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高考生物学霸纠错笔记:遗传的细胞基础
加入VIP免费下载

2020年高考生物学霸纠错笔记:遗传的细胞基础

ID:285988

大小:1.17 MB

页数:16页

时间:2020-12-07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一、不能正确识别细胞分裂的相关图像 1.下列各图所示细胞均来自同一生物体,则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A.图①和图②可能来自同一初级精母细胞 B.某一精子的形成过程应为图中的④③②⑥① C.图②细胞中有 8 条脱氧核苷酸长链 D.该生物体细胞染色体数为 4 分析:基本概念混淆不清,对同源染色体的概念不理解;基础知识掌握不牢,不清楚精(卵)原 细胞的分裂方式以及能进行细胞质均等分裂的细胞;读图识图不准确,不能据图判断细胞所处的分 裂时期。 解析:本题考查细胞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相关知识。据图分析,①表示生殖细胞、②表示减数第二次分 裂中期细胞、③表示减数第一次分裂中期细胞、④表示正常的体细胞、⑤表示有丝分裂的后期细胞、⑥⑦ 表示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细胞,图①和图②可能来自同一初级精母细胞,A 正确;精子的形成过程为图 中的④③②⑦,B 错误;图②细胞中有两条染色体,每条染色体含有姐妹染色单体,有 8 条脱氧核苷酸 长链,C 正确;据图④观察,该生物体细胞染色体数为 4,D 正确。 答案:B 1.判断细胞分裂方式和时期的方法 (1)结合染色体个数和同源染色体行为进行判断(2)结合染色体的行为与形态进行判断 2.每条染色体中 DNA 的数目变化分析 (1)曲线模型 (2)分析 A→B B→C C→D D→E 染色体的变 化特点 减数分裂对 应时期 减数第一次分裂 前的间期 减数第一次分裂 全过程和减数第 二次分裂的前期、 中期 减数第二次分裂 的后期 减数第二次分裂 的后期和末期 3.依据柱状图巧辨细胞分裂的过程(1)若图 1 表示减数分裂的连续过程,则甲为性原细胞,乙为初级性母细胞,丙为次级性母细胞,丁 为性细胞。 (2)若图 2 表示二倍体动物分裂细胞,则 A 可表示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前期、中期的次级性母细胞, 以及性细胞;B 可表示性原细胞、初级性母细胞和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的次级性母细胞;C 表 示处于有丝分裂后期的性原细胞(体细胞)。 细胞识别类试题可以从数、形、行三个方面判断: (1)数:奇数染色体的细胞为减数第二次分裂时期的细胞或生殖细胞,不含染色单体的为生殖细胞; (2)形:有同源染色体的细胞为有丝分裂或减数第一次分裂的细胞,没有同源染色体的细胞为减数第二次 分裂时期的细胞; (3)行:出现同源染色体联会的细胞为减数第一次分裂时期的细胞,有同源染色体但没有同源染色体联会 的细胞为有丝分裂的细胞。 1.如图为某高等生物细胞不同分裂时期的模式图,Ⅰ、Ⅱ表示染色体片段。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图甲细胞处在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此时不进行核 DNA 的复制 B.由图可以看出分裂过程中四分体中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发生了交换 C.图甲所示细胞若继续分裂可能会发生等位基因的分离 D.若两图来源于同一个精原细胞,则图乙是图甲细胞分裂形成的 【答案】D 【解析】核 DNA 的复制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前的间期,图甲细胞中无同源染色体,细胞处在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A 正确;由图甲中的Ⅰ和图乙中的Ⅱ,可以看出分裂过程中四分体中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 间发生了交叉互换,B 正确;由于在分裂过程中四分体中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发生了交换,所以染色 体上的两条姐妹染色单体之间可能存在等位基因,C 正确;从图甲和图乙中染色体的颜色和形状可知, 若两图来源于同一个精原细胞,则图乙是另一个次级精母细胞分裂形成的,而不是图甲细胞,D 错误。 二、搞不清减数分裂的主要特点 2.下列关于减数分裂过程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细胞质正在发生不均等分裂的时期,细胞中不一定有同源染色体 B.染色单体和 DNA 数目相等的时期,可能发生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 C.染色体和 DNA 数目相等的时期,每条染色体上没有姐妹染色单体 D.