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仲淹的故事》教案
加入VIP免费下载

《范仲淹的故事》教案

ID:1112794

大小:21 B

页数:10页

时间:2022-04-28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范仲淹的故事》教案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1)能正确认读生字词,理解并积累词语。(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会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3)了解范仲淹刻苦读书的故事,想象文中描写的场面。2、 过程与方法:(1)学习作者通过人物的言行来表现人物特点的方法。(2)引导学生明确情感态度与价值A、体会范仲淹以天下为己任,为国为民的精神品质。B、激发学生树立远大志向的情感。教学重点:引导学生读懂课文,了解课文内容,感悟人物的精神品质。教学难点:指导学生领会作者是怎样通过人物的言行来表现人物特点的。 教具准备:教学课件PPT第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课文出示PTT:诗词《江上渔者》与范仲淹画像:(1)老师:有哪位同学可以有感情的朗读这首诗?(让学生举手,指名朗读)(2)老师:哪位同学们知道诗的作者是谁呢?(若是有学生知道,便让学生们介绍、讨论范仲淹的人物事迹,若是没有学生知道,老师创建情境引导学生了解(5-7分钟))(3)老师:范仲淹是伟大的政治家,他有一句被后人传颂的最有名的诗句,展示了他伟大的政治抱负,同学们知道是哪一句诗吗?PPT展示诗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1)老师:有同学可以说说从这句话意思是什么意思吗?(引导学生针对这句话讨论,发表自己的意见,不否定任何一个学生的意见,让学生解释自己的见解。(15分钟))过渡:(1)老师:想必同学们对这句诗句有一定的了解,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伟大的文学家、政治家《范仲淹的故事》。(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一)首先让学生分小组,邻近的四位学生为一小组,然后让学生自由朗读课文一遍。(12分钟)  出示自读要求:1、老师:请同学们用喜欢的方式自由朗读一遍课文,不认识的字可以借助字典来查找,可以小组成员之间互相帮助查找,标上拼音,把课文读顺。2、老师:同时,请同学们将文章中出现的成语找出来,可以小组讨论。3、老师:另外,思考一下文章中主要写了范仲淹哪方面的事情?(二)检查字词(5分钟)1、检查学生对生字词的掌握情况提前把课文要求学习的生字板书:淹岳粥凌寝佳肴岂廷泱(标上拼音)老师:请同学们齐读,每个字读两遍老师:同学们朗读完一遍课文后,有没有找到成语?把你们的找到的成语说出来,每个小组派一个代表把你们找到的成语集中说出来。 u将学生集中的成语进行筛选,与学生一同判断哪些是成语,然后出示提前准备好的文章的全部成语于PTT中:  毫不介意粗茶淡饭废寝忘食闭门不出划粥割齑于心不忍千载难逢和衣而眠美味佳肴(让学生每个词读两遍,向学生解释成语的意思)老师:同学们,你们对这些成语都有所了解了,你们在朗读的时候有没有注意到课文中出现多少个“只”呢?,它们的读音是不相同的喔,让我们一同学习。 出示PPT:读准“只”字在不同词语中的音节。  只身  只得  只煮米粥  一只2、老师:请小组成员之间进行总结让你们思考的问题,该文章主要写了范仲淹的哪几个故事,下一节后提问回答。第二课时三、再读课文,理清文章脉络老师:同学们,正式上课之前,我们先来解决上一节留下的问题,该文章主要写了范仲淹的哪几个故事,各小组另外派代表回答,四个成员都要有一次回答问题的机会喔。(先让学生举手回答,若是没有学生举手,则指名回答)1、再读课文:(让全班学生齐读课文,更深一层去理解课文的内容,7分钟) 老师:现在正式上课,请同学们齐声朗读课文,想想在文章写范仲淹的几个小故事中体现了范仲淹什么样的性格特点?另外,给每个故事概括一个小标题。先自己想好,然后与小组内成员交流一下。