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2020届高三历史12月联考试卷(附解析Word版)
加入VIP免费下载

河南省2020届高三历史12月联考试卷(附解析Word版)

ID:263536

大小:126.05 KB

页数:19页

时间:2020-05-27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2020 届(高三)12 月份联考试题 历史 说明: 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满分 100 分,考试时间 90 分钟。 2.将第Ⅰ卷的答案代表字母填(涂)在第Ⅱ卷的答题表(答题卡)中。 第Ⅰ卷(选择题,共 60 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 30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60 分。 1.西周时期的青铜铭文多为颂扬先祖、祝愿家族昌盛之类的套语。春秋战国时期的青铜器铭 文具有浓厚的地域性,很多还记载了监制者的官职名号、工长名与工匠名,有的量器还记载 了容量、重量和使用地点。这一变化主要反映了 A. 集权政治的趋向 B. 宗法观念的消亡 C. 生产技术的进步 D. 礼乐制度的完善 【答案】A 【解析】 【详解】根据“青铜器上对生产官员及工匠姓名的记载和量器的简介”可知政府对生产领域 的严格控制,体现的是集权政治的加强,A 选项符合题意;宗法制强调的是血缘关系,材料未 体现,B 选项排除;政府在青铜器上的记载与生产力发展无关,C 选项排除;春秋战国时期属 于礼崩乐坏的时代,D 选项描述不符合史实,排除。 2.春秋时期,土地耕作制度从休耕制开始向连种制过渡,出现两者并存的局面,到战国时期 连种制占据主导地位。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 井田制的瓦解 B. 耕种技术的进步 C. 劳动人口的增长 D. 小农经济 形成 【答案】B 【解析】 【详解】通过材料可知,休耕制向连种制的转变,使地力问题得到一定解决,这主要是由于 铁犁牛耕的使用,故 B 正确;休耕制向连种制的转变,不能说明井田制的瓦解,排除 A;劳动 的人口的增长是连种制的一个原因,但并不是主要原因,排除 C;小农经济的形成在一定推动了 土地技术的进步,但并不是主要原因,排除 D。 3.春秋战国时期出现了富民思想,如儒家的“藏富于民”“恒产论”和“轻徭薄赋”,墨家的 “节用利民”思想,道家的“精神足民”论,法家的“以政裕民”思想等。富民思想的出现 表明 A. 民本思想成为社会主流思想 B. 统治者注重对私产的保护 C. 社会阶级矛盾得到有效缓和 D. 生产关系领域发生了变革 【答案】D 【解析】 【详解】据材料“春秋战国时期出现了富民思想”并结合所学可知,春秋战国时期生产力发 展,土地私有制确立,生产关系领域发生了变革,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D 符合题意;据 材料“春秋战国时期出现了富民思想”并结合所学可知,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百家争鸣, 并没有特定的社会意识形态主流,民本思想也不可能上升到社会主流思想这个高度,A 错误; 据材料儒家的“藏富于民”“恒产论”和“轻徭薄赋”,墨家的“节用利民”思想,道家的“精 神足民”论,法家的“以政裕民”思想等属于各学派的主张,不代表统治者注重对私产的保 护,B 错误;春秋战国时期,战乱频繁,社会动荡,社会矛盾尖锐而不是缓和,C 错误。 4.汉代君主尊儒习经后,诏书中征引儒经之风渐盛,据粗略统计,《汉书》诸帝纪保存西汉诏 书约 180 篇,这些诏书共征引经文 35 次;《后汉书》诸帝纪保存东汉诏书约 120 篇,共征引 经文约 50 次。这说明汉代 A. 儒家治国之道与君主政治相结合 B. 君主的政治举措皆发自经典本义 C. 君主施政拘泥于儒学的基本原则 D. 儒学对专制皇权形成了制衡机制 【答案】A 【解析】 根据材料中的“汉代君主尊儒习经后,制诏诰令中征引儒经之风渐盛”,即通过儒学思想巩固 君主专制,说明汉代将儒家治国之道与君主政治相结合。故答案为 A 项。B 项说法绝对,不符 合史实,排除;CD 项材料不能反映,排除。5. “汉初以皇帝为一极的中央政府辖中央政府京畿及重要地区共十五郡,其人力物力远远强 于任何一个诸侯国。郡国并存的严峻形势,也促使中央政府谨慎从事,采取无为而治轻徭薄 赋与民休息的总方针,中央辖区内的经济也得以迅速恢复和发展。”据此可知,郡国并行制 A. 巩固了统一多民族国家 B. 扩大了地方割据 力量 C. 推动了封国经济的发展 D. 适应了汉初统治的需要 【答案】D 【解析】 【详解】依据材料可知,郡国并存的形势推动了汉初休养生息政策的产生,促进了汉代经济 恢复,适应汉初统治的需要,因此 D 选项正确。A 选项错误,郡国并行制导致地方势力过大, 威胁中央集权,不利于巩固统一多民族国家;B 选项错误,材料并未体现郡国并行制扩大了地 方割据的力量;C 选项错误,材料并未体现郡国并行制对封国经济的影响。故正确答案为 D 选 项。 6.唐太宗时期,26 位宰相中三人具有科举出身,高宗朝 41 位宰相中有科举出身者已增至 13 人,玄宗开元年间 27 位宰相中有科举出身者多达 18 人,高级官员和地方封疆大吏也多出于 进士。