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高一语文上学期同步练习讲解:百合花
加入VIP免费下载

2020-2021高一语文上学期同步练习讲解:百合花

ID:285668

大小:40.59 KB

页数:10页

时间:2020-11-24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3.1 百合花 核心素养练习 一、核心素养聚焦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A.讷讷(nè) 忸怩(niǔ ní) 啄(zhuó)木鸟 长吁(yū)短叹 B.嬷嬷(mó) 踌躇(chóu chú) 呱( guā)呱叫 柳荫匝(zā)地 C.禅(chán)让 尴尬(gān gà) 冠( guàn)名权 不容置喙(huì) D.包扎(zā) 蹑(shè)足 应(yīng)届生 磕(kē)磕绊绊 【答案】B 【解析】A.“吁”读 xū,C.“禅”读 shàn,D.“蹑”读 niè。 2.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我只好开口叫他,他这才绷了脸,垂着眼皮,上去接过被子,慌慌张张地转身就走。 B.大家习惯了加班加点、熬夜透支,对此都不以为然,这导致身体过劳现象更加普遍。 C.在竞技场上,要放松心态,专注比赛;一味追求完美,苛求自己,反而容易背上包袱。 D.蓝天保卫战已取得明显成效,但行百里者半九十,还应继续加大治理污染的力度。 【答案】B 【解析】A 项,慌慌张张:形容举止慌乱,不稳重。使用正确。 B 项,“不以为然”,不认为是对的,表示不同意或否定。望文生义,根据语境,应该用“不以 为意”,不把它放在心上,表示对人、对事抱轻视态度。 C 项,“反而”,表示跟上文意思(思想)相反或出乎意料。在句中起转折作用。使用正确。 D 项,“行百里者半九十”一百里的路程,走到九十里也只能算是才开始一半而已。比喻做事 愈接近成功愈困难,越要坚持到最后。使用正确。 3.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 目前汽车市场侵害消费者权益的违法行为时有发生,各级工商部门将坚持放管并重、宽进严 管的原则,通过专项整治行为,进一步解决汽车市场秩序。 B. 随着 4K、超轻薄等技术的发展与成熟,4K 超高清电视持续热销,它的普及率也正式攀上高 点,成为了当前高端电视市场的标配。 C. 国家版权局下发通知,责令网络音乐服务商停止未经授权传播音乐作品的行为,并明确规定 于 7 月 31 日前,将未经授权传播的音乐作品全部下线。 D. 今年以来,国内出版界紧紧围绕“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珍爱和平、开创未来”主题,策划 出版和重印再版了一批关于抗日战争和反法西斯战争为题材的精品力作。 【答案】C 【解析】A.搭配不当,将“解决”改为“规范”。B.成分残缺,“成为了”前加上“4K 超高 清电视”。 D.句式杂糅,“关于”改为“以”,或去掉“为题材”。4.下列文学常识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沁园春·长沙》中,“沁园春”是词牌名,规定了词的字数、句数、平仄等;“长沙”是题 目,交代了诗歌写作的地点。 B.《百合花》是茹志鹃晚期的代表作,受到了茅盾的高度评价。写这篇小说时,正是反右斗争 后不久,她的家庭成员是这场扩大化运动的受害者。 C.茹志鹃,当代著名女作家,主要作品集有《百合花》《静静的产院》《高高的白杨树》《剪辑 错了的故事》等。 D.《战国策》是西汉学者刘向所编辑的一部国别体史书。 