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高中语文必修三第三单元9《劝学》全解
加入VIP免费下载

人教高中语文必修三第三单元9《劝学》全解

ID:1162972

大小:143.64 KB

页数:85页

时间:2022-06-16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高中语文《劝学》全解杨树《劝学》课文评点7《劝学》词语古今异义9《劝学》疑难词语解析10《劝学》特殊句式12《劝学》多音字辨析13《劝学》通假字13《劝学》多义词辨析13《劝学》难句解析14《劝学》结构分析15《劝学》写作特点15《劝学》语法修辞16寓议于喻的典型一《劝学》中的比喻16《劝学》中有争议的“而”意义18屮国古代的“劝学诗〃20苟子的教育思想21《劝学》主旨解析24荀子的“隆礼重法”思想27《劝学》的不足之处29荀子的性恶学说30读《劝学》篇有感31荒唐的《劝学》,无辜的荀子32从《劝学》看《荀子》的写作特色34环环紧扣,曲径通幽一《劝学》艺术特色37《劝学》“劝”的是什么?38《劝学》时代背景41 《劝学》课文解题41《劝学》疑难解析41《劝学》的思想美、逻辑美和语言美赏析43《劝学》里面的物理问题45《荀子》概论46向古代母亲学教子:宽严相济巧劝学51孙权劝学52荀子名言名句55《劝学》同步作业61《劝学》单元测试67《史记・孟子荀卿列传》75散文阅读:苟子的遗憾与忧伤83战国•荀子君子曰:学不可以已。有道德修养的人说:学习不可以停止。青,取Z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Z,而寒于水。木直屮绳,軼(燦)以为轮,其曲中规。虽有(又)槁暴(曝),不复挺者,轉(像)使之然也。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口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靛青是从蓝草里提取的,却比蓝草的颜色更深;冰是水凝结而成的,却比水还要寒冷。木材直得可以符合拉直的墨线,用火烤把它弯曲成车轮,(那么)木材的弯度(就)合乎圆规的标准了,即使又被风吹日晒而干枯了,(木材)也不会再挺直,是因为糅的工艺,使它成为这样的。所以木材用墨线量过,再经辅具加工就能取直,刀剑等金属制品在磨刀石上磨过就能变得锋利,君子广博地学习,而且每天对自己检验反省,那么就智慧明达,而行为就不会有过错了。故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不闻先王之遗言,不知学问之大也。干,越,夷,貉Z子,生而同声,长而异俗,教使Z然也。诗曰:“嗟尔君子,无恒安息。靖共尔位,好是正直。神之听之,介尔景福。”神莫大于化道,福莫长于无祸。因此,不登上高山,就不知天多么高;不面临深涧,就不知道地多么厚;不懂得先代帝王的遗教,就不知道学问的博大。干越夷貉之人,刚生下来啼哭的声音是一样的,而长大后风俗习性却不相同,这是教育使之如此。《诗经》上说:“你这个君子啊,不要总是贪图安逸。恭谨对待你的本职,爱好正直的德行。神明听到这一切,就会赐给你洪福祥瑞。”精神 修养没有比受道德熏陶感染更大了,福分没有比无灾无祸更长远了。吾尝终口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践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君子生(xing)非异也,善假于物也。我曾经整天思考,却不如片刻的时间学习的东酋多;我曾经提起脚后跟眺望,却不如登上高处看的范围广。登上高处招手,手臂并没有加长,但人们在远处也能看见;顺着风向呼喊,声咅并没有增大,但听的人都听得清楚。借助车马的人,不是脚走得快,却能到达千里之外;借助船只的人,不是善于游泳,却能横渡江河。君子的资质(同一般人)没有不同,只是善于借助外物罢了。南方有鸟焉,名曰蒙鸠,以羽为巢,而编之以发,系之苇苕,风至苕折,卵破子死。巢非不完也,所系者然也。西方有木焉,名F1射干,茎长四寸,生于高山之上,而临百仞之渊,木茎非能长也,所立者然也。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兰槐之根是为芷,其渐之漓,君子不近,庶人不服。其质非不美也,所渐者然也。故君子居必择乡,游必就士,所以防邪辟而近屮止也。南方有一种叫“蒙鸠”的鸟,用羽毛作窝,还用毛发把窝编结起來,把窝系在嫩芦苇的花穗上,风一吹苇穗折断,鸟窝就坠落了,鸟蛋全部摔烂。不是窝没编好,而是不该系在芦苇上面。西方有种叫“射干”的草,只有四寸高,却能俯瞰百里之遥,不是草能长高,而是因为它长在了高山之巅。蓬草长在麻地里,不用扶持也能挺立住,白沙混进了黑土里,就再不能变白了,兰槐的根叫香艾,一但浸入臭水里,君子下人都会避Z不及,不是艾本身不香,而是被浸泡臭了。所以君子居住要选择好的环境,交友要选择有道德的人,才能够防微杜渐保其中庸正直。物类之起,必有所始。荣辱之来,必象其徳。肉腐出虫,鱼枯生蠹。怠慢忘身,祸灾乃作。强自取柱,柔自取束。邪秽在身,怨之所构。施薪若一,火就燥也,平地若一,水就湿也。草木畴生,禽兽群焉,物各从其类也。是故质的张,而弓矢至焉;林木茂,而斧斤至焉;树成荫,而众鸟息焉。酰酸,而则聚焉。故言有招祸也,行有招辱也,君子慎其所立乎!事情的发生都是有起因的,荣辱的降临也与德行相应。肉腐了生蛆,鱼枯死了生虫,懈怠疏忽忘记了做人准则就会招祸。太坚硬物体易断裂,太柔弱了又易被束缚,与人不善会惹来怨恨,干柴易燃,低洼易湿,草木丛生,野兽成群,万物皆以类聚。所以靶子设置好了就会射来弓箭,树长成了森林就会引来斧头砍伐,树林繁茂荫凉众鸟就会来投宿,醋变酸了就会惹来蚊虫,所以言语可能招祸,行为可能受辱,君子为人处世不能不保持谨慎。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徳,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故不积蹉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鴛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Z,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蚓无爪牙Z利,筋骨Z强,上食埃土,下饮黄 泉,用心一也。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離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堆积土石成了高山,风雨就从这里兴起了;汇积水流成为深渊,蛟龙就从这儿产生了;积累善行养成高尚的品徳,因而精神得到提升,圣人的心境由此具备。所以不积累一步半步的行程,就没有办法达到千里Z远;不积累细小的流水,就没有办法汇成江河大海。千里马一跨跃,也不足十步远;劣马拉车走十天,(也能走得很远,)它的成功就在于不停地走。(如果)刻几下就停下来了,(那么)腐烂的木头也刻不断。(如果)不停地刻下去,(那么)金石也能雕刻成功。蚯蚓没有锐利的爪子和牙齿,强健的筋骨,却能向上吃到泥土,向下可以喝到泉水,这是由于它用心专一啊。螃蟹有六条腿(实际上有八只脚)和两个蟹钳,(但是)如果没有蛇、鳍的洞穴它就无处藏身,这是因为它用心浮躁啊。是故无冥冥Z志者,无昭昭Z明;无悄悄Z事者,无赫赫Z功。行衢道者不至,事两君者不容。目不能两视而明,耳不能两听而聪。腾蛇无足而飞,斷鼠五技而穷。《诗》曰:“尸鸠在桑,其子七兮。淑人君子,其仪一兮。其仪一兮,心如结兮!”故君子结于一也。因此没有刻苦钻研的心志,学习上就不会有显著成绩;没有埋头苦干的实践,事业上就不会有巨大成就。在歧路上行走达不到目的地,同时事奉两个君主的人,两方都不会容忍他。眼睛不能同时看两样东西而看明白,耳朵不能同时听两种声音而听清楚。腌蛇没有脚但能飞,師鼠有五种本领却还是没有办法。《诗》上说:“布谷鸟筑巢在桑树上,它的幼鸟儿有七只。善良的君子们,行为要专一不偏邪。行为专一不偏邪,意志才会如磐石坚。”所以君子的意志坚定专一。昔者瓠巴鼓瑟,而流鱼出听;伯牙鼓琴,而六马仰秣。故声无小而不闻,行无隐而不形。玉在山而草润,渊生珠而崖不枯。为善不积邪?安有不闻者乎?古有瓠巴弹瑟,水中鱼儿也浮出水面倾听,伯牙弹琴,拉车的马会停食仰头而听。所以声音不会因为微弱而不被听见,行为不会因为隐秘而不被发现。宝玉埋在深山,草木就会很润泽,珍珠掉进深渊,崖岸就不会干枯。行善可以积累,哪有积善成徳而不被广为传诵的呢?学恶乎始?恶乎终?曰:其数则始乎诵经,终乎读礼;其义则始乎为士,终乎为圣人,真积力久则入,学至乎没而后止也。故学数有终,若其义则不可须臾舍也。为Z,人也;舍Z,禽兽也。故书者,政事Z纪也;诗者,屮声Z所止也;礼者,法Z大分,类Z纲纪也。故学至乎礼而止矣。夫是之谓道德之极。礼之敬文也,乐之中和也,诗书之博也,春秋之微也,在天地之I'可者毕矣。学习究竟应从何入手又从何结束呢?答:按其途径而言,应该从诵读《诗》、《书》等经典入手到《礼经》结束;就其意义而言,则从做书生入手到成为圣人结束。真诚力行,这样长期积累,必能深入体会到其中的乐趣,学到死方能后己。所以学习的教程虽有尽头,但进収之愿望却不可以有片刻的懈怠。毕生好学才成其为人,反之又与禽兽何异?《尚书》是 政事的记录;《诗经》是心声之归结;《礼经》是法制的前提、各种条例的总纲,所以要学到《礼经》才算结束,才算达到了道德之顶峰。《礼经》敬重礼仪,《乐经》讲述中和Z声,《诗经》《尚书》I専大广阔,《春秋》微言大义,它们己经将天地间的大学问都囊扌舌其中了。君子之学也,入乎耳,着乎心,布乎四体,形乎动静。端而言,嶼而动,一可以为法则。小人之学也,入乎耳,出乎口;口耳之间,则四寸耳,曷足以美七尺之躯哉!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君子之学也,以美其身;小人之学也,以为禽犊。故不问而告谓之傲,问一而告二谓之噴。傲、非也,噴、非也;君子如向矣。君子学习,是听在耳里,记在心里,表现在威仪的举止和符合礼仪的行动上。一举一动,哪怕是极细微的言行,都可以垂范于人。小人学习是从耳听从嘴出,相距不过四寸而己,怎么能够完美他的七尺之躯呢?古人学习是自身道德修养的需求,现在的人学习则只是为了炫耀于人。君子学习是为了完善自我,小人学习是为了卖弄和哗众取宠,将学问当作家禽、小牛之类的礼物去讨人好评。所以,没人求教你而去教导别人叫做浮躁;问一答二的叫罗嗦;浮躁罗嗦都是不对的,君子答问应象空谷回音一般,不多不少、恰到好处。学莫便乎近其人。礼乐法而不说,诗书故而不切,春秋约而不速。方其人之习君子之说,则尊以遍矣,周于世矣。故F1:学莫便乎近其人。学习没有比亲近良师更便捷的了。《礼经》、《乐经》有法度但嫌疏略;《诗经》、《尚书》古朴但不切近现实;《春秋》隐微但不够周详;仿效良师学习君子的学问,既崇高又全面,还可以通达世理。所以说学习没有比亲近良师更便捷的了。学之经莫速乎好其人,降礼次之。上不能好其人,下不能降礼,安特将学杂识志,顺诗书而已耳。则末世穷年,不免为陋儒而已。将原先王,本仁义,则礼正其经纬蹊径也。若挈裘领,讪五指而顿之,顺者不可胜数也。不道礼宪,以诗书为之,譬之犹以指测河也,以戈舂黍也,以锥餐壶也,不可以得之矣。故隆礼,虽未明,法士也;不隆礼,虽察辩,散儒也。崇敬良师是最便捷的学习途径,其次就是崇尚礼仪了。若上不崇师,下不尚礼,仅读些杂书,解释一下《诗经》《尚书》之类,那么尽其一生也不过是一介浅陋的书生而己。要穷究圣人的智慧,寻求仁义的根本,从礼法入手才是能够融会贯通的捷径。就像弯曲五指提起皮袍的领子,向下一顿,毛就完全顺了。如果不究礼法,仅凭《诗经》《尚书》去立身行事,就如同用手指测量河水,用戈舂黍米,用锥子到饭壶里取东西吃一样,是办不到的。所以,尊崇礼仪,即使对学问不能透彻明了,不失为有道德有修养之士;不尚礼仪,即使明察善辩,也不过是身心散漫无真实修养的浅陋儒生而已。问梏者,勿告也;告楼者,勿问也;说梏者,勿听也。有争气者,勿与辩也。故必由其道至,然后接之;非其道则避之。故礼恭,而后可与言道之方;辞顺,而后可与言道之理; 色从而后可与言道之致。故未可与言而言,谓之傲;可与言而不言,谓之隐;不观气色而言,谓普。故君子不傲、不隐、不普,谨顺其身。诗曰:”匪交匪舒,天子所了。”此之谓也。如果有人前來向你请教不合礼法之事,不要回答;前來诉说不合礼法之事,不要去追问;在你面前谈论不合礼法之事,不要去参与;态度野蛮好争意气的,别与他争辩。所以,一定要是合乎礼义之道的,才给予接待;不合乎礼义之道的,就冋避他;因此,对于恭敬有礼的人,才可与Z谈道的宗旨;对于言辞和顺的人,才可与Z谈道的内容;态度诚恳的,才可与之论及道的精深义蕴。所以,跟不可与之交谈的交谈,那叫做浮躁;跟可与交谈的不谈那叫怠慢;不看对方回应而随便谈话的叫盲目。因此,君子不可浮躁,也不可怠慢,更不可盲目,要谨慎地对待每位前来求教的人。《诗经》说:“不浮躁不怠慢才是天子所赞许的。”说的就是这个道理。百发失一,不足谓善射;千里顋步不至,不足谓善御;伦类不通,仁义不一,不足谓善学。学也者,固学一之也。一出焉,一入焉,涂巷之人也;其善者少,不善者多,桀纣盗跖也;全之尽之,然后学者也。射出的百支箭中有一支不中靶,就不能算是善射;驾驭车马行千里的路程,只差半步而没能走完,这也不能算是善驾;对伦理规范不能融会贯通、对仁义Z道不能坚守如一,当然也不能算是善学。学习本是件很需要专心致志的事情,学一阵又停一阵那是市井屮的普通人。好的行为少而坏的行为多,桀、纣、拓就是那样的人。能够全面彻底地把握所学的知识,才算得上是个学者。君子知夫不全不粹之不足以为美也,故诵数以贯之,思索以通之,为其人以处之,除其害者以持养之。使目非是无欲见也,使口非是无欲言也,使心非是无欲虑也。及至其致好之也,目好Z五色,耳好Z五声,口好Z五味,心利Z有天下。是故权利不能倾也,群众不能移也,天下不能荡也。生乎市是,死乎由是,夫是Z谓德操。德操然后能定,能定然后能应。能定能应,夫是之谓成人。天见其明,地见其光,君子贵其全也。君子知道学得不全不精就不算是完美,所以诵读群书以求融会贯通,用思考和探索去理解,效仿良师益友来实践,去掉自己错误的习惯性情来保持养护。使眼不是正确的就不想看、耳不是正确的就不想听,嘴不是正确的就不想说,心不是正确的就不愿去思虑。等达到完全醉心于学习的理想境地,就如同眼好五色,耳好五声,嘴好五味那样,心里贪图拥有天下一样。如果做到了这般地步,那么,在权利私欲面前就不会有邪念,人多势众也不会屈服的,天下万物都不能动摇信念。活着是如此,到死也不变。这就叫做有徳行、有操守。有徳行和操守,才能做到坚定不移,有坚定不移然后才有随机应对。能做到坚定不移和随机应对,那就是成熟完美的人了。到那时天显现出它的光明,大地显现出它的广阔,君子的可贵则在于他德行的完美无缺。 《劝学》课文评点君子曰:[君子:对统治阶级屮“有道德”的人的尊称c]学不可以已。[学习不可停止。己:停止。][开宗明义,提出全文的中心论点。青,青:靛青,一种染青色的染料。]青,取之于蓝,[从蓝中提取。取:提取。之:代词,指青。于蓝:介词短语,表示动作的对象。于:从,介词。蓝:草本植物,有蓼蓝、马蓝等多种,叶可制靛青。]而青于蓝;[可是比蓝色更深。而:可是,但是,连词,表示转折。青:青(色),形容词。于蓝:介词短语表示比较的对象。]冰,水为乙[为:做,动词。之:代词,指代冰。而寒于水。[寒于水:比水更冷。][青青于蓝,冰寒于水,说明事物经过一定的过程后,可以在原基础上进一步深化、发展。而学习就是人发展的过程。]木直中绳,[中绳:合于拉直的墨线。中:符合。绳:指木工用来取直的墨线。]软以为轮,[(使它)弯曲成车轮。W:用微火煨木料,使它弯曲:以:介词,后省略了宾语“Z”。古汉语屮通过某种动作制成什么,常用“动词+以为+名词”这种格式。]其曲中规。[规:圆规,木工用以取圆的工具。]虽有槁眾,[虽然又枯干了。有:同“又”。槁:枯。暴:干。]不复挺者,[不会再挺直的原因。复:再、重新,副词。挺:伸直。者:结构助词,用于复合句前一分句之末,构成判断句式提示某种结果或现象,后一分句申述原因。]软使之然也。[然:这样,指示代词。也:表判断语气词。][以“車柔以为轮”进一步说明客观事物是可以后天改造的。比喻人的资质可以通过学习来改变。]故木受绳则直,[受绳:经过墨线测量。贝9:就,“则”字所连前一部分是原因,后一部分是结果,这是古汉语屮连词“则”最多见的用法。]金就砺则利,[金:金属,此处指金屈制成的刀斧等。就:凑近,此处指放到磨刀石上去磨。砺:磨刀石。]君子博学而曰参省乎已,[博学而日参省乎已:广博地学习,而且天天检查自己。博学:多方面地广泛地学习。而:而且,连词,表示递进。参:检验。一说,参,同“三”,“参省”就是多次地反省。省:反省,检查。乎:介词,引进动作对彖。]则知明而行无过矣。[则:就,连词。知:“智”字的古体,智识。而:而且,并列连词。行:行为。过:过错。][从“金就砺”、“木受绳”的比喻,引出人T専学而曰参省乎己”进而达到“知明”、“行无过”的结论,有力地论证了学习的重要性。][提出论点,用五个生动的比喻,阐明学习的意义。]吾尝终H而思矣,[尝:曾经,副词。终日;整天。终:竟,尽。而:连词,“而”连接前而表示动作时间的“终日”,做动词“思”的状语。矣:语气词,表示语气上的停顿,同时也带有感叹的语气。]不如须臾之所学也;[须臾:一会儿,片刻。之:结构助词,的。所学:所学的东西。助词“所加动词构成名词性的“所”字短语,在句中表示动词所涉及的东 西。句中“所学”,是指“学”所涉及的东西。]吾尝跋而望矣,[踐提起脚后跟站着。而:连词,连接“望”的状语“踐”,表示动作的状态。]不如登高Z博见也。[博见:看得广。]登高而招,[招:招手。]臂非加长也,[非:没有,否定副词。加长:增加长度。而见者远;[而:可是,但是,转折连词。见者远:人们在很远的地方也看得见。者:结构助词,的。]顺风而呼,[顺风:顺着风向。呼:呼喊。]声非加疾也,[加疾:加强。疾:急速,这里指有力,强劲。]而闻者彰彰:[这里指听的清楚。]假舆马者,[假:凭借,借助。舆:车。]非利足也,[利足:脚走得快,善于走路。]而致千里;[致千里:远行千里。致:达到门假舟楫者,[舟楫:船和浆,这里指船只。楫:船浆。非能水也,[能水:会游泳。“水”在这里用作动词,指游泳。]而绝江河。[绝江河:能横渡江河。绝:横渡。][先以“登高”“博见”,“须臾之所学”胜过“终日而思”两个切身体会生动地说明学习的作用。接着以“见”“闻”“致千里”''绝江河”四个比喻,进一步说明只要掌握好的方法、技能,就可以获得超越自身条件限制制的成功。]君子生非异也,[君子生非异也:君子先天的条件与一般人并没有什么不同。生:通“性”,先天条件。异:差别,特殊。]善假于物也。[假:凭借,借助(于)。于:介词,引出动作的对象。物:外物,各种客观条件。][在几个比喻之后,归纳出论点“善于假物”。再次从理论上阐明学习的重要作用。][阐明学习的重要作用。]积土成山,风雨兴焉;[兴焉:兴于此。焉:代词,可理解为“于此”,指代动词“兴”的处所。]积水成渊,[渊:深水、深潭。]蛟龙生焉;[蛟:古代传说屮一种能发洪水的龙。][以“积土”而“兴风雨”,“积水”而“生蛟龙”,比喻学习要不断积累才能有所成就。]积善成德,[积善成德:积累善行而养成道德。善:善行,做好事。]而神明自得,而神明自得:[精神、智慧就会得到发展、提高。而:就,那么,连词,表示因果关系。神明:这里兼指精神和智慧。]圣心备焉。[圣心备焉:圣人的思想就具备了。圣心:圣人的思想。备:具备。焉:了,语气词。][根据前面的两个比喻进一步推论,人从“积善成德”能够达到“神明自得,圣心备焉”的境地,强调学习和积累的重要性。]故不积趾步,[故:所以,因果连词。蹉步:古人以迈一腿为一蹉,两腿各迈一次为一步。所以古人所谓一蹉就等于现代的一步。]无以至千里;[无以:没有什么可以用来……。至:动词,达到。不积小流,小流:细流。无以成江海。][与前面两个正而的比喻相呼应,从反面设喻,说明“不积”的结果。正反对照,进一步加强立论的力量。]骐骥一跃,[骐骥:骏马。骐:有青黑色斑纹的马。骥:千里马。]不能十步;[步:长度单位,先秦以六尺为一步。]弩马十驾,[弩马十驾:劣马拉车走十天。弩马:劣马。驾:马拉车一天叫一驾,十驾就是积十天的路程。]功在不舍。[功在 不舍:成功在于走个不停。舍:舍弃,中止。][“不舍”是成功的重要条件,它可以弥补先天条件的不足,变劣势为优势。]锲而舍Z,[锲:用刀子刻。而:就,连词,所连接的后一部分是对前面动作的补充说明。之:它,代词,指所刻的东西。]朽木不折;[朽木:腐朽的木头锲而不舍,金石可镂。[金石;金属和石头。镂:雕刻。][“不折”与“可镂”关键在于“舍”与“不舍”,客观条件的限制可以依靠主观努力来改变。四个比喻,反复强调学习要不懈地努力,要持之以恒訂蚓无爪牙之利,[爪牙之利:锋利的爪牙。爪:爪子。牙:牙齿门筋骨Z强,[筋骨Z强:强健的筋骨。]上食埃土,[埃:尘土。]下饮黄泉,[黄泉:指地下的泉水。]用心一也。[用心一也:用心专一。]蟹六跪而二螯,[六跪:六条腿(蟹实际上是八条腿,这里的“六”应是“八”之误)。而:并列连词。螯:蟹钳。]非蛇鳞之穴无可寄托者,[之:的,结构助词。寄托:藏身之处。者:“的原因”,助词,用在复句前一分句末,前一分句提示现彖,后一分句申述原因。]用心躁也。[躁:浮躁。][“用心专一”是“积”的关键z—,只有专心致志地学习,才能获得成功。][积累要有恒,有恒须专一。进一步阐明了学习应有的态度。]《劝学》词语古今异义1.博学古义:广博地学习,广泛地学习。例:君子博学而FI参省乎己。今义:知识、学识的渊聘。2.参古义:检验。例: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今义:加入。3•假古义:凭借,借助。例:假舆马者。今义:与“真”相对。4•金古义:金属制的刀剑。例:金就砺则利。今义:金子,黄金。5.爪牙古义:爪子和牙齿。例:蚓无爪牙之利。今义:坏人的党羽、帮凶。6.用心古义:因为用心。例如:用心一也。今义:读书用功或对某事肯动脑筋。7.绳古义:墨线。例:木受绳则直今义:绳子,绳索。8.跪古义:腿脚。例:蟹六跪而二螯 今义:跪下5.疾古义:疾劲,强,大,这里指声音宏大。例:声非加疾也今义:疾病6.致古义:达到(而致千里)今义:赠送,给予.寄托古义:这里指藏身(非蛇鳍之穴无可寄托者)今义:大致指心灵、精神的某种依靠《劝学》疑难词语解析1、于:介词。主要有两种用法,一种是引进动作行为有关的时间、地点、人物、事件。解释“从”“对于”等。另一种是表示比较,一般用于形容词或形容词性词语之后,可解释为现代汉语的“比”。“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前一个“于”表示“从”,后一个“于”表示“比“。“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这里,“于”表示“对于”。2、虽:复句中表示让步关系的常用连词,等于“即使……也”“虽有槁暴,不复挺者,棘使之然也。”即使又经过风吹tl晒枯干了,也不会再挺直,那是因为人工把它弯成这样的呀。3、者:比较特殊的代词,可用在动词后表“的……”“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者”表示“的原因”。“魏六跪而二螯,非蛇疇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者”代原因。蟹有六条腿二只螯,不靠水蛇、黄虫善的洞穴就没有可以存身之处的原因,是用心不专。4、则:连词,一般用表连接复句屮的分句。可以表示条件、因果或情理上的联系。解释"就” “便”。“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所以木材用墨线量过就能变直,兵器在磨刀石上磨过就能锋利……就认识通达而行动没有过失了。5、以为、无以:是一种凝固结构。“以为”也就是“以之为”,“以”后省了宾语“之”。有一种用法是表示把某事物改变成另一事物,“作成”或“把……作成……”“轉以为轮”,“把……作成……”用火重烤把它弯曲成木轮。“无以”是“无以”后省去宾语“什么”,“没有什么可以用来”。“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不把小水流积聚拢来,就没有办法可以汇成江海。6、而:连词,在文言文屮用得非常广泛灵活。