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气歌(并序)
加入VIP免费下载

正气歌(并序)

ID:1156575

大小:59.5 KB

页数:12页

时间:2022-06-13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正气歌(并序)文天祥四、延展资料(一)《宋史》:文天祥傳文天祥。字宋瑞。又字履善。吉之吉水人也。體貌豐偉。美皙如玉。秀眉而長目。顧盼燁然。自為童子時。見學宮所祠鄉先生歐陽修楊邦乂胡銓像。皆諡忠節。欣然慕之曰。沒不俎豆其間。非夫也。年二十舉進士。對策集英殿。時理宗在位久。政理浸怠。天祥以法天不息為對。其言萬餘。不為稿。一揮而成。帝親擢為第一。考官王應麟奏曰。是卷古誼若龜鑑。忠肝如鐵石。臣敢為得人賀尋丁父憂歸。開慶初。大元兵伐宋。宦官董宋臣說上遷都。人莫敢議其非者。天祥時入為寧海軍節度判官。上書乞斬宋臣。以一人心。不報。即自免歸。後稍遷至刑部郎官。宋臣復入為都知。天祥又上書極言其罪。亦不報。出守瑞州。改江西提刑。遷尚書左司郎官。累為臺臣論罷。除軍器監:兼權直學士院。賈似道稱病乞致仕以要君。有詔不允。天祥當制誥。皆諷似道。時內制相承。皆呈稿。天祥不呈稿 正气歌(并序)文天祥四、延展资料(一)《宋史》:文天祥傳文天祥。字宋瑞。又字履善。吉之吉水人也。體貌豐偉。美皙如玉。秀眉而長目。顧盼燁然。自為童子時。見學宮所祠鄉先生歐陽修楊邦乂胡銓像。皆諡忠節。欣然慕之曰。沒不俎豆其間。非夫也。年二十舉進士。對策集英殿。時理宗在位久。政理浸怠。天祥以法天不息為對。其言萬餘。不為稿。一揮而成。帝親擢為第一。考官王應麟奏曰。是卷古誼若龜鑑。忠肝如鐵石。臣敢為得人賀尋丁父憂歸。開慶初。大元兵伐宋。宦官董宋臣說上遷都。人莫敢議其非者。天祥時入為寧海軍節度判官。上書乞斬宋臣。以一人心。不報。即自免歸。後稍遷至刑部郎官。宋臣復入為都知。天祥又上書極言其罪。亦不報。出守瑞州。改江西提刑。遷尚書左司郎官。累為臺臣論罷。除軍器監:兼權直學士院。賈似道稱病乞致仕以要君。有詔不允。天祥當制誥。皆諷似道。時內制相承。皆呈稿。天祥不呈稿 。似道不樂。使臺臣張志立劾罷之。天祥既數斥。援錢若水例致仕。時年三十七。鹹淳九年。起為湖南提刑。因見故相江萬裏。萬裏素奇天祥志節。語及國事。愀然曰。吾老矣。觀天時人事。當有變。吾閱人多矣。世道之責。其在君乎。君其勉之。十年。改知贛州。德祐初。江上報急。詔天下勤王。天祥捧詔涕泣。使陳繼週發郡中豪傑。並結溪峒蠻。使方興召吉州兵。諸豪傑皆應。有眾萬人。事聞以江西提刑安撫使召入衛。其友止之曰。今大兵三道鼓行。破郊畿。薄內地。君以烏合萬餘赴之。是何異驅羣羊而搏猛虎。天祥曰。吾亦知其然也。第國家養育臣庶三百餘年。一旦有急。徵天下兵。無一人一騎入關者。吾深恨於此。故不自量力。而以身殉之。庶天下忠臣義士。將有聞風而起者。義勝者謀立。人眾者功濟。如此。則社稷猶可保也。天祥性豪華。平生自奉甚厚。聲伎滿前。至是。痛自貶損。盡以家貲為軍費。每與賓佐語及時事。輒流涕撫几言曰。樂人之樂者。憂人之憂。食人之食者。死人之事。八月。天祥提兵至臨安。除知平江府時以丞相宜中未還朝。不遣。十月。宜中至。始遣之。朝議方擢呂師孟為兵部尚書。封呂文德和義郡王。慾賴以求好。師孟益偃蹇自肆。天祥陛辭。上疏言。朝廷姑息牽制之意多。奮發剛斷之義少。乞斬師孟釁鼓。以作將士之氣。且言宋懲五季之亂削藩鎮。建郡邑。一時雖足以矯尾大之弊。然國亦以寖弱。故敵至一州。則破一州至一縣。則破一縣。中原陸沈。痛悔何及。今宜分天下為四鎮。建都督統禦於其中。以廣西益湖南。而建閫於長沙。以廣東益江西。而建閫於隆興。以福建益江東。而建閫於番陽。以淮西益淮東。而建閫於揚州。責長沙取鄂。隆興取蘄黃。番陽取江東。揚州取兩淮。使其地大力眾。足以抗敵。約日齊奮。有進無退。日夜以圖之。彼備多力分。疲於奔命。而吾民之豪傑者。又伺間出於其中。如此。則敵不難卻也。時議以天祥論闊遠。書奏。不報。十月。天祥入平江。大元兵已發金陵。入常州矣。天祥遣其將朱華尹玉麻士龍。與張全援常。至虞橋。士龍戰死。朱華以廣軍戰五牧。敗績。玉軍亦敗。爭渡水。挽全軍舟。全軍斷其指。皆溺死。玉以殘兵五百人夜戰。比旦。皆沒。全不發一矢走歸。大元兵破常州。入獨松關。宜中夢炎召天祥。棄平江守餘杭。明年正月。除知臨安府。未幾。宋降。宜中世傑皆去。仍除天祥樞密使。尋除右丞相。兼樞密使。使如軍中請和。與大元丞相伯顏。抗論臯亭山。丞相怒。拘之。偕左丞相吳堅。右丞相賈餘慶。知樞密院事謝堂。簽書樞密院事家鉉翁。同簽書樞密院事劉岊。北至鎮江。天祥與其客杜滸十二人。夜亡入真州。苗再成出迎。喜且泣曰。兩淮兵足以興復。特二閫小隙。不能合從耳。天祥問計將安出。再成曰。今先約淮西兵趨建康。彼必悉力以扞吾西兵。指揮東諸將以通泰兵攻灣頭。以高郵寶應淮安兵攻揚子橋。以揚兵攻瓜步。吾以舟師直擣鎮江。同日大舉。灣頭揚子橋。皆沿江脆兵。且日夜望我師之至。攻之即下。合攻瓜步之三面。吾自江中一面薄之。雖有智者。不能為之謀矣。瓜步既舉。以東兵入京口。西兵入金陵。要浙歸路。其大帥可坐致也。天祥大稱善。即以書遺二制置。