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学年初三语文上学期期中测试卷A卷(江苏苏州)
加入VIP免费下载

2020-2021学年初三语文上学期期中测试卷A卷(江苏苏州)

ID:284449

大小:122.92 KB

页数:16页

时间:2020-10-22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2020-2021 学年上学期期中测试卷 A 卷 九年级语文 第一部分(22 分) 1.小太同学读《苏州日报》时,遇到了一些问题,请你帮他解决。(4 分) 苏州配上月亮,才更像苏州,就像美女配项链,英雄配弓箭。苏州与月,天生就是绝配。 小学两三年级的时候,从被窝里爬出来,天静静的黑。从学校集中出发,来到虎丘山门,守门人睡眼 惺忪地打开大门,万(lài) 俱寂的夜就此被打破。老师布置完活动规则,一群小黑点就消失在黑魆 魆的树丛里。虎丘塔倾斜身子,月亮徘徊于它的头顶,笑盈盈地将银光窸窸窣窣地洒在人身上,阴阴凉凉 水水润润的。石湖能串月,但月亮似乎故意在躲藏,我们绕着行春、越城桥一带兜兜转转,也未能串成一 颗月亮,粼粼的波浪狡黠地将月影幻化成一湖碎银。这是幼时的印象。 苏州发展日新月异,早已不再是灵巧雅致的小家碧玉了,但悬一轮月亮依旧让城市平添风采。作为新 时代新门户的东方之门每晚总是第一个恭候着月亮。月亮冉冉,如晶(yíng) 剔透的明珠,照亮苏州 的夜空。东方之门像遮掩在星云下的巨人,迈开大步,奔向灿烂的明天。 (1)根据汉语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4 分) ①万(lài)______俱寂 ②晶(yíng)______剔透 ③徘徊______(A.huí B.huái) ④狡黠______(A.xiá B.xié) (2)文中画线的三个句子,哪一句运用的修辞手法与其他两句不同?(_______)(2 分) A.月亮徘徊于它的头顶,笑盈盈地将银光窸窸窣窣地洒在人身上,阴阴凉凉水水润润的。 B.苏州发展日新月异,早已不再是灵巧雅致的小家碧玉了。 C.东方之门像遮掩在星云下的巨人,迈开大步,奔向灿烂的明天。 【答案】(1)①籁 ②莹 ③B ④A (2)A 【解析】(1)lài——籁,意为:泛指声音。yíng——莹,晶莹剔透:形容器物精致、光亮通明,结构细巧。徊——huái,徘徊:表示在一个地方来回走动,或比喻犹豫不决,也比喻事物在某个范围内来回浮动、起伏。 黠——xiá,狡黠:狡猾,诡诈。 (2)A.“徘徊”“笑盈盈”把月亮人格化,是拟人的修辞; B.把苏州比作小家碧玉,是比喻的修辞; C. 把东方之门比作是巨人,是比喻的修辞;故选 A。 2.默写古诗文名句,并写出相应的作家、篇名。(8 分) ①是鸟也,______________。(《北冥有鱼》) ②金樽清酒斗十千,______________。(李白《行路难》) ③_____________,家书抵万金。(杜甫《_________》) ④几处早莺争暖树,_____________。(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⑤塞下秋来风景异,_____________。((_________)《渔家傲》) ⑥_____________,寒光照铁衣。(《木兰诗》) 【答案】①海运则将徙于南冥 ②玉盘珍羞直万钱 ③烽火连三月 春望 ④谁家新燕啄春泥 ⑤衡阳雁 去无留意 范仲淹 ⑥朔气传金柝 【解析】本题考查对诗歌的识记能力。解答时,注意“徙”“南冥”“烽火”“衾”等易错字。 3.名著阅读。(6 分) (1)阅读《水浒传》选段,回答问题。 只见山坡下转出一个大汉来,林冲见了,说道:“天赐其便。”只见那人挺着朴刀,大叫如雷,喝道: “泼贼,杀不尽的强徒,将俺行李那里去!洒家正要捉你这厮们,倒来拔虎须。”飞也似踊跃而来。林冲 见他来得势猛,也使步迎他。 ①文中的大汉是谁? ②林冲为什么说“天赐其便”? (2)有人认为:《水浒传》中的好汉,武松“只认恩怨,不问是非”,李逵“只认兄弟,不认是非”,这既 是江湖人士的特点,也是江湖人士的道德缺陷。