在本文屮有这样三种用法:(1)表示并列。“蟹六跪而二螯”,表示两个并列词组。“知明而行无过矣”,连接词组有进一层的意思。知识通达而且行为上没有过失了。(2)表转折,意为“却”。“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利用车马的人并不是他善于走路,却能到达千里远。⑶表示前后意思相顺承。前一动词表示方式,后一动词表示目的或结果,中间的“而”与“则”相同,解释为“那末”。“积善成德而神明白得,圣心备焉”多做好事养成崇高的道德,那么自然能达到高度的智慧,也就具有圣人的思想了。7、“中绳”与“受绳”:“木直中绳”的“中”(zhong),解释符合,作动词。绳,绳墨,名词。 “木受绳则直”绳,用墨线衡量,表动作。受,表示被动,加在动词前。8、参省:参在此念can,比较检验的意思。(省xlng:反省,反察。)不能把“参省”理解为曾子:“吾日三省吾身”的“三省”。因为苟子的认识论与曾子的反躬自问不同。苟子认为个人的能力是有限的,应该参加社会实践。9、利足:利,便利。足,走路(等于如今“远足”的“足”)。表示善于走路。10>君子曰:君子,指有道德学问之人,这是虚指。是作者假托君子之言,表示言之有据,借以展开论证。《劝学》特殊句式判断句1、虽又槁暴,不复挺者,软使之然也2、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例装句2、状语后置: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2、状语后置: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3、定语后置句: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被动句锲而不舍,金石HT镂 《劝学》多音字辨析兴:xing(高兴)省:xing(反省)暴:gao(槁暴)中:zhong(中间)xTng(兴起)sheng(省会)bao(暴力)zhong(中计)参:cdn(参考)cen(参差)sh@n(人参)《劝学》通假字隸以为轮:“糅”通“煤”。虽有槁暴:“有”通“又”,“暴”通“曝”。知明而行无过矣:“知”通“智”。君子生非异也“生”通“性”。《劝学》多义词辨析于:青,取之于蓝:介词,从冰,水为之,而寒于水:介词,比善假于物也:介词,表示引进动作或行为的对象而:青,取Z于蓝,而青于蓝:连词,表转折君子博学而曰参省乎己:连词,表递进吾尝终日而思矣:连词,表修饰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连词,表假设或表递进蟹六跪而二螯:连词,表并列焉:积土成山,风雨兴焉:兼词,“于此”,在那里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语气助词,表陈述骐骥一跃:数词,一用心一也:形容词,专一利: 非利足也:形容词,敏捷,快金就砺则利:形容词,锐利《劝学》难句解析1、“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1)这是转折复句的紧缩形式,“而”是转折连词。第一分句的“青”应当是主语,“取之于蓝”是偏正词组作谓语(“取之”是正,“于蓝”是偏)。“之”代替“青”使“青”复现,从而产生强调的作用:两个“于”用法不同:前一个要译成“从”;后一个要译成“比”,“于”在形容词后面总是介引比较的对象。第一个“青”跟第二个“青”不同:前者是名词,后者是形容词。翻译时两个介词结构要移到屮心语前面作状语。⑵前一个“青”,靛青,青蓝色的染料。现在也叫“靛蓝”。“蓝”,不是指颜色,《说文》:“蓝,染青草也。一种可以提炼靛青染料的植物。又,白居易《忆江南》有“日出江花红胜火,春來江水绿如蓝”,“蓝”也是“染青草”。译文:“靛青从蓼蓝里取来,却是比蓼蓝更青。”2、“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⑴转折复句。⑵“能”这里既不是名词,也不是动词,而是形容词。上文“非利足也”,“利”也是形容词。《出师表》:“先帝称之FI能。”“能”也是形容词。“水”,动词,“能”的处所补语,上文“利足”也是“利于足”的省略形式。又,《韩非子•孤坟》:“故智术能法之士用,则贵重之臣必在绳之外矣能法”也是“能于法”,在法制方面能干。“绝”,横渡,《三峡》有“沿溯阻绝”。译文:“借助船和桨的,并不是在游泳方面能干,却能横渡江河。”3、“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本句的“利”和“强”词义显豁不晦。原句“爪牙之利,筋骨之强”都是主谓词组,加上“之”字使“利”、“强”重读也因而被强调。为什么要强调“利”和“强”这又是由特定的语言环境决定的,下文有“上食埃土,下饮黄泉”,都是“利”和“强”在一般条件下应当产生的作用。如果不是这样,就写成“利爪牙”、“强筋骨”,当然用不着有“之”字,也就不能写成“利z爪牙,强Z筋骨”了。总Z,句式不同,所产生的修辞功能不同。译文:“蚯蚓没有爪牙的锐利,筋骨的强劲。”或者:“蚯蚓没有锐利的爪牙,强劲的筋 骨。”这样,强调的重点转移到“爪牙”和“筋骨”上了。《劝学》结构分析本文节选自《荀子•劝学》的笫一、第三和第六段。着重论述学习的重要意义应持的态度和方法:第一段,论述学习的重要意义。首句提出全文中心论点:“学不可以已”。接着用一连串的比喻进行论证,最后说明人要广博地学习并不断反省自己,就会智慧明达、行为无过。第二段,论述学习的作用。作者先从正面阐述学习的显著效果,接着阐述良好效果的取得是因为凭借外界条件,最后推论人需要通过学习來改造、提高自己。第三段,说明学习应持的态度。全段分三层:第一层着重说明知识需要积累;第二层着重说明学习贵在持之以恒;第三层着重说明学习必须专心致志。这三层意思层层深入,内在联系十分紧密。所选的这三段融为一体,成为一篇完整的短文,能体现原著精神。《劝学》写作特点1、条理清楚层次分明:文章一开头就提出中心论点,然后围绕中心分段论证。每一段阐明一个问题,论证集中,脉络清晰。例如第一段,提出中心论点后,连用比喻说理,从不同方面论证,最后结句照应首句,收束上文。第二段承上文,先提出“终日而思,不如须臾之所学”,肯定学习的重要作用,然后连用比喻,说明“假物”的重要,最后以“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一句作结,条理十分清楚。第三段论述学习应取的态度,先讲积累,次讲有恒,后讲专一,层次非常分明。2、本文运用了大量生活中常见的比喻,把抽象的道理说得明白、具体、生动,深入浅出,使读者容易接受。比喻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有时用同类事物设喻,从相同的角度反复说明问题,强调作者的观点。例如:登高而招,顺风而呼,假舆马,假舟楫,积土成山,积水成渊。有时将两种相反的情况组织在一起,形成鲜明的对照,让读者从中明白道理。如将骐骥与驾马对照,朽木与金石对照。设喻方式有时先反后正,有时先正后反,内容各有侧重,句式也多变化,读来毫无板滞Z感。有的比喻,单说比喻而把道理隐含其屮,让读者思考,如“青出于蓝”“冰寒于水”。有的先设比喻,再引出道理,如“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有的先设比喻,引出道理后,再用另外的比喻进-步论证。如先用“积土成山”“积水成渊”设喻,引出“积善成徳,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的道理,再用“不积珪步”“不积小流'作进一步论证。 3、论证方法灵活,是本文另一特点,全文先提出中心论点,然后分段论证。每段说明一个问题。第二、三段是先行论证,最后归结论点;第四段则把论点贯穿于论证之中。论证中有时先正后反,有时先反后正。灵活而有变化,使论辩生动有力。《劝学》语法修辞本文在写作上还有大量运用短句排比和正反对比的特点。文章开篇就是一组排比句:“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如此的排比句式在文中很多,既富于论辩色彩,乂富有文学韵味,甚或有一种音乐的节奏感流动其中。同样,在对比手法的运用上,本文也很有特色。如在说明学习要善于积累的道理时,作者先后以“骐骥”和“弩马”、“朽木”与“金石”作对比,说明“弩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充分显示出“不舍”对于学习的重大意义。在阐述学习要专心致志的道理吋,作者又用“蚓”和“蟹”作对比,前者“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却能“上食埃土,下饮黄泉”,后者虽有“六跪而二螯”,却“非蛇鳞之穴无可寄托”,道理就在于前者“用心一也”,后者“用心躁也”。鲜明的对比,增强了说服的力量。寓议于喻的典型一《劝学》中的比喻高中语文《劝学》一文,节选白古代思想家荀况的名著《劝学篇》。选文以大量生动、形象、具体的比喻,深入浅出地论证了“学不可以已”这个屮心论点。三段选文总共只有二百九十一个字,却用了二十个比喻,反复地、逐层深入地阐述了学习的重大意义和学习应持的态度,対读者起到了劝勉、鼓励其努力学习的重要作用。选文开头,在突出中心论点“学不可以已”之后,紧接着用了“青11!于蓝”、“冰寒于水”两个比喻,从科学道理和自然现象两个方面论证了人通过学习之后,必定是后可以胜前、今可以胜昔。这完全符合新事物(学习后的人)胜过旧事物(不学习的人)的唯物辩证法思想。这个道理,今天也仍然是正确的。因为学习实在是可以提高人们的学问与修养,而学习过程本身就是由旧变新的过程。“車柔木为轮”、“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就利”三个比喻从事物经过加工、磨炼、改造,可以改变原来的性质这一特点来说明人们通过学习增长知识,可以改变人的才质和习性,自然得出人经过磨炼,不断地、广泛地学习,并且天天检查反省自己的言论、行动,就会使自己达到“知明而行无过”的境地。这些比喻浅显易懂,说理明白,寓议于喻,议论在体,谁还愿意停止学习呢?结论白然是“学不可以已”。为了进一步论证屮心论点,作者根据自己的切身体会强调了“思不如学”这个观点。虽 “终日而思”,但不学习,必定是闭门空想,会有什么收获呢?“登高博见”、“登高而招”、“顺风而呼”几个比喻说明了学习的重要。“跛而望”是利用提起脚跟增加高度看得远一点,但太有限了;于是“登高”,爬上更高的地方,境界就大不一样了。站在高处,见到的较“跛而望”就广泛多了;站在高处,再把手臂举起来,手臂没有增但很远的人都能看得见。顺风呼喊,声音并没有加强增大,但听的人却听得很明口、清晰。这些比喻都是日常生活屮习见的,十分普通,但其寓义却说明学习的显著效果——通过学习接受前人知识,增长才干。学习就象人登上高处,见多识广;而知识渊博的人就如“登高而招”的人一样,很远的人都能看得见他,也象顺风呼喊一样,使听的人清楚明白。为了进一步强调学习的重大作用,作者又用了“假舆马”、“假舟楫”比喻来说明“善假于物”的妙用:“非利足”、“非能水”,却能''致千里”、“绝江河”,其原因就在于借助外物的作用来帮助自己,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君子之所以有学识、有修养,就在于能借助学习来丰富自己的知识,修养自己的品德,使自己不犯或少犯错误。“善假于物”正是君子较常人高明的地方。学习既然有那么大的功用,谁还不愿意借助它来帮助自己呢?愿意借助学习丰富自己的人,谁又愿意停止学习呢?回答白然是“学不可以已”。怎样才能通过学习使自己有所成就呢?这就涉及到学习方法和学习态度的问题。“积土”、“积水”和“不积蹉步”、“不积小流”四个比喻,从正反两方面阐明了学习是一个日积月累、循序渐进、积少成多的过程。没有这个过程,就不能获得渊博的知识,就达不到所谓“神明白得”的地步,当然也就达不到远大的目标。积累,特别是长期积累,既是学习方法,也是学习态度。只讲“积”不讲坚持积,同样会学无所获或收获甚微的。因此,坚持不懈、持之以恒,就是学习有所成就的关键所在。于是作者用“骐骥”、“弩马”设喻,暗示人的主观努力——“持恒”才是学好的决定因素。有了“持恒”的正确态度,“金石”般坚硬的事物都能镌刻成功,还有什么困难克服不了呢?如果没有吃苦耐劳、干到底的精神,就是“朽木”也难折断;不学,再容易的知识也难钻到人的脑子里去,学成更是“天方夜谭”了。有了积累和持恒,还须专一。作者以“蚓”“上食埃土、下饮黄泉”和“蟹”“无可寄托”作喻,虽不能贴切地说明用心专一不专一的问题(因为这是动物的本能活动),但是作者的用意所在是十分清楚的。这就是要求人们在学习中要想获得成功,必须用心专一,不浮不躁,专心致志。上述十个比喻明确地提出了三点:积累、持恒、专一。使学习方法和学习态度融为一体,谁还有理由停止学习呢?回答仍然是肯定的:“学不可以已”!《劝学》一文,在以大量比喻论证“学不可以已”这个屮心论点屮,以喻设议,寓议于喻,十分典型突出,发人深省,值得借鉴。 《劝学》中有争议的“而”意义《劝学》是一篇传统的中学语文教材,关于它的译文可以说比比皆是,要给学生讲解此文,自然不会是太难的事情。然而,若对照原文直译,文中的几个“而”却可能让你处境尴尬。人们对下面的几个“而”一直有着不同的理解:1、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2、吾尝跋而望矣,不如登高Z博见也。3、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4、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对于上列句中的“而”字,人们的理解是有差异的。下面我们逐一分析:1、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教师教学用书》译文为:''君子广泛地学习,而且每天对自己进行检查反省,就明白事理,行为也不会有过错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中学语文备课全书》译文为:“君子只要多方面地学习,并且每天检查自己的言行,那么就智慧高明,而且行动没有过错了。”《教师教学用书》认为第一个“而”表递进,第二个“而”表并列;《中学语文备课全书》则认为第一个“而”表并列,第二个“而”表递进。其他书说法不尽相同,以这两个观点为代表。杨树老师认为,“博学”和“日参省乎己”是递进关系,它们有先后关系,不能前后互换。因此,其中的“而”,应该作“而且”理解。而“知明”和“行无过”既不是递进关系,也不是并列关系。因为,它们若作递进看,给人的感觉则是:“知明”的人再前进一步才能“行无过”。若作并列看,“知明”和“行无过”就应该可以互换,但此处明显不能互换。此处的“而”应是表因果关系,''而”当理解为“因而”。全句可翻译为:道德品行好的人广泛地学习,而且每Fl反省自己,那么,(他就会)智慧明达,因而行为也就没有过错了。2、吾尝跋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教师教学用书》译文为:“我曾经踮起脚跟眺望远方,却不如登上高处能看得更远。”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中学语文备课全书》译文为:“我曾经踮起脚来向远处展望,(但后来才知道)比不上登上高处眺望看到的东西多。”湖南人民出版社出版《高一语文跟我学》译文为:“我曾经踮起脚来向远处望,但不如登到高处看得远呢。” 比较这三个译文,各家对“而”的理解还是比较接近的,但是,如果问它的意义和用法,可能就会有“表修饰”和“表承接”两种说法。那么,到底怎样理解?杨树老师认为,此“而”宜作表修饰的连词理解。因为“跋”和“望”虽然是两个动作,但是它们是可以同时发生的,前一个是后一个的方式、形态。如果作承接理解,那么,“跋”的时候就还没有“望”,“望”的时候也就不一定“践”了。这样和原文意思就有了出入。3、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教师教学用书》译文为:“登到高处招手,胳臂并未加长,可是远处的人也能看见。”其他参考书的译文同它没有大的出入。但是如果要解释句屮“而”的意义和用法,同样要碰到与上一句相同的问题:它是“表承接”还是“表修饰”?杨树认为,此“而”宜作“表承接”理解。因为“登高”和“招”是两个动作,它们有先后之分,登高的吋候不一定招,招的吋候,已经登高。4、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教师教学用书》译文为:“雕刻一下就放下,即使朽木也刻不断;不停地雕刻下去,即便是金属石块也能刻成艺术品。”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中学语文备课全书》译文为:“动一下刀子就放下,哪怕是朽木也刻不断;只要坚持刻下去,哪怕最硬的金子和石头,最终也会雕刻成功的。”其他参考书的译文大致相同,在单独解释个别词语时,差不多都是把“而”作为“就”来理解的。但人们在翻译时,总会觉得不连贯,所以常在句屮添加一些词语将上下文联系起来。而杨树认为,如果将句中的两个“而”都作“就”字理解,全句并不通顺。可不可以将“而”理解为“如果”呢?就全句而言,该句应该是由两个假设关系构成的并列复句。译文为:如果雕刻一下就放弃,那么朽木都不可刻断;如果坚持雕刻不放弃,那么金子和石头也可以雕刻(出艺术品)。这样翻译,比起上面的译文是不是更简洁明?中国古代的“劝学诗"古代的“劝学诗”,按其内容大体可以分为六类:1、立志:少小多才学,平生志气高。别人怀宝剑,我有笔如刀。(《神童诗》)朝为m舍郎,暮登天子堂。将相本无种,男儿当自强。(《神童诗》)读律看书四十年,乌纱头上有青天。男儿欲画凌烟阁,第-功名不爱钱。([明]杨继盛 《言志诗》)2、勤学: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唐]颜真卿《劝学》)力学如力耕,勤惰尔自知。但使书种多,会有岁稔吋。([宋]刘过《书院》)3、惜时:青青园屮葵,朝露待日晞。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长歌行》)盛年不再來,一口难再晨。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晋]陶渊明《杂诗》)劝君莫惜金缕衣,劝君惜取少年吋。有花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唐]《金缕衣》)昨FI兮昨日,昨FI何其好!昨日过去了,今日徒烦恼。世人但知悔昨日,不觉今日又过To水去汩汩流,花落日日少。万事立业在今日,莫待明朝悔今朝。(佚名《昨日歌》)今口复今口,今日何其少!今日又不为,此事何时了?人生百年几今日,今日不为真可惜!若言姑待明朝至,明朝又有明朝事。为君聊赋今日诗,努力请从今日始。([明]文嘉《今日歌》)明FI复明日,明FI何其多。我生待明日,万事成蹉陀。世人若被明日累,春去秋来老将至。朝看东流水,暮看日西坠。百年明日能几何?请君听我明日歌。([清]钱泳《明日歌》)4、方法:读书切戒在慌忙,涵泳工夫兴味长。未晓不妨权放过,切身须要急思量。([宋]陆九渊《读书》)读书患不多,思义患不明。患足己不学,既学患不行。([唐]韩愈《劝学诗》)5、体会: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月影共徘徊。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宋]朱熹《观书有感》)昨夜江边春水生,蒙冲巨舰一毛轻。向来枉费推移力,此日中流自在行。([宋]朱熹《观书有感》)6、乐趣: 木落水尽千崖枯,迥然吾亦见真吾。坐对韦编灯动壁,高歌夜半雪压庐。地炉茶鼎烹活火,一清足称读书者。读书之乐何处寻?数点梅花天地心。([元]翁森《四时读书乐》冬)春读书,兴味长,磨其砚,笔花香。读书求学不宜懒,天地tl月比人忙。燕语莺歌希领悟,桃红李白写文章。([民国]熊伯伊《四季读书歌》春)荀子的教育思想荀况,亦称孙卿,战国后期赵国人C生卒年月不详,他是战国末期与孟子齐名的一住儒家大师,世称荀子。荀子发展了孔子思想屮的唯物主义因素,是先秦时期最杰出的新兴地主阶级思想家和教育家。教学思想:1、学思行结合:他说,“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学是思的基础,思是学的深入,学思精通则知之明,“知明而行无过矣”,荀子认为思是学与行之间的关键,学不思者则不明。因此,他认为理想的“大儒”不止是博学多能,而最重要的是有超常的理性判断能力,“知类”和通“道”。“道者,治之经理也”。“礼者,人道之极也”。“知道”的实质涵义就是“知礼”,思考就是要以礼作为准绳來判断知识的曲直是非,反对不求本义和纲领的杂乱识记。“解蔽”,就是在学习吋防止认识与理解上的片面性。有些学说观点虽然”持之有故,言之有理,但往往“蔽于一曲(部分),而暗于大理”,因此要加以分析和审缜地批判之后去伪存真。“解蔽”就是要从片面性的局限屮解脱出来,转到全面地看问题。而全而看问题的方法,就是“兼陈中衡”,把各种不同流派的学术观点,事物矛盾的所有方面都陈列开來,加以比较权衡,然后作出评论或判断,权衡的准则是“道”。荀子认为探求真理应当善于批判和比较不同学说中的不同观点,“兼权之,熟计之,然后定其欲恶去舍”。2、“积”与“锲而不舍”:教学一定要遵循一定的计划与步骤,循序渐进。因为知识是一个不断积累的过程,人的道德情操也是不断培养与提高的过程。“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积”的过程是渐进的过程,教学应根据人的认识规律私知识本身的难易程度、逻辑顺序而逐步深入。“学恶乎始?恶乎终?H:其数(法则,规律)则始乎诵经,终乎读礼”。荀子告诫教师 应当熟悉教材的特点、重点与难点,正确理解和讲述儒家经典的微言大义,要因教材而施教。他说:《诗》言是,其志也;《书》言是,其事也;《礼》言是,其行也;《乐》言是,其和也;《春秋》言是,其微也“。苟子认为用心专一,“锲而不舍”是进学修德的有效方法。学习是积累过程,需要有恒心。学习如同雕刻,”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治学要虚心求实,埋头钻研,“无冥冥之志者,无昭昭之明;无惰悟之事者,无赫赫之功”。冥冥、t昏惰,都是形容深沉,这里指专心致志,心不两用。荀子强调在学习态度与方法上要“虚壹而静”,即要冷静、客观地、不带任何先见或偏见,实事求是地认识和分析、理解所学习的新内容,不要因为有杂乱的现象,无根据的推测,以及剧烈的感情冲动而阻碍人的正确认识与思维。也就说,不要先入为主,不要盲目类推与牵强附会,要善于独立思索,有自己的见解。只有这样,才能学有长进。荀子说:“君子之学如蜕,播然迁之”。不断积学,就可以“尽其理”,便自己的知识结构发生更新,”播然迁Z已有“善假于物”的本领。所谓“善假于物,即善于学会利用前人己经积累的知识和工具,才能学有成效、学有创新的意思。3、隆师亲友:教学是师生的双边活动,教师的指教与学友的切磋,都是有益于进学的。荀子认为在教学中,教师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人无师法,则隆性矣;有师法,则隆积矣。”因此,学生应当隆师,主动地接近教师。他说,“学莫便乎近其人,《礼》、《乐》法而不说,《诗》、《书》故而不切,《春秋》约而不速,方其人之习君子之说,则尊以遍矣,用于世矣”。这是说,《礼》、《乐》的法则学生不能详细地说明原理,《诗》、《书》的掌故学生不能切近现实,《春秋》的微言词旨隐约,不易迅速理解,只有学生跟着先生学,听先生讲解,才能通晓和周知世事。因此,学习的捷便途径莫过于接受先生的当面教授。荀子还说:“学之经(径)莫速乎好其人,隆礼次上不能好其人,下不能隆礼,安特学杂识志,顺《诗》《书》而已耳,则末世穷年,不免为陋儒而己!”其次,荀子认为治学要有良友相辅,“匹夫不可以不慎取友,友者所以相有也”。学友之间相互切磋,“身日进于仁义而不自知也者,靡(磨切)使然也”。