遣使四出約結。天祥未至時。揚有脫歸兵。言密遣一丞相入真州說降矣。庭芝信之。以為天祥來說降也。使再成亟殺之。再成不忍。紿天祥出相城壘。以制司文示之。閉之門外。久之。復遣二路分覘天祥。來說降者。即殺之。二路分與天祥語。見其忠義。亦不忍殺。以兵二十人道之揚。四鼓低城下。聞候門者談。制置司下令備文丞相甚急。眾相顧吐舌。乃東入海道遇兵。伏環堵中得免。然亦飢莫能起。從椎者乞得餘糝羹。行入板橋。兵又至。眾走伏叢篠中。兵入索之。執杜滸金應而去。虞候張慶矢中目。身被二創。天祥偶不見。獲滸應。解所懷金與卒。獲免。募二樵者。以蕢荷天祥至高郵。汎海至溫州。聞益王未立。乃上表勸進。以觀文殿學士侍讀召至福。拜右丞相。尋與宜中等議不合。七月。乃以同都督出江西。遂行收兵。入汀州。十月。遣參謀趙時賞。諮議趙孟濚。將一軍取寧都。參贊吳浚。將一軍取雩都。劉洙蕭明哲陳子敬。皆自江西起兵來會。鄒洬以招諭副使。聚兵寧都。大元兵攻之。洬兵敗。同起事者。劉欽鞠華叔顏斯立顏起巖皆死。武岡教授羅開禮。起兵復永豐縣。已而兵敗。被執死於獄。天祥聞開禮死。製服哭之哀。至元十四年正月。六元兵入汀州。天祥遂移漳州。乞入衛。時賞孟濚。亦提兵歸。獨浚兵不至。未幾。浚降。來說天祥。天祥縛浚縊殺之。四月。入梅州。都統王福錢漢英跋扈。斬以殉。五月。出江西。入會昌。六月。入興國縣。七月。遣參謀張汴。監軍趙時賞趙孟濚等。盛兵薄贛城。鄒洬以贛諸縣兵。擣於永豐。其副黎貴達。以吉諸縣兵。攻泰和吉八縣。復其半。惟贛不下。臨洪諸郡皆送款。潭趙璠。張琥。張唐。熊桂。劉鬥元。吳希奭。陳子全。王夢應。起兵邵永間。復數縣。撫州何時等。皆起兵應天祥分寧武寧建昌三縣豪傑。皆遣人如軍中。受約束。江西宣慰使李恒。遣兵援贛州。而自將兵攻天祥於興國。天祥不意恒兵猝至。乃引兵走即鄒洬於永豐。洬兵先潰。恒窮追天祥方石嶺。鞏信拒戰。箭被體。死之。至空坑。軍士皆潰。天祥妻妾子女皆見執。時賞坐肩輿後。兵問謂誰時賞曰。我姓文。眾以為天祥。禽之而歸。天祥以此得逸去。孫■彭震龍張汴。死於兵。繆朝宗自縊死。吳文炳林棟。劉洙。皆被執歸隆興。時賞奮罵不屈。有係累至者。輒麾去云。小小簽廳官耳。執此何為。由是脫者甚眾。臨刑。洙頗自辯。時賞叱曰。死耳。何必然。於是棟文炳。蕭敬夫。蕭燾夫。皆不免。天祥收殘兵。奔循州。駐南嶺。黎貴達潛謀降。執而殺之。至元十五年三月。進屯麗江浦。六月。入船澳。益王殂。衛王繼立。天祥上表自劾。乞入朝不許。八月。加天祥少保信國公。軍中疫且起。兵士死者數百人。天祥惟一子。與其母皆死。十一月。進趨潮陽縣。潮州盜陳懿劉興。數叛附為潮人害。天祥攻走懿。執興誅之。十二月。趨南嶺。鄒洬劉子俊。又自江西起兵來。再攻懿黨。懿乃潛道元帥張弘範兵濟潮陽。天祥方飯五坡嶺。張弘範兵突至。眾不及戰。皆頓首伏草莽。天祥倉皇出走。千戶王惟義前執之。天祥吞腦子不死。鄒洬 自剄。眾扶入南嶺死。官屬士卒得脫空坑者。至是劉子俊陳龍復。蕭明哲。蕭資皆死。杜滸被執。以憂死。惟趙孟濚遁。張唐。熊桂。吳希奭。陳子全。兵敗被獲。俱死焉。唐。廣漢張拭後也。天祥至潮陽。見弘範。左右命之拜。不拜。弘範遂以客禮見之。與俱入崖山。使為書招張世傑。天祥曰。吾不能救父母。乃教人叛父母。可乎。索之固。乃書所過零丁洋詩與之。其末有云。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汁清。弘範笑而置之。崖山破。軍中置酒大會。弘範曰。國亡。丞相忠孝盡矣。能改心以事宋者事皇上。將不失為宰相也。天祥泫然出涕曰。國亡不能捄。為人臣者。死有餘罪。況敢逃其死而二其心乎。弘範義之。遣使護送天祥至京師。天祥在道。不食。八日不死。即復食。至燕。館人供張甚盛。天祥不寢處。坐達旦。遂移兵馬司。設卒以守之。時世祖皇帝。多求才南官。王積翁言。南人無如天祥者。遂遣積翁諭旨。天祥曰。國亡。吾分一死矣。儻緣寬假。得以黃冠歸故鄉。他日以方外備顧問。可也。若遽官之。非直亡國之大夫不可以圖存。舉其平生而盡棄之。將焉用我。積翁慾合宋官謝昌元等十人。請釋天祥為道士。留夢炎不可曰。天祥出。復號召江南。置吾十人於何地。事遂已。天祥在燕凡三年。上知天祥終不屈也。與宰相議釋之。有以天祥起兵江西事為言者。不果釋。至元十九年。有閩僧言。土星犯帝座。疑有變。未幾。中山有狂人。自稱宋主。有兵千人。慾取文丞相。京城亦有匿名書。言某日燒蓑城葦。率兩翼兵為亂。丞相可無憂者。時盜新殺左丞相阿合馬。命撤城葦。遷瀛國公及宋宗室開平。疑丞相者天祥也。召入諭之曰。汝何願。天祥對曰。天祥受宋恩為宰相。安事二姓。願賜之一死。足矣。然猶不忍。遽麾之退。言者力贊從天祥之請。從之。俄有詔使止之。天祥死矣。天祥臨刑。殊從容。謂吏卒曰。吾事畢矣。南鄉拜而死。數日。其妻歐陽氏收其屍。面如生。年四十七。其衣帶中有贊曰。孔曰成仁。孟曰取義。惟其義盡。所以仁至。讀聖賢書。所學何事。而今而後。庶幾無愧。論曰。自古志士慾信大義於天下者,不以成敗利鈍動於心。君子命之曰仁。以其合天理之正。即人心之安爾。商之衰。週有代德。孟津之師。不期而會者八百國。伯夷叔齊。以兩男子。慾扣馬而止之。三尺童子。知其不可。他日。孔子賢之。則曰。求仁而得仁。宋至德祐。亡矣。文天祥往來兵間。初慾以口舌存之。事既無成。奉兩孱王。崎嶇嶺海。