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西城区2020届高三历史5月诊断性试题(Word版附答案)
加入VIP免费下载

北京市西城区2020届高三历史5月诊断性试题(Word版附答案)

ID:264612

大小:3.04 MB

页数:13页

时间:2020-05-30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北京市西城区诊断性测试 高三历史 第 1 页(共 13 页) 西 城 区 高 三 诊 断 性 测 试 历 史 2020.5 本试卷共 8 页,100 分。考试时长 90 分钟。考生务必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 作答无效。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一部分 本部分共 15 题,每题 3 分,共 45 分。在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最符合题目 要求的一项。 1.清代学者赵翼指出,《周礼》中记载置县本自周始,“盖系王畿千里内之制,而未及于 侯国。若侯国之置县,则实自秦始。”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①中国置县的历史非常悠久 ②西周时分封与郡县制并行 ③诸侯国置县动摇了分封制 ④秦始皇时期开始设立县制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③④ 2.计量方法已被引入历史研究领域。据统计,在一部记录某位思想家言行的著作中,提到 “仁”109 处、“礼”78 处、“道”(通“导”)60 处、“德”40 处、“义”25 处、“命”21 处等。该著作最有可能是 A.《论语》 B.《道德经》 C.《诗经》 D.《韩非子》 3.生产工具是生产力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下图为某同学绘制的“古代中国耕作与灌溉工 具的发展”示意图。标序号的内容中有一处时代对应错误,它是北京市西城区诊断性测试 高三历史 第 2 页(共 13 页) A.① B.② C.③ D.④ 4.徐光启与利玛窦合作翻译了《几何原本》的前六卷。徐光启评价这本书:“方圆平直之 情,尽规矩准绳之用也”,“此书为益,能令学理者祛其浮气,练其精心;学事者资其定 法,发其巧思”,“此书为用至广……窃意百年之后必人人习之”。可见,该书的翻译 ①总结了中国的传统科技 ②有利于中外文化的交流 ③批判了清初的社会现实 ④体现了经世致用的思想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5.史料记载:“世祖章皇帝(顺治帝)亲政之初,即日至票本房,使大学士在御前票拟。 康熙中虽有 拟旨之例,而机事仍属 。雍正以来,本章归内阁,机务及用兵皆 承旨……亦只供传述缮撰,而不能稍有赞画于其间矣。”其中空白处依次应填入 A.南书房——内阁——议政王大臣 B.南书房——宰相——军机大臣 C.中书省——南书房——参知政事 D.南书房——内阁——军机大臣 6.1887 年,士人何惠荃在《拟重纂海国图志凡例》中说:“(《海国图志》)各国沿革之 始末,建置之永促,略焉弗详”,“国势之兴衰,岛屿之启辟……夷情之聚散,战舰之 坚脆……三十年中一大变焉”,并言“是编专为办理洋务而纂”。据此可知,何氏重新编 纂《海国图志》的原因是 ①原书的部分内容不够详尽 ②国际形势发生了重大变化 ③试图为洋务运动提供助力 ④受到日本明治宪法的影响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北京市西城区诊断性测试 高三历史 第 3 页(共 13 页) 7.1901 年,清政府宣布将“通商惠工”作为基本国策;1903 年,清政府成立了商部,同 时参照英、日商法,制定了中国第一部具有商法性质的《商律》,还根据商人出资办实 业的情况给予相当的官衔。