隆师亲友就在于得到他们批评指教,“故非我而当者,吾师也;是我而当者,吾友也。隆师亲友的原则实施,应当与骂实好学的学习态度结合起来,”“知之日知之,不知日不知,内不自以诬,外不自以欺”。不懂装懂,强不知以为知,是自欺欺人。先生应当注意培养学生的骂实向学的态度,“故礼恭,而后可与言道Z方;辞顺,而后可与言道Z理;色从,然后可与言道之致”。降师亲友与骂实向学,是儒家素以称道的教学原则与态度,《学记》把这一思想予以发挥,提出尊师重道,师道尊严以及“相观而善”的观摩的思想,受到历代学者推崇。论教师: 首先,荀子认为教师工作是崇高而伟大的政治职业,只有儒者和君子圣人来承担;教师是以礼义来教化士农工商的职业政治文化工作者。因此,他特别强调教师的地位与作用。“天地者,生之本也;先祖者,类之本也;君师者,治之本也。天地君亲师是礼之本,”“礼者,所以正身也;师者,所以正礼也。无礼何以正身?无师,吾安知礼之为是也?”教师是国家政治生活中举足轻重的,因此他告诫统治者应当特别记住,“国将兴,必贵师而重傅,……国将衰,必贱师而轻傅”。是否重视教师,是关系到国家政治命运的一件大事。教师应当受到统治者的崇敬与信用。其二,荀子十分强调教师的尊严,以为教师具有绝対的权威。他说:“言而不称师,谓之畔;教而不称师,谓之倍。倍畔之人,明君不内(纳),朝士大夫遇诸途不与言”。又说,“非礼是无法也,非师是无师也”。教师是礼义的化身,必须绝对服从,统治者决不能容许有人背叛、怀疑、非议教师,否则就要以刑法问罪。苟子进一步修证了孔子“当仁不让于师”的民主精神,把“尊严而惮”作为教师必备的条件之一,使教师成为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者。其三,荀子认为教师在教学过程具有主导作用,这种主导作用表现为教师对教学内容、方法、手段的选择与采用的决定作用。深奥渊博的儒家经典经教师讲解与阐发,学生才能原原本本地理解与掌握。通过教师的教授与指点,可以大大缩短学习过程。他说:”人有师法而知,则速通“。因此,苟子要求学生隆师、亲师、尊师、忠师。其四,作为教师条件,苟子有严格的要求,他说:“师术有四,而博习不与焉。尊严而惮,可以为师;首艾而信,可以为师;诵说而不陵不犯,可以为师;知微而论,可以为师。故师术有四,而博习不与焉。”这是说,教师除了有渊博学问之外,应具备四个基本条件:一要有尊严的威信;二要有丰富的阅历和崇高的信仰;三要有讲授儒家经典的能力,能够根据教材的内在逻辑,循序渐进,诵说时有条有理,不凌不乱;四要能钻研和精通教材的精粗,并且善于阐发微言大义,而不是记问之学。荀子认为,教师应当具有善喻的讲解能力,“借称以喻之,分别以明之”。此外还要善于辩论,批评不仁之言,做到“小辩而察见端而明,本分而理”。这些思想均为《学记》继承与发挥,成了对封建社会教师的教授能力的基本要求。《劝学》主旨解析《劝学》的主旨是什么?荀子在文中作了明确的回答:学恶乎始?恶乎终?曰:其数则始乎诵《经》,终乎读《礼》;其义则始乎为士,终乎为圣人。荀子说,人们应当学习儒家的经典,做封建时代的圣贤。这就是《劝学》的主旨。当然,诵《经》读《礼》既是学习文化知识,又是接受封建礼法道徳的,二者是不可分割的。但荀子说学习的意义在于“始乎为士,终乎为圣人”,可见荀子强调学习,是偏重于封建礼法道德的的。 苟子强调学习儒家经典应当指导口己的思想言行:君子之学也,入乎耳,箸乎心,布乎四体,形于动静。端而言,蠕而动,一可以为法则。又说: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君子之学也,以美其身;小人之学也,以为禽犊。苟子主张学习圣贤Z道,要在思想上扎根,要落实到行动上,一言一行要能成为人们的法则。荀子认为,古代人们学习圣贤之道是为了修养自己的思想品德,而后來人们学习圣贤之道只是装样子给人看,収悦于人。对于后人这种脱离思想品德修养的学习态度,荀子给予了尖锐的批评。荀子-I•分重视向良师益友学习,以培养高尚的思想品德。故口:学莫便乎近其人。学之经莫速乎好其人,隆礼次之。上不能好其人,下不能隆礼,安特将学杂识志,顺《诗》、《书》而己耳!则末世穷年,不免为陋儒而己!荀子认为,学习圣贤之道最方便的办法是接近贤人,以贤人为榜样,处处向贤人学习,其次才是学习礼法条文。荀子说,如果一个人不愿接近贤人,爱慕贤人,向贤人学习,又不能学习礼法,以礼法约束自己,那么他不过是学了些杂乱的知识,会训释《诗沢《书》的句子罢了。这种人一辈子不过是“阴儒”而已。rti此可见,《劝学》的主旨并不是讲文化知识的学习,而是着重阐发思想道德的学习修养问题。《劝学》篇幅很长,中学课文只选了三段。它是《劝学》前面六个自然段中的第一、第三和第六段。单从这三段很难把握作者的思路和用意,所以这里把川间删去的段落也连带作些介绍和分析。这样做有助于教师从整体上比较准确地把握课文,把它讲得更准确些,更透彻些,可以使学生受到更深刻的思想启迪和上的教益。下面我们便对这六段文字作简要解说。《劝学》开头三个自然段,阐述学习的重要性。首段开宗明义提出论点:“学不可以已。”而后以一组比喻说明通过学习可以改造和提高人的素质的道理。接下來说,按照绳墨木头才能锯直,经过磨砺刀剑才会锋利,借以比喻通过学习并对照检查自己的思想言行,人才会聪明起来,少犯错误。注意,这组比喻主要是从思想品德修养的角度来强调学习的重要性的。在苟子看来,学习的第一要义就是做一个思想品格高尚的人。学习就是为了提高自己,改造自己,指导自己的思想和行动。笫二自然段,“故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一组排比句,借天高地厚的比喻,说明先王遗言之博大精深。学习先王遗言,也即是学习儒家所崇奉的经典。荀子认为,学习不学习先王之道,关系着培养什么样人的重大问题。地处东南的吴越与地处北方的夷貉,他们的孩子落地的时候都是一样的呱呱啼哭,长大以后语言和风俗习惯却不相同。这是由于受到的不同所造成的。可见学习对人的重要性。因此,苟子接着援引《诗经》的话,勉励人们不要贪 图安逸,而要克尽职守,向正直的贤人学习看齐,这样神明会审察一切,赐给你大福的。荀子说:“神莫大于化道,福莫长于无祸。”意思说,最高的智慧就是按先王之道来立身行事,最大的福分,就是没有灾祸。这就说明学习可以使人聪明起来,免灾远祸。第三自然段,用一系列比喻说明学习可以增加人的才干。“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所谓“善假于物”,就是善于学习。君子的天性同一般人没有什么两样,只是善于学习罢了。笫四自然段,谈环境对人的重要影响。文章先以蒙鸠、射干、蓬蒿、白沙、兰槐之根等物的遭遇,启发人们重视环境影响的问题。其中兰槐之根的例子更具典型意义。“兰槐之根是为芷,其渐之潴,君子不近,庶人不服。其质非不美也,所渐者然也。”兰槐之根称为芷,芷本来是君子所爱佩带的饰物,可是如果芷浸泡在臭水Z屮,君子就不会接近它,连老百性也不愿佩带它。这个比喻告诫人们,不可不注意环境对自己的影响。荀子最后概括说,人们应当选择环境好的居处,应当选择贤士交游,这样才能防止受到邪恶小人的影响,才能受到正直君子的感化熏陶。第五白然段,讲一个人的荣辱祸福取决于德行的高下。“物类之起,必有所始。荣辱之来,必象其德。”事物的产生,都有它的根源。一个人是获得荣誉,还是蒙受耻辱,必定反映他德行的好坏。“肉腐出虫,鱼枯生蠹,怠慢忘身,祸灾乃作。”鱼、肉腐败,必定长蛆生虫,一个人不检点自己的言行,恣意贪图淫逸荒乐,必将灾祸临头。道理说得十分浅近而又中肯。通过一连串比喻,最后归结说:“故言有召祸也,行有召辱也,君子慎其所立乎!”荀子告诫人们要谨言慎行,注意品德修养,这样才能避免蒙受耻辱和灾祸。第六自然段,讲学习应当循序渐进,不断积累,坚持不懈,专心致志。“积土成山,……圣心备焉。”用生动的比喻说明崇高的德行是靠平时积累起来的.一个人不断行善,就会形成美德,就会得到高度的智慧,就会具备圣人那样崇高的思想道德。“故不积蹉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一组排比句,更生动地说明了不断积累的重要性。“骐骥-跃,不能十步;弩马十驾,功不在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则以生动的比喻和对比,说明学习贵在坚持的道理。“蚓无爪牙Z利,筋骨Z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蟹八跪而二螯,非蛇鳗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通过鲜明的对比,启示人们专心致志是多么重要。荀子由此得出结论说:“是故无冥冥之志者,无昭昭之明;恸昏之事者,无赫赫之功。“冥冥”、“恸昏”都是专心致志的样子。不专心致志地学习钻研,就不会将问题弄得明明白白,昭然若揭;不专心致志地做事,就不会获得巨大的成功,建立显赫的业绩。苟子接着又用比喻从反面说明用心不专一者,往往一事无成,陷入困境。最后引用《诗经》中《鸣鸠》一章,归纳出本段的论点:“故君子结于一也。”勉励人们以贤人君子为榜样,始终如一,努力提高自己的思想品徳。在前血解说的基础上,还应当说明以下一些问题: 1、《劝学》的主旨在于鼓励人们诵《经》、《礼》,“始乎为士,终乎为圣人”,也就是说要人们学习圣贤Z道,成为封建统治阶级理想的接班人。它所鼓吹的学习内容、学习途径、学习目的,都打着鲜明的时代和阶级的烙印,显然是不能无批判地接受的。但是封建时代的学者重视思想道德的学习修养,把它放在最突出的地位,对我们有深刻的启示。今天,我们血对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的新形势,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培养高尚的道徳品质,已经成为十分紧迫的任务。这个问题解决不好,学生即使学到了丰富的文化科学知识,也很难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愿意为祖国、为社会主义事业献身的接班人。2、《劝学》强调学习应该用以指导自己的思想行动,要与个人的立身行事相联系,要与个人思想品德的修养相联系,这是対的。但是荀子强调思想品德的学习修养,往往着眼于个人的荣辱祸福。所谓“怠慢忘身,祸灾乃作”、“故言有召祸也,行有召辱也,君子慎其所立乎”云云,虽然也有道理,但都是从个人的得失看问题的,不免显得狭隘和消极。其实用正确的思想指导自己的言行,培养高尚的道德品质,能更好地发挥一个人的聪明才智,为国家为社会做出更大的贡献,成为一个大有益于人民的人。3、《劝学》主张“学莫便乎近其人”,即学习崇高的思想品德,最方便的办法就是亲近贤人君子,向他们看齐。这对我们很有启示。我们应该积极开展向英雄模范人物学习的活动,以具体感人的事迹学生,让思想道德的光辉照亮他们的心灵,激发他们对真善美的追求热情。孔子说过:“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我们还要启发学生善于向自己的家长、老师、同学和周围群众学习,学习他们身上的优秀品质。同时还应指出,培养高尚的思想道德离不开社会实践。实际上,崇高的思想品德都是在社会实践过程中逐步形成并表现出来的。雷锋、焦裕禄、孔繁森等模范人物热爱人民的思想品格,正是在他们的社会实践过程中才闪耀出不灭的光辉的。我们应该激励青年学生到广阔的社会生活屮去培育和锤炼白己的思想品格。荀子的“隆礼重法”思想荀子是战国吋期著名的儒家思想家,他从性恶论出发,创立了“隆礼重法”的徳法并举的治国思想。他说:“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荀子•性恶》)(以下所引《荀子》只注篇名)所有人的本性都是恶的,只不过圣人和君子能够化性起伪,而小人却“从其性,顺其情,安恣睢,以岀乎贪利争夺”(《性恶》)。只有通过外在的“礼义”约束和法律制裁,才能使人为善。古代的圣王“明礼义以化之,起法正以治之,重刑罚以禁之”(《性恶》),采取德法并举的手段,就是为了把国家治理好。荀子总结说:“治之经,礼与刑,君子以修百姓宇。明德慎罚,国家既治四海平。”(《成相》) 一、国Z命在礼基于性恶论,苟子在强调以德治国时,并不像孔子和孟子那样注重道德的自律、强调“仁义”,而是注重道德的他律,竭力提倡“礼”。“礼”主要包括外在的道德规范和礼节仪式。在《荀子》一书中,“礼”是道徳规范和礼节仪式的总称。“礼”既贯穿在社会的分工关系中,又贯穿在封建社会的君臣、父子、兄弟、夫妻这种“与天地同理,与万世同久”(《君子》)的伦常秩序中,起着调节人与人、人与社会Z间关系的作用。“礼也者,贵者敬焉,老者存焉,长者弟焉,幼者慈焉,贱者惠焉。”(《大略》)苟子把“礼”抬到极高的地位,“礼者,人道之极也”(《礼论》)。只有遵守外在的道德规范和礼节仪式,国家才能长治久安,最终结束割据状态,实现天下的统一。1、“礼”是治理国家的根本。荀子提出:“人之命在天,国之命在礼”(《强国》)。以“礼”治国是取得天下的重要途径,不以“礼”治国就会丧失天下。他明确提出:“君人者,隆礼尊贤而王,重法爱民而霸,好利多诈而危,权谋倾覆幽险而尽亡矣。”(《天论》)成汤和武王取得天下,就是因为“以国齐义”的缘故,先王正是因为以德治国才治理好国家。荀子明确得11!结论说:“隆礼贵义者其国治,简礼贱义者其国乱”(《议兵》),“隆礼尊贤而王,尊法爱民而霸”(《大略》)。只有隆礼贵义、爱民勤政,才可以治理好国家。2、“礼”是养民富民的根本。苟子并不象孔子和孟子那样重义轻利,但是,放纵人欲又会造成国乱民贫的局面。因此,荀子提出用“礼义”道德节制人欲,从而达到养民富民的最终目的。“故人莫贵乎生,莫乐乎安。所以养生安乐者,莫大乎礼义”(《强国》)。君主的以身作则是决定以德治国成败的关键,他说:“故为人上者,必将慎礼义,务忠信然后可”(《强国》),古代的“圣王”通过自己的表率作用,以徳治国,“则士大夫无流淫之行,百吏官人无怠慢之事,众俗百姓无奸怪之俗,无盗贼之罪,莫敢犯上之禁”(《君子》)。他希望当代的君主向“圣王”学习,这样,百姓就会“贵之如帝,高之如天,亲之如父母,畏之如神明。故赏不用而民劝,罚不用而威行,夫是Z谓道德Z威”(《强国》)。苟子清醒地认识到,大臣的道德水准直接关系到国家的治乱,君主一定要谨慎地选择大臣,防止“不恤公道通义,朋党比周,以环主图私为务”的“篡臣”。大臣应该遵循礼义和法律,以徳来辅佐君主。“谏、争、赋、拂之人,社稷之臣也,国君之宝也”(《臣道》)。荀子把臣子对君主的“忠”分为大忠、次忠、下忠三种,“以德覆君而化Z,大忠也;以德调君而辅Z,次忠也;以是非柬而怒之,下忠也”(《臣道》)。而且,“忠”并非一味听从君命,“逆命而利君谓之忠”(《臣道》),甚至可以“从道不从君”(《子道》),这也是继承了孔子和孟子的思想。3、积善成徳。由于“人无礼义则乱,不知礼义则悖”(《性恶》),人们必须通过道徳修养来懂礼行礼。荀子明确指出,任何人通过道德修养都可以成为圣人,尧禹也不是天生的圣 人,而是通过化性起伪、积善而成的。“学恶乎始?恶乎终?曰「其数则始乎诵经,终乎读礼;其义则始乎为士,终乎为圣人。5(《劝学》)在道德修养的过程中,要持之以恒、积微成著、积小成大,“积土成山,风雨生焉;积水成潭,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劝学》)在修养的过程中,要反省存善,“见善,修然必以自存也;见不善,愀然必以白省也”(《修身》)。学的目的是为了行善。“学至于行之而止矣。”(《儒效》)圣人也不过是把所学的东西付诸实践而已。只有“行Z”,才是真正的''圣人Z学”、“君子Z学”。二、法者,治之端也与孔子和孟子不大相同的地方是:荀子正确地认识到道德并不是万能的,单纯依靠道德并不足以教化百姓。荀子指出,尧舜虽然是天下善教化他人者,但是,尧却没有办法教化自己的儿子丹朱,舜也没有办法教化自己的异母弟弟彖,所以,在强调德治的同时,荀子也强调法治的重要性。“法者,治Z端也”(《君道》),“隆礼至法则国有常”(《君道》)。苟子阐述T“礼”和“法”的关系,认为“礼”是制定法律的根据,“法”是为了维护“礼”而制订的。“礼者,法之大分,类之纲纪也”(《劝学》),“礼义生而制法度”(《性恶》),所以,在制定法令时,必须符合“礼义”,否则,就会“害事乱国”。1、重法。法律是治理国家的重要手段,“人或触罪矣,而直轻其刑,然则是杀人者不死,伤人者不刑也。罪至重而刑至轻,庸人不知恶矣,乱莫大焉。凡刑人Z本,禁暴恶恶,目征其末也。杀人者不死,而伤人者不刑,是谓惠暴而宽贼也,非恶恶也”(《正论》)。对犯法的人不加以严惩,社会就会发生混乱,民心就不服,国家就不稳定。如果有现成的法律,就依法量刑;如果没有现成的法律,就可以比照执行,“有法者以法行,无法者以类举”(《大略》)。在实现法治吋,刑罚必须与罪行相当,“故刑当罪则威,不当罪则侮”(《君子》)。刑罚与所犯的罪相称,社会就安定;刑罚与所犯的罪不相称,社会就混乱。在安定的时代,犯罪一定会受到相应的惩罚,而在混乱的时代,犯罪肯定不会受到相应的惩罚。对于犯法的官吏,也要依法惩治。“正法以齐官”(《富国》),这样,“百吏畏法循绳”(《王霸》),君主才能把自己的治国理念落到实处。2、慎罚。“重法”并不是要实行严刑峻法。荀子力主慎刑,对于“奸言、奸说、奸事、奸能、遁逃反侧Z民”,要让他们有谋生的职业并进行教化,如果能够转化,就不需要杀掉;而对于首恶分子,就要处死,“元恶不待教而诛”,“才行反时者死无赦”(《王制》)。他批评当时的统治者在对待百姓时,“不教其民而听其狱,杀不辜也”(《宥坐》)。统治者贪得无厌地聚敛财富,加重了百姓的负担,才造成了“邪行之所以起,刑罚之所以多”的局面。荀子强烈反对以族论罪的株连,认为这是乱世的做法。他批评那些不知教化百姓而乱施刑罚的君主,“乱其教,繁其刑,其民迷惑而堕焉,则从而制Z,是以刑弥繁而邪不胜”(《宥坐》)。rti 此看来,能否合理地利用法律与统治者有直接的关系,“羿之法非亡也,而羿不世中;禹之法犹存,而夏不世王。故法不能独立,类不能自行,得其人则存,失其人则亡”(《君道》)。只有合理利用法律的统治者,才能真正发挥法律的治国作用。荀子正确地认识到法治和德治都是治理国家的手段,二者都不可偏废,否则就达不到很好的效果。但是,他却一直寄希望于“圣王”来真正实现他提出的治国蓝图,这与他的“性恶论”形成明显的悖论:君主的人性也是恶的,中国古代的皇帝不是通过武力和篡位夺取政权,就是父死子继,哪里能够培养出理想中的“圣王”?荀子还提出:“君子者,法之原也”(《君道》),把是否能够实行法治归结到“君子”身上,然而,当吋的社会条件下是不可能有一种有效的机制来确保所选拔的官吏都是或者大部分是“君子”的。这样,荀子的思想要么陷入历史循环的悖论,要么陷入一厢情愿的空想。《劝学》的不足之处1、作者说:“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这是当时人们自然科学知识不足的错误说法。作者把螃蟹的八腿说成“六跪”也是错的。虽然有人为他辩解,说后面两条腿不算在“跪”里,总有些勉强。又,作者说蟹“非蛇鳞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也不符合实际,其实蟹是会挖洞的(蛇鳞也会钻洞)。这些错误都错在对自然现象的认识方面,但作者想要说明的道理——积累和专心的重要性——却是正确的。最大的不足之处是对于学习的作用、态度、方法的论述,只强调了积累、坚持不懈和专一,只强调“知明而行无过”,但没有强调要在批判继承的基础上有所创新、发明、发展。这仍然是孔子“述而不作”思想的反映。2、但是,也必须看到下列因素:第一、苟况的“学不可以己”是建立在“性恶”论基础上的。他承认学习可以改造人是客观的、唯物的,但无论“性善”“性恶”都是唯心的,人的“性”不是生来就有的,而是为吋代、阶级、环境等客观环境所制约,为教育等主观因素所影响的。学习不但可以改造坏的品质,也能激发培养好的思想,同时即使坏的思想,离开环境的改造时代的变革,单纯靠学习也是很困难的,这些都是当时苟子所没有解决的。第二:他的“学不可以己”是为他的教育目的服务的,就是通过学习,达到”知明而行无过”的目的,他的这个目标是和孟轲的“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是一致的。这个目标对巩固当吋的封建制度是有利的。这一点和我们现在的教育目的是截然不同的。我们之 所以赞成“学不可以已”,是因为四个现代化要求我们“学不可以已”,人类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活动需要我们“锲而不舍”地学习。即使四个现代化实现了,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活动也仍然会向我们提出许多新课题,这一点是完全应该而且可以让学生体会到的。3、文章论证了学习的重要性、学习方法和学习态度,这是作者对古人学习经验的概括、总结。在今天对我们仍有重要的借鉴意义。但是作者没有强调在批判继承的基础上有所创新、发明、发展,还是存有局限性的。荀子的性恶学说荀子说:“天有其时,地有其财,人有其治,夫是谓之能参。”(《荀子•天论》)。荀子的哲学可以说是教养的哲学。他的总论点是,凡是善的、有价值的东西都是人努力的产物。价值来自文化,文化是人的创造。正是在这一点上,人在宇宙中与天、地有同等的重要性。荀子认为,宇宙的三种势力:天、地、人,各有自己特殊的职责。“列星随旋,日月递照,四吋代御,阴阳大化,风雨博施,万物各得英和以生”(同上),这是天、地的职责。但是人的职责是:利用天地提供的东西,以创造自己的文化。荀子说:“大天而思之,孰与物畜而制Z!”(同上)又说:“故错(措)人而思天,则失万物之/青。”(同上)照荀子的说法,如果忽视人所能做的一切,就会忘记人的职责,如果敢于“思天”,就会冒充天履行天的职责。这就是“舍其所以参,而愿其所参,则惑矣。”(同上)人性也必须加以教养,因为照荀子所说,凡是没有经过教养的东西不会是善的。苟子的论点是:“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荀子•性恶》)伪,就是人为。照他看來,“性者,本始材朴也;伪者,文理隆盛也。无性则伪之无所加;无伪则性不能自美。”(《荀子•礼论》)荀子的人性论虽然与孟子的刚好相反,可是他也同意:人人能够成为圣人。孟子说:人皆可以为尧舜。苟子也承认:“涂Z人可以为禹。”(《苟子•性恶》)这种一致,使得有些人认为这两位儒家并无不同。事实上不然,尽管这一点表面上相同,本质上大不相同。照孟子所说,仁、义、礼、智的“四端”是天生的,只要充分发展这四端,人就成为圣人。但是照荀子所说,人不仅生来毫无善端,相反地倒是具有实际的恶端。在《性恶》篇中,荀子企图证明,人生来就有求利求乐的欲望。但是他也肯定,除了恶端,人同时还有智能,可以使人向善。用他自己的话说:“涂Z人也。皆有可以知仁、义、法、正Z质,皆有可以能仁、义、法、正之具,然则其可以为禹,明矣。”(《性恶》)可见,孟子说人皆可以为尧舜,是因为人本來是善的;荀子论证涂之人可以为禹,是因为人本來是智的。 读《劝学》篇有感《劝学》是战国后期儒学大师荀子的代表作。近來重读,感触颇多。春秋战国是经济基础和社会政治新I口媳变的动荡吋代。反映到意识形态领域,就是以“学士”阶层为代表的知识分子异常活跃,他们或游说诸侯,或著书立说,新思想、新理论不断萌生,形成了我国历史上第一次诸子百家争鸣的生动局面。正是在这种大的历史背景下,苟子以他思想家的独到眼光和鸿博学识,专门就为学的重要性以及治学态度、道路和方法进行论述,其中特别强调为学要循序渐进,持恒专一,力戒急功近利、朝勤夕怠浮躁之风。荀子指出:“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徳,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故不积蹉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骐骥一跃,不能十步;弩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Z,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继而,他又取譬精警,以蚯蚓和螃蟹为例,说明“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蟹八跪而二螯,非蛇鳞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是故无冥冥之志者,无昭昭之明;无之事者,无赫赫之功。”