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南阳市2019-2020高二历史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Word版附答案)
加入VIP免费下载

河南省南阳市2019-2020高二历史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Word版附答案)

ID:276413

大小:4.25 MB

页数:7页

时间:2020-07-17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南阳市 2020 年春期高中二年级期终质量评估 历 史 试 题 第Ⅰ卷(选择题 共 60 分) 一、选择题(共 40 小题,每小题 1.5 分,共 60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 符合题目要求的) 1.历史学家研究发现,春秋时期在政治上活动的 516 人,出身低微的占 26%;战国时期在政 治上活动的 713 人,出身低微的占 55%。这种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百家争鸣局面出现 B.官僚政治已经形成 C.贵族政治彻底结束 D.东周权力关系变化 2.下表为汉代政治家提出的思想主张。这些主张体现出的共同的治国策略是 时期 政治家 主 张 汉文帝时期 贾 谊 欲天下之治安,莫若众建诸侯而少其力。力少则易使以义,国小 则亡邪心。令海内之势如身之使臂,臂之使指,莫不制从 汉景帝时期 晁错 昔高帝初定天下……大封同姓……分天下半……削之,其反亟, 祸小:不削,反迟,祸大 汉武帝时期 主父偃 愿陛下令诸侯得推恩分子弟,以地侯之。彼人人喜得所愿,上以 德施,实分其国,不削而稍弱矣 A.无为而治 B.强干弱枝 C.郡国并重 D.重视儒术 3.董仲舒哲学之“天”的属性是由道德之天、自然之天、神灵之天三者相结合的混合体,三者 相辅相成、密不可分,道德之天是核心,“仁”是“天”的精神,“天”是“仁”之表象。董仲舒这 样构建“天”的目的是 A.神化儒学,强调“独尊儒术”的必要 B.吸收道家、阴阳家学说改造儒学 C.利用儒家的仁德之政解决现实需要 D.论证“天人合一’’‘‘君权神授”观念 4.孔子不以族源作为辨别华夷的首要标准,认为华夏之作为违背礼乐文明则应贬其为夷狄, 夷狄之作为符合礼乐文明则应褒其为华夏。孔子的态度说明 A.华夷观念已经不复存在 B.文化认同成民族间纽带 C.华夏已被周边民族同化 D.血缘关系失去政治意义- 5.西晋之初,沿用汉魏旧制设置大学,太学生中既有高门大族子弟,也有寒门庶族子弟;晋武 成宁二年(276 年)建立了专门教育“国之贵游子弟”的贵族学校“国子学”;惠帝元康元年(291 年)明确规定五品官以上的子弟入国子学,六品以下的子弟入太学。国子学的出现反映了 A.门阀士族势力的兴起 B.古代教育的专业化发展趋势 C.当时商品经济的发展 D.地主阶级与农民阶级的矛盾 6.唐初,三省长官都是宰相,后来发生了两种变化:一是皇帝选拔中级官吏出任宰相;二是 执掌行政职能的尚书省地位下降,与决策职能相关联的中书省、门下省地位上升。这表明 A.三省六部制基本上已被废除 B.政府的行政效率极大提高 C.君权与相权的关系有所调整 D.中书省、门下省决策权扩大 7.唐朝吴道子在创作宗教画时总是按照生活的逻辑,自由地对宗教人物作现实的加工。如他 在《送子天王图》中,将武将的脸型与唐代武士俑的面貌画得完全一致;他在千福寺的壁 画里,把菩萨画成自己的样子。这表明吴道子的宗教画 A.重视吸取外来的美术风格 B.具有明显的世俗化倾向 C.注重表现人物的神韵意趣 D.代表了唐朝的绘画成就 8.唐代谏官,多由门下省长官选取有学问、有气节的人充任,他们随从在宰相身旁,宰相有 时不便同皇帝讲的话,多由谏官来讲。这反映出唐代谏官制度 A.有助于决策层沟通和谐 B.改变了三省的运行机制 C.开创了民主政治的先河 D.有效限制君主独断专行 9.北朝时,嗜好奶类制品的北方人常常嘲笑南方人的喝茶习俗。唐中期,北方城市中,“多开 店铺,煎茶卖之,不问道俗,投钱取饮。