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进才中学2019-2020高二数学上学期期中试题(带解析Word版)
加入VIP免费下载

上海市进才中学2019-2020高二数学上学期期中试题(带解析Word版)

ID:262714

大小:827.66 KB

页数:17页

时间:2020-05-23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进才中学高二期中数学卷 一、 填空题 1.直线 的倾斜角是________. 【答案】 【解析】 【分析】 先求直线 的斜率,进而转化为倾斜角, 【详解】解:直线 的斜率为 ,倾斜角为 ,所以 , 则 , 故答案为: . 【点睛】本题关键是倾斜角以及反三角函数的问题,考查计算能力. 2.方程组 的系数矩阵是________. 【答案】 【解析】 【分析】 根据系数矩阵的定义即可得出答案. 【详解】解:根据系数矩阵的定义,系数矩阵为 , 故答案为: .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系数矩阵的定义,即简单来说系数矩阵就是将方程组的系数组成矩 阵,是基础题. 3.已知向量 , ,若向量 ∥ ,则实数 ________ 【答案】 【解析】 【分析】 2 3 1 0x y− − = 2arctan 3 2 3 1 0x y− − = 2 3 1 0x y− − = 2 3k = α 2tan 3 α = 2arctan 3a = 2arctan 3 3 4 5 x y y = −  = 1 1 0 4 −     1 1 0 4 −     1 1 0 4 −     (3, )a m= ( 1,2)b = − a b m = 6−直接利用向量共线的坐标运算得答案. 【详解】因向量 ∥ ,所以-m=6,m=-6, 故答案为-6. 【点睛】本题考查平面向量共线的坐标运算,是基础题. 4.求过点 ,且与直线 垂直的直线的点方向式方程_______ . 【答案】 【解析】 【分析】 先求出直线 的方向向量,在求出所求直线的方向向量,进而可写出直线的点方 向式方程. 【详解】解:由已知直线 的方向向量为: , 与直线 垂直的直线的方向向量为: , 故所求直线的点方向式方程为: , 故答案为: 【点睛】已知直线上一点 ,以及直线的方向向量 ,则该直线的点方向式方 程为 . 5.行列式 的元素 的代数余子式的值为 7,则 ________. 【答案】3 【解析】 【分析】 利用代数余子式的概念计算即可. 【详解】元素-3 的代数余子式为- , 解得: , 故答案为: . a b (1,2)P 2 3 1 0x y− + = 1 2 2 3 x y− −= − 2 3 1 0x y− + = 2 3 1 0x y− + = (3,2) 2 3 1 0x y− + = (2, 3)− 1 2 2 3 x y− −= − 1 2 2 3 x y− −= − 0 0( , )P x y ( , )n a b= ( )2 20 0 0x x y y a ba b − −= + ≠ 4 3 1 2 5 1 4 2 k − − 3− k = 2 1 ( )2 2 72 k k= − × − + =− 3k = 3【点睛】本题考查代数余子式的运算,是基础题. 6.已知 是增广矩阵为 的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则 ________ 【答案】10 【解析】 【分析】 首先根据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增广矩阵,写出二元线性方程组的表达式,然后根据方程求解 m, t 即可; 【详解】解: 是增广矩阵为 的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 则 ,解得 m=8,t=2, 则 m+t=10, 故答案为:10. 