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五年级科学下册 谁先迎来黎明3教案 教科版
加入VIP免费下载

2019-2020年五年级科学下册 谁先迎来黎明3教案 教科版

ID:1079668

大小:197.5 KB

页数:7页

时间:2022-04-18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2019-2020年五年级科学下册谁先迎来黎明3教案教科版【教学目标】1.运用地球自转的知识,探究北京和乌鲁木齐这两个城市谁最先迎来黎明,为什么两地黎明的时间不同?2.知道我国统一使用“北京时间”及其意义。3.知道地球上各国迎来“黎明”的时间不同及原因。【教学重、难点】知道我国统一使用“北京时间”及其意义,各国迎来“黎明”的时间不同及原因。【教学准备】地球仪、中国地图、世界地图、大头针、手电筒。【教学过程】一、北京、乌鲁木齐谁最先迎来黎明1.出示中国地图,找一找北京和乌鲁木齐的位置。2.在地球仪上找到这两个城市,并用大头针扎上作好记号。猜想:地球不停地自西向东自转,谁会先迎来黎明的第一道阳光?A说说你的理由,这是为什么?B请一位学生上台演示,用手电筒光代表太阳光,边演示边讲解。3.北京比乌鲁木齐早迎来黎明,那么这两个城市日出的时间大约相差几个小时呢?(查看世界时区图,小组讨论、汇报。)二、认识“北京时间”1.疑问:北京处于东八区,乌鲁木齐处于东六区,如果我们从北京出发去乌鲁木齐,必须调整手表中的时间。你觉得这样做会不会有麻烦?2.在广播或在电视中,我们常常听到报时员怎样报时?3.结合地图介绍:我国国土最东境在黑龙江省的黑龙江和乌苏里江的主航道会合处(东经135度左右),最西境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帕米尔高原上(东经73度附近),东西距离相差5200千米,跨经度达62度,在世界标准时区中,属东五区到东九区的5个时区。如果每个地方都用自己所在时区的区时,就会给人们的生活和工作带来麻烦。因此,我国规定北京所在的东八区区时为我国的统一时间,称“北京时间”,以避免区时不同带来的麻烦。三、世界各国的新年钟声会不会在同一时刻响起1.出示世界地图:在世界地图上找出北京、巴黎、纽约这三个城市。2.讨论:A一天中,北京和巴黎谁先迎来黎明,日出的时间大约差几个小时?B一天中,纽约和巴黎谁先迎来黎明,日出的时间大约差几个小时? 3.简单介绍“国际日期变更线”,并指出“国际日期变更线”的位置。讨论:一天中,北京和纽约谁先迎来黎明,日出的时间大约差几个小时?4.讨论:地球上各国的新年钟声会在同一时刻响起吗?为什么?四、课外拓展找找有关国际日期变更线的资料,以便更好地搞清楚“北京、纽约的日出”问题。附送:2019-2020年五年级科学下册谁先迎来黎明5教案教科版教材简析:《谁先迎来黎明》是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地球的运动”第4课时的内容,本课是在学生认识由于地球的自转形成昼夜交替现象的基础上,对地球自转方向和时区的探究,其中,地球自转方向是本课的探究重点。教材的内容分成四个部分:1、提出问题:谁先迎来黎明?2、模拟实验:地球自转方向不同,迎来“黎明”的时间先后就不相同?3、探究地球自转的方向?4、认识世界时区图。第一部分直接让学生在中国行政地区图中观察北京和乌鲁木齐的地理位置,明确黎明迎来的时间与各地所处的地理位置有关,开门见山。第二部分用地球仪和手电筒模拟观察各地迎来黎明的先后顺序,学生在实践中,发现地球自转方向不同迎来“黎明”的时间会不同,很自然进入“地球自转方向究竟是怎样的”探究。