其茶自江、淮而来,舟车相继,所在山积”。据此 可知,唐中期 A.国家统一使南茶开始北运 B.南北方饮食习惯趋于一致 C.南方经济水平已超越北方 D.南方经济文化影响力上升 10.宋代苏轼曾尖锐地指出:“国家自近岁以来,吏多而缺少,率一官而三人共之,居者一人, 去者一人,而伺之者又一人,是一官而有二人者,无事而食也。”这种状况的出现根源于 A.五代十国遗留下众多的历史问题 B.宋代统治者增加科举取士名额 C.宋代统治者加强专制统治的举措 D.宋代统治者推行无为而治政策 11.杨宁一先生在《历史学习新视野》中说:“元以前各朝代的地方行政,无论实行两级制还 是三级制,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中央与一级地方行政区之间空档过大的缺陷……而元代行 省既是一级地方行政机构,本身又具有中央派出机构的特点……使全国的行政体制基本上 做到了上下结合、浑然一体。”杨宁一先生在这里主要是说 A.行省制合理地划分了中央与地方的权力 B.行省是中书省派出的地方行政机构 C.行省的设立是为加强对地方的军事控制 D.行省有效地弥补了中央与地方的空档 12.据《宋史·地理志》的记载,宋代各地贡绢州数量列表如下,这一现象说明 分布地区 贡绢州数 该地区州数 贡绢州数占该地 州数比例 贡绢州数占全国贡 绢州数比例 华北地区 49 68 72.1% 21% 四川地区 21 62 33.9% 9% 江南地区 24 93 25.8% 10% A.华北地区丝织业分布较普遍 B.华北地区的丝织业最为发达 C.我国经济重心尚未完成南移 D.政府征收赋税以丝织品为主 13.在宋朝,中央政府设转运使主管路级行政区的财赋,除神宗元丰改制时以外,宋朝始终没 有放弃对转运使财赋转运的审计权,而且南宋还采用逐级申报财政的办法来对转运使进行 监督。这表明在宋朝 A.中央以转运使监督地方行政长官 B.政府重视完善地方军政体系 C.财权是中央控制地方的重要手段 D.中央注重对地方的财政支持 14.在福建馆藏的康熙四十三年至乾隆十二年的 33 件借贷文书中,谷物借贷 23 件,约占 70%, 货币借贷 10 件,约占 30%。在乾隆十七年至道光三十年的 1 3 1 件借贷文书中,谷物借贷 仅 24 件,约占 18%,货币借贷 107 件,约占 82%。这一变化反映出当时 A.货币地租已取代实物地租 B.商品经济获得了发展 C.商业发展改变了经济结构 D.农民的负担不断加重 15.清朝时,军机处起草的诏旨密封后往往不经内阁、部院,而直接由驿马传递地方督抚的, 称为“廷寄”,直接交中央各部院的,称为“交片”,地方督抚密折奏事也可经军机处直达皇 帝。材料表明清朝政治形态的特点是 A.地方具有较好的自治性和能动性 B.中枢机构之间彼此牵制 C.军机处代替内阁成为中央官署 D.高层政治决策具有封闭性 16.明朝洪武年间,都察院下设 13 道监察御史,职纠内外官员。监察御史秩正七品,官阶虽 低,威权甚重,外出巡按,号称“代天子巡狩”,“大事奏裁,小事立断”,历代均不能望其 项背”。这一官职的设置 A.以大驭小体现古代政治特色 B.开启中国古代地方监察体制 C.是制约相权膨胀的理性措施 D.是专制制度不断强化的产物 17.乾隆五十二年,皇帝写了这样一首诗:“间年外域有人来,宁可求全关不开;人事天时诚 极盛,盈虚默念惧增哉。”乾隆帝这一思想的深远影响是 A.使中国落后于世界发展潮流 B. -定程度上保障了国家安全 C.阻碍了古代小农经济的发展 D.抑制了明清时期的社会转型 18.明朝中后期,传统的经典读物越来越少,以戏曲、小说和日用类书籍为主的通俗读物所占 比重越来越大,大部分图书都有很多注释和注音。这一变化折射出 A.刻印技术取得了突破性发展 B.士人价值追求发生改变 C.商品经济助推大众文化传播 D.通俗文化成为主流文化 19.有人在评价领事裁判权时说:“它直接触发了近代中国诉讼法制的改革……也促使西方的 各种部门法传入中国,从而开阔了中国人的法律视野,导致了近代中国诉讼法律观念和思 想的深刻变化。”以下对领事裁判权的理解正确的是 A.客观上促进了中国司法与国际接轨 B.是一项符合时代需要的法律规定 C.实现了中国由人治走向法治的进程 D.