铃儿响叮当教案8篇
加入VIP免费下载

铃儿响叮当教案8篇

ID:1175733

大小:45.52 KB

页数:34页

时间:2022-07-04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铃儿响叮当教案8篇  铃儿响叮当教案  铃儿响叮当教案(1):  《铃儿响叮当》  教学目标  1.透过学唱《铃儿响叮当》,使学生进一步了解美国民歌的音调。  2.指导学生全曲要唱得活泼、欢畅,歌声整齐,吐字清晰灵巧,给人以欢快向上的感觉。  3.培育学生爱自然、乐观自信的生活态度,并能在歌声中表现出来。  教学重、难点  1.感受歌曲欢快简单的情绪,并能用肢体语言来表现歌曲所蕴涵的跳跃的、极富推动力的律动感。  2.有感情地演唱及音乐的艺术表现,唱准乐曲第二部分的旋律。  教学准备  电子琴、、多媒体、打击乐器  教材分析   《铃儿响叮当》这是一首闻名于世的儿童歌曲。第一乐段的旋律跌宕起伏,形象地描绘了雪橇在不平的山路上跃上滑下的情景。第二乐段的旋律大多是平进,表现了一往无前的气势和小伙伴们内心的激情,旋律清新飘逸,好似清脆的马铃声,唱时要注意音准的把握。  教学过程  一、师生问好  二、导入新课  时光已进入冬季,正值元旦和新春佳节的来临前夕。春节是许多人盼望、向往的,这是中国人民最隆重的传统节日,也象征团结、兴旺,对未来寄托新的期望的佳节。所以,除夕那天家家团员,围坐一齐庆贺佳节。欧美人普天同庆的日子是圣诞节。圣诞节是基督教世界最大的节日。为纪念耶稣基督的诞生,定于每年12月25日。在欧美许多国家里,人们十分重视这个节日,把它和新年连在一齐,而庆祝活动之热闹与隆重大大超过了新年,成为一个全民的节日(出示图片)欣赏英文歌曲《铃儿响叮当》(板书课题)。  三、学唱歌曲  1.欣赏美国的圣诞歌曲《铃儿响丁当》,边听边想想它的情绪是怎样的?让我们一同感受一下这快乐的歌曲。  (高兴,欢乐,愉快,活泼。)  2。朗读歌词  2.简介歌曲  这首圣诞歌曲,是由美国的作曲家彼尔彭特作于1857年,又叫《雪橇歌》。   【雪橇对于我们来说既熟悉又陌生,不居住在北方的人们很难体会乘雪橇滑行的乐趣,但我们大多是从电视上见过雪橇,雪橇最初是在雪地里运送物资的,之后主要是供旅游者娱乐和用于体育比赛了。一般都使用马拉的。】  歌曲原为一首嬉戏歌曲,为人们冬季滑雪所唱,副歌中的“丁丁当”就是模仿雪橇的铃声。之后,该曲又逐渐成为圣诞节等节日晚会上所唱的祝酒歌,由于旋律简单、活泼,深受美国人民喜爱,长期被当作美国民歌流传。  3.学唱《铃儿响叮当》  1)聆听范唱。想一想:歌曲能够分为几个乐段?(学习反复跳跃记号)边听边打节奏(两拍一下)。  歌曲最后一句应用什么力度来表现雪橇由近到远的情景?(渐弱)  2)学生随范唱轻轻唱歌词。师纠错,注意弱起(显示),难点重点练习,再轻声跟唱。  3)学习二声部合唱  4)歌曲处理:  在这首歌曲中,雪橇是用马拉的,马的脖子上还系着铃铛,雪橇上乘着欢乐的孩子们,他们迎着大风,扬鞭歌唱,再次聆听范唱并在第二乐段打节奏(一拍两下)。   思考:假如我们坐在雪撬上会是怎样的情绪?(学生回答,老师加以肯定、小结。)我们要学习他们的这种勇敢、自信、乐观的精神。  强调:要求用明亮、欢快、有弹性的歌声来演唱,把坐在雪橇上的感觉唱出来。  跟着歌曲伴奏演唱。  4.营造氛围:  1)请几个同学用打击乐器为第二乐段伴奏(铃声、马蹄声)分组伴奏、演唱、表演。  四、拓展  师:你们明白圣诞的由来吗?生:……  师:那就让老师来告诉你们吧(出示图片)。  圣诞节的由来可追溯到两千多年前耶稣的诞生。耶稣是那一年诞生的呢?  确实年份虽然已无从考察,但大多数考古学家都认为就应是在划分世纪的那一年(即公元前一年),只但是正确的出生日期无法确定。