这反映出唐朝 A. 国家权力在地方的渗透 B. 皇权专制体制迅速强化 C. 官僚集团的精英化趋势 D. 科举成为做官唯一途径 【答案】C 【解析】 【详解】据材料“玄宗开元年间 27 位宰相中有科举出身者多达 18 人,高级官员和地方封疆 大吏也多出于进士”可知,体现的是官僚集团的精英化趋势,C 正确;材料没有体现国家权力 在地方的渗透,A 错误;皇权专制体制迅速强化不是材料主旨,B 错误;唐朝时期做官的途径 还有恩荫做官,故 D 说法错误。 7.短缺的土地资源和庞大的人口之间的矛盾造就了中国传统的农业生产模式。尽管人口众多, 劳动力仍然是中国传统农业生产中最关键的要素,其要素回报率甚至长期高于土地。该生产 模式反映了 A. 精耕细作的生产特点 B. 传统农业的经营方式 的C. 农业大国的基本国情 D. 人多地少的客观现实 【答案】A 【解析】 【详解】材料“劳动力仍然是中国传统农业生产中最关键的要素,其要素回报率甚至长期高 于土地”反映了中国小农经济模式下农民以精耕细作提高产量,故 A 正确;材料未涉及传统 农业经营方式的问题,故 B 错误;材料也没有反映中国是农业大国的基本国情,故 C 错误; 材料主旨并不是说明人多地少的客观现实,而是强调劳动力的要素回报率高,故 D 错误。 【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是正确理解材料信息“劳动力仍然是中国传统农业生产中最关键的 要素”,学生应该结合所学知识从古代中国小农经济精耕细作的角度入手,即可排除无关选项。 8.有学者指出,晚明泰州学派的王艮和李贽等人抨击传统儒学的落后面,被时人视作“异 端”,但他们把一切社会祸患归结为传统道德规范和道德实践之间的矛盾,说明他们不是“拆 天派”,而是“补天派”。这一看法 A. 充分肯定了晚明“异端”学者的启蒙色彩 B. 较理性地分析了宋明理学走向腐朽的原因 C. 对晚明“异端”是否有近代性提出了质疑 D. 批评李贽等人的思想对社会伦理的破坏性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学者的观点,李贽等人在抨击儒学的落后面的同时,又局限于仍然以传统道德 为标准,只是“补天派”,不能算作拆天派,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近代思想,可知学者是在质 疑晚明“异端”思想的近代属性,C 项符合题意。材料中对李贽等人思想的局限性的分析,说 明 A 项说法错误;材料并没有分析宋明理学腐朽及其原因,B 项错误。材料与李贽等人思想的 社会作用无关,D 项错误。 9.新文化运动时期的学者对考据学持不同态度。胡适认为考据学“像侦探访案、法官断狱, 具有科学精神”;严复认为其“复古”、“繁琐”和“门户之见”,妨碍科学和哲学进步,戕 害民族心灵。他们的争执反映出新文化运动 A. 缺乏统一的组织和原则 B. 以科学改造国民的特点 C. 学术和政治斗争相交织 D. 使考据学研究更为深化 【答案】B【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可知,胡适和严复都以“科学”为出发点,分析考据学的作用,表达个人 态度,这体现了新文化运动重视用科学改造国民的特点,B 项符合题意。材料中两人的争论与 新文化运动组织、原则无关,A 项不符合题意。材料无关政治斗争,两者争论不能推进考据学 的发展进步,CD 两项错误。 10.1845年,思想家姚莹在《康輶纪行》中认为“冀雪中国之耻,重边海之防”,“欲吾中国 稍习夷事,以求抚驭之方耳”。这一言论 A. 促成了洋务运动的开展 B. 加速了边防海防的建设 C. 推动了国人的思想启蒙 D. 淡化了天朝上国的观念 【答案】D 【解析】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中“稍习夷事”的主张,体现了姚莹师夷长技的思想,说 明其认识到西方的“边海之防”是先进的,一定程度上淡化了中国士大夫的天朝上国的观念。 D 项正确。1845 年距离洋务运动的产生还有十多年的时间,A 项夸大了这一思想的作用,程度 失当。这一思想并未在当时的统治者和国人中产生广泛影响,BC 两项不符合史实。 11.20 世纪初,梁启超一方面吸收了启蒙运动中的自由、民主、人权思想,另一方面又认为“作 为群体自由基本前提的个体自由不存在了”。响他出现这一思想的上要因素是 A. 深受专制思想的影响 B. 君主立宪的立场决定 C. 民族主义的历史使命 D. 保皇思想仍根深蒂固 【答案】C 【解析】 20 世纪初梁启超的思想之所以吸收了自由、民主、人权思想,但又没有个体自由而只有群体 自由,是因为当时他的这一思想主要是为了解决民族危机,所以就忽视了个体的自由,而强 调了群体的自由,故选 C;A 与题意相反,BD 与题意不一致,故排除 ACD。 12.清末新政、北洋政府时期、南京政府成立初期,中国政府出现了三次经济立法高潮,这些 经济立法 A. 都为经济发展提供了法律保障 B. 都进一步激化了社会矛盾C. 目的都为了增加政府财政收入 D. 都强化了国有资本的主导地位 【答案】A 【解析】 【详解】结合所学可知,清末新政、北洋政府时期、南京政府成立初期的经济立法措施,有 利于规范经济秩序,促进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故 A 项符合题意。