得大帝一样不为阻通过康有为上书光扰,采用自上而下的改革方式,学习日本明治维新后所确立的绪、救亡图存的社会背景,学生再次感受君主立宪制。康有为一而再,再而三地呼吁要变革,并提出了个人和国家命运息具体的改革方案和措施。息相关的关系。光绪帝深受震动,表示“不甘做亡国之君”,于是在1898年6月11日,颁布了“明定国是”诏书——也就是国家大计的文书,宣布实行变法,因为1898年是农历戊戌年,所以史称“戊戌变法”。1898年6月16日,光绪帝第一次见到康有为,询问 变法事宜。呈现维新变法示意图。通过维新变法运动的示意图,帮助学生思考:思想变革和社会变革之间有何关系?进一步理解一场社社会变革决定了思想变革,同时思想变革又反过来推动了会变革往往需要长社会变革。在维新变法的过程中,社会变革和思想变革都在相期的酝酿和准备;思互促进发展。想变革和社会变革下面请同学们阅读课本30页,归纳一下戊戌变法具体推行之间的关系。了哪些措施。我们用表格的方式进行归纳,我们发现可以从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等方面进行归纳。通过表格的方式,使学生归纳总结变法接下来我们分析这些措施的影响:内容,并通过一些问政治方面中“允许官民上书言事”中的“民”指什么人?题的设问,理解戊戌这里的“民”并非指人民群众,戊戌变法是资产阶级维新派领变法的内容、影响,导的,代表的是民族资产阶级的利益,所以这里的“民”主要解决了本课的重难指的是资产阶级。原来清朝旧制度是规定四品以上官员才能上点,培养学生分析、书言事,这个措施就打击了旧官僚,受到维新人士的欢迎,从归纳、分类历史信息而有利于资产阶级参政议政。的能力,提高历史解释能力。经济方面中的“工矿企业”和洋务运动的“民用企业”一样吗?洋务运动兴办的民用企业是官营企业;而戊戌变法时期鼓励私人兴办工矿企业,是私营企业,它属于民族资本主义的范畴。显然,变法有利于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文化方面中哪一措施属于洋务运动和戊戌变法的共同内容?洋务运动时期开办了京师同文馆,戊戌变法时期开办了京师大学堂,就是现在的北京大学,政府开办新式学堂有利于培通过与已学的洋务养人才,传播资本主义思想文化。运动的内容的对比军事方面的措施又产生了什么影响?军事方面裁减战斗力分析,学生能够理解非常低下的绿营,训练新式军队增强了政府的军事实力。戊戌变法在近代化总体来说,这些措施基本上反映资产阶级维新派的愿望和探索中的进步之处,要求,它借助皇帝的力量实践维新变法思想,因此戊戌变法是同时帮助学生理解一场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改良运动,它把维新变法运动推向了戊戌变法失败的原高潮。因。接下来,我们综合比较一下戊戌变法和洋务运动的内容,看看戊戌变法在哪些方面超越了洋务运动?看看戊戌变法在哪些方面超越了洋务运动?从范围来说,虽然洋务运动和戊戌变法都是向西方学习,但是戊戌变法学习的方面明显比洋务运动要广,从学习的层面来说,洋务运动主要学习西方的技术,对旧的制度没有进行改革,而戊戌变法在立足新制度的同时也去改革旧有的制度,它是在除旧布新,这是戊戌变法比洋务运动进步的最核心的地方。当然,也正因为如此,这些变法的措施比如裁撤冗官冗员、废八股、裁减绿营等内容触犯了当时以慈禧为首的顽固派的根本利益,因此遭到他们强烈地反对,而当时光绪并没有实权,真正的大权还在慈禧手中。这场脱离了广大人民群众,只寄希望于没有实权的皇帝身上的变法注定不会长久的。1898年9月21日凌晨,慈禧太后发动政变,将光绪皇帝囚禁起来,除京师大学堂被保留外,其他变法诏令措施基本上 被取消了。可见,戊戌变法失败的主要原因是资产阶级维新派力量过于弱小,慈禧所代表的顽固派掌握实权,实力强大。从6月11日戊戌变法的开始到9月21日戊戌政变的发动,戊戌变法历时103天,因此又被称为“百日维新”。落幕——戊戌政变这场寄托着无数知识分子救国希望的维新变法运动也就昙讲述“戊戌六君子”事迹,使学生明了知花一现,伴随着鲜血的洗礼而落幕。识分子的使命与担呈现图片材料。当,对“戊戌六君通过老师讲解引导学生感受“戊戌六君子”以天下为已任,子”为变法献身的舍生取义的精神情怀。家国情怀以共情。事实上,殉难者的热血没有白流,他们的爱国和行动激起了许多爱国有识之士的血的教训,更是促使一部分人放弃了改良主张,开始走上革命的道路。三、影响提纲挈领呈现三段材料(图示、文字材料)。通过多重史料的解问题: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概括戊戌变法产生的深远影读与分析,使学生更加容易理解戊戌变响。法的影响,让学生形它在一定的程度上冲击了封建传统的束缚,大力宣传了资成史料实证的历史产阶级新思想,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一次思想解放潮流,起到了学习方法。思想启蒙的作用。两年后,也就是1900年,梁启超写了一篇《少年中国说》,通过聆听《少年中国来激励中国少年发奋图强。下面我们来聆听这一段朗诵,感悟说》的演讲,深化学历史责任的厚重。生家国情怀,提升责任意识。(放学生录音38秒)小结:甲午战争后,《马关条约》的签订使得民族危机空前对全文进行梳理,提严重,在这样的背景下,中国人进行了更多的尝试和探索,以纲挈领,巩固知识,明细线索,承前启康有为、梁启超为代表的维新派,他们通过清朝统治者自上而后,提升思维,升华下的改革,从制度层面进行探索救中国,不过遗憾的是结果以情感。失败告终,它的失败也说明,改革之路并非一帆风顺,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资产阶级改良运动行不通。尽管如此,戊戌变法是一次有益的探索,它促进了中国近代化的新陈代谢;课它在思想文化方面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康有为等维新志士锐意堂改革的勇气是值得我们欣赏的,谭嗣同等人从容就义的精神是小值得我们敬畏的,他们激励着我们要勇于探索,与时俱进。结我们纵观中国近代化的探索,不同群体的人通过不同的方式探寻着救国之路,纵观中国近代化探索的历程,不同阶级、阶层的代表人物通过不同的方式探寻着救国之路,洋务运动在技术层面进行探索,迈出了近代化的第一步,今天学习的戊戌变法则更加深入,在制度层面进行探索,它开启了政治民主化的进程。近代化的探索之路还在继续。比如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等,这些都留待我们后面继续学习。八、板书设计 九、教学反思本课线索清晰,以人物为线索,故事性强,知识结构层次性强,逻辑清晰,故事性的情节吸引了学生注意力,激发了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培养了学生的历史核心素养。对于戊戌变法的失败,康有为、梁启超的败走,谭嗣同等人的从容就义与现代生命价值观的矛盾,学生必然是有诸多的感慨,此时如果能够想办法将学生的这种感慨上升到一种更为理性、更为前瞻性的高度,那么历史教育的效果可能会更好。

资料: 3260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