因此早期的基督教徒便以罗马帝国时期的密司拉教派,在每年十二月二十五日纪念太阳神诞辰的这一天定为“圣诞节”。所以圣诞节在宗教上是基督教徒纪念耶稣诞生的一个重要节日。   根据圣经的记载,耶稣诞生在犹太的一座小城--伯利恒。圣母马利亚,也就是耶稣的母亲,因圣灵的感动而怀孕,在梦中天使加百列向她显现,告诉她,她将要生下神的儿子,他要被称为耶稣。就在与丈夫约瑟返往家乡时,遇上所有的旅店客满,因此马利亚被迫在马槽生下耶稣。遥远的东方有三博士得到神的启示,追随天上的一颗明亮星星找到了耶稣,俯伏拜他,揭开宝盒,拿出黄金、乳香等礼物献给他。在伯特利狂野中的牧羊人也听到天使的声音从天上发出,向他们报耶稣降生的佳音。  圣诞节对传统的基督教徒来说,是在庆祝耶稣的诞生。他们会在圣诞节的早上去做圣诞礼拜,以纪念耶稣和发扬基督的精神。但是一般的人已把它看成一种大众化的民俗活动,是一个大家分享彼此对于家人、朋友甚至于他人的爱与关怀的日子。  五、总结。  这天,我们在歌声中乘着雪橇进行了冬之旅,体验了冬天带给我们的欢乐,也了解了一些关于圣诞节的由来,感受了不一样版本、不一样风格的《铃儿响叮当》。  听着《铃儿响叮当》,模仿坐雪橇的感觉离开教室。  铃儿响叮当教案(2):  教材分析:   《铃儿响叮当》是一首曲调流畅、情绪欢快的美国歌曲。生动的歌词描绘了一群孩子冒着大风雪,坐在马拉的雪橇上,他们的欢声笑语伴着清脆的马铃声回响在原野……表现了孩子们热情奔放的性格,抒发了热爱完美生活的真挚情感。歌曲为再现的二段体结构。第一乐段以“3”、“4”的同音反复为主,加上  “×××|×××|×××。×|×-|”节奏的运用,塑造了马儿奔跑、铃儿叮当的欢快的音乐形象。第二乐段从第一乐段的最后一小节后半拍开始,“×|××××|×-|”的节奏从弱起进入,这一节奏的重复出现,加上曲调的逐步上移,给人以推动感,刻画了孩子们随着雪橇冲破风雪、飞奔向前的情景。歌曲的最后乐段的重复再现,并在结尾用一延长的、渐弱的高音“1”,结束了全曲,仿佛雪橇已渐渐远去,而那充满欢笑的歌声仍在风雪中回荡。  教学目标:  一、透过学习歌曲《铃儿响叮当》,让我们从中体验一个文化主题——对大自然的赞美,进一步激发我们对大自然的热爱与歌颂。  二、透过歌曲《铃儿响叮当》的合唱训练,让我们从中体验到和声的美感,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审美潜力,以及演唱技巧。  三、透过对作品的再创造与实践进一步加深对音乐文化的理解。  教学重点:  1、歌曲意境的感受以及用不一样情绪生动的演唱来表现它。  2、进行A部分合唱。   教学难点:  1、歌曲的赏析与演唱表现艺术处理的结合统一以及尝试用不一样的音乐要素表现歌曲。  2、进行A部分合唱。  教具准备:  歌谱(旋律谱)、多媒体、钢琴、小提琴。  教学过程:  一、引入部分:  师:同学们,大家好!这天在我们的课堂上有那样东西最吸引你?  生:圣诞树。  师:对,圣诞树。可能有同学要疑惑了:圣诞树是过圣诞节用的,此刻离圣诞节还早呢,老师摆它做什么?  师:我想问一下,我们班有多少同学过过圣诞节,又是怎样过的呢?  生:……  师:这天,我们要乘坐“极地特快”号去北极过一次圣诞节。    二、导入部分:  师:看,火车来了。大家能不能用声音来模仿一下火车的汽笛声?用“wU”。   师示范,生跟唱。  4/4  5---|5---|……  板书:较小起伏的旋律线    师:火车驶出了车站,越走越远了。  4/4  5---|5---|……  板书:起伏较大的旋律线。(由低到高)  师在黑板上画出短促有力的短旋律线。学生用“HUcI”来演唱。(强弱比较)  4/4  5555|5555|……  板书:    师:开着火车,我们来到了北极,在北极坐雪橇最好。  