_克己复礼为仁_试论孔子对_三代_历史精神自觉
加入VIP免费下载

_克己复礼为仁_试论孔子对_三代_历史精神自觉

ID:1181675

大小:222.95 KB

页数:4页

时间:2022-07-11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第30卷第2期喀什师范学院学报Vol.30No.22009年3月JournalofKashgarTeachersCollegeMar.2009“克己复礼为仁”X———试论孔子对“三代”历史的精神自觉丁峰,付雨鑫(兰州大学哲学社会学院,甘肃兰州730000)摘要“:仁”作为孔子的核心思想,体现了他的政治主张和所追求的文化理想,也是孔子对“三代”的一种历史的反思。这当中既承载着孔子对孜孜以求的“黄金时代”的理想诉求,也体现着儒家创始人对“三代”精神的历史的自觉。特别在对“三代”的反思、回归和超越中,体现了孔子深刻的历史感和儒家入世的厚重责任感。关键词“:三代”;精神自觉“;仁”“;克己复礼”中图分类号:B22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2432X(2009)0220026204德国存在主义哲学家卡尔·雅斯贝斯在其历史之所以直道而行也”,朱熹把“三代”理解为“三代,[2]代表作《历史的起源与目标》中指出,人类历史的轴夏、商、周也”。在司马迁写的《史记》里,虽然以心期,产生了人类精神的全部历史从此所依赖的创《五帝本纪》居首,即以五帝时代作为中国文明诞生造成果。发端于古代中国、印度、希腊和以色列的的序曲。但是,随后的《夏本纪》《殷本纪》和《周本彼此独立的轴心时期,体现了人类的首次精神自觉纪》,显然是以夏、商、周三代作为中国文明的正式或精神觉醒,使“人敢于依靠个人自身”,同时“人证开篇。明自己有能力,从精神上将自己和整个宇宙进行对“三代”观念出现有一个过程。在可考的古代比。他在自身内部发现了将他提高到自身和世界文献《尚书》和《诗经》里,还未见“三代”一词。显[1]然,在周王朝尚未终结之前“,三代”没有作为历史之上的本原”。在古代中国“,三代”时的周人已经开始了某种历史意义的反思,抑或精神自觉。对反思的一个既定的对象出现过。有学者指出“,在孔子而言,以“三代”为其精神理想,对“三代”进行《左传》里,成公八年所记韩厥之言中开始提到‘三创造性反思和超越性回归,不但是对传统文化精神代’(可见在孔子之前“,三代”观念已经出现)。昭流动的连贯性的传承,而且体现了新的学派对历史公二十八年所记叔向之母言及‘三代之亡,共子之[3]2认识的内在自觉性与以“人”为主体的精神自觉性。废,皆是物也’。”在春秋战国时期《,论语》《墨在记录孔子和弟子言行的《论语》中,基于人的生存子》《孟子》《庄子》《荀子》《韩非子》等书中都谈到了状态的、对历史精神的自觉和反思所阐述的“仁”“三代”。“礼”思想,深深地影响着国人深层精神特质和文化近代学者王国维在其文论《殷周制度论》中指心理,乃至于数千年封建政治结构和意识形态。出:“中国政治与文化之变革,莫剧于殷周之[4]42际。”在该论中,王国维先生从制度变革的层面一“、三代”及“三代”的历史意识自觉论述了“殷周之际”,周人是如何自觉历史兴衰并对所谓“三代”,一般是指有确切纪年的中国古代其在沿革中反思的。他认为“:殷、周间之大变革,文明开端的夏、商(殷)、周三个王朝。也有论者认自其表言之,不过一家一姓之兴亡与都邑之移转;为是指“尧”“舜”“禹”三个有贤德之君治理邦池的自其里言之,则旧制度废而新制度兴;又自其表言上古时代。