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语文版语文选修第九课《出辞气远鄙倍》word学案
加入VIP免费下载

2016语文版语文选修第九课《出辞气远鄙倍》word学案

ID:1182107

大小:179 KB

页数:10页

时间:2022-07-11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言辞谈吐之礼葛晨虹语言是人们日常生活中最主要的交际工具。言辞文明是中华礼仪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古人说:“言为心声,语为人镜。”语言同人的仪表仪态一样,也是内心德行的显现。对于言辞之美,《仪礼》中写道:“言语之美,穆穆皇皇。”即语言之美在于谦恭、和气、文雅。而有德之人在交往中,“不失足于人,不失色于人,不失言于人”。《诗经》中说:“辞之辑矣,民之洽矣。辞之怿矣,民之莫矣。”是说辞令的重要性:辞令彬彬,人民就团结;辞令动听,人民就安定。可见语言在古人心目中的地位。基于言辞的重要,古代思想家在这方面作了许多论述。传统的言辞谈吐之礼中,蕴涵着一种对己对人的高度负责与尊重,值得我们借鉴和继承。但其中也有一定明哲保身的消极因素,这是时代局限性所造成的。言贵诚实,因此言谈诚实守信就成为言辞礼仪的首要一条。语言“丁一确二”,一句为一句,关系一个人的“立诚”。《易经》说:“修辞立其诚,所以居业也。”讲立诚是立业的根基。www-2-1-cnjy-com语言诚实还显示着一个人的真诚品德。巧言令色是小人的品性,而说谎欺骗是君子所不容的。古时有位以直言参政而闻名的鲁宗道,一次他穿上百姓服装去酒馆饮酒,逢宋真宗急诏,使者很久才找到他。使者劝他另找理由,以免皇上怪罪,鲁宗道却如实上告。真宗最终因他诚实无欺而免其迟到之罪。可见在古人眼中言语诚实的重要。2-1-c-n-j-y言谈还贵在守信。对别人许下诺言必须兑现,这样才可能赢得别人的信任。“言必信,行必果”,这是古人对君子的基本要求。君子应当言行一致,但许多人言论和行为不一定一致。孔子说:“始吾与人也,听其言而信其行;今吾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正因为如此,古人轻易不出言,唯恐许诺后做不到。孔子因此说:“古者言之不出,耻躬之不逮也。”还说:“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古人一再说:“凡与人言,即当思其事之可否,可则诺,不可则不诺。若不思可否而轻诺之,事或不可行,则必不能践言矣。”因此,“一言不可以轻许人”。轻于言者,必不务于行。“言语所以文身也,轻出则有起事之患。” 古人往往由一个人言语是否诚实可信而判断其内在品性为人,这几乎成了一个鉴定人的标准:“轻于言者,必不务于行也。轻言轻动之人不可与探讨。”朱熹也曾说:“无耻的人,未曾做得一分便说十分矣,只得胡乱轻易说了,便把行不当事”“人轻易言语是他此心不在。”意志不坚定的人,说话就华而不实;不守道德的人,行为就很虚伪。这即所谓神越者,其言华;德荡者,其行伪。言不妄发,人家才会相信你,这是对他人负责也是对自己负责,是重人而又自重,是君子必具之德。言辞得体,慎言、谨言、戒多言,也是传统文化中一贯的思想。在这方面形成的格言、警言、箴言、成语数不胜数。古人重慎言,一方面是因为言必信行必果,估计能做到才可出言,这是出于对他人、国家的负责精神。另一方面,则是由于人们往往通过听其言观其行而评判一个人是否君子,出于对自己负责也不可轻易出言。再则,是基于“言多必矣”“祸从口出”的经验教训。这里就有一点明哲保身的味道了。【对于谨慎言辞,古人用“一言兴邦,一言丧邦”来说明言语对他人、对社会的重要。古人还把“口”比作关卡,把“舌”比作兵器:“口者关也,舌者机也,出言不当,驷马不能追也。口者关也,舌者兵也,出言不当,反自伤也。”“言犹射箭,箭既离弦,虽有所悔焉,不可从而追之。”是要人说话慎重,不轻言妄语。说话谨慎合理还意味着注意身份,不失“分寸”。徐干说:“君子必贵其言。贵其言则尊其身,尊其身则重其道,重其道所以立其教。言费则身贱,身贱则道轻,道轻则教废。故君子非其人则弗与之言,若与之言,必以其方。”在这里,言谈、尊严以及德性教养被联系在了一起。对于今天的我们来说,说话也应分场合、对象,如果在秃发人面前大谈头发之美,在跛子面前对于跳舞谈兴勃勃,都是不适宜的。如果不分场合、对象,一味自顾自谈,人就会厌其言,烦其人。