【答案】B 【解析】“《百合花》是茹志鹃晚期的代表作”错误,应是“早期”代表作。 5. 根据下面的一段文字,给“海囤族”下一个定义,不超过 40 个字(含标点)。 所谓“海囤族”就是囤货一族,而且什么都囤,囤的标准只有一个:便宜。从表面上看,“海囤 族”反映的是百姓应对日益高涨的物价的盲目和慌乱,而背后却凸显了市场经济条件下消费市场和 资本市场的失范。海囤族的行为固然失去理智,但面对日益高涨的物价,这实在也是他们无奈的选 择。与其说他们“囤”的是生活必需品,倒不如说囤的是“安全感”。从“菜奴”“特搜族”“团购族” 到“省钱攻略”“买菜秘笈”,可以说,民众的智慧已经发挥到了极致。 【答案】“海囤族”是指应对日益高涨的物价,以便宜为标准大量囤积生活必需品的群体。 【解析】这是一道下定义类试题,所谓下定义,就是用简短明确的语句提示概念的内涵,即揭 示概念所反映的对象的特点或本质的一种逻辑方法。用公式表示就是:被定义概念=种差+邻近属概 念(“种差”是指同一属概念下的种概念所独有的属性(既和其它属概念的本质的差别),“邻近属 概念”是指包含被定义者的最小的属概念。 6.阅读下面《百合花》节选,回答后面的问题。 前面的枪声,已响得稀落了。感觉上似乎天快亮了,其实还只是半夜。外边月亮很明,也比平 日悬得高。前面又下来一个重伤员。屋里铺位都满了,我就把这位重伤员安排在屋檐下的那块门板 上。担架员把伤员抬上门板,但还围在床边不肯走。一个上了年纪的担架员,大概把我当做医生了, 一把抓住我的膀子说:“大夫,你可无论如何要想办法治好这位同志呀!你治好他,我……我们全 体担架队员给你挂匾……”他说话的时候,我发现其他的几个担架员也都睁大了眼盯着我,似乎我 点一点头,这伤员就立即会好了似的。我心想给他们解释一下,只见新媳妇端着水站在床前,短促 地“啊”了一声。我急拨开他们上前一看,我看见了一张十分年轻稚气的圆脸,原来棕红的脸色, 现已变得灰黄。他安详地合着眼,军装的肩头上,露着那个大洞,一片布还挂在那里。 “这都是为了我们,……”那个担架员负罪地说道,“我们十多副担架挤在一个小巷子里,准备 往前运动,这位同志走在我们后面,可谁知道狗日的反动派不知从哪个屋顶上撂下颗手榴弹来,手 榴弹就在我们人缝里冒着烟乱转,这时这位同志叫我们快趴下,他自己就一下扑在那个东西上 了。……” 新媳妇又短促地“啊”了一声。我强忍着眼泪,给那些担架员说了些话,打发他们走了。我回转身看见新媳妇已轻轻移过一盏油灯,解开他的衣服,她刚才那种忸怩羞涩已经完全消失,只是庄 严而虔诚地给他拭着身子,这位高大而又年轻的小通讯员无声地躺在那里。……我猛然醒悟地跳起 身,磕磕绊绊地跑去找医生,等我和医生拿了针药赶来,新媳妇正侧着身子坐在他旁边。 她低着头,正一针一针地在缝他衣肩上那个破洞。医生听了听通讯员的心脏,默默地站起身说: “不用打针了。”我过去一摸,果然手都冰冷了。新媳妇却像什么也没看见,什么也没听到,依然拿 着针,细细地、密密地缝着那个破洞。我实在看不下去了,低声地说:“不要缝了。” 她却对我异样地瞟了一眼,低下头,还是一针一针地缝。我想拉开她,我想推开这沉重的氛围, 我想看见他坐起来,看见他羞涩的笑。但我无意中碰到了身边一个什么东西,伸手一摸,是他给我 开的饭,两个干硬的馒头。…… 卫生员让人抬了一口棺材来,动手揭掉他身上的被子,要把他放进棺材去。新媳妇这时脸发白, 劈手夺过被子,狠狠地瞪了他们一眼。自己动手把半条被子平展展地铺在棺材底,半条盖在他身上。 卫生员为难地说:“被子……是借老百姓的。” “是我的——”她气汹汹地嚷了半句,就扭过脸去。在月光下,我看见她眼里晶莹发亮,我也 看见那条枣红底色上洒满白色百合花的被子,这象征纯洁与感情的花,盖上了这位平常的、拖毛竹 的青年人的脸。 (1)下列对文段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新媳妇低着头一针一针地在缝小通讯员衣肩上那个破洞,因为她还不知道小通讯员已经牺牲 了。 B.“感觉上似乎天快亮了,其实还只是半夜”一句表现了时间度过的漫长。 C.新媳妇本是一个极普通的农村妇女,她善良淳朴,对“同志弟”有着朴素天然的骨肉情深。 D.当新媳妇理解了小通讯员生命的价值,便控制不了自己的悲痛心情。 【答案】A 【解析】“她还不知道小通讯员已经牺牲了”错误。 (2)“新媳妇这时脸发白,劈手夺过被子,狠狠地瞪了他们一眼。……‘是我的——’她气汹 汹地嚷了半句,就扭过脸去。”试分析句子中新媳妇“劈手”“狠狠”“气汹汹”的原因。 【答案】新媳妇为小通讯员的壮烈牺牲而感情不能自控。流着泪把自己的新被子铺在棺材里, 表达她深切的哀悼和崇敬之情。 【解析】分析人物的性格和人物所处的情境。 (3)课文中多次写到“通讯员”衣服上的口子,这口子是怎么回事?新媳妇在他死后不顾劝说 继续缝补说明了什么? 【答案】通讯员衣服上撕破的口子是在新媳妇家抱被子时弄破的;新媳妇缝那个破洞,表现新 媳妇对通讯员的关心与痛惜之情。 【解析】分析人物所处的情境和通过人物动作所表现出的情感。 (4)结合课文分析,百合花有什么象征意义?【答案】百合花色泽淡雅,香气清幽,白净纯洁,小说中,作者赋予了它丰富的象征意义,小 通讯员和新媳妇都有百合花一样高尚纯洁美好的心灵,军民之间的感情也像百合花一样纯洁高尚美 好,战士之间的情感也像百合花一样纯洁高尚美好。百合花,象征着人性美、性格美、人情美。 【解析】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不同的花被赋予了不同的象征意义,如荷花象征纯洁无瑕,梅花 象征坚贞不渝,牡丹象征荣华富贵……本文中的百合花的象征意义要结合文章主旨来分析。 二、学业质量测评 基础练: 1.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 A.美滋滋 常年累月 大展宏图 张皇 B.拉拉队 融会贯通 到处传诵 讪讪 C.照像机 委曲求全 纷至踏来 执拗 D.金钢钻 世外桃源 以逸待劳 虔诚 【答案】B 【解析】A.常—长。C.像—相,踏—沓。D.钢—刚。 2.在下面一段话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中国高科技企业走向世界的_ 绝不会一帆风顺,难免还会遭遇这样或那样的________。对 此,我们要有充分认识,并时刻做好准备。一旦核心技术受制于人,不知道哪天就会被人________。 这样严酷的现实,中国企业必须时时警醒。 A.历程 骚扰 一网打尽 B.进程 掣肘 釜底抽薪 C.历程 骚扰 釜底抽薪 D.进程 掣肘 一网打尽 【答案】B 【解析】历程:经历的过程,仅指已发生的。进程:事情发展变化的过程,包括已经发生的和 未发生的;掣肘:拉着胳膊,比喻有人从旁牵制,工作受干扰,难开展。骚扰:意指扰乱别人,使 之不得安宁。含贬义。依据题干可排除 AC,釜底抽薪:柴火从锅底抽掉,才能使水止沸。比喻从根本 上解决问题,也指暗中进行破坏。一网打尽:比喻一个不漏的全部抓住或彻底清缴,依据题干可排除.D. 故选 C 3. 下面各项根据新闻拟写的标题,不恰当的一项是( ) A、欧元集团东山再起——欧元集团经济于 2014 年再次出现正增长,尤其是德法两国, 经济增 长好于预期,就是希腊也放慢了衰退的步伐。这是令人高兴的信号,表明欧 元集团正在摆脱债务危 机的阴影。 B、中国订单拯救英国生猪业——境外媒体称,中国人对猪蹄的喜爱拯救了英国的生猪产业。因 为来自中国的大量订单,英国养猪业再度进入了繁荣时期,出口量上升了 九成,其中绝大部分增加 来自对华食品出口。 