这说明 A.朝廷开始放宽民间办厂限制 B.清末新政中进行了政策调整 C.晚清政府用法治取代了人治 D.民族资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 8.有学者评价民国的某时期:时间虽不长,却“完成了近代中国历史发展的选择模式”, 也原则上完成了“以争取独立、民主为主要任务到以建设现代化的中国为主要任务的历 史性转变”。下列事件,属于该时期的是 A.1919 年五四运动爆发 B.1925 年国民政府在广州成立 C.1935 年遵义会议召开 D.1947 年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 9.武汉是一座历史文化名城,见证了中国历史发展的轨迹。以下图片,按其反映的历史事 件的先后排序,正确的是 ①保卫大武汉 ②武昌起义 ③武汉长江大桥通车 ④创办汉阳铁厂 A.②①④③ B.②④①③ C.④②①③ D.④③①② 10.文艺复兴时期,但丁、彼特拉克、薄伽丘等以托斯卡方言进行写作。很多作家在作品中北京市西城区诊断性测试 高三历史 第 4 页(共 13 页) 拥护中央集权、反对封建割据,写作语言也从拉丁文转向本民族语言。由此可以看出 A.人文主义是文艺复兴的核心 B.近代民族国家意识正在形成 C.其目标是反对封建君主专制 D.这些作品属于浪漫主义风格 11.以下材料,出自英国《权利法案》和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的分别是 ①“凡未经议会同意,以国王权威停止法律或停止法律实施之僭越权力,为非法权 力。” ②“帝国依据本宪法规定在联邦领土内行使立法权,帝国法律应高于各邦法律。” ③“共和国总统,由参议院与众议院联合而成的国民议会,依绝对多数票选出。总统 任期七年,连选得连任。” ④“(命令、决议或表决)须由总统批准,如总统不批准,则按照关于议案所规定的 规则和限制,由参议院和众议院三分之二议员重新通过。” A.①和③ B.①和④ C.②和③ D.②和④ 12.1921 年,甘地提出:“每一国家都需要有代表性的旗帜……因为旗帜代表一种理 想。”同年,体现他思想的三色自治旗诞生。其中,红色代表印度教、绿色代表回教、 白色代表其他宗教,旗帜正中绘有纺车图案。据此推测,甘地的“理想”是 A.将“食盐进军”与发展民族工业相结合 B.以“仁爱”作为主旨进行“消极抵抗” C.在西方物质文明的基础上发展传统经济 D.通过民众的团结和经济的自主争取独立 13.苏联领导人布哈林曾指出:“如果说我们过去关于社会主义制度发展的想法是,实行北京市西城区诊断性测试 高三历史 第 5 页(共 13 页) 无产阶级专政以后我们立即消灭市场,从而立即消灭资本主义经济和立即实行计划经 济,那么在这里我们是错了。不是立即,而是通过排挤、战胜和改造等一系列过渡的 形式。”这里的“错”是指 A.没收地主和皇室土地,实现土地国有化 B.取消农产品的义务交售制,实行收购制 C.实行余粮收集制,取消货币和商品贸易 D.斯大林实行农业集体化和计划经济体制 14.1946 年,美国驻苏代办乔治·凯南给国会发了 8000 字左右的长电报,它通过分析俄 罗斯的民族性、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根本矛盾、马克思主义为何首先在苏联大获成 功等深层问题来判断苏联对外政策的逻辑,进而指明美国对苏政策的方向。这封电报 ①强调意识形态的对抗 ②是“冷战”开始的标志 ③蕴含遏制苏联的思想 ④直接推动了北约的成立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15.右图漫画中,世界经济由三方支配:山姆大叔及其得意洋洋的鹰,越来越重的日本以及 欧洲 12 国集团,站台上写着他们各方的购买力数额。 