最后,他认为致志于学,要达到“权利不能倾也,群众不能移也,天下不能荡也。生乎由是,死乎由是”的至高境界。正由于有此治学精神,荀子才得以成为诸子百家屮一位有影响的大家。苟子《劝学》篇之后,开一代文风的唐朝大文学家韩愈,也写了一篇《进学解》,专门辨析如何在学业德行上取得进益。此文开篇两句“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就是他对前人和自己关于治学、行事的总结。当今,我国也正处于政治、经济、文化新旧交替、急遽变化的历史时期。种种诱惑影响着学术理论界。近年来人们批评较多的浮躁心态,就是这种影响的反映。由于体制、政策、舆论、环境等诸多因素的作用,有人身在学界,却心在经商、从政,鱼与熊掌二者欲兼得。这就难免产生《劝学》屮描述的“梧鼠五技而穷”现象。理论研究是艰辛之道,清苦之道,寂寞之道,风险之道。在追求真理的道路上,耍耐得住清苦和寂寞,经得起得失和荣辱。要冷也能安得,热也能处得,风里也來得,雨里也去得。荀子《劝学》篇距今已吋逾两千余年,吋代发生了沧桑巨变。但是那种“学不可以已”、“生乎由是,死乎由是”、锲而不舍的治学精神,则是与今相通的。这仍应是今天的中国学界必具的为人Z道和为文Z道。这也是成就学术大师的根本Z道。荒唐的《劝学》,无辜的荀子苟子,基本上被划为儒家。但,他和孔孟的不同还是很明显的。核心在于,他不认为人性是“善的”。孟夫子所言之“三心”——是非之心,羞恶之心,恻隐之心一一他一概不信。如此,基因突变,变出來一个韩非一一权谋之术的集大成者,并不奇怪。人性本恶,恻隐什 么?只有你死我活,没有和平共处。韩非子的书,到今天看来,都足以令你脊梁骨冒凉气。比如我,总会有些好奇,想,一个人,经历过怎样的厄运沧桑,才能“心冷”到那种程度?不容易啊!韩非子和他的老师苟子,我不去考证。我要说的是,苟子的思维,是非常没有逻辑的。做出一副雄辩的样子,辩辞霍霍的背后,并没有多少逻辑支撑。也就是说,他自个儿提供的“前提”,并不能对他自个儿的“结论”构成支持和支撑。在我看来,凡是没有逻辑的说法,无论他是谁,我能做出的基本评价是——信口开河。比如,前些年,全国人民都曾经背诵过一句名言,所谓“八亿人口,不斗行吗?”韩非先生说过类似的话,所谓''上下一日百战”,假借黄帝之口说出來的。现在想來,一句话一一不斗为什么就不行呢?一个人说话,通常,是由自己在“社会利益格局”中的位置决定的,所谓“屁股决定脑袋”是也。于是,广州市政府“禁摩”的吋候,摩托佬们老大不高兴,正常。同吋,我们必须看到,人类中的极少部分人在极少部分场合,往往,会超越个体的“利益立场”发言。这些人,一般下场不会太好。后来,我们通常称他们为“烈士”。处于“利益立场”的考量,世界上少不了指鹿为马的悲喜剧。一个显而易见的理由是,他们都是“被逼的”。除去这些个因素,还有一些人满口胡话。我感觉,其屮的重要原因,就在于“不会想事”。这种人,大约也是值得同情的。说到这里,你应该明白,我已经原谅荀子了。一个人,说自己相信的话,本无大错。一个正常的社会,每个人都会按照自己的利益和立场去做出取舍。我不相信,那些满口胡言的话语,会成为人类的终极选择。如果真是那样,咱不做人也罢。现在的问题是,亚里士多德及其《逻辑学》问世2000余年的当今,屮国的学生还得刻苦学习苟子Z流的胡言乱语。听老师讲解还不算,还得背诵下来。戈培尔曾经云过,“谎言重复一千遍便成了真理。”那么,胡说八道呢?荀子语录我读得不多,今天,只拿《劝学》说事。我的态度很鲜明,《劝学》中,荀子没有逻辑,全然语无伦次。“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木直屮绳,榦以为轮,其曲中规;虽有槁暴,不复挺者,熬使Z然也。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FI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蓝草而靛青,存在一个“提取”的过程,定然屈“化学反应”无疑。水而冰,当属“物理反应”之一种,变量在于温度。直木而轮,应该是“外來力”使之扭曲。至于“金就砺”,通过摩擦,使刀刃部位的金属分子减少,磨刀是也。就这一堆“乌七八糟”的现象,被苟子给“统一”起来了,拿来作为“君子通过博学和反省即可达到智慧明达行为没有过错”的依据。这大约算得上传统文化一直吹捧的“究天人之变”的经典语段了。大家看,是否真正“推得出”?下面这段,照例存在“推不出”的问题。“吾尝终tl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 踐而望矣,不如登高Z博见也。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欲达到“聘见”的冃的,“跋而望”是不如“登高”。同样是呼喊,“顺风”应该比逆风或没风效果要好。但,这些,就必然会推出“思”不如“学”么?推理的前提,在于概念和判断。概念模糊,判断不充分,怎么能有谨严的推理?“思”和“学”的并列,合理吗?请问,世界上可存在不需要“思”的学习?“假物”的解释,应该是“利用外物”。这种没有语境的“唯目的论”,最后的结局只能是,为达目的,不择手段。没有什么不能利用,“利用意识”越强,就越加“君子”!贵为君子,不但可以强奸民意,自然,也可以强暴自然。“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徳,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故不积理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驾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蚓无爪牙Z利,筋骨Z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鳞Z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风者,大气环流也,和“山”与否,还真没什么关系。按他的说法,台湾海峡的台风又该如何解释?浅滩深渊,我们都见了不少,请问,又有谁见到过所谓“蛟龙”?无论螃蟹还是蚯蚓,其生活习性,大约都是一个生物学命题,根本不存在什么“用心一”抑或“用心躁”的说辞。毛病太多,罄竹难书,这里,还是聚焦“推不出”吧。作为学者,每一个概念的使用,都得慎Z又慎。关于“山”的形成,用“积土”来解释,实在是难以令人信服。叫地理教师去解释,他该怎么说?我想,起码,会提到“大陆漂移”说。他会说,起码,喜马拉雅山脉的崛起,就与“积土”与否关系不大。荀子的文字中,所有概念都是不需要定义的,“蓝草”的元素构成,“靛青”的分子式,都是可以忽略的。这样的例子,在中国古代典籍中,举不胜举。学者们——其实都是伪学者——胆子大得很,自己根本不懂的东西,随便拿来说事,发展到最后,便成了“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显然不足为奇。作为现代人,我当然明白,由于所处年代的关系,荀子所有的胡言乱语都是应该得到原谅的。问题是,今天还让这些没有任何逻辑的东西占据着我们的教材,大约,是不能由荀子来负责的。屮国文化的源头,本来就缺乏逻辑,缺乏实证精神,缺乏对自然规律的探求和尊重。在这方面,遵循“拿來主义”的方略,应该没错。而现在的怪现象在于,上一节课,数学教师大肆演绎逻辑。下一节课,语文教师却引导大家尊崇胡言乱语。当然,这责任,似乎也不能全部归结到语文教师身上。语文教材的编者,自身水平有限,选编教材的吋候,缺乏真正的科学精神。于是,像《劝学》这样的伪科学乃至反科学的文字层出不穷,也就不足为怪了。关于中国当代教育,我想,邓小平先生给的题词值得回味,“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中国,向來推崇教材统编,而“统编者”的思想和境界, 却不怎么过关。如何让教材编篡者具备真正的“世界视野和现代意识”,应该放在整个中国教育的前端,去考量,去改善。按此标准衡量,语文教材中的一大批篇目,都存在被撤除的必要。只有真正给予学生“想事的能力”,中国教育才可能真正步入正轨,屮华民族才可能真正成为一个聪明的民族。而目前,太多的教材,都是一笔糊涂帐。问题是,直到现在还在喝“糊涂奶”的孩子,长大以后,又能聪明到哪里去呢?从《劝学》看《荀子》的写作特色苟子的文章,和其他先秦诸子的哲理散文一样,也是独具风格的。它既不像《老子》那样,用正反相成、矛盾统一的辩证法思想贯穿始终;也不像《墨子》那样,用严密、周详的形式逻辑进行推理;既不像《庄子》那样,海阔天空、神思飞越,富有浪漫主义色彩;也不像《孟子》那样,语言犀利、气势磅礴,具有雄辩家的特点。他是在老老实实地讲述道理。他的文章朴实浑厚、详尽严谨,句式比较整齐,而且擅长用多样化的比喻阐明深刻道理。这一切构成了荀子文章的特色。有人曾将《荀子》一书概括为“学者之文”,这是十分恰当的评论。《劝学》是荀子的代表作品,也是《苟子》一书开宗明义的第一篇。全文共由两大部分组成:前一部分,论述学习的重要性;后一部分,论述学习的步骤、内容、途径等有关问题;而以“学不可以已”作为贯穿全文的中心思想。从《劝学》前面部分节选的几个片段,解放后一直被选为屮学语文教材,是经得起时间考验的传统名篇之一。《劝学》各段的条理十分清楚,基本上是每段阐述一个具体问题。而且总在文字的开头、结尾部分作出明确的交代。例如,文章的第一句写道:“君子曰:学不可以己。”这既是全文的一个中心论题,也是第一段所要开始阐述的内容。而在段的结尾部分则归结道:“君子博学而tl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这就明确而有力地照应首句,收束了上文,并且清楚地点明了该段的中心思想。乂如第二小段,先用“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来说明个人独自冥思苦想远不如学习有益。而在列举了“登高而招”“顺风而呼”"假舆马”“假舟楫”等几个生活中十分常见而又极有说服力的比喻后,有力地小结道:“君子生(性)非异也,善假于物也。”在这里,荀子从他的“性恶论”观点出发,指岀君子的天性也是恶的,其所以不同于众人,就在于他善于向良师益友学习嘉言懿行,以改变自己的不良天性。这个“物”字就从“舟楫”“舆马”之类,变成了学习的内容,文字也就逐渐深化了。这里举的两个例子,都是首尾相互照应的,也有一些段落,只在段首揭示该段屮心,或者只在段末了以适当概插。总之,目的相同而方式则并不死板。先秦诸子的哲理散文,一般都比较难读,荀子这种谨严、朴实的写作方法,对帮助读者掌握各段文章的基本内容,是十分有效的。在说理文中,巧妙地运用大量比喻进行论述,这是《劝学》另一个十分突出的特点。有时作品集中了好些并列的比喻,从同一角度反复地说明问题。这种手法,在修辞上叫做“博喻”,不过一般大都是用来辅助景物描写。而荀子作品中的博喻都是用来说明事理。有时作者又采用对比的方法,将两种相反的情况组织在一起,形成鲜明对照,以增强文 字的说服力。例如,在强调学习必须持之以恒、用心专一时,他不但用了一些并列的比喻,也用了好些相反相成的比喻,他列举了“骐骥一跃,不能十步”和“弩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Z,朽木不折”和“锲而不舍,金石可镂”;以及“无爪牙Z利,筋骨Z强”的蚯蚓,竟能在地下来去自如,而“六跪而二螯”的螃蟹,却连一个容身的小洞也掘不好。这就表明,“积”与“不积”所产生的效果是截然相反的。在荀子哲学思想中,“积”字是一个重要观点。荀子认为,要学有所成,必须坚持不懈地进行积累。一个人长期耕m(“积耨耕”),就会成为农夫,长期砍砍削削(“积断削”),就会成为工匠;长期贩卖货物(“积反货”),就会成为商贾;长期学习礼义(“积礼义”),就会成为君子;圣人也只不过是“人之所积”。这就好像越人安越,夏(屮原)人安夏那样,习惯成自然而已。了解了苟子这一思想观点的重耍意义,我们就不难懂得,他为什么耍费那么大的力气,选择那么多比喻,不惮烦地对读者进行谆谆教导。最值得注意的是,作者还善于通过比喻,将议论逐步引向深入。忽视了这一特点,我们就会被众多的比喻弄得眼花缭乱,而理不清文字的脉络。试以第一段为例。全段除首尾各有一句论断性的话外,其余全部由比喻组成。作者先用“青出于蓝”和“冰寒于水”这两个比喻,说明后天的影响可改变事物本性,并能使之有所发展。接下來又提出另一个比喻:中绳的直木,经改造后,变成了“其曲中规”的车轮;以后即使晒干枯槁,也不可能再回复到“直”的状态。这就说明,后天的影响,对改变事物本性来说,是起着决定性作用的。这样就把道理的阐述向前推进了一步。然后再用“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两个比喻,引出结论“博学而FI参省乎己”的重要性。这一段以比喻为主的文字,从提出问题到进行小结,逻辑性是很强的。再以前面提到过的“积”字一段为例:“积土成山,风雨兴焉”和“积水成渊,蛟龙生焉”是比喻,“积善成徳,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才是正意。对一个人来说,“积善”要达到了“成德”的境界,才能改变气质,具备圣人的思想感情。紧承这一论断,展现在我们眼前的是四组比喻,它们阐述了前后相承的两层意思。前面三组论述了“积”字的重要性:“不积蹉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从正面说明,不“积”就将一事无成;“骐骥”与“驾马”、“朽木”与“金石”这两组对比的比喻,则着重表明,“积”与“不积”必将产生两种不同的结果。前一组对比,偏重主观条件的分析,后一组对比,偏重客观情况的分析。三组比喻的结合使用,把道理讲得十分清楚。后面部分的另一组,以“蚯蚓”和“螃蟹”的对比为喻,指出“用心专一”是“积”的关键,将论述进一步引向深入。至此,有关“积”字的基本内容己经谈清,于是作者紧扣“用心专一”进行小结。荀子这种用比喻说理的写法,在其他先秦诸子散文中也是罕见的,应当说这是他的一种独创。 《劝学》的第三个重要特点,是句式整齐,读时琅琅上口。但作者又注意在排偶中适当夹进散句,使文气流畅而不呆滞。由于具备以上一些风格特点,荀子的哲理散文,有它好读的一面;但是,这并不是问题的全部情况。就以这篇《劝学》为例,通假字就用了十几个之多,而且其中有些是不很常见的。有了这么一大批拦路虎,《荀子》当然又有它并不易读的另一面了。环环紧扣,曲径通幽一《劝学》艺术特色苟子的《劝学》一文的议论艺术主要有两个方面。围绕中心,环环紧扣是本文议论艺术的特色之一。全文的中心论点是“学不可以己”。提出这个中心论点之后,作者分别就学习的意义、学习的作用、学习的方法和态度三个角度来论述中心论点。“学习”是可以改变一个人的智慧和品行的。通过学习可以改变自身的不足之处,达到一个崇高的境界。那么,怎么样去学习呢?要积累。怎么样积累呢?持之以恒,专一。这样一环扣一环,丝丝入扣,透辟入里地论证了“学不可以已”的屮心论点。大量运用比喻是本文议论艺术的又一特色。全文共运用了二十个比喻。“学习的意义”用了五个比喻,“学习的作用”用了五个比喻,“学习的方法和态度”用了十个比喻。具体分析如下:第一段议论学习的意义。这一部分作者用了五个比喻。“青出于蓝”和“冰寒于水”,说明事物经过一定的变化,可以提髙。“直木为轮”说明事物经过一定的变化,还可以改变原來的状态。三个比喻分了两层意思。然后用“故”归纳上文,又用了“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两个比喻进而推论出人必须通过学习和参省才能达到“知明而行无过”的境地。第二段议论学习的作用。这部分作者用了五个比喻。用“跋而望”“不如登高之博见”这个比喻形象说明只有摆正“学”和“思”的关系才能使学习产生显著效果。随后乂连用''登高而招”、“顺风而呼”、“假舆马”、“假舟楫”四个比喻,从见、闻、陆、水等方面阐明了在实际生活中由于借助外界条件所起的重要作用,从而说明人借助学习,就能弥补自己不足,取得更显著的成效。最后由此得出结论,君子所以能超越常人,并非先天素质与一般人有差异,而完全靠后天善于学习。第三段议论学习的方法与态度。这部分作者用了十个比喻。先用两个比喻,从“积土”、“积水”推论到“人的积德”,正面论述积累的作用,说明学习上的成就是不断积累起来的。接着又用“不积蹉步”、“不积小流”两个比喻从反面说明如果不积累就不能达到远大目标。这是本段第一个层次,说明学习要积累。下面就分两层说明如何做到积累。作者用四个比喻 正反对照:先用“骐骥”、“弩马”对比,说明主观条件的好坏,不是学习的决定因素,坚持不懈才是学好的关键;又用“锲而不舍”,“锲而舍之”対照,说明只有坚持不懈、持之以恒,才会有所成就。这是本段第二个层次,说明做到积累就要坚持不懈。最后一个层次,作者用蚓和蟹两个比喻正反对照,说明做到积累还要专一。后面两个层次说明:做到积累的两点保证,两者缺一不可。作者在本段屮分三个层次,是从学习的方法和态度这个角度来论述了屮心论点的。另外本文的设喻有以下几个特点:1、以日常生活川常见的事情或现彖作为喻体。2、设喻方式多样:(1)正面设喻。(2)正反设喻。(3)反复设喻。3、设喻与说理结合紧密,形式十分灵活:⑴有的是将道理隐含于比喻Z屮。⑵有的先设喻,后引出道理。⑶有的先设喻,引出道理后,再用另外的比喻进一步论证。《劝学》“劝”的是什么?苟子的《劝学》汪洋恣肆,堪称千古奇文,是历来语文教材的传统篇目,历來都很重视它对学生学习的启迪作用。但对“劝学”中“学”却往往被忽略或误读,以为学习是我们司空见惯的词语,就是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的意思,或者搬来心理学上的定义——学习是指学习者因经验而引起的行为、能力和心理倾向的比较持久的变化。其实这样理解不符合《劝学》的原意,也妨碍了学生理解文章的词句和文理,把握它的写作技巧。我们以为《劝学》“劝”的应该是不断加自身强修养,以达到君子的标准。要明确这一问题,我们不能不先看一看荀子的教育目标。作为儒家学派的杰出思想家、教育家,出于走向统一的时代需要,荀子从礼法兼治的政治思想出发,提出教育的主要目的是培养既有儒者的学识、品格,乂具有治国理政的才能与胆识的,能为封建政权服务的各级官吏。具体则为:“好法而行”的士;“笃志而体”的君子;和“齐明而不竭”的圣人。“士”的标准应是“好法而行”,“上则能尊君,下则能爱民”。“君子”的标准比士高得多,苟子在 《儒效》篇里说:“君子言有坛宇,行有防表,道有一隆”,意思是说君子讲话必依循一定的原则;行为有一定的标准,道德高尚,且至最高的境界。这样的人“务修其内而让之于外,务积德于身而处之以遵道;如是则贵名起如日月,天下应之如雷霆”。“圣人”是荀子要培养的最高标准的人才。正是在这个教育目标的观照下,《劝学》提到“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借用了曾子的话——“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强调学习者应当不段加强修身养性,形成美好的人格。杜绝腐朽思想的侵袭,向正直的人靠拢,“防邪僻而近中正也。”防微杜渐,谨慎从事,“君子慎其所立乎!”认真学习“先王之遗言”,“不闻先王之遗言,不知学问之大也。”努力积累,“积善成徳,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诵读经文,“学恶乎始?恶乎终?曰:其数则始乎诵经,终乎读礼。其义则始乎为士,终乎为圣人。”并且引用了《诗经》的话“诗曰:'嗟尔君子,无恒安息。靖恭尔位,好是正直。神Z听Z,介尔景福。'”由此可见荀子说学习的意义在于“始乎为士,终乎为圣人”,荀子强调学习,是偏重于封建礼法道徳的教育的。为什么人们要不断加强思想修养呢?这和荀子的教育哲学紧密相连的。在关于人性的问题上,荀子从他的自然的天道观出发,提出他的性恶论的思想。他认为“目好色,耳好声,口好味,心好利,骨体肤理好愉逸”(《荀子第二十三•性恶》),都是人的自然需求,“凡人有所一同:饥而欲食,寒而欲暖,劳而欲息,好利而恶害,是人之所生而有也,是无待而然者也,是禹、桀之所同也;口辨酸咸甘苦,鼻辨芬芳腥臊,骨体肤理辨寒暑疾养,是又人之所常生而有也,是无待而然者也,是禹、桀Z所同也。”(《苟子•荣辱篇》)也就是人性恶的生理基础。人之所以能够弃恶从善,是因为人不断地坚持学习积累的结果,所以“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在教育的和环境的影响下,“人积耨耕而为农夫,积断削而为工匠,积反货而为商贾,积礼义而为君子。”(《荀子•儒效篇》)所以他认为,“涂之人可以为禹。曷谓也?曰:凡禹之所以为禹者,以其为仁义法正也。然则仁义法正有可知可能之理。然而涂之人也,皆有可以知仁义法正Z质,皆有可以能仁义法正Z质,然则可以为禹明矣。”“涂之人可以为禹”一方面是因为他具备接受教育影响的基本素质;另一方面是因为“仁义法正”等具有可接受性,那么如何将两种可能性结合发展而为现实性?这就涉及到了环境与教育影响的问题。因而荀子十分重视环境和教育对人的影响作用,他认为环境和教育对人的发展起至关重要的影响作用。他在《劝学》中说:“干越夷貉之子,生而同声,氏而异俗,教使Z然也。”“蓬生麻屮,不扶自直;白沙在涅,与Z俱黑。……故君子居必择乡,游必就士,所以防邪僻而近屮正也。”重视向良师益友学习,以培养高尚的思想品德。故曰:“学莫便乎近其人。学之经莫速乎好其人,降礼次之。上不能好其人,下不能隆礼,安特将学杂识 志,顺《诗》、《书》而已耳!则末世穷年,不免为陋儒而已!”学习圣贤之道最方便的办法是接近贤人,以贤人为榜样,处处向贤人学习,英次才是学习礼法条文。荀子说,如果一个人不愿接近贤人,爱慕贤人,向贤人学习,又不能学习礼法,以礼法约束白己,那么他不过是学了些杂乱的知识,会训释《诗》、《书》的句子罢了。这种人一辈子不过是“陋儒”而已。由此可见,《劝学》的主旨并不是讲文化知识的学习,而是着重阐发思想道德的学习修养问题。这样我们再來看教材(山东省小教专科文学教材)所选的部分的思路就很清晰了。开头三个自然段,阐述学习的重要性。首段说通过学习可以改造和提高人的素质的道理。“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从思想品德修养的角度来强调学习的重要性的。第二自然段,“故不登高山,不知天Z高也”一组排比句,借天高地厚的比喻,说明先王遗言之博大精深。地处东南的吴越与地处北方的夷貉,他们的孩子落地的时候都是一样的呱呱啼哭,长大以后语言和风俗习惯却不相同。这是由于受到的教育不同所造成的。可见学习对人的重要性。第三自然段,用一系列比喻说明学习可以增加人的才干。“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所谓“善假于物”,就是善于学习。君子的天性同一般人没有什么两样,只是善于学习罢了。第四自然段,谈环境对人的重耍影响。文章先以蒙鸠、射干、蓬蒿、白沙、兰槐之根等物的遭遇,启发人们重视环境影响的问题。最后概括说,人们应当选择环境好的居处,应当选择贤士交游,这样才能防止受到邪恶小人的影响,才能受到正直君子的感化熏陶。第五自然段,告诫人们要谨言慎行,注意品德修养,这样才能避免蒙受耻辱和灾祸。“物类之起,必有所始。荣辱之來,必象其德。”事物的产生,都有它的根源。“肉腐出虫,鱼枯生蠹,怠慢忘身,祸灾乃作。”鱼、肉腐败,必定长蛆生虫,一个人不检点自己的言行,恣意贪图淫逸荒乐,必将灾祸临头。最后归结说:“故言有召祸也,行有召辱也,君子慎其所立乎!”第六自然段,讲学习应当循序渐进,不断积累,坚持不懈,专心致志,学习者要有端正的学习态度。要具备圣人那样崇高的思想道德。就必须不断的积累。积累就要持之以恒的态度,“骐骥一跃,不能十步;弩马十驾,功不在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学习贵在坚持的道理。由此得出结论说:“是故无冥冥之志者,无昭昭之明;无惰悟之事者,无赫赫Z功。”最后引用《诗经》中《尸鸠》一章,归纳出本段的论点:“故君子结于一也勉励人们以贤人君子为榜样,始终如一,努力提高自己的思想品德。《劝学》时代背景战国时期,奴隶制度进一步崩溃,封建制度逐步形成,历史经历着划时代的变革。