师:我们来试一试模仿雪橇铃声。  生分声部练习。  2/4  (1)333|333|333|333|……  叮叮当,叮叮当,……  (2)111|111|111|111|……   二声部学生练习。    师:这声音像什么?  生答:……就像圣诞老人驾着马车给我们送礼物来了……  师:我刚才听到了“叮叮当”,这是马铃的声音。大家觉得还缺一个什么声音啊?  生答:马蹄声。  师:我们能不能模仿?(弹舌)  (1)xxxx|xxxx|……  (2)333|333|333|333|……  叮叮当,叮叮当,……  (3)111|111|111|111|……    师:来,我们来甩一甩马鞭,让马车跑得再快一点?  师生一齐:“嗨!”  加入刚才的练习,最后“嗨!”结束。    三、学唱歌曲:  1、范唱。  师:听,圣诞老人来了。(播放《铃儿响叮当》)  师:刚才老师演奏的曲子大家熟悉吗?   生答:《铃儿响叮当》!  师:大家都明白这是一首圣诞歌曲,是由美国的作曲家彼尔。彭特所作。下方我们就来听一听这首歌的录音,听的时候注意,这首歌是几拍子的?情绪怎样?录音:《铃儿响叮当》  生答:……2拍子,欢快……    2、练习A部分合唱。  师:大家表现的十分好,圣诞老人在圣诞树上挂了一些小礼物,但是要能够完成他出的考题的同学才能够得到。有谁想试试?  【让个别学生带领全班学习《铃儿响叮当》第二声部的旋律】  考题:1、视唱一下旋律,并教会班上的同学。  2、进行二声部合唱。  学生带领学习二声部,分小组练习,教师组织合唱。  3、学习第三部分。(师出示旋律谱)  师:这首歌曲的结构上有什么特点?  生答:……第一段和第三段相似,第二段不一样……  师:第三段和第一段有什么不一样?(结束部分不一样)  分声部视唱第三部分。     师讲解歌曲的曲式结构:  A——B——A`  4、学习第二部分。  师:刚才我们把A部分和A`部分学会了,B部分大家十分的熟悉,还用老师教吗?(跟琴视唱。)  强调:把坐在雪橇上的感觉唱出来。(高声部视唱,低声部评价)、    讲解弱起。(B部分)    5、完整演唱全曲。  师:大家表现的真棒。我们来和“圣诞老人”比一比,看谁唱的好。  (教师指导合唱)  四、拓展部分:  师:我们唱了一节课想必大家也很累了,圣诞老人为每位同学都准备了一张志向卡。每个同学能够把自我的志向写在卡上,相信必须会实现。(边欣赏《铃儿响叮当》边写)  五、结束部分:   师:刚才我们听到了很多的音乐场景,首先是我们用声音模仿的圣诞老人马拉雪橇的场景,然后是歌曲,之后又出现了黑鸭子演唱的《铃儿响叮当》你们回去试着把这首二拍子的歌曲改成三拍子。相信你会有不一样的收获。  铃儿响叮当教案(3):  教材分析:  《铃儿响叮当》是一首曲调流畅、情绪欢快的美国歌曲。生动的歌词描绘了一群孩子冒着大风雪,坐在马拉的雪橇上,他们的欢声笑语伴着清脆的马铃声回响在原野……表现了孩子们热情奔放的性格,抒发了热爱完美生活的真挚情感。歌曲为再现的二段体结构。第一乐段以“3”、“4”的同音反复为主,加上  “×××|×××|×××。×|×-|”节奏的运用,塑造了马儿奔跑、铃儿叮当的欢快的音乐形象。第二乐段从第一乐段的最后一小节后半拍开始,“×|××××|×-|”的节奏从弱起进入,这一节奏的重复出现,加上曲调的逐步上移,给人以推动感,刻画了孩子们随着雪橇冲破风雪、飞奔向前的情景。歌曲的最后乐段的重复再现,并在结尾用一延长的、渐弱的高音“1”,结束了全曲仿佛雪橇已渐渐远去,而那充满欢笑的歌声仍在风雪中回荡。  教学目标  1、透过学习歌曲《铃儿响叮当》,让我们从中体验一个文化主题——对大自然的赞美,进一步激发我们对大自然的热爱与歌颂。   2.指导学生全曲要唱得活泼、欢畅,歌声整齐,吐字清晰灵巧,给人以欢快向上的感觉。  