【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二元一次方程组的矩阵形式,计算量小,解答的关键是理解二元 线性方程组的增广矩阵的含义,并由此写出二元线性方程组的表达式. 7.已知 , , ,则向量 与 的夹角为________. 【答案】 【解析】 【分析】 先通过条件求出 ,再利用公式 求夹角. 【详解】解:由 ,得 , , , 向量夹角属于 , ,x m y t =  = 3 1 22 0 1 2 −     m t+ = ,x m y t =  = 3 1 22 0 1 2 −     3 22 2 m t t − =  = 2a| |= | | 3b = (2 ) 3a b b+ ⋅ =   a b 3 4 π a b⋅  cos a b a b θ ⋅=     (2 ) 3a b b+ ⋅ =   2 2 3a b b⋅ + =   2 3 3 9 32 2 ba b − −∴ ⋅ = = = −   3 2cos , 23 2 a ba b a b ⋅ −∴ < >= = = −       [ ]0,π所以向量 与 的夹角为 , 故答案为: 【点睛】本题考查向量的数量积,及夹角的运算,是基础题. 8.过点 且与直线 的夹角为 的直线的一般式方程是________. 【答案】 或 【解析】 【分析】 由已知可得 的倾斜角,进而可求出与它夹角为 的直线的倾斜角,再由点斜 式写出直线方程,然后改写为一般式. 【详解】由已知可得 的斜率为 ,即倾斜角为 , 所以与它夹角为 的直线的倾斜角为 或 , 即斜率为:不存在或 , 故直线方程为: 或 , 其一般式为 或 . 【点睛】本题考查直线的倾斜角和斜率,直线的一般式方程,本题关键要通过直线与直线的 位置关系,发现未知直线倾斜角,本题是基础题. 9.已知点 在直线 上,且点 到 、 两点的距离相等,则点 的坐标是__________. 【答案】(1,2) 【解析】 【分析】 由二项展开式性质得点 P 在直线 4x+y﹣6=0,设 P(a,﹣4a+6),由点 P 到 A(2,5)、B(4, a b 3 4 π 3 4 π (3, 2)P − 3 3 0x y− + = 3 π 3 3 3 3 6 0x y+ − + = 3x = 3 3 0x y− + = 3 π 3 3 0x y− + = 3 3 6 π 3 π 3 6 2 π π π+ = 5 6 6 π ππ− + = 3 3 − 3 3 23y x= − + − 3x = 3 3 3 3 6 0x y+ − + = 3x = P 6 01 4 x y − =− P ( )2,5A ( )4,3B P3)两点的距离相等,能求出点 P 的坐标. 【详解】解:∵点 P 在直线 =0 上, ∴点 P 在直线 4x+y﹣6=0, 设 P(a,﹣4a+6), ∵点 P 到 A(2,5)、B(4,3)两点的距离相等, ∴ , 解得 a=1, ∴点 P 的坐标是(1,2). 故答案为:(1,2). 【点睛】本题考查点的坐标的求法,考查行列式、直线方程、两点间距离公式等基础知识, 考查运算求解能力,是基础题. 10.在直角坐标系 中,已知三点 , , .若 与 在 方向上 的射影相同,则 ______. 【答案】2 【解析】 【详解】解法 1 向量 、 在 方向上的射影分别为 、 . 依题意得 ,即 .故 . 解法 2 因为向量 与 在 方向上的射影相同,所以, ,即 . 故 ,即 . 11.已知平面向量 、 、 满足 , ,且 ,则当 时,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 【答案】 【解析】 【分析】 设 , , , ,,根据向量减法的几 6 1 4 x y − − ( ) ( ) ( ) ( )2 2 2 2a-2 + -4a+1 = a-4 + -4a+3 xOy ( ),1A a ( )2,B b ( )3,4C OA OB OC 3 4a b− = OA OB OC OA OC OC ⋅   OB OC OC ⋅   OA OC OB OC⋅ = ⋅    3 4 6 4a b+ = + 3 4 2a b− = OA OB OC AB OC⊥ 0AB OC⋅ =  ( ) ( )3 2 4 1 0a b− + − = 3 4 2a b− = a b c | | 1a = | | | | 2b c= =  0b c⋅ =  0 1λ≤ ≤ | (1 ) |a b cλ λ− − −   [ 2 1,3]− (2,0)OB b= =  (0,2)OC c= =  OA a=  (1 )OD d b cλ λ= = + −   何意义,转化为求线段 上的动点 与单位圆上的动点 之间的距离 的取值范围.