许多思想家从不同的立场和角度出发,对当时的社会变革,发表不同的主张,并逐渐形成墨家、儒家、道家和法家等不同的派别,历史上称之为“诸子百家”。诸子百家纷纷著书立说,宣 传自己的主张,批评别人,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战国时期儒家的重要代表人物是孟子和荀子。孟子宣扬“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为统治阶级辩护的思想,而荀子却认为:人力能征服白然,应该利用自然为人类服务。他的门人韩非、李斯成为战国末期的法家重要代表人物。《劝学》课文解题《劝学》是《荀子》第一篇,“劝”是“劝勉、鼓励”的意思。《劝学》的“劝”起着统领全篇的作用。它在文屮有“劝勉”的意思。“劝”的繁体字“勸”是形声字,凡是用“力”作声旁的字,多数有给人们勉励的意思,如“励”、“努”等。这是“劝”的本义,而在现代汉语中,“劝”,解释为“劝阻”,词义已经转移了。作者在这篇以《劝学》为题目的文章中,勉励人们要不停止地坚持学习,只有这样才能增长知识,发展才能,培养高尚的品徳。《劝学》疑难解析1、如何理解本文的题目?劝学”中的“劝”字理解得准确与否是能否正确理解文意的一个突破口。“劝”字在现代汉语中一般解释为“劝阻”、“劝解”等意。但是在古汉语中却不是这样解释。大凡古汉语屮用“力”作形旁的,多数有给人们勉励的意思,如“励(劝勉,鼓励)”、“努(勉力)”、“劭(劝勉)”、“勖(xfl)勉励)”等。“劝”也不例外,也是劝勉、鼓励之意。全文以“劝学”为题,就是鼓励人们要不停止地坚持学习,只有这样才能增长知识,发展才能,培养高尚的品徳。“劝”字在现在也还保留着“鼓励”的意思,如:“天津劝业场”中的“劝”。2、本文第2自然段中运用了儿个比喻?它们在表义上有何内在联系?第2段作者用了五个比喻。第一个比喻“青出于蓝”,不能认为它的意思是比喻学生超过老师,这是它作为成语后新产生的意思。本文中这个比喻和“冰寒于水”,是说明事物经过一定的变化,可以提高。“直木为轮”说明事物经过一定的变化,还可以改变原來的状态。这样,三个比喻分了两层意思。作者在这一基础上,用“故”归纳上文,又用了“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两个比喻作为事例,进而推论出人必须通过学习和参省才能达到“知明而行无过”的境界。后面两个比喻并列说明:肯下功夫,必见成效。3、第3段中用了几个比喻?它们在意义上有何内在联系?第3段作者用了五个比喻。开头作者先用“终tl而思”、“不如须臾之所学”来阐说,接 着就用“跌而望”,“不如登高之博见”这个比喻,形彖说明只有摆正“学”和“思”的关系,才能使学习产生显著效果。为了把道理说得更透彻,作者顺势而下,连用“登高而招”、“顺风而呼”、“假舆马”、“假舟楫”四个比喻,从见、闻、陆、水等方面阐明了在实际生活中利用和借助外界条件所起的重要作用,从而说明人借助学习,就能弥补自己的不足,取得更显著的成效。最后由此得出结论:君子所以能超越常人,并非先天素质与一般人有差异,而完全靠后天的学习。4、第四段屮作者共用了儿个比喻?请分析其意义和关系。本段共用了十个比喻。作者先用两个比喻,从“积土”、“积水”推论到“积善成德”,正面说明了积累的作用,说明学习上的成就是不断积累起来的。接着又用“不积理步”、“不积小流”两个比喻从反面说明如果不积累就不能达到远大目标。这是本段的第一个层次,说明学习要积累。下面就分两层说明如何做到积累。作者用四个比喻正反对照:先用“骐骥”、“弩马”对比,说明主观条件的好坏,不是学习的决定因素,坚持不懈才是学好的关键;又用“锲而不舍”、“锲而舍之”对照,说明只有坚持不懈,持之以恒,才会有所成就。这是本段第二个层次,说明积累还需坚持不懈。最后一个层次,作者用蚓和魏两个比喻正反对照,说明做到积累还要专一。后面两个层次说明:做到积累的两点保证,二者缺一不可。5、《劝学》一文的基本思路是怎样的?本文的中心论点是“学不可以己”,围绕这个中心,文章用三个段落,从三个方面进行论证:笫1段说明学习的意义,指出学习可以增长才干,培养品德;第2段说明学习的作用,并指出学习要“善假于物”;第3段说明学习应采取点滴积累、锲而不舍、用心专一的态度。本文的论述采用了逐层深入的结构,环环紧扣。6、《劝学》一文的魅力在何处?本文形象清新,脍炙人口,千百年来为人们传诵而不衰。最重要的是在于,它把深奥的道理寓于大量浅显贴切的比喻之中,运用比喻手法时又极其自然灵活,生动鲜明而绝无枯燥的学究气。文章中的比喻或先声夺人,或水到渠成,均通俗明了,直观浅近。不仅如此,比喻还多样灵活富于变化。有的地方正面设喻,如:“青出于蓝”、“冰寒于水”、“棘以为轮”、“金就砺则利”等,从正面阐明学习的重要性;有的地方正反设喻,如“蚓”和“蟹”、“骐骥”和“弩马”、“锲而舍Z”和“锲而不舍”等,通过正反对比的手法,把所要说明的道理说得更加具体、明白;有的地方反复设喻,如“跋而望”、“登高而招”、“顺风而呼”、“假舆马”、“假舟楫”,连用多个不同的比喻,共同说明学习的重要作用。本文使用的喻体多是生 活中常见的事物,浅近贴切,具体形象;表意显豁而深刻,使人读来津津有味,从中受到启发。7、学习本文对我们有什么借鉴意义?在本文中,苟子从朴素的唯物主义观点出发,指出人的道德、知识、才能不是天生就有的,而是通过后天的学习収得的。君子所以能超过常人,并非先天素质差异所致,而是后天善于学习使然,这同孔子“上智下愚”的思想截然不同,是一个很大的进步。文中又指出学习要靠逐渐积累,持之以恒,用心专一。这些对我们都有借鉴意义。本文也有不足,“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这是缺乏科学知识的说法;另外对学习的目的、意义、方法的论述,只强调了积累、锲而不舍、专一,而没有强调在批判继承的基础上创新。8、孔子所说“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与荀子所说“学不可以已”,这两者之间有什么区别?荀子把“学而时习之”改为“学不可以已”,且通过“君子”之口说出来,这对纠正人们学习上常犯的不能持Z以恒的毛病,更有针对性。由此可以看出,荀子抓住关键,解决了根本问题。就强调的程度来看,孔子虽然也“劝学”,但“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论语•季氏》)的根深蒂固的思想,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他对学习目的及其重要性的全面而正确的认识,而荀子则认为礼义道德和系统认识只有靠后天学习才能获得,这就在新的认识论基础上,发展了儒家的“劝学”传统,把学习的重要性提到了一个新的高度。9、孔子说:“学而不思则罔。”而苟子却说:“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二人的说法孰对孰错呢?两位儒家大师的观点看似矛盾,英实并不相悖。“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强调的是学习需要正确的态度和方法,学思结合。荀子并没有否定思考,他反对的是单靠坐在房子里苦思冥想的方法。他强调利用外界事物,向实际学习。他通过“终FI思”与“须臾学”的对比,雄辩地证明了空想不如“善假于物”的学习。苟子把“所学”与“善假于物”联系起來,“这意味着学习的目的是要认识客观事物的规律,并利用这些规律知识,去改造客观世界”。《劝学》的思想美、逻辑美和语言美赏析在先秦诸子散文中,《苟子》无疑是一颗璀璨的明星,而作为该书开篇之作的《劝学》,更是闪射着美的光辉。那么,它美在何处?第一,深邃的思想美。在荀子生活的吋代,接受教育还只是少数人亨有的特权。他倾心办学,执著地著书立说,高扬“劝学”的旗帜。 文章主旨“学不可以已”的学习观,正与我们当今侣导的“终身学习”理念异曲同工。苟子的这种观点缘于坏境可以改造人的唯物主义思想,同时也与他的“性恶论”一脉相承。荀子认为,人能够通过后天的努力、圣贤的教化、文化的熏染,逐渐克服自己与生俱來的“恶”。而这一学习观也客观地遵循了人的认识规律。文章在“学不可以已”这一主旨的统摄之下的许多观点,同样诠释着荀子深邃的思想。如“青,取Z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Z,而寒于水”的命意,揭示了客观事物内在的规律,使人对克服自身固有的缺欠、完善自己的品行充满信心,从而引人向善,这无疑有利于社会的进步。我们从《劝学》中不难看出,文中许多重要观点已超出了对学习本身的关注,充满了对人性的关怀。第二,论证的逻辑美。集中笔墨论述一个问题是荀子议论性散文的一贯风格,《劝学》也不例外。文章不枝不蔓,始终围绕学习展开论述。作者在首段亮出了全文的屮心论点“学不可以己”。这个观点中包含两方面的意思,一是说学习非常重要,所以不能放弃;二是说学习要有所得,应采取正确的态度和方法,不能一曝十寒,半途而废。接着分别从三个方面对这一论点进行阐释。第二段论证学习的意义在于使人“知明而行无过”,第三段论证学习的作用是使本性与一般人没有差别的人成为君子,第四段论证学习的方法和态度贵在积累,坚持,专一。从以上分析可看出,首段总揽后三段,而后三段各有侧重,又互为联系,全文浑然一体,让人明白了为什么学习和如何学习的深意。文章不仅在整体安排上环环相扣,而且在单独的一段中也显示出逻辑的严密性。比如最后一段,主要从三个角度论述学习应具备的正确方法和态度。自“积土成山,风雨兴焉”到“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着重强调一个“积”字,说明学习是一个积少成多的过程,要靠日积月累,不能一蹴而就。自“骐骥一跃,不能十步”到“锲而不舍,金石可镂”,着重强调一个“恒”字,论述学习要坚持不懈,持之以恒。段末则着重强调一个“专”字,论述学习必须专心致志,心无旁鸳。“积”“恒”“专”,三者相对独立,而又密不可分。第三,鲜活的比喻表现11!的语言美。《劝学》的说理性很强,但作者并非正襟危坐,枯燥地论道,而是巧妙设喻,娓娓说理。文中比喻论证铺锦列绣,显示出“鲜”“活”的艺术魅力。“鲜”,是说比喻的内容通俗明了,毫无陈腐的学究气。荀子善于发掘生活的宝藏,将深奥的道理寓于形象的比喻之中,连类比物,启迪思考,使读者很容易接受作者所说的深刻道理。如文章开始的“青胜于蓝”“冰寒于水”“糅以为轮”“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等五个比喻,都来白生活,充满了智慧。“活”,是说比喻的形式多样。有的正面切入,直陈观点,如“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有的反面迂回,论证道理,如“不积蹉步,无以致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有的同类并列,反复强调,如“登高 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有的正反对照,蕴涵深意,如“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有的单独设喻而把道理隐含其屮,让读者领会,如“青胜于蓝”“冰寒于水”。全文比喻众多,变化多姿,毫无罗列重复之感。随着用比的连续转换和充分展开,形成整齐又富于变化的句式,使文章气势恢弘,说理流畅,内容形式和谐统一。《劝学》里面的物理问题人教版(包括各地的版本)高一语文第一册选有荀子的《劝学》一文,其中有句:“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这句话中的“声非加疾”不符合客观实际,观点错误。为什么呢?请让我先从什么是“声咅”说起。有人说:“耳朵听得见的就叫声音。”有人说:“它是会响的。”有人干脆这么说:“打鼓发岀'冬冬'的声音,拍掌发出'啪啪'的声音,打桌子发出'彭彭'的声音……”显然,这些答案来自我们日常的生活经验。马虎一点的话,我们可以说他回答得对。不过,假如一个物理学家也这么回答的话,恐怕大家就要笑掉大牙了!当然,物理学家却从来不会这么回答。他们往往先不说话,而是找来一面鼓,把-些小纸片撒在鼓面上,然后敲打鼓面。这时,可以看见小纸片在鼓面上兴高釆烈地跳着“迪斯科”,而鼓发出“冬冬”的响声。当鼓敲得重的时候,纸跳得就高,“冬冬”的声音就响。敲得重的次数越多,“迪斯科”扭得就越快,“冬冬”的鼓声也越密。最后,物理学家才会给你解释:声音是由于空气震动产生的,和鼓面接触的空气,像鼓面上的小纸片一样受到震动,产生声波,这种声波也就是“耳朵听的见的”、“会响的”——声咅。我们知道,鼓面震动时,不时向外作凸——凹——凸——凹……的运动,和鼓面接触的空气也就随着鼓面作凸——凹——凸——凹……的运动,空气的体积不断被压缩——膨胀一—压缩——膨胀……空气的密度也产生变化,不断地呈现密——疏——密——疏……的变化。鼓面附近的空气一边发生这种变化,一边把这种变化传递给离鼓面更远的空气……这样不断地继续下去,传入人的耳鼓,产生声音,这就是声音的传递运动,当然,这种运动频率极快。明白了上述道理,我们就可以回过头来解释荀子说的:“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的道理了。风,是空气流动的一种自然现象,它对空气的压缩和扩散会产生影响。如果你“顺风而呼”,那么,风对你的声音的传播无疑会起推波助澜的作用。你的声音顺着风传播,就好比是顺水行舟,因为风会使本來就传得飞快的声音更加神速,使它的压缩一膨胀一一互 缩……的运动更加剧烈,声咅中的逆风方向的声波受到阻扌当,有一部分被扌当回来,和顺风的声波重迭在一起。这样,声音不仅在传播时因速度加快而损耗减少,而且还会在传播时意外地得到一些咅量,和无风时相比,怎么不会“而闻者彰”呢?“顺风而呼”,“而闻者彰”的自然现彖很容易被人们感知,除了顺风而來的声音确实比逆风而來的声音响亮外,可能心理作用也是一个因素。因为顺风听音非常清楚,而逆风听音却很模糊,两者相互一比较,顺风听咅的清楚性当然就更加突出了。另外,用分子震动论来解释“顺风而呼,而闻者彰”的道理也未尝不可。发声物体在震动的时候,撞击了贴近它的气体、液体或固体的分子,这些分子接二连三地撞击贴近它们的分子,声波就传到远方去了。有风的时候,分子接二连三的撞击运动进行得会更快、更剧烈,听的人也就觉得更清楚。可见,“顺风而呼”,声音加疾了,而并不像荀子说的“声非加疾”。荀子所说的“声非加疾”虽然不正确,但他说的“而闻者彰”却是合乎科学理论的。我们当然不能苛求两千多年前荀子,只是,我们在阅读的时候,必须清楚这些道理并能用科学的方法加以解释才好。《荀子》概论苟子这本书,为分崩离析、激荡动乱的时代,带来大一统的思想。“子”乃是古人对学者的尊称,荀子即是尊称荀老师。现行荀子的版本,起自劝学篇,而迄于尧问篇,计收录32篇,每篇皆有特定的中心题旨,以及广泛的讨论。一、内容概要1、劝学篇:苟子一书的首篇。阐述后天教育对人格形成的重大影响,并论究学问的重要性。为学的方法和内容以及自我涵养的重要。本篇不仅阐扬苟子一书Z基本主张,同时亦可反映苟子的为人。(1)“青出于蓝而胜于蓝”青色是由蓝色提炼出来的,却比蓝更青。冰是由水凝成的,但是比水寒冷。如同木材直得能合于墨线,把它揉成车轮,乂弯弯地合乎圆规,虽然晒干后翘起,也不可能再恢复挺直的原状,这是“软”的工夫使它改变的啊!所以,木头一受绳正就会笔直,刀剑一经琢磨就会快利。同样地,君予若日日三省,不断地穷究学问、必将增长其睿智,不会再有失礼不当的言行。初降世间的婴孩,尽管他们出生的地点不同,但是呱呱落地的哭声,却不会因地而异。 日后随着成长环境的区别,才逐渐染上不同的习俗,更由于不同的教育方式,产生不同的人格。(2)“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登高挥手吋,虽然手并没有加长、但是远方的人都能看见。虽然没有飞快的腿劲,藉着车辆的功用,千里之途也能一日到达。身为君子的人,并不是由于天资聪颖,只是善于巧妙地利用各种条件罢了。例如,有一种被称为“蒙鸠”的小鸟,常把羽毛筑成的巢,用草系在芦苇的苇芒上。风一吹。苇芒折断了,巢中的鸟蛋自然破裂,雏鸟就此遭到摧残。但是鸟巢之所以翻覆,并不是由于巢的构造过于粗滥,实在是因为苇芒太脆弱的缘故。另外有一种叫做“射干”的植物,茎长仅有四寸而已,可是因为它t在高山上,所以能够俯视千仞之谷,这也是得地利之便。蓬是很柔弱的植物,但是它和麻生长在一起时,即使没有支撑物,也能长得笔直。白砂若和污泥混杂一块,必然也被染得污秽了。所以,君子应当选择良好的居处,结交品格优秀的朋友。为求正心,对自己修身无助益的,即当远离。(3)“不积珪步,无以至千里”虽有千里之遥,只耍步步向前,则必能达到目的。不论是巨渊、深水,都是由百川汇集,然后成形的。不论是何等的劣马,只要不半途而废,持续不断地走上十天,就能与名马一天的行程相当。以上所举的例子都是由于持续以恒,专心致志,才获得成功。由此,我们了解:没有专一的心志,就无法拥有清明的智慧;没有精纯的工夫,就不可能创立显著的功业。2、天论篇:本文说明自然界的运行乃是rti于天命使然。主张人应主动地去克服大自然,并且进一步利用自然万物,而不只是朿手听凭自然的摆布。这是一篇对大自然重新估量、对人类寄予新希望的文章。(1)“天行有常,不为尧存”天Z运行,有其一定的法则。不论天下出现了何等的圣王或暴君,天的运行也不会有所改变(天行有常,不为尧存……)。虽然人间有吉凶,但那绝非天的意思,而是人为因素所致。因为,一个努力工作而生活俭朴的人,不可能受困于贫苦;一个生活有规律且经常运动的人,也不容易感染疾病;反之,如果懒惰而奢侈,当然不可能得到富贵;生活既不规律又不运动,当然不可能有健康的身体。所以,在相同的天时条件Z下,一个政治紊乱的国家,其灾难必定多于一个国治民安的国家;怨天是错误的,因为这并不是天命所致,而是人自己所种下的祸根……天有四季的变化,地有造物的能力,而人却具有利用两者的能力。天、地、人三者各扮演不同的角色,宇宙的秩序才得以维持。人忘记自己扮演的角色而想侵犯天地,那是愚不可及的事。真正聪明 的人不会逾越本身的领域而行动。真正的智慧就是不超出人类的领域去做无谓的思考。(2)“天不为人Z恶寒也,辍冬;地不为人Z恶辽远也,辍广;君子不为小人Z匈匈也,辍行。”上天不会因为人厌恶寒冷就将冬天从四季中删除,大地也不会为了人们厌恶路途的遥远而将其距离缩短;同样的道理,一位君子也不会因为受到小人的左右,而停止正道的实践。由此便可看出:天、地都有它们不变的法则,而君子更应该有他不变且坚守的原则。(3)“从天而颂之,孰与制天命而用之”古时候,当日蚀、月蚀的特殊景象发生时,人们就低头默祷,希望它赶快消失;而当大地龟裂,不见滴水的干旱來临时,人们就架起台子,祈求上苍降雨。看到这种情景,我们不禁要问:难道那些人真以为如此做,就能达到他们的目的吗?当然,答案是否定的。可是为什么他们仍照着这种方法来祈求上苍呢?原来他们是抱着“尽人事以听天命”的态度而为事实上,即使是人们不求雨,在该下雨的时候,也照样会降雨的。如果人们把天看得至高无上而盲目地崇拜,倒不如把天降一级看作与万物无异而加以充分利用。把上天所生的各种变化运用到我们日常生活中,不是比歌颂天,追随天更能增加我们的利益吗?这句话是怎么说呢?举例而言,我们是应该消极地欣赏因四季变化所呈现出的迷人景色呢?还是应该积极地利用季节的变化以提高生产呢?一味地敬仰上天,而忽略自己的力量,那是愚不可及的事。3、性恶篇:本篇说明人性本恶,只要能树立正确目标,再加上适当的指导与不断的努力,渐渐地,就能将本性转变为善。这是一篇与孟子“性善论”对立的文章。(1)“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人的天性本属于恶,后来所以会有善的一面,只是人为所致。人一生下来,就有许多天生的劣根性,如轻易为利所诱、有嫉妒他人之心及热衷于物质追求等。如任此种天性发展。必会引起许多原可避免的争执,因而破坏社会秩序及道德,导致混乱局面的产生。为了避免这种情况,必须有一位指导者根据法令来教导人们,辅以理、义(此二者乃儒家社会中的行为规范,荀子认为与法颇为相似)的教化。如此方能自我抑制,遵守社会秩序及道德,社会才能获得安定。举例来说,如果我们想把弯曲的木材侨直,就必须利用固定板,而刀之所以锋利亦是因为磨刀石的缘故。天性,是与生俱來的,并非靠后天学习所能获得,更不是人力所能创造的。至于理、义, 则是圣人所制定的规范,只要用心去学,人人都可以获得。这种只要努力去学即可获得,只要去做就可以做到的,就称作“人为”。(2)“故圣人Z所以同于众其不异于众者,性也;所以异而过众者,伪也”圣人与常人在天性上并无差异,但由于后天的努力,才使圣人优于常人,这种后天的努力,就称“人为”。古吋候,圣人为使人民都能够成为善良、守法的百姓。创立了一套治国化民的制度,例如树立君主权威,以礼、义作为人民的行为规范,及制定完善的刑法等。当一国幸得仁君时,他必会采用圣人的这套制度来治理国家,如此,人民就能奉公守法,国家也必会步向康庄大道。一旦国家不幸,遇一昏君。他却不会來用圣人的制度治国,结果弄得民不聊生,恶势强权抬头,正义真理无法伸张,社会秩序也会很快地崩溃,国家自然无法强大。什么是圣人呢?圣人乃是众人Z屮的佼佼者,也就是最优的人。以古时候的大禹为例,大家都尊他为圣人,是什么道理呢?原來大禹具备了仁、义、礼这三个高超德行,仔细想想,仁、义、礼这三者都是为大众所了解而可以实践的,假使一个人想成圣人,就必须明了这三项道理,并且,持之以恒彻底实践。最后,就能达到圣人的境界。也许一般人会认为成圣太难,且看古往今来,芸芸众生,又有儿位是圣人呢?如果有这种想法就错了。可以这样说,一个人如果努力追求学问,注重品德修养,时时不忘行善,那么在不知不觉屮,他已达到了仁、义、礼三者,而成为圣人。4、非十二子篇:本篇是对十二位思想家所作的一番评论。荀子先把战国时代极为活跃而享有盛名的十二位思想家分成六派,然后根据自己的理论,将他们逐个评驳。此外还谈到知识分子的处世方法,并对当时学者们丑陋的一面进行了批判。5、儒效篇:这篇是站在儒家立场,说明它对安定天下所作的重大贡献。同时认为圣人是维持社会秩序的中心人物,但仅以仁政治国是不够的,必须以强大的武力为后盾,才能使国家富强、长久。这是一种讲求现实的理论。6^王制篇:本篇以礼、义为基础,说明政治的具体面目。认为一个人在社会屮的阶级和所担任的职责,应该有明确的规定。又认为君主有三种不同的类型——王者、霸者、强者,并说明了王 者之所以优于霸者、强者的地方及其所负的重大责任。7、富国篇:在此篇屮,专门讨论王者的经济理论。叙述一位君主如果想要达到国富民强的目标,就必须团结全国上下。在财政上力求节约,在生产上提髙效率,在国防上充实国力,如此才能达到目的。不过,这种经济理论虽然是以满足人民生活为出发点,但苟子认为仍应根据每个人的身分(即阶级)來实行,这样才能维持社会秩序。8、议兵篇:在本篇屮,主要叙述军事和战略的理论。王者应该釆用仁君所主张的兵法,使对方心悦诚服,自动投降。因为真正的战略并非用军事的观点来拟定,而是以君主的德望为基础,并且只是一种为达到目的所采用的政治手段。9、解蔽篇:叙述人类这颗主宰权衡的心如何发挥功能,及当心受到外在引诱而迷惑吋,会招致何种灾祸。主张对一件事情作岀正确判断后,就要完全发挥心的功能、并且这颗心不能与社会伦常脱节。本篇还涉及到心理学、认识论的范畴。10、正名篇:所谓正名,就是匡正言语之乱。本篇对言语的形成、它所扮演的角色以及衬对正名产生的修等都有详细的叙述;对如何引导人类欲望走向正途也有清晰的说明。向古代母亲学教子:宽严相济巧劝学重视家庭教育,这是中国历来的传统,翻检史册,故事无数,其中,尤以母亲教育子女成材的事迹最为生动深刻、流传久远。细品众多“贤母”的教子故事,对于今天的教育仍不失启迪。宽严相济巧劝学孟母“断织喻学”的举动,可以算是体现中国母亲智慧的典型例子。孟子小吋无心向学,一次还没放学就跑冋了家。孟母正在织布,见他回来,问道:“学习怎么样了?”孟子漫不经心地说:“跟过去一样。”孟母闻言,举起剪刀一把剪断了织好的布。“读书犹如织布,累丝成寸。你荒废学业,如同我剪断这布一样,还能接得上吗?”孟子顿有所悟,从此手不释卷,刻苦攻读。与孟母一样,东晋名将陶侃之母也曾借助纺织教儿爱惜光阴,用功读书。她让小陶侃观察织布时梭子飞快穿梭的情景,温言启发,循循善诱,从此把“光阴似箭,tl月如梭”八个 字印在了陶侃心里。此外,宋朝欧阳修母画荻教子识字、唐朝诗人元稹Z母从不体罚子女的佳话,都为人们称颂。