B 项,经济立法为维护 正常经济秩序提供保障,有利于缓和社会矛盾,排除。C 项,题干信息不能反映立法目的,排 除。D 项,题干中经济立法与国有资本发展并无联系,排除。 13.孙中山说:“大家若是有了想做皇帝的心理,一来同志就要打同志,二来本国人更要打本 国人,全国长年相争相打,人民的祸害便没有止境。外国尝有因宗教而战,自由而战的,但 中国几千年来所战的都是皇帝一个问题。”这说明革命的主要目的是 A. 推翻清朝 B. 实现共和 C. 防止内战 D. 平均地权 【答案】B 【解析】 【详解】材料“中国几千年来所战的都是皇帝一个问题”体现孙中山的革命目的推翻君主专 制,建立民主共和制,故 B 项正确。推翻清朝、防止内战不是其主要目的,故 AC 错误。材料 未体现平均地权,故 D 项错误。所以选 B。 14.1935 年 12 月,中央政治局瓦窑堡会议决定,将苏维埃工农共和国改变为苏维埃人民共和 国。这一改变 A. 推动了土地革命的顺利开展 B. 适应了民族战争形势 需要 C. 遏制了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 D. 缓和了与国民党政府的对立 【答案】B 【解析】 【详解】中国共产党把政权基础由“工农”扩大到“人民”,结合 1935 年 12 月的历史背景可 知,B 项正确;当时中国共产党从主要矛盾出发,将主要任务由反封建转变为了反侵略,A 项 的内容不再是主要任务;本题是在日本发动华北事变,加紧侵华的背景下,中国共产党转变了 斗争目标,C 项不符合史实;本题没有说明对国民党的政策,D 项错误。 【点睛】本题是史料分析和阐释能力,要求联系中国近代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史实,从内涵到 外延上拓展、分析中国共产党的政策策略和在革命斗争中运用的经验智慧。 15.在《论联合政府》一文中,毛泽东强调“没有一个由共产党领导的新式的资产阶级性质的 彻底的民主革命,要想在殖民地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废墟上建立起社会主义社会来,那只是完 全的空想”。毛泽东旨在 A. 重申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 B. 批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不彻底 C. 阐明建立社会主义制度的迫切性 D. 强调应首先建立新民主主义国家 【答案】D 【解析】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结合材料“要想在殖民地半殖民地半封建 废墟上建立起社会主义社 会来,那只是完全的空想”,毛泽东认为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废墟上不能直接建立社会主义 国家,毛泽东意在强调结束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后建立新民主主义国家的重要性,故 D 选项 正确;《论联合政府》是 1945 年 4 月 24 日毛泽东在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所作 的政治报告,与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无关,故 A 选项错误;材料内容毛泽 东强调推翻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后建立新民主主义国家的重要性,材料内容没有批评资产阶 级民主革命彻底与否的问题,故 B 选项错误;“要想在殖民地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废墟上建立 起社会主义社会来,那只是完全的空想”说明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推翻后不能建立社会主 义制度,故 C 选项错误。 16.1954 年第一届全国人大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体现了人民民主和社会主义的原则; 1982 年,全国人大通过了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逐步形成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 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这两部宪法的颁布和修订 A. 反映了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 B. 改变了国家的基本法律架构 C. 适应了当时经济建设的需要 D. 标志社会主义法制国家建立 【答案】C 的【解析】 【详解】从 1954 年到 1982 年我国社会主要矛盾都是落后的生产力和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 化需要间的矛盾,并没有发生变化,故排除 A 项;1954 年宪法体现了社会主义原则,1982 年 宪法则构建了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没有改变基本的法律架构,故排除 B 项;社会主义法治国 家是我国建设的目标,这两部宪法都没有标志着我国社会主义法制国家的建立,故排除 D 项; 根据所学内容可知,无论是 1954 年宪法,还是修订后的 1982 年宪法,都适应了当时社会经 济发展的需要,故选 C。 