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言语智能而教》读书感受
加入VIP免费下载

《为言语智能而教》读书感受

ID:338335

大小:4.41 KB

页数:2页

时间:2019-12-02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为言语智能而教》读书感受一、我的感受。《为言语智能而教》这本书读完后,我的感受可以用两个标点符号表示,第一个是“?”,关于组块教学的理论,反复读了好几遍,也不是很明白;第二个是“!”,研读了薛老师《组块教学课堂》忍不住惊叹:人家的教学设计怎么就这么精彩呢!人家的课堂怎么就这么轻松而又不失睿智呢!二、我的困惑。自己参加工作也二十年了,说实话,关于语文教学应该教什么?怎么教?教到什么程度?我始终不是很清楚,我想这些问题对于我们周围的一些老师来说,也是实实在在存在的疑问。例如我校上周开的一节公开课《小稻秧脱险记》,整个教学过程围绕“小稻秧遇到什么险又是怎样脱险的?”这个问题展开,学生读读课文,找找答案,在交流的时候通过表演理解“团团围住”、“一拥而上”等词语,最后再让学生把这个故事完整的表演一遍,一节课就这么热热闹闹地结束了。可是这样的语文课到底让学生学到了什么呢?正如薛老师所说的:一篇课文,学生用心多读几遍, 80%的内容能够自己读懂。“小稻秧遇到什么险,又是怎样脱险的”就应该属于学生一读就懂的问题,那我们的教学活动不就变成了在学生已有的水平上做重复运动了吗?究竟那剩下20%学生不懂的地方在哪里?教师又应该怎样教?读完这本书以后,我似乎隐隐约约找到了答案(之所以说“隐约”,是因为个人理解能力实在有限,对组块教学领悟的还不够透彻)。三、我的收获。语文课,要为学生的“言语智能”而教,让学生学习语言的功能,进而有效地使用语言,产生言语智慧。薛老师的组块教学理论,时时处处着眼的都是言语表达的问题,他所提出的阅读教学七个策略,关注的都是言语的训练与积累,例如“板块识记”策略中的“词语组块”。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我也经常把复习词语作为教学的第一板块,但是我所出示的词语一般都是在课文中随意找的,有的是含有生字的词语,有的是我认为值得积累的四字词语等等。出示这些词语之后,无非就是指导学生读准字音,再不然就是读出词语的感情色彩,这个环节就结束了。而薛老师在教学《我和祖父的园子》这篇课文时,第一板块设计的“词语归类听写”,这一环节却暗含了多项教学目标:1.培养学生倾听的意识。2.训练学生短时记忆能力。3.帮助学生归类巩固词语。这样的教学设计,既为下面的学习做铺垫,学生的语文能力也得到了发展。文中类似精彩的例子还有很多,细读之后才知道,为什么文本要这样处理,环节为什么要这样设计,原来这些精彩的背后都有科学的理论依据:所有教学活动的设计,都是为了促进学生言语智能的发展!四、我的反思。反观自己的课堂,走的还是围绕“教课文”来组织教学的路子,把主要的时间与精力放在课件制作与方法的选用上,而对于课文中所蕴含的具有语文教学价值的内容缺乏深入的研究与思考。更多关注的是自己怎么教,忽略了学生学什么。所以往往课文学完了,学生的主要收获是加深了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而“语文能力”却没有明显的提高。五、我的“小目标”《为言语智能而教》这本书,给了我很多启发。作为一个语文老师,我应该努力让自己的语文课“清晰”起来,把阅读课的重心转移到训练学生的语文能力上,把目光聚焦在语言文字上,走“带着学生学语文”的路子,上出“具有语文特点”的阅读课,实现自己课堂教学的华丽转身! 

资料: 3.6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

推荐资源
天天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