直接引发了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潮 20.煤油,在 19 世纪 60 年代只有极少量为供应外国侨民需用而输入中国。1878 年的输入量是 1 570 万升,1891-1893 年平均每年煤油输入量已增加到 1 亿 7 千 6 百余万升。这种变化. 反映了 A.中国人生活习惯发生了质变 B.外国侨民数量的增多 C.中国进一步被卷入世界市场 D.世界科技进步的推动 21.清朝的省级最高行政长官是总督和巡抚,督抚多由满洲贵族担任;而从 1860 年到 1864 年, 汉族官僚曾国藩组建的湘军集团中先后有 21 位将领担任督抚。这一变化反映出 A.清朝满汉矛盾最终得到解决 B.清政府利用湘军来开展洋务运动 C.汉族官僚开始掌握中央政权 D.太平天国运动影Ⅱ向清朝军政局面 22.清光绪年间,有大臣上奏称:“棉布为中国自有之利,本无须取给子外洋,乃洋人以机器织 成, 幅宽盾(质)细,价廉而适于用,人皆便之,反弃土布而不用。其夺我之利,实为最巨。”此 现象反映了 A.自然经济日渐解体 B.棉纺织业彻底衰败 C.经济结构全面转型 D.农产品开始商品化 23.鸦片战争以来,不平等条约多以割地、赔款、开埠通商为基本内容,而《辛丑条约》却不 再有割地、开埠等,虽有赔款,也并非列强的主要目的所在。这一变化 A.反映了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 B.说明帝国主义列强侵华策略的转变 C.说明中国已被列强瓜分完毕 D.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列强在华势力 24.从 1849 年到 1 91 1 年,清政府财政收入中农业税收入所占比重由 77%下降到 16%,而工商杂 税收入(包括盐课、关税、厘金、官业收入、杂税等)所占比重则由 23%上升到 69%。影 响清政府财政收入结构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A.民族资本主义得到进一步发展 B.清政府放弃了重农抑商政策 C.中国对外贸易由入超转为出超 D.近代中国经济结构发生变化 25.对孙中山的民族主义思想,有的学者认为,孙中山民族主义提出的社会根源是中华民族灾难 日甚,清朝政治腐败不堪和流传会党中的“反清复明”的民族意识;也有的学者认为,孙 中山民族主义从思想渊源上说中国传统文化影响更多一些,这与孙中山的经历有关,更是 当时社会主要矛盾所决定的。上述评论都旨在强调 A.传统文化对孙中山思想的影响 B.外部因素对孙中山思想的影响 C.时代潮流对孙中山思想的影响 D.社会环境对孙中山思想的影响 26.美国学者石约翰对《清季外交史料》中“主权”二字的出现频率进行统计,发现从 1 875 年 至 1894 年间,“主权”二字仅在每百页拙现“一次”,而从甲午之后的 1895 年起,“主权” 二字的出现频率显著增加。这反映出 A.晚清政府坚持“天朝上国”的观念 B.甲午战后民族意识逐渐觉醒 C.甲午中日战争是近代中国分水岭 D.西方的“主权”思想传人中国 27.“铁壁合围难突破,暮色苍茫别红都,强渡湘江血如注,三军今日奔何处。娄山关前鏖战急, 遵义城头赤帜竖。舵手一易齐桨橹,革命从此上新途。”对该诗解读正确的是 A.“铁壁合围”是指国民党对中央苏区进行的第五次“围剿” B.“别红都”是指红军离开井冈山根据地进行战略转移 C.“舵手一易”是指遵义会议确立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 D.“上新途”是指中共开始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民主革命道路 28.金冲及在《转折年代》中以近乎白描的手法再现了 1 947 年中国社会的面貌。有一份杂志刊 载了一幅中美贸易的漫画,画的是长嘴鹤在一只长颈瓶里喝水,对蹲在旁边的猫说:“我们 是平等的,都可以自由地在这瓶里喝水。”材料表明 A.中国获得了与美国平等的国际贸易地位 B.美国以其经济优势获得隐性的贸易特权 C.近代以来的不平等条约的影响依然存在 D.中国在中美贸易中处于不利的逆差地位 29.