请选择其中一位好汉为例加以说明。【答案】(1)①杨志 ②林冲上梁山,王伦刁难他,要他纳“投名状”,杀死一人才可收留;林冲等了三天没有等到一个可杀之人, 交不出“投名状”;正在失望时,山坡下转出一个大汉来。 (2)示例一:由于施恩对武松有恩,武松便“醉打蒋门神”,帮助施恩夺回“快活林”,武松替施恩夺回“快 活林”、醉打蒋门神,实际是帮一个恶霸去打另一个恶霸。 示例二:武松在十字坡发现了张青孙二年杀人做人肉饱子内幕,但由于张青得知他姓名后对他纳头便拜、 礼遇有加,他马上就和张清夫妇结为兄弟,一点也没有谴责和制止张青谋财害命、滥杀无辜的凶残行为。 示例三:李逵为了宋江,在劫法场时,不管官军还是无辜的百姓,碰上就杀,他心里只有所谓的好“兄弟”, 而无是非善恶之分。 【解析】 (1)本题考查名著内容。①该片段描述的是林冲和杨志相互打斗的情景,文中的大汉就是“杨志”。②林 冲屡次被陷害,被逼上了梁山,而在梁山上,因为他的才华找到了寨主王伦的嫉妒,所以林冲时常受到王 伦的刁难。遇到杨志之前,林冲又受到了王伦的刁难,他只好下山去拿投名状,这时他遇到了途经这里的 杨志,所以说“天赐其便”。 (2)本题考查名著人物评价。武松“只认恩怨,不问是非”这种注重个人恩怨的观念有些狭隘,特别是武 松因为个人恩怨大开杀戒,过分血腥暴力。武松为了报仇杀嫂,杀西门庆,暴打蒋门神,屠杀张都监,杀 道人,打孔亮等,这是他的道德缺陷。李逵“只认兄弟,不认是非”,这样把兄弟摆在是非之前,有时候过 分看中义气,有些愚忠的成分。例如,宋江饮了御酒知道已经中毒,因怕李逵为了报仇再度啸聚山林,使 他在不知情的情况下也饮下毒酒,事后宋江告知李逵真相,李逵表示:“生时服侍哥哥,死了也只是哥哥 部下一个小鬼”,显然带有愚忠的成分,不可取。 4.观察下面这幅题为《在岗言岗》的漫画,简述漫画的内容和寓意。(2 分)内容: 寓意: 【答案】(1)示例:妻子准备外出买菜,走到小区门口,例行检查时,被在小区门岗值守的丈夫给拦下。 妻子说:“老伴,我没带出入证。”丈夫左手一摊,严肃地说:“回家取去。” (2)示例一:做事情要忠于职守,在规章制度面前,哪怕是家人也要一视同仁。示例二:在任何岗位都要 讲原则,做到人人平等、一视同仁。(意思对即可)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图文转换能力。解答此类试题,先要认真细致地观察画面,抓住图中的人、事、 物、字等所有信息,整体感知画面内容。描述画面内容时,要展开想象,使用合理的说明顺序,用简洁的 语言客观地描述。 第二部分(48 分)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 5-7 题。 山中留客 唐·张旭 山光物态弄春晖①,莫为轻阴②便拟归③。 纵使晴明无雨色,入云④深处亦沾衣。 [注]①春晖:春光。②轻阴:阴云。③便拟归:就打算回去。④云:指雾气、烟霭。 5.下列对该诗相关内容的分析和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这首诗首句从整体入手,着力表现春山的整个面貌。B.第三句诗人揣度客人心理,转到对万里无云的无雨时节的描写。 C.“入云深处”用比喻的方法写出了令人神往的意境,引起客人游山之兴。 D.这首诗虽然短小,却写得有景、有情、有理,而且三者水乳交融,浑然一体。 【答案】C 【解析】C.有误。“入云深处”承接上句的假设,采取以退为进、欲擒故纵的笔法,进一步劝慰客人既来之, 则安之,不要错过美好春光,涉涉前行。巧妙地以委婉的方式,写出了令人神往的意境,引起客人游山之 兴。并没有运用比喻的方法。 6.试品析诗句“山光物态弄春晖”中“弄”字的表现力。(3 分) 【答案】“弄”字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写出了山中景色迷人和万物的生机勃勃。 【解析】本题考查炼字。可从修辞手法的角度赏析。“山光物态弄春辉”,写出了留客的前提条件——山中 万物都在春天的阳光下争奇斗艳,呈现着一派醉人的美景。一个“弄”字出神入化,给山中景物赋予了人 的性格,描绘了万物朝气蓬勃的盎然生机,诗人着力表现春山的整个面貌,从万象更新的气象中,渲染出 满目生机、引人入胜的意境。