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学年高二语文10月月考试题(含答案)
加入VIP免费下载

2020-2021学年高二语文10月月考试题(含答案)

ID:284541

大小:123 KB

页数:23页

时间:2020-10-26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1 2020-2021 学年高二语文 10 月月考试题(含答案) 一、 现代文阅读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9 分) ①为了迎接嫁出去的女儿贾元春回来省亲,贾府要修建一个很大很大的园林。中国的建筑大部 分分为两种,一种反映了儒家文化体制:对称,通常是一开间、三开间、五开间往两边扩张,然后 再重复第一进、第二进、第三进。我想大家一定听说过类似“正房”、“偏房”这样的名称,上房 和偏房本来是建筑的位置,可后来也用来指一夫多妻时代里大太太住的地方和姨太太住的地方,这 样一讲大家就可以明白,儒家的建筑里,人的位置与其在伦理里面的地位是相关的。因此,我们走 进一个儒家建筑群,很容易知道主人在哪里,客人在哪里。 ②儒家建筑的好处是有规矩,非常工整、有秩序,可是它有一个坏处——非常无趣,都是直线 的、对称的、平衡的。所以就出现了另外一种建筑,就是体现老庄思想的建筑园林。在这些园林建 筑当中,所有的线条都变成了曲线。荣国府、宁国府每一个建筑都是方方正正的,而大观园的线条 大都是曲线。大观园的正门北有一条笔直的路通到正殿,正殿后面就是大观楼。这个正殿、大观楼 是用来迎接贵妃的地方,这条笔直的路一定是她回来时接驾的路,两旁排满了太监、迎接她的宾客。 可是这条大路的两边,有很多小路,绕来绕去,这是游玩的空间。它展现出了儒家和道家两种不同 建筑的规则,一个建筑是说在人世间要有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规矩,另一种是让我们同时又要有 休闲和解放的空间,在这种地方你可以走曲线,在里面游玩。第十七回内容虽然是游园,其实是在 利用建筑空间把人带到自然当中去。 ③我想有很多朋友一定去过苏州,苏州最有名的就是明清时代留下的园林,像拙政园、网师园、 狮子林等。苏州当时文风很盛,出了很多读书人,他们到北方去做官,最后因为政治上不如意,便 回到南方的家乡,经营一片园林。“拙政园”的“拙政”二字明显表示他不要再谈政治,政治是他 一生的噩梦,他的园林风格一定是亲近山水自然,其中没有君臣之类的人间秩序,甚至没有父子这 种严格的压迫,而只是个人的一种解放。 ④在一次游园中,贾政刚好碰到了宝玉,就想试试宝玉的诗才,让他为园林景象题字。其实宝 玉是因为好朋友秦钟死了,很难过,贾母就让他到花园里去走一走、玩一玩。有没有发现,花园常 常是人们散心、疗伤的地方,因为花园中基本上是山水,是自然。西方人在现实世界里受伤的时候, 常常会求助于宗教,中国则是求助于山水。所以我们的山水画那么发达,山水诗这么盛行,园林建 筑这么发达。山水是可以帮助人们心灵痊愈的。譬如苏东坡,他每一次政治失意,都会走向山水。 到了杭州,他在西湖边说,“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他告诉自己,我虽然政治上受 挫、失意,可是我在西湖这个地方还可以看到这么好的山水。他其实在提醒自己,生命不论得意与 失意,都可以过得很快乐,不见得得意就忘形,失意就颓丧。这实际上是讲山水哲学。 (编摘自《蒋勋说红楼梦》)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2 A. 可以用“正房”“偏房”这样的词来称呼大太太和姨太太,这是因为在展现儒家思想的建筑中, 人的位置直接体现了他在道德伦理中的位置。 B. 拙政园能名闻天下,妙趣横生,与其建造者政治失意后避谈政事,亲近山水的志趣有关。 C. 贾府为贵妃省亲修筑的大园子十分有趣,适合游玩,突破儒家传统建筑的规则,处处都体现了精 妙的老庄思想。 D. 宝玉在十七回逛园子游玩,实际是为排遣内心失去好友秦钟之痛,但这一点他的父亲贾政并不理 解。 2. 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 分) A. 发达的山水诗、盛行的山水画、兴盛的园林建筑使得中国人在心灵受创时往往求助于自然山水的 疗治,而不是求助宗教。 B. 在建筑中直线和曲线的运用很大程度上可以体现儒家建筑思想和道家建筑思想的差异。 C. 苏州一些著名的园林很多是有才情的文人,北上做官后仕途失意,回乡后把才情寄托于园林山水 的产物。 D. 东坡吟咏西湖的佳句在深层的意味上说,其实是寄情山水、随遇而安的一种豁达人生态度的体现。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 中国建筑中儒家和道家的建筑思想截然不同,但是从人性的角度看,这两种思想却相辅相成,从 社会和自然的不同角度构成完整的人性。 B. 从范仲淹“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话中,我们可以看出他和苏轼一样,都在山水中忘却了自身 的得失与儒家伦理道德的要求。 C. 宝玉游园时,一方面他亲近自然,疏解内心;另一方面贾政不断用父亲的威仪压迫宝玉,这似乎 在隐射这个园子同时承载的道家和儒家两种思想。 D. 在解脱痛苦上,中国士大夫比西方人更加地珍惜当下的生命,努力在自然山水中获得解脱,西方 人则往往将解脱的希望寄托于来世。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15 分) “铁拐李”传奇 陈圣芳 他,拄着拐杖,个子瘦瘦高高的,是一个流浪乞丐,身背很多口袋的褡祾,每天走村串户地乞 讨,像一个行脚僧,人们背地里都叫他“铁拐李”。 “铁拐李”讨米很特别,用手抓的米他是断然不会要的。原来一个刁顽尖滑的大嫂,把一只紧 捏的空手放进米袋子,然后从他袋子里面带出一大把米来。 “铁拐李”乞讨没有定性,走哪是哪。天黑了,随便睡在学校或者队屋廊檐下,将身子蜷缩成 大虾米,囫囵睡去。当天放明时,又不知所踪了。而一方方的墙壁上,却用土坷垃划写满了诗文。 湾子里的斋儒老先生曾经教过私塾,他一手捻着他那稀稀落落的几缕白胡子,一边摇头晃脑地吟哦3 着,一脸的陶醉。 “铁拐李”他有时也会给湾里的剃头匠几分钱,让剃头匠将他那乱茅草一样的头发理得顺顺当 当的,但是他那飘然若仙的胡子他是一定不会剪的,而且,他每次去河边洗碗时,都会把胡子润湿, 对着水面捋了又捋。然后把碗刷的贼亮,像猫子舔了似的。 “铁拐李”虽然疯癫时六亲不认,举起拐杖见人就打,见狗就追。一旦安静下来,他又特别喜 欢孩子。那天他在苕货家门口发现苕货在写字,便蹑手蹑脚笑眯眯地走了过去,在后面认真地端详 着,并且细声细气地告诉苕货:你发倒笔了,这个勾是“利刀勾”,这个不是这样的,是“宝盖 头”,上面没有一点……告诉苕货很多以后,当再遇见苕货时,他还不忘在他的草稿纸上教几个字, 过几天他回来时,他一定会考考苕货,如果苕货回答正确了,他会像变戏法一样,变出一把把花花 绿绿的豌豆糖来,赏给苕货。 有段时间,“铁拐李”突然不疯癫了,他居然背了一个上面印有“好好学习天天向上”的书包, 一步一拐地走学校赶乡集,卖他用澴河潭坡上的泥巴做出来的口哨。 那泥巴做的口哨的确精妙绝伦,有高音的,有中音的,也有低音的,五颜六色,煞是好看。如 果哪个小朋友吹得好,他会摸摸他的小脑袋,笑眯眯地说,拿去吧,不要钱。得到哨子的孩子像过 年般的高兴,于是刹那间,满湾子从南到北都是蛐蛐般忽高忽低的泥巴口哨声。不过,他尤其喜欢 苕货,他看见苕货往往会送他几个五颜六色的泥巴哨,并且还要当面给苕货做示范,同是蛐蛐几声, 却别有一番韵味。等到学生上课后,他就默默地站在教室的廊檐下,看着琅琅读书的孩子,一脸笑 意。有一次,他在走廊小黑板前伫立良久,然后捡起地上的粉笔头,在黑板上涂改起来。一个老师 发现了,便吼了几声,吓得“铁拐李”一溜烟跑了。那老师过来一看却愣住了,原来他修改了一处 语法错误。 从此以后,这位老师便特别关注起“铁拐李”来。有一天,他路过“铁拐李”寄住的废砖窑时, 看到一个漂亮的城里女子,对着“铁拐李”声泪俱下地说着什么,而他却有滋有味吃着讨来的米饭, 理也不理。后来那女子伸手去拉“铁拐李”,不料一下子惹恼了他,他挥舞着拐杖,吼道:“你滚, 你滚,我不要你管。”