《诗经·大雅》中“诲尔谆谆,听我藐藐”,说者不厌其烦,听的人却无心倾听,说的也是类似情景。总之,言语适当得体,“非教养之有素者不能也”。出言谨慎合理还要求言语的文明有礼。古人要求“言语必谨臻详审,重然诺,肃声气。毋轻,毋诞,毋戏谑喧哗。毋及乡里人物长短及市井鄙俚无益之谈”。在《训蒙辑要》等蒙学读物中,也是这样教导幼童少年的:刻薄语,污秽词,市井气,切戒之;诸生一言一动,俱要端分,不许学市井下流事,亦不许说市井下流话。言谈礼仪还要求人们善称人所长而不责人之短。古人说:“君子不责人所不及,不强人所不能,不苦人所不好。”“誉人而人亦誉之,则是自誉也;毁人而人亦毁之,则是自毁也。”出言不善不仅伤及他人,而且也会伤及自己。对此袁采曾有一段深切的话,他说:“大抵愤怒之际,最不可指其隐讳之事,而暴其父祖之恶。吾之一时怒气所激,必欲指其切实而言之,不知彼之怨恨深入骨髓。古人谓‘伤人之言深于矛戟’是也,俗亦谓‘ 打人莫打膝,道人莫道实’。”古人反复告诫人们要出言为善:“凡论人,必先称其所长。”善称人所长,不是阿谀,是与人为善的一种表现。与人交谈时,尽量不说刻薄、挖苦、挑剔等有可能刺激或伤害对方的话,这是一种分寸,也是一种教养文明。待人要“情欲信,辞欲巧”,这里的“巧”即是说要措辞恰当,言语友善,这不是叫人都做巧言令色之徒。古人对阿谀之举历来深恶痛绝,视之为小人之品,“戒谄谀之言”也是众多思想家谆谆教诲的内容之一。善言与谀言的不同在于,后者是不顾客观事实而一味吹捧,不惜丧失自己应有的人格操守而大献其媚;而善言要求的则是友好地找出他人身上所具有的长处而加以赞扬,对可能会使他人尴尬、刺激的话题避而不谈。此外,阿谀逢迎一般都是“口是心非”“面从而后悖”,花言巧语当面说尽,背地则多使恶言、谗言与讦言。而善称人善的君子则总是表里、前后始终如一。善言人所长不单纯是一种谈话技巧,它更多地要求人从心底里对别人有一种善意的理解及仁和的宽容。1.字音字形(1)笾豆(biān)  (2)愆(qiān)   (3)瞽(ɡǔ)(4)闵子骞(qiān)(5)裨谌(píchén)(6)雍(yōnɡ)(7)侃(kǎn)2.重要词语(1)出辞气,斯远鄙倍矣:粗野,鄙陋(2)可与言而不与之言,失人:待人不当或错过人才(3)侍于君子有三愆:过失(4)仍旧贯,如之何:沿袭(5)夫人不言,言必有中:切中要害(6)辞达而已矣:表情达意(7)巧言令色,鲜矣仁:令,美好的;鲜,少(8)雍也仁而不佞:有口才(9)孔子于乡党,恂恂如也:形容词词尾,相当于“……的样子”3.通假字(1)出辞气,斯远鄙倍矣:通“背”,乖戾(2)知者不失人,亦不失言:通“智”,聪明4.古今异义(1)未见颜色而言谓之瞽 古义:脸色今义:由物体发射、反射或透过的光波通过视觉所产生的印象(2)夫人不言,言必有中古义:这个人今义:指妻子,一般用在外交场合(3)有言者不必有德古义:不一定今义:事理上或情理上不需要5.词类活用(1)君子所贵乎道者三: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以……为贵,重视(2)动容貌,斯远暴慢矣:动词的使动用法,使……改变,整肃(3)正颜色,斯近信矣: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端正(4)夫子欲寡其过而未能也: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减少6.虚词用法(1)为(2)也(3)焉7.特殊句式(1)夫子何为:宾语前置(2)御人以口给,屡憎于人:被动句8.成语积累(1)鸟之将死,其鸣也哀;人之将死,其言也善:鸟将死时,鸣叫的声音是悲哀的;人将死时,说的话是善cnjy.com(2)言必有中:说话一定能切中要害。(3)求仁得仁:追求仁就成就了仁。本义指伯夷、叔齐成全了孝悌也就成全了仁。现泛指如愿以偿。(4)巧言令色:花言巧语,伪装和善,讨好于人。9.名句积累(1)君子所贵乎道者三:动容貌,斯远暴慢矣;正颜色,斯近信矣;出辞气,斯远鄙倍矣。(2)有德者必有言,有言者不必有德。(3)仁者必有勇,勇者不必有仁。 语段赏析1.鸟之将死,其鸣也哀;人之将死,其言也善。君子所贵乎道者三:动容貌,斯远暴慢矣;正颜色,斯近信矣;出辞气,斯远鄙倍矣。笾豆之事,则有司存。赏析 鸟在快死的时候,它的叫声悲哀;人在快死的时候,他的话语仁善。君子在礼仪上所注重的有三点:整肃仪容举止,就会远离粗暴和怠慢;端庄脸色神情,就会近于诚信;讲究言辞语调,就会远离粗俗和乖戾。至于笾豆之类的细枝末节,自有主管人员在。