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六年级科学下册 我们来造“环形山”2教案 教科版
加入VIP免费下载

2019-2020年六年级科学下册 我们来造“环形山”2教案 教科版

ID:1083246

大小:72 KB

页数:5页

时间:2022-04-19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2019-2020年六年级科学下册我们来造“环形山”2教案教科版一、教材分析“我们来造环形山”是义务教育小学科学教科版六年级下册“宇宙”单元的第三课。让学生造环形山,是让学生以模拟实验的方式来探究环形山的成因。本课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用造“环形山”的活动来帮助他们认识环形山,重点不是让学生真正找到环形山的形成原因,而是如何造一个相似的“环形山”,在“造山”过程中有所思,有所悟,能做出有根据的推测。通过一个有趣味的活动——造环形山,让学生在造环形山模型过程中,对环形山的成因展开探究。二、教学目标1.科学概念:月球地形的最大特征就是分布着许多大大小小的环形山;月球上环形山的成因有多种不同的解释。2.过程与方法:认识月球表面环形山的特点;能够根据观察到的现象推测环形山的成因;经历月球环形山的模拟实验过程;了解有关月球环形山的成因的假说。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能够大胆地想象,充分地表达自己的想法;能够合理地运用多种手段,创造性地制作“环形山”;在造“环形山”的过程中体验科学实验的严谨、客观和乐趣,意识到设计实验方案的重要性以及意识到模拟实验和推测与客观真实是有一定的差距的。三、教学重点、难点环形山是月球地形的主要特征。建造月球环形山的模型,并提出有根据的推测。四、教学准备沙、石子、玻璃球、注射器等。五、教学过程认识环形山1.呈现图片:这里有一张月球表面的图片,我们一起来看看,从中你观察到了什么?2.播放视频:这里还有一小段有关月球环形山的短片,我们一起来看看,看的过程中请你留意一下,月球上的环形山都有些什么特点?模拟造环形山1.现在我们已经知道了月球环形山的这些特点,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模拟造环形山,看一看,哪个小组造出的山跟月球上的环形山最相似?2.分小组讨论:那你们又会怎样去造“环形山”呢,你有多少种造山的方法呢? 3.模拟方法的选择:看来同学们很有方法,在这些模拟方法中,你认为哪几个是比较符合月球的实际情况的?4.同学生又需要哪些模拟实验材料呢?5.指导模拟实验的注意事项:怎么样做好这个实验,才使得我们造出的“环形山”和月球上环形山的特点比较符合?6.分小组造“环形山”。7.师生评价“环形山”。交流,并提出环形山成因的假说1.交流:哪个小组愿意来说说,你们小组是用什么方法来造环形山的?在造“环形山”的过程中,有什么发现?2.提出假说:你现在是否能推测一下环形山的成因了呢?你推测的依据又是什么?3.如果让你到月球上去考察,你认为有哪些证据是需要进一步去寻找的?呈现有关环形山成因的资料1.老师这里还收集到了一些有关环形山成因的资料,我们一起来读一读。2.环形山的成因你了解了吗?3.科学家提出假说时用了哪些证据?4.我这里还有一点有关环形山成因的影视资料,我们一起来看看。5.你需要重新修改你的推测吗?如果需要,主要修改什么?6.是的,科学家对环形山的形成也只是一种猜想。他们也还在不断的寻求证据,证明这种猜想。我想总有一天,科学家会揭开这层神秘的面纱。课后,同学们也可以继续找资料,求证我们的猜想。附送:2019-2020年六年级科学下册我们来造“环形山”3教案教科版【教学内容】教科版科学六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三课1.月球的地形—环形山;2.试着造“环形山”;3.阅读环形山的资料。【教学目标】1.科学概念月球地形的最大特征就是分布着许多大大小小的环形山;月球上环形山的成因有多种不同的解释。 2.过程与方法认识月球表面环形山的特点;能够根据观察到的现象推测环形山的成因;经历月球环形山的模拟实验过程;了解有关月球环形山的成因的假说。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能够大胆地想象,充分地表达自己的想法;能够合理地运用多种手段,创造性地制作“环形山”;在造“环形山”的过程中体验科学实验的严谨、客观和乐趣,意识到设计实验方案的重要性以及意识到模拟实验和推测与客观真实是有一定的差距的。【教学准备】沙、细石子、大铁球、小铁球、大、小玻璃球、注射器、粗、细胶管、水、等。重点:造环形山的体验活动难点:在“造山”的活动过程中【教学过程】引入:离我们地球最近的天体是什么?(月亮)我们人类从远古时期就开始探索月球了。随着我们科学技术的发展,我们对月球的了解了越来越多。大家看到的就是清晰的月球表面的照片。1.月球上的环形山。(1)观察月球上的环形山的图片或教材插图。问:大家看到了什么?(2)问这些月球上环形山的有什么特点。?。(3)补充环形山的资料。小结环形山的特点:A、分布没有规律、B、数量众多、C、大小不一、有深有浅等。推测:我们看了图片,你觉得这些环形山是怎么形成的。说说看2.制造“环形山”。(1)提出:如果我们来造模拟造“环形山”,你会用什么方法?(最多问5个人)。你打算怎么造?介绍材料的使用方法。(2)讨论:我们模拟造山需要哪些材料?这些材料分别模拟了月球上的哪些环境?(3)集体交流,说说哪些方法比较符合月球的实际情况。指导学生使用器材的方法和注意点。问:实验的时候我们该注意点什么?(4)根据自己设定的方法,小组共同制作“环形山”。(5)交流评价学生造好的“环形山”,主要从相似性方面评价。问在造山的过程中,要怎么做才能模拟的比较像。3.提出环形山形成的假说。 (1)交流小组中是用什么方法来造“环形山”的?在造“环形山”的过程中有什么发现?(注意科学实验的严谨性)(2)说说哪些方法能成功地模拟出月球上的环形山。(3)推测月球上的环形山是怎样形成的?推测的理由是什么?(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验来推断)4.阅读资料——环形山的成因。(投影出示)(1)阅读教材中的环形山的成因资料。(2)说说目前科学家们对环形山的形成有哪些推测,对此有什么看法。(3)你还要修正自己的推测吗?5.如果有一天,你登上了月球,你会去寻找怎么样的证据,来证明你的观点?那么你找到了这个证据,你能下结论了吗?小结,学习了这堂课,你在推测一个事物的形成原因上有了哪些进步? 小学教育资料好好学习,天天向上!第5页共5页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