结 合图象观察可得. 【详解】因为 ,且 , 所以可设 , , , 设 , 因为 ,所以点 在线段 上, 因为 ,所以点 在单位圆 上, 如图” 所以 , 则问题转化为求线段 上的动点 与单位圆上的动点 之间的距离 的取值范围. 由图可知:当 ,且 为线段 与单位圆的交点时, 取得最小值 ,当 与 或 重合, 为单位圆与 或 轴的负半轴的交点时, 取得最大值 2+1=3. 所以 的取值范围是 . 故答案为: . 【点睛】本题考查了平面向量减法的几何意义,解题关键是将 转化为两个动 点之间的距离.属于难题. 12.已知实数 、 、 、 满足: , ,其中 ,且 ,则以向量 为方向向量的直线的倾斜角为 ,则 BC D A | |DA | | | | 2b c= =  0b c⋅ =  (2,0)OB b= =  (0,2)OC c= =  OA a=  (1 )OD d b cλ λ= = + −    0 1λ≤ ≤ D BC | | 1a = A 2 2 1x y+ = | (1 ) |a b cλ λ− − −  | |OA OD= −  | |DA=  BC D A | |DA OD BC^ A OD | |DA 2 1− D B ( )C A x ( y ) | |DA | (1 ) |a b cλ λ− − −   [ 2 1,3]− [ 2 1,3]− | (1 ) |a b cλ λ− − −   1a 1b 2a 2b 1 1 1 0a b− + = 2 2 1 0a b− + = 1 2a a> 1 2 1 22( )a a b b+ 2 2 2 2 1 1 2 2a b a b= + × + 1 1( )a b, θ的取值范围________. 【答案】 【解析】 【分析】 由已知可得,向量 的终点在直线 上,向量 的终点在 直线 上,把已知等式变形求得 的夹角,再由 可得 的位置,数形 结合可得以向量 为方向向量的直线的倾斜角的取值范围. 【详解】解:向量 的终点在直线 ,向量 的终点在直 线 上, 由 , 得 , 即向量 与向量 的夹角为 , 又 ,可得点 在曲线 上, 如图, ∴以向量 为方向向量的直线的倾斜角的范围为 , 故答案为: . θ ( , )4 π π ( )1 1,OA a b= 1 0x y− + = ( )2 2,OB a b= 1 0x y− + = ,OA OB  1 2a a> A 1 1( )a b, ( )1 1,OA a b= 1 0x y− + = ( )2 2,OB a b= 1 0x y− + = 1 2 1 22( )a a b b+ 2 2 2 2 1 1 2 2a b a b= + × + 1 2 1 2 2 2 2 2 1 1 2 2 2 2 a a b b a b a b + = + × + OA OB 4 π 1 2a a> A 1 0 ( 1)x y x− + = > − 1 1( )a b, ( , )4 π π ( , )4 π π【点睛】本题考查由数量积求向量的夹角,考查数形结合的解题思想方法,是中档题. 二、选择题 13.如果 且 ,那么直线 不经过( ) A. 第一象限 B. 第二象限 C. 第三象限 D. 第四象限 【答案】C 【解析】 【分析】 由条件可得直线 斜率 的正负,直线在 轴上的截距 的正负,进而 可得直线不经过的象限. 【详解】解:由 且 ,可得直线 的斜率为 ,直线在 y 轴上的截距 ,故直线不经过第三象限, 故选:C.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确定直线位置的几何要素,属于基础题. 