【点睛】对宪法的修订是社会政治经济发展变化的结果,1982 年宪法适应了我国十一届三中 全会以后对外改革开放和经济体制改革的新形势,是我国新时期治国安邦的总章程。 17.1954 年 7 月,周恩来在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提出:“门是关不住了,新中国的声誉 是很高的,苏联也希望我国能够参加国际事务,有欲关不能之势。”毛泽东十分同意这个看 法,他说:“不能关,而且必须走出去。”周恩来的这一判断反映出 A.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应用 B. 意识形态对外交的影响消除 C. 朝鲜问题得到了和平解决 D. 万隆会议提高中国的影响力 【答案】A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不能关,而且必须走出去”结合所学可知,只有走向国际舞台,才能为 和平共处原则的实施提供条件,故选 A 项;“苏联也希望我国能够参加国际事务”可见苏联 对中国有很强的影响力,排除 B 项;朝鲜停战协定签订于 1953 年 7 月,排除 C 项;“万隆会 议”召开于 1955 年,排除 D 项。 18.下表是第一个五年计划全国拖拉机生产及机耕面积完成情况 据表可以推知 A. 国家工业布局均衡 B. 农业机械化与合作化相互促进 C. 国民经济迅速恢复D. 生产领域出现明显的冒进现象 【答案】B 【解析】 【详解】从“第一个五年计划全国拖拉机生产及机耕面积完成情况”看,实际生产比“计划” 高出数倍,结合时代背景可知 B 项正确。材料没有给出工业布局情况,更看不出“均衡”,A 项错误;国民经济恢复任务在一五计划之前的 1952 年己完成,C 项不符合史实;一五计划期 间各方面积极配合,计划指标大幅度超额完成并不是冒进,D 项错误。 【点睛】相关过渡时期我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史料多,角度杂,科学、熟练掌握建国后 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探索和发展的相关史实,是解决此类问题的关键所在。 19.阅读下图(单位,亿美元),该表数据的变化主要说明中国 A. 向外商全方位开放市场 B. 成为外资信赖的投资市场 C. 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 D. 对外贸易的顺差不断萎缩 【答案】B 【解析】 【详解】由材料数据可知,外商对中国的投资不断加大,这是因为外商信任中国,即成为外 资信赖的投资市场,故 B 项正确;外商投资增大,不意味着全方位开放市场,故 A 项错误; 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是在 21 世纪初,故 C 项错误;材料数据没有反映出对外贸易的情况, 故 D 项错误。 20.公元前 399 年,苏格拉底被指控“自创新神”和“腐蚀青年”两项罪行。苏格拉底申辩称 “我所做的无非是劝告青年人和老年人不要只关心自己的身体和财产,而轻视自己的灵魂”。 据此判断苏格拉底 A. 抨击雅典民主政治B. 追求人的精神修养 C. 推崇“知识即美德” D. 强调人的决定作用 【答案】B 【解析】 【详解】材料中说明苏格拉底奉劝民众不要“轻视自己的灵魂”,实质上注重人的精神修养的 追求。B正确;材料中苏格拉底不是抨击雅典的民主政治,A错误;材料中苏格拉底强调的 是精神的追求,不是强调美德的作用,C错误;材料中体现出的是人文主义思想,但不是强 调人的决定作用,D 错误。 21.18 世纪的欧洲,最畅销的小说是卢梭的《新爱洛漪丝》、孟德斯鸠的《波斯人的信札》和 伏尔泰的《老实人》等。这些哲人小说大受欢迎是因为 A. 关注焦点由神转向人,从实际出发,洞察宇宙,探索人生 B. 提倡追求自由、享受现实生活,鼓励发财致富和冒险精神 C. 采用现代主义的表现手法,突出表现自我,反传统和理性 D. 借助于通俗的文学形式,提出改造社会以保证人权的方案 【答案】D 【解析】 【详解】从材料“最畅销的小说是卢梭的《新爱洛漪丝》、孟德斯鸠的《波斯人的信札》和伏 尔泰的《老实人》”可知,卢梭、孟德斯鸠和伏尔泰都是著名的启蒙思想家,他们的“哲人 小说”之所以受欢迎,就是因为把启蒙思想用小说的形式表达出来。把改造社会的人权方案 用大家喜闻乐见的文学形式表达出来,容易被读者接受,故答案为 D。A 项中关注焦点由神转 向人,从实际出发是启蒙思想的内容,但是“洞察宇宙”应该是天文学的思想,不是启蒙思 想,不符合题意,排除。鼓励发财致富和冒险精神,是新航路开辟时候的思想,与材料 18 世 纪不符,排除 B。现代主义的表现手法出现在 20 世纪初,材料时间是 18 世纪,所以 C 项时间 与题意不符,排除。 22.17 世纪后期至 18 世纪,英国社会围绕奢侈的定义、奢侈浪费与社会道德、奢侈浪费与经 济发展、奢侈浪费与健康等问题展开了激烈的大讨论。通过这次讨论,奢侈的含义发生了转 变,转变的关键之处在于将奢侈的定义与道德脱钩,与经济发展挂钩。