第三部分在地球自转方向的探究中,通过让学生建立相对运动概念,根据天体的周日视运动来认识地球的自转方向。第四部分希望学生能够关注到地球仪上的经线,并且能够根据不同地区的经线差来计算两地的时差。这实际上需要学生综合运用地球自转方向及地球自转周期的知识来解决,是有一定难度的。教学背景:这一节课的知识点比较多,概念也比较难理解。如何把抽象难懂的概念转化为学生容易接受的方式是需要好好再研究的。这一课有很多抽象的概念,比如东西南北四个方位、地球自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逆时针旋转、顺时针旋转、相对运动等等,需要学生对空间有很好的想象力,在这些问题的处理上不能过于死板教条,学生理解起来不容易,可能一下会搞混,对于他们理解地球自转方向会带来一定混淆。上课前,教师利用在教室四边的墙分别贴上东南西北,让学生更直观的了解到什么样是自西向东运动,什么样又上自东向西运动(随时结合是顺时针还是逆时针转)。教学设计:(一)科学概念:天体的东升西落是因地球自转而发生的现象。地球自转的方向与天体的东升西落相反,即逆时针或。地球的自转方向决定了不同地区迎来黎明的时间不同,东边早西边晚。不同地区所处的经度差决定了地区之间的时差。科学词汇:东升西落逆时针(自西向东)顺时针(自东向西)时差 教学目标(二)过程与方法:通过生活经验和体验活动,理解相对运动并用来解释太阳等天体的视运动。根据天体视运动的方向推导地球自转的方向。科学方法:模拟实验、观察实验、课外探究(三)情感、态度、价值观:初步知道因参照物的不同,对物体的运动需要从多角度去认识。在活动中培养小组合作精神。核心价值观:勤于思考、大胆解释、乐于用科学知识分析日常事物。教学重难点重点:认识天体东升西落的现象是由于地球的自西向东自转而形成的。难点:理解相对运动。教学准备教具学具说明与提醒给全班学生准备:课件、解剖的地球仪一个、转椅一把、东南西北方位字各一个。给每小组学生准备:两张白纸、水彩笔、地球仪一个、世界时区图。1、东、南、西、北方位字各一个贴在教室相应墙面上。2、课件操作适时联网。教学流程课前谈话→认识相对运动→模拟实验→认识地球自转的方向→认识时区及时差→总结地球运动的特点活动过程基础设计个性设计一、课前谈话:智力大冲浪北京乌鲁木齐问题一:北京在乌鲁木齐的什么方向?看图查阅说明理由。问题二:北京坐车去乌鲁木齐。引出相对运动二、教学流程:(一)认识相对运动:1.课件演示:汽车向前运动时,车窗外的景物怎样运动?车窗内的景物呢?2.体验:坐在转椅上,让转椅逆时针运动时,周围的景物怎样运动?转椅顺时针运动时,周围的景物又是怎样运动?(二)模拟实验:1.请一组同学面向外拉成一个圆圈,代表地球;请两位同学分别代表“北京”和“乌鲁木齐”,再请一位同学当“太阳”;——板书谁先迎来黎明A猜测谁先见到太阳? B先按照自西向东(逆时针)方向转圈,看谁先看见太阳;然后再自东向西(顺时针)方向转动,看谁先看见太阳。2.小结:如果地球是自西向东自转,北京先看见太阳;如果地球是自东向西自转,乌鲁木齐先看见太阳。上面两种转法,哪一种像钟表指针的转法,因此,把自西向东叫逆时针,自东向西叫顺时针。模拟实验记录单请把你们组转动地球仪的方向在地球仪上用箭头画出来?我们组发现,先迎来黎明。(三)认识地球自转的方向:1.思考:地球的自转方向到底是自西向东还是自东向西?2.联想:如果把地球看作是一个大转椅,我们会看见太阳等天体东升西落,那么转椅是怎样转的?3.阅读教科书P80页。4.解释:北京和乌鲁木齐谁最先迎来黎明?(北京)(四)认识时区及时差:1.