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道德与法治》六年级下册第5课《应对自然灾害》精美教案
加入VIP免费下载

统编版《道德与法治》六年级下册第5课《应对自然灾害》精美教案

ID:1104105

大小:264 KB

页数:11页

时间:2022-04-26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统编版道德与法治六年级上册第5课应对自然灾害第一课时教学设计课题5应对自然灾害第一课时单元第二单元学科道德与法治年级六年级学习目标1、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树立环保意识和安全意识,主动防灾。2、能力目标:能够避免诱发或加重自然灾害的行为,能够正确防灾避险。3、知识目标:了解我国主要的自然灾害,认识自然灾害带来的影响,知道不合理的行为会诱发或加重自然灾害;学会自救自护常识,了解我国防御自然灾害的举措。。重点认识自然灾害带来的影响,了解我国防御自然灾还的举措。难点能够避免诱发或加重自然灾害的行为,能够正确防灾避险。教学环节教师活动设计意图导入新课视频:2019年全国十大自然灾害公布导入新课。讲授新课【我国自然灾害知多少】1、灾害数据分析师:这些数据说明了什么?2、总结:自然灾害是指给人类生存带来危害或损害人类生活环境的自然现象。它不仅会造成严重的人员伤亡,还有巨大的经济损失。而我国,是世界上遭受自然灾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3、小组合作:请以小组为单位,请在地图中任选一个区域,小组间不重复选择,然后完成以下任务:(1)请分别找出各个地区常见的自然灾害和该地区主要的自然灾害。(2)了解这些自然灾害会带来的影响,并制作成表格。4、班级大合作:请汇总所有小组的数据,并总结出:(1)我国主要的自然灾害有哪些?(2)我国哪些自然灾害造成的损失比较大?5、总结:(1)我国主要的自然灾害有旱灾、台风、洪涝、地震、滑坡、泥石流、病虫害等。(2)我国造成损失最大的自然灾害是洪涝和地质灾害。6、我的灾害记忆:在你的记忆中,你的家乡经历过哪些自然灾害?这些自然灾害带来了怎样的影响?7、填一填:自然灾害危害人为因素………………从灾后数据中感受自然灾害带来的巨大影响。通过小组合作,了解各个地区的主要自然灾害和影响,再汇总得出中国的主要自然灾害和影响。 8、思考:从表格中,你可以得出什么结论?9、总结:(1)自然灾害的影响;(2)自然灾害的成因。10、小实验·大启示:(1)在“草地”和“黄土地”上浇同样多的水,流出的水的颜色有什么差别?(2)为什么在“草地”和“黄土地”上浇同样多的水,流出的水的颜色不一样?这个实验对你有何启示?11、实验的启示:虽然大自然给我们带来了一些不可避免的灾害,但是同样,大自然也为我们提供了许多的保护。它为我们种下防风固沙的小草和树木,它为我们留下浇灌涵养的河流和小溪……保护大自然,就是保护我们自己;保护大自然,就可以减轻自然灾害对我们的伤害!【防御自然灾害】1、测一测:你有避险意识吗?(课本地39页活动园)2、小提示:提高防灾避险的意识、自救自护的知识和能力,可以防止或减轻自然灾害带给我我们的伤害。3、小活动:防灾避险小达人你还想要了解哪些相关的防灾避险知识呢?请你把自己的疑问提出来,看看班级里面有哪位“防灾避险小达人”能为你解除疑惑吧!4、防灾避险手册:小知识。5、温馨提示:通过对这些防灾避险小知识的细心观察,我们能够发现,应对灾情最好的方法就是在灾情发生前即使撤离。那么,如何才能够提前知晓这些消息呢?为了减轻自然灾害对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危害,我国建立了气象、海洋、地质及生物等灾害的检测、预警系统。