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随笔三:课堂上抓住了孩子的注意力了吗 我也知道,不可能每节课每个学生都会举手回答问题。尽管如此,我还是不止一次激情昂扬地激励这些八九岁的孩子们,每节课都要努力让自己举手提问或者答问,这表示你是真的认真听了课、积极思考了的,只有多思考的脑子才会聪明,而且是越多思考的脑子越聪明。我希望争取每节课每个孩子都最好能回答一次问题。
但事实往往不是这样的。那该怎么办呢?
今上午的两节语文课,是讲语文百花园四的几个内容。在第一节课中学习读一读《音乐喷泉》一文时,我简单导入后,让孩子们带着问题“音乐喷泉是什么样的呢?”自由读短文,不会的生字借助音节多读几次,把短文读通顺流畅。
不一会儿,部分孩子就停了下来;再一会儿,几乎没读书声了。我问:“大家能把课文读通顺了吗?请举手。”只有几个孩子举手。我笑着说:“举手的不多哦。那大家就再仔仔细细把短文读读,不添字不漏字不错字,读正确、有感情。等一下,我再请大家来读短文。开始吧。”这一次,大家的表情认真多了。可是,李大为小朋友还是不认真,甚至没开口读,双脚习惯性地左摇右晃,双手摆弄书。第一次我已眼神提醒了他,可没管三分钟,他又习惯性犯老毛病。等大家都停止了读书声,我第一个就抽李大为来朗读短文,同时要求其他所有孩子认真听,把他读错的字、读漏的字都用铅笔划上横线,读完了就举手指出来,老师要看谁听得最认真。因为我很清楚骄傲的李大为的朗读水平,错字漏字是他的家常便饭了,何况他先没认真读。
于是,李大为开始朗读。果然不出我所料,才读四句话,他就错或漏字有五六处了。我真的很生气!但还得强压着。我发现杨青这个大个子女孩子没认真听,在弄自己的手指,我觉得自己对听的孩子们提的要求也够具体的了。于是,我不动声色地点名让杨青接着读。果然,她居然地方都没找到,该接着第三自然段读了,她等了一下才读第四段。我问大家“杨青读对地方了吗?"孩子们异口同声“没有。”我说“那我还请其他同学来重新接着读。”抽了曹佳琳,大家的小个子班长来接读。要求大家如果听到有错的地方,就划上波浪线,好和李大为的错处区别开。我发现这个班长这段时间也很不踏实。果然,她把第三段中的六个“忽而”都很有感情地读成了“忽然”。我又不动声色地请郑家兴来接着读第四段,并且要求大家如果听到错的地方就用小括号注明。这个大男孩比较细心,较长的第四段都没读错。
五个朗读的孩子们都还站着,多数孩子已高高举起了手,他们要来评价朗读了。可我觉得除了读的五人外其余的应该都举手才对。因为我开始提的听的要求很明确了,而且李大为错得很多啊。可是,还是有几个懒虫没举手。我请举手的孩子来评价五个孩子的朗读,也抽没有举手的孩子来说。认真听了的孩子们都说得较好,但魏有致同学说错了,大家偷笑,我问:“大家说魏有致认真听没有?”这也是个很粗心的家伙。结果可想而知了。
孩子们评价得差不多了,我小结后,就让大家来齐读。刚读几句就下课了,我记得好友提醒我的,尽可能不压堂,就下课休息,下节课接着学习。
课间休息中,我感到有点累,情绪有点低落。我想到李大为上课常常摇头晃脑、满不在乎的样子就很头痛!常常盯着他,鼓励激励的话不知说了多少了,连体罚都有,更常常和他的妈妈(我校的女校长)一起交流。可我突然痛苦地觉得,我简直对他快没办法了(可以想象我当时有多沮丧)。正好这时,很爱表现的下课非常活跃的他跑过来对我亲昵地说“吴老师,我告诉你一个秘密。”以前他这样子时我会拉着他的手很亲切地倾听、很热情地分享,可今天的我很生气!我拉长着脸严肃地说“你上课那样不认真,老师真的很生气。我不想听你说。”很会察言观色的他跑开了。我知道,他很快又会亲近我。因为他不止一次拉着我的手说“吴老师,我告诉你,我是最最喜欢你的。”我相信他那甜如蜜的小嘴,因为我的确有独到的地方。可是,怎样才能让他上课有劲呢?我得好好冷冷他!
很快,上课铃又响了。他正好拿着改错本上来给我号。我头都没抬一下,更没看他一眼,冷冷地说“你上课还那样不认真的话,我真的会看不起你的!”他曾很骄傲地说“我是谁啊?我是全世界最聪明的李大为!”我想,真的不能把他宠坏了。得冷他!上课了,一开始,他还是不认真。我让他站起来。一会儿,上到“看图说话”这个内容了。我当时把范围导得有些宽,提了有趣的问题,他举手了,我故意不抽他,第二次,还是不抽。第三次,才抽他,我的眼神满是期待地看着他,他有点激动,眼睛看着我,说得吞吞吐吐的,但我的眼神还满是鼓励并轻轻地点头,表示很赞同他的观点。答完了请他坐下。后来他一直不断举手答问。我能感觉得出,第二节语文课,这小家伙才是投入了的!
唉,喜怒哀乐,就在这些平常的课堂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