那位老师忙躲到一边,看见那女人一步一回头地离开了废砖窑。后来听人说“铁 拐李”原来是一所大学的教授,因为说错了一句什么话划成右派,加上妻子闹离婚,所以就成了流 浪的疯子;还有的人说,那个女人是他的学生,很是崇拜他,知道了恩师落脚地后,踏破铁鞋不远 千里赶到这里……打这天起,“铁拐李”就突然从人们的视线里悄然消失了。 开始还有人念叨一下:“铁拐李”好长时间没有来讨饭哩?再后来,“铁拐李”这个名字就像 从澴河上游冲下来的一截树枝,在河湾汊里打个转顺流而下,一去无踪。 而当“铁拐李”这个名字,再次被人提起时,已是十几年后的一天了。那天,已考取博士生的 苕货,给家里寄来一张他和导师以及师母的合影。邻居们呼啦一下子围过来看,马上有人说:咦! 师母好年轻啊,怕要比导师年轻不少哩。突然有人叫了一声:这苕货的导师,有点像“铁拐李”呢。 大伙围过来一看,呵呵,别说,还真有点像哩!马上就有人说了:瞎说,一个要饭的,一个是导师, 八竿子也打不着呀!苕货娘说,那好办,我打电话问问就知道了。4 于是苕货娘在一圈人的注视下,拨通了电话:喂,苕货,我问你一件事情哈…… (选自《中国小小说精选》) 4. 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 小说第一段,运用白描手法,简要勾勒了主人公的形象特点和生活状况,并交代了“铁拐李”这 一外号的由来。 B. 小说中的“苕货”其实并不“苕”、并不傻,是理解作品的重要线索人物。“铁拐李”教他写字, 送他泥巴哨子等情节,很好地凸显了主人公的性格特点。 C. “铁拐李”虽以乞讨为生,但却不要手抓的米,还在墙壁上写满诗文,表现了他的孤高自傲以及 与时代的格格不入。 D. 该小说讲述了“铁拐李”颠沛流离的生活。全文结构紧凑,情节不蔓不枝,语言朴素精炼,体现 了作者较高的叙事技巧。 5. “铁拐李”这一形象有哪些特点?请简要分析。(6 分) 6. 这篇小说在构思上很有特色,请结合文本,谈谈你的理解。(6 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 (一)文言文阅读(19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白居易,字乐天,太原人。居易文辞富艳,尤精于诗笔。自雠校至结绶畿甸,所著歌诗数十百 篇,皆意存讽赋,箴时之病,补政之缺,流闻禁中。章武皇帝纳谏思理,渴闻谠言,二年十一月, 召入翰林为学士。三年五月,拜左拾遗。居易自以逢好文之主,欲以生平所贮,仰酬恩造。 居易与河南元稹相善,同年登制举,交情隆厚。稹自监察御史谪为江陵府士曹掾,翰林学士李 绛、崔群上前面论稹无罪,居易累疏切谏。 又淄青节度使李师道进绢,为魏徵子孙赎宅。居易谏曰:“徵是陛下先朝宰相,太宗尝赐殿材 成其正室,尤与诸家第宅不同。子孙典贴,其钱不多,自可官中为之收赎,而令师道掠美,事实非 宜。”宪宗深然之。 上又欲加河东王锷平章事,居易谏曰:“宰相是陛下辅臣,非贤良不可当此位。锷诛剥民财, 以市恩泽,不可使四方之人谓陛下得王锷进奉,而与之宰相,深无益于圣朝。”乃止。 王承宗拒命,上令神策中尉吐突承璀为招讨使,谏官上章者十七八。居易面论,辞情切至。既 而又请罢河北用兵,凡数千百言,皆人之难言者,上多听纳。唯谏承璀事切,上颇不悦,谓李绛曰: “白居易小子,是朕拔擢致名位,而无礼于朕,朕实难奈。”绛对曰:“居易所以不避死亡之诛, 事无巨细必言者,盖酬陛下特力拔擢耳,非轻言也。陛下欲开谏诤之路,不宜阻居易言。”上曰:“卿 言是也。”由是多见听纳。 五年,当改官,上谓崔群曰居易官卑俸薄拘于资地不能超等其官可听自便奏来居易奏曰臣闻姜 公辅为内职求为京府判司为奉亲也臣有老母家贫养薄乞如公辅例。于是,除京兆府户曹参军。六年 四月,丁母陈夫人之丧,退居下邽。九年冬,入朝,授太子左赞善大夫。5 十年七月,盗杀宰相武元衡,居易首上疏论其冤,急请捕贼以雪国耻。宰相以宫官.非谏职, 不当先谏 官言事。会有素恶居易者,掎摭居易,言浮华无行,其母因看花堕井而死,而居易作《赏花》 及《新井》 诗,甚伤名教,不宜置彼周行。执政方恶其言事,奏贬为江表刺史。诏出,中书舍人王 涯上疏论之,言居易所犯状迹,不宜治郡,追诏授江州司马。 7. 下列对文中划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上谓崔群曰 /居易官卑/俸薄拘于资/地不能超等/其官可听自便奏来/居易奏曰/ 臣闻姜 公辅 内/职求为京府判司/为奉亲也/臣有老母/家贫养薄/乞如公辅例 B. 上谓崔群曰/居易官卑俸薄/拘于资地/不能超/等其官可听自便奏来/居易奏曰/ 臣闻姜公辅 为内职/求为京府/判司为奉亲也/臣有老母/家贫/养薄乞如公辅例 C. 上谓崔群曰/居易官卑俸薄/拘于资地/不能超等/其官可听自便奏来/居易奏曰/ 臣闻姜公辅 为内职/求为京府判司/为奉亲也/臣有老母/家贫养薄/乞如公辅例 D. 上谓崔群曰/居易官卑/俸薄拘于资/地不能超/等其官可听自便奏来/居易奏曰/ 臣闻姜公辅 为内职/求为京府/判司为奉亲也/臣有老母/家贫/养薄乞如公辅例 8.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翰林院分翰林学士和翰林供奉两种,翰林学士担当起草诏书的职责,翰林供奉则无甚实权。在翰 林院任职者,被称为翰林官,简称翰林。 B. 制举是唐朝科举中的一种,是为选拔“非常之人”而设置的特科,一般由皇帝亲自提出问题,策 问应举之士。可随时设科,名目繁多。 C. 丁忧,“丁”,人丁,这里指得力 人,重要的人;“忧”,忧愁,遇到困难而发愁。丁忧,指 的是重要的人去世,为人丁减少而发愁。 D. 宫官是太子属官,如太子舍人、太子门大夫、太子洗马等。是负责太子的教育或杂事的官员,一 般不允许参与国家政事的讨论。 9.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白居易文采丰富艳丽,特别擅长作诗。从做校书郎到任职京都,写了数十百篇诗歌,这些诗歌里 对当朝的政事弊端等进行了讽刺批评,流传到宫中。 B. 淄青节度使李师道给皇帝献绢,希望为魏征子孙赎回住宅,白居易上奏皇帝,希望由公家为魏征 子孙赎买,不要让李师道占取美名。宪宗皇帝赞赏他的看法。 C. 皇帝想给加授王锷官位,但是白居易却认为王锷勒索百姓,不是德才兼备之人。不能让天下人认 为皇帝是接受了王锷的进奉,授予他宰相之职。 D. 白居易越职为武元衡陈述冤情,后被执政宰相奏请皇上贬为江表刺史。诏令发出,中书舍人王涯 上疏替白居易求情,于是追发诏令授任江州司马。 10. 请翻译文中划横线的句子。 (1)居易自以逢好文之主,欲以生平所贮,仰酬恩造。 的6 (2)居易所以不避死亡之诛,事无巨细必言者,盖酬陛下特力拔擢耳,非轻言也。 (二)古代诗歌阅读(15 分) (1)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回答后面的问题。 水调歌头•李太白画像 李纲 太白乃吾祖,逸气薄青云。开元有道,聊复乘兴一来宾。天子呼来方醉,洒面清泉微醒,余吐 拭龙巾①。词翰不加点,歌阕满宫春。笔风雨,心锦绣,极清新。大儿中令,神契兼有坐忘人②。不 识将军高贵,醉里指污吾足,乃敢尚衣嗔。千载已仙去,图像耸风神。 【注】①相传李白醉酒呕吐,唐玄宗亲自以巾帕为其拭面。②“大儿中令”“坐忘人”,分别 指李白的 好友郭子仪、司马子微。 11. 下列评价与本词中李白诗歌特点不相符的一项是(3 分) A. 外枯而中膏,似澹而实美 B. 白也诗无敌,飘然思不群 C. 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 D. 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 12.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6 分) 酒入豪肠,七分酿成了月光,剩下的三分啸成剑气,绣口一吐,就半个盛唐。 ——节选自余光中《寻李白》 请结合李纲词作,具体谈谈你对余光中诗句中的“剑气”的理解。 (2)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后面的问题。 秋兴八首(其七) 杜甫 昆明池水汉时功,武帝旌旗在眼中。 织女①机丝虚夜月,石鲸鳞甲动秋风。 波漂菰米②沉云黑,露冷莲房坠粉红。 关塞极天惟鸟道,江湖满地一渔翁。 【注】①织女:指昆明池中的织女石像。