《论语·卫灵公》记孔子言“斯民也,三代之,则古圣人之所以取天下及所以守之者,若无以X收稿日期:2008211206作者简介:丁峰(19772),男,甘肃武山县人,兰州大学哲学社会学院2006级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社会发展理论。·26· 异于后世之帝王,而自其里言之,则其制度文物与“礼乐征伐自天子出”的一统局面已遭破坏。“天下其立制之本意,乃出于万世治安之大计,其心术与无道”已经成为当时的真实写照。这与“三代”的那[4]43[5]167规摹迥非后世帝王所能梦见也。”这样,他从周种“斯民也,三代之所以直道而行也”的历史朝制度的变革“立子立嫡之制”“庙数之制”“同姓不状况形成鲜明的对比。动荡的现实与理想的历史婚之制”三个方面论述了周人在制度层面上对殷人所形成的强烈反差,对“闻《韶》则喜”的孔子来说,的革新;另一方面,从《尚书》和周革殷制中所体现借鉴历史以反思现实,已然成为神圣的使命。那的“德”“(故知周之制度典礼,实皆为道德而设,而么,以何为鉴?对孔子而言,最接近的、也最有说服制度典礼之专及大夫士以上者,亦未始不为民而设力、最有借鉴意义的历史莫过于“三代”。毕竟尧舜也”“周之制度典礼乃道德之器械,而尊尊、亲亲、贤时代作为上古的“黄金期”已过遥远。身为殷人之贤、男女有别四者之结体也。此之谓‘民彝’。其有后的孔子,只能通过“三代”兴衰的历史来反思现[4]55不由此者,谓之‘非彝’”)方面也对这一剧变进实。行了考察。在载有确切信史的论著中《,尚书》与《诗经》中如果说《殷周制度论》从制度,即“礼”的方面已有对历史反思的先例。周公、旦对殷(商)与夏的(以儒家的规范而言)和制度所蕴涵的“德”的方面,盛衰、兴亡的反思中,得出了“敬德保民”这样的重揭示了周统治者基于维护其统治的需要而对历史要施政原则。如《康诰》“勿用非谋非彝”“惟吊兹,的一种被动的反思或自觉的话,那么,对“三代”有不与我政人得罪,天惟与我民彝大泯乱,曰,乃其速[6]148着一种特殊的历史亲近感的孔子来说,主动地去反由文王作罚,刑其无赦!”《召诰》“我不可不监思这段历史,既有现实的原因,又是对历史精神的于有夏,亦不可不监于有殷。我不敢知,曰,有夏受自觉传承。这一反思是基于历史的一种对人的生天命,惟有历年。我不敢知,曰,不其延,惟不敬厥存状况的深切关怀。德,乃早坠厥命。我不敢知,曰,有殷受天命,惟有历年。我不敢知,曰,不其延,惟不敬厥德,乃早坠二、孔子对“三代”的反思厥命。今王嗣受厥命,我惟兹二国命,嗣若功。王(一)“三代”在儒家理想中的意义乃初服。”“天亦哀乎四方民,其眷命用懋,王其疾敬就“三代”而言,先秦诸子几乎都谈及到,但所[6]167德。”此外《,诗·大雅·荡》中有“殷鉴不远,在持见解各不相同。“儒、墨二家皆称道或标榜‘三[7]400夏后之世”。代’,而所入深度有异。但墨家以‘三代’得失之史正因为有了对“三代”的反思论述,所以孔子才为借鉴之标本,而儒家则思于借鉴之外更从‘三代’说:“周监于二代(夏商),郁郁乎文哉,吾从之史中发掘出某种更深层次的认识来。道、法二家[5]28周。”在此,我们不难看出,孔子已经开始了一皆鄙夷‘三代’,而指归亦不同。道家贬抑‘三代’,种继承与发展的历史精神自觉。之所以是自觉,在以其有悖于上古自然之朴真;法家憎恶‘三代’,则于他立足于对夏商周兴衰的总结和思考。这是一[3]6以其有碍于当时法制之剧变。”那么,先秦诸子种主动的、带有批判倾向的自觉。在他看来,周之为什么都对“三代”问题如此感兴趣?为什么会以所以“郁郁乎文”,其关键就在于以夏殷二代历史为或毁或誉的方式表达自己对历史及当时形势的判鉴。孔子一心以弘扬文化的使命为己任,所以他既断呢?自周室东迁以后,王权日趋衰落“,礼崩乐要“从周”,就不能不继承并发扬周人以夏商历史为坏”,诸侯国之间战争频仍,诸侯国内政争不息。