6、小抢答:(1)下图中四种颜色的预警信号分别代表了什么?(2)你在生活中接触过哪些检测、预警系统?当你接收到这些预警信息时,你和家人是如何做的?通过分析自然灾害的影响和成因,深刻认识到自然灾害所带来的严重后果,以及人类一些不当行为对于自然灾害的影响,从而引导学生树立环保意识,防范自然灾害的发生。了解一些防灾避险的小知识。 1、视频:快速了解暴雨预警信号,及不同级别预警的应对方法!2、课后作业:课后作业:不同自然灾害的不同级别的预警信号分别有自己对应的应对措施、防范方法,请你利用课后的时间去深入了解。3、防灾减灾工程:我国不仅建立了灾害监测预警系统,还建设了牢固的防灾减灾工程。(1)沿海防护林(2)防洪坝(3)森林防火隔离带4、防灾减灾技术大赏:为了防御灾害,科技工作者正在不断研究、发明各种抗灾技术。我们去调查以下,将了解到的技术、发明记录下来,在全班开展一次交流活动。5、相关链接:课本第41页。6、提示:在人类防御自然灾害的过程中,法律也是约束人的行为、减少自然灾害危害的重要手段。7、课后作业:请以小组为单位,完成一副校园逃生图。认识预警信号,并在课后了解暴雨、台风等不同等级预警信号的挺对措施。课堂小结我国是一个自然灾害频发的国家,了解自然灾害,防御自然灾害对于我们国家,我们每个人都十分重要。总结提升板书 统编版道德与法治六年级上册第1课学会尊重第三课时教学设计课题1.3尊重他人单元第一单元学科道德与法治年级六年级学习目标1、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感受抗灾精神,培养坚韧意志。2、能力目标:能够通过对抗灾的了解和分析,感悟其中的抗灾精神。3、知识目标:了解中国人民在历次抗灾中表现出来的伟大精神,并学习这种精神。重点了解中国人民在历次抗灾中表现出来的伟大精神。难点学习中国人民在历次抗灾中表现出来的伟大精神。教学环节教师活动设计意图导入新课1、2019年全国十大自然灾害2、我国自然灾害概况:自然灾害种类多、分布广、频繁发生3、中国防灾减灾取得瞩目成就。4、过渡语: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多灾的国家,但是,新中国成立以后,党和政府组织人民大力防灾救灾,最大限度地减轻了灾害所带来的影响,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5、思考:为什么中国人民能够顺利地挺过一次又一次巨大的自然灾害,把损失减轻到最低呢?(依靠不屈不挠的抗灾精神)导入新课。讲授新课1、小组合作:请以小组为单位,选择一次新中国成立以来的特大自然灾害为任务主题,搜索相关的资料,了解这次自然灾害的概况、危害以及抗灾救灾的故事,并从故事中感受背后的抗灾精神。2、小组展示台:(1)第一小组:1998年抗洪²1998大洪水受灾概况。²1998年抗洪小镜头——生命铸起的堤坝²98抗洪纪念影像。²²98抗洪纪念金曲:《为了谁》²总结:98抗洪精神。(2)第二小组:5·12汶川大地震²汶川大地震受灾概况。²汶川地震小镜头(官兵、志愿者、医疗队……各方支援)²讲讲汶川地震救灾小故事²汶川地震各省的捐款明细 ²总结:汶川精神1、小小分享会:在你的记忆中,还有哪些让你印象深刻的抗灾救灾镜头?从这些画面中,你感受到了怎样的抗灾精神?2、总结:自然灾害始终伴随着人类的生活,人类也一直在与自然灾害进行着斗争。正是在这一过程中,人类形成了不屈不挠、团结互助的抗灾精神。3、回望汶川十年:1000万志愿者从哪里来,到哪里去了4、班级小讨论:(1)类似的志愿者故事你还知道哪些?(2)像这样的志愿者你身边是否出现过?从他们身上你学习到了什么?本节课的设计主要是把课堂交给学生,由学生小组合作后进行分享,让学生在分享中感悟。如果学生程度不高,操作困难,建议老师可以先任98抗洪或汶川地震中的一个事例先讲述,让学生初步感受抗灾精神后,再让学生分享自己合作结果。