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高中语文 埃菲尔铁塔沉思同步检测试题 新人教版选修《中国现代散文选读》
加入VIP免费下载

2019年高中语文 埃菲尔铁塔沉思同步检测试题 新人教版选修《中国现代散文选读》

ID:1028944

大小:287 B

页数:10页

时间:2022-03-30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2019年高中语文埃菲尔铁塔沉思同步检测试题新人教版选修《中国现代散文选读》1875年,法国第三共和国建立以后,决定为隆重纪念1789年法国资产阶级革命100周年,于1889年在巴黎举办一次轰动世界的国际博览会。法国人一直想建造一个超过英国“水晶宫”的博览会建筑,于1886年开始举行设计竞赛征集方案,其宗旨为“创作一件能象征19世纪技术成果的作品”。为此,世博会的组织者们兴奋地建议:要在巴黎建造一座千尺高塔。采用的设计是来自年强的古斯塔夫·埃菲尔设计的一座300米高的金属拱门塔方案。1887年1月26日,铁塔动工了,但却遭到当时很多文化艺术界名流的反对。作家莫泊桑、小仲马也都加入了反对者的行列,但建筑师埃菲尔力排众议,始终坚定自己的信念,他精打细算,一丝不苟,在工地上搭起的巨大“积木”。建成后的铁塔高320米,分三层,共1711阶台阶,分别在离地面57米、115米和276米处建有平台。据说,该塔共用15000根钢铁材料,250万只铆钉。为了铭记建筑师埃菲尔,人们将铁塔命名为“埃菲尔铁塔”,并在塔下为他塑了一座半身铜像。从那以后直到今天,参观铁塔的各国游客络绎不绝,估计总数已达1.9亿多,其中有近8000万人次登上了铁塔。昔日被少数人称之为“丑陋的畸形怪物”的建筑,却成为了巴黎的象征和骄傲。埃菲尔铁塔在经历了120多年风雨侵蚀之后,虽然看起来有些老旧,但是,依然巍峨壮观。阅读课文《埃菲尔铁塔》节选部分,回答1~3题。于是我知道铁塔究竟有多高了(虽然我永远也弄不清那个数字),——我有多高铁塔就有多高。那是一座有弹性的铁塔呀。于是我知道铁塔究竟有多大了,——“那是巴黎圣母院!”“那是蓬皮杜艺术中心!”“那是蒙马特教堂!”“那是小纽约!”巴黎多大铁塔就有多大。也许还不止。一本书上说过,万里远无云时,塔顶上可望到外省……从神经中解放出来的风,无忌地挑逗着铁塔,摇撼它、敲打它。我曾以为那历经一百多年风雨的朽铁会呻吟,会晃悠颤栗……据说它的最大摆度是十八厘米,此时它却纹丝不动,不必担心它会断裂倒塌。这在工业革命的辉煌中屹立的巨人,似乎雄心勃勃地要同那天边席卷而来的新浪潮作一番耐力的较量。它不会退出,不会退出的,虽然它已是上一个时代的标记,一百年前它却曾经是一个标新立异的怪物,在一片嘘声里,诞生于巴黎城的古迹之中。 塔顶平台上游人如云,这威严古板的铁塔。我原以为你是拒人之外,高傲无情的——我却发现你是一个不露声色的老父,将那各种肤色各种头发的孩子都拥在你的怀里,一任他们纵情玩乐、观赏,又走散去,天涯海角,只留下一个模糊的影,在你的视野里……有一对少年在塔顶的窗边接吻,多么高的吻。有一对青年在电梯里接吻,多么快的吻。铁塔是仁慈的、温暖的。假如我不到铁塔来,我将永远对它存有那么无知的偏见和戒心……我不知我应该怎样下去,或者说,我希望永远也不要再下去。人到达过那样的高处,对地面便有了淡漠;人有过那样的恐惧,对安全便有了蔑视;人走近过那蓝色的梦想,又不得不回到原处,便尝到探险的悲哀。因为那不是山的高度,不是悬崖的恐惧,而是人在一个世纪之前的真实创造,是一个永远矗立的丰碑。你没有接近过它,你便没有权利轻视;有一日它终会化成一堆废铁,但它曾独一无二地存在过。当它存在的时候,在巴黎城挤挤撞撞的建筑物中,它雄奇,却也孤独。它没有对话者。只有风,只有云,只有飞鸟,是它寂寞的伴侣。无数双温热的手抚摸它冰凉的铁杆,它的内心却依然孤独。1.如何理解“你没有接近过它,你便没有权利轻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这是作者登塔的收获,是铁塔给作者的启示,更是铁塔对作者情感和心理的征服。