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数学选择性必修第三册4.3.2《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公式》(1)导学案 (含答案)
加入VIP免费下载

人教版高中数学选择性必修第三册4.3.2《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公式》(1)导学案 (含答案)

ID:1235702

大小:1.15 MB

页数:10页

时间:2022-08-27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4.3.2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公式(1)导学案1.掌握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公式及其应用.2.会用错位相减法求数列的和.3.能运用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公式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重点:等比数列的前n项的运用难点: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公式的推导1.等比数列的定义:一般地,如果一个数列从第2项起,每一项与它的前一项的比都等于同一个常数,那么这个数列叫做等比数列,这个常数叫做等比数列的公比,公比通常用字母表示(显然).符号语言:2.等差与等比数列3.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公式已知量首项a1、公比q(q≠1)与项数n首项a1、末项an与公比q(q≠1)首项a1、公比q=1 求和公式Sn=Sn=Sn=;;na1一、新知探究国际象棋起源于古代印度.相传国王要奖赏国际象棋的发明者,问他想要什么.发明者说:“请在棋盘的第1个格子里放上1颗麦粒,第2个格子里放上2颗麦粒,第3个格子里放上4颗麦粒,依次类推,每个格子里放的麦粒都是前一个格子里放的麦粒数的2倍,直到第64个格子.请给我足够的麦粒以实现上述要求.”国王觉得这个要求不高,就欣然同意了.假定千粒麦粒的质量为40克,据查,2016--2017年度世界年度小麦产量约为7.5亿吨,根据以上数据,判断国王是否能实现他的诺言.问题1:每个格子里放的麦粒数可以构成一个数列,请判断分析这个数列是否是等比数列?并写出这个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问题2:请将发明者的要求表述成数学问题.问题3:如何求解该问题.回顾:等差数列的前项和公式的推导过程.等差数列,,的前项和是根据等差数列的定义=①② ①+②得,).所以问题4:对于等比数列,是否也能用倒序相加的方法进行求和呢?问题5:求和的根本目的是什么?思路:为了看清式子的特点,我们不妨把各项都用首项和公比来表示.①问题6:观察①式,相邻两项有什么特征?怎样把某一项变成它的后一项?问题7:如何构造另一个式子,与原式相减后可以消除中间项?问题8:要求出,是否可以把上式两边同时除以(1?问题3的解决:“请在棋盘的第1个格子里放上1颗麦粒,第2个格子里放上2颗麦粒,第3个格子里放上4颗麦粒……依次类推,每个格子里放的麦粒数都是前一个格子里放的麦粒数的2倍,直到第64个格子.请给我足够的麦粒以实现上述要求.”二、典例解析 例1.已知数列是等比数列.(1)若,,求;(2)若,,,求;(3)若,,,求.例2已知等比数列的首项为,前项和为,若,求公比.在等比数列{an}的五个量a1,q,an,n,Sn中,a1与q是最基本的元素,当条件与结论间的联系不明显时,均可以用a1与q表示an与Sn,从而列方程组求解.在解方程组时经常用到两式相除达到整体消元的目的.这是方程思想与整体思想在数列中的具体应用.跟踪训练1.已知等比数列{an}满足a3=12,a8=,记其前n项和为Sn.(1)求数列{an}的通项公式;(2)若Sn=93,求n.例3已知等比数列的公比,前项和为.证明,,成等比数列,并求这个数列的公比.1.等比数列{an}中,a1=1,公比q=2,当Sn=127时,n=(  )A.8B.7C.6D.52.等比数列{an}的前n项和为Sn,若a2+S3=0,则公比q=(  )A.-1B.1C.-2D.23.已知等比数列{an}的公比为-2,且Sn为其前n项和,则=(  )A.-5B.-3C.5D.34.已知等比数列{an}的前n项和为Sn,且a1=3,S3=9,则S4=(  )A.12B.-15C.12或-15D.12或155.等比数列{an}中,公比为q,前n项和为Sn.(1)若a1=-8,a3=-2,求S4;(2)若S6=315,q=2,求a1. (1)等比数列前项和公式,对于公比未知的等比数列,应用等比数列的前项和公式时,需讨论公比是否为1;(2)等比数列前项和公式的推导:错位相减法;(3)数学思想方法的应用:①方程思想:等比数列求和问题中的“知三求二”问题就是方程思想的重要体现;②分类讨论思想:由等比数列前项和公式可知,解答等比数列求和问题时常常要用到分类讨论思想.参考答案:知识梳理学习过程一、新知探究问题1:是等比数列,首项是1,公比是2,共64项.通项公式为问题2:求这个等比数列的前64项的和,即:=?问题3:如何求解该问题.回顾:等差数列,,的前项和是根据等差数列的定义=①②①+②得,).所以问题4: 在等比数列中,所以).对于等比数列求和,不能照搬倒序相加的方法,而是要挖掘此方法的本质,即求和的根本目的.问题5:求和的根本目的是什么?思路:①问题6:问题7:①②设等比数列的首项为,公比为,则的前项和是根据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①②①②得,=即(1=(1)问题8:(1=(1)当1时,即时,=当1时,即时,=问题3的解决: ==一千颗麦粒的质量约为40g,据查,2016-2017年度世界小麦产量约为7.5亿吨.不能实现!二、典例解析例1.解:(1)因为,,所以.(2)由,,可得,即.又由,得.所以.(3)把,,代入,得,整理,得,解得.例2解:若,则,所以.当时,由得, .整理,得,即.所以.跟踪训练1.解:(1)设等比数列{an}的公比为q,则解得所以an=a1qn-1=48×n-1.(2)Sn===96.由Sn=93,得96=93,解得n=5.例3证明:(方法一)当时,,,,所以,,成等比数列,公比为1.当时,,,, 所以.因为为常数,所以,,成等比数列,公比为.(方法二),,.所以.因为为常数,所以,,成等比数列,公比为.结论:等比数列的公比,前项和为,则,,成等比数列,公比为.注:当时,此结论不一定成立.例如,当时,此结论不成立.达标检测1.B 解析:由Sn=,a1=1,q=2.当Sn=127时,则127=,解得n=7.故选B.2.A 解析:∵a2+S3=a2+(a1+a2+a3)=0,∴a1+2a2+a3=a1(1+2q+q2)=a1(1+q)2=0.又a1≠0,∴q=-1.故选A.3.C 解析:由题意可得:==1+(-2)2=5,故选C.4.C 解析:因为a1=3,S3=9,当q=1时,满足题意;故可得S4=4a1=12;当q≠1时,S3==9,解得q=-2, 故S4===-15.综上所述S4=12或-15.故选C.5.解:(1)由题意可得q2===,所以q=-或q=.当q=-时,S4==-5;当q=时,S4==-15.综上所述,S4=-15或S4=-5.(2)S6==315,解得a1=5.

资料: 5702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