以圖興復。兵敗身執。我世祖皇帝。以天地有容之量。既壯其節。又惜其才。留之數年。如虎兕在柙。百計馴之。終不可得。觀其從容伏質。就死如歸。是其所慾有甚於生者。可不謂之仁哉。宋三百餘年取士之科。莫盛於進士。進士莫盛於倫魁。自天祥死。世之好為高論者。謂科目不足以得偉人。豈其然乎。(二)劉嶽申文丞相傳文丞相天祥。字履善。吉州廬陵人也。父儀鄉稱長者。大父時用。夢兒乘紫雲下。已復上。而丞相生。故名係孫。字天祥。英姿雋爽。目光如電。稍長。遊鄉校。見歐陽文忠公。楊忠襄公。胡忠簡公。週文忠公。楊文節公祠像。慨然曰。沒不俎豆其間。非夫也。寶祐乙卯。年二十。以字貢。廷對寘第五。理宗親擢第一。尋丁父憂。服除。授承事郎。僉書寧海軍節度判官廳公事。時江上有警。吳潛再相。內都知董宋臣。主遷幸議。天祥上書。乞斬董宋臣以一人心。安社稷。請效 方鎮建守。就團結抽兵。破資格用人。書奏。不報。自免歸。以前職改鎮南軍。不拜。乞祠得主管建昌軍仙都觀。除祕書省正字。兼景獻府教授。進校書郎著作郎。兼權刑部郎官。董宋臣復為都知。上疏極論。不報。出守瑞州。召為禮部郎官。尋除江西提刑。伯祖母梁夫人卒。夫人。其父本生母也。即日解官終喪。除尚左郎官。兼學士院權直。兼國史院編修官。實錄院檢討官。臺臣奏免。尋除福建提刑。臺臣復奏寢。改知寧國府。民歌舞之。為立生祠。除軍器監。兼右司。尋兼崇政殿說書。兼學士院權直。兼玉牒所檢討官。平章賈似道乞致仕。有要君意。學士院降詔。裁責以義。賈意不滿。除祕書監。臺臣迎合賈意。奏免除湖南運判。臺臣復奏寢。始挌文山於其鄉。窮山水之樂。除湖南提刑。平邵永巨寇。道路肅清。見故相江公萬裏於長沙。公曰。吾老矣。觀天時人事。必當有變。世道之責。其在君乎。君必勉之。是冬。乞便郡養親。移知贛州。明年。為德祐元年乙亥。至元十二年也。正月朔。牒報元師渡江。詔諸路勤王。奉詔起兵。二月。似道魯港師潰。除右文殿脩撰。樞密副都承旨。江西安撫副使。兼知贛州。尋兼江西提刑。進集英殿脩撰。江西安撫使。加權兵部侍郎。丁祖母劉氏夫人憂葬夫人。而起復命下。累疏乞終制。不許。仍趣兵移洪。初。左相王爚主天祥遷擢。屢趣天祥入衛。與右相陳宜中不合。爚引嫌去國。京學生上書訟宜中沮天祥事。宜中出關。留夢炎代相。夢炎素厚宜中。又黨江西制置黃萬石。至是。夢炎奏萬石入衛。以天祥移屯於洪。經略九江。萬石陰與呂師夔通。自洪退屯。置司撫州。有旨。趣天祥入衛。天祥以兵二萬至衢州。除權工部尚書。兼都督府參贊軍事。至臨安。兩月。累奏乞終喪。又奏。古有墨衰從戎。無墨衰登要津者。乞仍樞密副都承旨。江西安撫使。領兵國門。皆不許。除浙西江東制置使。兼江西安撫大使。兼知平江府。留不遣。天祥請分東南為四鎮。而以都督統禦其中。時朝廷方遣呂師孟奉使。師孟偃蹇傲朝廷。天祥乞斬師孟釁鼓。不報。常州已急。始遣天祥就戍。尋除端明殿學士。宜中遣張全將淮兵二千援常州。天祥遣朱華將廣贛兵三千從之。全自提兵設伏於虞橋。麻士龍死之。而全不援。元師薄華軍。廣軍多死於水。又薄贛軍。尹玉獨當其鋒。曾全等皆遁。張全擁軍。隔河不發一矢。華軍渡水者。爭挽全軍船。全令諸軍盡斷其指。軍多溺死。全宵遁。尹玉孤軍五百人。皆殊死戰。玉死之。及明。得脫者四人。無一人降者。天祥慾斬張全。督府竟宥之。獨斬曾全以徇。奏贈尹玉團練使。立廟死所。官其二子。常州破。攻獨松關急。夢炎宜中陳文龍議棄平江。趣天祥移守餘杭。天祥未決。兩府劄再至。遣環衛王邦傑留平江。天祥去平江三日。通判王舉之。與邦傑開門迎降。天祥進資政殿學士。淛西江東制置大使。兼江西安撫大使。置屯餘杭。守獨松關。未幾。夢炎遁。明年正月。除知臨安府。不拜。以輕兵赴闕。始從天祥初議。送吉王信王閩廣。大臣日請三宮渡江。太皇太後不允。天祥請以福王或沂王判臨安。以蒟人望。身為少尹以輔之。有急。密移三宮。當以死衛社稷。議不合。少保張世傑。宿重兵於六和塔。又請自將京師義士二十萬。與城內外軍數萬人。背城借一。以戰為守。世傑不許。十八日。伯顏至高亭山。距臨安三十裏。宜中遣使絡繹講解。伯顏邀宜中相見。宜中許之而遁。明日。世傑亦遁。除天祥樞密使。又除右丞相。兼樞密。不拜。使者至。上下震恐。莫知所為。有旨令天祥詣軍前。遂以資政殿學士行。因說伯顏曰。宋承帝王正統。非遼金比。今北朝將慾為與國乎。將毀其宗社乎。若以為與國。則宜退兵平江或嘉興。然後議歲幣與金帛犒師。天祥躬督所議。悉輸軍前。北朝完師以還。此為不戰而全勝。策之上也。若慾毀其宗社。則兩淮兩浙閩廣。尚多未下。窮兵取之。利鈍未可知。假能盡取。豪傑並起。兵連禍結。必自此始。伯顏初以危言折之。天祥謂宋狀元宰相。所欠一死報國耳。宋存與存。宋亡與亡。刀鋸在前。鼎鑊在後。非所懼也。何怖我為。伯顏改容。因謝曰。前日已遣程鵬飛。詣宋太皇太後簾前。親聽處分。候鵬飛至。即與丞相定議。明日。左丞相吳堅。右丞相賈餘慶。同知樞密院事謝堂。僉書樞密院事家鉉翁。同僉書樞密院事劉岊。與呂師孟。奉降表至。伯顏引天祥同坐。堅等各就車歸。獨留天祥不遣。天祥大罵賈餘慶賣國。且責伯顏失信。呂文煥從旁慰解之。天祥斥言。叛逆遺孽。當用春秋誅亂賊法。文煥謂丞相。何故以逆賊見罵。天祥曰。國家不幸至今日。汝為罪魁。非逆賊而何。三尺童子。猶斥罵汝。獨我乎。文煥曰。守襄陽七年不救。是以至此。天祥曰。呂氏一門。父子兄弟。