②菰米:即茭白,一种草本植物,生浅水中,叶似芦 苇,根茎 可食。 13. 以下对本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 首联中的“汉时功”“武帝旌旗”,旨在描绘汉武帝时代国力昌盛、景物壮丽和物产丰饶的景象, 洋 溢着欢快的抒情色彩。 B. 颈联中菰米漂浮如黑云一片,池中粉荷纷纷凋落。作者借助菰米、莲蓬无人采摘这一细节,点染 出清 秋的冷落凄凉。 C. 尾联中“鸟道”一句,运用夸张手法极言山路陡峭唯有飞鸟可行,借关山阻隔之痛,反映诗人政7 治上 的坎坷艰难。 D. 诗人驻足夔州,心念长安,将唐朝的“昔盛”与“今衰”结合,将诗人的暮年漂泊与对国家命运 的关 注契合,感情真切。 14. 下列对诗歌颔联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 出句中的“虚”有“空对”之意,写出了昆明池中的织女空对夜月,辜负了清秋月色的情景。 B. 对句中“动”即“抖动”之意,生动传神地描绘了石鲸的鳞片似乎在秋风中兀自抖动的画面。 C. 作者想象出昆明池今日的萧瑟冷落,映射出诗人内心的落寞,也暗指唐王朝国运衰颓的现实。 D. 该联对仗工整,体现了格律诗的要求。同时以动衬静、虚实相生、意境开阔,读来令人动容。 (三)默写(12 分) 15.补写出下列句中空缺部分。 (1)黄鹤之飞尚不得过,______________。 (2)寒衣处处催刀尺,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独留青冢向黄昏 (4)在《蜀道难》一诗中,李白引用神话传说,为其增添了浪漫主义色彩如引用五丁开山这一神话 的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杜甫《登高》一诗中,写诗人时值深秋,体弱多病,离家万里,突出他羁旅之愁和孤独之感的 句子 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白居易的《琵琶行》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写昔日的琵琶女身价很高,引来了 众多纨绔子弟的追捧。 (7)张中行先生为一幅国画题联:上联是“何处少墨同多墨”,下联如从《琵琶行》中选句应是 “ ____________”。 (8)陆游在《游山西村》一诗中,表现村中热闹景象,民风淳朴的语句: , 。 第 II 卷 表达题 三、语言文字运用(20 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9 分) 在历史的进程中,我们同样需要守望者。守望是一种角度。当我这样说时,我已经承认对待历史 进程还可以有其他的角度,它们也都有存在的理由。譬如说,你不妨做一个战士,甚至做一个将军,在 时代的战场上____________,发号施令。你不妨投身到任何一种潮流中去,去经商,去从政,去称霸学 术,统帅文化,叱咤风云,____________,去充当各种名目的当代英雄。但是,在所有这些显赫活跃的身 影之外,还应该有守望者的寂寞的身影。 守望者是这样一种人,他们并不直接投身于时代的潮流,毋 宁说往往与一切潮流保持着一个距离,但他们也不是旁观者,相反对于潮流的来路和去向始终怀着深 深的关切。他们关心精神价值甚于关心物质价值,在他们看来,无论个人还是人类,物质再繁荣,生活 再舒适,( )。所以,他们虔诚地守护着他们心灵中那一块精神的园地,其中珍藏着他们所看重8 的人生最基本的精神价值,同时警惕地瞭望着人类前方的地平线,注视着人类精神生活的基本走向。 天空和土地日益被拥挤的高楼遮蔽的时代,他们怀着忧虑之心守卫土地,仰望天空,他们守的是人类 ____________的生命之土,望的是人类____________的精神之天。 16. 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3 分) A. 赴汤蹈火 指点江山 安居乐业 超世绝伦 B. 冲锋陷阵 指点江山 安身立命 超凡脱俗 C. 赴汤蹈火 高谈阔论 安身立命 超世绝伦 D. 冲锋陷阵 高谈阔论 安居乐业 超凡脱俗 17. 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3 分) A. 如果心神难定,意识不明,就绝无幸福可言 B. 无论是精神流于平庸,还是灵魂变得空虚,都绝无幸福可言 C. 无论是心神难定,还是意识不明,都绝无幸福可言 D. 如果精神流于平庸,灵魂变得空虚,就绝无幸福可言 18. 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3 分) A. 在天空和土地日益被拥挤的高楼遮蔽的时代,他们怀着忧虑之心仰望天空,守卫土地 B. 天空和土地日益被拥挤的高楼遮蔽的时代,他们怀着忧虑之心仰望天空,守卫土地 C. 在天空和土地日益被拥挤的高楼遮蔽的时代,怀着忧虑之心他们守卫土地,仰望天空 D. 天空和土地日益被拥挤的高楼遮蔽的时代,怀着忧虑之心他们守卫土地,仰望天空 19.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 不超过 15 个字。(6 分) 蜜蜂的尾端有一根针,因为这根针连着身体里的毒腺,所以是毒针。①________ ,遇到敌人侵害 时,蜜蜂会把毒针刺入敌人的身体,然后放出毒液。有时你无意中打死一只蜜蜂,会有一群蜜蜂飞 来蜇你,这是蜜蜂在报复你。②_________ ,但是却被它蛰了,那是因为误会,蜜蜂错以为你要伤 害它,所以蜇了你。总之,③__________,因为一旦蜇了人,它就会很快死去。 20.下面是开达律师事务所开业辞中的片段,其中有六处表达不得体,请指出并改正。(5 分) 值此美好的金秋十月,我们在这里隆重祝贺开达律师事务所开业。我谨代表本所,向在座的所 有嘉宾表示热烈的欢迎和深深的感谢,欢迎你们到场指导! 开达律师事务所将秉承诚信友好的原则, 竭诚服务。在相关的法律知识援助方面,欢迎各界朋友前来征询,我们乐意鼎力相助,一定尽心解 答。接下来我们将向在场各位惠赠《实用法律知识》一册。谢谢大家! 四、作文(60 分) 21.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一阵风吹来,一片叶子脱离树枝,飞向了天空。 “我会飞了,我会飞了。”叶子边飞边喊,“我要飞上天了!” 叶子飞呀飞,飞过了一棵裸树,飞过了一只只栖息在电线上的鸟。9 “哈哈,我飞得比你们高。”叶子得意洋洋地对鸟儿说。 又一阵风吹过,叶子在天空中打了几个转,被吹落到一个小水坑里,随即被路过的一头牛踩进 了淤泥里,不见了踪影。 一只鸟感叹地对它的孩子说:“看到了吧,如果不依靠自己的力量,风既可以把你吹上天,也可 以把你吹进烂泥潭。要飞翔,必须靠自身的力量。” 请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写一篇不少于 800 字的议论文。要求:自选角度,自定立意,自拟标题;不 得套作,不得抄袭。 高 2019 级(高二)10 月月考语文试题 答案(教师版) 1. C 2. A 3. B 【1 题详解】题干问的是“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这是考查学生对文意的理 解能力。C 项,过于绝对,大观园是儒道两种思想的结合体,有规则的正路、正殿等,也有各种别 致的园林。 【2 题详解】本题考查考生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分析和归纳概括能力。A 项,因果倒置,因为中国 人倾向求助山水,才孕育出丰富发达的山水诗、山水画和园林。10 点睛:此类题目答题时应注意分清答题的区域,错误设置一般为混淆范围,强拉因果、曲解文意、 无中生有等,命题的手段为改变文章的表述和错误概括文章的内容。概括文章的内容较难,答题时 首先浏览选项,在文中找到选项对应的区位,然后仔细分析。 【3 题详解】本题考查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B 项,说法错误,苏轼与范仲淹在山 水中可以忘记自己的得失,但是对忠君爱民这些儒家道德的核心却从未忘记。范仲淹说“先天下之 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 4. C 5. ①不修边幅,举止特别。