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雨》教学反思_4
加入VIP免费下载

《雷雨》教学反思_4

ID:1189796

大小:28.5 KB

页数:7页

时间:2022-07-15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雷雨》教学反思 《雷雨》教学反思 《雷雨》教学反思 《雷雨》教学反思  曹禺的《雷雨》,被誉为“中国现代学史上的经典戏剧”。大凡经典,人物复杂,主题多元,意蕴丰厚,难以读透。我教《雷雨》,就有这种感觉,什么都想讲,好像什么也没有讲透彻,讲精彩。  《雷雨》备,我很用心,读多种资料,五次修改教案。授得与失,感悟深与浅,记录如下。  一、授节数,超标了。  学校给的授计划为4时,我上了6时,超标了。  第一时,讲《雷雨》这出戏的故事梗概。《雷雨》是四幕剧,节选的是第二幕。第二幕之前的内容,我讲了,学生听得津津有味;第二幕之后的内容,没讲,留下悬念,让学生读。  第二时,分析剧中(节选部分)第一个矛盾冲突——情人冲突,归纳周朴园和鲁侍萍的形象。  第三时,分析第二个矛盾冲突——父子冲突,总结周朴园和鲁大海的形象。  第四时,分析场景描写在人物形象和情节发展方面的作用,鼓励学生猜测节选部分之后的人物命运。学生猜得不全,我讲了大结局。  第五时,拓展。探究四个问题,并观看电影《雷雨》的结尾片段。这四个问题是:为什么起名为“雷雨”?《雷雨》是悲剧,悲在哪里?怎样理解“‘雷雨’ 是第九条好汉”?《雷雨》的主题不止一个,你能多元解读吗?  第六时,演本剧。学生表演,积极,活泼,像模像样,他们喜不自胜,有成就感。  二、人物形象分析,较为客观、全面。  “对待爱情,周朴园是一个很虚伪的人”,这是部分读者的解读,我不认同。  周朴园和鲁侍萍相爱,为什么没有走进婚姻殿堂?三十年时光荏苒,周朴园为什么对鲁侍萍念念不忘?讲中,我倾向于把周朴园看做一个“好人”——有情义、软弱、内疚、真诚;鲁侍萍,我更愿意把她看做一个“女汉子”——有自尊、刚烈、沉稳、清高。  当然,鲁侍萍也有“隐忍”一面,她与鲁贵这个猥琐的男人生活了二十多年,备受屈辱和痛苦,太压抑自己了。一个宁死也不做妾的刚烈女子,一个生活贫寒却撕掉五千元支票的清高女子,她与鲁贵在一起,委屈了自己。  当然,在父子矛盾(实际是阶级矛盾)中,周朴园“恶”的一面,表现得淋漓尽致——冷酷无情、圆滑世故、贪婪凶残。  周朴园是善,还是恶?鲁侍萍是应该赞美,还是值得同情?很难一句话回答。人性本是复杂的,人物形象为什么要单一化、扁平化呢?  依着本走,就事论事,我似乎做得了“客观”“全面”。  三、语言品析,有的到位,有的生涩。  《雷雨》中,有很多对话语言,言简义丰,有嚼头。  周朴园:梅家的一个年轻小姐,很贤惠,也很规矩。有一天夜里,忽然投水死了,后,后,——你知道么?  鲁侍萍:不敢说。  鲁侍萍为什么“不敢说”,我一点拨,学生懂了,这是“激将法”,故意激起周朴园打听真相的欲望。  鲁侍萍:她不是小姐,她是无锡周公馆的梅妈的女儿,她叫侍萍。  周朴园:你姓什么?  “你姓什么”,往往是见面之初,人与人的相互探问。可这里,周鲁两人对话已经好久了,周朴园为什么才想起这句问话呢?我拈出这个问题,学生很快懂了周朴园的潜台词——你(鲁侍萍)怎么知道得这么多?  鲁侍萍:你自然不会想到,侍萍的相貌有一天也会老得连你都认识了。  这句话,有言外之意。  以前,鲁侍萍抱着一种宁死不屈的刚烈态度离开周家,随着时间的推移,多年以后,她对周朴园的恨慢慢减少了。但她发现周朴园还在想念她 ,她就忍不住把自己的身份亮出了。没有想到,一个女人,相隔30年,人世沧桑,做了多年的打工生活,已经变成了一个老太婆了。可是站在周朴园的面前,她心疼的,是自己已经那么衰老了,甚至连你曾经是我最亲最爱的男人,也认不出了。当年的鲁侍萍一定是以漂亮吸引了周家少爷!  这个言外之意,我讲了,可学生一脸茫然。为什么讲得学生一脸茫然呢?我得承认,我的讲解“生涩”了,没有与学生的生活阅历“挂上钩”。  鲁侍萍:你是萍,……凭——凭什么打我的儿子?  这句话,历被人称道,它妙在何处?我讲了,讲得很清楚:妙在用同音字表现特定情境下人物思维的急转弯。  