受國厚恩。不幸勢窮援絕。以死報國。可也。豈有降理。汝自愛身惜妻子。壞家聲。今汝合族為逆矣。尚何言。文煥慚恚。師孟忿怒云。丞相今日何不殺師孟。天祥謂汝叔姪賣降。恨朝廷失刑。不族滅汝。汝今日能殺我。得為大宋忠臣。足矣。豈懼死哉。師孟語塞。伯顏聞之。吐舌云。男子男子。然自是益留之。不復遣還矣。賈餘慶歸。令學士院詔天下州郡歸附。放還天祥所部勤王義士西歸。其渡浙歸閩者。惟方興朱華鄒洬張抃數人耳。二月八日。伯顏趣天祥。隨祈請使吳堅賈餘慶北行。天台杜滸。從至京口。留十日。杜滸與餘元慶定計。謀趨真州。不可得舟。元慶遇故舊。許以白金千兩求之。其人云。吾為大宋脫一丞相。事成。豈止白金千兩哉。竟得舟。二月二十九日也。是午。促過瓜洲。賈餘慶等已渡。天祥辭以明日同吳丞相渡。以是夕逃。幸得至真州城下。三月朔日也。守將苗再成迎宿。時真州不知京城消息。已數月。聞天祥至。無不感憤流涕者。諸將皆謂兩淮兵力。足以興復。恨李制置與淮西夏老。不能合從。得丞相通兩閫脈絡。不出一月。連兵大舉。江南可傳檄定也。天祥問再成計將安出。再成為言。灣頭揚子橋守者。皆沿江脆兵。今以通泰軍攻灣頭。以高郵寶應淮安軍攻揚子橋。以揚州兵向瓜洲。再成與刺史趙孟綿。以舟師直搗鎮江。同日大舉。彼軍勢不能相救護。以灣頭揚子橋合兵。攻瓜州之三面。再成自江中一面薄之。雖有智者。不能為之謀矣。然後以淮東軍入京口。淮西軍入金陵。兩浙無出路。其大帥可生致也。天祥喜甚。即為書李庭芝夏貴。庭芝得書。反疑丞相無得脫理。罪真州不當納之。遣官諭再成。亟殺天祥以自白。再成不忍殺。三日。紿天祥出視城壕。使王陸二都統導之出。示以制司文書。謂丞相為說城。天祥方驚嘆。而兩都統鞭馬入城。門已閉矣。杜滸赴城壕慾死。有張徐二路分自言。苗安撫遣送丞相。惟丞相所向。天祥云。今惟往揚州。夏老不相識。淮西又無歸路。委命於天。惟往揚州。久之。有弓刀五十人至。張徐各就騎。以二騎從天祥。天祥與杜滸連騎行數裏。張徐請下馬。天祥既下。云且行。既行。云且坐。坐久立談。張徐云。制使慾殺丞相。安撫不忍。故遣某二人送行。今丞相安往。天詳云。只往揚州。張徐云。揚州慾殺丞相。不可往。天祥云。無可奈何。今只慾見李制置。自白此心。庶幾見信。共圖恢復。否則從通州遵海歸行朝。張徐云安撫已具船。令從丞相江行。歸南歸北皆可。天祥云。如此。則安撫亦疑我矣。張徐方吐實云。安撫猶在疑信之間。令某二人便宜從事。某見丞相忠義如此。何敢加害。既決慾往揚州。當相送。是日暮。張徐先辭去。留二十人從行。頃之。二十人亦去。明日至揚州。杜滸謂制使既不相容。必且死於城門。不如且避哨。以夜趨高郵至通州。渡海歸江南見二王。與徒死城下。萬萬不侔。金應又謂出門即有哨。此去通州尚五百裏。何由而達。與其死於彼。不如死揚州。且猶冀未必死。天祥計未決。而從行者四人。已負腰金逃矣。不得已。去揚州城下。避哨土圍糞穢中。忽數千騎過其後。至賈家莊。已兩日不得食。又迫巡徼者。夜迷失道。幸得至高郵。而制司命下關防。說城愈急。遂不敢入城。過城子河。至海陵。過海安如臯。舟與追騎常相距。危不免者數矣。至通州。適牒報鎮江大索文丞相十日。且以三千騎追亡於滸浦。始釋制司前疑。得海舟。渡揚子江。入蘇州洋。展轉四明天台。以四月八日。至溫 州。益王建大元帥府於福州。天祥上書勸進。始以五月朔。即位福安。改元景炎。以觀文殿學士召天祥。二十六日。行至都門。除右丞相。時樞密使陳宜中。副使張世傑用事。丞相具員。天祥辭不拜。以樞密使同都督諸路軍馬發行都。出南■。號如天下。十月。趨汀州。遣督參趙時賞。督咨趙孟濚。復寧都。督贊吳浚復雩都。天祥移屯漳州龍巖縣。未幾。浚■唆都命來招降。遂殺浚以定眾志。時唆都與左丞阿刺罕參政董某既入閩。李玨王積翁。以福建宜慰招撫使。各致書天祥。天祥復書。候見老母。即從先帝地下。無可言者。明年三月。入梅州。始與母弟妻子相見。進階銀青光祿大夫。四月。斬統制錢漢英王福。引兵自梅州出江西。入會昌。戰雩都。大捷。因開府興國。督謀張抃。監軍趙時賞孟濚。盛兵薄贛城下。招諭使鄒洬。率贛諸縣兵擣永豐吉水。招撫副使黎貴達。率吉諸縣兵復太和。臨洪諸郡豪傑皆納款。淮西義士劉源。以兵復黃州。復壽昌軍。潭州趙璠張琥。撫州何時。皆起義兵。分寧武寧。皆遣使詣軍門受約束。福建斬偽天子黃從。傳首至督府。軍勢大振。貴達以正軍千人。民兵數千。次太和。鍾步張抃趙時賞趙孟濚。率民兵數萬逼贛。遇騎卒先後衝之。皆潰。自相蹂藉死。孟濚收殘兵保雩都。督府聞鄒洬聚兵數萬於永豐。乃引兵就之。會洬兵亦潰。元帥李恒。以大軍乘其弊。追及於廬陵東固之方石嶺。都統制鞏信。駐軍嶺上。力戰。箭被體不動。猶手殺數十人。乃自投崖穀死。大軍追至空坑。同督府兵潰。天祥幾被執。值山逕險隘。有大石忽墜塞其路。乃得脫去。既而妻妾子女皆陷。惟母曾夫人子道生。從天祥奔汀州。趙時賞吳文炳林棟劉洙。皆就執。張抃劉欽。為亂兵所殺。天祥趨循州。其冬。塔术呂師夔李恒。以步卒入嶺。唆都蒲壽庚劉深。以舟師下海。皆會廣州。天祥駐循之南嶺。黎貴達有異志。伏誅。明年二月。出海豐。三月。屯麗江湧。命弟璧攻惠州。五月。端宗兇問至。衛王改元祥興。天祥奉表起居。自劾罔功。有詔獎諭。陸秀夫當筆。其略曰。方敵氛之正惡。鞠旅勤王。及皇路之已傾。捐軀徇國。脫危幾於虎口。涉遠道於鯨波。雖成敗利鈍逆睹之未能。