瘦高个,居无定所,以乞讨为生,头发虽理得顺当,却不剪胡 子。②能诗能文,学识渊博。经常在墙壁上题写诗文,还帮学校老师改正语法错误。③对孩子有爱 心和耐心。一笔一划地教苕货识字,用豌豆糖奖励孩子的进步。④富有生活情趣。潦倒落魄时,用 泥巴做口哨,还吹出不同的声音。 6. ①伏笔设置巧妙自然。能写诗文暗示铁拐李与众不同,纠正老师的语法错误再显人物特别,漂亮 的城里女子的来访,更为人物身份的揭示与命运的转变设伏。②故事情节一波三折。主人公铁拐李 乞讨时的艰难处境让人怜悯,帮助孩子时的满足让人心生敬佩,突然的消失让人忧虑,苕货寄来的 照片让人释然。③结尾留白耐人寻味。铁拐李如今的境况并不直接说出,而是通过一张照片给读者 留下想象空间,使小说更有可读性,使作品的主题更加深刻。 【4 题详解】题干问的是“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这属于 综合题,既考查小说中的人物形象、塑造形象的技巧,也考查故事的情节、主旨和环境。A 项考查 首段的作用,C 项,考查小说中的人物形象,表现了他的孤高自傲以及与时代的格格不入错,应为 表现了铁拐李虽为乞丐却保持自己的尊严以及暗示了铁拐李的特殊经历。D 项,考查小说的特点。 【5 题详解】题干问的是“‘铁拐李’这一形象有哪些特点”,这是考查人物形象。首先给人物定 位,从文中来看,“铁拐李”是一个乞丐;然后找出描写“铁拐李”的言行举止等的内容。分析“铁 拐李”这一形象的特点,可以先从文中找出关于他的描写及相关事件,然后从不同的角度进行概括。 如文中有对他行为及外貌的描写,居无定所,以乞讨为生,虽然头发有时理得很顺,却不剪胡子, 由此可以概括出他是一个举止特别、不修边幅的人;此外从他在墙壁上写满了诗文,修改老师的语 法错误,教苕货写字等行为,可以概括出他是一个学识渊博,对孩子有爱心和耐心的人等。 点睛:从具体的做法来看,首先要从小说中圈出关于这个人物言行的相关语句,以及作者的议论或 者作者借作品中其他人物对该人物的评价的语句,比如本文中对于“铁拐李”的言行举止的描写, 有对铁拐李的外貌的描写,如“拄着拐杖,个子瘦瘦高高,”也有对其行为的描写;接着看用了什 么描写方法,主要包括肖像、动作、心理、语言、细节等正面描写和侧面衬托,在此基础上进行归 类概括;最后选择恰当的词句表述出来。 【6 题详解】题干问的是“这篇小说在构思上很有特色,请结合文本,谈谈你的理解”,关于文章 的构思,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一是关于文章情节安排上的特点,如文章中关于“铁拐李”命 运的情节安排,由最初乞讨时让人怜悯,到帮助孩子时让人心生敬佩,再到他突然消失,没有音讯, 让人担忧,最后苕货把照片寄来,让人释然。由此可知,文章在情节安排上并不是平铺直叙,而是11 一波三折的。二是伏笔的设置,文章在前文多次为文末对“铁拐李”身份的揭示及命运的转折埋下 伏笔;三是结尾的留白,最后通过一张照片给读者留下了想象的空间。 7. C 8. C 9. D 10. (1)白居易认为遇到了喜好文治的主上,决心用生平所贮积的才识,报答圣上栽培。(“自以” 的“以”,“文”“酬”及句子大意) (2)白居易不避死亡的惩罚,事情无论大小必定要说的原因,是为报答陛下对他的大力提拔, 并不 是说话轻率。(“所以”“事无巨细”“轻言”及句子大意) 【7 题详解】本题考查文言文断句的能力。首先要细读所给文段,明确了解文意,然后根据文意进 行判断,本段话的大意为:皇上对崔群说:“白居易官卑俸薄,限于资历地位,不能超等提拔,愿 任何职可听其自便奏来。”白居易奏道:“臣听说姜公辅原任内职,请求做京兆府判司,为的是奉 养双亲。臣有老母,家境贫穷奉养很差,请求像姜公辅一样。” 其中注意结合文言文行文的习惯, 也可借助标志词。本句中注意根据一些名词,如“崔群”“居易”“姜公辅”“京府判司”“老母” 等即可作出判断。 【8 题详解】回答此类题目,必须熟记文学常识的主要内容,区分文学常识的概念,仔细察看题干 中的修饰限制成分,有时也可以结合着该词语所在的语段及具体语境分析。C 项,“丁”,遭逢, 遇到;“忧”,居丧。丁忧,即遇到父母或祖父母等直系尊长的丧事,后多指官员居丧。 【9 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此题要在准确把握文意的墓础上,带着选项回到原 文进行比较分析,作出判定。D 项,中书舍人王涯上疏没有替白居易求情,反而是落井下石。 点睛:解答此类题的方法是准确地把握题干所提的要求,看清是选对的还是选错的,是概括内容还 是分析观点。然后将各个选项放回原文,查对正误。特别是在时间、地点、官职,人物的行为、实 效方面,应仔细查对原文的词句,全面理解,综合分析,两者间的差别正是把握全文的关键所在。 参考译文: 白居易字乐天,太原人。白居易文辞丰富艳丽,尤精于做诗。从做校书郎到任职京都,所著诗 歌数十百篇,皆含讽谏之意,针砭时弊,弥补政务之缺漏,流传到宫中。章武皇帝纳谏思治,渴望 听到正直言论,元和二年(807)十一月,白居易被召入长安任翰林学士。元和三年(808)五月, 官拜左拾遗。白居易认为遇到了喜好文治的主上,决心用生平所贮积的才识,报答圣上栽培。 白居易与河南人氏元稹相友善,同年应制举之试得中,彼此交谊深厚。元稹从监察御史贬为江 陵府士曹属吏,翰林学士李绛、崔群在皇上面前辩说元稹无罪,白居易也屡次上疏极力奏谏。 又有淄青节度使李师道献绢,为魏征子孙赎买住宅,白居易谏奏道:“魏征是陛下先朝宰相, 太宗曾赐宫殿建筑用材给他修成正宅,与诸官的宅第大不相同。子孙欲典押,需钱不多,自然可由 公家为他赎买,而让李师道掠此美名,此事的确不合适。”宪宗深以为然。 皇上又欲加授河东王锷以平章事,白居易谏道:“宰相是陛下辅佐之臣,非贤德良材不能居此 位。王锷勒索民财进奉,为换取恩泽,不能让天下人认为陛下得了王锷进奉,便授他宰相之位,这 对我圣朝极为不利。”此事便作罢。12 王承宗反叛,皇上命神策中尉吐突承璀为招讨使,谏官中十有七八上奏劝止,白居易面谏皇上, 情辞极其恳切。接着又奏请停止河北用兵,奏文共有数百上千言,都是别人想说而不敢说的话,皇 上大都听取采纳了。惟独谏吐突承璀之事言辞太尖锐,皇上很不高兴,对李绛说:“白居易这小子, 是朕提拔他才有这样的声名地位,他却对朕无礼,朕确实难以忍受。”李绛回答说:“白居易不避 死亡的惩罚,事情无论大小必定要说的原因,是为报答陛下对他的大力提拔,并不是说话轻率。陛 下欲开谏诤之路,不宜阻止白居易讲话。”皇上说:“卿所说有道理。”从此白居易的意见多被采 纳。 元和五年(810),例当改授官职。皇上对崔群说:“白居易官卑俸薄,限于资历地位,不能超 等提拔,愿任何职可听其自便奏来。”白居易奏道:“臣听说姜公辅原任内职,请求做京兆府判司, 为的是奉养双亲。臣有老母,家境贫穷奉养很差,请求像姜公辅一样。”于是,授白居易京兆府户 曹参军。元和六年(811)四月,其母陈夫人去世,白居易退职还居下圭阝。 元和九年(814)七月,盗贼诛杀宰相武元衡,白居易领头上疏论其冤屈,请求迅急捕贼以雪国 耻。执政宰相认为白居易是太子属官而非谏官,不应在谏官之先议论政事。正碰上有人一向嫉恨白 居易,便挑他的毛病,说他浮华无德行,他母亲因看花堕井而死。白居易所做《赏花》及《新井》 诗,十分有伤于教化,不宜大庭广众之中传播。执政宰相正厌恶他多言,奏请皇上贬他为江表刺史。 诏令发出,中书舍人王涯上疏议论此事,说根据白居易所犯过错,不宜让他治理州郡,于是追发诏 令授任江州司马。 11. A 12. ①体现了李白令人称绝的才华。如“词翰不加点”直接写出了李白文思敏捷、才华出 众的特点。② 体现了李白狂放飘逸的多样文风。如“笔风雨,心锦绣,极清新”写出了李白诗歌狂 放飘逸又天然清丽 的风格。③展现出李白天生我才、独立不羁的人格。“逸气薄青云”就是对李白 豪气腾万里、清气超万众的高度概括。 【11 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诗歌的语言风格。答题前先整体理解把握诗歌的整体内容,领悟诗歌表 达的思想情感。仔细品味诗歌的用语特点。考生要大体知晓诗歌的语言风格的几种类型,理解每种 风格的不同之处,并能结合诗句进行分析判断。本题干问的是“与本词中李白诗歌特点不相符的一 项是”,李白诗歌的特点,B 项,“白也诗无敌,飘然思不群”是杜甫在《春日忆李白》中对李白 诗风的评价。