染色体组数加倍的时期,可发生着丝点分裂,同源染色体分离 【分析】基本概念混淆不清,对减数分裂的过程不理解彻底;基础知识掌握不牢,不清楚减数分裂各过程 的主要特点是错答的主要原因,理清减数第一次分裂和减数第二次分裂的主要特点是解题关键。 【解析】减数分裂是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在产生成熟的生殖细胞时进行的染色体数目减半的细胞分裂。 在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只复制一次,细胞分裂两次。成熟的生殖细胞中,染色体数目是原始生殖细胞 的一半。次级卵母细胞分裂后期为不均等分裂,不存在同源染色体,A 正确;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染色 单体和 DNA 数目相等,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B 正确;染色体和 DNA 数目相等的时期,着丝点分裂,不存 在姐妹染色单体,C 正确;着丝点分裂发生在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 D 错误。 【参考答案】D 2.把握精子形成过程中各时期的主要特点(连线)3.比较精子和卵细胞形成过程的差异 比较 精子形成过程 卵细胞形成过程 细胞质分裂方式 均等分裂 不均等分裂 是否变形 变形 不变形 结果 一个精原细胞 ↓ 4 个精子 一个卵原细胞 ↓ 1 个卵细胞、3 个极体 2.在初级精母细胞中不存在的行为是 A.联会 B.交叉互换 C.同源染色体分离 D.着丝粒分裂 【答案】D 【解析】初级精母细胞是精原细胞在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的细胞的统称。减数第一次分裂的主要特征 为同源染色体配对,四分体中的非姐妹染色单体发生交叉互换,同源染色体分离,分别移向细胞两极。 根据分析可知,初级精母细胞可以发生联会,交叉互换和同源染色体分离,着丝粒分裂发生在减数第二 次分裂过程中,即次级精母细胞中,故 ABC 不符合题意,D 符合题意。 三、弄不清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染色单体和 DNA 的数量关系 3.下图表示基因型为 AaBb 的雄果蝇某细胞在分裂过程中,每条染色体中 DNA 含量的变化。下列叙述错误 的是A.CD 段细胞内始终含有同源染色体 B.若 D 点时细胞基因型为 AAaaBBbb,则其子细胞只有 1 种基因型 C.DE 段下降的原因是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离 D.E 点时单个细胞中含有 0 或 2 条 Y 染色体 【分析】读图、识图不准确,另外混淆各时期染色体、染色单体和 DNA 的数量变化而易出现错误。解答有 关染色体、染色单体和 DNA 数目问题的关键是掌握不同分裂时期三者的关系:分裂间期 DNA 复制后,DNA 分 子数加倍,出现染色单体,染色体数目不变,减数第一次分裂和减数第二次分裂前期和中期,每条染色体 含有两条染色单体和两个 DNA 分子;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着丝点分裂,染色体数加倍,姐妹染色单体消失。 【解析】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图表示细胞分裂的不同时期与每条染色体 DNA 含量变化的关系,其中 AB 段 DNA 分子复制前准备时期,BC 段形成的原因是 DNA 分子复制;CD 段表示有丝分裂前期和中期、减数第一 次分裂、减数第二次分裂前期和中期;DE 段形成的原因是着丝点分裂;EF 段表示有丝分裂后期和末期、减 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和末期。 CD 段每条染色体 DNA 含量加倍,表示一条染色体含有 2 个染色单体,含有 2 个 DNA 分子,处于有丝分裂前 期和中期、减数第一次分裂、减数第二次分裂前期和中期,若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前期和中期,细胞内不 含有同源染色体,A 错误。有丝分裂前期 DNA 已经复制完成,故基因型为 AAaaBBbb,而分成两个子细胞后 基因型恢复为为 AaBb;初级精母细胞的 AAaaBBbb 形成次级精母细胞时同源染色体分离,故为 AAbb 或 aaBB,B 正确。DE 段表示每条染色体上的 DNA 数目由 2 变为 1,是由后期着丝点分裂导致的,此时姐妹染色 单体发生分离,C 正确。若 XY 染色体在有丝分裂后期分离,DE 段的细胞中不一定含有 Y 染色体,若 XY 染 色体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分离,DE 段的细胞中含有 2 条 Y 染色体,D 正确。 【参考答案】A 3.基因型为 AaBb 的精原细胞,基因 A 和 a、B 和 b 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不考虑交叉互换),下列 关于精原细胞分裂的说法,错误的是 A.基因 A 与 a、B 与 b 分别随同源染色体的分开向两极移动B.移向细胞两极的基因均可能为 A、a、B、b C.着丝点分裂,子染色体移向细胞两极时,细胞中染色体数:DNA 数=1:2 D.