曾子与孟敬子在政治立场上是对立的。曾子在病重时,还在试图改变孟敬子的态度,所以他说:“人之将死,其言也善。”从这一方面表白他自己对孟敬子没有恶意,同时也告诉孟敬子,作为君子应当重视的三个方面。这些道理现在看起来,还是很有意义的。对于个人的道德修养与和谐的人际关系有重要的借鉴价值2.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赏析 孔子说:“说美好动听的话语,装柔顺和善的脸色,这种人仁德太少了!”仅此七字,说尽天下阿谀逢迎之态。花言巧语,说得好听,表情动人,却包藏祸心,口蜜腹剑。“仁者爱人”,从人与人之间的交际来看,重在主动理解,真诚宽容;重在倾心关注,力行扶助;重在见贤思齐,举贤进能。仁者这番“爱人”的功夫,是那些巧饰外表专求取悦的人根本办不到的。【3.或曰:“雍也仁而不佞。”子曰:“焉用佞?御人以口给,屡憎于人。不知其仁,焉用佞?”赏析 有人说:“冉雍这个人,有仁德却没有口才。”孔子说:“哪里用得着有口才呢?靠能言善辩对付人,常常让人讨厌。不知道他是否称得上仁,但哪里用得着有口才呢?”本章是孔子对冉雍的评价。冉雍仁笃厚道,不苟言辞。孔子认为花言巧语,是令人讨厌的。如果你有仁德,却被自己快捷的口才遮掩了,让人家不了解你的仁德之心,这样,强嘴利舌对你反而起了坏作用。现代社会既要有仁德之心,重视内心修养,也要加强语言训练,展示自己的才干。4.子曰:“有德者必有言,有言者不必有德。仁者必有勇,勇者不必有仁。”赏析 孔子说:“有德行的人一定有嘉言,有嘉言的人不一定有德行。有仁德的人一定勇敢,勇敢的人不一定有仁德。”本章孔子论述了德与言、仁 与勇的关系。有道德的人,一定会在言论上表现其道德,这种言论是发自肺腑的,是内在修养的必然外化。能说的人却不一定有道德,他也许尽说些无德无聊的话,即使说些大道理,也是些空话、假话,连他本人都不相信、只用来骗人的话。有仁德的人一定勇敢,因为他能舍生取义、见义勇为。勇敢的人却不一定有仁德,有的人没有信仰、没有理想,遇有小愤,便要拼斗,甚至不要命,人称其为亡命之徒,其勇无非是匹夫之勇,鲁莽而愚妄。重点研读1.孔子既反对巧言令色,又追求语言的敏捷得体。这二者的区别在哪里?孔子的主张对我们今天从事言语交际有什么启示?2·1·c·n·j·y答案 两者的区别在于说话的出发点和内容不同,前者是虚情假意,即所谓“鲜矣仁”;而后者则出于“仁”的目的,以诚信为本。启示我们今天要重视语言交往,重视表达说话能力的培养。新课程标准对说话能力有专门的要求。语文能力为“听、说、读、写”,其中“说”是口头表达,“写”是书面表达,在现代社会中,两者同等重要。2.孔子在文化教育和主持礼仪时为什么要用“雅言”?你对学习和推广现代“雅言”——普通话有什么看法?做得怎样?答案 孔子重视“礼”,“礼”既指制度、规范,又指个人礼仪、礼节、礼貌,具体体现在各个方面。礼仪是集中体现“礼”的机会和载体(如今天的庆祝会、升旗仪式等),礼仪需要庄重、严肃的气氛,才能体现出礼的重要和必要,也才能让人们在礼仪中受到礼的教育和熏陶。而“雅言”则是礼仪的重要组成部分。文化教育则是教育和规范人们礼仪的基础和基本手段、途径,每个人从小就都从文化教育中得到熏陶和培养,接受正规的“雅言”教育。如果不用“雅言”,则将误人一生。现在提倡普通话,作为一种全国性交流的、规范的、文明的“雅言”,对我们这样一个大国的精神文明建设尤显必要。3.言语交际要讲求技巧。面对敏感话题,有时须采取婉转的方式。作为孔子弟子中“言语”方面佼佼者的子贡,就很擅长这种方式。以本课7.15章和第三课9.13章为例,说说你对委婉这一交际技巧的体会。答案 委婉是不直接将话点明,而是采取迂回曲折的方式,去试探性地了解对方的内心。这种方式在与人交际的特殊场合,还是十分需要的,特别是做人的思想工作或劝说别人时,尤为需要,可避免矛盾激化,或者了解对方意图。课文中子贡有成功运用的例子。7.15章是讲子贡借机试探,用古比今的手法了解了孔子的态度。卫出公不愿放弃王位,拒绝他的父亲蒯聩回国。当时孔子正在卫国,他的弟子要了解孔子对卫出公的态度,但不便公开询问,于是子贡借古代伯夷、叔齐兄弟俩互相推让王位的事询问孔子的态度,孔子赞扬和高度评价了伯夷和叔齐,当然也就知道了孔子对卫出公与其父争夺王位肯定是不会支持的。9.13章则用比喻来了解孔子的内心想法,子贡借“美玉”为喻,询问孔子是将美玉珍藏还是寻找识货的商人卖掉,孔子明白弟子之意,回答说,等待识货的商人卖掉它,意思是孔子也希望能有“识货”的统治者重用他。合作探究子曰:“辞达而已矣。” 