或者直接让学生分享自己记忆深刻的抗灾救灾画面、镜头,最终也是殊途同归。课堂小结尽管自然灾害还会发生,但是我们会尽最大的力量,全国上下形成减灾共同体,共同预防、减少自然灾害对我们的危害。总结提升板书统编版小学道德与法治学科六年级下第五课《应对自然灾害》第1课时教学设计课题《应对自然灾害》单元爱护地球共同责任课时1学习目标1.初步了解我国是世界上遭受自然灾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2.明确自然灾害给人类带来的巨大影响以及社会稳定和可持续性发展。3.掌握自然灾害发生的原因,约束自身破坏性行为。重点根据自然灾害的发生的原因,意识到人类行为对自然环境的重要影响。难点树立保护自然环境,爱护生存家园,抗击自然灾害的决心。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1视频播放《台风海贝思登陆日本》提问:观看视频台风肆虐后的画面,你有什么感受?过渡:在强大的自然灾害面前,人类是那么渺小,人类生命又是那样的脆弱。正所谓“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那么自然界还有哪些类型的自然灾害呢?观看谈感受自然导入台风海贝思是日本近年来最严重、破坏性最大的一次自然灾害。讲授新课活动一:数据分析现国情2019年我国自然灾害以洪涝、台风、干旱、地震、地质灾害为主,森林草原火灾和风雹、低温冷冻、雪灾等灾害也有不同程度发生,经应急管理部会同自然资源部、住房城乡建设部、红十字会总会、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等国家减灾委成员单位会商核定,全年各种自然灾害共造成1.3亿人次受灾,909人死亡失踪,12.6万间房屋倒塌,农作物受灾面积19256.9千公顷,直接经济损失3270.9亿元。2019年十大自然灾害如下:1、1909号超强台风“利奇马”2、6月上中旬广西广东江西等6省(区)洪涝灾害3、贵州水城“7·23”特大山体滑坡灾害4、四川“8·20”强降雨特大山洪泥石流灾害5、7月上中旬长江中下游洪水6、南方地区夏秋冬连旱7、四川长宁6.0级地震8、四川木里“3·30”森林火灾9、山西乡宁“3·15”滑坡灾害10、青海玉树等地雪灾过渡:通过上面的数据分析,我们了解关于自然灾害的一些相关事件和灾害影响,我国是世界遭受自然灾害严重的国家之一。那么什么是自然灾害呢?它具体有哪些种类呢?活动二:纠错辨析——探究自然灾害的定义任务一:辨析自然灾害和人为事故1.2019年11月15日,上海市静安区胶州路一栋28公寓楼由于工人违规进行电焊施工发生特别重大的火灾事故,共造成53人死亡、70余人受伤。2.根据数据进行思考:1.2019年我国自然灾害数据上分析我国的自然灾害大致有哪些种类?2.哪一地区遭受自然灾害的频率最多?根据两则案例进行分析:1.两则案例中都有很严重的人员伤亡,它们属不属于自然灾害?为什么?数据最能说明道理,让学生通过分析2019年十大自然灾害,让学生初步认识我国自然灾害的种类和我国所面临的严峻形势。对于六年级的学生他们很容易混淆自然灾害和人为事故,此处设计辨析题,让学生更明确什么是自然灾害。 葫芦岛校门口撞人案。11月22日中午12点多,辽宁省葫芦岛市建昌县第二小学校门前发生重大车祸,多名学生被一辆黑色轿车撞飞。事故造成5名未成年人死亡、19人受伤,其中重伤3人。任务二:自然灾害的定义:自然灾害:自然灾害是指给人类生存带来危害或损害人类生活环境的自然现象。(重点词——自然现象)活动三:“多面怪兽”——自然灾害任务一、探究我国自然灾害的种类和分布特点1.出示中国自然灾害分布图2.小组探究:(1)如图分析我国发生的自然灾害有哪些种类?(2)我国自然灾害的分布集中在哪一部分?