而險陰艱難備嘗之已熟。如金百鍊而益勁。如水萬折而必東。天祥乞移軍入朝。不許。又慾入廣州。時廣州新復。憚天祥威重。佯遣舟來迎。而中道去之。遂不果入。六月。祥興舟自碙州。回駐崖山。督府累請入覲。世傑日以迎候宜中還朝為辭。諸大將多忌天祥。又位樞密使出己上。皆不便其人。加天祥少保信國公。母曾封齊魏國夫人。同督府官屬各轉五資。以金三百兩犒其軍。天祥移書秀夫。天子幼沖。宰相遁荒。制訓勑令。出諸公口。奈何不恤國事。以遊辭相距耶。秀夫太息而已。時督府全軍疾疫。齊魏國夫人。子道生。相繼卒。遣使宣祭。起復。初。陳懿兄弟皆為劇盜。世傑招之。叛附不常。潮人苦之。潮士民請移行府於潮。十一月。進潮陽縣。戮懿黨劉興。時張弘範為都元帥。以大軍自明秀下海。以步卒自漳泉入潮。天祥以聞行朝。十二月十五日。移屯趨海豐。入南嶺。鄒洬 劉子俊。以民兵數千。至自江西。時弘範步騎。尚隔海港。陳懿為迎導。具海舟以濟。弘範既濟。使其弟弘正以輕兵直指督帳。二十日午。天祥方飯客五坡嶺。步騎奄至。天祥度不得脫。即取懷中腦子盡服之。眾擁天祥上馬。天祥急索水飲。冀速得死。已乃暴下。竟不死。諸軍皆潰。天祥見弘正於和平。大罵求死。越七日。至潮陽。踴躍請劍就死。弘範必慾以禮見。議相見禮。天祥曰。吾不能跪。吾嘗見伯顏阿术。惟長揖耳。或曰。奈何不拜。天祥曰。吾能死不能拜。弘範亦不能強。遂以長揖相見。明年正月二日。弘範驅天祥登海艘。十日。至崖山。弘範索天祥為書招世傑。天祥曰。己不能救父母。又教人叛父母。可乎。愈益急索。則書過零丁洋一詩示之。詩末云。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汁青。弘範笑而置之。自此守護益謹。然禮貌益隆。二月六日。崖山破。先是。陸秀夫在行朝。以樞密兼宰相。至是請於太妃曰。臨安母子已被辱。殿下不宜再辱。言訖。即沈其妻孥。冠裳抱祥興赴海。太妃從之。宮人已下皆從。太妃官屬將士。爭蹈海死者數萬人。十四日。弘範置酒。大會諸將。因舉酒從容謂天祥曰。國亡矣。忠孝之事盡矣。丞相改心易慮。以事大宋者事大元。大元賢相。非丞相而誰。天祥流涕曰。國亡不能救。為人臣者。死有餘罪。況敢逃其死而二其心乎。弘範又謂。國亡矣。即死。誰復書之。天祥謂。商亡。而夷齊不食週粟。亦自盡其心耳。豈論書與不書。弘範為改容。副元帥龐鈔兒赤起行酒。天祥不為禮。龐鈔兒赤怒罵之。天祥亦大罵。請速死。弘範遣使具奏天祥不屈。與所以不殺狀。世祖皇帝命護送天祥京師。弘範遣督鎮撫石嵩護行。且以崖山所得宋禮部郎官鄧光薦與俱。二十二日。發廣州至南安。始蒟頸縶足。以防江西之奪者。明日。天祥即絕粒不食。計日可首丘廬陵。乃為文祭墓。為詩別諸友。遣人馳歸。約日復命廬陵城下。即瞑目長逝。乃水盛風駛。前一日過廬陵。至豐城。始知所遣人竟不得往。於是不食已八日。念不得死廬陵。而委命荒江。志節不白。始從容就義。強復飲食。十二日。至建康囚馹中。鄧光薦寓天慶觀。八月二十四日。天祥北行。十月。至燕。館所供張如上賓。館人云。博羅丞相命也。天祥義不寢處。坐達且。四日。張弘範至。具言不屈狀。五日。送兵馬司。械蒟空宅中。十餘日。解手縛。又十餘日。得疾。十二月二日去械。猶蒟頸。五日。赴樞密院。九日。見博羅丞相。張平章。命之跪。天祥曰。南人不能跪。左右強之。終不可。問有何言。天祥曰。自古有興有廢。帝王將相。滅亡誅戮。何代無之。盡忠於宋。所以至此。今日不過死耳。有何言。又問。天祥曰。為宋丞相。宋亡。義當死。為北朝所獲。法當死。何言。博羅問。自古常有宰相以宗廟城郭與人。又遁逃去者否。天祥曰。為宰相而奉國以與人者。賣國之臣也。賣國者必不去。去者。必非賣國之臣。前除宰相不拜。本使伯顏軍前。尋被拘留。不幸有賊臣賣國。國亡當死。但以度宗皇帝二子在浙東。老母在廣。故去之耳。問。德祐非君乎。曰。吾君也。曰。棄嗣君而立二王。果忠臣乎。曰。德祐不幸失國。當此之時。社稷為重。君為輕。立君者。所以為宗廟社稷計。故為忠臣。從懷湣而北者非忠。從元帝為忠。從徽欽而北者非忠。從高宗為忠。博羅不能詰。有問晉元帝宋高宗有所受命。二王何所受命。且不正。是篡也。曰。景炎乃度宗皇帝長子。德祐親兄。不可謂不正。即位於德祐去位之後。不可謂篡。陳丞相以太皇太後命。奉二皇出宮。不可謂無所受命。博羅謂汝為相。能挾三宮以往。可以為忠。不能。則與伯顏丞相一戰決勝負。可以為忠。天祥曰。此可以責陳丞相。不可以責我。我此時未當國故也。又問。汝立二王。竟成何事。曰。立君以存宗社。臣子之責。若夫成功。則天也。又曰。既知其不可。何必為。曰。父母有疾。雖不可為。無不用醫藥之理。不用醫藥者。非人子也。天祥今日至此。惟有死。不在多言。汝所言。都不是。博羅怒曰。汝慾死。可得快死耶。死汝必不可得快。天祥云。得死即快。何不快為。博羅呼引去。自是囚兵馬司者四年。其為詩。有指南前錄三卷。後錄五卷。集杜二百首。皆有自序。天下誦之。其翰墨滿燕市。又時時為吏士講前史忠義。聞者傾動。嘗裹所脫爪齒鬚髮寄弟璧。始終未嘗一食官飯。上自開平還大興。問南北宰相孰賢。羣臣皆曰。北人無如耶律某。南人無如文天祥。上將付以大任。王積翁謝昌元。相率以書諭上意。天祥復書云。諸君義同鮑叔。而天祥事異管仲。管仲不死。而功名顯於天下。天祥不死。而盡棄其平生。遺臭於萬年。將焉用之。