据此可知,这场大讨 论 A. 不利于社会消费的增长B. 导致了西方人文精神缺失 C. 有利于工业革命的开展 D. 激化了英国社会阶级矛盾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时间 17—18 世纪以及讨论结果“可知奢侈浪费谈论出现的背景是英国殖民 扩张为英国带来大量财富,导致英国形成了大量的社会消费,这种消费实质上是经济发展的 表现,但是却冲击旧的道德观念,讨论的结果是 “将奢侈的定义与道德脱钩,与经济发展挂 钩”可知奢侈性消费在经济领域被认可,即消费促进经济发展,选项 C 正确;奢侈性消费本 身就是社会消费增长的结果,选项 A 排除;选项 B 与材料无关;奢侈性消费与阶级矛盾激化 无必然联系,选项 D 排除。 23.有学者认为,美国 1787 年宪法“追求一种效率和安全之间的平衡,不唯人民的意志是瞻, 对民主层层设防,充分利用民主,同时又对民主加以控制”。下列措施最能体现“对民主加以 控制”的是 A 众议员据各州人口比例选出 B. 总统对国会议案有否决权 C. 参议员每两年改选三分之一 D. 最高法院大法官两届任期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所学可知,美国国会由参议院和众议院组成,代表人民的意志,而总统对国会 议的否决可体现“对民主的控制”,B 选项符合题意;众议员据各州人口比例选出,参议员每 两年改选三分之一,体现了人民主权而非对民主的限制,AC 选项排除;最高法院大法官是终 身任职,D 选项排除。 24.尽管达尔文主义受到宗教和其他集团的敌视,但在 19 世纪后期,其在政治上为各国的民 族主义者所赞同;在经济生活中,得到了自由主义者的拥护。据此可知 A. 社会达尔文主义被普遍接受 B. 自然科学与宗教信仰彼此相互矛盾 C. 进化论推动马克思主义诞生 .D. 进化论的社会学转化适应时代需求 【答案】D 【解析】 【详解】根据“在 19 世纪后期,其在政治上为各国的民族主义者所赞同;在经济生活中,得 到了自由主义者的拥护”,结合所学,达尔文进化论提出优胜劣汰、自然选择等思想,达尔文 主义把进化论思想运用到人类社会,成为 19 世纪后期资本主义国家民族主义者侵略扩张的借 口,也成为被侵略国家民族主义者变革图强的思想武器,故 D 正确;根据“其在政治上为各 国的民族主义者所赞同;在经济生活中,得到了自由主义者的拥护”可知,民族主义者、自 由主义者赞同社会达尔文主义,无法体现“普遍接受”,排除 A;材料并未体现进化论和宗教 信仰两者间的矛盾,排除 B;1848 年马克思主义诞生,1859 年达尔文《物种起源》发表,C 时间错误,排除。 25.1921 年,列宁在实践中逐步认识到“直接过渡”在俄国行不通,为此他提出新经济政策, 但列宁并未正面、系统地扬弃“直接过渡”的理论,而是将新经济政策的基调定为“退却”、 “让步”,更使其对经典社会主义框架之突破显得模糊不清。列宁的这一认识 A. 暗示新经济政策具有过渡性 B. 表明列宁准备放弃新经济政策 C. 丰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学说 D. 意味着战时共产主义政策重启 【答案】A 【解析】 【详解】从材料看,列宁的新经济政策对经典社会主义理论有一些非常重要的突破,但列宁 对一些有所突破的理论阐述得尚不清晰,有的还前后矛盾,如认识到“直接过渡”在俄国行 不通,又将新经济政策的基调定为“退却”、“让步”,暗示着他的新经济政策是暂时的,是“过 渡性”的政策,故 A 项正确;“对经典社会主义框架之突破显得模糊不清”并不意味着要放 弃新经济政策,故 B 项错误;材料强调的是列宁对经典社会主义的“直接过渡”理论尚未根 本突破,故 C 项错误;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是“直接过渡”的错误途径,D 项错误。 【点睛】“直接过度”是战时共产主义政策;“退却”是指新经济政策中实行国家资本主义 政策。 26.下图是某国 1927—1936 年的一项数据统计。根据此图变化趋势判断该统计是A. 美国社会的失业人口 B. 苏联工业的产值增长 C. 中国大豆的外销总额 D. 日本侵华事件的次数 【答案】C 【解析】 【详解】A.图片中的转折是在 1931 年与失业现象不符合。B.苏联的工业产值应该是持续增长 的,不会在 1931 年以后发生转折。C.根据所学知识我们可知 1929 年经济危机以后世界贸易 锐减,中国大豆外销额下降与材料图片相符。D.材料与日本的侵华次数没有直接关系。故选 C。排除 ABD;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 1929 年经济危机,要求学生结合 1929 年经济危机的特征来分析。解 答问题要搞清楚 1929 年经济危机对国际贸易的特点,学生要有较强的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 料的能力。 27.1939 年,美国公共舆论研究所曾做过一项民意调查,23%的受访者认为“救济计划和公共 事业振兴署”是最不受欢迎的新政措施,28%的受访者认为“救济计划和公共事业振兴署”是 最受欢迎的新政措施。据此,下列判断最可靠的是 A. 前面的数据较为可信 B. 前后两个数据都不可信 C. 后面的数据较为可信 D. 