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增长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学案(新人教版必修3)
加入VIP免费下载

本文件来自资料包: 《人口增长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学案(新人教版必修3)》 共有 1 个子文件,压缩包列表如下:

注:压缩包层级关系提取自源文件,您看到的所有资料结构都和您下载的源文件一致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第1节 人口增长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 [学习目标] 1.简述我国的人口现状与前景。2.探讨人口增长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并关注我国人口增长过快带来的问题。3.了解人口增长过快给当地生态环境带来的影响。‎ 一、我国的人口现状与前景 ‎1.我国的人口现状 结合下面的图示回答相关问题:‎ ‎ (1)种群数量增长的方式有哪几种?图中,我国人口增长的方式类似哪种类型?‎ 答案 种群数量增长的两种方式是“S”型和“J”型。图中,我国人口增长的方式类似“J”型。‎ ‎(2)我国人口增长曲线中,近几百年来人口为什么会明显增多?‎ 答案 我国人口急剧增长的主要原因是较高的出生率和逐渐下降的死亡率,形成了巨大的“落差”,从而使人口增长加快;人口基数过大也是原因之一。‎ ‎(3)目前,我国人口有何特点?‎ 答案 已进入低生育国家的行列,但由于人口基数大,我国人口仍将在较长时间内持续增长。‎ ‎ (4)为有效控制人口过快增长,我国相继制定了哪些方针政策和制度措施?‎ 答案 我国相继制定了以下方针政策和制度措施:‎ ‎①20世纪70年代以来,我国全面推进了计划生育工作。‎ ‎②1982年,我国将计划生育确定为一项基本国策。‎ ‎③2001年,我国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口与计划生育法》。‎ ‎2.我国的人口前景 ‎(1)我国人口发展目标 ‎①2010年,人口总数要控制在13.6亿以内。‎ ‎②2020年,人口总数要控制在14.5亿以内。‎ ‎③21世纪中叶,人口总数达到峰值(15亿左右)。‎ ‎(2)2050年,我国人口总数预计达到峰值,该峰值是否为我国人口容纳量?‎ 11‎ 答案 该峰值不是我国人口容纳量,而是按现在人口增长情况将达到的数量。‎ 二、人口增长对环境的影响 ‎1.人类的需求包括哪些方面? ‎ 答案 包括人类对粮食需求、水资源需求、精神需求、土地资源、森林资源、能源等自然资源以及一定的生存空间需求等。‎ ‎2. 其中哪些需求是有限的,不能过度利用?‎ 答案 人类的生存资源:土地资源、森林资源、能源等自然资源是有限的,过度利用会使其大量减少。‎ ‎3.环境问题是如何产生的?‎ 答案 随着社会人口增加、工业发展,大量工农业废弃物和生活垃圾排放到环境中,影响了环境的纳污量以及对有毒、有害物质的降解能力,加剧了环境污染。归根结底,大部分的环境问题是由于人口快速增长引起的,人口增长增加了对土地资源、水资源、能源、森林资源等的压力,增加了对许多可再生和不可再生资源的压力。‎ ‎4. 为维护人口与环境的协调发展,我国在严格控制人口增长的同时,还要加大保护资源和环境的力度,其具体措施有哪些?‎ 答案 (1)植树种草,退耕还林、还草、还湖,防治沙漠化。 (2)监控、治理江河湖泊及海域的污染。(3)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和自然保护区建设。 (4)推进生态农业等。‎ 一、例析人口增长对环境的影响 观察下面的人口增长对环境影响模型的图解并回答相关问题。‎ ‎1.大部分的环境问题,归根结底是由什么引起的?为什么?‎ 答案 人口快速增长。人口增长增加了对土地资源、水资源、能源、森林资源的压力,增加了对许多可再生和不可再生资源的压力。‎ ‎2.为维护人口与环境的协调发展,以下做法合理的有哪些?‎ 11‎ ‎(1)植树种草,退耕还林、还草、还湖,防治沙漠化。‎ ‎(2)监控、治理江河湖泊及海域的污染。‎ ‎(3)为促进经济发展,大量提倡使用私家车等交通工具。‎ ‎(4)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和自然保护区建设。‎ ‎(5)推进生态农业。‎ ‎(6)加快城市化进程,大量占用耕地建设住宅。‎ 答案 (1)(2)(4)(5)。‎ 二、辨析人口增长与其他生物种群增长规律的区别 下面是我国六次人口普查中人口数量与年龄结构的基本情况(不包括港、澳、台)。‎ ‎1. 2010年比1953年人口总量变化明显,计算此段时间的增长率。‎ 分析 人口增长率为:(13.40-5.94)÷5.94=125.6%。‎ 答案 125.6%‎ ‎2. 