C 项,“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是杜甫在《寄李十二白二十韵》中对李白的评价。 D 项,“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这两句诗赞美韦太守的文章自然清新,也表示了自己对诗歌的 见解,主张纯美自然——这是李白推崇追求的文章风格,反对装饰雕琢。李白自己的作品也正是如 此,后人经常引用这两句评价李白的作品。而 A 项,“外枯而中膏,似澹而实美”这 苏东坡在 《评韩柳诗》中说:“所贵乎枯澹者,谓其外枯而中膏,似澹而实美,渊明、子厚之流是也。”这 原本是苏东坡的一个美学观点,是指文艺作品外貌平淡,内涵丰富。与李白的诗歌风格无关。故选 A 项。 【12 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鉴赏文学作品的语言的能力和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的能力。能力层级为 鉴赏评价 D。答题前先通读上面李纲写的词和余光中的诗,整体理解把握诗词的内容。本题要求考13 生结合李纲词作,具体谈谈对余光中诗句中的“剑气”的理解。考生首先理解余诗中“剑气”一词 的含义。剑气,本指剑的光芒。常以喻人的才华和才气。结合这个个比喻义,再读李纲的诗,“词 翰不加点”直接写出了李白文思敏捷、才华出众的特点。“笔风雨,心锦绣,极清新”写出了李白 诗歌狂放飘逸又天然清丽的风格。“逸气薄青云”就是对李白的自信和豪气。 【点睛】诗歌的语言风格特色。常见的有以下几种:(1)、平实质朴。其特点是选用确切的字眼直接 陈述,或用白描,不加修饰,显得真切深刻,平易近人。(2)、含蓄隽永。诗歌最富有灵气,诗的灵 气在于隽永,在于“字短情长”,字里行间总是留着启人联想、开人悟性的“空白”。(3)、清新雅 致。其特点是用语新颖别致,不落俗套,给人一种清新美的愉悦。(4)、形象生动。诗歌的语言往往 以其生动形象而感人至深。(5)、绚丽飘逸。其特点是有富丽的词藻、绚烂的色彩,奇幻的情思。6) 简洁明快。 其特点是:语言简练利落、洗炼(练)、浅显、 明白如话、不加修饰。(7) 雄浑壮丽。 其特点是:骨力挺健,气壮山河。(8) 粗犷豪放。(9) 沉郁顿挫。 沉郁,就是指情感的浑厚、浓郁、 忧愤、蕴藉。“沉则不浮,郁则不薄。”杜甫之诗,为浓郁之极至。(10) 悲壮慷慨。 大凡诗人,慨 叹风云变幻之疾,痛惜韶光流逝之速,目击人民灾难之重,身受命运坎坷之苦,郁积壮志未酬之愤, 而忧心忡忡、慷慨悲歌者,均以悲慨目之。可见,悲慨是时代的心声,诗人的呼喊,诗人面对动乱 的现实,出于严肃的责任感,遂作悲慨。(11)缠绵哀怨。 诗作婉曲,感情细腻。如柳永、李清照、 姜夔的词。 13. A 14. D 【13 题详解】该题是对诗歌的综合考查,涉及炼词炼句,内容的理解,情感的把握,手法的判断等 多个层面。解答该种题型时,首先通读全诗,整体理解把握诗中写了什么景、什么人、什么事,抒 发了哪些情感,用了哪些手法。然后结合选项涉及的具体诗句逐一进行分析判断。A 项,对“汉时 功”“武帝旌旗”的分析和理解有误,写“汉时功”“武帝旌旗”应该是借指唐朝曾经国力昌盛、 景物壮丽和物产丰饶的景象。而非“旨在描绘汉武帝时代”。故选 A 项。 【14 题详解】该题是对诗歌的综合考查,涉及炼词炼句,内容的理解,情感的把握,手法的判断等 多个层面。解答该种题型时,首先通读全诗,整体理解把握诗中写了什么景、什么人、什么事,抒 发了哪些情感,用了哪些手法。然后结合选项涉及的具体诗句逐一进行分析判断。该题要求对诗歌 颔联的进行赏析。“织女机丝虚夜月,石鲸鳞甲动秋风”,这两句的意思是,织机及机上之丝空对 着一天明月,昆明池中的石刻鲸鱼的鳞片似乎在秋风中抖动。D 项,“虚实相生”分析有误,这两 句没有虚实的关系,只有动静结合。故选 D 项。 【点睛】诗歌鉴赏选择题考查范围较广,基本涵盖了诗歌的内容,思想情感,表现手未法等多个方 面。做题前,要做到整体理解诗歌内容,选用了哪些意象,写了什么景,叙了什么事。写了什么人, 作者要抒发的情感是什么,有没有直接抒情的词语,运用了哪些表达技巧等。 15. (1). 猿猱欲度愁攀援 (2). 白帝城高急暮砧 (3). 一去紫台连朔漠 (4). 地崩山摧 壮士死 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 (5). 万里悲秋常作客 百年多病独登台 (6).五陵年少争缠头 一曲红绡不知数 (7)此时无声胜有声 (8)箫鼓追随春社近,14 衣冠简朴古风存 第 II 卷 表达题 16. B 17. D 18. A 【16 题详解】本题考查词语意思和用法的辨析能力。首先把握成语的意思,然后结合语境辨析正误。 第一处,“冲锋陷阵”,指做事不畏艰难险阻,冲在前面;“赴汤蹈火”,比喻不避艰险,奋不顾身; 由语境“在时代的战场上”可知,应该使用“冲锋陷阵”。第二处,“指点江山”,指评说国家大 亊;“高谈阔论”,漫无边际地大发议论,多含贬义;由语境“投身到任何一种潮流中去,去经商, 去从政,去称霸学术,统帅文化,叱咤风云”可知,此处应是褒义的语境,应使用“指点江山”。 第三处,“安身立命”,生活有着落,精神有所寄托;“安居乐业”,安定地生活,愉快地工作;由“生 命之土”可知,此处是所可以让人们有所寄托的地方,应使用“安身立命”。 第四处,“超凡脱俗”,超出一般,脱离世俗;形容与众不同,非常特別;“超世绝伦”,超出世俗, 无人可比;由“精神之天”可知,这是说脱离世俗,应使用“超凡脱俗”。 故选 B。 【17 题详解】本题考查的是语言运用的衔接和连贯的能力。这是一道根据文意填空的题目,高考题 目一般为科普类的说明性文字,文段表述结尾严密。要求填写的较为准确,这样就要注意上下文之 间的关系,前后文之间的相互的提示和照应,尽量文中的词语组织句子进行填写,这样能够减小误 差。根据上下文可知,此处应补写表示假设关系的复句,而不是表示条件关系的复句,可以排除 B、 C 两项,这两项“无论……都”是条件关系。 “精神”“灵魂”是与“物质”相对的概念;“心神” “意识”虽然也属于“精神”范畴,但不与“物 质”概念相对,因而排除 A 项。 故选 D。 【18 题详解】本题考查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应先浏览选项,排除有明显错误标志的句子,然后 按照主谓宾的成分压缩句子,先观察主干部分,是否存在搭配不当、残缺等问题,再分析修饰成分。 “天空和土地日益被拥挤的高楼遮蔽的时代,他们怀着忧虑之心守卫土地,仰望天空”,句子有两处 语病,一是“天空和土地日益被拥挤的高楼遮蔽的时代”成分残缺,缺少介词“在”,导致句子出现 了两个主语,排除 BD 两项。二是照应不当,前面是“天空和土地”,后面也应是先“天空”后“土 地”,排除 C。故选 A。 19.(1). ①毒针是蜜蜂进行自卫的武器 (2). ②有时你并没有惹它 (3). ③蜜蜂不会轻易用毒 针蜇人 解答该题,首先整体把握语段,明确这一段话是谈品书的;然后根据具体语境进行判断,第一空根 据“遇到敌人侵害时,蜜蜂会把毒针刺入敌人的身体”等信息可以推出应填写“毒针是蜜蜂在自然 界进行自卫的武器”;第二空根据“有时你......”“但是却被它蛰了,那是因为误会”可 知应填写“还有时你并没有惹它”;第三空根据全段内容特别是空后的“因为一旦蜇了人,它就会 很快死去”一句可以填写“蜜蜂不会轻易用毒针蜇人”15 20.(1)“祝贺”改为“庆贺”(2)“到场”改为“莅临”(3)“征询”改为“垂询”或“咨询” (4)“鼎力相助”改为“尽力帮助”(5)“惠赠”改为“赠送”。 【详解】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的能力。能 力层级为表达运用 E。得体的重点是分清文学类语体色彩、实用类语体色彩和口语类语体色彩,前 两种属于书面语,并且还要正确应用日常交际中的谦辞、敬辞。表达得体要注意恰当地选用褒义词、 贬义词、中性词。得体类题考查包括用词得体、分寸得当、身份相符、场合相配、角色转换、语体 转换等。材料中是律师事务所开业仪式上的讲话,“祝贺”应改为“庆祝”,庆祝,一般与自己有 关,比如大家一起庆祝、庆祝生日;而祝贺一般对别人而言,比如祝贺你升职等等。语境是说自己 的,所以应该用庆祝。“欢迎你们到场指导”,到场,指亲自到某种集会或活动的场所,这里是主 办者对来宾的欢迎词,应改“莅临”。莅临意思是来到、来临(多用于贵宾)。“欢迎各界朋友前 来征询”,征询,征求询问(意见)。