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生物必备:历年模拟经典试题精编
加入VIP免费下载

高考生物必备:历年模拟经典试题精编

ID:284325

大小:359.5 KB

页数:8页

时间:2020-10-10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经典试题精编一 1.下列关于细胞的分裂、分化、癌变与衰老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已经高度分化的细胞将永远不再分裂,比如卵细胞。 B.在植物组织培养中,经脱分化形成的愈伤组织分化程度相对比较低。 C.细胞的衰老一般从中年开始,逐年加剧。 D.癌症病人体内的原癌基因容易被激活 1.B 【解析】本题以细胞分裂、分化、癌变和衰老为知识背景,考查了学生理解能力和综合 运用能力。大多数高度分化的细胞将不再分裂,因为分化过程是不可逆的,但也有例外, 如蜜蜂的卵细胞可以分裂、分化最终发育成一个雄性个体,再有高度分化的植物细胞在 离体后可以重新分裂、分化,所以 A 错误;植物组织培养过程中,愈伤组织可以进一步 分化形成根和芽,所以分化程度相对较低,B 正确;细胞的衰老死亡在个体上不断的进 行,这是细胞的更新过程,与个体的衰老不是同步关系,所以 C 错;原癌基因被激活属 于基因突变,频率很低,癌症病人只是较一般人更多的接触了激活原癌基因的因子,而 不是体人的原癌基因较一般人易激活,所以 D 错误。 2.某同学在实验室中做“观察洋葱表皮细胞的质壁分离和复原”这个实验时,在实验室老 师的帮助下,进行了一系列的创新实验,实验步骤和现象如下表: 实验组 5 分钟的现象 再过 5 分钟 滴加清水 5 分钟 ① 蔗糖溶液 x 质壁分离 质壁分离复原 ② 蔗糖溶液 质壁分离 y 无变化 ③ 溶液 质壁分离 质壁分离复原 z ④ 醋酸溶液 无变化 细胞大小无变化 细胞大小无变化 对上表的推断或解释不正确的是 A.x 为质壁分离,因为 细胞壁伸缩性弱于原生质层 B.y 为质壁分离,可能导致细胞失水过多而死亡 C.z 为细胞稍增大,细胞液颜色逐渐变浅 D.④组无变化是因为细胞渗透吸水量等于失水量 2.D 【解析】本题以观察洋葱表皮细胞的质壁分离和复原实验为背景,考查细胞的结构和生 理活动,同时突出对学生获取信息能力的考查。细胞壁伸缩性小于原生质层,所以在 蔗糖溶液中,会较快的发生质壁分离现象,所以 A 正确;如果放在 蔗糖溶液中,则浓度差因为较大,细胞在短时间内失水过多而死亡,所以 B 正确;如果 放在硝酸钾溶液中,细胞在质壁分离时会主动运输吸收钾离子或硝酸根,细胞液浓度增 大而外界溶液浓度不断变小,所以复原后会进一步吸水,细胞稍增大,细胞液颜色也会 1mLg3.0 −⋅ 1mLg5.0 −⋅ 3 1KNOLmol1 −⋅ 1Lmol1 −⋅ 1mLg3.0 −⋅ 1mLg5.0 −⋅随之变浅,所以 C 正确;如果将细胞置于醋酸溶液中,细胞会被杀死,不能发生渗透作 用,所以不会有质壁分离和复原现象,所以 D 的解释错误。 3.下列关于细胞工程的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利用花药离体培养得到单倍体植株,从紫草愈伤组织中提取紫草素、利用细胞工程 培育“番茄——马铃薯”杂种植株都利用了植物组织培养技术 B.在进行组织培养时,由根尖细胞形成愈伤组织的过程中,可能会发生细胞脱分化、 染色体变异或基因突变,而不可能发生细胞分化和基因重组 C.动物细胞融合与植物体细胞杂交相比,诱导融合的方法、所用的技术手段、所依据 的原理均相同,都能形成杂种细胞和杂种个体 D.