问题:北京比乌鲁木齐先迎来黎明,北京比乌鲁木齐早几个小时看见太阳呢?(开通视频,问乌鲁木齐现在是几点?对照北京时间。)2.课件网络摄像头观看世界各地的情况。(引出问题,如果不是打电话,视频,也没网络摄像头,还有其他办法吗?)标准时区:为了方便人们的旅行和记时,国际上设立了标准时区。把全球划分为24个时区,依次为东一区到东十二区,西十二区至西一区。A图中的每一种色块代表一个时区。“0”代表零时区,零时区以东为东区,零时区以西为西区。北京所在版图的颜色与东八区的颜色相对应,所以北京在东八区。——那纽约、巴黎、东京都在哪个时区?——请学生找一找,然后说一说。B相邻的两个时区,时间相差整整一个小时。如:北京在东八区,东京在东九区,这两个时区是相邻的。当我们是北京时间10点整的时候,东京是几点钟呢?——11点钟——对,往东,时间要加;往西,时间要减。越往东,时间就越晚;越往西,时间就越早。难一点,当北京时间10点钟的时候,英国伦敦、美国纽约分别是几点钟?——组内同学可以查看“时区图”,快速地计算一下。—— 你是怎么算出来的?英国伦敦:凌晨2:00美国:昨晚21:00——今晚还是昨晚?1.出示世界时区图(模型),找出北京和乌鲁木齐所在的时区。2.分组查阅世界时区图,讨论:北京、巴黎和纽约谁先迎来黎明?相差多少小时?3.通过对“世界时区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北京、巴黎和纽约这三个城市现在具体的时间。下面,让我们来猜推测下,这三个城市的小朋友可能在做什么?(五)总结地球运动的特点:最后,就让我们把这几天所学到一起来总结一下吧。地球的形状自转的证据自转的方向自转的周期球形傅科摆自西向东(逆时针)24小时(一天)板书设计谁先迎来黎明地球自西向东自转(逆时针)周期为24小时(一天)地球的形状自转的证据自转的方向自转的周期球形傅科摆自西向东(逆时针)24小时(一天)课外活动1.利用橡皮筋制作一个橡皮筋秤2.对弹簧缩短的规律作一番研究,看看有什么发现。生成预见学生已知:地球在自转;北京和乌鲁木齐是在不同位置;坐在车上看到树往后退是车往前进。学生未知:地球自转的方向;相对位置:北京在东而乌鲁木齐在西。相对运动难点:从车和树的相对运动迁移到地球和太阳的相对运动从而知道地球自转的方向搜集证据解决谁先迎来黎明。科学教育的课堂要以探究为主要形式的思想是大家所公认的。当然,作为小学科学内容之一的地球和宇宙单元,也应该体现科学探究的内涵与本质,并且更有必要体现科学探究的学习方式。这是因为本主题单元的知识内容比较抽象,教学时会不自觉地搞满堂灌,学生容易在理解上模棱两可、半生不熟。再说现在科普类书籍琳琅满目,学生要获得表面性的知识并不难,难的是要让学生经历、理解知识的获得过程,学会如何进行这方面的探索,做到入心入脑,实实在在激发学生探索地球宇宙的兴趣。因此,在课堂上,让学生转动地球仪,观察各地迎来黎明的时间是不一样的,在判断地球自转方向的教学中,引导学生构建生活中的“相对运动”概念,坐上“地球”大转椅亲自体验,从而得出地球的自转方向。这样,充分调动学生主动探究的积极性,让课堂成为孩子们真实的自我活动的课堂,将抽象的概念通过形象化的探究过程得以确立。1.学生能否正确理解地球的自转方向(自西向东即逆时针); 课堂评估2.学生是否知道自转方向决定了不同地区迎来黎明的时间不同,东边早西边晚;3.不同地区所处的经度差决定了地区之间的时差;4.从作业情况分析课堂教学成效;5.课外探索宇宙奥秘的兴趣度。 小学教育资料好好学习,天天向上!第7页共7页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