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翠鸟》听评课反思3月20日听了郭xx老师的三年级下册《翠鸟》一课,感觉受益匪浅。《翠鸟》是一篇精读课文,主要描写了翠鸟的外形、活动和居住的特点,表达了作者对翠鸟的喜爱之情。郭师利用三年级的孩子喜欢小动物和活泼好动的年龄特点,把教学设计放在了趣味性上,调动学生积极参与教学实践活动,提高教学效率,让孩子们在学习中获得快乐和知识。我认为本节课有以下亮点之处:一、学法指导高效实用。最大的亮点在于突破了教学重点,并让学生吃透重点,当堂完成课后比较两组句子的练习,引导学生理解句子,体会句子的不同比较句子运用比喻的妙处,读中体会句子描写的生动、形象、和具体。抓住事物特点有顺序的进行观察,学会抓住事物的特点。郭老师在教学翠鸟的外形和活动特点时对写作方法做了重点分析,要求学生按照一定的顺序对事物进行仔细观察,并能够抓住主要的特点等,进行了详细的学法指导。二、以读带练朗读感悟郭老师在这节课里,紧紧抓住了描写翠鸟外形和捕鱼的句子,让学生进行重点朗读,通过让学生自读、指名读、齐读、展示读等多种形式的朗读方法来了解课文内容,把读引向了深入。在读中体会用词的准确、生动,注重词句积累和感悟,扎扎实实地进行了语言朗读的训练。使学生在 读中感悟、在读中体会。三、写作方法的渗透郭老师抓住了这节课的主要方向。通过提出“翠鸟长什么样子”“你从哪几个词语或者句子中发现的”等问题引导学生注意作者是按爪子、羽毛、眼睛、嘴的顺序来具体介绍,找出作者的描写顺序,在介绍翠鸟的活动特点时抓住 “一动不动地等待”、“贴着水面疾飞”,表现了它的机灵和动作敏捷。作者的观察顺序和描述方法:关于翠鸟羽毛的颜色自上而下分别写了头部、背部、腹部的不同颜色,关于翠鸟捉鱼是按照注视、等待、叼鱼、飞走的捉鱼经过进行描述的。“蹬开”、“像箭一样”、“叼起”、“贴着水面”说明都是一刹那之间进行的。这几个动作联系在一起,连续的动词运用突出了翠鸟捉鱼的迅速、敏捷的特点,进行了写作方法的渗透。本节课的教学,是一堂比较扎实、愉悦、高效的课。能够在课堂上提出有价值的问题,通过问题、讨论,提取出里面的知识点进行指导、训练、拔高,让孩子的知识掌握得更扎实!教学建议:建议运用多媒体教学展示翠鸟的图片直观形象地认识翠鸟,体会翠鸟的美于它的可爱,易于学生接受。课堂最后的回归读应是整体上的齐读或是自由朗读比较好,以便于让孩子们能够更加深刻的理解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