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地理7年级上册湘教版第二章《世界的地形》2讲课稿
加入VIP免费下载

初中地理7年级上册湘教版第二章《世界的地形》2讲课稿

ID:1248024

大小:15.9 KB

页数:3页

时间:2022-10-24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世界的地形》第二课时教学脚本同学们,大家好,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世界的地形第二课时,学看地形图。本节课的学习目标是:1.理解等高线,等深线的概念;2.在等高线地形图上,识别山峰,山脊,山谷,判读坡的陡缓,估算海拔与相对高度;3.了解等高线分层设色地形图的制作原理并掌握判读地形图的方法。重点:等高线地形图的特征及判读方法。难点:1.等高线形态与地势高低,坡度陡缓的关系;2.等高线分层设色地形图的制作及判读方法。下面,我们正式进入今天的学习。小胖约叶老师周末去爬山,他手里有一张等高线地形图,接下来请同学们根据这张地形图帮助叶老师制定一条最佳登山路线。看到这幅图,同学们应该很疑惑,这些数字和曲线代表的是什么呢?他们又是如何绘制出来的呢?在制定路线之前,我们先来认识一下等高线地形图。请同学们观察这些不同颜色的点,他们代表了不同的海拔高度或海洋深度。把海拔高度相同的点连成的线,便是等高线;把海洋深度相同的点连成的线,就是等深线;那等高距又是什么呢?相信有些同学已经看出来了,等高距指的是两条相邻等高线的相对高度。那同学们,你们知道立体的图形是如何转化为平面等高线地形图的吗?大家请看PPT的动图演示。首先确定全图等高距,然后假想多个平面,水平切割山体,两个平面的垂直距离为等高距。最后被切割的山体,切割面和山体的交点下落,形成闭合曲线,标明海拔。这就是等高线地形图的制作原理了,接下来,我们通过一个视频来直观感受一下等高线地形图的绘制过程。知道了等高线地形图的绘制原理,那我们怎样设计爬山路线才是最省力的呢?这就涉及到陡坡与缓坡的知识点了!从图中我们可以一目了然的看到右边的山坡要陡一点,左边的山坡要缓一点,非常的直观,陡坡与缓坡绘制出来的等高线密集程度是不一样的,陡坡绘出的等高线密集,缓坡绘出的等高线稀疏,所以,我们可以得出结论:在同一等高线地形图上,等高线越密集,坡度越陡等高线越稀疏,坡度越缓。现在同学们应该清楚如何制定最佳路线了吧?没错,从1处出发,因为此处的等高线稀疏,坡度较缓,登山较省力。 从缓坡出发,小胖和叶老师轻松登顶了,在山顶上,我们领略到了“一览众山小”的壮阔体验,接下来我们一起来认识一下不同山体的部位吧。山峰的顶部是山顶;山顶延申出来的凸状地貌形态,便是山脊;两山之间的低凹狭窄处,是山谷;两山之间的平缓部分是鞍部;近似于垂直的山坡,便是陡崖。那这些山体不同部位的等高线分别有何特征呢?首先,请同学们读图,说一说山顶等高线有什么特征?请按下暂停键思考15秒。好的,时间到。从图中我们可以看到,等高线数值的变化趋势是由内向外逐渐降低,所以山顶等高线的特征是中间高,四周低,在有些地形图上山顶还会用三角形表示。所以是非常好辨认的。接着请观察一下鞍部的等高线特征,请按下暂停键思考15秒。在两个山顶之间,这个部位就成为鞍部,形似马鞍而得名。下面这幅图呢,陡崖的等高线有什么特征?请按下暂停键思考15秒。我们可以看到这是一个陡崖的标志,那么在陡崖处,等高线是密集到了重叠的状态,所以呢,在等高线重合处,即为陡崖,一般我们会用锯齿状表示,所以陡崖在图上也是很好辨认的。那么在常见的地形部位当中,最难的当属山脊和山谷了,那山脊等高线有什么特征?请按下暂停键思考15秒。从山脊的等高线地形图,我们可以看到,山脊所在的部位等高线一致发生弯曲,从数值的变化可以看出,等高线发生的弯曲方向是向低处弯曲,所以山脊的辨认就看等高线的弯曲方向了,等高线凸向低处,中间高于两侧。山谷等高线有什么特征?请按下暂停键思考15秒。从图中我们看到比较特殊,有两个山脊,这两个山脊都是等高线凸向低处,在山脊的中间,我们可以看到一个比较特殊的弯曲方向,它是向高处弯曲的,这种形态我们称之为山谷,所以呢,山谷的等高线特征是凸向高处的,中间低于两侧。接下来,我们小试牛刀,做两道练习题。请按下暂停键思考3分钟。同学们可以看到A点比较特殊,因为上面并没有等高线,那么如何判断这类地点的海拔呢?我们观察图当中,等高线的变化是有一定规律的,从300米到400米到500米,是逐渐上升的,而且两条相邻等高线的相对高度我们称为等高距,是相等的,因此,我们判断A点的海拔应该是比600米高一些,那么按照等高距的概念,这里没有达到700米,所以A点的海拔应该是600米到700米之间的,从图中我们看到B点所在的等高线写着300米,根据等高线的定义,可以知道B点的海拔就应该是300米,所以A与B的相对高度应该是300米到400米之间刚刚我们通过分析,一一了解了五种基本的等高线地形图地形部位的辨别,接下来我们进行一个总结,除了简图法能够帮助我们来判断地形部位,我们还总结出了四读法,我们依次来解释一下,第一个是读数值,数值能够反应等高线这个部位的海拔高度或者两点之间的相对高度;第二个是读疏密,通过等高线的疏密程度,我们可以判断坡度的陡缓;第三点,读闭合,在一个等高线地形图上,如果等高线呈闭合状态,且数值是中间高,四周低,则中心部位为山顶,反之则为盆地;第四点读弯曲,等高线如果向低处弯曲,代表山脊,等高线向高处弯曲,则代表山谷。这四个方法是我们在判读等高线地形图中最常见的方法,接下来呢,老师给大家编了个口诀,希望大家能够通过口诀比较快速的记忆,即等高线密集,代表坡陡,等高线稀疏,代表坡缓,等高线向低处弯曲,代表山脊,等高线向高处弯曲,代表山谷。以上就是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方法了。 但是等高线地形图因曲线太多,看起来费劲,再加上缺少色彩的变化而显得单调,在不同的等高线之间涂上不同颜色便得到了等高线分层设色地形图。接下来请同学们观察这幅分层设色地形图,并思考这些不同的地形部位,分别是用什么颜色来表示的呢?请同学们按下暂停键思考一分钟。好的时间到,我们来一起看一下。平原一般用绿色色表示,海拔越低,颜色越深。丘陵、高原、山地一般用黄色表示,海拔越高,颜色越深。海洋、湖泊一般用蓝色表示,水越深,颜色越深。积雪、冰川一般用白色表示。以上就是分层设色地形图的制作原理了,同学们,你们掌握了吗?在课堂的最后,我们通过一个思维导图来归纳总结一下本节课的内容,本节课我们学习了如何判读等高线地形图,我们了解到了山体不同部位他们的等高线特征,是不一样的,接着我们又学习了,分层设色图的一个制图原理,不同的颜色代表了不同的地形。同学们快乐的时光总是短暂的,今天我们的课程就上到这里了,同学们再见。

资料: 3260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