从人口结构柱状图可以看出,自1964年以来我国人口中0~14岁所占比例如何变化?主要原因是什么?‎ 答案 比例在下降;主要是计划生育的原因。‎ ‎3.我国目前已全面放开“单独二孩”政策,原因是什么?放开后,我国人口数量可能有何变化?‎ 答案 原因是目前我国人口老龄化较严重,缺少劳动力;放开单独二孩后,人口数量可能会增加。‎ ‎4.根据以上分析,人口增长与其他生物种群增长规律完全相同吗?为什么?‎ 答案 不完全相同。生物种群消长规律有适用于人口增长情况的一面,但是,人口增长还受到社会制度、文化观念等社会因素的影响。‎ ‎1.人口剧增可导致的后果是(  )‎ A.人均土地资源不断下降 B.淡水资源日益丰富 11‎ C.人均粮食资源日益丰富 D.能源需求量不断下降 答案 A 解析 人口增长会导致人均土地资源不断下降,A正确;人口增长会导致淡水资源短缺,B错误;人口增长会导致人均粮食资源减少,C错误;人口增长会导致能源需求量不断上升,D错误。‎ ‎2.某国家妇女的生育年龄大都在20~35岁,如果使这个年龄段的人口增长比36岁以上年龄段慢,且每位妇女生育孩子的数目长期保持现在水平,那么该国家的人口将(  )‎ A.出生率不变,人口数量基本稳定 B.出生率下降,人口数量下降 C.出生率不变,人口数量下降 D.出生率下降,但人口数量基本稳定 答案  B 解析 生育年龄大都在20~35岁,如果使这个年龄段的人口增长速度比36岁以上年龄段慢,且每位妇女生育孩子的数目长期保持现在水平,这样会造成育龄妇女减少,使出生率下降,进而导致人口数量下降。‎ ‎3.据统计表明,进入本世纪后,几乎每年至少有一种鸟类或哺乳动物从地球上消失,造成野生动物濒危和灭绝的主要原因是(  )‎ A.自然灾害 B.动物病害 C.天敌过多 D.人类活动对生态系统的破坏 答案 D 解析 威胁生物多样性的原因有乱砍滥伐导致栖息地的破坏、偷猎、盲目引进外来物种、环境污染等,这些都属于人类的活动,人类对环境的改造幅度已经很大且地域扩张也很厉害,导致环境变化太大,很多物种的生活地域越来越小,且不能适应环境改造所带来的新环境,以至于灭绝,如乱砍滥伐、过度放牧、不合理的开发(围湖造田、垦荒、湿地开发等),使生存环境被破坏与改变,不再适合生物生存,导致野生生物濒危或面临灭绝。‎ ‎4.以下说法中,错误的是(  )‎ A.由于计划生育政策实施,我国人口出生率和自然增长率已经明显下降,目前已进入低生育水平国家行列 B.人口地域分布不均,西北部地大物博,集中了大部分的人口 C.由于我国人口基数过大,因此我国人口将在较长时间内持续增长,且增长规模很大 D.由于我国人口的生育水平迅速下降和平均寿命延长,我国人口老龄化来势很猛 11‎ 答案 B 解析 由于计划生育政策实施,我国人口出生率和自然增长率已经明显下降,目前已进入低生育水平国家行列,A正确;人口地域分布不均,西北部地大物博,但人口较少,东南部沿海地区集中了大部分的人口,B错误;由于我国人口基数过大,因此我国人口将在较长时间内持续增长,且增长规模很大,C正确;由于我国人口的生育水平迅速下降和平均寿命延长,我国人口老龄化来势很猛,D正确。‎ ‎5.下列关于人口与可持续发展关系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是我国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条件 B.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要把计划生育工作放在重要位置 C.目前我国人口太多,不可能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D.专家预测到本世纪中叶,我国人口总数将达到高峰,然后才有可能下降 答案 C 解析 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是我国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条件,A正确;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要把计划生育工作放在重要位置,降低人口出生率,B正确;可持续发展是在不危及后代发展的前提下满足当代人的需求,正因我国人口较多,我们才必须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C错误;21世纪中叶,人口总数将达到峰值(15亿左右),然后才有可能下降,D正确。‎ 知识点一 我国人口的现状与前景 ‎1. “单独二胎”是根据我国人口状况所制定的一项调整性政策,该政策的实施有利于(  )‎ A.降低出生率 B.调整年龄组成 C.降低人口密度 D.改变性别比例 答案 B 解析 “单独二胎”实施后能增加出生率,A错误;“单独二胎”实施的主要目的是调整年龄组成,解决人口老龄化问题,B正确;“单独二胎”实施后能增加出生率,增大人口密度,C错误;“单独二胎”实施后能增加出生率,但不会改变性别比例,D错误。