箸名作家茅盾八十寿辰时,写了一首《八十自述》诗,深情地回顾了童年时母亲的精心培育:“……大节贵不亏,小徳许11!入。课儿攻诗史,岁终勤考绩”,述说自己小吋贪玩,母亲虽然生气,但也不忍心打骂,而是说服教育,循循善诱。邻人颇有微词,认为她对孩子太“姑息”。母亲一度也困惑,但她经过深思,坚定了自己的教育方法:“只要抓好大节教育,孩子偶尔贪玩点也没什么。”这与古人宽严相济、劝学有方的教子智慧一脉相承。点评:“知识改变命运”,古今一理。古时的母亲们都十分重视促子学习,千方百计地教子读书。值得称道的是,这些母亲自有一-种天然的容智,在教子吋不是举起棍棒,而多以巧妙的方式喻学,晓之以理,以情感化。防微杜渐敦品行明清之际著名思想家顾炎武市婶母一手抚养长大。顾炎武从小聪颖,常被夸赞,渐渐滋长了骄傲情绪。婶母觉察后,让他背诵并解释《卖柑者言》。这是一篇寓言杂文,用形象的比喻,揭露那些“金玉其外,败絮其中”的达官贵人的腐朽本质。顾炎武解释得很清楚。“还有什么别的意思吗?”婶母追问。顾炎武无言以对。“文章的讽刺对一般人不也很有教益吗?如果做学问刚有一点进步就骄傲起来,满足于一知半解,那不也就是'金玉其外,败絮其屮'吗!”顾炎武闻言大窘,从此立志进德,勤于修身。三国人孟宗十岁时,母亲送他到河南南阳求学,临行前,特意为儿子做了厚褥大被。南阳气温较高,用不着厚褥大被,邻人感到奇怪,便问为什么。孟宗母说:“我儿年幼无知,不懂得怎样和同伴们相处,不会帮助别人。我想,求学的同伴中难免有缺衣少被的,我是要他和那些家境贫穷的同伴同铺一条褥,同盖一条被。这样,可以'听声相应,同气相求',受到良好的影响和熏陶。”用心良苦的话语里,闪现岀朴素而高明的智慧。再比如,孟母三迁,是防微杜渐,看到了环境对人品性的影响;春秋时文伯母教子克己自励,春秋时江乙母、东汉范滂母教子刚直不阿,岳飞母刺字励子“精忠报国”等等,均体现了不俗眼界与高尚徳行。点评:与重学崇文相比,历代母亲更注重对孩子品性的培养。她们都把良好行为规范和优秀品质视为做人的根本,巧妙地输送到孩子心里。行正品端身为范《礼记》屮说「'幼子常视勿诳。”意为小孩子常在父母身边,父母不要说谎。孟轲母正是这样严于律己,不打诳语。有一次,小孟轲看到邻居家正在杀猪,便问母亲:“他们杀猪干什么?”孟母信口说: “杀猪给你吃肉呗!”刚说出口便觉失言,非常后悔:“孩子刚刚懂事我就欺骗他,这明明是在撒谎,真不该信口开河。”为了不给儿子造成言而无信的不良影响,孟母咬牙从拮据的生活费中挤出钱來,从邻家买回猪肉,炖好给孟子吃,兑现了无意中的许诺。此外,陶侃母廿受贫困,退鱼劝子为官清廉;唐朝郑果母周济穷困亲友,教子自励,秦末王陵母视死如归教子坚持正义,东汉赵苞母以死励子保卫国家,均起到了很好的教育效果。点评:严于律己,重视以身作则,是屮国母亲们教育子女的一剂良方。在古代社会,妇女生活在社会生活中的最底层,形成了诸如吃苦耐劳、勤勉俭朴、严于律己、宽以待人、不慕名利等高尚情操。在中国母亲身上体现出的传统美德,一直是子女教育最为宝贵的教育资源。孙权劝学初,权谓吕蒙FI:“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F1:“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注释1、初:当初,起初,这里是追述往事的习惯用词。2、权:指孙权,字仲谋,吴郡富春(现在浙江富阳)人,黄龙元年(公元222年)称王于武昌(今湖北鄂城),国号吴,不久迁都建业,(今江苏南京)。229年称帝。3、谓:告诉,对……说,常与“曰”连用。4、吕蒙:字子明,三国时吴国名将,汝南富陂(今安徽阜南吕家岗)人。5、卿:古代君对臣或朋友之间的爱称。6、今:现在。7、当涂:当道;涂,道路8、掌事:当道,当权9、辞:推辞,推托。10、以:介词,用。11>务:事务。12、孤:古吋王侯的自称。13、岂:难道。 24、治经:研究儒家经典。治,研究,专攻。“经”指《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等书。15、博士:当时专掌经学传授的学官.16、邪[y6]:通“耶”,语气词。17、但:只,仅。18、当:应当。19、涉猎:粗略地阅读。20、见往事:了解历史。见,了解;往事,指历史。21、耳:同“尔”,语气词,罢了。22、多务:事务多,杂事多。务,事务。23、孰若:与……相比如何;谁像(我)。孰:谁,哪个;若:比得上。24、益:好处。25、乃:于是,就。26、始:开始。27、就学:指从事学习。28、及:到了……的时候29、过:到。30、寻阳:县名,现在湖北黄梅西南。31、与:和。32、论议:讨论议事。33、大:非常,十分。34、惊:惊奇。35、者:用在时间词后面,无翻译。36、才略:军事方血或政治方血的才干和谋略。37、非复:不再是。£:再。38、吴下阿蒙:指在吴下时的没有才学的吕蒙。吴下,指吴县,现在江苏苏州。阿蒙,指吕蒙,名字前加”阿“,有亲昵的意味。现指才识尚浅的人。39、士别三日:与读书的人分别几天。三:几天,这里指“少”(与常见的“多”的解释不同)。 40、即:就。41、更:重新。42、刮目相待:另眼相看,新的眼光看待。刮目:擦擦眼。待:看待。43、大兄:长兄,这里是对同辈年长者的尊称。44>何:为什么。45、见事:认清事物。46、乎:啊。表感叹语气。47>遂:于是,就。48、拜:拜见。49、别:离开。50、为:成为51、阿蒙:名字前面加阿,有亲昵的意思。当初,孙权对吕蒙说:“你现在当权管事,不可以不学习!”吕蒙用军中事务繁多來推托。孙权说:“我难道想要你研究儒家经典当专掌经学传授的学官吗?我只是让你粗略地浏览,了解历史罢了。你说军务繁多,谁像我一样事务多呢?我经常读书,自己觉得获益很多。”于是吕蒙开始学习。到鲁肃到寻阳的时候,鲁肃和吕蒙议论天下大事。鲁肃非常吃惊地说:“以你现在的军事方面和政治方面的才能和谋略,不再是原来的那个吴下(的老大粗)阿蒙了!”吕蒙说:“读书人分别了几天,就应重新用新的眼光来看待,长兄你为什么这么晚才明白这一道理呢!”于是鲁肃拜见吕蒙的母亲,和吕蒙结为朋友后分别了。荀子名言名句《劝学》学不可以已。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一一《劝学》大巧在所不为,大智在所不虑。一一《天论》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一一《劝学》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不闻先王之遗言,不知学问之大也。一《劝学》神莫大于化道,福莫大于无祸。一一《劝学》君子居必择乡,游必就士,所以防邪僻而近中正也。一一《劝学》[20]物类Z起,必有所始;荣辱Z来,必象其德。一一《劝学》 肉腐生虫,鱼枯生蠹。怠慢忘身,祸灾乃作。一一《劝学》言有召祸也,行有招辱也。君子慎其所立乎!一一《劝学》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徳,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一一《劝学》不积蹉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一一《劝学》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一一《劝学》蹉步而不休,跛鳖千里;累土而不辍,丘山崇成。一一《劝学》无冥冥之志者,无昭昭之明;无惰惰之事者,无赫赫之功。一一《劝学》为善不积邪,安有不闻者乎?一一《劝学》君子Z学也,以美其身;小人Z学也,以为禽犊。一一《劝学》《荣辱》非我而当者,吾师也;是我而当者,吾友也;谄谀我者,吾贼也。一一《荣辱》谄谀者亲,谏争者疏,修正为笑,至忠为贼,虽欲无灭亡,得乎哉?一一《荣辱》人无礼则不生,事无礼则不成,国家无礼则不宁。一一《荣辱》志意修则骄富贵,道义重则轻王公。一一《荣辱》君子役物,小人役于物。一一《荣辱》道虽迩,不行不至;事虽小,不为不成。一一《荣辱》礼者,所以正身也……无礼,何以正身?一一《荣辱》《不苟》小人能,则倨傲僻违以骄溢人;不能,则妒嫉怨诽以倾覆人。一一《不苟》诚者,君子之所守业,而政事之本也。一一《不苟》言无常信,行无常贞,唯利所在,无所不倾,若是则可谓小人矣。一一《不苟》公生明,偏生暗;端懑生通,诈伪生塞;诚信生神,夸诞生盛。此六生者,君子慎之,而禹、桀所以分也。——《不苟》骄泄者,人之殃也;恭俭者,摒五兵也。虽有戈矛之刺,不如恭俭之利也。故与人善言,暖于布帛;伤人以言,深于矛戟。一一《不苟》怏怏而亡者,怒也;察察而残者,t支也;博而穷者,譬也……廉而不见贵者,刿也;勇而不见惮者,贪也;信而不见敬者,好馴行也。一一《不苟》有狗彘之勇者,有贾盗之勇者,有小人之勇者,有士君子之勇者。一一《不苟》挂于患而欲谨,则无益矣。一一《不苟》 自知者不怨人,知命者不怨天;怨人者穷,怨天者无志。一一《不苟》材懣者常安利,荡悍者常危害;安利者常乐易,危害考常忧险;乐易者常寿长,忧险者常夭折:是安危利害之常体也。一一《不苟》仁义徳行,常安之术也,然而未必不危也;污優突盗,常危之术也,然而未必不安也。——《不苟》饥而欲食,寒而欲暖,劳而欲息,好利而恶害,是人之所生而有也。一一《不苟》人之情:食,欲有刍豢;衣,欲有文绣;行,欲有舆马;又欲夫余财蓄积之富也;然而穷年累世不知不足。一一《不苟》陋也者,天下之公患也,人之大殃大害也。一一《不苟》汤、武存,则天下从而治;桀、纣存,则天下从而乱。一一《不苟》短纟更不可以汲深井Z泉,知不儿者不可以与及圣人Z言。一一《不苟》《非相》相形不如论心,论心不如择术。形不胜心,心部胜术。术正而心顺之,则形相虽恶而心术善,无害为君子也;形相虽善而心术恶,无害为小人也。一一《非相》人有三不祥:幼而不肯事长,贱而不肯事贵,不肖而不肯事贤,是人之三不详也。人有三必穷:为上则不能爱下,为下则好非其上,是人Z—必穷也;乡则不若,借则谩Z,是人Z二必穷也;知行浅薄,曲直有相县矣,然而仁人不能推,知士不能明,是人Z三必穷也。人有此三数行者,以为上则必危,为下则必灭。一一《非相》欲观千岁,则数今日;欲知亿万,则审一二……以近知远,以一知万,以微知明。一一《非相》赠人以言,重于金石珠玉;观人以言,美于袖槪文章;听人以言,乐于钟鼓琴瑟。一一《非相》君子之度己则以绳,接人则用捷(yi)o一一《非相》其他行辟而坚,饰非而好,玩奸而泽,言辩而逆,古之大禁也。知而无法,勇而无惮,察辩而操僻,淫大而用乏,好奸而与众,利足而迷,负石而坠,是天下Z所弃也。一一《非十二子》君子耻不修,不耻见污;耻不信,不耻不见信;耻不能,不耻不见用。一一《非十二子》人主不务得道而广有其势,是其所以危也。一一《仲尼》巧而好度,必节;勇而好闻,必胜;知而好谦,必贤。一一《仲尼》少事长,贱事贵,不肖事贤,是天下Z通义也。一一《仲尼》 君子时祈则祈,时伸则伸也。一一《仲尼》儒者在本朝则美政,在下位则美俗。一一《儒效》言必当理,事必当务,是然后君子之所长也。一一《儒效》凡事行,有益于理者立之,无益于理者废之。一一《儒效》事行失中谓之奸事,知说失中谓之奸道。奸事、奸道,治世之所弃而乱世之所从服也。一一《儒效》我欲贱而贵,愚而智,贫而富,可乎?F1:其唯学乎。一一《儒效》君子无爵而贵,无禄而富,不言而信,不怒而威,穷处而荣,独居而乐。一一《儒效》君子隐而显,微而明,辞让而胜。一一《儒效》民Z无良,相怨一方。受爵不让,至于己斯亡。一一《诗经》能小而事大,辟之是犹力之少而任重也,舍粹折无适也。身不肖而诬贤,是犹似身而好升高也,指其顶者愈众。一一《儒效》不学问,无正义,以富利为隆,是俗人者也。一一《儒效》人主用俗人,则万乘之国亡。一一《儒效》人无师无法而知则必为盗;勇则必为贼;云能则必为乱;察则必为怪;辩则必为诞。 有师法者,人Z大宝也;无师法者,人Z大殃也。《儒效》习俗移志,安久移质。一一《儒效》人积耨耕而为农夫,积斫削而为工匠,积反货而为商贾,积礼义而为君子。一一《儒效》纵情性而不足问学,则为小人矣。一一《儒效》贤不肖不杂,则英杰至;是非不乱,则国家治。一一《王制》公平者,职之衡也;中和者,听之绳也。一一《王制》治生乎君子,乱生乎小人。一一《王制》两贵之不能相事,两贱之不能相使,是天数也。一一《王制》马骇舆,则君子不安舆;庶人骇政,则君子不安位。一一《王制》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一一《王制》君人者,欲安,则莫若平政爱民矣;欲荣,则莫若降礼敬士矣;欲立功名,则莫若尚贤使能矣。是君人者之大节也。一一《王制》聚敛者,召寇、肥敌、亡国、危身之道也,故明君不蹈也。一一《王制》王者者论:无德不贵,无能不官,无功不赏,无罪不罚。一一《王制》天地生君子,君子理天地。一一《王制》人有气、有生、有知,亦且有义,故最为天下贵也。一一《王制》政事乱,冢宰之罪也;国家失俗,则辟公之过也;天下不一,诸侯俗反,则天王非其人也。一一《王制》无分者,人之大害也;有分者,天下之本利也。一一《富国》垂事养誉,不可;以遂功而忘民,亦不可。皆奸道也。一一《富国》国者,天下之制利用也;人主者,天下之利势也。得道以持之,则大安也,大荣也,积美之源也;不得道以持之,则大危也,大累也,有之不如无之,及其棊也,索为匹夫不可得也。一《王霸》国者,天下之大器也,重任也。一一《王霸》国无礼则不正。一一《王霸》百乐者,生于治国者也;忧患者,生于乱国者也。一一《王霸》不能治近,又务治远;不能察明,又务见幽;不能当一,又务正百,是悖者也。一一《王霸》用国者,得百姓之力者富,得百姓之死者强,得百姓之誉者荣。一一《王霸》以小人尙民而威,以非所取于民而巧,是伤国Z大灾也。一一《王霸》君人者,爱民而安,好士而荣,两者无一焉而亡。一一《君道》 善生养人者,人亲之;善班治人者,人安之;善显设人者,人乐之;善藩饰人者,人荣之。……不能生养人者,人不亲也;不能班治人者,人不安也;不能显设人者,人不乐也;不能藩饰人者,人不荣业。一一《君道》道存则国存,道亡则国亡。一一《君道》治则衍及百姓,乱则不足及王公。一一《君道》为人主者莫不欲强而恶弱,欲安而恶危,欲荣而恶辱,是禹、桀之所同也。一一《君道》人主有六患:使贤者为之,则与不肖者规之;使知者虑之,则与愚者论之;使修士行之,则与污邪之人疑之。虽欲成功,得乎哉?一一《君道》好女Z色,恶者Z孽也。公正之士,众人Z痊也。循乎道Z人,污邪z贼也。一一《君道》明主有私人以金玉珠石,无私人以官职事业。一一《君道》主暗于上,臣诈于下,灭亡无日。一一《君道》唯明主为能爱其所爱,暗主则必危其所爱。一一《君道》卿相辅佐,人主Z基仗也。一一《君道》用圣臣者王,用功臣者强,用篡臣者危,用态臣者亡。态臣用,则必死;篡臣用,则必危;功臣用,则必荣;圣臣用,则必尊。一一《臣道》谏、争、辅、拂之人,社稷之臣也,国君之宝也,明君所尊后也。一一《臣道》明君之所赏,暗君之所罚也;暗君之所赏,明君之所杀也。一一《臣道》正义之臣设,则朝廷不颇;谏、争、辅、拂之人信,则君过不远;爪牙之士施,则仇讎不作;边境之臣处,则疆垂不丧。一一《臣道》罚其忠,赏其贼,夫是之谓至喑,桀、纣所以灭也。一一《臣道》不恤君之荣辱,不恤国之臧否,偷合苟容,以之持禄养交而已耳,国贼也。一一《臣道》仁者必敬人。……人贤而不敬,则是禽兽也;人不肖而不敬,则是狎虎也。禽兽则乱,狎虎则危,灾及其身矣。一一《臣道》敬人有道:贤者则贵而敬之,不肖者则畏而敬之;贤者则亲而敬之,不肖者则疏而敬之。一一《臣道》君子安于礼、乐、利,谨慎而无斗怒,是以百举不过也。一一《臣道》弓矢不调,则羿不能以中微;六马不和,则造父不能致远;士民不亲附,则汤、武不能《议兵》以必胜也。故善附民者,是乃善用兵者也。故兵要在乎善附民而已。君贤者其国治,君不能者其国乱;隆礼、贵义者其国治,简礼、贱义者其国乱。治者强,乱者弱:是强弱之本也。一一《议兵》 好士者强,不好士者弱;爱民者强,不爱民者弱;政令信者强,政令不信者弱;民齐者强,民不齐者弱;赏重者强,赏轻者弱;刑威者强,刑侮者弱;械用兵革攻完便利者强,械用兵革廳梏不便利者弱;重用兵者强,轻用兵者弱;权出一者强,权出二者弱:是强弱之常也。一一《议兵》知莫大乎弃疑,行莫大乎无过,事莫大乎无悔。一一《议兵》凡百事之成也必在敬之,其败也必在慢之,故敬胜怠则吉,怠胜敬则灭,计胜欲则从,欲胜计则凶。一一《议兵》仁者爱人,义者循理。一一《议兵》坚甲利兵不足以为胜,高城深池不足以为固,严令繁刑不足以为威,由其道则行,不由其道则废。一一《议兵》凝士以礼,凝民以政。礼修而士服,政平而民安。士服民安,夫是之谓大凝。一一《议兵》天行有常,不以尧存,不以桀亡。应Z以治则吉,应Z以乱则凶。一一《天论》强本而节用,则天不能贫;养备而动时,则天不能病;循道而不忒,则天不能祸。一一《天论》倍道而妄行,则天不能使之吉。一一《天论》天不为人之恶寒也辍冬,地不为人之恶辽也辍广,君子不为小人之匈匈也辍行。一一《天论》在天者莫明于日月,在地者莫明于水火,在物者莫明于珠玉,在人者莫买与礼义。一一《天论》人之命在天,国之命在礼。一一《天论》主道明,则下安;主道幽,则下危。故下安,则贵上;下危,则贱上。一一《正论》下亲上,则上安;下畏上,则上危。故主道莫恶乎难知,莫危乎使下畏己。传曰:恶Z者众则危。一一《正论》天下者,大具也,不可以小人有也,不可以小道得也,不可以小力持也。一一《正论》罪至重而刑至轻,庸人不知恶矣,乱莫大焉。一一《正论》一物失称,乱之端也。夫德不称位,能不称官,赏不称功,罚不称罪,不详莫大焉。一—《正论》 刑称罪责治,不称罪则乱。一一《正论》浅不足与测深,愚不足与谋知,坎井之蛙不可与语东海之乐。一一《正论》礼,上事天,下事地,尊先祖而隆君师。是礼之三本也。一一《礼论》天下从之(礼)者治,不从之者乱;从之者暗,不从之者危;从之者存,不从之者亡。——《礼论》礼者,人道之极也。然而不法礼,不足礼,谓之无方之民;法礼,足礼,谓之有方之士。一一《礼论》君子耳不听淫声,目不视女色,口不出恶言。一一《乐论》君子以钟鼓道志,以琴瑟乐心。一一《乐论》贱礼义而贵勇力,贫则为盗,富则为贼。一一《乐论》凡人之患,蔽于义曲而喑于大理。一一《解蔽》知贤之谓明,辅贤之谓能。勉之强之,其福必长。一一《乐论》人无师法,则偏险而不正;无礼义,则悖乱而不治。一一《性恶》人无礼义则乱,不知礼义则悖。一一《性恶》不知其子视其友,不知其君视其左右。一一《性恶》凡人之欲为善者,为性恶也。-《性恶》君谨守之,下皆平正,国乃昌。-《成相》臣下职,莫游食,务本节用财无极。-《成相》孝子所不从命有三:从命则亲危,不从命则亲安,孝子不从命乃衷;从命则亲辱,不从命则亲荣,孝子不从命乃义;从命则禽兽,不从命则修饰,孝子不从命乃敬。-《子道》《劝学》同步作业一、双基夯实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A.抹以为轮(r6u)虽有槁^(pu)B.不积隹步(guT)闻者彰(zhang)C.跋而望(qi)■弩马十驾(M)D.骐骥(ji)木直中绳(zhong)金就砺则利⑴)■须臾(yii)蛇鳍之穴(shAn)蟹螯Go)答案:B(“直”应读“kid”)2.下列句屮加点的词语解释全正确的一项是()A.煤使之然也(弯曲)其曲中规(合乎)砺(磨刀石)B.假舟楫(借助、利用)声非加疾(快)劝学(勉励,鼓励)•••C.绝江河(渡)弩马十驾(劣马)生非异也(通“性”,资质、禀赋)•••D.金石可镂(雕刻)圣心备焉(完备)风雨兴焉(起)•••答案:C(A项中“穌”意为:使……弯曲;B项中“疾”意为:强;D项中“备”意为:具备。)3.下列各句中“焉”字的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是()A.积土成山,风雨兴焉B.斯天下之民至焉C.朝济而夕设版焉D.神明自得,圣心备焉答案:A(“焉”:兼词,于此)4.下列加点词全为古今异义的一项是()①中间力拉崩倒Z声②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③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④牺牲玉•••••••帛,弗敢加也⑤君子博学而口参省乎己⑥不如登高之博见也⑦假舟楫者,非能水也••••A.①②③④B.②③④⑤C.③④⑤⑥D.④⑤⑥⑦答案:A(①其中夹杂着②妻子与儿女③长江④祭祀用的猪、牛、羊⑤⑥古今相同⑦借助、凭借)5.下列加点词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学不可以己■且大丈夫不死则已,死即举大名耳……B.非能水也,而绝江河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C.虽有槁暴,不复挺者,糅使之然也■非蛇鳞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D.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答案:C(均表对原因的推断,A已:停止;罢了。B绝:横渡;隔绝的。D而:却;就,顺承。)2.下列句子中加点介词“于”的意义用法相同的一组是()①青取于蓝,而青于蓝②善假于物也③寡人Z于国也④屈原至于江滨⑤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⑥冉有、季路见于孔子A.①④⑤B.①②③C.③⑤⑥D.②④⑥答案:D(①介词,比;②④⑥引出动词涉及的对象,不译。③介词,对、对于。⑤介词,在。)3.下列各句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A.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B.糅以为轮,其曲屮规C.则知明而行无过矣D.弩马十驾,功在不舍答案:D(A.“生”通“性”;B.“辅”通“煤”:C.“知”通“智”)4.下列各句屮没有词类活用现象的一项是()A.君子博学而tl参省乎己B.上食埃土,下饮黄泉C.蚓无爪牙Z利,筋骨Z强D.假舟楫者,非能水也答案:C(A.“日”:名词作状语,每日;B.“上”、“下”:方位名词作状语,向上,向下;D.“水”:名词作动词,游水)二、文本精品阅读课文第1—3自然段,回答9〜12题。 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青,取之于蓝蓝色的染料■B.木直中绳墨线■C.虽有槁暴哂干D.金就砺则利磨刀石答案:A(蓝:草名,也叫蓼蓝,叶子可做染料。)3.下列句子中的加点词,意义相同的一组是()[青,取之于蓝A••[而青于蓝J冰,水为之以为轮■[使之谡也河东凶亦然1吾尝踐而望矣D••[王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答案:C(A青:①靛青,②颜色深;B为:①冻结成,②做成;C然:这样;D望:①远看,②希望。)4.下列句子中的加点词,意义相同的两项是()A.辣以为轮,英曲屮规。■B.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C.听其音,铮铮然有京都声。■D.问其人,本长安侣女。■答案:CD(A代词,它的;B代词,那里的;CD都是代词,那。)5.下列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笫2自然段开头的两个比喻,说明学习能使人提高和发展。B.“棘木为轮”“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三个比喻,说明经过人工改造,客观事物可以改变原来的状况。同理,人要成为“知明而行无过”的君子,就要“博学而日参省乎己”。C.“吾尝终H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一句,从正面阐明学习的重要性。D.“假舆马”“假舟楫”等比喻,说明学习可以增长才干,弥补不足。人的资质本来差距很大,但通过学习可以补齐。答案:D(最后一句不对。“君子生非异也”说明人的资质差距不大。) 三、课外延伸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13〜16题。里有丁一士者,矫捷多力,兼习技击、超距之术。两三丈之高,可翩然上也;两三丈之阔,可翩然越也。余幼时犹见之,尝求睹其技,使余立一过厅①中,余面向前门,则立前门外,面相对;余转身面向后门,则立后门外,面相对,如是者七八度。盖一跃即飞,过屋脊耳。后过杜林镇,遇一友,邀饮桥畔酒肆中。酒酣,共立河岸,友曰:“能越此乎?”