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18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教学设计[模版仅供参考,切勿通篇使用]
教学相关
一:18《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教学设计
18我的伯父鲁迅先生
教学目标
1.会写12个生字。正确读写“挽联”、“爱抚”、“深奥”、“失声痛哭”、“囫
囵吞枣”、“张冠李戴”、“马马虎虎”、“恍然大悟”、“北风怒号”、“饱经风霜”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能够联系上下文或结合时代背景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学习抓住语言、动
作、神态描写表现人物的方法。
4.感受鲁迅先生爱憎分明,为自己想得少,为别人想得多的高贵品质。
教学重点:学习生字新词,熟读课文,理清文章脉络,理解课文的内容。教学难点:给课文每一部分试加小试标题。
教学准备
第16页
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 老师:多媒体课件
学生:预习课文
课时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初读课文,学习生字词。
2.了解课文写了哪几件事,给各部分加小标题。
3.学习课文第一段。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1.媒体出示课题:18我的伯父鲁迅先生。
2.介绍作者:
作者是周晔,鲁迅先生的侄女。本文是周晔在鲁迅先生逝世九周年,也就是
1945年写的回忆文章,记录了鲁迅晚年的几件事。
3.齐读课题,想想为什么作者称了“伯父”还称“先生”?
二、自学课文
1.媒体出示自学提示:
(1)读准生字的字音,认清字形。
(2)默读课文,想想课文分几段?作者写了哪几件事?
第16页
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 (3)试着给各部分加小标题。
2.交流自学。(媒体出示)
(1)给下列词语中画线的字注音。
( )() ( ) ( )
北风怒号 数不清 张冠李戴 囫囵吞枣
(2)字形方面:
“嗽”中间部分要封口,右边是“欠”。
“囫囵”二字要看清里面的字形。
(3)在下面的词语中,选择你所了解的交流一下。
挽联 吊唁 失声痛哭 囫囵吞枣 张冠李戴 饱经风霜
(4)理清脉络:课文分几段?作者写了鲁迅先生的哪几件事?
(5)交流各部分的小标题。
我们已经知道每一段的段意,小标题比段意要更简练,一般不用句子,多用
短语。可用自己的话概括,也可从课文中摘录词句。
三、学习第一段
1.指名读第一段。
第16页
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 2.人民群众崇敬和爱戴鲁迅先生表现在哪些方面?
(①参加追悼念的人多;②送来的花圈挽联多;③送花圈挽联的有各种各样的人)
3.“惊异”是什么意思?什么事使“我”惊异?
4.小结引读最后一句话:这一段讲了人民群众崇敬和爱戴鲁迅先生,引起
了“我”的深思,更激起“我”对伯父的怀念。
5.练习有感情地朗读第一段。
四、作业(媒体出示)
1.抄写词语 2.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学习课文二、三段,理解课文中的重点句。
2.理解通过几件具体的事例反映人物高贵品质的写作方法。
3.初步了解鲁迅先生是一位关心、爱护青少年,憎恨反动势力,深受受人
民群众爱戴的人。
教学过程
一、复习回顾:
第16页
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 2.为什么伯父得到这么多人的爱戴?让我们带着这个问题继续学习后面的
几段。
二、研读第二段
1.我是怎样读《水浒传》,结果如何?
“囫囵吞枣”什么意思?伯父问的时候,“我”就张冠李戴乱说一气。“张冠
李戴”什么意思?
2.伯父听了“我”的回答怎么说?(媒体出示):
伯父摸着胡子,笑了笑,说:“哈哈!还是我的记性好。”
伯父的年纪比“我”大,为什么记性反而比“我”好呢?
(媒体出示):马马虎虎(反义词)——认认真真
3.为什么“我”听了伯父的话会“又羞愧,又悔恨,比挨打还难受”?
4.临走的时候鲁迅为什么送“我”两本书?(勉励“我”要认真读书。)
5.这个小故事反映了鲁迅先生什么品质?
6.小结:这样一位关心我学习的伯父去世了,我再也见不到他的面了。请
同学们回到现实,再来读一读第一段的最后一句话,体会作者当时的心情。
第16页
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 三、研读第三段
1.泪水再次模糊了“我”的双眼。请大家再来边读边想,“笑谈‘碰壁’”
这件事反映了鲁迅怎样的品质?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
2.这一段是通过什么来表现鲁迅的什么品质的?(语言描写。表现了鲁迅
先生不怕挫折、不惧怕迫害的顽强斗争精神和革命乐观主义态度。)
3.分角色进行对话朗读。
四、研读第四段
1.除了孩子,还有哪些人也曾经得到过鲁迅先生的爱?请自己读读后面两
个小故事,把最能拨动你心弦的句子用浪线画出来。
2.交流读句。(媒体出示)
(1)“爸爸跑到伯父家里……扎好绷带”
(2)“这时候,我清清楚楚地看见,而且清清楚楚地记得……叹了一口气。”小周晔当时“清清楚楚”的是什么?作者为什么要连用两个“清清楚楚”呢?