14.坐标原点在直线 上的射影为点 ,直线 方程是( ) A. B. C. D. 【答案】B 【解析】 【分析】 由射影的知识求出直线 的斜率,由点斜式求出直线 的方程. 【详解】解:∵原点在直线 上 射影为点 , ∴直线 的斜率为 , 又点 在直线 上, ∴所求的直线方程为 , 即 . 的 的 0A B⋅ > 0B C⋅ < 0Ax By C+ + = 0Ax By C+ + = A B − y B C− 0A B⋅ > 0B C⋅ < 0Ax By C+ + = 0A B − < 0C B − > l (2,1) l 2 5 0x y+ − = 2 5 0x y+ − = 2 3 7 0x y+ − = 3 2 8 0x y+ − = l l l (2,1) l 2 1 2k = − = − (2,1) l 1 2( 2)y x− = − − 2 5 0x y+ − =故选:B. 【点睛】本题考查直线方程的点斜式,是基础题. 15.已知向量 、 、 满足 ,且 ,则 、 、 中最小的值 是( ) A. B. C. D. 不能确定 【答案】B 【解析】 【分析】 利用已知条件作差比较可知. 【详解】因为 , 所以 , 所以 , 所以 , 同理可得, , 故 最小. 故选 . 【点睛】本题考查了平面向量的数量积和比较法比较大小,属于中档题. 16.如图,边长为 4 正方形 中,半径为 1 的动圆 的圆心 在边 和 上移动 (包含端点 、 、 ), 是圆 上及其内部的动点,设 ( ), 则 的取值范围是( ) A. B. C. D. 的 a b c 0a b c+ + =    2 2 2 a b c< a b b c⋅ > ⋅   a c b c⋅ > ⋅   b c⋅  B ABCD Q Q CD DA A C D P Q BP mBC nBA= +   ,m n∈R m n+ [ 2 1,2 2 1]− + [4 2 2,4 2 2]− + 2 2[1 ,2 ]2 2 − + 2 2[1 ,2 ]4 4 − +【答案】D 【解析】 【分析】 建立如图所示平面直角坐标系,可得 的坐标,进而可得 的坐标.分类讨论,当动 圆 的圆心在 上运动或在 上运动时,利用圆的参数方程相关知识,设出点 坐标, 再利用三角函数求 的最值. 【详解】解:建立如图所示平面直角坐标系,可得, ,可得 , 当点 在 上运动时,设 , 则点 在圆 : 上及内部, 故可设 , 则 , , , , ,BA BC  BP Q CD AD P m n+ (0,4), (4,0)BA BC= =  (4 ,0) (0,4 ) (4 ,4 )BP m n m n= + = Q CD (4, ), [0,4]Q t t ∈ P Q 2 2( 4) ( ) 1x y t− + − = (4 cos , sin ), ( ,0 1)P r t r R rθ θ θ+ + ∈ ≤ ≤ (4 cos , sin )BP r t rθ θ= + + 4 4 cos 4 sin m r n t r θ θ = +∴ = + 4 4 4 (sin cos ) 4 2 sin 4m n t r t r πθ θ θ ∴ + = + + + = + + +   0 4, 0 1,t r Rθ≤ ≤ ≤ ≤ ∈当 时, 取最小值为 ,即 ; 当 时, 取最大值为 ,即 , 的取值范围是 ; 当点 在 上运动时,设 , 则点 在圆 : 上及其内部, 故可设 , 则 , , , , 当 时, 取最小值为 ,即 ; 当 时, 取最大值为 ,即 , 的取值范围是 ; 故选:D. 【点睛】本题考查了向量的坐标运算、点与圆的位置关系,考查了分类讨论思想方法,考查 了推理能力与计算能力,属于中档题. 三、解答题 17.已知 的顶点 、 、 ,试求: (1)求 边的中线所在直线方程; (2)求 边上的高所在直线的方程. 