3、透过演唱、律动、乐器伴奏等多种形式感受歌曲欢快的情绪和多变的节奏。  教学重、难点  1、感受歌曲欢快简单的情绪,并能用肢体语言来表现歌曲所蕴涵的跳跃的、极富推动力的律动感。  2、准确的演唱歌曲中的弱起节奏。  教学准备:钢琴、、多媒体、打击乐器  教学过程  一、动画导入,整体感知,了解歌曲结构。  1、请同学们欣赏一段动画,看看动画里的小姑娘在干什么?  2、师:这天,老师也想邀请大家参加我的雪橇之旅,大家起立,我们的幸福号雪橇就要出发了。老师带领学生在音乐中行走、拍手、捻指。  3、刚才,我们听到的是一首美国歌曲,名叫《铃儿响叮当》。你们看,(出示有色块的图谱),这天的旅程由三部分组成,有时比较平缓,有时跌宕起伏,请观察老师的动作,这三段旅程中哪一段是冲破风雪,奔驰前进的。   (教学意图:从观看动画进入教学资料,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然后创设幸福号雪橇情境,在音乐活动中,整体感受歌曲情绪,进一步激发学习的兴趣。在老师表演的动作中感受不一样乐段的主题和变化。  二、学习A乐段歌曲  1、首先我们踏上的是A段旅途,请大家聆听A段中多次出现的铃铛声,想想能够怎样用串铃来表现。  2、学生创编演奏为A乐段伴奏,在乐器伴奏中感知这个乐段的情绪、节奏。  4、学唱A段歌曲。  (1)观察A段中的两间小房子,比较老师画出的旋律线,看看哪个小房子的旋律先下坡再上坡,哪个小房子只下坡不上坡。请大家也来画一画,唱一唱这两个乐句。  (2)演唱A段歌曲。纠正出现的问题再次演唱。  (3)这段歌曲表现了铃儿摇晃时发出的声音,就应用跳跃的声音还是连贯的声音来表现?用跳跃有弹性的声音演唱A乐段。  (教学意图:A乐段主要透过串铃的演奏来感知这一乐段的音乐形象,并透过画旋律线的方法区分两次不一样的结束句。)  三、学习A’段  1、我们明白A’段和A段十分相似,请大家观察我演奏的串铃,找一找哪句的演奏发生了变化?生:最后一句。   师:最后一句雪橇平稳缓慢的奔向了远方。歌曲最后一个长音表现雪橇滑的很远很远,我们一齐数一数共有几拍。(9拍)  2、我们一齐用串铃来表现出这个乐句的节奏变化。再完整演奏A’段。  3、演唱A’段。  (1)接龙唱,师唱最后一句。  (2)讨论最后乐句的换气及减弱的力度变化,并练习结束句。  (3)完整演唱A’段。(播放伴奏音乐)  (透过观察乐器演奏中的变化,找出节奏旋律发生变化的乐句,并在乐器演奏的活动中强化最后一句的变化。解决演唱中的节奏难点。)  五、学习B乐段  1、B段是最惊险的一段旅程,观察老师的动作,数一数有几次跳的动作?(5次)  2、出示红色标记,这五次跳的位置即是乐句的开始又在弱拍的位置上,我们称他为弱起,在这首歌曲中给人一种起伏的奔驰的感觉,你能在弱起的位置准确的做跳的动作吗,一齐试试看。  3、再看看老师怎样用铃鼓来表现这段音乐的。学生练习。  4、演唱歌曲。   (1)你能准确的唱出歌曲中红色的弱起部分吗?默唱歌曲。  (2)跟琴演唱歌曲。  (3)用连贯的声音演唱歌曲。  (教学意图:透过身体律动和铃鼓的演奏两种方式感知、强化本乐段中的五次弱起节奏,感受冲破风雪,奔驰向前的音乐形象,解决演唱中的节奏难点。)  5、完整演唱歌曲。  六、拓展  1、欣赏童声合唱《铃儿响叮当》,讨论节拍变化带来的情绪变化。  2、欣赏无伴奏合唱《铃儿响叮当》,感受无伴奏合唱的魅力。  (教学意图:透过欣赏的作品,拓宽学生音乐视野,帮忙学生感受不一样音乐表现形式表现下,同一个音乐作品能够变化出不一样的音乐形象和音乐意境。)  结束语:这天的雪橇之旅就要结束了,我们的小乘客十分的热情友善、用心乐观,老师期盼和你们的下一次相聚!再见!  