垂询,敬辞,称别人对自己的询问。语境中是表达对客人的 尊敬,要用敬词“垂询”。“我们乐意鼎力相助”,鼎力相助,指别人对自己的大力帮助。敬辞, 一般用于请人帮助时的客气话。语境是想表达帮助对方,帮助别人。成语使用错误,应改为“尽力 帮助”。“一定不吝赐教”中“不吝赐教”,是不吝惜自己的意见,希望给予指导,请人指教的客 气话。语境想表达的是自己对别人的问题给予回答,应改为“尽心解答”。“我们将向在场各位惠 赠《实用法律知识》一册”,“惠赠”称人赠与的敬词。指别人送给自己的。语境中说自己要送给 别人的,使用错误,应改为“赠送”。 【点睛】语言表达得体,主要是指使语言体现语境和语体的要求。所谓“语境”包括内容(词语、 句子、段落和整体和谐)、场合(时间、地点、氛围),说话的对象(称谓、语气),目的(说什 么、怎么说)以及说话人自己的身份;所谓“语体”主要指是口语(谈话、演讲、辩论、广播稿) 还是书面语(政论语体、科技语体、文艺语体、应用语体)。前者要求通俗易懂、多用短句、不用 文言词。后者须根据所使用的文体而定,例如应用语体包括启事、通知、申请(假条通俗易懂、简 洁平实),广告(形象生动、多用修辞),广播稿(通俗化、口语化)等。 21.【例文】 永恒 飞翔 叶子被风托起,洋洋自得地飞上了蓝天,但转瞬间又被吹落,它只能短暂地。 飞翔;鸟儿依靠自己的力量搏击长空,虽然有苦有累,但这才是永恒的飞翔:不依靠自己的力 量,飞翔只是短暂的;依靠自己的力量的飞翔才是永恒的。 像烟花,依靠的是人们给它的力量,纵使在万人仰望时,发出云蒸霞蔚的灿烂光芒,在落幕后 也是空无一物。《红楼梦》中的四大家庭,钟鸣鼎食之家,在元妃省亲时,大把大把地弃掷金钱, 但他们靠的不是自己的真材实料,靠的是元妃的受宠,对权臣的打点进贡,最终辉煌只是一时的, 大观园落了片白茫茫的干净。如若他们靠自己的力量在朝中作贡献,或许不会受到那么大的打击。 但是依靠别人,再成功也是短暂的,像叶子短暂的飞翔。 有些人的飞翔却是永恒的,他们的光辉如北极星般永久地照亮天空,因为他们是靠自己力量的。 的16 俄国科学史与文学史上的北极星--罗蒙诺索夫,他的名字将永垂人类史册。他原是一位贫苦渔民的 儿子,为了读书,他冒充贵族子弟去上学,险些为此而被流放边疆;后来国家出钱送他去德国深造, 他又被抓去当兵,九死一生地逃了出来;在做雷电实验时,好友利赫曼被雷电劈死,但他不惧生命 危险,把实验继续了下去,终于完成了自己的夙愿:“在俄国大地诞生自己的柏拉图和牛顿。”几 百年过去了,他北极星般的光辉仍旧照亮人类的天空。这才是永恒的飞翔,依靠自己的力量搏击天 空。 不单是我们每一个人要依靠自己的力量,每个民族,每个国家都应该如此。过去的中国由封建 君主统治,被外国的洋枪洋炮吓破了胆,西太后一味求和,甚至把外务部置在六部之上,他们这样 跪在地上搞外交,虽然换得一段时间的风平浪静,但后来中华民族便受到了巨大的打击。依靠别人 是不行的,这是历史的教训。于是我们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用半个世纪创造了一个崭新的中国, 虽然中途受过挫折,但是如今的中国犹如腾飞的巨龙般雄踞在东方,令世人瞩目,这样的飞翔才是 永恒的。 人类的天空只允许勇于克服困难,依靠自己的翅膀搏击长空的雄鹰永恒地飞翔。所有靠风吹起 的飞翔只能是短暂的。愿我们每个人依靠自己的力量,这样才能使我们的民族永恒地自由飞翔。 【详解】此题考查学生的写作能力。写材料作文,首先要读懂材料,抓住主旨,注意材料的特点, 单则材料要从整体上把握其主旨,多则材料应弄清它们的异同,从而把握中心,比喻性材料要理解 其比喻意义,含哲理性寓言材料,要把握其寓意,所谓抓住主旨;其次要选择角度,准确立意,主 旨单一的材料据材料立意即可 ,蕴涵丰富的材料,可从多角度立意,即发散思维多向立意。 【审题】这是一篇材料作文,材料中的叶子曾经被风吹上了天,但最终被风吹进了烂泥潭。题意不 难理解,因为材料中鸟的感叹就是明显带有总结性质的议论。鸟的感叹包含了两个方面的内容 ——“风既可以把你吹上天,也可以把你吹进烂泥潭”,从而告诉我们外在环境、因素的作用;“要 飞翔,必须靠自身的力量”,告诫我们成功的内在因素是自身的实力与努力。 参考立意: (1)外在环境(因素)既可以成就一个人,也可以毁灭一个人。 (2)成功需要借助外物,但更需要自身实力(自我努力)。 (3)成功,要靠自己。 参考素材: 1、你知道崖壁上为何会有一抹浓绿吗?你知道天空上为何会有一道虹桥吗?你知道雪原上为何会有 一丝绿意吗?那是青松傲立崖壁,靠自己取得的。那是彩虹横跨天际,靠自己取得的。那是腊梅定 立雪间,靠自己取得的。的确,要想成功就要靠自己。 2、但是,成功的路上一定会遇到磨难。“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苦心人, 天不负,三千越甲可吞吴。”这是蒲松龄在屡次落第时写下的励志勉联,用来激励自己奋发向上, 他坚持自己的信念,战胜了一个又一个困难,终于写出了“写鬼写妖高人一等,刺贪刺虐入木三分” 的《聊斋志异》。由此可见,成功要靠自己。三国时的刘备也是经过磨难,靠自己成功的。他本以17 卖鞋为生,后来满腔热血走入兴复汉室之路,他一次又一次失败,一次又一次跌倒,但他从不灰心。“三 顾茅庐”的心胸,“胜不骄,败不馁”的心态,最终使他成就一番霸业。的确,古人的例子告诉我 们,成功,靠自己。 3、法国作家雨果在 1830 年与出版商签订在一年半的时间里要交出一件作品,于是,他将自己所有 的衣物锁在柜子里,将钥匙扔进湖中,断了外出游玩的念头,最终在三个月内就完成了一部世界名 着《巴黎圣母院》。的确,成功要靠自己。 4、“失败是成功之母”不仅应当成为我们喜爱的一句格言,更重要的是要成为我们行动的指南。“宝 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从失败中获益,从勤奋中崛起,这就是有志青年的成才道路。 5、成功者总是沉默无语,失败者总是怨天尤人,把希望寄托于运气上的人永远不可能成功。成功 ——源于不懈的追求! 6、我不能评论现代人哪一个是成功者,哪一个是失败者,但我知道成功者从不为自己找理由,更不 为失败找理由。而失败者则常常置运气于奋斗之上,夸大其词曰:成功者靠的是运气。这是决站不 住脚的,成功是用比别人多倍的汗水加之不懈的追求换来的,运气和机遇固然不可少,诸如催化剂 一般,从来都是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上帝从不会特别眷顾某一个人,所以幻想依赖运气的人是 愚者,有借运气这一动机的人是大多数的常人,根本没有想过运气的人,是少之又少的智士。 7、曹操,是值得称赞的英雄,是超现实主义者,他有博大的胸襟,笑看疆场成败,官渡一战,以少 胜多,拼的是心计、头脑;统一北方,拼的是实力;挟天子以令诸侯亦是一种力量。赤壁一战虽败 走华容,三笑险遭杀身之祸,可又有谁见过如此豪放的笑,震耳欲聋!曹操之所以是实干家,也正 如此,败且败矣,又有什么理由,又何谈运气不好。我曾看过大量关于曹操的史书,却从未看到过 有关他怨天尤人的唉叹,从未看到过他因失败而颓废不振,正是他的追求,他的信念,他的豪迈使 他成功,运气似乎可有可无。 8、成功源于追求,运气只影响成败,运气只能算为泡影。 9、而古今文人最常做的却是抒写怀才不遇,抒写自己时运不济,生不逢时,这全是空话。而若真有 旷世之才,哪会有茅屋为秋风所破,更不会有自家屋漏忧天下的不可思议,纵是忧国忧民,只是长 叹,可以说,能称得上集大成者的,纵观古今至多几位,其余皆可算玩弄文字的学者。 10、成功靠自己,运气只是客观条件。怀才不遇即是无才,古今中外,任何社会都不会排斥有才之 人。 例文结构分析: 文章题目“永恒的飞翔”暗扣材料中心“要飞翔,必须靠自身的力量”。开头由材料引入,继而亮 明中心论点,切合题意,并以此贯穿全文,使文章的立论集中而深刻。文章主体部分先用烟花作类 比,再举《红楼梦》中四大家族和罗蒙诺索夫的例子作正反对比论证,继而上升到民族和国家,从 反、正两面举清朝政府和新中国奉行的不同外交政策作例证,结尾回应材料,照应开头,重申观点。 全文材料丰富,紧扣中心,综合运用类比、例证、正反对比和逐层论证等多种论证方法,行文思路 清晰,结构严谨,是一篇较成功的议论文。18 【点睛】材料作文的审题要点 : 第一步,读懂材料,抓住主旨。首先要注意材料的特点: 单则材料要从整体上把握其主旨; 多则材 料应弄清它们的异同,从而把握中心; 比喻性材料要理解其比喻意义; 含哲理性寓言材料,要把握 其寓意。