为下文消除客人的担心做铺垫。 7.“莫为轻阴便拟归”这一句触发了你怎样的感悟?请联系现实生活谈一谈。(2 分) 【答案】世界如此美好,天地万物都展现着美好的姿态,不要因为一点挫折便觉得受挫,丧失信心。(言之 有理即可) 【解析】本题考查谈启示。要结合诗句内容和现实生活来谈。这首诗的意境异常清幽,还表现在隽永的哲 理启迪上。它告诉人们:事物是复杂的,不应片面地看问题,对待困难也是如此。在人们前进的道路上, 要正视困难,勇往直前,“莫为轻阴便拟归(何必初见阴云,就要匆匆回家?)”;在克服困难中迎来的美 景,才更加赏心悦目,其乐无穷。告诉我们,在现实生活中,不要因为一点挫折便觉得受挫,丧失信心, 要敢于面对困难,迎难而上。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8-12 题。 张辽①受曹公②命屯长社③。临发,军中有谋反者夜惊乱火起一军尽扰。辽谓左右曰:“勿动!是不一 营尽反,必有造④变者,欲以动乱人耳。”乃令军中曰:“不反者安坐。”辽将亲兵数十人中阵而立,有顷, 即得首谋者,杀之。冯述评:周亚夫⑤将兵讨七国,军中尝夜惊。亚夫坚卧不起,顷之自定。 吴汉⑥为大司马,尝有寇夜攻汉营,军中惊扰,汉坚卧不动,军中闻汉不动,皆还按部,汉乃选精兵夜 击,少顷大破之。此皆以静制动之术,然非纪律素严,虽欲不动,不可得也。 (选自《智囊·上智部·张辽》,有删改) 注:①〔张辽〕三国时期曹操麾下名将。②〔曹公〕曹操。③〔长社〕地名,今河南长葛。④〔造〕制造, 作。⑤〔周亚夫〕西汉时期名将,统帅汉军平定吴楚七国之乱。⑥〔吴汉〕东汉开国名将、军事家,曾任 大司马一职。 8.下列句子中加点词意思不相同的一组是( )(2 分) A.乃令军中曰 蒙乃始就学 B.不反者安坐 尔安敢轻吾射 C.吴汉为大司马 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D.军中尝夜惊 尝射于家圃 【答案】B 【解析】考查一词多义。A. 于是,就/于是,就; B. 安稳/怎么; C. 担任/成为,担任; D. 曾经/曾经;故 选 B。 9.请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限断两处)(2 分) 军 中 有 谋 反 者 夜 惊 乱 火 起 一 军 尽 扰。 【答案】军中有谋反者/夜惊乱火起/一军尽扰。 【解析】考查文言文断句。解答此类试题,要在整体感知文章内容的基础上,先对句子作简单翻译,再依 古汉语的语法和句式,加上虚词辅助来断句。句意是:张辽的部队中有人谋反,夜里营中惊乱不止,着起 大火,全军都骚动不安。结合主语“军中”“一军”断两处为:军中有谋反者/夜惊乱火起/一军尽扰。 10.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3 分) 是不一营尽反,必有造变者,欲以动乱人耳。【答案】这不是整个军营里的人都谋反,一定是有作乱的个别人想要借躁动来扰乱人心罢了。 【解析】本题考查文言句子翻译。作答此题,要遵循“字字有落实,直译意译相结合,以直译为主”的原 则。注意特殊句式及词类活用。本题注意:是,这;尽,都;反,谋反;造变者,作乱的(个别)人;欲, 想要;以,用;乱,使动用法,使……扰乱;耳,罢了。 11.参考词典解释,谈谈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表达效果。(3 分) 《古代汉语词典》“顷”的义项:①中国市制田地面积单位。②短时间。③刚才,不久以前。 辽将亲兵数十人中阵而立,有顷,即得首谋者,杀之。 亚夫坚卧不起,顷之自定。 汉乃选精兵夜击,少顷大破之。 【答案】三个词都是指短时间。表明三位将领的洞察力强,解决问题迅速。 【解析】考查结合句子赏析词语。先要理解句子,找出词语的意思,然后结合语境谈表达效果(结合人物 性格和感情分析)。三句句意分别是: 张辽率领几十名警卫士兵,站在军营中央巍然屹立。不一会儿工夫,就把带头谋反的人捉住,立即杀 掉了。 周亚夫安稳地躺在床上不起身,不久惊扰就自然平定了。 