铃儿响叮当教案(4):  活动目标:  1、听听、看看、说说几种常见的铃声,明白铃声的意思及与我们生活简单联系   2、愿意参加群众活动,体验共同游戏的快乐  活动准备:  大图书、音乐  活动过程:  一、摸一摸,激发兴趣  游戏:摸摸你的**,**在哪里?  小结:小眼睛会看,小耳朵会听,本领真大!  二、听一听,区别铃声  1、闹钟铃  这是什么铃儿在说话?闹钟丁零零,好像在对喜洋洋说什么呀?  起床要做些什么事情?模仿自我穿衣服、自我穿裤子……  小结:闹钟丁零零,我要起床啦,自我的事情自我做,真是能干的好宝宝。  2、电话铃  电话响了会唱什么歌?电话丁零零,好像对喜洋洋说什么话?  游戏:打电话  小结:电话丁零零,请问你是谁,打好电话说再见,是个有礼貌的好宝宝。  3、车铃   喜洋洋骑的是什么车?听听发出了什么声音?  车铃丁零零,好像在说什么?  小结:车铃丁零零,快快让开吧。过马路走横道线,做个安全的小宝宝。  4、门铃  门铃叮叮咚,好像在说什么?  游戏:做客  我们和喜洋洋一齐去看朋友做客吧。《看朋友》  三、说一说,铃儿响叮当  四、唱一唱,体验快乐  铃儿响叮当教案(5):  教学资料:  人民音乐出版社义务教育九年一贯制音乐教科书第10册第五课《铃儿响叮当》第一课时  教材分析:  《铃儿响叮当》是一首曲调流畅、情绪欢快的美国歌曲。生动的歌词描绘了一群孩子冒着大风雪,坐在马拉的雪橇上,他们的欢声笑语伴着清脆的马铃声回响在原野……表现了孩子们热情奔放的性格,抒发了热爱完美生活的真挚情感。歌曲为再现的二段体结构。第一乐段以“3”、“4”的同音反复为主,加上“×××|×××|   ×××。×|×-|”节奏的运用,塑造了马儿奔跑、铃儿叮当的欢快的音乐形象。第二乐段从第一乐段的最后一小节后半拍开始,“×|××××|×-|”的节奏从弱起进入,这一节奏的重复出现,加上曲调的逐步上移,给人以推动感,刻画了孩子们随着雪橇冲破风雪、飞奔向前的情景。歌曲的最后乐段的重复再现,并在结尾用一延长的、渐弱的高音“1”,结束了全曲,仿佛雪橇已渐渐远去,而那充满欢笑的歌声仍在风雪中回荡。  教学目标:  一、透过学习歌曲《铃儿响叮当》,让我们从中体验一个文化主题——对大自然的赞美,进一步激发我们对大自然的热爱与歌颂。  二、透过歌曲《铃儿响叮当》的合唱训练,让我们从中体验到和声的美感,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审美潜力,以及演唱技巧。  三、透过不一样版本的《铃儿响叮当》的欣赏,把握不一样的音乐要素所带来的音乐形象的不一样。  四、透过对作品的再创造与实践进一步加深对音乐文化的理解。  教学重点:  歌曲意境的感受以及用不一样情绪生动的演唱来表现它。  教学难点:   歌曲的赏析与演唱表现艺术处理的结合统一以及尝试用不一样的音乐要素表现歌曲。  教具准备:  歌谱(旋律谱)、多媒体、钢琴、单簧管、吉他。  教学过程:  一、引入部分:  师:同学们,大家好!这天有这么多的老师走到咱们的课堂当中来,大家紧不紧张啊?老师从来没有见过这样的场面,有些紧张,大家能不能来点掌声鼓励鼓励老师啊?!    二、导入部分:  师:最近几天的天气能够说是春光明媚、春风拂面,十分舒服!大家能不能用声音来模仿一下春风是怎样吹的?用“wU”。  师示范,生跟唱。  4/4  5---|5---|……  板书:较小起伏的旋律线    师:大家还记得冬天的寒风是什么样貌吗?我们用声音来模仿。“wU”。  4/4   5---|5---|……  板书:起伏较大的旋律线。(粗线条)    师在黑板上画出短促有力的短旋律线。学生用“LU”来演唱。(强弱比较)  4/4  5555|5555|……  板书:    师:刚才我们分别模仿了冬天流动的风和急促的风的声音,接下来我们来听一听两种风交织在一齐是什么效果。  