以下时代,符合该漫画情形的是 A.19 世纪 70 年代 B.20 世纪 20 年代 C.20 世纪 50 年代 D.20 世纪 70 年代北京市西城区诊断性测试 高三历史 第 6 页(共 13 页) 第二部分 本部分共 5 题,共 55 分。 16.(12 分)唐宋时期的融与合 材料一 “李唐起自西陲,历事周隋,不唯政制多袭前代之旧,一切文物亦复不闻华夷, 兼收并蓄。”北朝的胡人君主,都有大单于和中国皇帝的双重身份。唐太宗继承了同样的传 统,一身兼中国大皇帝和草原上天可汗。在“回纥以南,突厥以北”有特辟的交通路线引 向长安,号称“参天可汗道”。唐朝周边的许多地区实际上仍由原来地方族群的领袖管理, 他们有“大都督”、“大都护”这一类的名称,甚至还加上唐室中央政府的官衔。 材料二 南宋时期开始流行“天上天堂,地上苏杭”的谚语。地处江南的苏州、杭州 两地,已成为当时人们最为向往的富庶繁盛的都会。江南一带也当之无愧地成为华夏九州 之内经济最发达、文化最先进的区域。这与广大北方移民的参与密不可分。南宋时期经济 与文化飞速发展,在中国历史上具有重要贡献。而经学和建立在经学基础上的儒家思想则 是宋代文化的最高峰。 (1)结合材料一,归纳唐前期处理民族关系的特点。(4 分) (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说明南宋时期“经济和思想”发展的表现及其在中国历史上 的贡献。(8 分)北京市西城区诊断性测试 高三历史 第 7 页(共 13 页) 17.(10 分)“她”字的诞生 1823 年,来华传教士马礼逊在其出版的首部中文英语语 法书中,因汉语里没有字与“she”相对应,他将其译为“他 女”。 1864 年,传教士罗存德在为教会女子学校编写英语文法书 时,可能受到广东话或客家话影响,将所有的第三人称都译成 了“佢”。1878 年,曾求学英国的广州人郭赞生将传统的“伊” 字用于翻译女性代词。 1918 年,周作人指出:刘半农曾提起创造一个“她”字, 但用新字在印刷时需要铸很多铅字很不方便,所以暂不提倡, 而可用“他女”暂代。在一些响应者看来,这个字本身就是女子 独立和与男子平等的象征符号。 1919 年,《新青年》刊登了《英文“she”字译法的商榷》一 文。此后“伊”字指代 she 的方案产生了较大影响,同时“她” 也为更多的人所了解。5 月 20 日,白话诗人康白情在《晨报》 上发表《北京学生界男女交际的先声》,成为在报刊上正式使 用“她”字的第一人。1920 年,留学英国的刘半农以诗作 《教我如何不想她》表达了对祖国深深的思念。20 年代中期以 后,“她”字大量流行开来。 (1)依据材料,概括女性新代词发生的变化。(4 分) (2)结合所学,分析“她”字出现的原因,并简述其历史意义。(6 分) 18.(8 分)红军公田制度 1931 年,鄂豫皖苏区正式实行“红军公田制度”,先后颁布了若干文件,具体规定如 下:“每乡留一石至五石为红军公田,分给红军中由白色区来的贫苦农民和俘虏哗变加入 红军的士兵。”分配土地时应“首先把红军的田分好”,红军公田“不要山地,顶好路边的 好田”;公田的耕种“由乡苏维埃负责召集当地群众举行会议讨论代耕办法,顶好由代耕人 针对画中老太教训女子“社交 国事女孩儿家不准开问的”,作 者题词道:“这种束缚女子的 言语,她再愿意服从的么”。 ——原载《解放画报》1921 年 10 月第 16 期北京市西城区诊断性测试 高三历史 第 8 页(共 13 页) 公举一二人经常负看管责任”;收获的产品“代耕人得十分之三,红军得十分之七”等。 1931~1932 年鄂豫皖苏区人口总数及红军战士人数表 时间 苏区人口总数 苏区红军战士人数 1931 年 4 月 250 万人 正规红军 2 万人 1932 年 6 月 350 万人 正规红军 4.5 万人,地方武装 20 余万人 结合材料和所学,对鄂豫皖根据地实行的“红军公田制度”进行评析。北京市西城区诊断性测试 高三历史 第 9 页(共 13 页) 19.