(3)哪一类自然灾害分布最为广泛?(4)你居住的地区常发生哪一类自然灾害?3.:出示各地区灾害分布种类示意图活动四:“怪兽的威力”——自然灾害的巨大影响1.出示图片:洪水、地震、台风、泥石流、干旱、蝗灾2.观看图片小组探究:(1)这些灾害都给人们带来哪些方面的影响?(2)哪些灾害短期内可以恢复、控制?哪些会造成长远影响?地震常出现的疫情又会有什么样的严重后果?(3)谈谈你对自然灾害的认识和感受师小结:自然灾害不仅会造成资源破坏、直接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还会带来各种间损失,甚至可能会影响社会的稳定和可持续发展。师:对于身边出现的一些自然灾害我们有哪些自救措施?3防震自救小歌谣出示防震自救小歌谣要求学生背诵。活动五:追本溯源——自然灾害发生的人为因素1.出示图片:森林被乱砍盗伐造成的水源流失、山体滑坡2.探究:图片中出现的自然灾害根本原因是什么?这样的灾害能不能避免呢?人们还有哪些行为间接导致了自然灾害的频发?明确定义并识记根据分布图进行分析,并结合自己居住的地区环境进行讲述观察自然灾害的种类和分布特点结合图片探究分析并能够意识到自然灾害的巨大影响。让学生结合实际说说增强自救意识和能力。背诵歌谣。分析回答给与明确定义便于学生理解分析。从图分析出我国的自然灾害的种类和分布特点。此图能清晰地使学生明确灾害种类与季节气候的关系图片最的直观展示,自然灾害的影响,影响人们生活及社会稳定。为下节课学习做铺垫。启发学习兴趣 3.出示自然灾害发生的人为因素小结:除了自然的原因外,人类在满足个人生产、生活中需要而做出的不合理的行为也会引发或加重自然灾害。形成认知:有些自然灾害是人类不合理的行为造成的并指出杜绝此类行为自然灾害发生原因有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此处一定要让学生意识到人类自食恶果的现象。延伸活动科学小实验:“草地”和“黄土地”的喝水能力小组实验检验真理课堂小结树木拥有绿色,地球才有脉搏!板书第五课应对自然灾害第1课时自然灾害知多少?什么是自然灾害?自然灾害的种类和分布特点?自然灾害的巨大影响?自然灾害的发生原因?统编版小学道德与法治学科六年级下第五课《应对自然灾害》第2课时教学设计课题《应对自然灾害》单元爱护地球共同责任课时2学习目标1.认识自然灾害的影响,引导学生树立防灾避险的意识。2.了解自然灾害发生的特点,掌握自救自护的知识与能力。3.通过学习培养学生养成不屈不挠、团结互助的抗灾精神。 重点通过本课学习让学生学会面对自然灾害时自救自护的知识与能力。难点认识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的抗灾精神,树立战胜自然灾害的决心。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导入新课1视频播放《5.12汶川地震后》提问:观看5.12汶川地震发生后的新闻视频,你有什么感受?你记住了哪些感人的画面?把你了解的关于汶川地震的感人故事跟同学们分享。过渡:在强大的自然灾害面前,中国人民展现了不屈不挠、众志成城、团结互助的抗灾精神,当自然灾害不可避免时,这就是我们战胜困难的决心和力量。观看谈感受能够形成民族自豪感5.12汶川地震近年来破坏性最大的一次自然灾害。也是中华民族面对自然灾害的一次重大挑战讲授新课活动一:《防灾避险自救知识知多少?》任务一:学生分组进行防灾避险自救知识竞赛活动环节:1.师生共同复习我国的自然灾害的种类。2.鼓励学生对已有的避险知识进行汇总。3.以小组为单位举行竞赛,比一比哪一组掌握的防灾避险自救的知识和方法最多?4.老师对各小组学生的表现给与肯定和及时的评价。师总结:同学们掌握的知识真不少,看来大家有在平时留心观察和积累。这些知识的掌握将对我们的生活有着重要意义。