所谓抓住主旨(即材料的意向倾向和感情倾向)。 第二步,选择角度,准确立意。主旨单一的材料据材料立意即可。 蕴涵丰富的材料,可从多角度立 意,即发散思维多向立意。一般说来,一则材料至少可从肯定与否定两个角度审视:“一事多人” 的材料,有几个“人”往往就有几个审视角度;“一事多因”的材料,有几个“因”往往就有几个 审视角度。一个事件,针对其背景、写作目的不同,就产生了几个不同的审视角度。题目明确提示 我们要选择其一来写,要体现权衡与选择,因而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笼统写交际的艺术、细节决 定交际等;也不能均衡笔力论述每一个细节道理而不体现权衡后的选择。 参考答案 1. C 2. A 3. B 【1 题详解】题干问的是“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这是考查学生对文意的理 解能力。C 项,过于绝对,大观园是儒道两种思想的结合体,有规则的正路、正殿等,也有各种别 致的园林。 【2 题详解】A 项,因果倒置,因为中国人倾向求助山水,才孕育出丰富发达的山水诗、山水画和园 林。 【3 题详解】本题考查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B 项,说法错误,苏轼与范仲淹在山 水中可以忘记自己的得失,但是对忠君爱民这些儒家道德的核心却从未忘记。范仲淹说“先天下之 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4. C 5. ①不修边幅,举止特别。瘦高个,居无定所,以乞讨为生,头发虽理得顺当,却不剪胡 子。②能诗能文,学识渊博。经常在墙壁上题写诗文,还帮学校老师改正语法错误。③对孩子有爱 心和耐心。一笔一划地教苕货识字,用豌豆糖奖励孩子的进步。④富有生活情趣。潦倒落魄时,用 泥巴做口哨,还吹出不同的声音。 6. ①伏笔设置巧妙自然。能写诗文暗示铁拐李与众不同,纠正老师的语法错误再显人物特别,漂亮 的城里女子的来访,更为人物身份的揭示与命运的转变设伏。②故事情节一波三折。主人公铁拐李 乞讨时的艰难处境让人怜悯,帮助孩子时的满足让人心生敬佩,突然的消失让人忧虑,苕货寄来的19 照片让人释然。③结尾留白耐人寻味。铁拐李如今的境况并不直接说出,而是通过一张照片给读者 留下想象空间,使小说更有可读性,使作品的主题更加深刻。 7. C 8. C 9. D 10. (1)白居易认为遇到了喜好文治的主上,决心用生平所贮积的才识,报答圣上栽培。(“自以” 的“以”,“文”“酬”及句子大意) (2)白居易不避死亡的惩罚,事情无论大小必定要说的原因,是为报答陛下对他的大力提拔, 并不 是说话轻率。(“所以”“事无巨细”“轻言”及句子大意) 11. A 12. ①体现了李白令人称绝的才华。如“词翰不加点”直接写出了李白文思敏捷、才华出 众的特点。② 体现了李白狂放飘逸的多样文风。如“笔风雨,心锦绣,极清新”写出了李白诗歌狂 放飘逸又天然清丽 的风格。③展现出李白天生我才、独立不羁的人格。“逸气薄青云”就是对李白 豪气腾万里、清气超万众的高度概括。 13. A 14. D 【13 题详解】A 项,对“汉时功”“武帝旌旗”的分析和理解有误,写“汉时功”“武帝旌旗”应 该是借指唐朝曾经国力昌盛、景物壮丽和物产丰饶的景象。而非“旨在描绘汉武帝时代”。故选 A 项。 【14 题详解】“织女机丝虚夜月,石鲸鳞甲动秋风”,这两句的意思是,织机及机上之丝空对着一 天明月,昆明池中的石刻鲸鱼的鳞片似乎在秋风中抖动。D 项,“虚实相生”分析有误,这两句没 有虚实的关系,只有动静结合。故选 D 项。 15. (1). 猿猱欲度愁攀援 (2). 白帝城高急暮砧 (3). 一去紫台连朔漠 (4). 地崩山摧 壮士死 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 (5). 万里悲秋常作客 百年多病独登台 (6).五陵年少争缠头 一曲红绡不知数 (7)此时无声胜有声 (8)箫鼓追随春社 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16. B 17. D 18. A 【16 题详解】第一处,“冲锋陷阵”,指做事不畏艰难险阻,冲在前面;“赴汤蹈火”,比喻不避 艰险,奋不顾身;由语境“在时代的战场上”可知,应该使用“冲锋陷阵”。第二处,“指点江 山”,指评说国家大亊;“高谈阔论”,漫无边际地大发议论,多含贬义;由语境“投身到任何一 种潮流中去,去经商,去从政,去称霸学术,统帅文化,叱咤风云”可知,此处应是褒义的语境,应使用 “指点江山”。第三处,“安身立命”,生活有着落,精神有所寄托;“安居乐业”,安定地生活, 愉快地工作;由“生命之土”可知,此处是所可以让人们有所寄托的地方,应使用“安身立命”。 第四处,“超凡脱俗”,超出一般,脱离世俗;形容与众不同,非常特別;“超世绝伦”,超出世俗, 无人可比;由“精神之天”可知,这是说脱离世俗,应使用“超凡脱俗”。故选 B。 【17 题详解】根据上下文可知,此处应补写表示假设关系的复句,而不是表示条件关系的复句,可 以排除 B、C 两项,这两项“无论……都”是条件关系。“精神”“灵魂”是与“物质”相对的概 念;“心神” “意识”虽然也属于“精神”范畴,但不与“物质”概念相对,因而排除 A 项。20 故选 D。 【18 题详解】 “天空和土地日益被拥挤的高楼遮蔽的时代,他们怀着忧虑之心守卫土地,仰望天 空”,句子有两处语病,一是“天空和土地日益被拥挤的高楼遮蔽的时代”成分残缺,缺少介词 “在”,导致句子出现了两个主语,排除 BD 两项。二是照应不当,前面是“天空和土地”,后面也应 是先“天空”后“土地”,排除 C。故选 A。 19.(1). ①毒针是蜜蜂进行自卫的武器 (2). ②有时你并没有惹它 (3). ③蜜蜂不会轻易用毒 针蜇人 20.(1)“祝贺”改为“庆贺”(2)“到场”改为“莅临”(3)“征询”改为“垂询”或“咨询” (4)“鼎力相助”改为“尽力帮助”(5)“惠赠”改为“赠送”。 21.【例文】 永恒 飞翔 叶子被风托起,洋洋自得地飞上了蓝天,但转瞬间又被吹落,它只能短暂地。 飞翔;鸟儿依靠自己的力量搏击长空,虽然有苦有累,但这才是永恒的飞翔:不依靠自己的力 量,飞翔只是短暂的;依靠自己的力量的飞翔才是永恒的。 像烟花,依靠的是人们给它的力量,纵使在万人仰望时,发出云蒸霞蔚的灿烂光芒,在落幕后 也是空无一物。《红楼梦》中的四大家庭,钟鸣鼎食之家,在元妃省亲时,大把大把地弃掷金钱, 但他们靠的不是自己的真材实料,靠的是元妃的受宠,对权臣的打点进贡,最终辉煌只是一时的, 大观园落了片白茫茫的干净。如若他们靠自己的力量在朝中作贡献,或许不会受到那么大的打击。 但是依靠别人,再成功也是短暂的,像叶子短暂的飞翔。 有些人的飞翔却是永恒的,他们的光辉如北极星般永久地照亮天空,因为他们是靠自己力量的。 俄国科学史与文学史上的北极星--罗蒙诺索夫,他的名字将永垂人类史册。他原是一位贫苦渔民的 儿子,为了读书,他冒充贵族子弟去上学,险些为此而被流放边疆;后来国家出钱送他去德国深造, 他又被抓去当兵,九死一生地逃了出来;在做雷电实验时,好友利赫曼被雷电劈死,但他不惧生命 危险,把实验继续了下去,终于完成了自己的夙愿:“在俄国大地诞生自己的柏拉图和牛顿。”几 百年过去了,他北极星般的光辉仍旧照亮人类的天空。这才是永恒的飞翔,依靠自己的力量搏击天 空。 不单是我们每一个人要依靠自己的力量,每个民族,每个国家都应该如此。过去的中国由封建 君主统治,被外国的洋枪洋炮吓破了胆,西太后一味求和,甚至把外务部置在六部之上,他们这样 跪在地上搞外交,虽然换得一段时间的风平浪静,但后来中华民族便受到了巨大的打击。依靠别人 是不行的,这是历史的教训。于是我们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用半个世纪创造了一个崭新的中国, 虽然中途受过挫折,但是如今的中国犹如腾飞的巨龙般雄踞在东方,令世人瞩目,这样的飞翔才是 永恒的。 人类的天空只允许勇于克服困难,依靠自己的翅膀搏击长空的雄鹰永恒地飞翔。所有靠风吹起 的飞翔只能是短暂的。愿我们每个人依靠自己的力量,这样才能使我们的民族永恒地自由飞翔。 的21 【详解】此题考查学生的写作能力。