C、载人“ 磁悬浮魔毯”即将面世——很多人可能会梦想象阿拉丁一样坐上飞毯,如今瑞士家 具商的一项发明或许能帮助这一梦想实现。他们发明的“神奇磁悬浮魔毯”,利用磁力可载着重 2、4 公斤的小狗原地升起 7 厘米。D、英国出租司机痛恨打车软件——在中国受到追捧的打车软件在英国却遭到非议。伦敦的出租 车司机们正在策划一次大型抗议活动,抵制打车软件 Uber 帮助一种当地人常用的私人车揽活。 【答案】C 【解析】判断下面各项根据新闻拟写的标题,不恰当的一项,需要项分析,C 项,从所给新闻 信息中不能推断出载人“ 磁悬浮魔毯”即将面世。 4. 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 VR 体验收费较高,据调查数据显示,38%的消费者能接受的 VR 体验价格在 30 元以内,仅有 14%的消费者即使人均 100 元也愿意体验。 B. 春节期间,打车需求量的增加让网约车大显身手,可是频频出现的打车难、打车软件乱加价 让人心堵,也凸显了供需矛盾。 C. 环保和气象部门将协商出台一个更完善的机制,把重污染的预警、发布做得更完善、更有效, 让公众和地方政府能更好应对。 D. 我们中华民族是一个包容性很强的民族,我们要学习各个国家的长处,就是和自已民族政见 不一致的国家也应该对话与沟通,增进了解,学习其长处。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辨析修改病句能力。A 项,句式杂糅。应为“据调查数据”或“调查数 据显示”。B 项,成分残缺。“加价”后应加上“等现象”;D 项,成分残缺,缺介词,在“就是”后 加上“跟”。故选 C。 5. 将下面的 3 个短句整合为一个长单句。要求:保持原意,语句通顺,可调整语序,适当增删 词语。 ⑴蒸发盐只有在海洋干涸的条件下才能形成是一个科学发现。 ⑵海洋地质学家根据这一科学发现认为,地中海曾经干涸过。 ⑶海洋地质学家还认为,地中海可能一度是沙滩。 【答案】海洋地质学家根据蒸发盐只有在海洋干涸的条件下才能形成这一科学发现认为:地中 海曾经干涸过,还可能一度是沙漠。 【解析】这是一道句式转换中的短句变长句,此类试题的解题思路是先确立长句的主干,然后 把其它句子作为长句的修饰成分(定语或状语)来处理。 6. 请从孔子、庄子、马克思、霍金中任选三人为例,按照要求续写下面的话。 要求:①紧扣首句观点,符合所选人物的境遇;②运用排比的修辞手法;③语意连贯,内容充 实;④不少于 60 字。 人是一根能思想的苇草,思想使渺小而脆弱的人变得伟大而坚强。 。 【答案】参考示例:是孜孜不倦的思考,让出身低微的孔子成为了名垂千古的大成至圣; 是 超凡脱俗的智慧,让形容枯槁的庄子成为了逍遥自在的南华真人; 是开天辟地的理论,让潦倒一 生的马克思成为了开启时代的革命导师;是石破天惊的发现,让重病缠身的霍金成为了世界公认的 科学巨人。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扩展语句的能力,根据题干要求,所写内容要从孔子、庄子、马克思、霍金中任选三人为例,体现思想使人变得伟大而坚强的主题;修辞上要使用排比,字数上不少于 60 字。考生答案符合上述要求即可。 综合练 7.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秋 夜 于德北 那年深秋,佳卫突然打电话给我。 他说:“我们去郊外旅行吧。” 对于他的提议我当然高兴,可也颇为犹豫,因为深秋这个季节实在不适合去郊外旅行。 在北方,这个季节早晚已经有霜了。 但佳卫坚持。 我说:“这回怎么有时间了?” 电话那端,他只是笑,没有回答。 我们所说的郊外叫土门岭,是个半丘陵地区。我们认识住在那里的一位农民诗人,我们特别想 吃他家的豆饭,烀土豆,炸辣椒酱,萝卜大葱白菜心儿。