中国近代某革命政府下达部队动员令,宣布其军事战略为:“先定三湘,规复武汉,进而与 我 友军会师,以期统一中国,复兴民族。”依据该战略展开的军事行动 A.收回了列强在中国的部分权益 B.推翻了清王朝的专制统治 C.揭开解放战争解放南京的序幕 D.成为中华民族复兴的转折点 30.“俄罗斯革命常被用来和中国相比,但们的差异至今还是显而易见:布尔什维克首先夺取了 城市,然后在农村实行集体化;中国共产党则相反,先农村而后攻占城市。”这里的“差异” A.由两国革命的不同性质导致 B.都是共产国际指导的结果 C.都发展了无产阶级革命理论 D.导致了两国革命结局不同 31.美国学者史华慈说:“在苏维埃阶段,毛泽东把全部精力用在湖南和江西农村战略方面, 但他承认这是对城市无产阶级运动的辅助。当毛泽东在西北树立了精神领导权时,他的无 产阶级概念已经具有新的内容。”这里的“新的内容” A.属于新民主主义理论的组成部分 B.为即将成立的新中国作了准备 C.论述了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理论 D.阐述了“工农武装割据”革命理论 32.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通过的《共同纲领》明确了彻底完成新民主主义革 命的任务,但没有把社会主义前途明确写进条文。这主要是基于 A.建设新民主主义社会的现实需要 B.建立爱国统一战线的政治目标 C.鼓舞全国人民继续争取独立民主 D.社会主义革命的任务仍然艰巨 33.在制定第一部宪法的过程中,中国共产党根据实际情况采取分层次的讨论方式:精英讨论 和大众讨论;文字改革中,中国共产党与民主党派、知识分子进行了平等充分的协商,甚 至改变自己拼音文字的价值偏好,采取汉语拼音方案。这些立体式协商民主模式 A.是中国共产党执政的起点 B.体现了人民当家作主的民主本质 C.是新中国协商民主的开端 D.使新中国政权组织原则得以确立 34.1962 年同 1960 年相比,中国工业产值在工农业总产值中所占的比例,下降 17 个百分点。 重工业产值占工业总产值的比例下降 4.7 个百分点。据此可以推知 A.中国工业的增长速度减缓 B.计划体制阻碍了经济发展 C.国民经济结构进行了调整 D.“大跃进”导致经济持续衰退 35. 1952 年,周恩来认为当今世界应划分为两大阵营(帝国主义阵营和社会主义阵营)、三类国 家(帝国主义国家、民族主义国家和社会主义国家),并指出世界局势不是“简单的两大阵 营对立,没有什么工作可做”。这说明当时的中国 A.已放弃“一边倒”的外交策略 B.强调独立自主政策的必要性 C.切实推进新型区域外交合作 D.不单以意识形态为外交准则 36.邓小平说:“中央确实是不干预特别行政区的具体事务的,也不需要干预。但是,特别行政 区 是不是也会发生危害国家根本利益的事情呢?……那个时候,北京过问不过问?如果中央把 什么权力都放弃了,就可能会出现一些混乱,损害香港的利益。”这一讲话的重点是 A.丰富“一国两制”内涵 B.设定香港自治底线 C.肯定“港人治港”方针 D.消除香港分裂势力 37.下表为我国民法典编纂的基本历程,其反映出 时间 内容 1979 年 第三次起草民法典 1 987 年 颁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 1 995 年 颁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担保法》 1 999 年 颁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 201 7 年 颁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总则》 2020 年 颁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A.改革开放后中国进入建设法治化社会的新时期 B.改革开放后逐步建成了比较完备的法律体系 C.民法典伴随经济发展需要加快制定、不断完善 D.单行法的颁行适应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 38.