吴汉才起床挑选精兵,半夜出击,很快大破贼寇。 三个词都可译为“不久、很快、不一会儿”,可见三个词都是指短时间。在短时间内就平定了军中夜乱, 可见三位将领都深谙治军之道,对各种惊扰的原因了如指掌应对自如,解决问题十分迅速。 12.张辽、周亚夫、吴汉的军事故事,体现出三人怎样的军事领导才能?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3 分) 【答案】①有卓越的军事眼光与洞察力。以静制动制服骚动。②平日军纪严明,管理有素。在紧急情况出 现时整个队伍毫不慌乱。③都非常镇定冷静。一个“安坐”,两个“坚卧”,都表现出胸中的沉稳与气魄。 【解析】考查内容理解。本文以三个军中夜惊故事来组织全文,体现智者的“以静制动”之术。①由张辽、 周亚夫、吴汉三人对夜惊的分析“欲以动乱人耳”及“安坐”“坚卧”的应对,可见三人对治军之道了如 指掌,能掌控全局,有卓越的军事眼光与洞察力。②在全军骚动时能安定如常,可见其胸有成竹,沉稳大气,非常镇定。③主帅不慌,军中稳定,可见军营中平时训练有素,纪律严明,管理严格。 【参考译文】 大将张辽受曹操之命驻扎长社县,临出发时,张辽的部队中有人谋反,夜里营中惊乱不止,着起大火, 全军都骚动不安。张辽对身边的将领说:“不要乱动!这不是整个军营里的人都谋反,一定是有作乱的个 别人想要借躁动来扰乱人心罢了。”他就向军营中下达号令:“凡没有参加叛乱者要安稳坐好不要乱动!” 张辽率领几十名警卫士兵,站在军营中央巍然屹立。不一会儿工夫,就把带头谋反的人捉住,立即杀掉了。 冯梦龙叙述并评论:汉朝周亚夫率兵讨伐七国之乱,一日夜间军营中发生夜惊。周亚夫安稳地躺在床 上不起身,不久惊扰就自然平定了。 吴汉担任大司马时,曾经有贼寇半夜攻击他的军营,军中受到惊扰。吴汉坚持卧床不起,军中士卒听 说大司马连床都没起,便都回到自己的岗位。等军中安定下来,吴汉才起床挑选精兵,半夜出击,很快大 破贼寇。这些都是以静制动的策略。然而,如果不是军纪一向严明,即使想让士兵不乱动,也做不到。 阅读下面三则材料,完成 13-15 题。 (材料一) 冠状病毒是一种单股正链 RNA 病毒,是自然界广泛存在的一大类病毒,因病毒包膜上有向四周伸出的 突起,形如花冠而得名。冠状病毒与人和动物的多种疾病有关,可引起呼吸系统疾病、消化系统疾病和神 经系统疾病,如人类的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和中东呼吸综合征(MERS)。 此次疫情防控中,从武汉市初发的不明原因肺炎患者下呼吸道分离出的病毒为一种新型冠状病毒,世 界卫生组织(WHO)将其命名为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但新型冠状病毒究竟通过何种动物媒介传 染给人,仍有待进一步研究。对冠状病毒理化特性的认识多来自对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病毒(SARS—CoV) 和中东呼吸综合征病毒( MERS—CoV)的研究。病毒对紫外线和热敏感,56℃持续 30 分钟、乙醚、75% 乙醇、含氯消毒剂、过氧乙酸和氯仿等脂溶剂,均可有效灭活病毒。 (节选自中国健康教育中心编写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健康教育手册》) (材料二) 埃博拉虽说尚未在人类中引发无法逆转的决定性大爆发,但这一天似乎越来越近了。多年来它频频在 非洲各处引起微爆发。科学家担心某次微爆发会酿成无法阻止的滔天巨浪。一种病毒能杀死九成感染者,疫苗和治疗手段都不存在,你可以想象会有什么后果。后果就是全球大爆发。埃博拉的行为不可预测。假 如出现了以空气传播的埃博拉毒株,它会像流感一样在六周内席卷全世界,杀死无数人口。当然,它也可 能永远悄然游走于边缘地带,每次只夺去少量的性命。 埃博拉病毒粒子只有七种蛋白质:七种不同的大分子排列成状如长辫的结构,组成埃博拉病毒粒子的 长丝。我们大致了解其中的三种蛋白质,另外四种则完全未知:结构和功能都是谜团。无论这些埃博拉蛋 白质是什么,它们似乎都能瞄准免疫系统进行特定攻击。