前后两个数据都可信 【答案】D 【解析】 【详解】救济计划和公共事业振兴署是通过运用政府税收的部分来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来 恢复经济,这是国民收入再分配的过程,而 23%的受访者认为“救济计划和公共事业振兴署” 是最不受欢迎的新政措施,是由于这部分受访者是高收入人群,其收入的相当一部分被用来 搞救济和公共事业了,28%的受访者认为“救济计划和公共事业振兴署”是最受欢迎的新政措施,是由于这部分受访者是从中受益的人,结合上述分析可知,D 符合题意;题干反映的是 1939 年的民意调查,两个数据代表两个不同的收入群体,他们在罗斯福新政中的处境不同,所以 会有不同的感觉,这样的是符合史实的,所以 ABC 就不是最能反映题意的,故排除。 28.二战后初期,西欧各国共产党影响力快速提升,但到 1951 年,各国共产党势力便迅速衰 弱,对这一现象解释最为合理的是 A. 苏联东欧政局变化影响共产党形象 B. 冷战切断苏联对西欧共产党的支持 C. 西欧各国经济快速实现了恢复发展 D. 西欧各国政府大力压制共产党活动 【答案】C 【解析】 【详解】结合所学可知,二战后初期,西欧各国在战争受到重创,经济破坏严重,人民生活 水平严重下降,社会矛盾加深,共产党社会基础扩大;50 年代后各国通过国家干预措施使国 民经济迅速恢复,提高了人民生活水平,社会矛盾缓和,使共产党社会基础减弱,故 C 项符 合题意;苏联东欧政局变化出现于 90 年代,不符合史实,故 A 项排除;二战前第三国际已经 解体,各国共产党各自为战,故 B 项排除;战后西欧各国以经济恢复为主要任务,而不是镇 压共产党活动,故 D 项排除。 29.《大博弈:全球政治觉醒对美国的挑战》一书认为,北约关注阿富汗战争打击所谓的“恐 怖主义”,但北约不是为阿富汗这样的国家而设计的;并进而认定“我们面对一个新世界,用 的却是并非为这个世界而设的体制。”上述观点旨在反思 A. 两极格局 B. 国际恐怖主义 C. 国际政治旧秩序 D. 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答案】C 【解析】 【详解】由材料“我们面对一个新世界,用的却是并非为这个世界而设的体制”可知,作者 认为北约是国际政治旧秩序下的产物,已经不能适应世界发展的新形势,故选 C。阿富汗战争 发生于 21 世纪,两极格局已经瓦解,排除 A;材料并未提及恐怖主义产生的原因,其主体在 对北约的论述分析,故 B 项不符合材料的主旨,排除;材料在以北约为例说明新世界全球政治觉醒对美国的挑战,北约本身不是其反思的焦点,排除 D。 30.进入 21 世纪,在中国、俄罗斯等国的倡议下,国际金融机构的大家庭中,相继增加了上 合组织开发银行、金砖国家开发银行和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等成员。这说明 A. 美主导的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 B. 世界经济全球化进程明显加快 C. 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形式多样 D. 中俄倡导的国际金融体系形成 【答案】B 【解析】 【详解】“国际金融机构”的不断增加表现了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深入,由此体现了世界经济 全球化进程的明显加快,B 正确;美主导的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崩溃的标志是 1971 年 8 月美国 尼克松政府放弃美元与黄金的直接挂钩,A 错误;材料中金融机构并不是世界经济集团化组织, 不能体现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C 错误;材料中这些国际金融机构是中俄参与,并不是由中俄 倡导的,D 选项说法错误,排除。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 40 分) 二、非选择题:本卷共 2 小题,共 40 分。将答案填在答题卷上。 3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886 年,美国各大城市 35 万工人在美国劳联大会的号召下举行总罢工,争取八 小时工作制,其中芝加哥的工人表现尤为英勇。虽然这次斗十没有取得全面胜利,但“争取 八小时工作制”的口号很快传遍了整个欧洲。1889 年 7 月 14 日,各国社会主义者在巴黎召开 了国际工人代表大会。经过讨论,大会通过了“关于 1890 年 5 月 1 日举行国际示成”的决议。 后来这被视为五一国际劳动节诞生的标志。1890 年 5 月 1 日,欧美各国工人统一行动,为争 取八小时工作制进行了规模宏大的示威游行。 ——摘编自杨玉生《关于“五一国际劳动节”诞生的考证》 材料二 1920 年,北京、上海、广州、九江、唐山、哈尔滨等地的工人和学生举行了庆 祝“五一”的活动,这是中国工人阶级大规模纪念五一国际劳动节的开始。此后随着中国革 命的发展,五一节的纪念活动有了更明确的反帝反封建性质,即使在国民党统治区遭到镇压, 也从未间断过。1949 年 12 月,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将 5 月 1 日定为法定的劳动节, 并规定全国放假一天,每年“五一”,举国欢庆,国家对有突出贡献的劳动者进行表彰,人们 参加各种庆祝集会或文体娱乐活动。