这既证明了“百闻不如一见”的古训,更暗示出铁塔的无穷魅力和强大震撼力,它征服了一个怀有戒心和偏见的人,一个“唯独没有膜拜它”的高傲的灵魂。2.文章中说“它雄奇,却也孤独”,为什么说铁塔是孤独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从文中可以知道,一百多年前,埃菲尔铁塔“在一片嘘声里”诞生,它曾被视为“标新立异的怪物”而受到“强烈的排斥和憎恶”,今天,尽管它已经成为巴黎的象征,但依然有众多的人,如登塔前的作者那样的人,对它存有“无知的偏见和戒心”。因此,从这个角度而言,它的确是孤独的。3.试举例分析本语段中是如何体现“虚”“实”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虚实相生是本文的重要特点。作者把自己的“所见”“所思”巧妙地融合起来,收到了很好的表达效果。如文段中“它雄奇,却也孤独。它没有对话者。只有风,只有云,只有飞鸟,是它寂寞的伴侣。无数双温热的手抚摸它冰凉的铁杆,它的内心却依然孤独”。这里的风、云、飞鸟、无数双手抚摸栏杆都是“实”,但“孤独”是“虚”的。一、基础知识1.下列各项中,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纤瘦(xiān)  瞻仰(zhān)  眩晕(xuán)B.勒紧(lēi)憎恶(zènɡ)屹立(yì)C.挣断(zhēnɡ)抽搐(chù)诞生(dàn)D.窥视(kuī)鞭笞(chī)轻飏(yánɡ)解析:A项,眩xuàn;B项,憎zēnɡ;C项,挣zhènɡ。答案:D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  )A.如果说假冒伪劣令人受害、令人愤慨,那么假冒伪劣的始作俑者寡廉鲜耻,没有心理失衡感、没有罪恶感就更加令人胆颤心寒了。B.导演姜凯阳用言简意赅的语言对《有多少爱可以重来》进行了概括:解决伤害的根本应该是宽恕,不是复仇,复仇是人性的原始本能,而宽恕才是解决恩怨的最高境界……C.我市掀起一股余秋雨热,在新华书店里,《文化苦旅》《千年一叹》《行者无疆》等书被疯狂抢购,一时洛阳纸贵。D.本刊为提高整体质量,为读者奉献更好的精神食粮,从即日起面向广大读者征集哲理散文。请读者朋友不吝赐稿,谢绝文字粗劣的不刊之论。解析:A项,“始作俑者”比喻恶劣风气的创始者;B项,“言简意赅”指言语简明而意思完备;C项,“洛阳纸贵”指著作广泛流行,风行一时;D项,“不刊之论”指不能改动或不可磨灭的言论。 答案:D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由于印度重要防务和核设施及基础设施未对敌军空袭设防,令很多印度军界人士认为,缺少防空炮火、导弹和雷达是国家在安全领域的最大弱点。B.为期两天的第二届中国城市节能减排高峰论坛,由全国政协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与国家发改委、工业和信息化部等共同举办。C.国家发改委网站刊发通知,强调必要时对重要的不可或缺的生活必需品和生产资料可以实行价格临时干预,不会改变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定价的自主权。D.“十二五”时期,我国将把大幅度减少能源消耗强度、二氧化碳排放强度和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作为重要的约束性指标,并将强化各项政策措施。解析:A项,缺少主语,应去掉“由于”;C项,“不可或缺”与“必需品”重复,成分残缺,应为“实行价格临时干预措施”;D项,搭配不当,“减少”与“强度”不搭配,应改为“降低”。答案:B4.