(12 分)任何道德都是具体历史时代的产物。 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在《理想国》中提出公民应具有“四主德”,即智慧、勇敢、节制 和正义。具有智慧之德的人担任统治者,负责治理国家;具有勇敢之德的人担当卫国者; 具有节制之德的人从事生产。智慧是最高的德性,节制是最低的德性,勇敢居中。这三种人 各具其德、各守其责,国家就具备了正义的德性。亚里士多德则强调公民对政治的参与, 公民有修身、修政的道德责任。 欧洲中世纪,“君权神授”的国王享有世俗权利,臣民对国王是依附和从属关系。基督 教神学的奠基者圣·奥古斯丁在四主德的基础上,提出爱上帝是一切美德之源。基督教还宣 扬“上帝面前人人平等”、“爱一切人”,并通过一系列戒律来规范人们的行为,将忏悔、祈 祷、诵经等作为个人道德修养的重要手段。 18 世纪,孟德斯鸠提出:品德“不是道德上的品德,也不是基督教上的品德,而是政 治上的品德”,这种政治品德就是爱祖国、爱平等、爱法律,这种爱是民主国家特有的,只 有民主国家,政府才由每个公民负责。英国经济学家亚当·斯密认为,道德学的惟一目标 是使国家富强和人民幸福。物质生产的发展有助于提高公民的道德水平,促进公民的自由、 平等与幸福。他强调人的本性是自由活动,坚信公民对个人利益的追求将会增进社会的整 体利益。 结合所学,解读“西方道德观念的发展变迁”。 要求:提取信息充分;总结和归纳准确、完整;解释和分析逻辑清晰。北京市西城区诊断性测试 高三历史 第 10 页(共 13 页) 20.(13 分)从“标准轨”到“可变轨” 材料一 由于煤矿马拉煤车的轮距长久以来都是 4 英尺 8 英寸(1435mm),史蒂芬孙 设计第一条主要用于运货载客的铁路时,采用了这一既有轨距。1846 年,英国政府颁布法 令,将其规定为英国铁路的标准轨距。欧洲大陆早期的铁路大多数都是靠英国的资金、用 英国的技术修建的,因此也采用了英国的标准,只有俄国等个别国家例外。部分出于军事 防御原因,俄国的轨距比欧洲其他国家的宽。美国 19 世纪末按此标准铺设的铁路长度已占 到全国铁路总长度的 87%,铁路网一体化开始形成。1937 年,1435mm 轨距被国际铁路协 会规定为国际通用的标准轨距,现主要分布在东亚、西亚、北非国家,以及欧洲大多数国 家和部分美洲国家。 材料二 尽管中国在国内统一采用标准轨距,但陆上邻国大都采用其他轨距。中国的 跨境铁路运输与建设都面临轨距差异造成的障碍,与陆上邻国的轨距差异限制了中国向外 发展的地理空间。博鳌亚洲论坛 2018 年年会“未来的交通”分论坛上,中国中车集团有限 公司董事长刘化龙表示,中车将在 2020 年左右推出一款时速 400 公里且可变轨距的高铁。 届时,北到俄罗斯、南至东南亚,高铁轨距都能实现快速切换。 (1)阅读材料一,概述“标准轨距”的发展历程;(3 分)并评价其带来的影响。(4 分) (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说明“可变轨高铁”提出的背景。(6 分)北京市西城区诊断性测试 高三历史 第 11 页(共 13 页) 西 城 区 高 三 诊 断 性 测 试 历史参考答案 2020.5 第一部分共 15 题,每题 3 分,共 45 分。 1.B 2.A 3.B 4.C 5.D 6.A 7.B 8.D 9.C 10.B 11.A 12.D 13.C 14.C 15.D 第二部分共 5 题,共 55 分。 16.(12 分) (1)特点:民族政策开明,不区分华夷、兼收并蓄,对汉族和少数民族的制度和传统 都有所继承;治理方式灵活,注重因俗而治,通过羁縻府州制度管辖民族地区;成效较为 显著,促进了民族团结和文化交融,推动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任答 2 点,给 4 分) (2)表现:经济上,南宋城市发展,商业繁荣;北民南迁带来劳动力和技术,南方人北京市西城区诊断性测试 高三历史 第 12 页(共 13 页) 口、垦田面积增加,南方经济发展超过北方。