这一点上它又有点像同样摧毁免疫系统的 HIV, 但和 HIV 的悄然袭击不同,埃博拉的攻击是爆炸性的。它在人体内肆虐的时候,整个免疫系统都会失灵, 你会像是丧失了应对病毒袭击的能力。人体像是被围困的城市,城门大开,敌军拥入,在公共广场上安营 扎寨,放火焚烧所有一切;就在埃博拉病毒进入血液系统的那一刻起,你就已经输掉了这场战争,几乎肯 定难逃一死。你无法像击退感冒那样击退埃博拉,埃博拉十天内就能完成艾滋病花十年才能做到的事情。 (节选自[美]理查德·普雷斯顿著《血疫:埃博拉的故事》) (材料三) 2003 年的 SARS,死亡率是 10%。为什么很多人病得严重?因为当一个新的病毒攻击人类,你对它没 有抵抗力,只能靠我们的免疫力。而我们的免疫力不会很快有反应,因为我们所有的细胞对这个新的东西 没有记忆,所以先跟它产生严重的斗争,这个斗争是天然免疫,就是我们所有的白细胞开始攻击,在不知 道它是什么东西的时候,就把一些炸弹扔进去,炸得到处都是。于是肺里就产生了炎症。但是,如果是有 过一次病毒性感染或者打过一次疫苗,我们就认识它了,下一次这个病毒再来到你身上,体内有记忆的细 胞会一下子扔出来很多炸弹把它干掉。所以对于一个未知的病毒,就像一百年前流行性感冒来到这个世界 上的时候,死掉五千万人,首先因为全世界对它没有任何的抵抗力。另外,也不知道怎么隔离。 所以为什么 2003 年 SARS 最后好了?因为我们采用了非常好的隔离态势把它控制住了。流感和感冒不 同,流行性感冒有可能非常重,它是一个特殊的病毒,这个病毒有可能会引起极为严重的临床表现,比如 肺炎,而重症肺炎是有可能会死人的。 …… 今天大家面对的是一个在生物界中进化的非常成功的病毒,这个成功的病毒,我们叫它季节性流感, 而且它每年都要变。流感病毒时刻存在,这意味着在座各位的生活从来没有那么静好,之所以这样,一定 有人在维护,比如说我们的解放军战士在边疆,比如说还有我们。(掌声)其实病毒一直存在,当你看海底 或抬头看天空,病毒都会和你一起看,因此感染的风险也就一直存在。(根据 2020 年 1 月 18 日张文宏教授 CC-talk 演讲整理。题目为《让流感不再肆虐,你必须知道的真相》, 有删减) 13.(1)根据材料中的描述,电子显微镜下所观察到的冠状病毒可能是图片________,埃博拉病毒可能是 图片___________。(2 分) (2)根据材料中目前的科学研究发现,埃博拉病毒主要通过__________传播。(1 分) 【答案】(1)C A (2)血液 【解析】本题考查筛选信息。第一空:由材料一“因病毒包膜上有向四周伸出的突起,形如花冠而得名” 的内容可见,应选 C。第二空:由材料二“埃博拉病毒粒子只有七种蛋白质:七种不同的大分子排列成状如 长辫的结构,组成埃博拉病毒粒子的长丝”的内容可见,应选 A。第三空:由材料二“就在埃博拉病毒进 入血液系统的那一刻起,你就已经输掉了这场战争,几乎肯定难逃一死”可得出答案:血液。 14.三则材料体裁不同,阅读对象也有所差异。请仿照以下示例,结合材料中的具体语句,选择材料二或 材料三说明其语言风格和传播效果。(3 分) 示例:材料一选自政府部门印发的“健康教育手册”,主要面向的是想要了解新型冠状病毒知识的普通 大众。语言风格:平实简洁、科学严谨,比如“有可能导致”、“有待进一步研究”等,显示了关于新 冠病毒的科学研究尚处于初步阶段。传播效果:这段文字给出了具体消灭病毒的方式,有助于普通家 庭及时预防,切实减少了读者的担忧焦虑。 材料二选自美国纪实文学畅销书,阅读对象主要是对埃博拉病毒有兴趣的科普爱好者…… 材料三选自上海华山医院张文宏教授的演讲,主要面向非医学专业的青年听众…… 【答案】示例一:材料二语言风格:生动形象,有画面感。如用打比方的方式将病毒进入人体说成“入侵” “进攻”。类比为一场战役;将埃博拉病毒“爆炸性的攻击”和HIV“悄然的袭击”作比较,更衬托出它的 毁灭性之强。传播效果:让读者对埃博拉病毒造成的严重后果有了直观感性的认识。示例二:材料三语言风格:通俗易懂,贴近生活。如“一下子扔出来很多炸弹把它干掉”,巧妙地解释了疫 苗对病毒的作用。 【解析】本题考查赏析语言。材料二用打比方的方式将病毒进入人体说成“入侵”“进攻”,类比为一场战 役,语言生动形象、有画面感。