我们给农民诗人打电话,说我们要去。他 当然高兴极了,早早地站在村口接我们。 那一天,我,佳卫,农民诗人——他叫老李,我们都是兴奋的。 在这样一个以赚钱为荣的社会里,三个早已告别了蔷薇花一样的青春岁月的典型意义上的中年 人,还能围着热炕头,围着小饭桌,热情奔放地背诵阿赫玛托娃、普希金,背诵叶芝、雪莱、泰戈 尔,实在是不容易了。 让我奇怪又高兴的是,那一天,佳卫喝了不少酒。 在我的印象里,他是从来不喝酒的。 就这样,天不知不觉地黑了。 正在酒兴上的老李突然说:“我们去点篝火吧!” “好啊!好啊!”我欣然同意。 篝火就架在老李家的地里。 庄稼已经收回仓了,秸秆还没有拉走,一捆一捆地横在田垄上,月光清清地洒下来,大地一片 银白。我们把干透的秸秆支在壕坝上,欢呼着,跳跃着,孩子似的把它们点燃。 篝火燃起来了,把我们的脸映得又红又亮。 “我们接着背诗吧。”佳卫说。 受到篝火的感染,我们诗兴大发。 我先来。 我背诵的是英国诗人魏尔伦的《三年以后》。 接着是老李。 他背诵的是美国诗人惠特曼的《在路易斯安娜我看见一株活着的橡树正在生长》。 接着是佳卫。他背诵的是俄国诗人普希金的《致大海》。 “再见吧,大海!你壮观的美色,将永远不会被我遗忘;我将久久地、久久地听着,你黄昏时 分的轰响。心里充满了你,我将要把,你的山岩,你的港湾,你的光和影,你的流花的喋喋,带到 森林,带到寂静的荒原。” 在抖动的火光中,我看见佳卫的脸上滑过一串晶莹的泪花。 他喃喃地说:“我是那么恨火,可现在我突然发现,我又那么爱它!” 补记: 佳卫离开我们已经很多年了,他是一位诗人,发表过很多美丽的诗章。除了诗人的桂冠,他还 是我们这个城市一个区的消防中队的中队长。我所说的那年秋夜,他已经复员了,离开了他热爱的 工作。我永远忘不了他,忘不了那年秋夜他脸上的泪水——因为,就在事隔不久的一场救火战斗中, 他牺牲了。他已经复员了,完全可以远离火场,可他像一只美丽的飞蛾一样,最终融化在让他恨、 让他爱的烈火中。 他不是飞蛾,而是凤凰,我相信,他涅槃了! 老李还在土门岭种地,前不久,他来电话,对我说:“又秋收了,要是佳卫活着就好了,我们 又可以去点篝火了。” 听了他的话,我哭了。 (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正确的一项是 A. 佳卫突然打电话给我,要我一起去郊外旅行,我颇为犹豫;但在佳卫的坚持下,我只好勉强 同意。 B. 喝酒、点篝火、背诵诗歌的情节在小说中占了很重份量,具有重要作用,凸显出生活和人生 可以产生诗歌的深意。 C. 小说大量使用一句一段的结构形式,这是因为小说内容主要是背诵诗,而诗是分行的,二者 一致。 D. 文末的“补记”在小说主体之外补充叙述,解答了主体部分的悬疑,使佳卫的性格完整丰满。 【答案】D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A 项“勉强同意”与情节内容 和人物性格不符。B 项“产生”不对,是“需要”。C 机械联系,牵强附会。 (2)请赏析文中画线的句子。 他不是飞蛾,而是凤凰,我相信,他涅槃了! 【答案】①佳卫在业已复员的情况下依然参加了一场灭火战斗,而且在这场战斗中壮烈牺牲, 精神非常感人。飞蛾只是本能地趋光扑火,死去没有价值;②而佳卫是自觉自愿且“多此一举”地 去救火,直至牺牲,意义重大,就好比浴火凤凰,涅槃重生,精神永存。③此句表达了作者对佳卫这个为 国为民无畏献身的英雄的深情赞美。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语句赏析。赏析语句主要从手法、情感等方面分析。“他不是飞蛾,而是 凤凰,我相信,他涅槃了”,抓住关键词“不是飞蛾”“是凤凰”“涅槃”等分析,佳卫是自觉自愿且 “多此一举”地去救火,直至牺牲,意义重大,就好比浴火凤凰,涅槃重生,精神永存。