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时,细胞中染色体数:DNA 数=1:2 【答案】C 【解析】减数分裂过程: (1)减数第一次分裂前的间期:染色体的复制; (2)减数第一次分裂:①前期:联会,同源染色体上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交叉互换;②中期:同源染色 体成对的排列在赤道板上;③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④末期:细胞质分裂; (3)减数第二次分裂过程:①前期:核膜、核仁逐渐解体消失,出现纺锤体和染色体;②中期:染色 体形态固定、数目清晰;③后期: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染色体,并均匀地移向两极;④ 末期:核膜、核仁重建、纺锤体和染色体消失。 精原细胞既可以进行有丝分裂也可以进行减数分裂,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的过程中,基因 A 与 a、B 与 b 分别随同源染色体的分开向两极移动,A 正确;若精原细胞进行有丝分裂,有丝分裂后期移向细胞两极 的基因为 A、a、B、b,故移向细胞两极的基因均可能为 A、a、B、b,B 正确;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 体分开成为子染色体,移向细胞两极时,每条染色体上只有一条 DNA,细胞中染色体数:DNA 数=1:1, C 错误;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时,着丝点并不分裂,每条染色 体上有 2 条 DNA,细胞中染色体数:DNA 数=1:2,D 正确。 1.二倍体生物细胞三个时期分裂方式的判断 (1)三个前期图的判断 判断步骤: 结论:A 为有丝分裂前期,B 为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C 为减数第二次分裂前期。(2)三个中期图的判断 判断步骤: 结论:A 为有丝分裂中期,B 为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C 为减数第一次分裂中期。 (3)三个后期图的判断 判断步骤: 结论:A 为有丝分裂后期,B 为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C 为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 2.减数分裂和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与核 DNA 数量变化曲线的判断 (1)模型 (2)判断1.关于某二倍体哺乳动物细胞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的叙述,错误的是 A.有丝分裂后期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都发生染色单体分离 B.有丝分裂中期与减数第一次分裂中期都发生同源染色体联会 C.一次有丝分裂与一次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复制次数相同 D.有丝分裂中期和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染色体都排列在赤道板上 【答案】B 【解析】有丝分裂后期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都发生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离,移向两极,A 正 确;有丝分裂不发生同源染色体联会,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发生同源染色体联会,B 错误;有丝分裂与 减数分裂染色体都只复制一次,C 正确;有丝分裂和减数第二次分裂的染色体行为类似,前期散乱分布, 中期染色体排列在赤道板上,后期姐妹染色单体分离,D 正确。 2.已知某种细胞有 4 条染色体,且两对等位基因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某同学用示意图表示这种细 胞在正常减数分裂过程中可能产生的细胞。其中表示错误的是 【答案】D 【解析】减数分裂过程中等位基因随着同源染色体分离而分离,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随着非同 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而自由组合。