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届高二政治生活与哲学第二课课时练试题及答案
加入VIP免费下载

2021届高二政治生活与哲学第二课课时练试题及答案

ID:281857

大小:26.94 KB

页数:9页

时间:2020-09-16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2021 届河北省曲阳县第一高级中学高二政治生活与哲学第 二课课时练试题 一、单选题 1.哲学家应该放眼世界、胸怀宇宙,但是最基本的是要回答这一个问题。“这一个问题” 是指( ) A.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B.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关系问题 C.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关系问题 D.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关系问题 2.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下列不能正确反映思维和存在关系的是 ①形存则神存,形谢则神灭 ②人类认识是无限发展的 ③眼开则花明,眼闭则花寂 ④子非鱼,安知鱼之乐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3.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是两种根本对立的哲学派别。其根本区别在于( ) A.是否承认世界具有可知性 B.是否承认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 C.是否承认物质决定意识 D.是否承认意识能够直接作用于物质 4.哲学史上的两大基本派别是 A.一元论与二元论 B.辩证法和形而上学 C.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D.可知论与 不可知论 5.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是 ①世界可否认识的问题 ②对思维和存在何者为本原问题不同回答 ③是否信仰宗教 ④对物质和意识哪个是世界的本原的不同回答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6.哲学上的“两个对子”是指A.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辩证法与形而上学 B.可知论与不可知论、静止与运动 C.对立与统一、绝对与相对 D.主观与客观、认识与实践 7.1916 年爱因斯坦提出引力波存在,2016 年 2 月人类首次确定探测到引力波信号,2017 年 10 月 16 日,多国科学家宣布成功探测到一例双中子星引力波事件,人类首次窥见引力波 源头的奥秘。人类为了这最后 1 秒的相遇,已经苦苦探寻百年。这印证了 A.思维与存在具有同一性 B.发挥能动性可以创造规律 C.科学可以提高物质的规律性 D.运动的规律超出人的认知范围 8.近年来,世界各地受台风、飓风的影响越来越多,给人们的生产生活造成极大伤害。随着 实践的发展,科学家现在可以准确预测台风的登陆地点、经过路线,把灾害的影响降到了最低 程度。从哲学的基本问题看,这主要体现了(  ) A.思维与存在是否具有同一性 B.思维与存在何者为第一性 C.思维与存在的辩证关系问题 D.世界观和方法论统一于哲学 9.东汉哲学家王充认为:“人,物也:物,亦物也:物死不为鬼,人死何故独能为鬼?” 该观点的合理性在于( ) ①有力地批判了有神论的错误 ②揭示了物质世界的本质和一般规律 ③坚持了唯物主义的根本方向 ④只是猜测,在当时并没有科学依据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0.下列哲学观点中,属于唯物主义的是 ①现实世界是人的主观感觉的产物 ②现实世界是客观理念世界的模仿 和分有 ③世界是由水、土、火、气等构成的 ④世界是由形状大小不同的原子构 成的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11.王安石提出“形者,有生之本”,与之相对立的观点是A.“心外无物” B.“天地为万物之本” C.“夫形于天地之间者,物也” D.“舍 天地则无以为道 12.下列选项能够正确反映唯物主义三种基本形态演进顺序的是( ) ①上帝是世界的主宰和本原 ②水、火、木、金、土是世界的本原 ③物质是世界的本原 ④原子是世界的本原 A.①→②→③ B.①→④→③ C.②→③→④ D.②→④→③ 13.我国古代思想家王夫之认为:“阴阳二气充满太虚,此处更无他物”,对于这一观点理 解正确的是( ) ①在根本方向上是正确的 ②属于唯心主义的观点 ③把物质归结为具体的物质形态 ④正确揭示了世界的本质和规律 A.①③ B.②④ C.③④ D.②③ 14.手机尾号 8888、6666、9999 等,对于一些人而言是幸运号码。从本质上看,这种做法 属于( ) A.古代朴素唯物主义 B.机械唯物主义 C.辩证唯物主义 D.客观唯心主义 15.孟子说:“万物皆备于我。”下列选项与这句话所蕴含的世界观一致的是 ①天地合万物生 ②形存则神存,形谢则神灭 ③存在即被感知 ④宇宙即吾心,吾 心即宇宙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6.对天体的演变,张衡认为“元者,无形之类,自然之根,作于太始,莫之于先”,朱熹 认为“万一山河大地都陷了,毕竟理却只在这里”。这两种观点分别体现了 A.主观唯心主义和客观唯心主义 B.