(3)如何评价小说中的佳卫这一人物形象,他在当今社会有何现实意义?请结合小说内容及生 活实际进行简要分析。 【答案】佳卫在工作、生活、交往中都是可亲可敬之人,英勇牺牲,感人至深,是当代社会需 要的中坚力量和正能量。①作为消防中队长,佳卫忠于职守,勇于牺牲。忙于工作,总是没有时间 去郊外旅行;职业性地恨火;复员了,仍然习惯性地投入救火战斗,以至英勇牺牲。②生活中的佳 卫,热爱诗歌,富有浪漫情怀。复员后去了郊外土门岭,与好友一起吃农家饭,喝酒,点篝火,背 诵外国名诗,激动得热泪盈眶。③与人交往中,佳卫纯净朴质,淡泊。在以赚钱为荣的社会里,丝 毫不为所动;结交同样朴质的农民诗人老李;发表过很多美丽的诗章,醉心于美。 【解析】本题是探究题。既涉及到文章的内容,又要拓展,首先立足文本,评价小说中的佳卫 这一人物形象,在工作、生活、交往中都是可亲可敬之人,英勇牺牲,感人至深。评价在当今社会 的现实意义,结合生活中的事例进行论证,论证要围绕自己的观点进行,做到中心突出、简单明了。 8.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善良的苹果 李桂芳 1981 年的暑假,我 12 岁。 那些日子,我的脑子里总是盘桓着美丽的苹果。它们绯红的脸蛋,清香的气息,光滑的皮肤, 像魅力十足的妖怪。确切地说,它们已经在我的脑子里盘踞了很久,一直在努力地诱惑着我。 苹果长在邻居三婶家屋后的树上,又大又红,低低地垂挂在我家田地边沿。那是一棵稚嫩的苹 果树,果子很少,屈指可数。那时,果树稀少,苹果稀缺,珍贵如宝贝。 那个早晨,母亲分派我去割草。我来到稻田边,和苹果对望。它们近在咫尺,让我心跳加速, 魂不守舍。我警惕地张望,四野阒然,天赐良机。 我颤颤探手,正准备采摘。忽然,有歌声传来,原来是黑牛叔,那个老光棍,正哼着歌儿走向 自家稻田。 “狗娃,割草呢?”黑牛叔笑着问。“就是。”我懒懒答应着,心里却满是火气:谁让你坏我的 好事? 黑牛叔一边哼歌,一边埋头弯腰给稻田除草。我偷眼一瞥,茂盛如丛林的秧苗严严遮住了他的 身影。 不多时,黑牛叔的歌声愈加缥缈。我翘首一看,原来他走进了稻田深处。我的心咚咚直跳,胸 腔像要爆裂。于是深吸一口气,踮起脚尖,探出手去,轻轻一摘,一个,又一个,两个苹果乖乖躺 进了我的衣兜。 我摸摸衣兜,紧张万分,像摸着两枚炸弹。甜蜜的渴望满足后,取代的是浓浓的恐惧。我清楚, 一旦败露,我就是小偷,将会身败名裂。 趁着黑牛叔浑然不觉,我迅速逃离现场,一溜烟跑回家,躲进猪圈里。在小黑猪贪婪的注视和 叫唤声里,狼吞虎咽地啃完两个苹果。由于紧张,吃得太快,像猪八戒吃人参果般,我甚至还没品 出苹果诱人的香甜。 傍晚,我听到了三婶声嘶力竭的骂声。三婶是村里的媒婆,她的嘴才是十里八乡赫赫有名的。说媒技术是村里一流,她的骂人水平更是空前绝后的。我多么希望能够躲避那些如刀枪,似剑戟的 恶毒骂言。我的幼小心灵,承受不住那些凶恶如毒蛇猛兽般的咒骂。 三婶却坚持不懈,骂言不绝。她两手叉腰,站在自家院子里。她家门前就是一条大路,人来人 往,穿梭不停。那些骂言句句刻进了行人的脑子,更是烙进了我的心里。 那夜,我第一次失眠了。不仅害怕那些骂言,我更担心黑牛叔最终要告发我。因为听父亲说, 三婶正在给他做媒,准备把自己的远房表妹,一个寡妇介绍给他。他怎么会不去讨好,不去奉承? 我惊恐万分,夜里,几次从噩梦中惊醒。 第二天早上,和黑牛叔一道上山放牛时,他笑着对我说:“那个三婶,太过分了,也就丢了两 个苹果嘛,她就那么诅咒人家八辈祖宗!那些话,谁听了受得了?太可恶了!” 我的泪噙满眼眶,委屈和恐惧铺天盖地,滚滚而来。我想乞求黑牛叔不要告发我,又害怕说出 来,会遭到耻笑,甚至拒绝。我赶紧扭转头,假装看远方。 黑牛叔问我怎么了。我说:“没什么,虫子进了眼睛!”我狠命地揉揉眼睛,将泪活生生吞咽 回去。 