但接下的这句话——“鲁侍萍:我是你的——你打的这个人的妈”,我对自己的讲解,不满意。  我是这样讲的:  这句话,妙在写出了鲁 侍萍欲言又止的复杂心绪:事先有约——后悔;周萍可能不认自己——委屈;不能直接说——痛苦;鲁大海不但被开除,还挨打——愤怒。  其实,鲁侍萍的这两句话,各有一个破折号,破折号都有话题转换的意思;也就是说,这两句的妙处,应该是有共同点的。但它们的侧重点各不相同,一个侧重于“你是周萍啊”,一个侧重于“我是你的妈”。  答案的交叉重叠和相异之处,我没有厘清,更没有讲到位。  四、主题分析,做到了细致化。  曹禺曾这样谈创作《雷雨》的体会:“刚开始创作时,并没有明显地意识到我要讽刺或攻击什么。写到后,仿佛有一种汹涌澎湃的感情激流推我,我在发泄着被压抑的愤懑,揭露与批判中国的家庭和社会。”  怎样理解“揭露与批判中国的家庭和社会”?这句话,我没有轻轻滑过,逮住它,做了如下解释:  家庭方面——  倾斜的门第观念。当年的周朴园和鲁侍萍相爱,为什么不能结婚?因为门不当,户不对。  森严的家庭秩序。周朴园很专横,要求他人无条地服从自己,他不惜运用一切手段维护自己追求的家庭秩序——等级森严。周朴园的专横,伤害了亲人的感情,特别是蘩漪,让她感到了人格的屈辱。  乱伦的人际关系。周萍和蘩漪,是乱伦。四凤和周萍,也是乱伦。畸形的恋爱,必然失败。  社会方面——  罪恶的阶级压迫。周朴园是煤炭公司的董事长,拥有很多财富。他的财富从哪里?工人们的血汗,工人们的生命。所以,他不只是一个普通的老板,他是资产阶级的代表人物。一个阶级的兴盛,如果是建立在他人的血汗和性命基础之上,那么这个阶级就是罪恶的!  这样的分析,似乎有条有理,很细致;但我又不满意于自己的分析,因为它是单一的、说教的。  怎样提炼主题,找到作者写作的真正意图?我忽然觉得,这是一个谜,难解。  记者喜欢追寻事真相,刑侦人员执意揭开案真相。教师呢?作者为什么要塑造这个人物形象,作者的写作目的是什么,教师有探究“真相”的勇气和智慧吗?  五、两位老师的创新教法,让我自愧不如。  戏剧中的场景描写有什么作用?如果你这样回答——交代背景,渲染气氛,烘托人物形象……就有些“程式化”了,不好。刘小苗老师(焦作一中)的回答,别具一格,特别精彩。  他认为,节选部分的场景有两个,一个是卧室,一个是客厅。卧室,是私人空间,不想让外人进,它所展现的就是一个人的内心世界,即周朴园的内心世界,他对鲁侍萍的爱恋和忏悔是真诚的。而客厅,是一个开放的空间,是一个社交场所,它展现的是周朴园的外部形象——资本家。两个场景(卧室与客厅)有机结合,完整地展现了周朴园的性格特征;同时还很自然地推动了情节的发展。  场景不同,人物的心理不同,其性格特征也迥异。这一点,刘小苗的解读,新颖别致,言之成理,我钦佩!  另一个老师——特级教师程翔的教法,也让我大开眼界。他的堂实录中,有这样一个片段:  老师:鲁侍萍说“你自然不会想到,侍萍的相貌有一天也会老得连你都认识了”。这句话大有含义:“连你都不认识了”,你曾是我倾心相爱的人,你都认不我了。可以想象,那时的鲁侍萍一定长得——  学生:非常漂亮。  老师:请同学们假设他们当年的一个生活场景:周朴园看着侍萍说——  学生:“你真好看,我爱你!”  老师:这时候,侍萍最关心的是什么?  学生:侍萍说:“要是我老了,你还会爱我吗?”  老师:周怎么回答?  学生:周说:“你不会老,你永远都年轻美丽!”  这真是神之笔!简单的句子,生涩的含义,被程翔老师与生活“对接”,一下子,呼之欲出,活灵活现,大放异彩,既感动了老师,也感动了学生,更让学生深深体会到这句话的微言大义。  生活中卧室和客厅,我见过,熟视无睹;剧本中的卧室和客厅,我读过,有何作用,从未像刘小苗老师那样深究过。鲁侍萍的这句话——“你自然不会想到,侍萍的相貌有一天也会老得连你都认识了”,我讲过,讲得“高高在上”,没有像程翔老师讲得这样“接地气”,入耳入心。  这是我与高手的差距,观察的差距,思维的差距,书本联系生活的差距。一场《雷雨》,气势磅礴,摧枯拉朽,它砸碎了什么,历史已经有了答案。  一场《雷雨》,震天巨响,犹在耳畔,它跨越百年的时光,滚滚而,将会重建什么,你和我,请不要无动于衷,一笑了之。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