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学的研究工具教案与反思(济南版)
加入VIP免费下载

本文件来自资料包: 《生物学的研究工具教案与反思(济南版)》 共有 1 个子文件,压缩包列表如下:

注:压缩包层级关系提取自源文件,您看到的所有资料结构都和您下载的源文件一致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第四节 生物学的研究工具 ‎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①对照显微镜,准确说出其各部分的结构名称与作用。‎ ‎②能独立规范地操作显微镜,并观察到清晰的物像,会计算显微镜的放大倍数。‎ ‎③识别生物学实验中常用的其他研究工具。‎ ‎④初步学会使用其他研究工具。‎ ‎2.能力目标 通过小组合作探究显微镜的使用,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使学生养成正确使用显微镜的良好习惯,形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教学方法及学法分析:‎ 为体现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促进学生知识、技能和生物科学素养的提高,确立本节应用“五主四环节”高效课堂教学模式。在学习“显微镜的构造与功能”这部分知识时,采用观察法,让学生对照所学内容进行识记,并通过组长提问的方式进行巩固。在此基础上,老师设计一系列的题目,帮助学生理解知识。‎ ‎“显微镜的使用”这部分知识涉及到学生的动手操作,所以采取自学—操作—反馈—总结的方式,通过自己动手操作,发现问题并及时解决,并在老师的引导下对知识和呈现出来的规律进行总结,帮助学生将知识系统化。‎ 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显微镜,透明直尺,印有F的透明载玻片,印有F的不透明载玻片,纱布,擦镜纸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及时间安排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复习提问 ‎2分钟 课件出示复习思考题:‎ 1. 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包括哪六步?‎ 2. 巴斯德实验的成功,是因为他动手设置了 实验,对照实验中只能有 个实验变量。‎ 学生回忆、看书等,要给出准确、规范的答案 将复习旧知常态化,从而强化知识的识记和落实。‎ 创设情景 导入新课 ‎1分钟 课件出示课本34页的“洋葱根尖的分生组织细胞”图片,并讲述:我们现在看到了本来肉眼无法看到的细微结构,这必须借助于一定的仪器。它,就是我们这节课要学习的——显微镜。‎ 学生观看图片,感受显微镜下观察到的微观世界 激发学生探究生命奥秘的热情 目标展示 在黑板左侧板书学习目标,指导学生读标 - 8 -‎ ‎1分钟 了解,并板书本节课题:第四节 生物学的研究工具 读标,明确本节课的学习任务 学习目标不仅通过多媒体展示,而且板书在黑板上,可时刻提醒学生依照目标进行学习。‎ 自学 示范 探究 反馈 ‎30分钟 一、显微镜的构造和使用 分组实验:练习使用光学显微镜 指导学生阅读实验的目的要求和材料用具,对实验有初步的了解。‎ ‎(一)显微镜的构造与功能 自学指导一:对照课本图1.1-10或课件中的光学显微镜图示,认识显微镜各部分的名称。‎ 要求: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提问检查。时间2分钟。‎ 教师抽查:显微镜结构 自学指导二:对照课本图1.1-10,认识显微镜各部分的作用,重点识记目镜、物镜、粗准焦螺旋、细准焦螺旋、遮光器、反光镜、转换器的作用。