写材料作文,首先要读懂材料,抓住主旨,注意材料的特点, 单则材料要从整体上把握其主旨,多则材料应弄清它们的异同,从而把握中心,比喻性材料要理解 其比喻意义,含哲理性寓言材料,要把握其寓意,所谓抓住主旨;其次要选择角度,准确立意,主 旨单一的材料据材料立意即可 ,蕴涵丰富的材料,可从多角度立意,即发散思维多向立意。 【审题】这是一篇材料作文,材料中的叶子曾经被风吹上了天,但最终被风吹进了烂泥潭。题意不 难理解,因为材料中鸟的感叹就是明显带有总结性质的议论。鸟的感叹包含了两个方面的内容 ——“风既可以把你吹上天,也可以把你吹进烂泥潭”,从而告诉我们外在环境、因素的作用;“要 飞翔,必须靠自身的力量”,告诫我们成功的内在因素是自身的实力与努力。 参考立意: (1)外在环境(因素)既可以成就一个人,也可以毁灭一个人。 (2)成功需要借助外物,但更需要自身实力(自我努力)。 (3)成功,要靠自己。 参考素材: 1、你知道崖壁上为何会有一抹浓绿吗?你知道天空上为何会有一道虹桥吗?你知道雪原上为何会有 一丝绿意吗?那是青松傲立崖壁,靠自己取得的。那是彩虹横跨天际,靠自己取得的。那是腊梅定 立雪间,靠自己取得的。的确,要想成功就要靠自己。 2、但是,成功的路上一定会遇到磨难。“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苦心人, 天不负,三千越甲可吞吴。”这是蒲松龄在屡次落第时写下的励志勉联,用来激励自己奋发向上, 他坚持自己的信念,战胜了一个又一个困难,终于写出了“写鬼写妖高人一等,刺贪刺虐入木三分” 的《聊斋志异》。由此可见,成功要靠自己。三国时的刘备也是经过磨难,靠自己成功的。他本以 卖鞋为生,后来满腔热血走入兴复汉室之路,他一次又一次失败,一次又一次跌倒,但他从不灰心。 “三顾茅庐”的心胸,“胜不骄,败不馁”的心态,最终使他成就一番霸业。的确,古人的例子告 诉我们,成功,靠自己。 3、法国作家雨果在 1830 年与出版商签订在一年半的时间里要交出一件作品,于是,他将自己所有 的衣物锁在柜子里,将钥匙扔进湖中,断了外出游玩的念头,最终在三个月内就完成了一部世界名 着《巴黎圣母院》。的确,成功要靠自己。 4、“失败是成功之母”不仅应当成为我们喜爱的一句格言,更重要的是要成为我们行动的指南。“宝 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从失败中获益,从勤奋中崛起,这就是有志青年的成才道路。 5、成功者总是沉默无语,失败者总是怨天尤人,把希望寄托于运气上的人永远不可能成功。成功 ——源于不懈的追求! 6、我不能评论现代人哪一个是成功者,哪一个是失败者,但我知道成功者从不为自己找理由,更不 为失败找理由。而失败者则常常置运气于奋斗之上,夸大其词曰:成功者靠的是运气。这是决站不 住脚的,成功是用比别人多倍的汗水加之不懈的追求换来的,运气和机遇固然不可少,诸如催化剂 一般,从来都是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上帝从不会特别眷顾某一个人,所以幻想依赖运气的人是22 愚者,有借运气这一动机的人是大多数的常人,根本没有想过运气的人,是少之又少的智士。 7、曹操,是值得称赞的英雄,是超现实主义者,他有博大的胸襟,笑看疆场成败,官渡一战,以少 胜多,拼的是心计、头脑;统一北方,拼的是实力;挟天子以令诸侯亦是一种力量。赤壁一战虽败 走华容,三笑险遭杀身之祸,可又有谁见过如此豪放的笑,震耳欲聋!曹操之所以是实干家,也正 如此,败且败矣,又有什么理由,又何谈运气不好。我曾看过大量关于曹操的史书,却从未看到过 有关他怨天尤人的唉叹,从未看到过他因失败而颓废不振,正是他的追求,他的信念,他的豪迈使 他成功,运气似乎可有可无。 8、成功源于追求,运气只影响成败,运气只能算为泡影。 9、而古今文人最常做的却是抒写怀才不遇,抒写自己时运不济,生不逢时,这全是空话。而若真有 旷世之才,哪会有茅屋为秋风所破,更不会有自家屋漏忧天下的不可思议,纵是忧国忧民,只是长 叹,可以说,能称得上集大成者的,纵观古今至多几位,其余皆可算玩弄文字的学者。 10、成功靠自己,运气只是客观条件。怀才不遇即是无才,古今中外,任何社会都不会排斥有才之人。 例文结构分析: 文章题目“永恒的飞翔”暗扣材料中心“要飞翔,必须靠自身的力量”。开头由材料引入,继而亮 明中心论点,切合题意,并以此贯穿全文,使文章的立论集中而深刻。文章主体部分先用烟花作类 比,再举《红楼梦》中四大家族和罗蒙诺索夫的例子作正反对比论证,继而上升到民族和国家,从 反、正两面举清朝政府和新中国奉行的不同外交政策作例证,结尾回应材料,照应开头,重申观点。 全文材料丰富,紧扣中心,综合运用类比、例证、正反对比和逐层论证等多种论证方法,行文思路 清晰,结构严谨,是一篇较成功的议论文。 【点睛】材料作文的审题要点 : 第一步,读懂材料,抓住主旨。首先要注意材料的特点: 单则材料要从整体上把握其主旨; 多则材 料应弄清它们的异同,从而把握中心; 比喻性材料要理解其比喻意义; 含哲理性寓言材料,要把握 其寓意。所谓抓住主旨(即材料的意向倾向和感情倾向)。 第二步,选择角度,准确立意。主旨单一的材料据材料立意即可。 蕴涵丰富的材料,可从多角度立 意,即发散思维多向立意。一般说来,一则材料至少可从肯定与否定两个角度审视:“一事多人” 的材料,有几个“人”往往就有几个审视角度;“一事多因”的材料,有几个“因”往往就有几个 审视角度。一个事件,针对其背景、写作目的不同,就产生了几个不同的审视角度。题目明确提示 我们要选择其一来写,要体现权衡与选择,因而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笼统写交际的艺术、细节决 定交际等;也不能均衡笔力论述每一个细节道理而不体现权衡后的选择。 参考译文: 白居易字乐天,太原人。白居易文辞丰富艳丽,尤精于做诗。从做校书郎到任职京都,所著诗 歌数十百篇,皆含讽谏之意,针砭时弊,弥补政务之缺漏,流传到宫中。章武皇帝纳谏思治,渴望 听到正直言论,元和二年(807)十一月,白居易被召入长安任翰林学士。元和三年(808)五月, 官拜左拾遗。白居易认为遇到了喜好文治的主上,决心用生平所贮积的才识,报答圣上栽培。23 白居易与河南人氏元稹相友善,同年应制举之试得中,彼此交谊深厚。元稹从监察御史贬为江 陵府士曹属吏,翰林学士李绛、崔群在皇上面前辩说元稹无罪,白居易也屡次上疏极力奏谏。 又有淄青节度使李师道献绢,为魏征子孙赎买住宅,白居易谏奏道:“魏征是陛下先朝宰相, 太宗曾赐宫殿建筑用材给他修成正宅,与诸官的宅第大不相同。子孙欲典押,需钱不多,自然可由 公家为他赎买,而让李师道掠此美名,此事的确不合适。”宪宗深以为然。 皇上又欲加授河东王锷以平章事,白居易谏道:“宰相是陛下辅佐之臣,非贤德良材不能居此 位。王锷勒索民财进奉,为换取恩泽,不能让天下人认为陛下得了王锷进奉,便授他宰相之位,这 对我圣朝极为不利。”此事便作罢。 王承宗反叛,皇上命神策中尉吐突承璀为招讨使,谏官中十有七八上奏劝止,白居易面谏皇上, 情辞极其恳切。接着又奏请停止河北用兵,奏文共有数百上千言,都是别人想说而不敢说的话,皇 上大都听取采纳了。惟独谏吐突承璀之事言辞太尖锐,皇上很不高兴,对李绛说:“白居易这小子, 是朕提拔他才有这样的声名地位,他却对朕无礼,朕确实难以忍受。”李绛回答说:“白居易不避 死亡的惩罚,事情无论大小必定要说的原因,是为报答陛下对他的大力提拔,并不是说话轻率。陛 下欲开谏诤之路,不宜阻止白居易讲话。”皇上说:“卿所说有道理。”从此白居易的意见多被采 纳。 元和五年(810),例当改授官职。皇上对崔群说:“白居易官卑俸薄,限于资历地位,不能超 等提拔,愿任何职可听其自便奏来。”白居易奏道:“臣听说姜公辅原任内职,请求做京兆府判司, 为的是奉养双亲。臣有老母,家境贫穷奉养很差,请求像姜公辅一样。”于是,授白居易京兆府户 曹参军。元和六年(811)四月,其母陈夫人去世,白居易退职还居下圭阝。 元和九年(814)七月,盗贼诛杀宰相武元衡,白居易领头上疏论其冤屈,请求迅急捕贼以雪国 耻。执政宰相认为白居易是太子属官而非谏官,不应在谏官之先议论政事。正碰上有人一向嫉恨白 居易,便挑他的毛病,说他浮华无德行,他母亲因看花堕井而死。白居易所做《赏花》及《新井》 诗,十分有伤于教化,不宜大庭广众之中传播。执政宰相正厌恶他多言,奏请皇上贬他为江表刺史。 诏令发出,中书舍人王涯上疏议论此事,说根据白居易所犯过错,不宜让他治理州郡,于是追发诏 令授任江州司马。

资料: 4.5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