丁一士应声耸身而过。友招使还,应声又至。足甫及岸,不虞岸已将圮,近水陡立处开裂有纹,丁一士未见,误踏其上,岸崩二尺许,遂随之坠河,顺流而去。素丕习水但丛规更起数尻能真Ji而不能爱近岸仍坠水中如暹竇四力冬竟溺焉盖天下之患,莫大于有所恃。恃财者终以财败,恃势者终以势败,恃智者终以智败,恃力者终以力败。有所恃,则敢于蹈险,故也。田侯②松岩于滦阳买一劳山杖,自题诗曰:“月夕花晨伴我行,路当坦处亦防倾。敢因恃尔■心无虑,便向崎岖步不平。”斯真阅历之言,可贵而佩者矣。(节选自[清]纪晓岚《阅微草堂笔记》)注:①过厅:过道,厅堂可以通行的地方。②田侯:即田功,字松岩,纪晓岚的刖友。13.下而句子屮加点的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足甫及岸甫:刚刚B.敢因恃尔心无虑敢:岂敢■C.不虞岸己将圮虞:担忧D.便向崎岖步不平便:立刻■答案:C(虞:预料。)14.下面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语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斯真阅历之言,可贵而佩者矣■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B.恃财者终以财败不赂者以赂者丧C.出侯松岩于滦阳买一劳山杖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D.里有丁一士者,矫捷多力■今者项庄拔剑舞,其意常在沛公也 ■答案:B(都是介词,表原因,因为。A项,连词,表递进/连词,表修饰;C项,介词,点岀地点状语,从/介词,点出施动者,表被动;D项,“者”附在别的词或短语之后,组成名词性短语,翻译为“……的人”/语气助词,放在时间名词之后,作状语,起舒缓语气作用。)1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正确的一项是()A.丁一士见河不宽而恃己擅纵,意外丧生,说明他缺乏预见灾难和临危应变的能力。B.本文先记叙后议论,中心是一个“恃”字。有所擅长,本是一件好事,但是一味有恃无恐却往往会引來悲惨的结局。C.田侯自题诗于劳山杖上是想用自己登山的亲身经历来勉励世人:即使前路崎岖,只要心中没有顾虑,坦然面对,也会走出困境,步向平坦人生路途。D.月夕花晨,伴我前行,如此良辰美景在纪晓岚看来是“可贵而佩”的。答案:B(A项“缺乏预见灾难的能力”的说法有点过头;C项田侯的自题诗用意是想告诫世人:在路途平坦的时候也要提防暗藏的危险;D项纪晓岚“可贵而佩者矣”的是田侯居安思危的意识。)14.断句和译句。(1)用斜线“/”给文言阅读材料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素不习水但从波心跃起数尺能直上而不能旁近岸仍坠水中如是者四力尽竟溺焉(2)翻译文言阅读材料中画横线句子。①友招使还,应声又至。②盖天下Z患,莫大于有所恃。答案:(1)素不习水/但从波心跃起数尺/能直上而不能旁近岸/仍坠水中/如是者四/力尽竟溺焉(2)①朋友向他招手,(示意)让他回来,丁一士随着声音又回来了。②大概天下的祸患,没有什么比恃强逞能还要大的。参考译文:我们村里,有一位叫做丁一士的人,身手矫健,力气很大,加上他练就了一身武艺和轻功,两三丈高的建筑物,他可以纵身而上;两三丈宽的距离,他可以翩然而过。我小的时候,还见过他,我曾经请求见识一下他的技艺。他便叫我站在过厅当中,我的脸朝向前门,他一跃就站在了前门外面,恰好和我面对面。当我转身面向后门时,却见他早已站在了后门外面,和我对面而立了。这样反复转了七、八回。大概他只需稍稍纵身一跃,就能轻易飞越屋顶。后来,丁一士路过杜林镇,遇见了一位朋友,朋友便请他到桥边一家酒店饮酒。两人饮得尽 兴,便一齐站在河边观看风景。他的这位朋友说:“你能越过这条河吗?”丁一士随着声音纵身一跃,便已到了河的对岸。朋友向他招手,示意他回来。丁一士随着声音纵身一跃又跳回来了。但是,他的脚刚刚碰到岸边,没想到河岸早已坍塌,靠近水站立的地方已有了裂纹,丁一士没有看见,错误地踏在上面,河岸顿时崩塌二尺多宽,丁一士随之掉进河里,顺着河流往下漂。他素来不识水性,只能在波涛之中跃起几尺高,能往上跳起却又不能跃到河的对岸。这样反复几次,力气终于用尽,最后淹死在波涛之中。大概天下的祸患,没有什么比恃强逞能还要大的。倚仗钱财的人,最终一定会因为钱财而失败;倚仗权势的人,最终一定会因为权势而失败;倚仗智谋的人,最终一定会因为智谋而失败;倚仗气力的人,最终一定会因为气力而失败。(一个人如果)有所倚仗,就胆敢涉险,这是常理啊。田侯在滦阳买了一根劳山拐杖,自己在上面题写了一首诗说:“月夕花晨,伴我前行,路上遇到平坦的地方也要提防倾斜,怎么能够因为有所倚仗你就心里没有顾虑,马上朝着崎岖的地方走去呢?最终只会走向险地。”这真是亲身经历过才能说出来的话,值得(我们)珍惜并且佩服啊!四、高考热点13.将后面的四组短语按照语意连贯的要求依次填入下面文字横线处(只填序号)乘船在两岸夹山的漓江上航行,最能让人感受到“桂林山水甲天下”。船舷外,o面对这幅幅彩墨i田h你不能不叹服诗人诗句的贴切:桂林的山啊漓江的水,情一般深啊梦一般美 ①山色虽无幽深,但青葱明丽;山石层层累累,刀劈斧削,触目是造化形成的溶洞②江水穿峰过岩,曲曲折折,仿佛银河化为了大地上的飘带③山峰临江陡起,谈不上海拔,但气势依然雄险;峰峦相连,蜿蜒形成一道道优美的曲线④江面弥望着一抹抹深深的碧色,让人心醉;近处的江水却又清澈见底,荡人心胸答案:③①②④(由山写到水,由宏观写到微观)13.下血是某市某tl当天夜里到第二天的天气预报,请你阅读后根据要求答题。日期2009年某月某日天气小雪转多云,早晨部分地区有雾。气温一2°C—2°C风力4—6级请你根据天气预报提供的信息,给从事下面三类活动的人作出得体的提示(每条不超过10个字)①对喜欢晨练的人:□□□□□□□□□□②对骑车早行的人:□□□□□□□□□□③对开车外出的人:□□□□□□□□□□答案:①对喜欢晨练的人:容易感冒,不宜晨练。②对骑车早行的人:雪后路滑,谨防摔倒。(添加衣服,路滑防摔)③对开车外出的人:控制速度、确保安全。14.在下面的横线上补写三句话,与加线句共同构成排比,四句话中前三句为喻体,最后一句为本体_首好诗,给你一朵浪花,让你去想象大海的浩瀚;;答案:例:给你一块岩石,让你去想象高山的雄伟;给你一片云彩,让你去想象天空的辽阔;给你一个意象,让你去思索人生的无尽奥秘。《劝学》单元测试一、双基夯实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舟楫小)参省(xing)••木直中绳(zhong)B.砥砺(li)槁暴(bao)锲而不舍(qiG)•••C.弩马(曲)跷步(kul)金石可镂(16u)•••D.蛟龙(jiao)骐骥(qi)枝而望⑴)•••答案:C(A・中:zhong;B•暴:pu;D•踐:qi。) 1.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而”字用法归类正确的一项是()①蟹六跪而二螯■②授Z书而习其句读者■③犹且从师而问焉■④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⑤君子博学而口参省乎己⑥顺风而呼⑦吾尝终日而思矣■⑧小学而大遗■⑨而耻学于师■⑩则知明而行无过矣⑪登高而招■A.①⑩/②③⑪/④⑧⑨/⑤⑥⑦B.①⑩/②③⑪/④⑧⑨/⑤/⑥⑦C.①⑩/③④⑦⑪/④⑧⑨/⑤/⑥D.①⑩/②③/④⑧⑨/⑤⑦/⑥⑪答案:B(表并列关系/顺承/转折/递进/修饰)2.下列句子中“为”的词性归类正确的一项是()①冰,水为之,而寒于水②木直中绳,轻以为轮③有布衣毕昇,又为活板④身死国灭,为天下笑⑤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⑥于是为长安君约车百乘⑦为君翻作《琵琶行》A.①⑤⑥B.②④⑥C.④⑥⑦D.③④⑦答案:C(C都是介词)3.下列加点词的活用与其它三项不相同的一项是()••• A.上食埃土,下饮黄泉••B.君子博学而口参省乎己■C.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D.填然鼓之答案:D(D是名词活用作动词,其它都是名作状)1.找出与“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句式特点相同的一项()A.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B.何以伐为C.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D.夫晋,何厌之有答案:C(都是定语后置)2.下列各项,都属于课文用来论证学习的意义的一项是()①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②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③骐骥一跃,不能十步;弩马十驾,功在不舍④吾尝跋而望矣,不如登高之聘见也⑤繰以为轮,其曲中规⑥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A.①③④B.②④⑥C.①②⑤D.③④⑤答案:C(③是态度方法,④⑥是作用)3.下列对课文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本文题目是本文的论题,而中心论点是“学不可以已”。B.第二段论述学习的作用:学习可以弥补不足,增长才干。C.第三段论述学习的态度:坚持、专一。D.本文使用了大量的比喻来说理,达到深入浅出的效果。答案:C(论述学习的态度和方法:积累、坚持、专心)4.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A.荀子(约公元前313—公元前238)名况,字卿,战国末期赵国人,他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军事家、教育家,先秦儒家最后的代表,朴素唯物主义思想的集大成者,同早于他的孟子成为儒家中対立的两派。B.《荀子》二十卷。由《论语》《孟子》的语录体,发展为有标题的论文,标志着古代 说理文的进-步成熟。荀子的许多思想为法家所吸取。在人性问题上,他主张性恶论,认为后天环境可以改善人的恶的本性。他重视教育的作用,强调教育功能的重要,有积极意义。A.战国末期人们尊称荀子为荀卿,汉代著作因避汉宣帝刘询讳,写作孙卿。荀子曾两度到当时齐国的文化中心稷下游学,任过祭酒(学宫领袖),还到过秦国,拜见秦昭王,后來到楚国,任兰陵令。公元前238年失官家居逝世。葬在兰陵。韩非和李斯都是他的学生。B.荀子学问渊博精深,行文气魄宏大雄浑,有包容诸家的气概。他认为自然界的存在,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人类可以认识它,顺应它。在政治上,他针对孔孟法先王的思想,提出了“法后王”的口号。答案:a(荀子不是军事家)二、文本精品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故不积跣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骐骥一跃,不能十步;弩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鳍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1.下列句中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故不积蹉步珪:古代指半步。■B.风雨兴焉兴:起兴。■C.弩马十驾驾:马拉车一天所走的路程叫“一驾”。D.金石可镂:镂:雕刻。■答案:B(兴:起。)2.下列句子中的“焉”字,含义相同的两项是()A.且焉置土石■B.圣心备焉■C.不入虎穴,焉得虎子■D.犹且从师而问焉答案:AC(AC都是疑问代词“哪里”,B语气词,D兼词,于之。)3.下列成语屮的“备”字意义与“圣心备焉”的“备”相同的一项是()A.徳才兼备B.有备无患C.攻其不备D.求全责备答案:A(题干和A都当“具备”讲,B准备,C准备,D完备。) 1.下列对这个文段的分析理解有误的一项是()A.这个文段启示我们,说理并不排除生动性的方法之一就是运用比喻。B.从这个文段我们可以看出,荀子所讲的“学”,不仅指学习各种文化知识,还包括加强思想品徳修养。C.从这个文段我们可以看出,荀子认为,对“学”而言,人的先天条件并不是决定因素,关键在于后天努力。D.这个文段运用了排比、对比、对偶、夸张等多种修辞方法。E.这个文段说明的突出特点是以喻代议,寓议于喻。答案:D(没有夸张。)三、课外延伸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13〜16题。魏惠王死,葬有日矣。天大雨雪,至于牛目,坏城郭,且为栈道而葬。群臣多谏太子者,0:“雪甚如此而丧行,民必甚病之。官费又恐不给,请弛期更日。”太子曰:“为人子,■而以民劳与官费用之故,而不行先王之丧,不义也。子勿复言。”群臣皆不敢言,而以告犀首。犀首曰:“吾未有以言之也,是其唯惠公乎!请告惠公。”■惠公曰:“诺。”驾而见太子曰:“葬有日矣?”太子曰:“然。”惠公曰:“昔王季历①葬于楚山之尾,粟②水啮其墓,见棺之前和③。文王曰:'嘻!先君必欲一见群臣百姓也■夫,故使粟水见之。‘于是出而为之张帐以朝,百姓皆见之,三日而后更葬。此文王之义也。今葬有日,而雪甚,及牛目,难以行,太子为及日之故,得毋嫌于欲亟葬乎?愿太子更日。先王必欲少留而扶社稷、安黔首也,故使雪甚。因弛期而更为日,此文王之义也。若此而弗为,意者羞法文王乎?”太子曰:“甚善。敬弛期,更择日。”■惠子非徒行其说也,又令魏太子未葬其先王,而又因说文王之义。说文王之义以示天下,••岂小功也哉!(选自《战国策•魏策二》)注:①季历:周文王Z父。②粟:漏流。③和:棺材两头的木板。2.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民必甚病之病:损害B.汆水啮其墓啮:侵蚀■c.岀而为Z张帐以朝张:设置■D.意者羞法文王乎法:效法■ 答案:A(病,在这里是形容词用作动词,意为“感到困苦”。)1.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的词,意义、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坏城郭,且为栈道而葬A•1且立石于其墓之门是其唯惠公乎■则齐国其庶儿乎■[而又因说文王之义c•1我欲因之梦吴越惠子非徒行其说也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答案:B俩个“其”字都是副词,均表推测,大概。A项的两个“且”字前一个是副词,将要;后一个是连词,表递进关系,并且。C项两个“因”字,都是介词,前一个意为趁机;后一个意为凭借。D项两个“徒”都是副词,前一个表示仅仅,限于某种情况或范围,可译为“仅”“只”;后一个表示动作的施行没有取得成效,可译为“白白地”。)2.下列句子编为四组,能够打动太子,使他推迟葬期的一组是()①雪其如此而丧行,民必其病Z②先君必欲一见群臣百姓也夫③先王必欲少留而扶社稷、安黔首也,故使雪甚④因弛期而更为日,此文王之义也⑤若此而弗为,意者羞法文王乎⑥说文王之义以示天下,岂小功也哉A.①②③B.③④⑤C.①③⑤D.②④⑥答案:B(①是群臣的谏言。②是惠子讲述的周文王的话。⑥是对惠子的评价。)3.下列对原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魏惠王死了,下葬日期已经确定,但天下起了大雪,城中道路无法通行,太子决定修栈道去送葬,大臣们纷纷劝谏。B.太子认为不按期举行先王的丧礼是不合道义的,坚决不肯改期,群臣没有办法,最 后只好请出了德高望重的惠子。A.文王认为,当年先王的坟墓被水冲开,是先王想要再见一见群臣百姓,如今天降大雪,是惠王想要多停留几天,扶社稷、安黔首。B.惠子凭借自己的智慧巧妙进谏,使魏太子没有匆忙地安葬先王,同时又向天下人宣扬了周文王的大义,实在是不小的功徳。答案:C(后半句是惠子劝谏太子的话,并不是文王的看法。)参考译文:魏惠王死了,下葬的日子已经定下来了。可是天下起大雪来,积雪深得几乎能没到牛眼,城里的路无法通行,太子将要修筑栈道前去送葬。群臣中有很多人去谏阻太子,说:“雪下得这么大,如果丧礼如期举行,人民一定会感到非常困苦。国家开支又恐怕不够,请暂缓时间,改日安葬。”太子说:“做儿子的如果因为人民辛苦和国家开支不够,就不按期举行先王的丧礼,这是不合道义的。你们不要再说了。”大臣们都不敢再去劝说,就把这件事告诉了犀首。犀首说:“我也没法劝说他,看来这事大概只有靠惠子了,让我去告诉惠子。”惠子听到后说:“好吧。”就驾着车去见太子,问道:“安葬的日期已经定了吧?”太子说:“是的。”惠子说:“从前周王季历埋葬在楚山脚下,渗漏出来的水侵蚀了他的坟墓,露出棺材的前脸。周文王说:'啊,先王一定是想再看一看各位大臣和百姓吧,所以才让渗漏的水把棺木露出来了。'于是就把棺木挖出来,为他搭起灵棚让人来朝拜,百姓都来朝见,三天以后才改葬。这是文王的义举啊。现在葬期虽然已定,可是雪下得很大,可以深没牛眼,难以行走。您为了能按期下葬就不顾困难,这会不会有急于下葬的嫌疑呢?希望您改个日期。先王一定是想稍微停留一下来扶助社稷、安定百姓,所以才让雪下得这么大。据此推迟葬期而另择吉日,这正是文王般的大义啊。像这样的情况还不改日安葬,想来(您)是把效法文王当做羞耻了吧?”太子说:“你说得太对了,请让我推迟葬期,另择吉日。”惠子不仅实行了自己的主张,又让魏太子没有匆忙地安葬先王,并趁机宣扬了文王的道义。向天下人宣扬文王的道义,这难道是小的功绩吗?四、高考热点1.把下面的长句改写成四个有一定逻辑顺序的短句,可以增减个别词语,但不能改变原意。跨国公司董事会5月18日举行的全体会议经表决一致同意公司总经理对欧洲分公司经理提出的裁减员工500名的方案的否决。答:答案:示例:跨国公司的欧洲分公司经理提出裁减员工500名的方案,跨国公司总经理否决了这一方案,跨国公司董事会5月18日举行全体会议,经表决--致同意公司总经理的否决。2.下面是某学校举行“新年诗会”介绍某著名诗人的弟弟的一段话,其屮有4处不得体,请找出并在下面相应的位置上进行修改。 同学们,今天著名诗人的弟弟XX惠临我校,参加我们的“新年诗会”。我们知道舍兄是著名诗人,其实XX也很有诗才,曾在《诗刊》发表上百首作品,这些诗作产生很大的影响,使他声名震烁古今。现在就让我们先拜读他为我们朗诵自己的最新诗作。①将改为②将改为③将改为④将改为答案:①“惠临”改为“光临”:②“舍兄”改为“他的哥哥”:③“声名震烁古今”改为“颇有声名”:④“拜读”改为“聆听”。(本题考查语言表达得体的能力。考生应特别注意常用的谦敬词语,如称对方为“尊”“令”,称自己为“家(比自己年长)”“舍(比自己年幼)”,客人到来叫“光临”“惠顾”等等。)1.仿照下面示例,另写两个表现大自然“和谐之美”的句子。示例:清溪不恼鱼儿的嬉闹,因为它理解鱼儿拥抱蓝天的梦想。(1)(2)答案:(1)繁花不恨蝶儿的纠缠,因为它理解蝶儿挥洒绚烂的渴望。(2)修竹不怨风儿的袭扰,因为它理解风儿追求自由的心愿。(本题考查句式仿写能力。首先,要分析例句的特点。例句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且前后分句间是因果关系。仿写句子必须要符合这个句式特点。从内容上看,题目对仿写的内容有限制,即要“表现大自然'和谐之美…0)五、读写创新20•阅读下面一首诗,根据要求作文。简单的事情古石是一些不起眼的事情/比如,一朵花在阳台上绽放/一只鸟落在树上/一群蚂蚁向洞口爬行/还有,一场雪在天空飘扬/一些树叶摇曳在微风中/一列火车穿过寂静的深夜/好多这样简单的事情已经或正在发生/我总是从它们身边一晃而过/但我在某一刻无意间注意它们/心里竟有一种莫名的感动和宁静/是的,我总是从它们身边一晃而过/它们一直在我生活的暗处发出微光根据上面的材料,自主命题,自主立意,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写作指向:立意时要注意分析诗歌屮提到的“简单的事情”。这里的简单的事情,是指生活中看起来微不足道的事情,但这些事情体现的却是一种恬适的生活。生活在纷繁复杂的社会屮的我们忘记了身边最简单的快乐,找不到精神的寄托、灵魂的归附。而令我们感动的事情就在我 们身边,只是我们没有发现而己。如果写成记叙类文体,可以描述身边的人、事、物等,表现对生活的理解;如果写成抒情类文体,注意描述这些简单事情的表现,分析这些简单事情表现出的意义,从生活目的的角度抒发个人对人生的感悟;如果写成议论类文体,注意分析“简单事情”包含的意义,它们其实是生活的重要内容。佳作赏读:我爱大自然赵舒宇我爱大自然。她不是浓妆艳抹的豪华贵妇,也不是粗服乱发的乡村少女,而是秀外慧中的大家闺秀。我爱大自然,爱她的秀外慧中。大自然不仅是我们生存的空间,更是我们精神的伊甸园。她有“息阴无恶木,饮水必清源”的髙洁,有“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的清新,有“独出门前望野田,月明养麦花如雪”的素雅,有“台头有酒莺呼客,水面无尘风洗池”的美妙……她承载着美的一切,她是美的精髓。我爱大自然,因为她的宽容。宽容是一种爱,是一泓温情而透明的湖水,让所有的一切映在湖面上。她的宽容让人感动,宽容是人类美德的结晶。它是浩瀚的海,包容了一切,也化解了一切;是吹开花朵的温柔的清风,是坠落阴云的温润的雨水,是容纳大树小草的原野,是接纳百鸟飞翔、纸莺飘舞、艳阳高照或倾盆大雨的天空。我爱大自然,爱她的善良。人,大自然的精灵,因为有了善,才把生命提升到最有价值的地位。太阳富有爱心,阳光下的生命才可以从容地诞生;一粒沙、一片树叶、一方土石,才拥有生命繁衍的足迹;所有的眼睛,才可以蔑视黑暗;所有的季节,才可以周而复始。我爱大自然,爱她不图回报的精神。当我们在生活的路上嬉戏,在奋力奔走之余休憩,四周壮美的风景、温馨的情感,都是大自然的赐予,是她给予了我们最美妙的礼物,让我们边走边唱。我爱大自然,爱她的默默引导。大自然教会了我们在开心的时候唱歌,在伤感的时候跳舞,时时刻刻拥有一颗感恩的心,用生命的灿烂编织最美丽的童话。自然的精髓是美丽的。我爱大自然……名师点评:文章抒情气氛浓郁,用排比的形式歌颂了大自然的美丽、宽容、善良、无私,表达了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结构严谨,开篇用正反对比的方法衬托大自然的美丽,第三段引用诗句表现大自然的“秀外慧中”,文采斐然;体裁特点明显,行文紧紧围绕“我爱大自然”这条 线索,从不同的角度表现大自然的美丽,显示了内容的充实。在发展等级方面,作者注重语言的雕饰,运用排比、比喻等修辞手法,巧妙地使用长短句,使文章错落有致。但是,文章的缺陷在于没有更进一步挖掘作文材料蕴含的深刻含意,没有在结尾部分或开头部分进行点题——联系材料内涵,确定文章与材料的紧密关系。《史记・孟子荀卿列传》太史公曰:余读《孟子书》①,至梁惠王问“何以利吾国”,未尝不废书而叹也②。曰:嗟乎,利诚乱之始也!夫子罕言利者③,常防其原也④。故F1“放于利而行,多怨”⑤。自天子至于庶人,好利之何以异哉⑥!①《孟子书》:即《孟子》,儒家经典之一。一般认为是孟轲和他的学生万章等共同编著。主要记载孟轲的政治学说及哲学伦理教育思想等。②废:放下。③夫子罕言利:《论语•子罕》:“子罕言利与命与仁。”夫子,指孔子。④原:本源,根源。⑤引语出自《论语•里仁》。放,通“仿”,依照、依据。⑥:通“弊”。弊病。孟轲,马刍人也。受业子思Z门人①。道既通②,游事齐宣王③,宣王不能用。适梁④,梁惠王不果所言⑤,则见以为迂远而阔于事情⑥。当是之时,秦用商君,富国强兵;楚、魏用吴起,战胜弱敌;齐威王、宣王用孙子、出忌之徒,而诸侯东面朝齐⑦。天下方务于合从连衡⑧,以攻伐为贤⑨,而孟轲乃述唐、虞、三代之徳⑩,是以所如者不合(11)。退而与万章之徒序《诗》、《书》(12),述仲尼之意(13),作《孟子》七篇。其后有骆子之属(⑷。①受业:跟随老师学习。门人:弟子。