1999 年 9 月国务院第一次修订了 1949 年 12 月发布的《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将“五一”法定节日加上调休,全国放假 7 天,形成“黄金周”。 ——摘编自王云红《中国的五一:劳动节的由来与发展》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五一国际劳动节诞生的历史意义。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五一国际劳动节纪念活动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后 的变化,并分析其原因。 【答案】(1)意义:有利于改善工人待遇,提高工人地位;促进工人运动发展;促进马克思 主义传播;有利于国际工人阶级的进一步联合。 (2)变化:从反帝反封建革命的需要到社会主义建设的需要;从政治功能为主到兼具政治经 济功能;从非法定节日到法定节日;范围从部分地区、工人学生发展到举国欢庆。 原因: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社会性质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发展到社会主义社会;人民当 家作主;改革开放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人民政府更加重视民生;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 往日益强烈。 【解析】 【详解】(1)据材料可知工人为取得相关利益进行罢工斗争,如“1889 年 7 月 14 日,各国社 会主义者在巴黎召开了国际工人代表大会。”等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可从工人待遇、地位、 国际工人运动的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发展等方面得出答案。 (2)变化:根据材料“五一节的纪念活动有了更明确的反帝反封建性质,”、“定为法定的 劳动节,”“将“五一”法定节日加上调休,全国放假 7 天,形成“黄金周”。”等信息,概 括得出相应答案。 原因:分析变化的原因要从建国前后的社会性质、国家经济的发展、政府的人文关怀等方面 进行概述。 3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930 年代初开始的经济大萧条极大打击了大宗商品(包括白银)的价格。银价 从 1928 年的每盎司 58 美分下降到 1932 年的 27 美分。尽管白银工业在美国经济中并不占 有重要地位,然而对于白银生产比较集中的西部七州(犹他、爱达荷、亚利桑那、蒙大拿、 内华达、科罗拉多和新墨西哥州)却很重要,而来自这七个产银州的议员控制了参议院中 1/7 的投票权。罗斯福总统需要白银集团的支持以便通过新经济政策的一系列法案。另外,当时 国会也设想让白银再度具有货币功能,提高农产品的价格,对萧条的经济注入新鲜血液。1934 年 6 月的《白银收购法案》授权美国财政部在国内外市场收购白银,直到白银价格达到每盎 司 1.29 美元或者财政部白银储备的价值达到了黄金储备的 1/3。该法案以及随后宣布的白银 国有,刺激了银价迅猛上涨。1934 年 6 月之后的一年时间内,伦敦和纽约的大条银块价格分 别上涨 70%和 66%。1935 年的平均银价已超过大萧条开始之前 1928 年的水平。 ——赵留彦、隋福民《美国白银政策与大萧条时期的中国经济》 材料二 中国是 1929-1933 年大萧条时期唯一实行银本位制的大国。由于白银在国际 上仅是一种普通商品,中国与占世界经济主导地位的金本位制国家相当于维系着浮动汇率。 银价下跌相当于中国货币贬值,因此中国的货币供给并没有随着占经济主导地位的金本位国 家一同紧缩。这一时期在世界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受严重的通货紧缩和经济衰退时,中国却 呈现温和的通货膨胀以及温和的增长。独有的银本位制以及在此基础上的浮动汇率使得中国 经济与席卷世界的大萧条隔离开来。然而 1933 年之后,随着美国高价购银以及国际银价上 涨,中国银元大量流出。统计分析表明,白银净流出和本币升值是中国通货紧缩的原因。我 们认为,这种通货紧缩不能仅通过“一价定律”以及国际间商品套利来解释,因为伴随着中 国白银外流的,除了物价下降之外,还有实际利率的大幅上涨以及实体经济的严重衰退。“工 业生产……趋于终止,失业增加,物价下跌”, 按照当时担任中国政府金融顾问的杨格的说 法,中国从一种温和的繁荣走向了极度的萧条。当初美国白银收购计划的支持者所宣扬的银 价上涨有利于提高中国购买力的理由是不成立的,美国的白银收购引发了中国一系列经济恶 果,并最终迫使中国放弃了银本位,代之以不可兑换的法币。 ——赵留彦、隋福民《美国白银政策与大萧条时期的中国经济》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罗斯福宣布《白银收购法》的背景?