“南方谈话”是在总结国内风波和国际变局、分析国内外形势发展和我们所面临挑战的基础 上产生的,既有政治上的鲜明性和针对性,也有理论上的深刻性和创造性,它把邓小平理 论提升到了新的高度,是邓小平理论走向成熟的集大成之作。邓小平“南方谈话” A.提出和平发展是当今世界两大主题 B.首次提出社会主义可以搞市场经济 C.确立了邓小平理论为党的指导思想 D.打破了认识误区,坚定了改革信心 39.1953 年,新中国开始了第一个五年计划,将东北作为建设的重点;1 979 年,国家对广东 实行特殊政策和灵活措施,使之成为对外开放的前沿。影响这些地区成为不同时期经济建 设重点的共同因素在于 A.都有重工业基础 B.都有丰富的煤铁资源 C.都易获取技术支持 D.都是著名的侨乡 40.下图是 2010 年中国前十大货物贸易伙伴货物贸易比重图(数据来源:中国海关统计)。这 说明我国 A.与新兴市场贸易持续增长 B.多元化外贸格局逐步形成C.在 WTO 的话语权将扩大 D.国际市场竞争力不断增强 第 II 卷(非选择题 共 40 分) 二、非选择题(共 40 分,其中 41 题 12 分,42 题 12 分,43 题 16 分) 41.(12 分)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由郡、县、乡、里组成的郡县制,是春秋战国以来逐渐发展起来的一种政治体制。 它和西周分封制的区别,主要是:一、封国的君位和贵族职位都是世袭的,而郡守、县令则可 以随时由朝廷任免;二、郡县必须直接接受朝廷的命令和监督,而封国对王朝则不一定。 ——摘编自白寿彝主编《中国通史》 材料二 新朝代(汉)遇到的第一个大问题是帝国跨地过广,不能全部由中央集体管制,于 是采取了一种“斑马式”的省级组织;有些地区秦朝所设郡县仍原封不动地任其存在,其他地区 则派遣新任命的王侯,世守为业。帝裔里的近亲,亦即刘家的叔伯、兄弟、从兄弟等封为王, 功臣中之卿相则封为侯。他们的领域和直隶于中央的郡县犬牙相错。这种互相监督的局面避免 了秦朝的过度集权,可是这也不是全面退却,有意在长期内再构成战国期间的纷争局面。 一摘编自黄仁宇《中国大历史》 (l)根据材料一,概括秦朝郡县制的主要特点。(6 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斑马式”的组织所指的制度,并分析该制度的影响。 (6 分) 42.(12 分)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 善观水者,必观其澜。明末清初以来,中国社会发生深刻变化。一些有识之士,勇 立潮头,审时度势,引领时代。下列代表人物的言论所体现的思想作为时代精神,推动了中国 社会的进步。 代表人物 生活年代 言论 顾炎武 1613-1682 文之不可绝于天地间者,日:明道也,纪政事也,察民隐 也,乐道人之善也,若此者,有益于天下,有益于将来。 ——《日知录》 魏源 1794-1857 广东互市二百年,始则奇技淫巧受之,继则邪教毒烟受之, 独于行军利器则不一师其长技,是但肯受害不肯受益也。 ——《海国图志》 陈独秀 1879-1942 本志主旨,固不在批评时政,青年修养,亦不在讨论政治, 然有关国命存亡之大政,安忍默不一言? ——《新青年》3 卷 5 号《答顾颉刚》 (1)根据材料并结合学学知识,分析指出三位代表人物言论分别反映的社会问题及主张。(6 分) (2)根据材料结合所学,指出明末清初以来中国社会发生的深刻变化,简析这些有识之士能 引领时代的原因。(6 分) 43.(16 分)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就中国来讲,汉、唐、宋、元这几个领先世界的朝代的外贸多出现国际贸易逆差, 处于通货纯流出的状态。只是到了明代和清代前中期,出现了历史性的反转;中国在国际上变得 “只卖不买”,至少是“多卖少买”。我们卖出自己的产品,而且往往卖得很廉价,价格很有“竞 争力”,却不买或很少买外国货,只愿收银子。于是出现巨额的顺差,外边的白银大量涌进中国, 最初是日本银,后来更是海量的拉美银,形成了所谓的“白银时代”。