生分声部练习。  生答:……像在一齐歌唱……    师:我们来试一试加入音高和唱词又是一个什么效果。  2/4  (1)5-|5-|5-|5-|……  wU……  (2)333|333|333|333|……  叮叮当,叮叮当,……  (3)111|111|111|111|……  三声部学生练习。     生答:……就像圣诞老人驾着马车给我们送礼物来了……  师:我刚才听到了“叮叮当”,这是马铃的声音。大家觉得还缺一个什么声音啊?  生答:马蹄声。  师:我们能不能模仿?(弹舌)  (1)xxxx|xxxx|……  (2)333|333|333|333|……  叮叮当,叮叮当,……  (3)111|111|111|111|……    师:来,我们来甩一甩马鞭,让马车跑得再快一点?  师生一齐:“嗨!”  加入刚才的练习,最后“嗨!”结束。    三、学唱歌曲:  1、师:大家刚才表现的十分好,老师也想和大家比试比试。(师单簧管演奏)老师演奏的音乐线条和刚才黑板上的哪条旋律线相似?  师单簧管演奏《铃儿响叮当》  第一段:单簧管低音区《铃儿响叮当》B部分缓慢   第二段:单簧管高音区《铃儿响叮当》A部分低声部欢快  生答,师复奏,学生随音乐律动。    2、师:刚才老师演奏的曲子大家熟悉吗?  生答:《铃儿响叮当》!  师:这天老师就带着大家一齐来学习这首《铃儿响叮当》!  出示课题。(多媒体)  师:大家都明白这是一首圣诞歌曲,是由美国的作曲家彼尔。彭特所作。下方我们就来听一听这首歌的录音,听的时候注意,这首歌是几拍子的?情绪怎样?  录音:《铃儿响叮当》  生答:……2拍子,欢快……    3、师出示旋律谱。  师:跟着老师的钢琴划拍视唱全曲。(低声部视唱,高声部评价)。  强调:把坐在雪橇上的感觉唱出来。(高声部视唱,低声部评价)、    4、师:这首歌曲的结构上有什么特点?   生答:……第一段和第三段相似,第二段不一样……  师:第三段和第一段有什么不一样?(结束部分不一样)  分声部视唱第三部分。    5、生口琴视奏A部分,双声部合奏。并视唱A部分。    6、师讲解歌曲的曲式结构:  A——B——A`  7、师:刚才我们把A部分和A`部分学会了,B部分大家十分的熟悉,还用老师教吗?  (跟琴视唱。)  8、讲解弱起。(B部分)    9、跟琴有感情的完整视唱。  10、跟琴试唱歌词。  11、师吉他弹唱范唱全曲。    12、生有感情的跟琴完整演唱,歌词的问题留待下节课解决。  四、拓展部分:  师:我们唱了一节课想必大家也很累了,来听一段音乐休息一下。要求:情绪怎样?   录音:《铃儿响叮当》3拍子版本。  生随音乐用肢体语言表现。  师:和刚才我们唱的有什么区别?  生答:拍子不一样。  师:节拍的变化它会引起音乐情绪的变化。    五、结束部分:  师:刚才我们听到了很多的音乐场景,首先是我们用声音模仿的圣诞老人马拉雪橇的场景,然后是歌曲,之后有出现了一个3拍子的变奏……你们回去以后能不能利用这些音乐素材来组成一个音乐故事或者一段音乐剧……相信大家会从中找到更多的乐趣。    铃儿响叮当教案(6):  教材分析   《铃儿响叮当》是一首曲调流畅、情绪欢快的美国歌曲。生动的歌词描绘了一群孩子冒着大风雪,坐在马拉的雪橇上,他们的欢声笑语伴着清脆的马铃声回响在原野……表现了孩子们热情奔放的性格,抒发了热爱完美生活的真挚情感。歌曲为再现的二段体结构。第一乐段以“3”、“4”的同音反复为主,加上“×××|×××|×××。×|×-|”节奏的运用,塑造了马儿奔跑、铃儿叮当的欢快的音乐形象。第二乐段从第一乐段的最后一小节后半拍开始,“×|××××|×-|”的节奏从弱起进入,这一节奏的重复出现,加上曲调的逐步上移,给人以推动感,刻画了孩子们随着雪橇冲破风雪、飞奔向前的情景。