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合作交流的实践与思考
加入VIP免费下载

对合作交流的实践与思考

ID:321352

大小:8.8 KB

页数:3页

时间:2020-02-26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对合作交流的实践与思考       合作学习是现代教学理论特别提倡的一种学习方法,被人民誉为“近几十年来最重要和最成功的教学改革。”作为新课程倡导的三大学习方法之一的合作学习,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而一年级学生刚从幼儿园出来,有的小学生还没有接受过学前教育,所以大多数学生很不适应小学的学习和生活。一年级学生的认知水平还处于启蒙阶段,随意性比较强,多数学生都以“自我”为中心,不懂得小组合作的含义。如何使一年级学生在小组合作时能以轻松、乐观、愉快的情绪投入到学习中,使学生的身心潜能,整体素质和个性从小得到充分的发展,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呢?我把小组合作学习作为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和教学组织形式进行了尝试研究。我认为:教师在小组合作中起着重要主导作用。结合开展的研究课题,谈一谈在小学一年级数学课堂中教师指导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的策略。       一、教师要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合作能力      一年级学生年龄小,还不会倾听,不会交流,不会合作,有时候还听不懂老师的语言,所以教师绝不能要求过高。必须有耐心,我们都知道小组合作学习是以合作为主,组间以竞争为主,竞争与合作并行。组员在充分表达自己观点的同时,也听取、分析、同化别人的想法,这样才能形成学习的活力。对于一年级的学生来说,很难在这种理想状态下真正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活动。那么首先要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可以让学生们同桌互相对一对作业或是练习、互相批改作业、互相出题考一考等这样简单的训练。通过这样的训练,都会让一年级学生体会到合作的乐趣。在教学中要不断地渗透给学生合作意识,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例如:在教学一年级上册《认识物体和图形》一课中,我提前布置学生带好一些物体,如牙膏盒、药盒、魔方、皮球等,但是有一小部分学生忘记了。在课堂上,没有带物品的学生都用羡慕的眼光看着别的学生的物品。我灵机一动,让学生同桌合作,数一数一共带了多少物品,看一看哪一个小组带的多,学生们立刻活跃起来。在辨认物体时,我也采用了同桌合作的形式进行教学的,不仅让全体同学体会了不同物体的不同形状,而且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在互帮互助中让学生感受到了的集体力量。       二、教师要根据学生特点启发引导,教给学生合作学习方法      一年级学生乐于表现自己,好胜心和自我表现欲都比较强,小组合作要不居于形式,根据学习的内容不同选择合作的人数。对于一年级的学生,2人合作效果会更好些。如果问题浅显得当明确,学生就会更容易产生合作的效果。例如:在教学人教版一年级上册《5以内的加法》时,学生都能通过学具,或具体的实物来计算,怎样能让学生更快的计算出5以内的加法呢?在练习的时候,我就采用了同桌合作的方法,同桌互相出题计算,或者同桌玩一玩凑数游戏,就是一个学生说出一个5以下的数字,另一个学生把这个数加上几才能凑成5。通过这样的合作练习,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口算能力,而且培养了学生的合作能力。因此,教师在选择运用方法时要注意到学生的年龄特点,心理特征和技能储备状况,有针对性的安排合作学习形式与方法,提高合作学习的有效性。        三、教师要帮助学生确定适当的合作方式和方法        一年级的学生合作意识差,小组观念弱,没有集体感。学生们只知道争着抢着回答问题,似乎谁说的声音大,谁就说的得对。如果小组合作学习在学生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当学生独立解决问题遇到困难,需要寻求别人帮助的情况下、就会产生交流与合作的心理欲望,这时候再安排小组合作会更有实效。例如,在教学“8的加法”时,我首先把问题抛给了学生:结果得8的加法算式一共有9个,你们自己好好想一想,用本子写出来。看谁最聪明,能把这9个算式都找出来。学生们听了我的问题,很快都进入了思考中,大约过了5分钟,就有学生对我说:“老师,我找到了三个算式,”有的说:“找到了5个算式”……我让学生再仔细想一想,还能不能找出算式了。在学生没有办法的情况下,我建议学生们同桌2人合作,互相交流算式,把2人的算式合在一起,一共能写出几个算式。有的学生喊着说,一共是七个,有的是八个。还没有写出九个算式的同桌,怎么办呢?有的学生主动的回头看后桌的学生,这时候,我提出了前后桌交流算式,这样由一个人的独立思考变成了四人的合作学习。这样的小组合作学习,给每一个学生提供了思考、交流的机会。我们要知道学生的独立思考是不能由别人来完成的。教师在组织学生参与讨论或探索之时,一定要留给学生独立思考的时间。只有这样,能更好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生也才能获得发展。同时教师要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选择合作的方式和方法,促使学生体会到只有合作才能成功,逐步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       四、教师要提供合作条件,提高合作学习效率       由于一年级学生在合作学习中的自我约束能力还很差,集体观念较弱,都喜欢按自己的意愿进行活动。而《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中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只有让学生通过动手、动脑、动口的感知,才能扎实地体会知识的形成过程,才能掌握知识之间内涵。根据一年级学生的认知基础、认知规律,应该为学生提供新鲜、有趣的学习活动,使学生既感到新奇,又觉得有探究的价值。所以教师需要努力为学生提供合作的有利条件,提高学生的合作学习的效率。例如:我在教学人教版一年级下册“认识人民币”这一内容时,组织学生到“小小超市购物”活动,提前让学生每人准备2—3件玩具,或是学习用品,并要求学生自己根据物品的价值标上价钱。同学们在小组内进行轮流当售货员,其他同学用学具中的人民币去购买自己喜爱的物品。通过这样新鲜、生动、有趣的活动,学生们都积极踊跃参与,参与率达到了百分之百。可见教师提供的材料要具有可操作性,要鲜明而不含糊。学生们不仅体会到合作的乐趣。更让学生懂得合作学习是有方向、有目的、有任务的,是集体的,这样小组合作才有意义。同时也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培养了集体感。在一年级数学教学中,学生最喜欢的是数学活动课,教师应多为学生提供条件,通过让学生动手做、动脑想、动口说,使学生在活动中发现问题,探索规律,解决问题。这样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学生们能人人参与活动,在尽兴地玩,愉快地说中培养思维能力、创造能力、交往能力,激发学生的潜在智能,促进学生个性特长的发展。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的数学能力,真正体现了新课程理念所倡导的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       总之,合作精神是未来人才必备的基本素质之一,也是《数学课程标准》的要求之一。教师要充分发挥主导作用,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促进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中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同时教师要学会有耐心,耐心地欣赏学生们慢慢的成长,让孩子们的课堂能焕发出生命的活力,使小组合作学习真正成为学习展示自我的平台,这才是小组合作的真正目的。

资料: 3.6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