‎ ‎2.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的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目标指出:到本世纪中叶,我国总人口将不会超过16亿,顺利实现人口零增长,然后缓慢下降。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控制人口增长有利于生态系统的稳定 B.优生优育是提高人口素质的重要措施 C.禁止近亲婚配可以减少隐性遗传病的发病率 D.我国人口增长符合“J”型增长曲线,K值为16亿 11‎ 答案 D 解析 人口膨胀是当今世界威胁生态系统稳定性的重要因素,控制人口增长,有利于生态系统的稳定,A正确;优生优育和禁止近亲结婚是提高人口素质的重要措施,B正确;近亲结婚其后代患隐性遗传病的概率增加,禁止近亲婚配可以减少隐性遗传病的发病率,C正确;由于环境条件是有限的,虽然我国人口增长较快,但不会呈“J”型增长,K值为环境的最大承载量,16亿为人为控制的最大值,并不是K值,D错误。‎ ‎3.我国曾预测20世纪90年代前期人口生育正处于高峰期的顶峰,得出这个预测的根据是(  )‎ A.年龄组成与性别比例 B.出生率与死亡率的比例 C.迁入率大于迁出率 D.种群密度与性别比例 答案 A 解析 年龄组成可以预测一个种群数量发展的变化趋势,性别比例能影响种群未来种群数量的变化,A正确;出生率与死亡率决定种群数量的变化,不能作出预测,B错误;迁入率大于迁出率,直接决定种群数量,不能作出预测,C错误;种群密度能反映种群在一定时期的数量,但不能预测种群数量变化的趋势,D错误。‎ 知识点二 人口增长对环境的影响 ‎4.人口众多对生态环境的压力,不包括(  )‎ A.对土地资源的压力 B.对水资源的压力 C.环境污染加剧 D.对劳动就业的压力 答案 D 解析 劳动就业压力属于社会问题,故选D项。‎ ‎5.下列各项中,不属于人口增长对生态环境造成负面影响的是(  )‎ A.大量使用私家车等交通工具,造成石油等化石燃料供应紧张 B.大量占用耕地建设住宅,造成耕地面积锐减 C.大量种植优质杂交水稻,减少成本、增加产量 D.大量破坏植被导致耕地退化,农作物产量不高、不稳 答案 C 解析 大量使用私家车等交通工具,造成石油等化石燃料供应紧张,属于人口增长对生态环境造成的负面影响,A错误;大量占用耕地建设住宅,造成耕地面积锐减,属于人口增长对生态环境造成的负面影响,B错误;大量种植优质杂交水稻,减少成本、增加产量,不属于人口增长对生态环境造成的负面影响,C正确;大量破坏植被导致耕地退化,农作物产量不高、不稳,属于人口增长对生态环境造成的负面影响,D错误。‎ 11‎ ‎6.下列有关人口增长与环境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生物种群增长规律对于分析人口增长情况同样是完全适用的 B.我国现有的人口其实已经超过了我国自然资源所能允许的人口环境容纳量 C.近年来我国山洪、沙尘暴等自然灾害频繁发生,与我国人口过度增长有密切联系 D.只要大力发展科技尤其是生物科技,人口快速增长带来的种种困难和问题就能得到彻底解决 答案 C 解析 人是生态系统中的一员,生物种群消长规律可用于人口增长规律,但不完全适用,A错误;目前我国现有的人口数量还没有超出我国自然资源所能允许的人口环境容纳量,B错误;人口的过度增长导致资源被过度利用和环境的破坏,使自然灾害频繁发生,C正确;不可再生的资源是无法通过科技来解决的,D错误。‎ ‎7.关于人口增长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人口增长往往促使人们过度利用耕地和开垦出更多的农田 B.人的生存除需要粮食等各种农产品外,还有多种物质和精神需求,也会给生态环境造成更大压力 C.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人口增长对环境的压力将会越来越小 D.我国在发展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许多都与人口众多有直接关系 答案 C 解析 人的生存需要粮食等各种农产品,故人口增长往往促使人们过度利用耕地和开垦出更多的农田,A正确;人的生存除需要粮食等各种农产品外,还有多种物质和精神需求,也会给生态环境造成更大压力,B正确;随着我国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人们的各种消费水平不断提高,而人口增长造成资源短缺和环境污染加剧,因此人口增长会对生态环境造成更大的压力,C错误;我国在发展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许多都与人口众多有直接关系,如人口快速增长会导致资源短缺和环境污染加剧等,D正确。‎ ‎8.