歌曲的最后乐段的重复再现,并在结尾用一延长的、渐弱的高音“1”,结束了全曲,仿佛雪橇已渐渐远去,而那充满欢笑的歌声仍在风雪中回荡。  学情分析  歌曲《铃儿响叮当》是一首典型的二声部合唱、表演、编创为一体的活动课。共安排三课时:第一课时为学唱简谱、学会主声部、伴奏及简单的乐理知识;第二课时为学唱第二声部,到达主声部与陪衬声部的和谐;第三课时为巩固加强、设计三声部的表演唱。我进行的是第二课时的教学。  教学目标  1、透过学习歌曲《铃儿响叮当》,让我们从中体验一个文化主题——对大自然的赞美,进一步激发我们对大自然的热爱与歌颂。  2、透过歌曲《铃儿响叮当》的合唱训练,让我们从中体验到和声的美感,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审美潜力,以及演唱技巧。  3、透过不一样版本的《铃儿响叮当》的欣赏,把握不一样的音乐要素所带来的音乐形象的不一样。   4、透过对作品的再创造与实践进一步加深对音乐文化的理解。  教学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  歌曲意境的感受以及用不一样情绪生动的演唱来表现它。  2、教学难点  歌曲的赏析与演唱表现艺术处理的结合统一以及尝试用不一样的音乐要素表现歌曲。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预设学生行为  设计意图  导入  1、介绍圣诞节的来历  2、教师出示《新年好》  3、引出课题并板书课题  4、放录音《铃儿响叮当》  1、学生收集关于圣诞节的资料信息  2、学生自我引出课题  3、学生可随音乐自由形体动作   创造活跃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自主的收集信息,相互学习  教授新课  1、范唱  2、教师提示,师生互动  3、教师指导  4、节奏游戏  5、教唱歌曲  6、师生互动  1、学生自由伴奏感受音乐  2、学生用la音哼唱旋律  3、随电子琴伴奏读歌词  4、学唱歌曲  5、声部节奏训练  透过师生合作互动,使学生准确、有感情演唱和表现歌曲《铃儿响叮当》  效果测试  指导完整的演唱  尽量背唱,  注意弱起拍。  检验学生学习效果  拓展与实践  指导学生   编创新歌词  布置装扮教室  1、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交流合作、探究发现等多种学习活动  2、挖掘学生的潜能,充分展示自我  总结  透过学习歌曲《铃儿响叮当》培育学生爱自然、乐观自信的生活态度,并能在歌声中表现出来。  在《新年好》的欢快氛围中结束本课。  引申中国的新年即将来到  板书设计  铃儿响叮当  1=D2/4●○  ☆反复记号A|B|c:‖D‖=A|B|c|A|B|D‖  ☆附点四分音符X﹒XXX﹒X  学生学习活动评价设计  在本节课上,学生的参与性、活跃性、创造性在课堂上得以充分体,那种开放而有省略的课堂再现到我们的面前,同时,“要让学生具有探究意识、富有想象、敢于质疑、学会倾听、乐于分享”的理念及教学目标,在过程中一一到达。  教学反思  1、目标制定较合理、完善。   2、教学中基本把握了教材的重难点。  3、从始至终,全班学生都用心参与到了教学活动当中,我想他们都或多或少有所收获。  4、对学生进行了拓展创编活动和情感教育。  5、不足之处就是要注意细节之处,继续加强自身知识储备,发挥自我的个性特点,体现自我的讲课风格。  铃儿响叮当教案(7):  教学目标:  1、熟练地演唱《铃儿响叮当》,合唱更加和谐动听。  2、在分组合作表演《铃儿响叮当》时充满自信,配合好。  