在鉴的传统。这样“,三代”自然地就成了孔子和儒家这种社会动荡不安的变革时代,上溯“三代”寻求立的一个重要的反思历史对象。论根据,结合时事阐述自己主张,已然是先秦诸子(二)对“三代”反思的突破安身立命的一种积极诉求。这其中已经贯穿了对如果孔子对“三代”的思考仍停留在“敬德保历史的一种自觉反思。孔子身处这样的时代,以当民”这一结论上的话,那么,这种对周的继承和发展时耳闻目睹的状况与先前的宗周(西周)以及殷、夏缺乏历史性和创新性,更缺乏批判性。因为,毕竟盛世相比,自然感慨颇深。“孔子曰:天下有道,则孔子所处的时代与“敬德保民”的周人已有很大不礼乐征伐自天子出。天下无道,则礼乐征伐自诸侯同。不同的历史时期应该有不同的历史主题和任出。自诸侯出,盖十世希不失矣。自大夫出,五世务。如果说“敬德”“保民”是周公出于维护其新兴希不失矣。”“孔子曰:禄之去公室,五世矣。政逮于政权来反思殷夏的理论成果和施政纲领的话,则身[5]1742175大夫,四世矣。”从他这些话里可以看出,处“礼崩乐坏”时期的孔子,所经历的是以战争和兼·27· 并为特征的春秋时期。这种时代的要求很强烈地是对“三代”历史反思的又一次飞跃的话,那么,这体现在孔子身上,就是在周公反思历史的基础上,一飞跃为什么是始于“礼”而非“德”呢?这里,我们重新对当下的生存状态进行思考,突破“德”的限不得不去探讨这一发展的过程。制,而将思维投向更深的层面。(一)追求“仁”所标示的“三代”情怀“德”在中国历史上是一个极其重要的理论范孔子在对“三代”资料的整理中,曾感慨到“:夏畴和道德准则。有“德”与否,不仅是评价统治者的礼吾能言之,杞不足征也。殷礼吾能言之,宋不足[5]26标准,而且也是化育民众的有效手段。在《尚书》征也。文献不足故也,足则吾能征之矣。”从中中,最早体现了周人对“德”的重视。如《召诰》中我们能够看出,夏殷由于文献之不足,已使孔子无[6]164“天亦哀乎四方民,其眷命用懋,王其疾敬德”法确切地去对这两朝进行反思,惟一可以探求的只“肆惟王其疾敬德。王其德之用,祈天永命!”“其惟能是周了。“周革殷命”,在周公认为,决定成败的[6]167王勿以小民淫用非彝”等。在这些告诫中,多关键已经不是上天的鬼神而是民心的向背;同样,数是针对统治者“王”而言的。而对“德”的这种重孔子在继承周对殷商的反思中,依然对此问题进行视,是基于对殷夏“鬼神之道”的反思。正如王国维了批判。殷人信鬼神而轻人,就连对鬼神的献祭也在《殷周制度论》中所讨论的那样“,夫商道尚鬼,乃以人为牺牲。这在孟子的记载中以孔子的强烈批至窃神祗之牺牲。卿士浊乱于上,而法令颓废于评出现“,仲尼曰‘:始作佣者,其无后乎’,为其象人[4]56而用之也。”[8]9故孔子提出“仁”的主张,将周人核下,举国上下惟奸⋯⋯”“古之圣人,亦岂无一福祚之念存于其心,然深知,夫一姓之福祚与万姓心的“德”推向更深的层面“:仁”体现了人的主体之福祚是一非二,又知一姓万姓之福祚与其道德是性,并以此为出发点去探求解决之道。正如孟子所[8]165一非二,故其所以‘祈天永命’者,乃在‘地’与‘民’言“:孔子曰:‘道二,仁与不仁而已矣’”“,三二字。”[4]54最后代之得天下也以仁,其失天下也以不仁”[8]166。,他得出“是殷周之兴亡,乃有德与无德之兴亡”。可以说“,德”是影响周人及后来中(二)“礼”对“三代”的回归和超越国传统文化心理的一条红线,这在孔子身上也体现如果就此认为,孔子对“三代”的反思或自觉,得很明显。是以“仁”的形式突破了“德”的局限性。那么,具体如果说周公把历史认识的关键从天上转到人的“仁”又何以体现?仅仅靠个体的修养,如践行间,是第一次反思和突破的话,那么,孔子基于“德”“忠恕”之道,显然是不够的。