填入下面横线处的句子,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粽子是一种时令美食,在中国饮食文化史上写下了灿烂的篇章。据文献记载,唐宋以后粽子名目逐渐繁多,形状和内质也不尽相同。________。据说盛唐时期返回日本的遣唐使曾写下“端午榴花照眼明,村庄儿女啖香粽”的著名诗句,表达了他们对在中国生活的那段时光的深切怀念。①从内质看,粽子的馅儿也是花样翻新,有枣、核桃、莲子、火腿等②陆游的“盘中共解青菰粽,哀其将簪艾一枝”写的是用艾叶浸米裹成的艾香粽子③这里需要特别提及的是,粽子还凝聚着一种深挚的异国情结④从外形看,粽子大致可分为角粽、锥粽、菱粽、筒粽、秤锤粽等⑤风流皇帝唐玄宗的“四时花竞巧,九子粽争新”赞美的是当时盛行一时的九子粽子⑥如果其中再加上枸杞、陈皮、姜末之类营养就更丰富,而且芬香扑鼻              A.⑤②①⑥③④B.④①⑥⑤②③C.④①③⑥⑤②D.⑥②①④⑤③解析: 第⑥句的具体说明;而第③句则与下文的“异国情怀”相呼应。第④句和第①句照应上文的“形状和内容”;第⑤句和第②句是对第①句和④照应。答案:B二、课外延伸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8题。麻鞋之歌叶 梓天水谣曰:秦安褐子清水麻。清水,多美妙的名字,多美妙的地方!这样的地方,的确如其所名,有一条碧波荡漾的河,曰牛头河;这样的地方,因为有清清的河水,自然就有上好的麻——如果说清水是深藏于秦州大地东北角的一块绿松石,那遍及四野的麻就是这块绿松石上一簇簇鲜嫩的绒毛。其实,早在久远的《诗经》年代,麻作为一种传统种植作物,就已经成为人们衣着的原料了。这种远至《诗经》年代的植物,至今还在清水一带广泛种植,想想,这是一件多么诗意的事。就像小麦呀玉米呀洋芋呀一样,麻乃生灵饮食之需。而麻鞋,显然是饮食之需的一次延伸了,但亦隐隐显现出沉淀在天水人身上深沉的文化情趣。几乎每年夏天,天一热起来,就能看到天水人会穿一双精致的麻鞋出门。当然,那些所谓的爱美的女子,已经不穿了,宁愿去穿一双走起来咣当作响的高跟鞋。你穿你的高跟鞋,我穿我的清水麻鞋——盛载着时光痕迹的麻鞋,在这个灯红酒绿的年代里大抵属于那些老年人和中年人了。像我这种刚过而立之年却喜欢穿麻鞋的人,常常被别人视为神经质。其实,燠热的夏天,穿一双麻鞋,有什么不好呢?防潮防滑又透气,脚下风声习习,医学上有按摩之功效,美学上还有鞋帮上的种种变化万千的图案。况且,一双麻鞋的诞生,是真正来自于双手,不似流水线上出来的皮鞋、运动鞋那么枯燥和乏味。它沉浸着手艺的光芒,是农业文明的一则注脚,是一段固定下来的美好时光。有一年夏天,我在清水县草川乡的一户贫寒人家,见到了一双麻鞋成为鞋的漫长过程。主人五十开外,憨厚、本分。他每年都种麻,不是为了食麻籽油,而是穿麻鞋。秋天的阳光照在这家的院落里,安静、美好。他在门外大树过滤后的点点阳光里,埋头,认真地做一双麻鞋。先把早就编成的麻辫置于一平案上,盘成底,复用麻绳左右穿紧。这时,他抬头,有点木讷地说:“这就叫千层底。这样,走的路长,脚也舒服。”然后,像栽秧苗一样,在鞋底的边上栽上稍粗一些的麻绳,做成鞋帮,一一串起来,再做成鼻梁。这时,就得用一种清水人名曰楦头的工具,把鞋鼓起来——一双麻鞋的雏形,大抵就出来了——但还远远不够,如同一件精美的艺术品需要不断地打磨一样,麻鞋亦然。老人找出一种专门用来编织的钩针,钩出麻花辫鞋面和鞋耳,做工前备染。鞋遂成。 老人老了,但眼睛不花,有着和女人一样的精巧的手。他说,做惯了,手哪会生呢?那双有着刀刻般纹理的双手,一挑一钩地完成这些动作时,额角都流出点点汗水。他用袖口一擦,讪讪一笑:“太紧张啦!”平常,他一定是一个人在院落里做的。那一定会更加自如,得心应手。他还拿出家里攒下来的几双麻鞋。有脚尖顶端是红色麻穗的“慈母思亲”,有“单鞭救主”。每种样式,各有寓意,有的甚至还藏着一个远古的故事或者传说呢。想想,古人真含蓄,把所思所想,隐藏在一双鞋里。这时候,再看它,就会发现,最伟大的文化常常深藏在遥远僻深的民间。我不知道,公元759年流落天水且留下“麻鞋见天子,衣袖露两肘”之佳句的大诗人杜甫,到底是穿一双什么样的麻鞋踟蹰在秦州大地的。