積翁知不能屈。猶奏請釋天祥而禮之。以為事君者勸。上語積翁。命兵馬司好與飲食。天祥使人語積翁。吾義不食官飯。數年矣。今一旦飯於官。吾且不食。積翁始不敢言。會麥术丁 原本脫五字今仍之。參知政事。麥术丁者。嘗開省江西。親見天祥出師震動。每倡言不如殺之便。自是上與宰相每慾釋之。輒不果。至元壬午十二月八日。召天祥至殿中。天祥長揖不拜。極言宋無不道之君。無可弔之民。不幸母老子弱。權臣誤國。用舍失宜。北朝用其叛將叛臣。人其國都。毀其宗社。天祥相宋於再造之時。宋亡。天祥當速死。不當久生。上使諭之曰。汝以事宋者事我。即以汝為中書宰相。天祥對曰。天祥為宋狀元宰相。宋亡。惟可死不可生。又使諭之曰。汝不為宰相。則為樞密。對曰。一死之外。無可為者。遂命之退。明日。有奏天祥不願歸附。當如其請。賜之死。麥术丁力贊其決。遂可其奏。天祥將出獄。即為絕筆自贊。蒟之衣帶間。其詞云。孔曰成仁。孟曰取義。惟其義盡。所以仁至。讀聖賢書。所學何事。而今而後。庶幾無愧。過市。揚揚顏色不變。觀者如堵。問市人。孰為南北。南面再拜而就死。見者聞者。無不流涕。是日大風揚沙石。晝晦。咫尺不辨人。城門晝閉。籍兵馬司。得天祥所為詩文上之。天祥死。時年四十有七矣。南人留燕者。悲歌慷慨相應和為歌。更置酒酧丞相相慰藉。更相自賀。至有十義士者。收葬於都城外。初。天祥既第。誓不倚勢近利。自祿賜所入。盡以散族姻鄉友之貧者。至是。官籍其家蕭然。方過南安時。遣人告墓。以弟璧之子陞為嗣。又寄弟詩曰。親喪君自盡。猶子是吾兒。大德中。陞奉母歐陽夫人。歸自豐州运。贊曰。文丞相以廬陵年少。穆陵親擢進士第一。即上書乞斬董宋臣者至再。宋垂亡。猶乞斬呂師孟釁鼓。此豈希合茍生者。賈似道沮之。留夢炎嫉之。宜也。陳宜中張世傑亦忌之。何也。黃萬石嫉之。何也。李庭芝疑之。至慾殺之。又何也。或謂使庭芝不疑。夏貴可合。事未可知。豈所謂天之所廢。不可興者耶。方其脫京口。走真揚。脫真揚。走三山。出萬死。與潮陽仰藥不死。南安絕粒不死。燕獄不死。何異若將以有為者。及得死所。卒以光明俊偉。暴之天下後世。殆天以丞相。報宋三百年待士之厚。且以昌世教也。而或者咎其疏闊。議其無成。謬矣。夫非諸葛公所謂鞠躬盡瘁。死而後巳者乎。死之日。宋亡七年。崖山亡又五年矣。(三)汤一介:论儒释道观生死问题的态度生死问题是人类终极关切的一个重要问题,因此它是哲学和宗教必须讨论的问题之一。在中国传统思想中儒、释、道对这个问题都曾讨论过,而且有着很不相同的态度。这个问题可以从两个方面的比较来进行讨论:(1)儒家和道家;(2)佛教和道教。(1)儒家和道家:儒家把生和死都看成是一种社会责任,而道家的生死观则是顺应自然。儒家生死观的基本观念是“死生有命,富贵在天”,因此它更注重的是生前,而非死后。孔子说:“未知生,焉知死。”生时应尽自己的责任以实现其“天下有道”的和谐社会的理想,这个理想是要靠人的努力来实现的,“人能弘道,非道弘人”。人虽是生活在现实社会之中的有限的个体,但却要超越有限的自我,以体现“天道”之流行,“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虽然儒家更重视生前的社会责任,但对死后也不是全然不顾。照儒家看,人可以作到不朽。《左传·襄公二十四年》载有一段故事,此当为儒家所提倡“不朽”观念之本:二十四年春,穆叔如晋,范宣子逆之,问曰:死而不朽,何谓也?穆叔未对。宣子曰:昔丐之祖自虞以上为陶唐氏,在夏为御龙氏,在商为豕韦氏,在周为唐杜氏,晋主夏盟为范氏,其是之谓乎?穆叔曰:以豹闻之,此为世禄,非不朽也。鲁有先大夫曰臧文仲,既没,其言立,其是之谓乎?豹闻之,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之谓不朽。若夫保姓受氏,以守宗祊,世不绝祀,无国无之,禄之大者,不可谓不朽。这段故事就是儒家所提倡的“三不朽”,它一直影响着中国社会。魏文帝《与王朗书》中说:“生有七尺之形,死惟一棺之土,惟立德扬名,可以不朽。”明儒罗伦有云:“ 生而必死,圣贤无异于众人也。死而不亡,与天地并久,日月并明,其惟圣贤乎!”(《文集》)圣贤之不同于一般人就在于他们生前能为社会在道德、事功和学问上有所建树,虽死,其精神犹可以“与天地并久,日月并明”,这就是所谓的“不朽”。这种“不朽’只是精神上的,它只有社会的、伦理道德的意义,而和自己的生命没有什么直接联系。宋朝的大儒张载的《西铭》最后两句:“存,吾顺世;没,吾宁也”,很可以表现儒家对生死的态度。人活着的时候应努力尽自己的社会责任,为实现其和谐社会的理想而奋斗,为此应要求自己“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张载《语录》)。张载这一理想就是孔子所追求的“天下有道”。孟子所希求推行的“仁政”,也是《大学》中提倡的“三纲领八条目”和《礼记·礼运》的“大同”思想。如果一个人生前尽了自己应尽的责任,那么当他离开人世的时候将是安宁的,问心无愧的。所以儒家对死本身并不那么看重,为了实现其理想可以“杀身成仁”、“舍生取义”,这一思想曾对中国的知识分子有着深刻的影响。文天祥在临刑前的衣带上写着:“孔曰成仁,孟曰取义,唯其尽义,所以至仁,读圣贤书,所学何事,而今而后,庶几无愧。”