“试管婴儿”实质上就是“体外受精”和“胚胎移植”的“产物”,但无法使不能产 生精子或卵细胞的夫妇得到自己的孩子 3.C 【解析】本题以细胞工程为知识背景,考查了对动植物细胞工程的理解,同时突出了综 合运用能力和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植物组织培养技术是植物细胞工程的基础,所 以 A 正确;染色体为异和基因突变都是发生在细胞分裂过程中,而基因重组而是 发生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在脱分裂过程中没有细胞分化过程,植物组织培养脱分化 细胞进行有丝分裂,所以 B 正确;动物细胞融合与植物体细胞杂交相比,诱导融 合的方法有相同也不有同,动物细胞融合可用灭活的病毒,但植物细胞融合不可用, 技术手段分别是植物组织培养和动物细胞培养,依据的原理植物体细胞杂交有细胞 的全能性,但动物细胞融合不是培养成一个个体,所以无此原理,C 错;“试管婴 儿”需要父母双方提供精子和卵细胞,在体外完成受精作用,发育与早期胚胎后, 植入母体,所以 D 正确。 4.甲状腺细胞可以将氨基酸和碘合成甲状腺球蛋白,并且将甲状腺球蛋白分泌到细胞外, 其过程如下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 A.若含 18O 的氨基酸在甲状腺细胞内的代谢过程中产生了 H218O,那么水中的 18O 最可能来 自于氨基酸的—COOH B.细胞内的碘浓度远远高于血浆中的碘浓度,这表明 a 是主动转运过程C.与 c 过程有关的细胞器是内质网、高尔基体、线粒体 D.右图中③结构是将氨基酸组装成蛋白质的主要场所 4.D 【解析】本题以甲状腺激素合成为知识背景,考查学生对细胞生理、结构等知识的理解, 突出考查了读图获到信息和综合运用能力。氨基酸脱水缩合形成蛋白质,失去的水分子中氢 还自于氨基和羧基,而氧原子只来自于羧基,所以 A 正确;主动运输可以从低浓度到高浓 度,再有细胞吸收离子的过程就是主动运输的过程,所以 B 正确;c 过程是甲状腺球蛋白加 工后排出细胞的过程,所以需要内质网和高尔基体,外排需要能量,所以有线粒体参与,所 以 C 正确;由图示可知,图中③结构为内质网,是蛋白质加工的场所,将氨基酸组装成蛋 白质的场所是核糖体,即图中①,所以 D 错误。 5.鼠的黄色和黑色是一对相对性状,按基因的分离定律遗传。研究发现,多对黄鼠交配, 后代中总会出现约 1/3 的黑鼠,其余均为黄鼠。由此推断合理的是 A.鼠的黑色性状由显性基因控制 B.后代黄鼠中既有杂合子又有纯合子 C.黄鼠后代出现黑鼠是基因突变所致 D.黄鼠与黑鼠交配,后代中黄鼠约占 1/2 5.D 【解析】本题以分离定律为知识背景,考查学生对分离定律的理解和应用,突出了对学 生理解能力、综合运用能力和获取信息的能力,是一道对学生知识和能力要求较高的习题。 由题中信息黄鼠交配后后代出现黑鼠,说明鼠的黑色对黄色是隐性性状,所以 A 错误;后 代中总会有黑鼠出现,说明亲本黄鼠为杂合子,则后代中黄鼠无纯合子,而黑鼠只占后代的 1/3,则不是 1/4,这说明显性纯合子即黄鼠死亡,所以 B 错误;后代中黑鼠出现的机率为 1/3,而基因突变的频率不会如此高,所以 C 错;因为黄鼠全部为杂合子,黑鼠为隐性纯合 子,所以两者杂交后代为测交比,黄鼠占后代的 1/2,所以 D 正确。 6. 下列甲图表示缩手反射相关结构,乙图表示图甲中某一结构的亚显微结构模式图,请分 析回答问题: (1)甲图中 f 表示的结构是_______________,乙图的结构名称是______________。 (2)当 e 上某点受到适当刺激后,在兴奋部位,___________离子大量流向膜内,使兴奋部位的膜内外两侧的电位呈______________。 (3)缩手反射时,兴奋从 A 传到 B 的信号物质是____________,兴奋不能由 B 传到 A 的原因 是___________________。 (4)已知 A 释放的物质可使 B 兴奋,当完成一次兴奋后,该种物质立即被分解。某种药物可 以阻止该种物质的分解,这种药物的即时效应是______________。 7. 【思路探究】本题重点考查了反射弧的结构、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兴奋在神经元 间的传递过程,突出考查了读图获取信息的能力和综合运用能力。图中 e 所代表的神经元细 胞体在脊髓的外围,所以 e 为传入神经,可推知 f 为感受器,图乙为图甲反射弧某结构,图 示为两个细胞间的部分,所以代表了突触结构。神经纤维上电位的变化是 Na 离子从细胞膜 外流入细胞膜内,CL 离子从细胞膜内流向膜外,这一过程实现了未兴奋时膜外为正膜内为 负转化为兴奋时膜外为负膜内为正。