‎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 ‎①光学装置:目镜、物镜 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区分目镜和物镜。‎ 课件出示两个不同放大倍数的目镜,引导学生总结目镜长短与放大倍数之间的关系。‎ 课件出示两个不同放大倍数的目镜,引导学生总结目镜长短与放大倍数之间的关系。‎ 提出问题:目镜和物镜上都标有放大倍数,那么一台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是如何计算的呢?‎ 了解实验的大致内容 学生看书,对照图片识记各结构的名称,组长提问检查 找较差的同学回答,其他同学辨别正误 对照课本,认真识记 根据对实物的观察得出:目镜无螺纹,物镜有螺纹。‎ 目镜越长,放大倍数越小;物镜越长,放大倍数越大。‎ 目镜与物镜放大倍数的乘积。‎ 答案:C 让学生从整体上把握实验 培养学生小组内团结协作,共同进步的意识 让每一位同学参与到检测中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锻炼学生的观察能力以及区分不同事物的能力。‎ 及时用习题巩固学生的所学 - 8 -‎ 巩固练习:有一架光学显微镜的镜盒里有4个镜头,甲、乙一端有螺纹,甲较长、乙较短;丙、丁无螺纹,丙较长、丁较短,若要在视野中看到较多的细胞,宜选 ( )‎ A.甲/丙   B.甲/丁  ‎ C.乙/丙   D.乙/丁 ‎②调光装置:遮光器、反光镜 引导学生观察遮光器上大小不等的光圈。讲解:大光圈透过的光线较多,小光圈透过的光线较少。‎ 引导学生通过手摸和眼观的方式区分反光镜的平面镜和凹面镜。讲解:平面镜可以反射光线,凹面镜在反射光线的同时还可以汇聚光线。‎ 巩固练习:A外界环境光线较弱时,使用_____和______。‎ B外界环境光线较强时,使用_____和______。‎ C标本的颜色较浅时,使用_____和______。‎ ‎③调焦装置:粗准焦螺旋、细准焦螺旋 引导学生动手操作体会,比较两个调焦装置在升降镜筒的幅度上有何区别。强调:细准焦螺旋能调出更加清晰的物像。‎ 巩固练习:王一同学调节显微镜的某一结构,发现镜筒升降幅度较小,该结构是( )‎ A.粗准焦螺旋 B.细准焦螺旋 C.物镜 D.反光镜 ‎(二)显微镜的使用 过渡:学习显微镜各部分的结构与功能,是为了更好的使用它。下面就让我们共同学习显微镜的使用。‎ 1、 取拿与安放 认真听讲,理解各自的作用 感受和发现平面镜和凹面镜的不同 A大光圈和凹面镜 B小光圈和平面镜 C小光圈和平面镜 粗准焦螺旋能大幅度升降镜筒,细准焦螺旋能小幅度升降镜筒 答案:B 学生自学课本内容。‎ 自己动手发现的知识能记得更牢固 通过完成思考题,锻炼学生整合知识的能力。‎ 通过实践体会两个调焦装置功能的相同和不同之处 - 8 -‎ 请同学们阅读课本14页,自学显微镜的取拿与安放。时间1分钟。‎ 找程度较差的同学上台演示,其他同学找出其操作中的不足之处,并加以更正。‎ 1、 对光 请同学们阅读课本15页,自学对光的内容,并思考:‎ ① 对光过程依次转动了哪四个结构?‎ ② 对光成功的标志是什么?‎ 布置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对光的操作,成功的小组举手向老师示意。‎ 分析个别小组出现的问题:‎ ① 有的同学始终未能找到明亮的视野,可能的原因有哪些?‎ ② 出现明亮的视野后,一位同学兴奋地将显微镜推移到另一位同学面前,那一位同学却说观察不到明亮的视野了,为什么?‎ 拓展:分析自己对光成功后的显微镜,哪些部件成一条直线?‎ 教师强调:转动转换器时不能用手扳物镜镜头,应该用手指握住转换器的银色边缘进行转动。当听到“啪”的一声就停止转动。‎ 2、 安放装片 请同学们阅读课本16页“安放装片”的内容,并自己动手操作,将透明直尺上的“6”正对通光孔的中心。‎ 3、 观察 指导学生结合图1.1-13阅读课本16页中“观察”的相关知识,思考:‎ ① 观察时首先转动哪个结构?此时眼睛注视哪里?为什么?‎ ② 再次转动哪个结构?眼睛注视哪里?‎ 上台演示,其他同学挑错并更正。