但在他诗句的背后,我看出了一个诗人的伤感和无奈。莫非,正是一双产自清水的麻鞋,陪着他从天水到陇南,从陇南再南下成都?我想,古人既有“革皮之良,莫贵于麻”之说,这就是对麻的一种尊重,是对一种手艺的尊重,更是对大地恩情的尊重。我们善于忘记的现代人,真应该学会尊重手艺和大地。所幸的是,至今,在夏天的清水,尚能看到一双双走在大街上的麻鞋,散发着自然的本质之美,如同一场大自然移动的展览。但我更想穿上一双清水麻鞋,流浪在祖国西北的土地上。5.文章第一节为什么引用天水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①引出下文,为下文对清水、清水生长的麻的赞美作铺垫;②扣合标题;③首尾呼应;④使文章更富有文化气息、韵律之美。6.作者说麻鞋“隐隐显现出沉淀在天水人身上深沉的文化情趣”,请简要分析麻鞋显现出哪些“文化情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①千变万化的图案体现着美学情趣;②沉浸着手艺的光芒,注解着农业文明;③样式各有寓意,隐含着传统文化。 7.文中的老人是一个什么样的形象?作品描写这一形象有什么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形象:文中的老人是一个憨厚、羞涩、钟爱麻鞋制作手艺的西北农民形象。作用:①具体而形象地阐述麻鞋“沉浸着手艺的光芒,是农业文明的一则注脚”;②为下文对麻鞋、手艺的尊重的议论和抒情作铺垫。8.阅读全文,探究标题“麻鞋之歌”的内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①对清水这片土地的歌颂;②对麻的尊重;③对穿麻鞋、做麻鞋的清水人的歌颂;④对传统手工艺文化的尊重;⑤对传统农业文明的尊重与留恋。三、语言运用9.将下面5个句子按恰当的顺序填入下面的横线处。(只填序号)埃菲尔铁塔是巴黎的地标建筑之一,法国人亲昵地把它称为“铁娘子”。自1889年落成以来,________。下面让我们一起走进埃菲尔铁塔的“内心世界”。埃菲尔铁塔的名字源于它的设计师居斯塔夫·埃菲尔,为了纪念这位大师,________。埃菲尔铁塔总高324米,登高远望,________。由于它设计新颖独特,________。然而,就是这样一件经典艺术杰作,在构想之初曾引起许多人的抗议。1887年埃菲尔铁塔破土动工时,超过300名巴黎市民联署一份请愿书,要求停止这一工程。尽管争议不断,________。人们对这座铁塔的看法也是今非昔比。①埃菲尔铁塔还是如期落成并对游客开放②因此成为世界建筑史上的杰作③人们特意在塔下为他塑造了一座半身铜像④整个巴黎美景尽收眼底⑤每天都会有成千上万名世界各地的游客慕名前来参观答案:⑤ ③ ④ ② ① 10.仿照示例的句式与修辞,另选一物,写一组句子,要求与例句主旨相同。示例:云在告别,去向天涯舍弃了苍穹的自在与舒展才有装饰天际的绚烂和神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示例一:雨在告别,去向江河/舍弃了方塘的平静与惬意/才有奔腾千里的豪情和自由示例二:路在告别,去向四方/舍弃了都市的宽阔与平坦/才有穿行阡陌的昂扬和执著示例三:船在告别,去向海角/舍弃了港湾的安宁与清闲/才有搏击风浪的雄姿和喜悦(任选其一即可)11.毕业在即,班上要举办一场毕业晚会。请从下面的歌曲名称中任选一个加以阐发,来发表你的毕业感言,100字左右。①《敢问路在何方》 ②《飞得更高》 ③《化蝶》④《光阴的故事》 ⑤《隐形的翅膀》 ⑥《我只在乎你》⑦《永远的朋友》 ⑧《阳光总在风雨后》⑨《众人划桨开大船》 ⑩《爱拼才会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示例一:有首歌叫《敢问路在何方》,此时此刻,我就用它来表达我的心声吧——我要用一生去实现心中美好的愿望,即便那是一条没有尽头的路,走向远方;即使冰雪封住了前行的道路,我也要向远方奋勇进发!