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沟桥》教案
加入VIP免费下载

《卢沟桥》教案

ID:101967

大小:5.55 KB

页数:2页

时间:2020-12-18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卢沟桥》课文第二部分(2、3自然段)阅读教学片段: 1、    学生自读课文第2、3自然段,思考: ⑴、卢沟桥是一座怎样的桥? ⑵、从哪些地方看出卢沟桥设计科学、造型美观? ⑶、 课文中具体讲了石狮的哪几种姿态? 2、    四人学习小组交流讨论,教师巡回指导。 3、    各小组派代表到讲台进行交流,师生评议。 4、    指导学生背诵第二自然段。 《卢沟桥》课文第二部分(2、3自然段)阅读教学低效原因:       学习《卢沟桥》课文第二部分(2、3自然段)一节课过了,学生对2、3自然段的内容还不是很懂,背诵也不是很流利,我仔细阅读了教案,认真做了反思,这节课阅读教学低效的原因是: ㈠、学生是被老师牵着学。教师的主导地位在整节课中不是主导,学生的主体地位不突出。老师设计的问题不够深入,不够结合文本,特别是对文章中第二自然段描写卢沟桥设计科学、造型美观的句子,教师要引导学生多读,最好能结合图片、录像等手段来帮助学生理解,《课标》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还要注意排比句写出了狮子数量多,形态多,一个省略号,又说明了狮子的姿态远远不止这些,还有很多很多,真是千姿百态,还要学生用“有的……有的……有的……还有的……”进行口头说话练习,如果时间允许,就进行书面造句。 ㈡、教师在阅读教学中只注重知识的教授,忽略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在这节阅读教学中,老师只重视知识的灌输,缺少方法的引领。在课文内容上兜圈子,忽视对课文语言的把握,缺乏对字词的咀嚼,学生的语文素养实难提高.我认为这就使阅读教学低效了。 《卢沟桥》课文第二部分(2、3自然段)阅读教学改进建议: 一、       要真正落实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  关键的问题是教师要摆正教与学的位置,以学定教,顺学而导。首先,教师要做好学情调研,真正“读懂学生”,从学生的实际出发,设计学案;要积极营造宽松民主的氛围,让学生在课堂上“自由呼吸”;教师要自觉限制自己“教”的时间,让学生有足够的时间潜心会文,专心思考,自由表达。《卢沟桥》课文第二部分(2、3自然段)的学习首先建议用上挂图,指导学生观察,初步得出石狮印象,其次深读"它全长266.5米,由11个半圆形的石拱组成.每个石拱之间有石桥墩,把11个桥拱连成一个整体,所以叫连拱桥."让学生动笔画出文句中表示数字的词语,从中体会卢沟桥设计科学,作者用了数字表达的方法,最后用小黑板出示“这些石狮姿态各异:有的石狮母子相抱,有的相互戏耍,有的像在倾听流水声,有的像在检阅桥上的车马……真是千姿百态,栩栩如生。”这句话让学生通过读,画、讨论等形式读懂这里写了几种形态,同时加深理解排比句写出了狮子数量多,形态多。引导学生理解这句话表现了卢沟桥狮子的美观,刻画得细腻. 二、重视学法指导,讲究教学策略。         从“学会知识”转向“学会学习”是今后相当长的时期内语文教学改革的一个重要内容。只有重视学法指导,才能有效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效率。教师必须在教学过程中着力“渗透”学法指导。教师的导学要体现读法、写法、学法的指导。《卢沟桥》课文第二部分(2、3自然段)的学习建议多读这两段,通过多种形式的读,如个别读,小组读,男女声分开读,从读中理解,体现读法.再设计一个这样的问题:文章中的省略号说明了什么?通过这个问题引导学生理解狮子的姿态远远不只有这些,还有很多很多生动活泼的形态,让学生发挥想象文字所表现的画面,读出“真是千姿百态,栩栩如生”的神态。从读中理解"千姿百态,栩栩如生"这两个成语的意思,还有使学生感悟写法,教给学生排比句在这里运用的恰当,使学生学到写法. 三、加强语言文字训练,进行造句练习。 学生是极富个性的生命体,他们都有着个体独特的想法和思维方式。根据语文课程标准指出的要“重视对学生进行语言文字训练”这一要求,《卢沟桥》课文第二部分(2、3自然段)的学习建议让学生学习运用“有的……有的……有的……还有的……”进行造句练习,在学习运用中提高语文能力。对造得好的学生要及时进行表扬,对造得不好的要及时指出他们不足的地方,并进行修改,这样老师就不是只重视知识的灌输,还注重语言文字的训练,不是在课文内容上兜圈子,而是重视对课文语言的把握,丰富对字词的咀嚼,使学生真正学习语言,掌握语言,运用语言。

资料: 29.3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