等位基因一般指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的相同位置上控制着相对性状的 一对基因,由图可知等位基因 G、g 和 H、h 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A 项中两个细胞大小相等,每条染色体上有两条染色单体,两条染色单体上有由 DNA 复制而来的两个相同的基因,为减数第二次分裂 前期两个次级精母细胞,A 正确;B 项中两个细胞大小也相等,也为减数第二次分裂前期两个次级精母 细胞,与 A 项细胞不同的原因是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的自由组合的方式不同,产生了基因组成 为 ggHH、GGhh 的两个次级精母细胞,B 正确;C 项中 4 个细胞大小相同,为 4 个精细胞,两两相同,C 正确;D 项中虽然 4 个大小相同的精细胞也是两两相同,但是每个精细胞中不能出现同源染色体、等位基因, D 错误。 【名师点睛】解题关键是明确减数分裂中染色体的行为变化及减数分裂各个时期的特点,尤其是对减数 第一次分裂后期自由组合定律实质的理解、对等位基因概念的准确掌握。 3.假如下图是某生物体(2n =4)正常的细胞分裂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该细胞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 B.若染色体①有基因 A,则④有基因 A 或 a C.若图中的②表示 X 染色体,则③表示 Y 染色体 D.该细胞产生的子细胞中有2 对同源染色体 【答案】A 【解析】该生物的体细胞有 4 条染色体,该细胞中有 8 条染色体,后者是前者的两倍,说明该细胞处 于有丝分裂后期,A 错误;染色体①和④是同源染色体,其上有相同基因或等位基因,染色体①有基因 A,则④上有基因 A 或 a,B 正确;染色体②和③是同源染色体,但二者形态不同,则②和③为 X 或 Y 染色体,若②表示 X 染色体,则③表示 Y 染色体,C 正确;有丝分裂产生的子细胞与亲代细胞相同,含 有 2 对同源染色体,D 正确。 【名师点睛】本题主要考查有丝分裂的相关知识,要求学生理解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目的变化。 4.若要表示某动物细胞(2n)减数第一次分裂结束时形成的细胞,下列示意图中正确的是【答案】D 【解析】减数分裂第一次分裂结束形成的细胞无同源染色体,每条染色体含 2 条单体,D 正确。 【名师点睛】减数分裂第一次分裂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第二次分裂后期,染色单体分离。 5.双亲正常生出了一个染色体组成为 44+XXY 的孩子,关于此现象的分析,正确的是 A.该患者的变异类型属于染色体变异中的三体, B.该患者的出现一定是父亲产生的异常精子引起的 C.该患者的出现一定是母亲产生的异常卵子引起的 D.该患者若能产生配子,则一定不能产生不含 X 的配子 【答案】A 【解析】根据题意分析可知,双亲正常生出一个染色体组成为 44+XXY 的孩子,则该孩子是由精子和卵 细胞的染色体组成为 22+Y 和 22+XX 或 22+XY 和 22+X 两种情况结合形成的。 该患者的性染色体出现了三条,比正常人多了一条,属于属于染色体变异中的三体,A 正确;根据以上 分析可知,该患者的出现可能是父亲产生的异常精子(22+XY)或者母亲产生的异常卵细胞(22+XX)引 起的,BC 错误;该患者若能产生配子,则配子中的性染色体可能为 X、XX、Y、XY,D 错误。 6.下列选项中,导致配子中染色体组成具有多样性的原因是 ①四分体时期非姐妹染色单体的交叉互换 ②同源染色体联会 ③同源染色体分离 ④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答案】C 【解析】四分体时期非姐妹染色单体的交叉互换,属于基因重组,是导致配子中染色体组成具有多样性 的原因之一,①正确;同源染色体联会与形成的配子中染色体组成多样性无关,②错误;同源染色体分 离不会导致形成的配子中染色体组成具有多样性,③错误;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是导致配子中染色体 组成具有多样性的主要原因,④正确。因此,以上说法中正确的是①④,故选 C。7.生物学研究中曲线和图像常用于变量分析,如图甲是某二倍体生物的细胞分裂相关图像,图乙是另一生 物细胞分裂过程中核 DNA 含量变化曲线,图丙是细胞分裂过程中某种变量随时间变化曲线,下列分析 正确的是 A.甲图细胞的基因型是 aaBbdd,产生该细胞的原因是减数第一次分裂前的间期发生基因突变 B.乙图中秋水仙素在 cd 段发挥作用,受精作用发生在 de 段 C.丙图所示曲线,无论表示何种分裂方式纵坐标均有三种含义 D.丙图所示曲线,e 点时细胞数目是 a 点时的两倍或四倍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细胞分裂的相关知识。甲图细胞的基因型是 aaBbdd,产生该细胞的原因可能是 减数第一次分裂前的间期发生了基因突变,也可能在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前期发生了同源染色体的非姐 妹染色单体的交叉互换,A 错误;秋水仙素在有丝分裂前期发挥作用(即 cd 段),染色体加倍后的体细 胞又进行下一次有丝分裂,没有发生受精作用,B 错误;丙图所示曲线,如果表示有丝分裂曲线,则可 表示在有丝分裂过程中细胞核内 DNA 的含量变化,也可以表示一条染色体上的 DNA 含量变化,如果表 示减数分裂,只能表示在减数分裂过程中一条染色体上的 DNA 含量变化,C 错误;丙图所示曲线,如果 表示有丝分裂,e(分裂末期)点时细胞数目是 a(间期)点时的两倍,如果表示减数分裂,e(减数第 二次分裂末期)点时细胞数目是 a(分裂间期)点时的四倍,D 正确。 