②道:指孔道。韩愈《进学解》:“昔者孟轲好辩,孔道以明。”③游事:游说。④适:至0。⑤果:信。⑥这一句的意思是说:反而被认为不切实情,远离实际。迂远,不切实情;阔,远;事情,事实。⑦东面:面向东方。朝齐:朝拜齐国国君。⑧务:致力。合从连衡:战国吋六国诸侯联合抗秦的谋略,称为“合纵”;秦国联合一些诸侯国进攻另外一些诸侯国的谋略,称为“连横”。从,同“纵”;衡,通“横”。⑨贤:才能。⑩述:称述,提倡。唐:传说屮的上古朝代,君主是尧。虞:传说屮的上古朝代,君主是舜。三代:指夏、商、周。德:指德政。(11)所如者:指孟子所去游说的诸侯国。如,往、至叽合:符合。(⑵退:返回。序:依次排列。这里是整理的意思。《诗》:即《诗经》。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先秦称《诗》,汉代尊为儒家经典之一,故称《诗经》。《书》:即《尚书》,又称《书经》。我国现存最早的上古历史文献的汇编。为儒家经典之一。(13)述:记述,阐述。(14)骆:姓。通“邹”。子:战国时对学者、老师的尊称。属:类,辈。齐有三骆子。其前骆忌,以鼓琴干威王①,因及国政②,封为成侯而受相印,先孟子。 其次驹衍,后孟子。驹衍睹有国者益淫侈③,不能尚德,若《大雅》整之于身④,施及黎庶矣⑤。乃深观阴阳消息而作怪迂之变⑥,《终始》、《大圣》之篇十余万言⑦。其语阂大不经⑧,必先验小物⑨,推而大之,至于无垠⑩。先序今以上至黄帝,学者所共术(1D,大并世盛衰,因载其祥度制(⑶,推而远之,至天地未生,窈冥不可考而原也(⑷。先列中国名山大川,通谷禽兽,水土所殖,物类所珍,因而推之,及海外人之所不能睹。称引天地剖判以來(15),五德转移(⑹,治各有宜,而符应若兹(17)。以为儒者所谓中国者(18),于天下乃八十一分居英一分耳。中国名曰赤县神州。赤县神州内自有九州,禹之序九州是也,不得为州数(19)。中国外如赤县神州者九,乃所谓九州也。于是有裨海环之00,人民禽兽莫能相通者,如一区屮者,乃为一州。如此者九,乃有大瀛海环其外(21),天地Z际焉(22)。其术皆此类也。然要其归(23),必止乎仁义节俭(24),君臣上下六亲之施(25),始也滥耳(26)0王公大人初见英术,惧然顾化(27),其后不能行之。①鼓琴:弹琴。干:求。②及:参与。③有国者:指有封地的诸侯。④《大雅》:《诗经》的组成部分2—,多是西周王室贵族的作品,主要记叙王政事迹,歌颂周室的统治。整:整饬,约束。⑤施(yi,义):推及。黎庶:百姓。⑥阴阳:原指日光的向背,向日为阳,背日为阴。后來有些古代哲学家用阴阳这个概念來解释口然界两种对立和相互消长的物质势力,认为二者的相互作用是一切自然现象变化的根源。邹衍则把“阴阳”变成了和“天人感应”说相结合的神秘概念。消息:消失和增长。息,滋生。怪迂:怪异脱离实际。⑦《终始》:即《邹子终始》。据《汉书•艺文志》录,邹衍著有《邹子》四十九篇,《邹子终始》五十六篇,皆不传。⑧闵:宏大。不经:荒诞不合情理。⑨验:验证。⑩无垠:无边无际。e术:通“述”。述说。大:大体上。梁玉绳《史记志疑》云:“《索隐》以大体解之,非。方氏《补正》FI“大”当作“及”,传写误也。”录以备考。(bang,傍):通“傍”。依随。(13)祥:泛指吉凶。,求神赐福去灾。度制:法度,制度。(W窈冥:深幽,奥妙。原:推究根源。(15)剖判:开辟。(⑹五德转移:又称“五德终始”。邹衍的学说。指用金、木、水、火、土五种物质德性相生相克的循环变化,来解释王朝兴废的原因。《文选•齐故安陆昭王碑》注引《邹子》曰:“五德从所不胜,虞(舜)土,夏木,殷金,周火。”邹衍认为历史的发展是按照“五行转移”的循环顺序进行的,每个王朝的出现都体现了五行中的某一种势力居统治地位,从而为统治阶级改朝换代提供依据。(17)符应:古代迷信,把天降祥瑞与人事相应称为“符应”。兹:此。(18)儒者:即儒家。崇奉孔子学说的重要学派。孔子学说其思想核心是“仁”,在政治上主张礼治和德政,重视伦理道德教育。(19)不得为州数:不能算是州的全部数目。(20)裨(pi,皮)海:小海。裨:细小。(21)瀛海:大海。(22)际:边际。(23)要:总括。归:归要,要领。(24)止:归结。(25)六亲:历来说法不一。据卷六十二《管晏列传》《正 义》释“六亲”引王弼云“父、母、兄、弟、妻、子也”。(26)滥:泛而无节,泛滥。(27)惧然:惊异的样子。惧,通“瞿”(jd,据),惊视貌。顾化:内心思谋,用于教化。是以貉子重于齐。适梁,惠王郊迎,执宾主之礼。适赵,平原君侧行撇席①。如燕,昭王拥彗先驱②,请列弟子之座而受业,筑碣石宫③,身亲往师之。作《主运》④。其游诸侯见尊礼如此⑤,岂与仲尼菜色陈、蔡⑥,孟轲闲于齐、梁同乎哉⑦!故武王以仁义伐纣而王⑧,伯夷饿不食周粟⑨;卫灵公问陈⑩,而孔子不答;梁惠王谋欲攻赵,孟轲称大王去邠此岂有意阿世俗苟合而已哉!持方柄欲内圜凿(13),其能入乎?或曰,伊尹负鼎而勉汤以王(⑷,百里奚饭牛车下而缪公用霸(15),作先合(⑹,然后引Z大道。堀衍其言虽不轨(⑺,倘亦有牛鼎之意乎(⑻?①侧行:侧着身子走。表示谦让。撇席:拂拭席位。撇,拂、轻擦。②拥彗(hul,慧)先驱:拿着扫帚清扫道路为他作先导。表示尊敬。彗,扫帚。③碣石宫:宫名。在燕国都城蓟。④《主运》:《索引》按:刘向《别录》云邹子书有《主运篇》。⑤见:被。⑥仲尼菜色陈、蔡:指孔子在陈、蔡之间被困绝粮挨饿。菜色,饥民的脸色。这里是挨饿的意思。事出《论语•卫灵公篇》:“在陈绝粮,从者病,莫能兴。”卷四十七《孔子世家》记载尤详。⑦W:闲窘。指孟子不见用于齐、梁。⑧王:称王,统治天下。⑨伯夷饿不食周粟:事见《史记•伯夷列传》。周武王讨伐商纣,伯夷表示反对;武王灭商后,伯夷逃避到首阳山,不食周粟而死。⑩卫灵公问陈:事出《论语•卫灵公篇》:“卫灵公问陈于孔子。孔子对曰:'俎豆之事,则尝闻之矣;军旅之事,未尝学也。'明日遂行。”陈,同“阵”。交战时的战斗队列。孟轲称大(tdi,太)王去邠(bTn,宾):孟轲称说太王离开邠地。事出《孟子•梁惠王下》。孟子回答滕文公问“齐人将筑薛”时说:“昔者大王居邠,狄人侵之,去之岐山Z下居焉。”与此处所记“梁惠王谋欲攻赵”有异。大王,指周文王的祖父古公亶父。大,同“太”。阿:迎合。苟合:随便附合。(13)持方柄(rui,锐)欲内園(yuan,圆)凿:拿着方桦头想要放入圆桦眼。柄,樺头;内,同“纳”,放进;圜,通“圆”,圆形;凿,桦眼。语出《楚辞》宋玉《九辩》:“圜凿而方柄兮,吾固知其鎚鉛而难入。”(14)这一句的意思是说:伊尹背着鼎去给汤烹饪,却勉励汤行王道而统一了天下。负,背;鼎,古代烹煮的器物。事出《孟子•万章上》:“人有言,'伊尹以割烹要(ydo,夭)汤’有诸?”《史记•殷本纪》载:“(伊尹)负鼎俎,以滋味说汤,致于王道。”(15)这一句的意思是说:百里奚在车下喂牛而秦穆公(任用他)因而称霸诸侯。饭牛,喂牛;用,因;霸,称霸。事出《孟子•万章上》:“或F1,'百里奚自鬻于秦养牲者五羊之皮食牛以要秦穆公。’信乎?”《史记•商君列传》:“(百里奚)闻秦缪公之贤而愿望见,行而无资,自粥(yd,玉)于秦客,被褐食牛。期年,缪公知之,举之牛口之下,而加之百姓之上。”(⑹作先合:行为先 要投合人主的意愿。(17)不轨:越出常理,不合常情。(18)牛鼎Z意:指伊尹负鼎、百里奚饭牛以干求人主之意。自昭衍与齐之稷下先生①,如淳于髡、慎到、环渊、接子、田骈、驹爽之徒,各著书言治乱之事②,以干世主③,岂可胜道哉④!淳于髡,齐人也。博闻强记⑤,学无所主。其谏说⑥,慕晏婴之为人也⑦,然而承意观色为务⑧。客有见髡于梁惠王⑨,惠王屏左右⑩,独坐而再见Z,终无言也。惠王怪Z,以让客曰:“子之称淳于先生(13),管、晏不及,及见寡人,寡人未有得也。岂寡人不足为言邪?何故哉?”客以谓髡。髡FI:“固也。吾前见王,王志在驱逐(⑷;后复见王,王志在音声(15):吾是以默然。”客具以报王,王大骇,曰:“嗟乎,淳于先生诚圣人也!前淳于先生之来,人有献善马者,寡人未及视,会先生至。后先生之来,人有献讴者,未及试,亦会先生来。寡人虽屏人,然私心在彼(⑹,有Z。”后淳于髡见,壹语连三日三夜无倦(⑺。惠王欲以卿相位待Z,髡因谢去(18)。于是送以安车驾驷(19),束帛加璧(20),黄金百镒(21)0终身不仕。①稷下先生:指战国时齐宣王在国都临淄稷门一带设置学宫所招揽的诸多文学游说之士。②治乱之事:指社会政治、历史的变迁。《孟子•腾文公下》:“天下之生久矣,一治一乱。”③世主:国君。④胜:尽。⑤博闻强记:见闻广博,强于记忆。⑥谏说:规劝、说服君王。⑦慕:效慕,学习。⑧务:专力从事的。⑨见:推荐。⑩屏:使退避。€再见之:两次接见他。让:责备。(13)称:称赞。(14)驱逐:指策马奔驰。(15)音声:指音乐声色。(1©私心:内心、心思。(17)壹:专一。(18)谢:辞谢,辞别。(19)安车:古代一种可以坐乘的小车。驾驷:一辆车套着四兀马。0))束帛:古代帛五匹为一束。(21)镒:古代重量单位,二十两为一镒,一说二十四两为一镒。慎到,赵人。田骈、接子,齐人。环渊,楚人。皆学黄老道德Z术①,因发明序其指意①。故慎到著十二论③,坏渊著上下篇④,而田骈、接子皆有所论焉。驹爽者,齐诸驹子,亦颇采驹衍之术以纪文⑤。于是齐王嘉之,自如淳于髡以下⑥,皆命曰列大夫,为开第康庄之衢⑦,高门大屋,尊宠之。览天下诸侯宾客⑧,言齐能致天下贤士也。①黄老道德Z术:指黄老学派的学说。黄老,道家以传说屮的黄帝与老子相配尊为其祖,故称“黄老”;道德,在道家经典《老子》中,“道”指万物的本源、规律,“德”指对于“道”的认识修养有得于己。②发明:阐明发挥。序:陈述。指意:意旨,意图。指,同“旨”。②慎到著十二论:《汉书•艺文志》著录《慎子》四十二篇,已失传,现仅存辑录七篇。④环渊著上下篇:《汉书•艺文志》著录帕渊著《娟子》十三篇,已失传。⑤颇:大多。纪文:著文。⑥自如:这里是“从”、“由”的意思。梁玉绳《史记志疑》引滤南《辨惑》曰:自如'二 字连用不得”。⑦开第:建造住宅。第,大住宅。康庄之衢:四通八达的道路。⑧览:通“揽”。招揽。荀卿,赵人。年五十始来游学于齐①。聘衍之术迂大而阂辩;爽也文具难施②;淳于髡久与处,时有得善言。故齐人颂曰:“谈天衍③,雕龙爽④,炙毂过髡⑤。”田骈之属皆已死齐襄王时,而苟卿最为老师⑥。齐尚脩列大夫Z缺⑦,而苟卿三为祭洒焉⑧。齐人或谗苟卿,荀卿乃适楚,而春申君以为兰陵令⑨。春申君死而荀卿废⑩,因家兰陵。李斯尝为弟子,己而相秦。荀卿嫉浊世之政,亡国乱君相属(13),不遂大道而营于巫祝(⑷,信祥,鄙儒小拘(15),如庄周等又猾稽乱俗(16),于是推儒、墨、道徳之行事兴坏(17),序列著数万言而卒。因葬兰陵。而赵亦有公孙龙为坚白同异之辩(18),剧子之言(19);魏有李悝,尽地力之教⑶);楚有尸子、长卢;阿Z吁子焉。自如孟子至于吁子,世多有其书,故不论其传云。盖墨翟,宋Z大夫,善守御(21),为节用。或曰并孔子时(22),或曰在其后。①始:才。②爽:指貉爽。文具:文章写得完备。③谈天衍:高谈阔论的是骆衍。《集解》刘向《别录》曰:“骆衍之所言五徳终始,天地广大,尽言天事,故曰'谈天'。”①雕龙爽:精心雕饰的是骆爽。《集解》刘向《别录》曰:“貉爽脩衍之文,饰若雕镂龙文。故曰'雕龙'。”⑤炙毂过髡:智多善辩,滔滔不绝的是淳于髡。炙毂过,炙烤盛放润车油的器物。油虽尽,仍有余流。用以比喻智慧不尽,议论不绝。毂,车轮中心的圆木,中有孔,可插轴;过,通“锅”,盛车油的器物。⑥老师:年老资深的学者。⑦脩:通“修”。整备,补充。⑧祭酒:古代飨宴酬酒祭神要由一位尊长者举酒祭地,因而把位尊或年长者称为祭酒。⑨春申君:即黄歇。⑩废:罢官。家:安家。嫉:憎恨。浊世:乱世。(⑶属:连续不断。(14)这一句的意思是说:不通晓常理止道却被装神弄鬼的巫祝所迷惑。遂,通,达;营,通“荧”,迷惑;巫祝,古代从事鬼神迷信活动的人。(15)鄙儒:见识浅陋的儒生。小拘:拘泥于小节。(1®猾稽:狡猾多辩。(17)这一句的意思是说:于是推究儒、墨、道三家从事英活动的成功和失败。推,推究;墨,指墨家,其创始人墨子主张兼爱、非攻、节用等,反对礼乐•繁缠;道德,道家的重要经典《老子》中所使用的一对范畴,这里指道家。(18)坚白同异Z辩:指战国时公孙龙学派的“离坚白”和惠施学派的“合同异”的名实论辩。公孙龙认为石头的坚硬和白色是脱离了石头而互相分离、各个独立的实体,从而夸大了事物的差别性而抹杀了其统一性;惠施则认为万物的同和异是相对•的,而相同和不同性质的事物都可以“合同异”抽象地统一起来,从而忽视了事物个体的差别性。二者各夸大了事物的一个方面,因而都流为诡辩。(19)剧子之言:《汉书•艺文志》著录《处子》九篇,已失传。梁玉绳《史记志疑》:“疑'剧'字传写Z讹”。©尽地力Z教:指李悝提倡耕作,鼓励开荒,以尽地力的经济改革主张。(21)善守御:善于守卫和防御战术。 (22)并:同。太史公说:“我读《孟子》,每当读到梁惠王问“怎样才对我的国家有利”时,总不免放下书本而有所感叹。说:唉,谋利的确是一切祸乱的开始呀!孔夫子极少讲利的问题,其原因就是经常防备这个祸乱的根源。所以他说“依据个人的利益而行动,会招致很多怨恨”。上自天子下至平民,好利的弊病都存在,有什么不同呢?孟轲,是邹国人。他曾跟着子思的弟子学习。当通晓孔道之后,便去游说齐宣王,齐宣王没有任用他。于是到了魏国,梁惠王不但不听信他的主张,反而认为他的主张不切实情,远离实际。当吋,各诸侯国都在实行变革,秦国任用商鞅,使国家富足,兵力强大;楚国、魏国也都任用过吴起,战胜了一些国家,削弱了强敌;齐威王和宣王举用孙膑和田忌等人,国力强盛,使各诸侯国都东来朝拜齐国。当各诸侯国正致力于“合纵连横”的攻伐谋略,把能攻善伐看作贤能的时候,孟子却称述唐尧、虞舜以及夏、商、周三代的德政,因此不符合他所周游的那些国家的需要。于是就回到家乡与万章等人整理《诗经》、《书经》,阐发孔丘的思想学说,写成《孟子》一书,共七篇。在他之后,出现了学者邹子等人。齐国有三个邹子。在前的叫邹忌,他借弹琴的技艺得以求见齐威王,随后便参与了国家政事,封为成侯并接受相印,做了宰相,他生活的时代要早于孟子。第二个叫邹衍,生在孟子Z后。邹衍目睹了那些掌握一国Z权的诸侯们越来越荒淫奢侈,不能崇尚德政,不象《诗经•大雅》所耍求的那样先整饬口己,再推及到百姓了。于是就深入观察万物的阴阳消长,记述了怪异玄虚的变化,如《终始》、《大圣》等篇共十余万字。他的话宏大广阔荒诞不合情理,一定要先从细小的事物验证开始,然后推广到大的事物,以至达到无边无际。先从当今说起再往前推至学者们所共同谈论的黄帝时代,然后再大体上依着世代的盛衰变化,记载不同世代的凶吉制度,再从黄帝时代往前推到很远很远,直到天地还没出现的时候,真是深幽玄妙不能稽考而追究它的本源。他先列出中国的名山大川,长谷、禽兽,水土所生的,各种物类中最珍贵的,一概俱全,并由此推广开去,直到人们根本看不到的海外。他称述开天辟地以来,金、木、水、火、土的五种徳性相生相克,而历代帝王的更替都正好与它们相配合。天降祥瑞与人事相应就是这样的。他认为儒家所说的中国,只不过是天下的八十一分之一罢了。屮国称做“赤县神州”。赤县神州Z内又有九州,就是夏禹按次序排列的九个州,但不能算是州的全部数目。在中国之外,像是赤县神州的地方还有九个。这才是所谓的九州了。在这里都有小海环绕着,人和禽兽不能与其他州相通,像是一个独立的区域,这才算是一州。像这样的州共有九个,更有大海环在它的外面,那就到了天地的边际了。邹衍的学说都是这一类述说。然而,总括它的要领,一定都归结到仁义节俭,并在君臣上下和六亲Z间施行,不过开始的述说的确泛滥无节了。王公大人初见他的学说,感 到惊异而引起思考,受到感化,到后来却不能实行。因此,邹衍在齐国受到尊重。到魏国,梁惠王远接高迎,同他行宾主的礼节。到赵国,平原君侧身陪行,亲自为他拂试席位。到燕国,燕昭王拿着扫帚清除道路为他作先导,并请求坐在弟子的座位上向他学习,还曾为他修建碣石宫,亲白去拜他为老师。他作了《主运》篇。邹衍周游各国受到如此礼尊,这与孔丘陈蔡断粮面有饥色,孟轲在齐、梁遭到困厄,岂能是相同的吗!从前周武王用仁义讨伐殷纣王从而称王天下,伯夷宁肯饿死不吃周朝的粮食;卫灵公问作战方阵,孔子却不予回答;梁惠王想要攻打赵国,孟轲却称颂太王离开邠(EIn,宾)地的事迹。这些有名人物的做法,难道是有意迎合世俗讨好人主就算了吗?拿着方樺头却要放入圆樺眼,哪能放得进去呢?有人说,伊尹背着鼎去给汤烹饪,却勉励汤行王道,结果汤统一了天下;百里奚在车下喂牛而秦穆公任用了他,因而称霸诸侯。他们的做法都是先投合人主的意愿,然后引导人主走上正大的道路上去。邹衍的话虽然不合常理常情,或许有伊尹负鼎、百里奚饭牛的意思吧?从邹衍到齐国稷下的诸多学士,如淳于髡(kdn,昆)、慎到、环渊、接子、出骈、邹爽等人,各自著书立说谈论国家兴亡治乱的大事,用来求取国君的信用,这些怎能说得尽呢?淳于髡,是齐国人。见识广博,强于记忆,学业不专主一家Z言。从他劝说君王的言谈中看,似乎他仰慕晏婴直言敢谏的为人,然而实际上他专事察颜观色,揣摩人主的心意。一次,有个宾客向梁惠王推荐淳于髡,惠王喝退身边的侍从,单独坐着两次接见他,可是他始终一言不发。惠王感到很奇怪,就责备那个宾客说:“你称赞淳于先生,说连管仲、晏婴都赶不上他,等到他见了我,我是一点收获也没得到啊。难道是我不配跟他谈话吗?到底是什么缘故呢?”那个宾客把惠王的话告诉了淳于髡。淳于髡说「'木来么。我前一次见大王时,大王的心思全用在相马上;后一次再见大王,大王的心思却用在了声色上:因此我沉默不语。”那个宾客把淳于髡的话全部报告了惠王,惠王大为惊讶,说:“哎呀,淳于先生真是个圣人啊!前一次淳于先生来的吋候,有个人献上一匹好马,我还没来得及相一相,恰巧淳于先生来了。后一次来的时候,又有个人献来歌伎,我还没来得及试一试,也遇到淳于先生来了。我接见淳于先生时虽然喝退了身边侍从,可是心里却想着马和歌伎,是有这么回事。”后来淳于髡见惠王,两人专注交谈一连三天三夜毫无倦意。惠王打算封给淳于髡卿相官位,淳于髡客气地推辞不受便离开了。当时,惠王赠给他一辆四兀马驾的精致车子、五匹帛和璧玉以及百镒黄金。淳于髡终身没有做官。慎到,是赵国人。田骈、接子,是齐国人。环渊,是楚国人。他们都专攻黄帝、老子关于道德的理论学说,对黄老学说的意旨进行阐述发挥。所以他们都有著述,慎到著有十二篇论文,环渊著有上、下篇,皿骈、接子也都有论著。邹爽,是齐国几位邹子中的一个,他较多地采用邹衍的学说來著述文章。 当时齐王很赏识这些学士,从淳于髡以下的人都任命为列大夫,为他们在人来人往的通衢大道旁建造住宅,高门大屋,以示对他们的尊崇和偏爱。以此招揽各诸侯国的宾客,宣扬齐国最能招纳天下的贤才。荀卿,是赵国人。五十岁的时候才到齐国來游说讲学。邹衍的学说曲折夸大而多空洞的论辩;邹爽的文章完备周密但难以实行;淳于髡,若与他相处日久,吋常学到一些精辟的言论。所以齐国人称颂他们说:“高谈阔论的是邹衍,精雕细刻的是邹爽,智多善辩,议论不绝的是淳于髡。”田骈等人都已在齐襄王时死去,此时苟卿是年最长,资历深的宗师。当时齐国仍在补充列大夫的缺额,苟卿曾先后三次以宗师的身分担任稷下学士的祭洒。后来,齐国有人毁谤苟卿,苟卿就到了楚国,春申君让他担任兰陵令。春申君死后,苟卿被罢官,便在兰陵安了家。李斯曾是他的学牛,后來在秦朝任丞相。荀卿憎恶乱世的黑暗政治,亡国昏乱的君主接连不断地出现,他们不通晓常理正道却被装神弄鬼的巫祝所迷惑,信奉求神赐福去灾,庸俗鄙陋的儒生拘泥于琐碎礼节,再加上庄周等人狡猾多辩,败坏风俗,于是推究儒家、墨家、道家活动的成功和失败,编次著述了儿万字的文章便辞世了。死后就葬在兰陵。当时赵国也有个公孙龙,他曾以“离坚白”之说,同惠施的“合同异”之说展开论辩,此外还有剧子的著述;魏国曾有李悝,他提出了鼓励耕作以尽地力的主张;楚国曾有尸子、长卢,齐国东阿还有一位吁子。自孟子到吁子,世上多流传着他们的著作,所以不详叙这些著作的内容了。墨翟,是宋国的大夫,擅长守卫和防御的战术,竭力提倡节省费用。有人说他与孔子同时,也有人说他在孔子之后。散文阅读:荀子的遗憾与忧伤苟子勤勉好学,手执古卷孜孜以求。晨昏相继,他总是手捧《诗经》《尚书》《春秋》《礼记》孜孜诵读,那些让它痴迷的竹简已然破旧不堪,但他总是耐心地重新穿绳相结。荀子不单读书,且深谙读之高妙,他认为《尚书》是政事的记录,《诗经》是心声之归结,《礼经》①是法制的前提、各种条例的总纲,因此他说读书要从读《诗经》开始而终止于《礼经》,这样才能达到道德Z顶峰。《礼经》敬重礼仪,《乐经》讲述屮和Z声,《诗经》《尚书》博大广阔,《春秋》微言大义②,这些经典己经将天地间的大学问囊括其中,只耍尽力去读,便可成为高尚之人。书简上的每一个字都在闪烁真理的光芒,这让荀子兴奋异常,他废寝忘食,熟读成诵,潜心揣摩,终成一代儒学大家。点评:荀子终成一代儒学大家,其中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励志苦读,博览群书,本段文字为我们展示了苟子孜孜以求的读书经历。苟子之前的那个时代也让他陶醉其中,那个弹瑟的瓠巴是哪里人?是否生有异相?他的 瑟到底有多少根琴弦?他就那么不经意间一挥手,琴声就如清风流星四处飘散,惊得水中的鱼儿浮出水面,静静倾听。这是怎样的一个乐师呀!今天,哪个乐坛圣手能像他那样令我们心生羡慕和嫉妒?那个弹琴的伯牙在荒野是否已然遇到了樵夫钟子期?“巍巍乎志在高山”③和“洋洋乎志在流水”,钟子期是在听到什么样的乐曲发出如此的感叹?子期死,伯牙痛失知音,摔琴绝弦,终身不操的知音传说,高山流水的绝唱,为什么荀子没有向我们娓娓诉说?点评:作者写弹瑟的瓠巴和弹琴的伯牙,主要是为下文写苟子寻找“识贤用才的君上”作铺垫。不对,荀子明明也在寻找知咅,寻找那个识贤用才的君上。他曾两度到当时齐国的文化中心稷下游学,借以推行主张,多次担任过列大夫的祭酒。但一个小小的学官与治国经邦的愿望相差实在太大,于是他愤然离去,带着满腔豪情前往秦国,拜见秦昭王。面对威严的秦王,荀子有点心悸,但他并不畏形于色,只是神态自若地把选贤能、明赏罚,兼用“礼”“法”“术”实行统治的政治主张和盘托出。秦昭王听得有点倦怠,长长地打了个呵欠,婉言辞绝。荀子的内心沉入万丈深渊,从威仪赫赫的宫内走出,抬头便看到了阴霾的天空,灰蒙蒙的大幕让他感到身心交瘁。点评:写“阴霾的天空”“灰蒙蒙的大幕”实则是表达苟子受挫后内心的苦闷和精神的疲惫。荀子无奈地离开秦国,前去楚国。楚王听完荀子的一番陈述,感到有些茫然,何去何从,他犹豫不决。望着眼前这位风尘仆仆的说客,楚王感到一丝怜悯,言不由衷地让荀子去就任兰陵令。就这样,苟子来到兰陵,内心有点悲哀和凄凉。一番周游没有取得理想的结果,心里着实有些不甘,但同时又有点庆幸,就先在兰陵实现口己的治国之梦吧!这天夜晚,他开始规划宏伟蓝图,召官员,约下吏,制条例,定规章。第二天,他骑着头小毛驴,穿街走巷,遍访百姓,风餐露宿,行走无踪。兰陵,这个在中国版图上并不起眼的古镇遍布了荀子的足迹。荀子治理有方,再加上风调雨顺,儿年下来,士民殷富,明礼知方,四面八方的百姓如水Z归海,纷纷前来,争相归附。这让楚王感到威势大减,很不舒服。公元前二百三十八年一纸令下,苟子免官。失望的苟子回家闲居,在悲愤和绝望中离开了尘世。点评:荀子为官兰陵,治理有方,本能施展报负,怎奈造化弄人,被免官后忧郁而终。荀子吋代就这样无声无息地流走,这位孔孟之后的儒学大师、先秦思想的集大成者帯着遗憾和忧伤,带着满腹经纶和惊世才华,带着治国方略和容颜憔悴,凄然而逝。而今山东临沂苍山县兰陵镇东南、运女河④西岸的一座古冢成为他灵魂的栖息地,墓碑四周,田野空旷。朔风惊寒,酷暑连天,这座古墓就那样静静地毫无声息地堆在那儿。苟子连同他的思想早已埋在荒烟寒波之中,萋萋的荒草和茂盛的庄稼似乎在诉说着一个久远的故事。远方的枯树枝干上,一只乌鸦仰头望天,声声凄厉的悲鸣似乎倾诉着我们对这位思想者的不公…… 点评:文未“对这位思想者的不公”表达了作者对荀子怀才不遇的同情。注:①《礼经》:古代礼学的经典,常指《仪礼》而言。②微言大义:微言:精当而含义深远的话;大义:木指经书的要义,后指大道理。包含在精微语言里的深刻的道理。③语出《列子•汤问》,“伯牙鼓琴,志在登高山,钟子期F1:'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④运女河发源于丰草山后的山后湖,流经山东省兰陵县兰陵镇的横山、韩塘、河南头等20多个村庄,流入江苏省邳州市,汇入京杭大运河Z济I运河,长达26公里。1•作者在文章的第2自然段由“弹瑟的瓠巴”写到“弹琴的伯牙”,其用意是什么?解析:作者联想丰富,从“弹瑟的瓠巴”写到“弹琴的伯牙”,主要为下文写荀子未得明主之遇作铺垫。2.文章题目是“荀子的遗憾与忧伤”,请结合文章探究其意蕴。解析:①苟子博学多才,空有报国之志而得不到实现;②苟子周游各国,意欲实现推行政治主张而四处碰壁;③苟子慨叹时光易逝,功业难成,得不到识才认贤的君主重用。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