3.就是这样一位关心劳苦大众的鲁迅先生走了,从此以后,劳苦人民再也
第16页
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 得不到他的爱了,怎能不让人落泪呢?
五、研读第五段
1.在“关心女佣”中,同样有拨动你心弦的句子,谁来读?
2.(媒体出示)指名读
3.显然,女佣是在回味先生在世的时候,给予她的关怀,想着想着,不禁
潸然泪下„„在巴金《永远不能忘记的事情》中,还有两个老太太:
4.当小周晔看到这些情景,想到自己再也无法享受伯父的挚爱关怀了,怎
能不万分痛苦呢?齐读,再次感悟。
六、总结全文
1.现在,把所有的“泪”联系在一起,把所有的“泪”聚焦在一起,把所
有的“泪”融合在你心头,你想想,对于鲁迅先生的逝世,为什么有那么多人流泪呢?
2.正如周晔在课文最后所写的„„
的确,伯父就是这样一个人,他为自己想得少,为别人想得多。
3.这一节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第16页
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 (既是照应开头,又是全文的中心句,起到点明中心的作用。)
4.朗读全文,想想:文章第一部分和后面几部分是什么关系?
(第一部分写的是果,后面几部分写的是因。)
七、板书:
18.我的伯父鲁迅先生
果: 深切怀念趣谈《水浒》 语言描写 因:笑讲“碰壁” 语言描写
救助车夫 动作、神态描写
关心女佣
为自己想得少,为别人想得多。
二:
18我的伯父鲁迅先生
方山县城内第二小学杨云琴
教材简析: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是周晔写的回忆伯父的纪念性的文章,通过回忆伯父鲁迅先生生前给自己留下的印象深刻的几件事,说明鲁迅是一个爱憎分明,为自己想得少,为别人想得多的人,表达了作者对鲁迅先生的无比怀念,热爱与敬仰之情。
第16页
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 设计理念:
1、以学定教,激发自主学习的兴趣。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要关注学习的自主建构。相信学生,让学生使用学到的知识技能和方法来充分的开展自主学习,发挥教师组织者的功能。
2、读中品味,培养阅读理解的能力
阅读理解的能力是建立在情感体验的重要环节。以读为本,力求形式多样,每一遍读要有独自的要求。让每一个学生动起来,活跃课堂气氛。
3、迁移运用习得言语表达经验
语文教学主要不是让学生去讨论语言是什么,而是要让他们学会运用语言。以“言语学习”为主旨,引导学生从感悟语言到领悟语言的精妙,吸收、积累、习得语言。
教学内容: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中鲁迅“救助车夫”和“关心女佣”两部分。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会认读“遗体、挽联„„咳嗽”等词语。(第一课时完成)
第16页
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 2.有感情朗读课文,“我呆呆地„掉下来”读出伤心、难过的心情。“我清清楚楚地看见„..叹了一口气”读出鲁迅当时沉重的心情。
过程与方法:
3.能够联系上下文或结合时代背景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感受鲁迅先生爱憎分明,为自己想得少、为别人想得多的崇高品质。
4.会抓住人物语言、动作、神态、引入诗句、想想画面等方法进行批注。
5.学习鲁迅先生为别人想得多,甘于奉献的品质。
教学重点:
能够联系上下文或结合时代背景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感受鲁迅先生爱憎分明,为自己想得少,为别人想得多的崇高品质。
教学难点:
能够联系上下文或结合时代背景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
教学准备:
1、课前学生通过多种途径有关资料。
2、利用多媒体的辅助功能,使学生更直观地感知课文内容。教学流程:
一.复习导入
第16页
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 1.同学们,这节课继续学习第18课(板课题)。作者:周哗通过第一课的学习,想必你对鲁迅先生有了初步的了解?那么,他给你留
下了怎样的印象?谁能用课文中的一句话概括。(鲁迅先生是一个为自己想得少,为别人想得多的人。)
设计意图:通过第一课时的回顾,了解学情,做到心中有数。
2.课文围绕这句话写了鲁迅先生生前的几件事?(4件事。分别谈《水浒传》、谈“碰壁”、救助车夫、关心女佣。)
设计意图:及时了解学生在预习过程中还存在哪些问题,查缺补漏。同时通过有目的的读书,归纳、概括小标题,从而训练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帮助学生逐步理清文章的思路。从总体上入手把鲁迅先生的崇高形象,为后面深入体会找准了一个切入点。
二.集体交流、突破难点
学习“救助车夫”部分
1.你们上节课的收获真不少。这节课,让我们一起走近鲁迅,走进他的心里,去揣摸它的内心世界。请同学们快速浏览课文,并看看这几件事中,哪一件事详写的,并说说理由。(“救助车夫”这件事详写。因为这件事的篇幅长,在人物描写上运用语言、神态、心理、环境描写。)
设计意图:承接上一环节,过渡到本节课的重点,同时潜移默化教会学生怎样把事情写具体。
第16页
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 评价:会欣赏文章的人,一定能写出好的文章,怪不得你的每篇作文都写的那么好。
2.现在,我们就随作者周哗乘时光机回到那个北风怒号的黄昏,亲眼目睹伯父鲁迅先生是怎么救助这位受伤的车夫的,并进一步了解
他。请大家用心默读课文14—22自然段,并用“--”画出描写鲁迅先生的所有语句。
(1)出示“他们……..绷带”。“伯父又…….给了他。”这句话是对鲁迅先生和爸爸的什么描写,(动作)读读这句话,并结合插图说说他们的哪些动作最令你感动。
a.半跪,因为…….