在中国历史上,有不少反对君主残暴和荒淫,为国为民,敢以死谏言的士大夫,他们的死可谓“重于泰山”了!儒家的“生”是为社会尽责,“死”也是为社会尽责,在生前为社会尽了应尽的责任,那么死后就是不朽的。如果说我国儒家没有成为一种宗教,也正在于它在生死问题上认为人的不朽仅仅在于“立德、立功、立言”上。因此,它只是一种精神上的不朽。它既不要求肉体的不朽(如道教),也不要求灵魂的不朽(如佛教的“神不灭”),但儒家所追求的这种精神上的不朽也是一种对有限自我的超越,对生死的超越。道家创始人老子讨论生死问题不多,但却和儒家有明显的不同。老子认为,圣人应无为而治,如说“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一切应顺应自然,“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人的生和人的死都是自然的现象。在《老子》中有“长生久视”的说法,这和他认为如果人不太着重自己的生命反而可以较好地保存自己的思想有关,也是一种“无为”思想的表现。书中又有“死而不亡者寿”的说法,王弼注说:“身没而道犹存。”照老子看,“道”是超时空的永恒存在,而人身的存在是暂时的,如果人能顺应自然而同于“道”(从事于道者,同于道”,“同于道者,道亦乐得之”),那么得道的人就可以超越有限而达到与道同体的境界。王弼注“从事于道者,同于道”说:“道以无形无为成济万物,故从事道者以无为为君,不言为教,绵绵若存,而物得其真,与道同体,故曰同于道。”“同于道”即是“与道同体”,所以“同于道”是一种极高的人生境界,是一种超越世俗的得道的境界,这种境界自然是一种超生死的境界了。如果说老子直接讨论生死问题的言论不多,那么庄子却对生死问题有较多的讨论。他认为生和死都是自然现象,生时应顺应自然,不要追求力所不能及的东西,《庄子·应帝王》中有一凿浑沌的七窍而浑沌死的故事:南海之帝为倏,北海之帝为忽,中央之帝为浑沌。倏与忽时相遇于浑沌之地,浑沌待之甚善。倏与忽谋报浑沌之德,曰:“人皆有七窍,以视听食息。此独无有,尝试凿之。”日凿一窍,七日而浑沌死。这个故事说明,一切都应顺应自然,不可强求。虽出于好心,如破坏了其本来的自然状态,则反而要受害。对“生”的态度是这样,对“死”的态度也应是这样,所以庄子认为“死”对人说不过是一种“休息”,《大宗师》中说:“ 夫大块载我以形,劳我以生,佚我以老,息我以死。故善吾生者,乃所以善吾死也。”生、老、死都是自然现象,生任自然,死是安息。《至乐》载:庄子妻死,惠子往吊,见庄子“箕踞鼓盆而歌”。惠子不以为然,但庄子认为生死就像春夏秋冬四时运行一样,所以“生之来不能却,其去不能止”(《达生》)。但是《庄子》书中也说到有一种叫“至人”或“神人”的,他们“息之以踵”,“吸风饮露,不食五谷”,“壹其性,养其气”,“神将守形,守形而长生”者,他们可以作到“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这种“至人”或“神人”自是超生死者,与先秦的神仙家所说的“神仙”无异,或为以后道教“长生不死”、“肉体成仙”之先河。到魏晋时,玄学流行,玄学家尝被称为“新道家”。虽说玄学企图调和儒道,但他却是以老庄思想为骨架,特别是发挥了庄子的思想。在郭象注解的《庄子》中认为,任何事物都是绝对独立自足的存在,“生”和“死”都不过是事物存在的不同状态,对于“生”说“生”是“生”,对于“死”说“生”是“死”;对于“生”说“死”是“死”,对于“死”说“死”是“生”。因此,说“生”、说“死”,只是从不同的立场上所有的不同看法。既然“死”和“生”一样都是事物存在的状态,那么就应生时安生,死时安死。郭象的这一思想显然是从庄子思想发展而来。另一玄学家叫张湛,他注解了《列子》,于《杨朱》篇的“太古之人知生之暂来,知死之暂往”处,张湛注说:“本书大旨,自以为存亡往复,形气转续,生死变化,未始绝灭。”可见《列子注》这部书的主旨是要解决“超生死,得解脱”的问题。张湛认为,任何事物都有终有始、有聚有散,此一事物之生就是此一事物之始,“聚而有形”;彼一事物的“死”就是彼一事物的终,“散而归太虚”,故“生者,一气之暂聚,一物之暂灵;暂聚者,终散;暂灵者,归虚”。因此,人只要了解他自己的来源与去向,那么就可以“超生死,得解脱”了。由此可见,无论郭象还是张湛关于生死问题的观点都是从先秦道家、特别是庄子把生死看成是自然而然的现象的思想发展而来的。(2)佛教和道教:佛教主张“灵魂不死”、“涅成佛”,道教主张“长生不死”、“肉体成仙”。佛教和道教在中国长期历史发展过程中,它本身也有很大变化,例如在隋唐以后,道教吸收了佛教不少思想如轮回观念等等,佛教由于中国化(如禅宗)更多讨论的是“心性”问题。因此,这里所讨论的是早期(隋唐以前)佛教和道教在生死问题上的不同看法,当然中国早期的佛教和道教对生死问题的看法对以后的佛教和道教仍然有着重要影响也是无疑的。几乎所有宗教都是要解决“人死后如何”,但中国的道教所要解决的却是“人如何不死”。道教认为,人应该活着享受各种幸福,因此主张长生不死。