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 C.辩证法和形而上学 D.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17.下列选项与“我思故我在”观点相一致的是( )A.未有这事,先有这理 B.吾心即宇宙,宇宙即吾心 C.死生有命,富贵在天 D.世界的本质是“绝对精神 18.明代著名思想家、文学家王守仁在《咏良知四首示诸生》一诗中写道:“人人自有定盘 针,万化根源总在心。却笑从前颠倒见,枝枝叶叶外边寻。”从哲学上看,诗人的观点属于 A.客观唯心主义 B.不可知论 C.朴素唯物主义 D.主观唯心主义 19.从远古时代开始,人们就把“天”作为人类智慧追索的对象,诗人屈原曾提出 172 个“天 问”。下列选项中,具有唯物主义倾向的是 ①理者,气之依也 ②天地合而万物生,阴阳接而变化起 ③吾心既宇宙 ④我在故 我思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20.孟子曰: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下列与材料蕴含的哲学观点相同的有 ①心生法生,心灭法灭,心染则国土染,心净则国土净 ②心外无物 ③水是万物之始 ④精神生于道,形本生于精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2021 届河北省曲阳县第一高级中学高二政治生活与哲学第 二课课时练试题答案1.A A:材料中,哲学家除了放眼世界、胸怀宇宙,但最基本的是要回答这一个问题,“这一个 问题”是指哲学的基本问题,即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A 正确。 BCD:这三项均与题意不符,排除 B、C、D。 故本题选 A。 2.D 本题考查哲学的基本问题。 ①②: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它包括思维和存在何者为本原的问题以及 思维和存在有没有同一性的问题。形存则神存,形谢则神灭认为存在决定思维,坚持了唯物 主义;人类认识是无限发展的,坚持了可知论,①②是正确的,①②不符合题意。 ③④:眼开则花明,眼闭则花寂属于唯心主义;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属于不可知论,③④错 误,③④符合题意。 故本题选 D。 3.C ABCD:对物质和意识何者是本原的问题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 C 项符合题意,其他选项均不符合题意。 故本题选 C。 4.C C: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简单地说,就是意识和物质的关系问题。它 包括两方面的内容: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的问题,对这个问题的不同回答,形成了唯物 主义和唯心主义两大派别,故哲学的两大基本派别是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C 适合题意。 ABD:这三个选项都不合题意,ABD 排除。 故本题选 C。 5.C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是对思维和存在何者为本原问题不同回答,即对物质和 意识哪个是世界的本原的不同回答,②④正确且符合题意;①③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 答案选 C。 6.A 本题考查哲学史上的“两个对子”。本题直接考查教材基础知识,没有难度,考生可根据教 材对此知识的表述直接选出。哲学上的“两个对子”是指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辩证法与形 而上学,A 正确且符合题意;其它选项都不符合题意,均应排除。故本题答案选 A。 7.A A 符合题意,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指的是人的意识能够正确认识存在。人类首次发现引力 波的过程说明人的意识能够认识太空,体现了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 B 说法错误,规律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人可以认识规律,但不能创造规律; C 说法错误,规律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所以人类科学不能提高物质的规律性; D 说法错误,“运动的规律超出人的认知范围”属于不可知论,是错误的。 故选:A。 8.A 本题考查哲学的基本问题。A:材料揭示了随着实践的发展,科学家现在可以准确预测台风登 陆的地点、经过的路线,把灾害的影响降到了最低程度,这说明思维与存在具有同一性,A 符合题意。 BC:材料只是揭示了思维与存在是否具有同一性的问题,未涉及“思维与存在何者为第一性”、 “思维与存在的辩证关系问题”,BC 不符合题意。 D:“世界观和方法论统一于哲学”不属于哲学的基本问题,D 排除。 故本题选 A。 9.A ①③:王充的观点属于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观点,认为世界的本原是物质,坚 持了唯物主义的根本方向,有力地批判了有神论的错误,①③符合题意。 ②: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揭示了物质世界的本质和一般规律,王充的观点属于古 代朴素唯物主义观点,因此②与题意不符。