这里需要明确“仁”的的反思而得出的“仁”的规定,则是对历史主体的生一个主要规范性规定,即“礼”。对此,孔子曾感言[6]211存状态的一种深刻思考。如果我们对周公和孔子“不知礼,无以立也”。那么,在孔子“仁”学思所作的反思稍作分析,就不难发现,他们都是在对想中“,礼”究竟是什么呢?许慎《说文解字》中曰:殷夏历史的反思过程中提出的。周公是在周朝初“礼,履也,所以事神致福也。”《礼记·礼运》篇认为:创时,有鉴于夏的暴政而提出“有德”论,并以“有德“礼者,君之大柄也。”可以说,礼具有至高规范性。无德”作为对周统治者的告诫;而孔子则是生活于杨伯峻从《左传》统计“礼”出现了462处,而相对周末“礼崩乐坏”的动乱时期。当初的“德”虽然对“仁”却只有三十多处,这表明,即使在春秋纷争、诸统治者起了很好的规范作用。但是,诸侯的兴起,侯争霸的动荡时期“,礼”依然具有不可忽视的影并没有沿袭这一规范性的施政原则,而是以战争和响。兼并的方式来彼此相待“,德”之形式被保存了下在殷周时期“,周人以尊尊亲亲二义,上治祖来,而其实质却发生了重大转变。在这种状况下,祢,下治子孙,旁治昆弟,而以贤贤之义治官”“,以[4]52不但统治阶级内部秩序受到严重的干扰(例如对共上诸制皆由尊尊亲亲二义出”。由此可见,周主周王的朝会、贡赋的减少),而且普通平民的生存礼的基础是血缘和宗法制度。而“德”的实体,也就状况受到严重的威胁。正是这种对“德”的失范性是由此礼治四体,即“周之制度典礼乃道德之器械,[4]55和主体生存状况所面临的困境,使孔子立足于当下而尊尊亲亲贤贤,男女有别四者之经体也”。现实的同时,再次将视角投向“三代”,提出了“仁”这具体到统治阶级内部,就表现为“刑不上大夫,礼的学说。不下庶认”“,礼”依然成为规范社会的一种强有力的手段和仪式。孔子在研习“三代”之礼时,曾感叹三、孔子的核心思想———“仁”“夏礼吾能言之,杞不足征也。殷礼吾能言之,宋不[5]28如果把孔子由“德”向“仁”的创造性突破看作足征也。文献不足故也,足则吾能征之矣”。·28· 可见,孔子对“礼”的探讨仍然是沿袭“三代”文献[5]24问!礼,与其奢也,宁俭;丧,与其易也,宁咸。”的。但是,问题在于,孔子对“三代”中“礼”的认识孔子对于“丧”“祭”的礼仪尚且如此,可见他对“仁”又是如何超越的呢?《论语为政》篇中“,子张问十的重视。世可知也。子曰‘:殷因于夏礼,所损益可知也;周“克己复礼”是“仁”与“礼”的统一,即在约束自因于殷礼,所损益可知也。其或继周者,虽百世,可己,使自己的言行符合“仁”的本质要求和外在“礼”知也。’”通过这段话,我们发现,孔子并未拘泥于的规范,实现“内仁”与“外礼”的有机结合。由此,“三代”之礼,而是认为应在“因”的基础上,有“损”我们从孔子对“三代”的反思中,大体上获得了这样有“益”,即在继承前代的基础上,有所革故,有所创一个认识路径:从殷人的“信鬼神”到周人的“祈天新,使“礼”这一规范性范畴能为“仁”所用,体现永命”“敬德保民”的发展中,由于诸侯征战和旧的“仁”的思想,而不仅仅是“德”的器皿。据杨伯峻统秩序的破坏“,德”的有效性受到新兴的观念的挑战计《论语》可知“,礼”出现75次,包括“礼乐”并言;而出现萎缩“,天命”观因为“人事”的加入而无法有讲“仁”却109次。显然,孔子的“礼”是以“仁”为核力地解释并维护原有的文化秩序。由此,从“德”向心的“礼”,已经与“三代”时“道之器皿”的“礼”有所“仁”的发展无疑是对原有秩序重建的呼应和选择。[5]24不同。可以说“人而不仁,如礼何?”在这一过程中“,礼”以其强有力的规范性保证了(三)孔子的精神自觉“:克己复礼”“仁”的可能性和现实性“,克己复礼”也就成了对孔通过对“三代”的反思,孔子从“德”而推出“仁”子精神自觉的一种深刻体现。并赋予“礼”更新的意义。