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孔子于乡党,恂恂如也,似不能言者。……翻开《论语》,读到这些简短的评述与描写,一个极力反对语言华采的孔子仿佛就模模糊糊地站立在我们面前。孔子真的一味地主张质朴为美,反对一切的语言修饰吗?请以“走近孔子——倾听孔子论‘言’”为主题进行一次探究活动。提示 《论语》是记载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一部书,对话是这部书叙述、明理的载体,语言传递着孔子治学、修身、为政之道的精髓,其中关于“言”的观点历经千年沧桑仍为许多人津津乐道、受益很多。真诚地倾听孔子论“言”的真谛,对于提高我们的语言素养大有裨益。探究 第一步,借助网络等工具搜集有关孔子语言艺术研究的文章、论著。第二步,认真研读《论语》,摘录孔子有关“言”的精妙论述,摘录孔子与其弟子的精彩对话片段,做好读书笔记。第三步,同学之间相互交流,共同探讨孔子“立言”的根本、“言”的原则与方法,然后加以概括。第四步,研读搜集的研究资料,深入理解孔子的思想主张。在此基础上研读摘录的《论语》精彩对话片段,探讨孔子如何在自己的语言实践中贯彻实施了其“言”之主张。第五步,写一篇1500字左右的论文,总结自己的探究所得。考点一 不及物动词的用法【命题规律】一般不单独命题,有时放在考查实词的选择题中考,有时放在翻译题中考。【例题解析】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1)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一旦运穷福艾,颠沛生于不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必复之全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今殴民而归之农,皆著于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项伯杀人,臣活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犹得备晨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7)吾子好道而可吾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8)故久立公子车骑市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虽大风浪不能鸣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0)辄倾数家之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 第(6)句“炊”作“备”的宾语,其余9句均为不及物动词带了宾语。答案 (1)动词的使动用法,意思是“使……跟随”。(2)动词活用为名词,意思是“困顿的生活”。(3)动词的使动用法,意思是“使……复原”。(4)动词的使动用法,意思是“使……归”。(5)动词的使动用法,意思是“使……活下来”。(6)动词活用为名词,意思是“饭菜”。(7)动词的意动用法,意思是“认可”“以为……可”。(8)动词的使动用法,意思是“使……站立”。(9)动词的使动用法,意思是“使……鸣响”。(10)动词的使动用法,意思是“使……倾尽”。点拨 不及物动词在句中处于谓语的位置,陈述主语使宾语“怎么样”,那么这个不及物动词就是使动用法;如果是动词所表示的动作,是主语表示的人为了宾语所表示的人或物而发出的,那么这个不及物动词就是为动用法;当动词在句中充当主语或宾语时,一般是活用为名词。【考点总结】动词活用也有自己的规律。1.如同形容词活用作使动词和意动词,动词也可以活用作使动词。不过一般是在不及物动词带宾语的情况下。如:“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来”为不及物动词,本义为“归顺”,此处应译为“使……归顺”。2.动词用作名词。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动词具备了名词的语法特点,作名词用。如:“殚其地之出,竭其庐之入。”“出”“入”原为动词,此处应译为“生产出来的东西”和“收入的东西”。