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同志在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提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生态文明建设是实现中国梦过程中的一个不可或缺的措施。下列关于生态环境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我国的“三北防护林”可有效地防风阻沙,保护当地的草原和农田,提高了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B.虽然经过了几十年的努力,我国人口增长过快的情况仍未得到有效控制,人口出生率和自然增长率还未明显下降 C.保护生物多样性的关键是要协调好人与生态环境的关系,如控制人口的增长、合理利用自然资源、防治环境污染等 D.利用生物技术对濒危物种的基因进行保护也是对濒危物种保护的重要措施 11‎ 答案 B 解析 我国的“三北防护林”可有效地防风阻沙,保护当地的草原和农田,提高了生态系统的稳定性,A正确;经过了几十年的努力,我国人口增长过快的情况得到有效控制,人口出生率和自然增长率已经明显下降,B错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关键是要协调好人与生态环境的关系,如控制人口的增长、合理利用自然资源、防治环境污染等,C正确;利用生物技术对濒危物种的基因进行保护也是对濒危物种保护的重要措施,D正确。‎ ‎9.三峡大坝建成后,可能会对原有三峡上游生态造成的不利影响是(  )‎ A.使下游地区缺水 B.拦截大量泥沙,降低下游洞庭湖、鄱阳湖的淤积速度 C.改变三峡地区原有食物链,造成某些动物失去“家园”‎ D.上游河道变宽,可改善上游地区的航运条件 答案 C 解析 三峡大坝建成后,不会使下游地区缺水;三峡水库对减轻洞庭湖淤积压力,延缓洞庭湖的消亡是有利的;三峡大坝建成后,改变了三峡地区原有食物链,造成某些动物失去“家园”;上游河道变宽,可改善上游地区的航运条件,这是有利影响。‎ ‎10. 如图表示人与环境关系的三种模式图,下列各项中对“环境容纳量”的理解错误的是(  )‎ A.环境容纳量是指生态系统对人口的承载能力 B.随着生产的发展和人口的增长,环境容纳量在不断加大 C.人类可以局部地改造环境,但是人口数量不能超过环境容纳量 D.生态环境的平衡是人类生存的前提和人类改造自然的基础 答案 B 解析 环境容纳量与其中的空间和资源有关,随着生产的发展和人口的增长,资源不断被消耗,其环境容纳量反而会降低。‎ 综合训练 ‎11.如图所示为我国人口年龄性别构成图,请据图回答:‎ 11‎ ‎(1)图形的左右两边大致对称,表明男女人数基本平衡,出现这一现象的自然生理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图中Ⅰ阶段表明当时我国人口发展的主要特点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图中Ⅱ阶段表明我国人口发展的主要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产生这一结果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新生儿中男、女可能性均为50% ‎ ‎(2)人口出生率迅速增高 ‎(3)人口出生率不断下降 推行计划生育政策取得实效 解析 (1)人类属于XY型的性别决定方式,男性可以产生两种含X或Y染色体且数量大致相等的精子,女性只产生一种含X染色体的卵细胞,两种不同类型的精子与卵细胞的结合机会相等,受精后,含XY染色体的受精卵发育成男性,含XX染色体的受精卵发育成女性,结果所生后代男女比例为1∶1。(2)分析图中Ⅰ所表示的年龄区间内人口数量的变化情况,表明这一时期我国人口发展的主要特点是增长型,即出生率迅速增高,处在一个生育高峰时期。(3)图中Ⅱ所表示的年龄区间内人口数量的变化情况,表明这一时期我国人口发展的重要特点是衰退型,即人口出生率不断下降,其原因是我国推行计划生育政策取得了实际性的效果。‎ ‎12.图a、b所示分别是我国历年人口增长情况、近年人口数量情况。据你对我国人口情况的认识与理解,参照图示回答问题。‎ 11‎ ‎(1)我国人口数量近百年来__________,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人口基数过大,我国人口增长的现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生物种群的消长规律__________(完全适用、不完全适用)于目前我国人口增长的情况。‎ ‎(3)有学者研究认为我国人口适宜数量为7.5亿左右,这主要是由我国的__________决定的,据此推测我国的人口数量控制的峰值应为__________亿左右。依据我国目前的人口政策,21世纪中叶,我国人口数量会达到这一峰值,以后我国人口数量将会开始__________,从而基本实现人口与经济、社会、环境和资源的持久而协调发展。