图乙中 A 为突触小体,B 为突触后膜,当 A 释放神经 递质时,就完成了电信号转化为化学信号再转化为电信号的过程,所以神经递质为信号物质, 因为神经递质是通过突触小泡从突触前膜释放,作用于突触后膜,所以兴奋不能由 B 传到 A。 A 释放出的递质作用于 B(突触后膜),使 B 产生兴奋,如何该递质不被分解,则突触后膜 会持续兴奋。 【参考答案】(1)感受器 突触 (2)Na 外负内正 (3)递质 递质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然后作用于突触后膜 (4)使 B 神经元持续兴奋 【规律总结】反射弧由感觉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五部分组成,结构 的判断可以依据(1)传入神经的神经元胞体位于神经中枢的外侧,传出神经的神经元胞体 则在神经中枢(脊髓)中;(2)传入神经与脊髓灰质后角相连,传出神经则与脊髓前角相 通,脊髓的后角狭长,前角粗大,识图时依据上述原则可以判断传入神经或传出神经,则感 受器与效应器或兴奋的传导方向就会判断明了。兴奋在神经元上的传导分为在神经纤维上的 传导和神经元间的传递两种情况,前者传导方向是双向的,传递则是单向的,神经元间单向 传递是因为兴奋只能从上个神经元的轴突传递给下一个神经的树突或胞体。 8.(8 分)植物的光合作用受多种内、外因素的影响。在相同条件下,不同植物光合速率不 同是由植物本身的遗传特性决定的;同一品种植物的光合速率主要受光照、CO2 浓度、 温度、水分、矿质营养等环境因素的影响。甲图是在乙图 m 点的条件下测得的曲线,乙 图是在甲图 c 点的条件下测得的曲线,请依图回答下列问题: (1)限制甲图 C 点后光合作用速率增加的主要环境因素是 。(至少 2 点)。 (2)甲图两曲线的差异是由植物本身的 决定的。 (3)乙图中两曲线后段呈下降趋势的原因是 。 (4)如在乙图的 n 点条件下测得阳生植物光照强度与光合 CO2 同化速率关系曲线,则该 曲线与甲图的阳生植物曲线比较 b、c 点的移动情况是 。 【思路探究】本题考查了影响光合作用的因素,重点为光照强度和二氧化碳浓度对光合作用 的影响,同时突出了对学生读图获取信息的能力考查。甲图中 c 点之后阳生和阴生植物 达到了最大光合速率,增加光照强度可以看出光合作用速率不会发生改变,所以推知光 照强度此时不再是限制植物光合作用的因素,应该适当增加二氧化碳浓度或适当提高温 度或适当补充水和无机盐,可使光合作用速率增加。由题干中有信息“不同植物光合速 率不同是由植物本身的遗传特性决定的”,可知甲图中阳生和阴生植物光合作用差异是 植物本身的遗传物质决定的;由乙图横坐标可以看出,温度是不断升高的,所以曲线下 降一定是因为温度过高,酶的活性逐渐丧失,导致光合作用速率下降。乙图中 n 点代表 了最适的二氧化碳浓度,增加二氧化碳浓度可以提高光合作用速率,则呼吸作用速率不 变,所以甲图中 b 点会左移,c 点会上移。 【参考答案】 (1)CO2 浓度、温度、无机盐、水分(写光照不给分) (2)遗传物质(遗传特性、DNA、基因) (3)温度过高,酶活性降低,光合作用速率因而降低 (4)b 点左移, c 点右上移 【思维升华】当坐标中的曲线处于上升或下降阶段时,限制因素就是横坐标代表的因素,当 曲线不再变化时,说明横坐标代表的因素不再是限制因素,而是除横坐标之外的任何因素。 在当合作用曲线中,横坐标无论是光照强度还是二氧化碳,与横坐标相交的点都在表示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相等,曲线不变则代表达到了最大光合作用速率,研究光合作用随光强或二 氧化碳浓度变化时,呼吸作用不变,依据这一原则可推知曲线上点的变化。 9.(13 分)如图是某农业生态系统的结构模式图,雏鸭吃稻田里的杂草和害虫,农作物养 猪、养鸭,用稻秆培育蘑菇、生产沼气,猪鸭粪、沼渣肥田,生产出无公害的大米与蛋肉类。 请据图回答: (1)该生态系统的主要成分是 ,鸭与害虫的关系是 。 (2)生态系统的主要功能是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从生态角度分析,人们建立图示的农 业生态系统的主要目的 。 (3)生产的大米无公害的原因是: 。 (4)在发酵装置的 B 过程中起重要作用的微生物,其细胞结构与水稻细胞最主要的区别 是 。 (5)蘑菇在该生态系统中属于 ,如图示,在农业生产上,将蘑菇房与 蔬菜大棚相通,可提高蔬菜产量,试分析其增产原因: 。 (6)一般地说,农田生态系统的 稳定性较低。 (7)猪鸭粪、沼渣肥田的原因是: 。 【思路探究】本题考查了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以及生态系统的稳定性,突出考查了学生理 论联系实际的综合运用能力。生态系统中生产者是主要的成分,所以该生态系统的 主要成分是水稻和杂草,鸭捕食害虫,关系为捕食关系。人类建立生态农业的目的 是实现能量的多级利用,使能量更多的流向对人类有利的部分。生态农业中利用生 物间的关系进行生产,减少了农药和化肥的使用,作物为无公害绿色食品。由图中 装置 B 中的信息可知其中的微生物为乳酸菌,原核生物,与水稻真核生物细胞的主要区别是有无成形的细胞核。蘑菇是真菌,分解者可以将有机物分解成无机物, 被生产者利用,同时,分解者的呼吸作用产生的热能可以提高温度。农田生态系统 结构简单,抵抗力稳定性差,恢复力稳定性强。 【参考答案】(1)水稻、杂草 捕食 (2)实现生态系统内能量和物质的多级利用,提高农产品的产量,减少环境污染(合 理地调整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关系,提高能量利用率,减少环境污染) (3)减少了化肥和农药的使用量,减少了对水的污染 (4)无核膜包围的细胞核 (5)分解者,蘑菇呼吸产生的二氧化碳可以供蔬菜进行光合作用,使其光合作用增强 (6)抵抗力 (7)微生物分解有机物可产生矿质元素供植物利用 10.(8 分)请写出探究“大豆幼苗生长最佳的日温和夜温组合”的实验方案,预测最佳的温 度组合,并通过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关系解释原因。 实验材料和用具:大豆幼苗若干、大小相同的装有等量完全营养液的玻璃瓶若干、温箱 (可满足幼苗生长)若干、量尺等提示 温度组合范围:日温 20℃——30℃、夜温 17℃——22 ℃,幼苗生长其它条件相同 (一)实验方案: 1. 2. 3. (二)预测的温度组合及解释: 【思路探究】该实验的目的是探究大豆幼苗生长最佳的日温和夜温组合,由此目的可知实验 中人为改变的变量为日温和夜温,依据的原理是白天植物光合作用大于呼吸作用,可以提高 温度增加有机物的积累,夜晚植物只进行呼吸作用消耗有机物,所以可以降低温度减少有机 物的消耗,由这一理论结合给出的温度组合范围可以组合出 30℃与 17℃组合或 30℃与 22℃ 组合两组,又因为该实验为探究性实验,所以还要有白天低温时的对照,即还要设置 20℃ 与 17℃组合或 20℃与 22℃组合两组,共四组实验,所选材料要生长状况一致,分组编号, 后置于相同条件下(温度除外)培养,实验结果可以用大豆幼苗的生长情况如高度或重量来 进行四组间对照,从而得出最佳组合温度。【参考答案】 【能力升华】高中阶段实验考查更多的是实验设计类型,解决这类题时一般情况下有较强的 规律可遵循。首先,实验设计中实验目的可以明确实验的性质和实验中的变量,找到自变量 后,可以依据对照原则和单一变量原则对实验进行分组操作,而明确了因变量和实验的性质 则可以准确的对实验进行记录,统计或分析说明;其次,实验步骤要在实验原理的指导下进 行,明确实验原理是设计实验步骤的依据,会使实验步骤更清晰;再有,实验材料要一致, 动、植物材料要就生长状况、生理特征等进行叙述,动物实验材料还要注意性别一致,实验 材料的处理要遵循单一变量原则,实验要分组编号,每组中的材料不能太少;最后对实验结 果的分析说明验证性实验是只有一种结果和结论,探究性实验要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结果和 结论。

资料: 1.9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