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指导思想:本课本课以新课标的教育理念——坚持“健康快乐第一”为依据,以最终使学生终身受益为宗旨。在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对体育运动的爱好和兴趣,让学生掌握从事终身体育运动所需要的体育知识和技能,提高自我锻炼的能力,养成终身体育态度和习惯。以学生发展为中心,通过课堂教学,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增强学生体质,发展学生个性。二、教材分析:快速跑是田径运动的基础项目,对田径运动水平的提高,对其他运动项目的发展都有着重要的意义。它的特点是强度大,以最快的速度跑完全程,通过较短距离的跑,来发展快速跑的能力。而在快速跑的起跑姿势中,以蹲距式起跑更能使身体迅速摆脱静止状态。起跑后的加速跑是尽快加速达到自己的最高速度。通过这两种技术的的学习发展学生速度,力量、灵敏等身体素质。使学生掌握从事终身体育运动所需要的体育知识和技能。同时,根据课改后的新课标要求,在课的准备部分结束后组织学生做一个运动游戏。运动游戏,也称为体育游戏,是由基本活动的动作组成的、具有情节的体育手段。是一项古老的、至今仍充满活力的活动。运动游戏具有基础性、简易性、情节性、趣味性、教育性、适应性、开放性、娱乐性等。本课导入的游戏是“集合解散”,游戏本身也是为后面的主要课程服务,通过游戏的开展,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课堂上来,同时,本次课运用的游戏起主要作用也是培养学生的反映能力,正好为后面要学的蹲踞式起跑做铺垫。三、学情分析:本次可的教学对象是初中一年级的学生,这一阶段的学生正处于比较平稳发育期。可塑性强、模仿能力好。在这一阶段应该加强有利于提高力量、速度等身体素质的练习掌握通俗易懂的体育与健康的基础知识。
教学对象:
人数:48人
课时:第1课时
教学内容
蹲踞式起跑及起跑后的加速跑
素质练习
重点
蹲踞式起跑姿势
难点
低重心蹬摆时的稳定协调
教学目标
1、了解蹲踞式起跑与起跑后加速跑的动作,理解蹲踞式起跑蹬摆配合的重要性。2、基本掌握蹲踞式起跑方法,体验蹬摆动作,尽量克服起跑时上体过早抬起时的错误动作。学会起跑后的加速。3、培养学生勇往直前,相互帮助、积极向上的优良品质。
课的部分
课的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组织与要求
运动量
时间
次数
开
始
部
分
2’
—
3’
一、课堂常规
接受体育委员报告,向学生问好。
宣布课堂的内容、任务和要求。
安排见习生听课、看课。
1、体育委员整队,向老师汇报出勤情况。
2、向教师问好
3、认真听讲
组织队形:
△△△△△△△△
△△△△△△△△
△△△△△△△△
△△△△△△△△ ▲要求:精神饱满,
快、静、齐。
准备部分6’—7’
一、集合解散游戏
二、跑的辅助练习和反应游戏1、原地摆臂2、后踢腿3、高抬腿4、以上几种练习结合“喊数抱团”反应游戏(运动状态下的反应练习)二、1、蹲下状态下起跑练习2、趴下状态起跑练习3、蹲趴结合起跑练习(静止状态下的反应练习)
讲明游戏规则
带领学生做辅助练习3、讲明游戏规则、引导学生练习1、引导学生尝试各种起跑姿势2、巡视指导
1、按老师讲的规则,积极练习。2、边听边看,跟随老师练习3、按老师讲的规则,积极练习。
仔细观察老师示范
认真听动作、积极练习
组织队形:1、2、
3、△△△△△△△△
△△△△△△△△
△△△△△△△△
△△△△△△△△X要求:练习积极、体验各种起跑
1’2’2’-3’1’
3331
基
本
部
分
25
—
27
导出蹲踞式起跑动作一、学习蹲踞式起跑技术重点:蹲踞式起跑姿势难点:低重心蹬摆时的稳定协调动作要领:蹲、跪、移、抬、蹬摆练习步骤:1、原地模仿练习(1)“各就位”动作(2)“预备”动作(3)“跑”动作
2、两人一组练习(1)体会互相纠错练习
(2)抵住同伴后脚起跑练习
(3)扶髋同(1)练习
3、防止蹲踞式起跑上体过早抬起的纠错练习
(1)两人一组练习
(2)多人练习4、集体蹲踞式起跑及起跑后的加速跑练习二、素质练习1、蹲踞式起跑接力赛
1、示范2、讲解3、带领学生练习4、教师巡回观察、发现问题及时纠正5、强调动作要点6、激励、评价7、启发学生讨论、教师点评1、讲解示范2、组织学生游戏3、观察学生动作,发现问题及时纠正4、强调动作要点
1、边听边看,明确动作要领2、按要求积极练习3、学生互相观察、纠正4、学生展示5、讨论6、按要求再次展开练习7、互相帮助,注意观察同伴的动作是否正确
听、看、领悟2、尝试练习3、相互观察、及时反思4、再次展开练习
组织1、
△△△△△△△△
△△△△△△△△
△△△△△△△△
△△△△△△△△ ▲组织2、3、4
△△△△△△△△
△△△△△△△△
△△△△△△△△
△△△△△△△△▲要求:1、起跑积极蹬地
摆臂用力
上体不能马上抬起组织二▲
△△△△△△△△
△△△△△△△△
△△△△△△△△
△△△△△△△△
要求:严格遵守游戏规则
2’1’-2’1’-2’2’-3’3’-5’3’-5’3’-5’7’_8’
4-6次3-5次6-8次6-8次6-8次6-8次8---10次1-2次
结
束
部
分
4’
—
5’
一、放松练习二、小结三、师生道别四、收回器材
1、带领学生进行放松2、小结本节课的学习情况3、与学生道别
1、跟随教师进行放松练习
2、反思各自的学习情况3、向老师道别
组织队形:
△△△△△△△△
△△△△△△△△
△△△△△△△△
△△△△△△△△ ▲要求:充分放松身心
2’
场地器材:室内球场
负荷预计练习密度:35%-42%平均心率:105次/分钟左右
课课后小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