那天傍晚,三婶又开始了咒骂,骂言却变了。她骂道:“连老婆都找不到,还做损人利己的事! 我看就是缺德的事情做多了,做绝了,活该找不到老婆,活该打一辈子光棍!” 明显骂的是黑牛叔,村里就他一个光棍! 母亲愤愤地说:“听说人家黑牛主动向她承认偷吃了两个苹果。都赔礼道歉了,她还不依不饶, 真是个泼妇!” 听了母亲的话,我僵在那里,惊呆了! 十年后,我重回故乡,专程看望黑牛叔。 他老了,还是孤身一人。 我说:“黑牛叔,谢谢你!” “谢什么?我一个老光棍哪值得你来感谢呢?”黑牛叔说。 “别那样说,黑牛叔,这么多年来,我一直没有忘记那件事,苹果的事。” 说到苹果,黑牛叔大概是记起来了。他笑着拉着我的手,说:“那时候,我就知道你准有大出 息,所以出面帮你顶了那罪。小孩子嘛,哪有不犯点错误的?现在看来,她的诅咒无效,你不是挺 好的吗?只是,对我的诅咒倒挺灵验,真打了一辈子光棍呢!” 看黑牛大叔笑呵呵的样子,我却怎么也笑不出来! (有删改) (1)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我”偷偷地摘三婶家的苹果,是因为那时候果树稀少,苹果稀缺,珍贵如宝贝。 B. 这篇小说以第一人称叙述的形式,表现了“我”在成年后,对自己儿时的过错充满内疚的情 感。 C. 黑牛叔顶替“我”承认偷苹果,一是担心“我”被骂声伯恩害,二是认定“我”将来有大出 息。 D. 这篇小说以时间为顺序,记述了想苹果——骂苹果——恨苹果,情节完整,思路清晰。【答案】D 【解析】D 项,“记述了想苹果——骂苹果——恨苹果”概括分析错误,文中无“恨苹果”的情 节,可以改为“悔苹果”。 (2)小说中写“我”在偷摘苹果之前,发现了黑牛叔在割草的一幕,作者这样写对情节安排有 哪些作用? 【答案】①人物塑造上,这样官吏表明黑牛叔在知道是“我”偷摘了三婶的苹果后,主动并为 之承担责任,突出黑牛叔善良的品格。②结构上,.为后文黑牛叔为我顶罪,“我”担心黑牛叔告发 以及后来黑牛叔向“我”解释的原因等情节做了铺垫。③艺术上,增强了艺术张力,在三姉大声咒 骂时,他会不会告密呢,吸引读者的好奇心,留下了悬念。 【解析】可以从内容和结构两个方面考虑。说中写“我”在偷摘苹果之前,发现了黑牛叔在割 草的一幕,为后文后文 “我”担心黑牛叔告发,黑牛叔为我顶罪,以及后来我感谢黑牛叔,黑牛叔 向“我”解释的原因等情节做了铺垫。人物形象塑造上,该情节的设置,表明黑牛叔在知道是“我” 偷摘了三婶的苹果后,主动并为之承担责任,突出黑牛叔善良的品格。艺术上,增强了艺术张力, 在三姉大声咒骂时,他会不会告密呢,吸引读者的好奇心,留下了悬念。 (3)小说的结尾提起当年顶替挨骂的事,黑牛叔说“值得”,他仍然是“光棍”的生活。而“看 黑牛叔笑呵呵呵的样子,我却怎么也笑不出来”,安排这样的结局,有何效果?请谈谈你的看法。 【答案】①这样安排,突出黑突出黑牛叔为此付出了沉重代价,本来三婶是要给他说媒的,他 完全可以有一个幸福的家庭,正是因为他为“我”顶罪,才有了这样不幸的生活,增强了故事的悲 剧性。②以“我”的笑不出来,反衬黑牛叔 的笑.表现了黑牛叔的善良乐观和“我”的内疚,引发 读者思考。③以“我”的内疚衬托黑牛叔的善良,凸显了 小说主题。 【解析】小说结尾写“我”去向黑牛叔感谢,提出当年顶替挨骂的事情。黑牛叔说自己知道“我” 将来会有出息,自己挨骂“值得”,他仍然是“光棍”的生活。突出黑突出黑牛叔为此付出了沉重代 价,本来三婶是要给他说媒的,他完全可以有一个幸福的家庭,正是因为他为“我”顶罪,才有了 这样不幸的生活。“我”听了此,“看黑牛大叔笑呵呵的样子”,“我”笑不不出来。是用“我”的笑 不出来,反衬黑牛叔的笑,表现了黑牛叔的善良乐观和“我”的内疚。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