1、全班交流:老师:每个故事从哪自然段到哪个自然段?小标题是什么?这几个小故事有什么联系?(四个小故事:只身求学、划粥割齑、拒绝佳肴、闭门不出。)(2-5自然段,这四个故事都是写范仲淹刻苦读书的。)2、小组讨论:老师:你认为本文可以分几部分?为什么这样子分?三、品读感悟(一)  1、指名让小组读第一自然段,指导朗读“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2、概括第一自然段   3、让学生回去背诵第一自然段,并摘抄句子“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到摘录本。(二)重点掌握u学习第一个故事“只身求学”。1、让学生有感情的去读第一个故事,引导学生去思考:范仲淹求学的哪些行为让你深受感动?画出让你感受深的句子,适当做些批注。2、交流汇报,教师相应点拨。  (1)PPT出示句子:  范仲淹两岁丧父,家境贫寒,从小读书十分刻苦。  范仲淹两岁丧父,家境贫寒,从小读书刻苦。老师:对比读,你读懂了什么?学生:……(2)引导思考老师:同学们能从文中举例说明范仲淹读书十分刻苦吗?  PPT出示句子:“累了……饿了……”,引导学生感情朗读此句。老师:“废寝忘食”是什么意思?一个“苦”字又让你感受到了什么?(板书:废寝忘食)   (3)引导学生想象:范仲淹独自一人在外求学,还会有哪些情况出现,他又会怎样解决呢?  引导学生用句式“如果,就用”来说话。(课件出示)(4)继续提问老师:同学们,只身求学如此的艰难,但范仲淹苦读诗书不曾放弃,你可知是什么力量在支撑着他?(引导学生感受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远大志向。)  u学习第二个故事“划粥割齑”。过渡:老师:那时,范仲淹的生活极其艰苦。课文第三自然段就细致地向我们描述了他的读书生活,我们学习第个个故事。 1、让学生快速浏览课文,思考最能代表范仲淹清苦生活的是哪个词语?(板书:划粥割齑)  2、老师:范仲淹对于这种极其艰苦的生活介意吗?他的哪些行为让你受到感动?画出感受深的句子,作批注。 3、小组交流汇报,老师相应点拨。(1)提问学生,范仲淹他是怎么样读书?(就“凌晨鸡鸣即起”引导学生积累成语“闻鸡起舞”,就“他曾五年未解衣就寝”积累成语“废寝忘食”,从而体会范仲淹生活的艰苦。)   (2)老师再次追问,生活如此的艰苦,范仲淹攻读诗书始终不曾松懈,是什么力量在支撑着他?  (引导学生再次感受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远大志向。)  4、小结学习第一、二个故事的方法:  读文---画出感受深的句子,作批注----交流所得。u小组自学第三、第四个故事。1、提出要求:按照学习第一、二个故事的方法学习第三、四个故事,先自己思考,再在组内交流,有不同建议的在全班交流时讨论。(学生学习,教师巡视并作相应引导,指导。)  2、全班交流。以小组为单位汇报,教师相应点拨。  (1)老师:范仲淹生活如此的清苦,他的好友想帮助他,先是送银子后是送佳肴(板书:佳肴),可是范仲淹都——(补板书:拒绝),为什么?(板书:粗茶淡饭)(2)PPT出示语言描写的句子一位同学特地跑来叫他:“快去看哪,这可是个千载难逢的机会,千万不要错过!”但是范仲淹只随口说了句“将来再见也不晚。”老师:此时此刻,你们觉得范仲淹是个怎样的人?(板书:埋头苦读)  (3)指导朗读重点句。   u学习第三部分(6、7自然段)。过渡:老师:范仲淹立下如此志向,他又如何施展自己的志向?后人对他的评价又如何呢?  1、指名读第6、7自然段。  2、(PPT出示句子)理解并积累句子:  “我的志向,要么当个好大夫,要么当个好宰相。好大夫为人治病,好宰相治国为民。”  “云山苍苍,江水泱泱,先生之风,山高水长。”五、总结全文1、概括全文中心思想2、提问学生,学习了本文,有什么收获?  六、拓展延伸  1、搜集范仲淹的诗词。  2、找找其他名人读书的故事,读一读。  附板书:  范仲淹的故事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只身求学:废寝忘食  划粥割齑:闻鸡起舞  拒绝佳肴:粗茶淡饭  闭门不出:埋头苦读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