示例二:悲观的人埋怨风向,乐观的人期待风向改变,现实的人则调整风帆。此刻,我想到一首歌——《阳光总在风雨后》,请相信有彩虹,风风雨雨都接受。同学们,我一直会在你们的左右,人生路上甜苦和喜忧,愿意与你们分担所有。 白色大鸟的故乡张抗抗只是因为那些白色的大鸟——丹顶鹤。许多年前我曾见过它们奇妙的舞蹈,许多年里我在天空中寻找它们的踪影。每年早春,它们以家族为单位,两三家结伴而行,从江苏盐城返回齐齐哈尔市郊的扎龙湿地繁衍育雏;秋风霜寒,它们带着已经学会飞行的幼鹤,返回盐城的海边滩涂过冬。那是一条多么漫长而遥远的飞行路线,一年一度乐此不疲的远征与悲壮巡回。每次飞机穿行于高空,我都期盼在天上的云层间与仙鹤们相遇——它们飞得如此之高,以至于站在地上的人们,从未能仰望到它们飞行的姿态。所以我是一定要去扎龙的。“扎龙”为蒙古语,是“扎兰”之音转,意为饲养牛羊的圈。扎龙位于黑龙江松嫩平原,乌裕尔河下游湖沼苇草地带,原为渔区,是中国目前面积最大的芦苇沼泽湿地。1983年建立扎龙自然保护区管理局,1987年被批准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发源于小兴安岭西麓林区的乌裕尔河,被冬季丰厚的大雪滋养,开春后水量充沛,浩浩荡荡穿过广阔的山地平原,流经齐齐哈尔一带下游地区,已无明显河道,逐渐与苇塘湖泊连成一体,然后流入龙虎泡、连环湖、南山湖,最后消失于杜蒙草原。失去了河道的乌裕尔河,下游的河水漫溢而成旷然无际的淡水沼泽——漂筏甸子、苇荡、苔草,藻类……年复一年蓬勃生长,终于成为一片专为丹顶鹤以及其它大型鸟类、鱼类构设的天堂。谁能说迷失的乌裕尔河,不是由于领受了上天的旨意,才有意在扎龙一带滞留徘徊不去的呢?也许需要很多年才能参悟,那些貌似迷途与涣散的大水,其中蕴藏着自然之神所授怎样的玄机与奥秘?我们无法得知那些白色的大鸟,究竟是在哪一年的一个温暖的春日,如天上的白云一般飘来,轻轻降落在碧绿的苔地上,然后轻歌曼舞、筑巢产卵……当我来到这里的时候,我眼前的这片绿色沼泽,已成为白色大岛年年不离不弃的圣地和家乡。如今在扎龙自然保护区内,栖息着本地鸟类260余种,以大型游禽涉禽例如丹顶鹤、白枕鹤、白鹭、草鹭还有候鸟、旅鸟,例如野鸭、大雁、雀类;鱼类46种,昆虫277种,还有麝鼠、雨蛙、蚌、鳖等等——在眼前静谧安然的湖沼芦荡中,潜藏着一个何等自由喧闹而巨大的动物乐园。丰茂密实的苇草犹如层层叠叠的墙,在我的视线中看不见一只大鸟。无人的湿地为野生动物设立了一道道天然屏障,将人类无处不至的侵入脚步,阻挡在陷阱一般克敌制胜的沼泽地之外了。在扎龙湿地,参观的节目其实颇为丰富:录像室可观看扎龙保护区的专题资料片;在野生动物标本厅,可见到生活在扎龙的几十种大鸟形态优美栩栩如生的标本;还有人工饲养在笼中专供观赏的世界各地的仙鹤种类;最后将见到冬夏常年驻在扎龙的成群丹顶鹤留鸟。 登上保护区管理局专为观鸟所建的五层楼高的望鹤楼,只见碧水连天;芳草连天;水外有水,水天一色;湖面上浮漾着一圈一圈若隐若现的“涟漪”,波斯地毯图案似地静止不动。管理局的李长友局长说:那是野生菱角,开花时节,湖面就会变成一片金黄。从望鹤楼五层平台的望远镜头里,我终于远远地见到了两只东方白鹳。它们在一根木桩顶上搭起的草窝里,正在喂养刚刚孵化不久的雏鸟。据说这种鸟专栖于树顶,但沼泽无树,扎龙人为“引凤”而特地架起高高的树桩,搭起密密的窝巢——尔后苦等长达8年之久,终有一对儿白鹳自远方飞来,从此留守不去,将扎龙视为故园。在保护区内碧绿的堤埂上,我看见一只雪白的雌天鹅,正在一块高地上的阳光下耐心孵卵,雄天鹅却在堤下的水草边,泰然梳理羽毛……今年春夏齐齐哈尔遭遇大旱,为保护湿地的自然生态,市政府紧急决定,调放上游水库及嫩江水源,为扎龙湿地大量补水,那是东北平原之肺,黑土地重又顺畅呼吸。在沼泽的边缘静静谛听,苇草深处传来声声鹤唳,如长笛宛转、小号脆昂,远播天外。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