‎ 四转:‎ 粗准焦螺旋 转换器 遮光器 反光镜 引导学生回答:‎ 环境光线太暗,选择了过小光圈或平面镜,或反光镜没有朝向光源都会找不到明亮的视野 学生总结:反光镜—通光孔——物镜—物镜—目镜 学生动手操作 学生自主阅读课本,思考并回答问题。‎ 使学生通过观察发现知识,通过挑错和更正巩固知识。‎ 锻炼学生的理解能力以及动手操作的能力。‎ 通过问题的设计加强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 通过观察去发现知识,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和能力。‎ 对学生进行爱护显微镜的教育。‎ 学生能自主完成的内容放手给学生,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让学生带着问题学习,能让学生更快抓住重点,提高学习效率。‎ - 8 -‎ ① 发现物像之后,转动哪个结构可以使物像更清晰?‎ 教师边示范边讲解,之后让学生独立观察直尺上的“6”,并根据学生看到的物像归纳显微镜的成像特点:放大的倒像。‎ 布置学生分别向左方、上方缓缓移动直尺,物像分别向哪个方向移动?‎ 指导学生取下直尺,分别换上写有“F”的载玻片和写上“F”后背面贴上黑胶带的载玻片,独立练习显微镜的使用。并提问:大家发现什么问题?‎ 师生共同总结:光学显微镜观察的物体必须是薄且透光的。‎ 1、 整理和存放 要求学生自学课本内容,并按照要求将显微镜整理好,放回镜箱中。首先学生组内自查,然后教师再对每个小组的整理情况进行检查。‎ ‎(三)其他常用研究工具 过渡:除了显微镜,在生物学的研究中还有一些工具是很常用的。‎ 布置学生参照图1.1-14认识几种常用的研究工具,并了解其作用。‎ 教师展示常用的工具,让学生说出其名称和作用,并强调注意事项:‎ ① 滴管吸取液体后不要平放、倒置,向试管中滴加液体时,滴管和试管都要保持竖直。‎ ② 使用刀片时注意安全。‎ ③ 不要用手直接接触加热后的所有器具。酒精灯不要吹灭,应用灯帽盖灭。‎ 学生动手操作,观察,并汇报:直尺上是“6”,看到的却是“‎‎9”‎ 拓展:‎ 要将视野左上方的物像移到视野中央,应将装片向左上方移动 学生按要求整理显微镜,并放入镜箱中。‎ 认真自学,并识记名称,了解作用。‎ 学生通过亲自观察得到正确答案,体会到了成就感和实验探究的乐趣。‎ 新入学的学生刚接触到实验,必须养成他们规范的实验习惯,为后面的实验课做好铺垫。‎ 在学生自学的基础上,教师加以强调,为以后的规范使用打下基础。‎ 实验整理 ‎1分钟 要求学生整理实验台,把所有的实验仪器放回原位,清洁实验桌凳。小组长做好整个实验室的检查工作。‎ 学生按要求进行整理 培养学生良好的实验习惯 - 8 -‎ 课堂小结 ‎2分钟 教师引导学生自我评价:本节课你有哪些收获?还有哪些疑惑?‎ 学生自主回顾本节所学所得。‎ 让学生学会客观公正地评价自己 达标检测 ‎8分钟 一、基础知识(ABC类)‎ ‎1.在普通光学显微镜的结构,你知道起放大作用的结构是( ) ‎ A.目镜和物镜 B.反光镜和目镜 C.反光镜和物镜 D.遮光器和反光镜 ‎2.观察同一材料的同一部位时,高倍物镜与低倍物镜相比,其( ) ‎ A.物像小、视野亮,看到的细胞数目多 ‎ B.物像小、视野暗,看到的细胞数目少 ‎ C.物像大、视野暗,看到的细胞数目少 ‎ D.物像大、视野亮,看到的细胞数目多 ‎ ‎3.下图表示一个用右手写字的人正在用显微镜观察,其中观察方法正确的是( )‎ ‎4.用显微镜观察时,如果视野中的物像偏左下方,要使物像居视野中央,应将玻片标本向(    )‎ A.左上方移 B.右下方移  C.左下方移  D.右上方移 ‎5.观察临时装片时,视野里出现污点,移动装片和目镜时,污点不能移动,那么污点在(  )‎ A.反光镜上  B.目镜上  C.装片上  D.物镜上 ‎6.显微镜中可调节视野亮度的是( )‎ A.镜筒和镜座 B.物镜 C.反光镜和遮光器 D.镜筒和载物台 ‎7.细准焦螺旋的作用是( )‎ A.使镜筒缓缓上升 B.调节出更清晰的物象 ‎ C.光线的强弱 D.