3.动词用作形容词。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动词具备了形容词的语法特点,作形容词用。如“循陵而走,见蹲石鳞鳞”中的“蹲”,原为动词,在这里作形容词,修饰“石”,译作“蹲着一样的石头”。考点二 “为”和“乃”字的用法【命题规律】(1)“为”和“乃”均为常考虚词。(2)“为”多考介词用法,其中表被动用法更常考。“乃”多考副词的用法,其中表示出乎意料的用法更常考。【例题解析】1.下列句子中的“为”都是介词,试选出其中用于表被动的一组(  )①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鸿门宴》)②胡为乎遑遑欲何之(《归去来兮辞》)③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六国论》) ④持其踵为之泣(《触龙说赵太后》)⑤身死国灭,为天下笑者,何也(《过秦论》)⑥阿母为汝求,便复在旦夕(《孔雀东南飞》)A.①③⑤       B.②④⑥C.①②③D.④⑤⑥试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 ②表原因,因为;④对;⑥替。答案 A点拨 “为”作介词表被动时,常与“所”结合,构成“为所”或“为……所”。2.对下列句子中,“乃”的意义和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①今少卿乃教以推贤进士 ②乃重修岳阳楼③与尔三矢,尔其无忘乃父之志 ④度我至军中,公乃入A.①和②相同,③和④不同B.①和②不同,③和④相同C.①和②相同,③和④相同D.①和②不同,③和④不同试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 ①副词,却。②连词,于是。③代词,用作第二人称,你。④副词,才。答案 D【考点总结】1.“为”字用法归类(1)介词①表示动词行为的对象,可译为“向”“对”等。例: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②表示动作行为的替代,可译为“替”“给”等。例:当横行天下,为汉家除残去秽。③表示动作行为的时间,可译为“当”“等到”等。例:为其来也,臣请缚一人过王而行。④表示动作,行为的目的,可译为“为着”“为了”。例: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⑤表示动作行为的原因,可译为“因为”“由于”。例: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⑥表示被动。读wéi,可译为“被”。有时和“所”结合,构成“为所”“为……所”结构。 例:a.有决渎于殷周之世者,必为汤武所笑矣。b.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c.今不速往,恐为操所先。(2)助词读wéi,放在疑问句之末,表示诘问,前面有疑问代词跟它呼应,可译为“呢”。例: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2.“乃”字用法归类(1)副词①表示前后两件事在情理上的顺承或时间上的紧接,可译为“就”“这才”等。例: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②可表示前后两件事在情理上逆转相背,可译为“却”“竟(然)”“反而”等。例:a.夫赵强而燕弱,而君幸于赵王,故燕王欲结于君。今君乃亡赵走燕。b.今其智乃反不能及。③表示对事物范围的一种限制或条件,可译为“才”“仅”等。例:a.臣乃敢上璧。b.必以长安君为质,兵乃出。④表示出乎意料,可译为“竟然”。例: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2)代词用作第二人称,常作定语,可译为“你的”。例: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3)用在判断句中起确认作用,可译为“是”“就是”。例:若事之不济,此乃天也。(4)“乃”有时还作连词,可译为“于是”。例:以为诸侯莫足游者,乃西入关见卫将军。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