……与汉、唐、宋、元那 时“富国(相对于交往对象而言)的逆差”形成对照,明清时期所谓的“白银时代”其实是“穷 国的顺差”。 —摘编自秦晖《古商路上的逆差贸易》 材料二 1978 年,中国货物贸易的进出口总额为 206.4 亿美元,其中出口额为 97.5 亿美元, 进口额为 108.9 亿美元,占世界同期货物贸易的比重不足 1%,排名世界第 32 位。2013 年,中 国货物进出口总额为 4.16 万亿美元,其中出口额为 2.21 万亿美元,进口额为 1.95 万亿美元, 贸易顺差为 0.26 万亿美元。中国经济总量已位居世界第二位,成为第一大出口国、第二大进口 国……占世界经济的份额明显上升。……2012 年的外资企业联合年检显示,占中国企业总数量 3%左右的外资企业,创造的工业产值占全国工业产值的 25%,创造的税收占全国税收的 20%。 2001 年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以来,中国企业对外投资的步伐不断加快。对外直接投资涉及贸易、 生产加工、资源开发、交通运输、承包工程、农业及农产品综合开发、医疗卫生、旅游餐饮和 咨询服务等领域。近年来,中国企业对外投资大项目不断增加,技术含量日益提高,以高铁、 通信网络、应用软件等高科技产品的开发为主的高科技企业在全球布局。 一摘编自高德步、王钰《世界经济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明清时期对外贸易的变化并分析原因。(6 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对外贸易的特点并简析成因。(10 分) 2020 年春期高中二年级期终质量评估 历史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共 40 小题,每小题 1.5 分,共 60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 合题目要求的) 1------10 DBCBA CBADC 11----20 DACBD DACAC 21-----30 DABDD BABAC 31----40 AABCD BCDCB 41.(1)主要特点:郡县官吏由中央任免;郡县官吏须服从中央命令;接受中央监督。(6 分) (2)制度:郡国并行制。(2 分) 利:在西汉初期促进了地方经济的恢复发展;维护了西汉初期社会和政权的稳定。 弊:诸侯国的独立不可避免地要与中央皇权产生矛盾,并对皇权和国家统一构成威胁。(利弊各 2 分) 42(1)顾炎武:宋明理学脱离社会现实;提倡经世致用。 魏源:西方列强入侵,清廷昧于大势;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 陈独秀:民族危机严重,民主共和徒有虚名;提倡思想启蒙。(6 分) (2)变化:中国处于社会转型时期;封建制度衰落;新经济因素出现并有所发展;批判性新儒 学出现;列强侵略不断加深;西学东渐。(3 分) 原因:关注现实,以天下为己任;顺应时代,开拓创新;文化自觉,富于批判精神;才学卓越,善于吸 纳其他文明。(3 分) 43. :(1)变化:巨额的贸易顺差(2 分) 原因:中国产品物美价廉;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民众消费能力较低;闭关锁国政策;新航路开 辟与世界市场的拓展。(4 分) (2)特点:贸易顺差不断扩大;进口、出口贸易额大幅增长;出口项目与方式多元化;对外贸易产 品技术含量不断提升;积极主动拓展海外市场;占世界经济的份额明显上升。(5 分) 成因:实行改革开放;推行外向型发展战略;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建立比较 完整的工业体系;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产品不断升级换代;经济全球化的迅猛发展。(5 分)

资料: 10.8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