同时,将埃博拉病毒“爆炸性的攻击”和 HIV“悄然的袭击”作比较,更 衬托出它的毁灭性之强。这段文字将严肃的科学病理用拟人化的、小说般活泼灵动的语言予以阐释,让读 者对埃博拉病毒造成的严重后果有了直观感性的认识。材料三多用“你”展开对话,用问题串联演讲,如: “为什么很多人病得严重?”“为什么 2003 年 SARS 最后好了?”既向听众明确了此段内容的中心,还不 断引发听众的好奇心。口语通俗易懂,贴近生活,如“一下子扔出来很多炸弹把它干掉”,巧妙地解释了疫 苗对病毒的作用。这段演讲用幽默风趣的语言向听众介绍了流感病毒对人类的危害,同时也提出警醒:它 无处不在。表述时按照示例,先说语言风格,然后举例,再说传播效果。 15.《血疫:埃博拉的故事》一书中,作者这样写道:“文明与病毒之间,只隔了一个航班的距离。”当今 社会,与疫情作战的已不再是个人,而是“人类命运共同体”。三则材料是如何体现“人类命运共同体” 这一理念的?(5 分) 【答案】三则材料显示,新型冠状病毒通过何种动物媒介传染给人仍不清楚;埃博拉病毒的全球大爆发可 能近在咫尺,但疫苗和治疗手段都不存在,而且对其结构中的另外四种蛋白质则完全未知;流感病毒无处 不在,随时进化出新的形式。由此可见这些病毒不是一时一地一国就可以对付的,而且病毒的产生与传播 更是无国界的,这无不体现着“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一称谓。所以全球各国必须团结起来,齐力合作共同 抗击疫情。 【解析】本题考查材料探究。要读懂题干的要求和提示,结合材料内容作答。由“当今社会,与疫情作战 的已不再是个人,而是‘人类命运共同体’”可见,可提取三则材料中病毒危害之大不是能独自解决的、 病毒传播范围广、消除疫情需全球各国齐心协力等内容作答。如材料一“但新型冠状病毒究竟通过何种动 物媒介传染给人,仍有待进一步研究”、材料二“一种病毒能杀死九成感染者,疫苗和治疗手段都不存在, 你可以想象会有什么后果。后果就是全球大爆发”、材料三“今天大家面对的是一个在生物界中进化的非常 成功的病毒,这个成功的病毒,我们叫它季节性流感,而且它每年都要变”等内容可用作参考。 阅读下面一篇文章,完成 16-20 题。 女巫的面包欧·亨利 玛莎小姐是街角上那家小面包店的女老板。她今年四十岁了,有两千元的银行存款,两枚假牙和一颗 多情的心。很多结了婚的人都没有玛莎小姐这么优越的条件。 有一个顾客每星期来两三次,玛莎小姐逐渐对他产生了好感。他是个中年人,戴眼镜,棕色的胡子修 剪得整整齐齐的。衣服破旧,有几处补丁,而且宽松皱褶。但是,他外表整洁、很有礼貌。这个顾客老是 买两个陈面包。新鲜面包五分钱一个,陈面包五分钱两个。他从来不要别的,只买陈面包。 有一次,玛莎小姐注意到他手指上有一块红褐色的污迹。她立刻断定这位顾客是艺术家,并且非常穷 困。玛莎小姐坐下来吃肉排、喝红茶的时候,常常会好端端地叹起气来,希望那个斯文的艺术家能够分享 她的美味的饭菜,不必待在阁楼里啃硬面包。玛莎小姐的心,我早就告诉过你们了,是多情的。 为了证实她对这个顾客的职业的猜测,她把以前从拍卖会拍得的一幅绘画从房间搬到外面。那是一幅 威尼斯风景,一座壮丽的大理石宫殿矗立在前面的水景上,许多明暗烘托的笔触。艺术家是不可能不注意 到的。 两天后,那个顾客来了。 “两个陈面包,劳驾。” “夫人,你这幅画不坏。”顾客说道。 “是吗?”玛莎小姐说,她看到自己的计谋得逞了,便大为高兴。“我最爱好艺术和——”(不,这么 早就说“艺术家”是不妥的)“和绘画。”她改口说。 “你认为这幅画不坏吗?” “宫殿,”顾客说,“画得不太好。透视法用得不真实。再见,夫人。”他拿起面包,欠了欠身,匆 匆走了。 是啊,他准是一个艺术家。他眼镜后面的目光是多么温柔和善啊!他的前额有多么宽阔!一眼就可以 判断透视法——却靠陈面包过活!假如天才有两千元银行存款、一家面包店和一颗多情的心作为后盾,艺 术和透视法将能达到多么辉煌的成就啊…… 最近一段时间他来的时候往往隔着货柜聊一会儿,他还是一直买陈面包。她觉得他仿佛瘦了一点,精 神也有点颓唐。她很想在他买的寒酸的食物里加上一些好吃的东西,只是鼓不起勇气来。她不敢冒失。她了解艺术家高傲的心理。 玛莎小姐在店堂里的时候,也穿起那件蓝点子的绸背心来了。