活动二:防灾避险自救小擂台任务一:根据老师出示得常见自然灾害的几组应急行为进行辨析。共计5道抢答题,四个小组进行抢答1.雷雨天气避雨在大树下。2.地震发生时抱头鼠窜。3.山区山洪、泥石流高发期,在山区露营选择在山谷扎营。分组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积极参与竞赛活动,维护小组荣誉。认真听取他人经验取长补短。通过竞赛活动检验学生已有的防灾避险的经验,并培养学生团结意识,荣誉感,这是培养抗灾精神的前提。 4.当泥石流发生时,向泥石流流动方向的山坡跑。5.地震发生时,没有及时撤离,选择躲在卫生间墙角,并用毛巾护住头部或者教室桌子下。活动三:防灾避险知识库出示洪水、地震、雷雨等自然灾害的避险自救要点方法。过渡:为了减轻自然灾害对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危害,我国不仅建立了气象、海洋、地质及生物等灾害的监测、预警系统,还建设了牢国的防灾减灾工程。活动四:直击新闻——了解预警信息出示新闻,让学生关注预警信息1.【天津预警发布中心】天津市气象台于2018年08月11日15时34分发布天津地区雷电黄色预警信号:预计未来6小时内天津地区将有雷阵雨天气,并伴有短时大风,雨强较大,请有关单位和人员作好防范准备。今夜或将出现雷雨大风等恶劣天气。2.出示常见的几种预警信号活动五:观看视频《地震预警》师:地震作为我国常见的自然灾害,它的破坏性严重,对人们生活影响也较大,特别是灾后疫情、重建等后续问题也很繁杂,是我国政府非常重视一种灾害类型。活动六:科学防护保家园师:面对自然灾害,人们不断探寻科学、有效的方法抗击灾害,从而提高抗灾能力。1.出示“风云四号”讲述其科学作用。2.了解防洪堤坝3.了解《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活动七:致敬新时代最可爱的人1.出示抗灾中的感人画面,老师进行讲解。根据老师设计的5个防灾自救的小情景进行辨析对错,并说明理由。给错误的行为提出正确的建议。积累老师出示的避险自救的方法并能运用到今后的生活中。思考:天津预警发布中心的这则天气预警中“黄色预警”是什么意思?认真观看并学习简单了解国家为了抗击灾害采用的一系列措施和科学手段及法律文件听故事体会中华民族“这5个情景是生活中常出现的几种行为,雷雨、洪水、泥石流、地震也是发生频较高的自然灾害。此环节设计意在纠正错误行为,降低灾害发生时不必要的危险。直击新闻,让学生主动关注到预警信号的存在,并能激发好奇心让他们去学习预警信号。地震这种自然灾害破坏性较大让学生多了解学习让学生明确我们的国家为抗击灾害所做出的努力和贡献,也激发学生去敢于去探索。伴随歌曲走进情景 引导学生关注到在抗洪抗震抗灾的现场,人民解放军和武警官兵们的奉献牺牲精神。2.鼓励学生讲述关于抗灾感人故事。(播放歌曲《我们中国人》)做背景音乐师小结:自然灾害始终伴随着人类的生活,人类也一直在与自然灾害进行着斗争。正是在这一过程中,人类形成了不屈不挠、团结互助的抗灾精神。中华民族是最团结、最勇敢、最坚韧的民族,让我们拥有战胜一切困难的决心。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抗灾精神。向人民解放军和武警官兵致敬。从故事中感受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树立民族自豪感和热爱祖国、战胜困难的情感。延伸活动分组绘制校园逃生图并展示小组合作自救意识课堂小结灾害无情人有情,奉献爱心见真情。板书第五课应对自然灾害第2课时防灾避险的意识自救自护的能力个人做好一方有难、八方支援重大自然灾害面对自然灾害全国人民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