放大倍数 二、巩固提高(AB类)‎ ‎8.一台显微镜的目镜为10倍,选择下列哪种物镜时,视野内看到的细胞数目最少( )‎ A.10倍 B.15倍 C.40倍 D.5倍 - 8 -‎ ‎9.当把刻有字母“q”的载玻片放在显微镜下观察时,视野中所看到的是 ( )‎ A.q B.p C.d D.b 10.下列哪组目镜和物镜的组合看到的细胞大( )‎ A.5×、10× B.8×、15× C.15×、45× D.15× 、10×‎ ‎11.用下列四组镜头看同一块洋葱内表皮细胞的玻片标本,其中可以看到细胞数目最多的一组为( )‎ A.目镜——5×,物镜——10× B.目镜——5×,物镜——40×‎ C.目镜——10×,物镜——10× D.目镜——10×,物镜——40×‎ ‎12.若要使位于视野右上角的图象移至视野中央,移动玻片的方向是( )‎ A.右上角  B.右下角 C.左上角  D.左下角 ‎13.用显微镜观察玻片标本时若光线较暗,则应使用:(  )‎ A.大光圈、平面镜 B.大光圈、凹面镜 C.小光圈、平面镜 D.小光圈、凹面镜 ‎14.下列各项均是有关显微镜操作的表述,其中错误的操作是( )‎ A.标本染色较深,应选用凹面镜和大光圈 B.将位于视野内左上方的图像移向中央,应向右上方移动装片 C.若转换高倍物镜观察,需先升高镜筒,以免镜头碰坏装片 D.转换高倍物镜之前,应先将所要观察的图像移到视野的正中央 三、能力提升(A类)‎ ‎15.右图为显微镜模式图,据图回答问题 ‎(1)填写名称[1]____________[3]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9]_____________‎ ‎[10]___________[11]____________‎ ‎(2)图中与调节光线强弱有关的结构是[ ]__________和[ ]__________。‎ ‎(3)图中与放大有关的结构是[ ]____________和[ ]_________。‎ ‎(4)想要使看到的物像更清晰,应轻微调节的结构是[ ]___________。‎ ‎(5)对光时首先转动的结构是[ ]___________。‎ - 8 -‎ ‎(6)在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下降时,眼睛一定要看着______,以免压碎装片和损伤镜头。‎ ‎(7)某同学在用低倍镜观察装片时,发现视野中有一黑点。移动装片黑点不动,转换物镜后黑点仍在。请问黑点在______上。‎ 板书设计:‎ 第四节 生物学的研究工具 一、显微镜的构造和使用 ‎(一)显微镜的构造 ‎1、光学装置:目镜和物镜 ‎2、调光装置:遮光器和反光镜 ‎3、调焦装置:粗准焦螺旋和细准焦螺旋 ‎4、其它装置 ‎(二)显微镜的使用 取拿与安放—对光—安放装片—观察物像—整理与存放 二、其他常用研究工具 教学反思:‎ 本节课的课堂教学注重了学生主体地位的体现,学生在课上能够进行自主阅读、独立思考、合作探究等活动,基本上完成了课前老师设定的三维学习目标。学生自学的过程都是安静而紧张的,在合作探究的过程中又充分发挥了小组长的组织协调能力和全组同学的团结协作的精神,个别同学在回答问题的过程中,其他同学能够认真聆听并及时纠正错误,达标检测又像考试一样紧张……全班同学在一种紧张有序的氛围中完成了学习的全过程。‎ 当然,在这节课的教学中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 这节课是学生升入初中以来的第一节实验课,虽然上课之前教师对课堂纪律做了强调,但是学生的兴奋劲还是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课堂教学秩序。‎ 教师对学生的学情分析不到位,导致第一个阶段的学习占用的时间较长,影响了后面的学习进度。‎ 本节课学习内容较多,用1课时完成,时间非常紧张,教学内容处理不够完善,对典型习题的处理也非常仓促。‎ - 8 -‎

资料: 29.3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