3、用歌声、器乐、动作参与表演,感受群众学习音乐的愉悦。  教学过程:  1、导入  前节课我们巳经初步学会了合唱歌曲《铃儿响叮当》,这带课我们就要将演唱、演奏和表演结合起来,让我们在音乐的海洋里自由地表演,自由地创造,把一切胆小、害羞、自卑一扫而光。  2、复习歌曲《铃儿响叮当》  要成熟练背唱,富有表情,合唱和谐。   按照课本上的要求设计力度的变化,造成雪橇由远及近、由近及远的情景。教师可加一前奏,提示速度和力度。如:  3、分小组为第二乐段配上打击乐器  请学生思考、探索:选用哪些课堂打击乐器,用什么乐器来主奏表现“叮叮当”的铃声,如何表现雪橇渐渐远去的效果,各个乐器采用什么节奏,主要的节奏型是什么等。  抽查几个小组,教师弹琴,学生配以打击乐器,师生共同评价。  4、用课堂乐器演奏第二乐段  从技术上来看是不难的,难的是调。这首歌应采用1=D,但竖笛难以吹奏,口琴无法吹奏,只有口风琴能够。如改成1=F,竖笛只要学会b7就用吹奏,口琴仍不能,但唱起来调略嫌高,最后一个ⅰ可能上不去。  最简单的办法是采用l=c来吹奏,虽然唱时歌声会沉闷许多,但这是一个两全的方法,而且学生边喝边奏边演其热烈的气氛将会弥补定调过低的缺陷。  5、分小组设计表演动作  学生有的扮演拉雪橇的小马,有的扮演坐在雪橇上的儿童,他们都戴着富有童话色彩的头饰,有的手中还抱着布绒玩具或拿着气球,要设计好马如何拉,儿童们如何雀跃欢呼,还要注意设计好“雪橇”的行进路线。  抽几个小组当众表演。  几个小组共同表演   6、全班学生共同参与活动  部分学生歌唱,部分学生伴奏,部分学生表演,掀起高潮,但要注意防学生因情绪兴奋而使歌声喊叫,要引导学生做到情绪热烈,歌声优美。  教学反思:  学生在音乐活动中用心参与,用打击乐器伴奏是有创造性。  铃儿响叮当教案(8):  教学目标  幼儿能听懂教师的英语指令,根据音乐做相关的舞蹈动作。  幼儿初步学习三人集团舞,体会舞蹈的快乐。  感受不断交换舞伴的快乐情绪。  在活动听、说英语。  教学过程  一、透过雪花游戏引出活动主题  1、雪花加法游戏  2、雪花的颜色  雪花想和大家一齐跳舞了。  二、分步初步学习群众舞  1、感受音乐节奏  第一遍听音乐。   三人一组自由跳舞。  2、激发幼儿主动学习群众舞中的动作  幼儿观看大屏幕三位幼儿表演的群众舞。  讨论他们是怎样跳的。  再次观看,注意观看钻过门洞的部分。  教师透过唱英文歌和分解的PPT总结舞蹈跳法。  1-4小节;左脚起步,向左三步一踏,向右三步一踏,反复两次。  5小节;拉着的手高举。3号幼儿小跑步合拍地钻过1、2号举起的“门洞”。在一小节音乐内完成钻门洞动作,并逐渐回原位。  6小节;2号幼儿随着3号幼儿也钻这个‘门洞’。  7小节:1号幼儿仍高举右手,同时向右后自转一周。  8小节;三人拉成圆形。  9-10小节:三人同时逆时针方向做跑跳步。  11-12小节;幼儿双手左侧拍手同时跺左脚各八次。  13-16小节:动作同9-10小节,方向相反。  3、学习群众舞中的难点部分  “钻门洞”  小猫想明白是怎样钻过门洞的。  两个孩子和老师一齐戴上标志1、2、3示范,老师的标志是2。   三个小朋友示范。  幼儿分成两组戴上数字标志练习钻门洞。一半练习,一半唱英语歌曲。  选取跳得好得好的幼儿再次示范,强调钻门洞和自转。  幼儿群众跳一次,教师扮作圣诞老人帮忙还没有会的幼儿。  交换数字标志再次练习。  4、跟着较慢的音乐完整地跳舞  群众跟老师完整地跟着较慢的音乐跳舞。  交换舞伴完整地跳舞。  5、合着正常速度的音乐跳舞  三、游戏结束  铃儿在那里  幼儿闭上眼睛,听铃声在哪里。  出去和铃儿一齐玩吧。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