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国民政府币制改革的国际因素?怎样看待国民政府 的币制改革? 【答案】(1)背景:经济危机冲击美国,白银价格急剧下降;白银集团的游说;罗斯福推行 新政法案需要白银集团的支持;提高白银地位,为经济增强活跃度。 (2)国际因素:美国通过《白银收购法案》,美国白银价格迅速上升,中国白银大量外流, 中断了中国经济的温和发展之路,中国的经济和贸易雪上加霜,不堪重负。币制改革积极面: 是中国货币史的一次重要改革,具有重要地位;阻止了白银外流,稳定了金融市场;促进了 物价回升和经济复苏。币制改革消极面:币制改革也成为官僚资本聚敛财富的工具;使中国 日后踏上了恶性通货膨胀的不归路。 【解析】【详解】(1)背景:根据材料一中“1930 年代初开始的经济大萧条极大打击了大宗商品(包 括白银)的价格”,“七个产银州的议员控制了参议院中 1/7 的投票权”,“罗斯福总统需要 白银集团的支持以便通过新经济政策的一系列法案”,“国会也设想让白银再度具有货币功能, 提高农产品的价格,对萧条的经济注入新鲜血液”等信息,结合所学知识,从大危机影响下, 美国现实经济中的银价下跌、白银集团利益、罗斯福新政的开展、美国经济发展等多方面的 需求,分析罗斯福宣布《白银收购法》的背景。 (2)因素:根据材料二中“1933年之后,随着美国高价购银以及国际银价上涨,中国银元大 量流出”,“美国的白银收购引发了中国一系列经济恶果,并最终迫使中国放弃了银本位,代 之以不可兑换的法币”,结合材料一中美国通过“《白银收购法案》授权美国财政部在国内外 市场收购白银”,及所学知识,可知国民政府币制改革的国际因素是美国通过《白银收购法 案》,中国白银大量外流,中断了中国经济的温和发展之路,导致中国的经济和贸易不堪重负。 评价:根据材料一、二中的相关信息,结合所学知识,从币制改革对阻止白银外流、稳定金 融市场、促进物价回升和经济复苏等积极作用,对官僚资本聚敛财富、导致恶性通货膨胀等 消极作用两个方面评价国民政府的币制改革。 3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魏晋南北朝文化对唐代文化产生直接影响的重要因素,不外三者,即老庄思想、 佛教和胡人习俗,其中后两种因素自外族传入,而且是历经数百年的流播而形成的。唐代对 这三种文化因素的承袭,也以后两种为主,这造成唐代文化的异彩特色。至于中国传统文化 的儒学,从魏晋开始,即受这三种文化因素的压制,日渐衰微;直到唐朝后期,儒学始开启 复兴的机运,但在当时并没有多大影响。北宋时,各派思想主流如佛、道、儒诸家,已趋融 合,渐成一统之局,遂有民族本位文化的理学的产生,其文化精神及动态亦转趋单纯和收敛。 南宋时,道统思想既立,民族本位文化益形强固,其排拒外来文化的成见,也日益加深。 ——摘编自傅乐成《唐型文化与宋型文化》 材料二 近代中国“两极相逢”,中西文化冲突是这个时代的突出内容。从“制造或政法 制度之争”到“思想上之争”,是中西文化和哲学论争的一个转折。戊戌维新前,形成了“中 体西用”这一应对中西文化冲突的命题。戊戌维新后,“用”的膨胀突破“体”的界限而日 见其困窘。20 世纪初期,在欧风美雨的冲击下,“中体”已经体无完肤,随之而出现了中西 调和、融合的意识。1912 年,有人撰文指出:“求欧化而兼重国粹可也,弃国粹而偏重欧化 不可也。”这种调和中西、融合新旧的意识在“五四”前后很快蔓延,成为一种广有市场的 社会意识。——摘编自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比较唐代文化与宋代文化的主要差异,并说明形成差异的 原因。 (2)根据材料二归纳近代前期中国文化发展的新特点。 【答案】(1)差异:唐:多元、开放。宋:单一(或各派思想主流趋于融合)、内敛(或“文 化精神趋于单纯与收敛”)原因:唐:承袭魏晋南北朝文化;受宗教文化和民族融合的影响; 儒学正统地位受到冲击趋于衰微;开明的民族政策和对外政策。宋:儒道佛融合产生理学, 并逐步确立起主流官方意识形态的地位。 (2)特点:西学东渐,中国传统文化受到西方文化的冲击;中西文化冲突加剧,论争逐步深 入;文化领域出现中西调和、新旧融合的意识。 【解析】 【详解】(1)差异:据材料一中“唐代对这三种文化因素的承袭,也以后两种为主,这造成 唐代文化的异彩特色”,“北宋时……文化精神及动态亦转趋单纯和收敛”,“南宋时,…… 排拒外来文化的成见,也日益加深”等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唐代文化具有开放和多元 的特征,宋代文化则表现为内敛和单一。原因:根据材料一中“魏晋南北朝文化对唐代文化 产生直接影响”,“传统文化的儒学,从魏晋开始,……日渐衰微”,“北宋时……民族本位 文化的理学的产生”,“南宋时,道统思想既立,民族本位文化益形强固”等信息,从文化交 流的条件、需求和中国文化学术的发展及环境等方面分析形成差异的原因。 (2)新特点:根据材料二中“近代中国……中西文化冲突是这个时代的突出内容”,“从‘制 造或政法制度之争’到‘思想上之争’,是中西文化和哲学论争的一个转折”,“调和中西、 融合新旧的意识在“五四”前后很快蔓延,成为一种广有市场的社会意识”等信息,结合所 学知识,从西学东渐的内容、斗争和趋势等角度,归纳近代前期中国文化发展的新特点。

资料: 10.8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