她在后房熬了一种神秘的温棒子和硼砂 的混合物。有许多人用这种汁水美容。 一天,那个顾客又像平时那样来买他的陈面包。玛莎小姐去拿面包的当儿,外面响起一阵嘈杂的喇叭 声和警钟声,一辆救火车隆隆驶过。顾客跑到门口去张望,玛莎小姐突然灵机一动,抓住了这个机会,往 两个陈面包里各塞进一大片黄油,再把面包按紧。 顾客再进来时,她已经把面包用纸包好了。顾客走了,玛莎小姐情不自禁地微笑起来,可是心头不免 有点着慌。 她是不是太大胆了呢?他会不高兴吗? 那天,她的心思老是在这件事上打转。她揣摩着他发现这场小骗局时的情景。 他会放下画笔和画板。画架上会有一幅他正在画的油画。各部分比例匀称,无可非议。 他会准备午餐——陈面包和水。他会切开面包——啊! 玛莎小姐脸红了。当他吃的时候,他会想到往面包里放黄油的那只手吗?他会…… 想到这里,玛莎小姐的脸上泛起了红晕。 前门上的铃铛恼人地响了。有人闹闹嚷嚷地走进来。玛莎小姐赶到店堂里去。那儿有两个男人。一个 是叼着烟斗的年轻人,另一个就是她的艺术家。 他的脸涨得通红,帽子推到后脑勺上,头发揉得乱蓬蓬的。他攥紧拳头,狠狠地朝玛莎小姐摇晃—— 竟然向玛莎小姐摇晃。 “笨蛋!”他拉开嗓子嚷道,接着又喊了一声类似“一千美元”的话。 年轻的那个竭力想把他拖开。 “我不走,”他怒气冲冲地说,“我非跟她讲个明白不可。” 他擂鼓似地敲着玛莎小姐的柜台。 “你把我给毁啦。”他嚷道,他的蓝眼睛几乎要在镜片后面闪出火来。“我对你说吧,你是个讨厌的 老猫!”玛莎小姐虚弱无力地倚在货架上,一手按着那件蓝点子的绸背心。 年轻人抓住同伴的衣领。“走吧,”他说,“你也骂够啦。”他把那个暴跳如雷的人施到门外,自己 又回来了。 “夫人,我认为应当把这场吵闹的原因告诉你,”他说,“那个人是布卢姆伯格。他是建筑图样设计 师。我和他在一个事务所里工作。他在绘制一份新市政厅的平面图,辛辛苦苦地干了三个月,准备参加有 奖竞赛。他昨天刚上完墨。你明白,制图员总是先用铅笔打底稿的。上好墨之后,就用面包屑擦去铅笔印。 陈面包比擦字橡皮好得多。布卢姆伯格一向在你这里买面包。嗯,今天——嗯,你明白,夫人,里面的黄 油可不——嗯,布卢姆伯格的图样成了废纸,只能裁开来包三明治啦。” 玛莎小姐走进后房。她脱下蓝点子的绸背心,换上那件穿旧了的棕色哔叽衣服。接着,她把温棒子和 硼砂煎汁倒在窗外的垃圾箱里。 (选自欧·亨利《女巫的面包》,有删改) 16.小说中多次提到“玛莎小姐的心是多情的”,请仿照提示,简要概括她因多情而做出的举动。(3 分) ①_____→穿起蓝点子的绸背心→②_____→______③ 【答案】①搬出拍卖得到的风景画 ②熬一种温棒子和硼砂的混合物 ③给男人的面包里塞黄油 【解析】本题考查筛选信息。根据“为了证实她对这个顾客的职业的猜测,她把以前从拍卖会拍得的一幅 绘画从房间搬到外面”可得:搬出拍卖得到的风景画。根据“她在后房熬了一种神秘的温棒子和硼砂的混 合物。有许多人用这种汁水美容”可得:熬一种温棒子和硼砂的混合物。根据“玛莎小姐突然灵机一动, 抓住了这个机会,往两个陈面包里各塞进一大片黄油,再把面包按紧”可得:给男人的面包里塞黄油。 17.文章两次写到玛莎小姐两千美元的银行存款,有何作用?(4 分) 【答案】写出了玛莎小姐虽年已四十但仍有恋爱资本,对比突出了布卢姆伯格的贫穷寒酸,同时也表现了 玛莎小姐对穷画家的理解支持和对未来美好爱情的憧憬。 【解析】本题考查对重点情节的作用。联系全文内容可知,文本中两次写到玛莎小姐两千美元的银行存款, 一是说明她是一个小有积蓄的人,虽然年龄已经四十岁了,但还有恋爱的资本。二与经常上她的店里来买 陈面包的人布卢姆伯格形成了对比,她是富有的,而布卢姆伯格是寒酸的。三是玛莎小姐对布卢姆伯格产 生了爱慕之意,她可以用这些钱来支持布卢姆伯格的创作,并且作为她们两人爱情的基础,这些钱可以让她们的未来更加美好。 18.请从人物描写角度赏析文中画波浪线处的句子。(2 分) 【答案】心理描写(神态描写),写出了玛莎畅想爱情时内心的激动、紧张、害蓋,突出了玛莎多情的性格 特点,和结尾她的失落形成对照。 【解析】本题考查赏析描写。联系前文“她揣摩着他发现这场小骗局时的情景”可知这是玛莎小姐的思想 活动,所以这是对她的心理描写。