那么,就“仁”与“礼”的关系,孔子是这样认为的“: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参考文献:[1][德]卡尔·雅斯贝斯.历史的起源与目标[M].魏楚雄,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一。’”对“克己俞新天,译.北京:华夏出版社,1989:10.复礼”的解释,一般有两种说法:一是把克己解释为[2]朱熹集注:四书集注[M].陈戍国,标点.长沙:岳麓书由己任己,即发挥人的积极性;一是把克己解释为社,2004:189.战胜自己即克制人的消极性方面。但从孔子对“三[3]刘家和.从“三代”反思看历史意识的觉醒[J].史学史代”的礼制,依然依照“因”“损”“利”的做法来看,研究,2007,(1).“克”兼有两意。而“复”在这里显然不限于“周礼”[4]王国维.殷周制度论[C]∥观堂集林:卷九.北京:中华这一意,更准确地说,是“践”“履”礼的意思。因此书局,1959.说“,克己复礼”就是约束自己,按照礼“规范”行事。[5]杨伯峻.论语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1980.因为,这当中包含着孔子“礼崩乐坏”,秩序混乱的[6]尚书[M].周秉均,注译.长沙:岳麓书社,2001.深层忧郁,而以“仁”为核心的“礼”就是对这种动荡[7]四书五经[M].陈戍国,点校.长沙:岳麓书社,2002.[8]孟子译注[M].杨伯峻,译注.北京:中华书局,2005.局面重新规范的,一种对社会混乱局面的拯救。这当中包含了孔子巨大的人文情怀和人本思想。他【责任编辑:汪旺根】的弟子林放问“礼之本”时,孔子高兴地说:“大哉“ToSubdueOneselfandReturntotheProprietiesisPerfectVirtue”———Confucius’reflectionsonhistoryofthe“threedynasties”DINGFeng,FUYu2xing(SchoolofPhilosophyandSociology,LanzhouUniversity,Lanzhou730000,Gansu,China)Abstract:VirtueisthekernelofConfucius’Philosophythatembodiedhispoliticalopinion,culturalidealshepursuedandalsothehistoricalconsiderationofthat“threedynasties”.Theseidealsstronglyaccumulatehischerishedidealsof“GoldenEpoch”,andalsoindicateConfucianismfounder’shistoricalconsciousnesstowardsthe“threedynasties”spirit.Especially,itprofoundlyindicatedConfucius’shistoricalsenseandConfucian’smassiveresponsibilitybyreflecting,regressingandtranscendingthe“threedynasties”.Keywords:“Threedynasties”;Consciousnessofspirit;“Virtue”“;Subdueoneselfandreturntothepropri2eties”·29·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