b.平时,你见过下跪的情景吗?
c.见过,晚辈给长辈。过去,下等人给上等人下跪。
d.可是被誉为“伟大的的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的鲁迅先生半跪着为毫无地位可言的车夫包扎伤口,这就是“俯首甘为孺子牛”的感人形象。还有不同的体会吗?
设计意图:联系生活实际,是理解句子的有效方法,因此,我设计这一环节,将鲁迅先生拉回了现实,易于理解。
e.从“拿、夹、洗、敷、扎”等动词体会到鲁迅先生给车夫包扎伤口时,很认真。
第16页
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 f.书读百遍,其义自见,你还会发现什么新东西呢? g.从“掏、给、也给”体会到关心车夫。
h.现在,老师心中有许多疑问,不知你有没有?老师想把机会让给爱动脑筋的你。
i.伯父为什么要掏钱给他?
j.这么冷的天,那个拉车的怎么能光着脚拉着车在路上跑呢?
k.你果真是爱动脑筋的孩子。其实,不只我们,儿时的小周哗也不知道是怎么回事?请大家联系写作背景。聪明的你一定能帮她解决。_。
l.旧社会黑暗无比,劳动人民过着衣不遮体、食不裹腹的生活。劳动人民虽然日夜不停地劳动,挣到的钱大部分被资本家剥削了。所以...........
(2)当我问到伯父的时候,他的表现是怎样的呢?
出示:“这时,我清清楚楚,.........最后.........”这是对鲁迅先生什么的描写。(神态、动作描写。)
a.“严肃”说明鲁迅先生看到旧社会的黑恶,他无法控制对他的憎恶之情而怒形于色。
b.他半天没动,他心里在想什么呢?现在拿起你手中的笔,把他的内心想法写下来。
学生自由写,然后交流。
第16页
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 设计意图:故意提出问题,设置悬念,让他们去猜测,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课文的积极性,也为进一步学习课文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同时也使学生与鲁迅的情感产生共鸣,让学生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
c.此时,我清清楚楚看到的仅仅是鲁迅先生严肃的神情吗?(不是,还看到了什么?(对旧社会的憎恶和对劳动人民的同情和关心之情。)
d.自由读、指名读、齐读,读出自己的理解。
三:《18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教案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教学设计
乌江小学:肖富华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1、学会本课14个生字,认识两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过程和方法:通过交流探讨,结合时代背景理解含义深刻的
句子。
情感价值观:学习鲁迅先生爱憎分明,为别人想得多,为自
己想得少的高尚品质。
教学重难点
体会含义深刻的句子。
第16页
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1、对鲁迅这个名字大家并不陌生,你对鲁迅先生有哪些了解?能做个简单的介绍吗?(交流资料)对,鲁迅先生是我国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
2、回忆一下,你读过哪些关于鲁迅的文章?今天我们再学习关于鲁迅的文章《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板书课题)3、看看课题,想想作者是鲁迅先生的什么人。
二、预习课文
1、认真读课文,想想课文写了鲁迅的哪几件事?
2、把你认为含义深刻的句子画下来,自己体会,读不懂的,课上和老师、同学讨论。
3、学习生字新词。
三、全班交流,多媒体展示
1、学习生字词:
⑴读准字音“悼”“冠”“咳”“嗽”。
⑵分辨字型:
“冠”(注意上边没有一点)
⑷组词
第16页
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 仪()悼()逝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教案
第1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