‎ 答案 (1)明显增加(急剧增长、增长过快) 生育率(出生率)较高和逐渐下降的死亡率(答“出生率高且远大于死亡率”或其他合理表达也可) 仍将在较长的时期内持续增长 ‎(2)不完全适用 ‎(3)环境容纳量 15 缓慢下降 解析 (1)由图a可知,我国人口数量近百年来急剧增长,主要原因是出生率高且远大于死亡率和人口基数过大,由于人口基数大,我国人口仍将在较长时期内持续增长。(2)人是生物界中的一员,所以生物种群消长规律有适用于人口增长情况的一面。但是,人不同于一般的生物:人具有特别发达和善于思维的大脑;具有制造工具和能动地调控人口增长以及能动地改造和保护自然的本领等等。所以,生物种群的消长规律不完全适用于人口增长的情况。(3)7.5亿是我国人口的适宜数量,由此可见,我国人口的适宜数量是由环境容纳量决定的;我国人口适宜数量为7.5亿左右,据此可推测我国的人口数量控制的峰值应为15亿左右,依据我国目前的人口政策,21世纪中叶,我国人口数量会达到这一峰值,以后我国人口数量将会开始缓慢下降,从而基本实现人口与经济、社会、环境和资源的持久而协调发展。‎ ‎13.目前世界人口已突破70亿。人口过快增长使人类消耗大量粮食及自然资源,同时也加剧了环境污染,地球不堪重负。‎ ‎(1)海洋——“生命的摇篮”‎ ‎①地球表面71%是海洋,海洋生态系统的生产者主要是藻类,地球上最早出现的生产者是__________,正是它们首先为地球的无机环境提供了__________,为__________型生物的出现创造了条件,生物圈生机盎然,生物与无机环境在相互影响中的不断发展属于__________。‎ ‎②1979年,科学家在2 ‎500米深海,发现了“海底热泉生态系统”,其温度高达‎380 ℃‎ 11‎ ‎,据此推测,海底热泉生物细胞的DNA分子的结构特点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该生态系统的生产者合成有机物的方式是__________________。‎ ‎(2)海洋——“未来的粮仓”‎ 在兴起大规模海产养殖之前,每年会由河流汇入一些城市生活污水流入海洋,污染物随海流迅速扩散稀释,并被逐渐净化,这体现了海洋生态系统具有维持平衡的__________能力。近年来,海产养殖饵料残存污染海洋,在一定的气候条件下,藻类大量繁殖,氧气过度消耗,水生生物因缺氧而死亡,其尸体被微生物分解加剧氧气消耗并产生有毒物质,污染进一步加剧。‎ ‎①上述污染进一步加剧的过程属于__________调节,__________是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的基础。‎ A.负反馈调节 B.正反馈调节 C.激素调节 D.负反馈和正反馈调节 目前,我国部分近海赤潮频发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近期“某蓄电池厂周边土壤被铅污染,致228名儿童血铅超标”耸人听闻。近年已经发现海产品被铅污染的事例,用文字流程图简述土壤铅污染致海产品铅污染的途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①蓝藻 氧气 需氧(好氧、有氧) 共同进化 ②G-C碱基对比例高(比例大或较多) 化能合成作用 (2)自我调节 ①B A 富营养化(N、P等无机盐含量增高) ②土壤中的铅→植物体内的铅(海水中的铅→藻类等)→铒料中的铅→鱼虾体内的铅 解析 (1)①大约35亿年前~15亿年前,地球上的生物主要是海洋中的细菌和蓝藻。其中蓝藻能进行光合作用,将光能转化为化学能,把无机物转化为有机物,由于原始大气中没有氧气,蓝藻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氧气,使原始大气中氧气的含量逐渐增加,为需氧型生物的生存提供了可能,从而说明了生物与无机环境进行着共同进化。②在2 ‎500米深海,由于没有光照,说明生态系统的能量来源不是来源于光能,而是化学能,合成有机物的作用是化能合成作用。“海底热泉生态系统”,其温度高达‎380 ℃‎,需要DNA分子结构稳定,其细胞的DNA分子中的氢键的含量要多,因此结构特点可能是G-C碱基对比例高(比例大或较多)。(2)污染物随海流迅速扩散稀释,并被逐渐净化,使污染物逐渐被分解掉,这说明生态系统具有一定自我调节能力。①如果污染进一步加剧,这说明了生态系统的正反馈过程。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的基础是负反馈。赤潮的产生是由于海水中含有大量的N、P等营养元素,这一现象说明了海水的富营养化。②由题意知,海产养殖饵料残存污染海洋,藻类大量繁殖,因此土壤铅污染致海产品铅污染途径为:土壤中的铅→植物体内的铅(海水中的铅→藻类等)→饵料中的铅→鱼虾体内的铅。‎ 11‎

资料: 29.3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