思想上,朱熹继承并发展了“二程”的思想, 建立起一个集大成的理学体系。(4 分) 贡献:南宋时期确立了我国经济上南强于北的局面,改变了中国经济的空间格局;并 带来了文化重心的南移。思想上,理学为儒学注入了新的生命力,适应了统治者的需要, 在南宋后成为官方哲学;其中关于担负社会责任、重视道德伦理的思想渗透到中华民族的 血脉中,成为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4 分) 17.(10 分) (1)变化:译字形态的变化(他女、佢、伊、他女、她);含义功能的变化(从出于 翻译的实际需要,到被赋予女性解放、男女平等的社会含义,再到喻指祖国);“她”字使 用范围的变化(从受到质疑少有人用,到得到认同广为流行)等。(任答 2 点,给 4 分) (2)原因:清朝中后期,随着中西语言接触和文化交流的日益频繁,人们尝试通过改 造传统汉字的用法或创造一些新字,以适应中西方语言词汇对应的需要;由于近代女学的 兴办、民族工商业的发展和新文化运动的推动,女性逐渐走向社会,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 用,女性独立意识觉醒,要求男女平等。(4 分) 意义:“她”字的诞生和流行折射了白话文运动的发展和文化大众化的历史潮流;以 “她”字为代表的新语词的出现体现了东西方文化的交流和互动;语言的变化记录了时代 的变迁。(2 分) 18.(8 分) 示例:第一次国共合作破裂后,中国共产党开始独立创建红军和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 开展土地革命。由于红军队伍中陆续加入了非苏区的战士,鄂豫皖根据地实行了红军公田 制度。 该制度规定了红军公田的分配原则、分配数量、耕种管理以及收获产品的分配等,通 过地方苏维埃领导群众代耕、出产物主要归红军战士所有的方式,使外地红军战士的生活 得到了保障。 红军公田制度的实施丰富了土地革命的内容,稳定和壮大了红军队伍,有利于提高红 军战士的作战积极性,并推动了鄂豫皖根据地的快速发展。 19.(12 分) 评分标准:北京市西城区诊断性测试 高三历史 第 13 页(共 13 页) 等级四(12—10 分):全面归纳西方不同时期道德观念的内容;准确结合世界史的相 关史实和阶段特征,全面分析它们的背景和影响;逻辑清晰、史论结合、结构完整。 等级三(9—7 分):基本归纳出西方不同时期道德观念的内容;能够结合世界史发展 的相关史实和阶段特征,比较全面地分析背景和影响;逻辑较清晰、结构较完整。 等级二(6—4 分):能够归纳西方道德观念的部分内容;对提取信息进行分析时,运 用所学不充分、表述不准确;叙述比较连贯通顺,有基本结构。 等级一(3—0 分):能零星提取西方道德观念的相关信息,但缺少分析;或未能提取 材料信息,只列举所学知识。 20.(13 分) (1)历程:英国工业革命推动了铁路运输的兴起,史蒂芬孙设计的铁路轨距成为英国 铁路的标准轨距;随着工业革命的扩展,英国轨距也影响了欧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到了 20 世纪成为世界标准轨距。(3 分) 影响:标准轨距有利于推动工业革命的发展;便利了不同地区和国家之间经济文化的 交流;有助于英美等国经济利益的扩张;但也会影响到一些国家的国防安全,因而受到抵 制。(4 分) (2)背景:(国际)全球化不断发展,各地经济联系加强,但仍存在着一些障碍; (国内)中国的改革开放取得了巨大成就;为顺应经济全球化趋势提出“一带一路” 倡议,加强与世界的联系、扩大对外开放;我国科学技术迅速发展,在铁路建设方面达到 世界先进水平。(6 分)

资料: 10.8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