“玛莎小姐脸红了”“玛莎小姐的脸上泛起了红晕”是对她的神态描写。 这些心理是她揣摩布卢姆伯格发现面包比平时抹了多些的黄油以后的场景,表现了玛莎小姐畅想爱情时内 心的激动、紧张、害羞,从而突出强调了她虽然四十岁了,但依然多情的特点。联系末段她弄巧成拙的结 尾,此处的紧张激动与结尾处的失落恍惚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19.契诃夫的《变色龙》中,奥楚蔑洛夫“穿脱军大衣”两次,每次都展现了其丰富的内心世界,本文也 三次提到一件“蓝点子的绸背心”,此件衣服的出现又能展现玛莎小姐怎样的内心世界呢?(3 分) 【答案】第一次:玛莎对画家萌生好感之后,玛莎小姐开始穿上她的蓝点绸背心站在柜台后面,含蓄地写 出了女主人公恋情初萌时的快乐。 第二次:玛莎在见到布拉姆伯格发火时,她“有气无力地靠在货架上,一只手摸着她的蓝点绸背心”,巧妙 地点明了她在明白真相后的震惊及悔痛。 第三次:玛莎在知道真相后“脱去蓝点绸背心,换上她过去常穿的那件深咖啡的旧哔叽”,委婉地写出了玛 莎希望破灭后的悲伤。 【解析】本题考查对故事情节的理解掌握。第一次提到“蓝点绸背心”出现在“玛莎小姐在店堂里的时候, 也穿起那件蓝点子的绸背心来了。她在后房熬了一种神秘的温棒子和硼砂的混合物。有许多人用这种汁水 美容”,此时玛莎小姐萌生了对布拉姆伯格的爱意,觉得他是一位艺术家,玛莎小姐穿上好看的衣服,是为 了让这位“艺术家”注意到自己,表现了她此时的快乐心情。第二次提到“蓝点绸背心”出现在“玛莎小 姐虚弱无力地倚在货架上,一手按着那件蓝点子的绸背心”,此时的具体情境是布拉姆伯格突然来到店里, 对她大吼大叫,完全没有想像中的温情与感谢,她心中震惊、悔恨又痛苦。第三次出现在“玛莎小姐走进 后房。她脱下蓝点子的绸背心,换上那件穿旧了的棕色哔叽衣服”。此时从布卢姆伯格一位朋友的嘴里,她 知道了事情的真相,知道自己好心办了坏事,更知道了布拉姆伯格根本就无意自己,此处换衣服的举动, 表现了此时她爱情落空后的悲伤之情。20.故事的结局令人唏嘘,你觉得玛莎小姐和布卢姆伯格谁更值得同情?(4 分) 【答案】示例 1:我认为布卢姆伯格是受害者,他损失的是作品是金钱,是荣誉。 示例 2:我认为玛莎小姐是受害者,她损失的则是自信,是自尊。一个小小的、满含真情的善意举动,换来 的却是对爱情长久的怀疑和恐惧。 【解析】本题考查阅读启示,开放类试题,言之成理即可。可以认为布卢姆伯格是受害者,因为他本来要 拿去参加比赛的一幅作品,在即将完工的时候就毁掉了,他不仅失掉了金钱,也失掉了荣誉。也可以认为 玛莎小姐是爱害者,因为她一心爱慕着布卢姆伯格,在不了解真相的情况下,一个表达爱意的举动却成了 毁掉心上人的举动,她变得不再自信,不再多情,甚至可能会对爱情产生怀疑和恐惧的心理。 第三部分(60 分) 21.作文。(60 分) 请以“翻过那座山”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将题目抄在答题卡上;②除诗歌、剧本以外文体不限;③不要少于 600 字;④文中不要出现 (或暗示)本人的姓名、校名。 【立意指津】这是一道命题作文,首先要审清题义,明确“山”的含义。“山”既有有形的山也有无形的 山,重点应放在无形的山上。无形的山,可能是人与人之间的隔阂与误解,也可能是人生的坎坷和磨难, 还可能是自身的胆小、自卑、内向等性格缺陷。“翻过那座山”,就意味着战胜或解除了“山”给自己带来 的巨大的阻挠、困惑,跨越了心中难以跨越的障碍,应注意把“翻的过程”和“翻过后”的心理体验交代 清楚。若写成记叙文,可按这样的思路构思:“山”是什么,是如何形成的,如何翻过的,翻过后的体验。 其中“如何翻过的”作为重点,要详细的叙述事情的经过,交代清楚引起思想转变的触发点。这一触发点 可能是一段语重心长的话,也可能是一个有特殊意义的动作或眼神,还可能是从一些事物或现象上得到的 启发。刻画出心理的转变也就突出了“翻过”这一重点。若写成议论文,也要先明确“山”具体指什么, 明确观点——翻过山意味着什么,然后列举中外名人事例作为事实论据证明观点。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