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滨小城》听课反思11月14日是我们语文组听评课活动的第七次听课活动。我们小组的十来位老师都认真聆听了郭xx老师执教的三年级上册《海滨小城》一课。这篇课文条理十分清楚,按分——总的结构,先写海滨,再写小城。写海滨由远到近,先写大海,然后写海边、庭院、公园、街道。每介绍一处景色,都能抓住景物的特点,生动形象地把它们的静态、动态、颜色、大小、数量、形状等具体地描述出来,突出了海滨小城的美丽、整洁这一主题。我从教材分析中理解了课文的主要内容,又听了郭老师的课,更是受益匪浅:首先是复习巩固字词扎实。因为是第二课时,所以郭老师对于字词的复习非常到位,采用了多种形式的熟读,分类进行了复习,特别强调了—-“胳臂”的臂bei一词的正确读音。还让学生理解了“渔民”的“渔”和“捕鱼”的“鱼”的区别。又对“的、地、得”的用法进行了复习巩固,让学生有所得有所悟。用时近9分钟,可谓复习充分。其次是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郭老师在教学第四自然段时。先让学生找出中心句,然后让他们边读课文边品赏出这个自然段的意思,除了写树木的种类多外,还写到桉树叶散发出的香味浓;凤凰树开的花如一片片红云。从而让学生体会到庭院的特点,并会用准确而精练的词“树多”、“花红”归纳出来。同时,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只起诱导作用,让学生做到了“多思”、 “多读”,强化了对学生的语言训练,激发了学生积极发言的兴趣。再是抓重点,由扶到放的教学法。郭老师的这节课,由扶到放,潇洒自如。如郭教师在教学第四自然段时先是引导学生由表及里逐层深入地品读这一重点段,接着就让学生运用同一方法去学学习后面的自然导,并作出小结。这样的“扶”、“放”收到了事半功倍的学习效果。最后是板书简洁、条理、清晰,重点突出。郭老师的课真是做到了“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