佛教认为,人生是一大苦海,人只有脱离现实世界,才能达到成佛涅槃的境界。在先秦,中国已有神仙家追求“长生不死”、“肉体成仙”,道教继承了神仙家的思想,并吸收了汉朝以来道家和儒家以及各种方术思想而于东汉末发展起来的。道教最早的经典《太平经》中说:“古今要道,皆言守一,可以长生而不死。”用道教思想解释《老子道德经》的《想尔注》也说:“归志于道,唯愿长生。”为道教创立思想体系的葛洪在《抱朴子》中引《玉牒记》说:“天下悠悠,皆可长生,患于犹豫,故不成耳”;又说:“知守一养神之要,则长生久视。”可见道教对生死问题以追求“长生不死”为目标。“长生不死”以“有生”为一大快事,可永远享受各种各样的生之乐趣。佛教与之不同,以“有生”为苦,有所谓“人生八苦”之说,解脱之道在于“无生” 。北周甄鸾《笑道论》引葛玄《老子序》:“道主生,佛主死。”《三天内解经》中也说:“老君主生化,释迦主死化。”佛教认为,人生之痛苦在于“有生”,“有生”则灵魂(神)和肉体联系在一起,灵魂则得不到解脱,而在轮回之中,只有神与形离,超脱轮回,神永归寂灭,才能脱离苦海而得到解脱。慧远《沙门不敬王者论》的最后一节《形尽神不灭》中以“薪火之喻”阐明佛教的“神不灭”思想,他说:“火之传于薪,犹神之传于形;火之传异薪,犹神之传异形。前薪非后薪,则知指穷之术妙;前形非后形,则悟情数之感深。惑者见形于一生,便以谓神情俱丧。犹睹火穷于一木,谓终期都尽耳。此曲从养生之谈,非远寻其类者也。”慧远最后两句是批评道教所主张的“长生不死”之说的。他认为,人的形体是一定要死亡的,但灵魂可以不死,就像燃烧的木头,此木可以烧完,但火仍可以他木延续而继续燃;此形体虽死,但灵魂仍可以由他形体承载。道教认为,人的身体和灵魂(神)可以通过修炼而永远结合在一起,这样不仅可以享受生活中的种种快乐,而且由神形合一而进入超越的神仙世界。所以齐道士论佛道两教在生死问题上的不同时说:“道家之教,妙在精思得一,而无死入圣。佛教之化,妙在三昧通神,无生可冀,故铭死为泥洹,未见学死而不得死者。”(《弘明集》卷八,刘勰《灭惑论》引齐道士《三破论》)这是道教徒对佛道两教在生死问题上的不同的看法。唐初释法琳《辨正论》中说:“外二异曰:李君垂训,开不生不灭之长生;释迦设教,示不灭不生之永灭。内二喻曰:李聃禀质,有生有灭,畏患生之生,反招白首;释迦垂象,示灭示生,归寂灭之灭,乃耀金躯。”这是佛教徒对佛道两教在生死问题上的不同的看法。盖佛主“不生”,“无生”则永离苦海,而灵魂得解脱;道主“不死”,“无死”则永生长存,而肉体得成仙。由于佛教和道教的生死问题和他们的神形问题相联系,因此在神形问题上也存在着根本差异。南朝齐梁陶弘景在一篇《答朝士访仙佛两法体相书》把佛道两教的生死问题归结为神形问题。他认为,佛教主张“神不灭”,所以它对灵魂和形体关系的看法是:在灵魂与形体结合时,人得不到解脱,这时必在轮回之中受种种苦难;而苦难中的生老病死又是不可逃脱的,人终不免一死;如神离形而不灭,又与他形结合,仍不免在轮回中,不得解脱。欲解脱则必“修道进学,渐阶无穷,教功令满,亦毕竟寂灭”,则神与形离,而圆应寂灭。道教以为人的解脱不是圆应寂灭,而是肉体成仙,要“肉体成仙”必对神形加以修炼,或内丹或外丹,即如陶弘景所说要“以药石炼其形,以精灵莹其神,以和气濯其质,以善德解其缠”,这样形神才可以永远结合在一起而得永生。看来,佛教和道教的生死问题确和神形问题相联系,不过所谓“神形”问题实是关于“神”(灵魂)的安顿问题。从佛教说,“神”必须永离“形”,“神’才得以安顿;从道教说,“神”必须永合“形”,“神”才得以安顿。因此,人的灵魂(神)如何着落不仅是宗教所关怀的问题,也是哲学所探讨的一个重要问题。 今天在现代化的社会中,甚至从世界范围说正在走入后现代化的时代,科学有了空前的发展,把人作为自然人看,对人的生和死都可以或者大体可以作出科学的解释,但人们的生死观仍然是个大问题,因为它不仅仅是个科学问题,而且也是个人生态度和价值观念的问题。不管科学多么发达,它并不能解决所有的问题,因为人的生活是多方面的,还有情感问题、信仰问题等等,有些问题可以用理智去解决,有些问题并不全能用理智解决,而呈现为非理智性的。我们知道,在五四运动以后有一场论战,叫作科学与人生观论战,丁文江与张君劢对垒,当然丁文江和胡适等在很多问题上是对的,但是是否也有片面性,这就是他们认为科学可以解决一切问题,因而容易走上对“科学”的迷信。因此,照我看“生死问题”除了可以用科学去说明生和死的种种现象外,但对待生死的态度很可能仍然是人们的哲学、宗教、伦理所要探讨的一个终极关切的问题。这个问题将是人们长期讨论下去的问题,它不会因为物质生活好了,不会因为科学非常发达了,不会因为医学可以对生和死的种种现象作出解释了,就不成为问题了。由于人们的生活态度、价值观念不可能都相同,因此就会形成不同的生死观,这大概是无可置疑的。因此,我们把中国古代不同思想派别(哲学的、宗教的)对生死问题的不同看法作为一哲学、宗教、伦理问题来讨论,它大概和其他哲学、宗教、伦理问题一样有着同样重要的意义。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