④:王充的观点属于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观点,它的局限是只是猜测,在当时并没有科学依据,④ 选项是王充观点的局限性,与题意不符。 故本题选 A。 10.B 题肢①中,现实世界是人的主观感觉的产物,说明了人的主观感觉是世 界的本原,属于主观唯心主义,故排除;题肢②中,现实世界是客观理念世界的模仿和分有, 说明了客观理念通过模仿,分有了现实世界,属于客观唯心主义,题肢②排除。世界是由水、 火、土、气等构成,说明了世界是由物质构成,属于古代朴素唯物主义,题肢③说法正确; 世界是由形状大小不同的原子构成的,说明了世界的本原是原子,属于形而上学唯物主义, 题肢④说法正确。本题选择 B 选项。 11.A 本题考查的是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相关知识。“形者,有生之本”说明“形”是 “生” 之本,承认了物质是世界的本原,属于朴素唯物主义观点。A 项中“心外无物”是主观唯心 主义;B 项“天地为万物之本”属于朴素唯物主义;C 项“夫形于天地之间者,物也”,也承 认“物”是世界本原,也属于朴素唯物主义;D 项中“舍天地则无以为道”,说明没有“天 地”,就没有“道”,属于朴素唯物主义。故本题选择 A 项。 12.D A:①上帝是世界的主宰和本原是唯心主义观点,A 与题意不符。 B:①上帝是世界的主宰和本原是唯心主义观点,B 与题意不符。 D:②是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观点,④是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观点,③是历史唯物主义观点,D 符合题意。 C:②是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观点,④是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观点,③是历史唯物主义观点, 唯物主义三种基本形态演进顺序应该是②→④→③,C 顺序错误。 故本题选 D。 13.A ①③:“阴阳二气充满太虚,此外更无他物”认为阴阳二气是世界的本原,属于 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的观点,在根本方向是正确的,局限性是把物质归结为具体的物质形态, ①③符合题意。 ②:材料反映的是朴素唯物主义的观点,不是唯心主义,②与题意不符。④: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正确揭示了世界的本质和规律,④观点错误。 14.D D:手机尾号 8888、6666、9999 等,对于一些人而言是幸运号码,从本质 上看,这种做法将自己的发展寄托在简单的数字上,属于客观唯心主义,D 符合题意。 ABC:古代朴素唯物主义、机械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三项均不符合题意,ABC 排除。 故本题选 D。 15.D 题中“万物皆备于我”属于主观唯心主义; ①不合题意,属于古代朴素唯物主义; ②不合题意,属于古代朴素唯物主义; ③符合题意,主观唯心主义; ④符合题意,主观唯心主义; 16.D 本题考查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分歧。D:张衡认为:“元者,无形之类,自然之 根,作于太始,莫之与先”认为物质是世界的本源,是唯物主义观点,而朱熹认为:“万一 山河大地都陷了,毕竟理却只在这里”认为“理”是世界的本源,是客观唯心主义观点,故 两种观点体现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分歧,D 符合题意。 ABC:三项均错误,ABC 排除。 17.B 此题考查对唯心主义的理解。考查学生分析理解能力,难度适中。解题时注意先明 确题干体现的哲理,再判断选择题肢体现的哲理,最后将干肢结合选择符合题意的选项。材 料中的“我思故我在”把人的主观精神夸大为唯一的实在,是主观唯心主义,“先有这理、 绝对精神”都把客观精神当成世界的本原,属于客观唯心主义,故 AD 不符合题意;“宇宙 即吾心”属于主观唯心主义,故 B 符合题意;“死生有命,富贵在天”属于客观唯心主义, 故 C 不符合题意。故选 B。 18.D D:“万化根源总在心”认为万物的根源在于人的内心,属于主观唯心主义的观点,D 符合 题意。 A:客观唯心主义是把客观精神作为世界的本原,A 不符合题意。 B:不可知论是指人的思维不能正确认识存在,B 不符合题意。 C:朴素唯物主义是认为水、气、火等具体物质是世界的本原,C 不符合题意。 故本题选 D。 19.D ②④:唯物主义认为,世界的本原是物质,先有物质,后有意识,天地合而万物 生,阴阳接而变化起和我在故我思认为世界的本原是物质,具有唯物主义倾向,②④符合题 意。 ①:“理者,气之依也”认为世界的本原是某种神秘的力量,属于客观唯心主义观点,①与 题意不符。 ③:“吾心既宇宙”认为世界的本原是人的主观精神,属于主观唯心主义观点,③与题意不 符。 故本题选 D。 20.A ①②:“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意思为:仁义礼智,并不是外界强加给 我的,而是我天生就有的,属于主观唯心主义观点,“心生法生,心灭法灭,心染则国土染, 心净则国土净”和“心外无物”认为世界的本原是人的意识,属于主观唯心主义观点,①② 符合题意。 ③:“水是万物之始”认为世界的本原是物质,属于唯物主义观点,③与题意不符。 ④:“精神生于道,形本生于精”属于客观唯心主义观点,④与题意不符。

资料: 7.8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