8.下面关于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同源染色体的分离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 B.染色体的自由组合是配子多样性的主要原因 C.受精卵中的 DNA 一半来自卵细胞,一半来自精子 D.受精卵中染色体的数目和本物种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相同 【答案】C 【解析】1、减数分裂过程: (1)减数第一次分裂间期:染色体的复制。(2)减数第一次分裂:①前期:联会,同源染色体上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交叉互换;②中期:同源染色 体成对的排列在赤道板上;③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④末期:细胞质分裂。 (3)减数第二次分裂过程:①前期:核膜、核仁逐渐解体消失,出现纺锤体和染色体;②中期:染色 体形态固定、数目清晰;③后期: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染色体,并均匀地移向两极;④ 末期:核膜、核仁重建、纺锤体和染色体消失。 2、受精作用是精子和卵细胞相互识别、融合成为受精卵的过程。精子的头部进入卵细胞,尾部留在外 面,不久精子的细胞核就和卵细胞的细胞核融合,使受精卵中染色体的数目又恢复到体细胞的数目,其 中有一半来自精子有一半来自卵细胞。 3、减数分裂使成熟生殖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比原始生殖细胞减少一半,而受精作用使染色体数目又恢 复到体细胞的数目。因此对于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体来说,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对于维持每种生物前后 代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的恒定,对于遗传和变异都很重要。 同源染色体的分离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A 正确;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是配子种类多样性的 主要原因,配子种类多样性的原因还有交叉互换、基因突变等,B 正确;受精卵中的细胞核 DNA 一半来 自于卵细胞,一半来自于精子,而细胞质 DNA 几乎都来自卵细胞,C 错误;精子和卵细胞都是通过减数 分裂形成的,所含染色体数目是体细胞的一半,两者受精形成受精卵后,受精卵中染色体的数目和本物 种体细胞染色体数目相同,D 正确。 9.下图表示某高等动物减数分裂细胞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甲、乙可存在于同一个体内 B.甲、乙都有 2 对同源染色体和 2 个染色体组 C.甲、乙都有 4 个 DNA 分子 D.甲、乙都有来自父方和母方的染色体 【答案】D 【解析】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甲细胞中不含同源染色体,着丝点分裂,且细胞质不均等分裂,处 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为次级卵母细胞;乙细胞中同源染色体正在分离,且细胞质均等分裂,处于减 数第一次分裂后期,为初级精母细胞。甲、乙分别是次级卵母细胞和初级精母细胞,所以不可能存在于同一个体内,A 错误;甲细胞中不含同 源染色体,B 错误;甲中有 4 个 DNA 分子,乙中有 8 个 DNA 分子,C 错误;根据细胞中的染色体组成(通 过颜色区分)可知:甲、乙都有来自父方和母方的染色体,D 正确。 10.下列有关曲线分析正确的几项 ①图甲中 c 对应的值是 1 ②图乙中 b 为有丝分裂 ③图乙中 LM 可能是低温诱导所致 ④图乙中 OP 段位于图甲中 ef 段 ⑤图乙中 Q 点后所对应的时期在图甲中 cd 段上 ⑥图甲中 de 段与图乙中 PQ 段原因相同 A.1 项 B.4 项 C.3 项 D.2 项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细胞有丝分裂、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相关知识。据图分析,图 1 中 c 点 DNA 完成了 复制,因此该点对应的值是 1/2,①错误;2 中 a 为有丝分裂,b 为减数分裂,②错误;2 中 LM 染色体 数目加倍,可能是低温诱导所致,③正确;2 中 OP 段处于有丝分裂后期,DNA 与染色体的比例为 1:1, 位于图 1 中 ef 段④正确;2 中 Q 点后表示有丝分裂末期,对应的时期在图 1 中 ef 段上,⑤错误;1 中 de 段表示着丝点分裂,而图 2 中 PQ 段表示细胞质分裂,⑥错误。因此以上说法正确的有③④,本题正 确答案是 D 项。 11.蝗虫初级精母细胞在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前期发生的主要变化是 A.染色体复制 B.同源染色体联会C.同源染色体分离 D.着丝点分裂 【答案】B 【解析】减数第一次分裂前的间期主要完成染色体复制;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的主要特点是同源染色 体联会并形成四分体;减数第一次分裂中期的主要特点是同源染色体排列在赤道板上;减数第一次分 裂后期的主要特点是同源染色体分离;减数第一次分裂的末期细胞一分为二。减数第二次分裂过程与 有丝分裂基本相同,但染色体不在复制,着丝点分裂发生在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 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前的间期,染色体进行复制,A 错误;同源染色体联会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 B 正确;同源染色体分离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C 错误;着丝点分裂发生在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 D 错误。 12.染色体、染色单体、同源染色体和四分体四个概念的比较,如图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a、b、c 图中都有 2 条染色体,且都有染色单体 B.a、b、c 图中都有一对同源染色体 C.c 图中有一个四分体,1 对同源染色体 1 个四分体。 D.a 图中有 2 个 DNA 分子,b、c 图中均有 4 个 DNA 分子 【答案】A 【解析】分析题图:a 细胞含同源染色体,但没有姐妹染色单体;b 细胞含有一对同源染色体,处于有 丝分裂前期;c 细胞含有同源染色体,且正在联会,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 a、b、c 图中都有 2 条染色体,其中 a 细胞不含染色单体,b 和 c 细胞都含有染色单体,A 错误;a、b、 c 图中都有一对同源染色体,B 正确;四分体是由同源染色体两两配对后形成的,因此 c 图中有一个四 分体,1 对同源染色体=1 个四分体,C 正确;a 图中有 2 个 DNA 分子,b、c 图中均有 4 个 DNA 分子,D 正确。 13.下图 1 是某二倍体雄性动物体内细胞分裂示意图,其中 A、a 和 b 表示相关基因。图 2 表示该动物细胞 中每条染色体上 DNA 的含量变化。请据图回答:(1)图 1 中 A 细胞的名称为____________;所处的分裂时期是________ ,A 细胞中含有______个四分 体。 (2)图 1 中 B 细胞内染色体、染色体上 DNA、染色单体的数目依次为_____________。 (3)图 2 中 a~b 段形成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图 1 中________细胞处于图 2 中的 b~c 段。 (4)若图 1 中 C 细胞分裂过程发生过交叉互换,由 C 细胞基因组成可推知,该生物体的基因型可能有 _________种。 【答案】(1)初级精母细胞 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四分体时期) 2 (2)4 8 8 (3)DNA 复制 AB (4)2 【解析】分析细胞分裂图:A 细胞含有同源染色体,且同源染色体正在联会,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 B 含有同源染色体,且同源染色体正在分离,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C 细胞不含同源染色体,处于 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 分析曲线图:曲线图分别表示该动物细胞中一条染色体上 DNA 的含量变化,其中 ab 段是 DNA 复制形成 的;bc 段可表示有丝分裂前期和中期,也可以表示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和减数第二次分裂前期、中期; cd 段形成的原因是着丝点分裂;de 段表示有丝分裂后期和末期、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和末期。 (1)根据图 1 中 B 细胞的均等分裂可知该生物的性别为雄性,图 A 细胞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四 分体时期),称为初级精母细胞。A 细胞中含有 2 个四分体。 (2)图 1 中 B 细胞内染色体、DNA、染色单体的数目依次为 4、8、8。 (3)在曲线图中,a~b 段形成的原因是 DNA 的复制;b~c 段表示每条染色体含有 2 个 DNA 分子,对 应于 A 和 B 细胞。 (4)若细胞分裂过程没有发生基因突变,由 C 细胞基因组成可推知,该生物体含有基因 A、基因 a、 基因 b,其基因型可能有 2 种,即 AaBb、Aabb。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