50, 1, 4t r πθ= = = m n+ 4 2 4 − 21 4 − 4, 1, 4t r πθ= = = m n+ 8 2 4 + 22 4 + m n∴ + 2 21 ,24 4  − +    Q AD ( ,4), [0,4]Q s s∈ P Q 2 2( ) ( 4) 1x s y− + − = ( cos ,4 sin ), ( , 0 1)P s r r R rθ θ θ+ + ∈ ≤ ≤ ( cos ,4 sin )BP s r rθ θ= + + 4 cos 4 4 sin m s r n r θ θ = +∴ = + 4 4 4 (sin cos ) 4 2 sin 4m n s r s r πθ θ θ ∴ + = + + + = + + +   0 4, 0 1,s r Rθ≤ ≤ ≤ ≤ ∈ 50, 1, 4s r πθ= = = m n+ 4 2 4 − 21 4 − 4, 1, 4s r πθ= = = m n+ 8 2 4 + 22 4 + m n∴ + 2 21 ,24 4  − +    ABC∆ ( 2,1)A − (4,3)B (2, 2)C − AB AC【答案】(1) ;(2) . 【解析】 【分析】 (1)求出线段 的中点坐标,利用两点式方程求出 边上的中线所在的直线方程; (2)求出 边所在直线的斜率,进而可以求出 边上的高所在直线的斜率,利用点斜式 求 边上的高所在的直线方程. 【详解】解:(1)线段 的中点坐标为 所以 边上的中线所在直线的方程是: , 即 ; (2)由已知 ,则 边上高的斜率是 , 边上的高所在直线方程是 , 即 . 【点睛】本题考查直线的点斜式,两点式求直线的方程,属于基础题. 18.已知 ,直线 的方程为 ,直线 的方程为 . (1)求直线 经过的定点坐标; (2)讨论直线 和 的位置关系. 【答案】(1) ;(2)当 时,直线 和 平行;当 时,直线 和 重合; 当 且 时,直线 和 相交. 【解析】 【分析】 (1)将直线 的方程改写为 ,令 ,求解 的值, 可得答案; 4 6 0x y+ − = 4 3 7 0x y− − = AB AB AC AC AC AB (1,2) AB 2 1 2 2 2 1 y x− −=− − − 4 6 0x y+ − = 1 ( 2) 2 2 3 4ACk = − − = −− − AC 4 3 AC 3 43 ( 4)y x− = − 4 3 7 0x y− − = m∈R 1l ( 1) (2 1) 3m x m y m+ − − = 2l (3 1) (4 1) 5 4m x m y m+ − − = + 1l 1l 2l (1, 1)− 0m = 1l 2l 2m = 1l 2l 0m ≠ 2m ≠ 1l 2l 1l (x 2y 3) (x y) 0m − − + + = 2 3 0 0 x y x y − − =  + = ,x y(2)联立方程,得 ,求解交点 ,讨论即可; 【详解】解:(1)将直线 的方程改写为 , 令 ,解得: , 即直线 的过定点 ; (2)联立方程,得 . 解得 , 当 且 时, ,两直线相交; 当 时, ,两直线平行; 当 时, ,两直线重合.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两条直线平行、垂直、相交的判定方法,属于基础题. 19.已知向量 =(3,-4), =(6,-3), =(5-m,-3-m). (1)若点 A,B,C 不能构成三角形,求实数 m 满足的条件; (2)若△ABC 为直角三角形,求实数 m 的值. 【答案】(1) ;(2),m= 或- 或 . 【解析】 【详解】(1)∵ =(3,-4), =(6,-3), =(5-m,-3-m), 若 A,B,C 三点不能构成三角形,则这三点共线, ∵ =(3,1), =(2-m,1-m),∴3(1-m)=2-m,∴m= 即为满足的条件. (2)由题意,△ABC 为直角三角形, ①若∠A=90°,则 ⊥ ,∴3(2-m)+(1-m)=0,∴m= . ②若∠B=90°,则 ⊥ ,∵ (-1-m,-m),∴3(-1-m)+(-m)=0,∴m=- ( 1) (2 1) 3 (3 1) (4 1) 5 4 m x m y m m x m y m + − − =  + − − = + D 1l (x 2y 3) (x y) 0m − − + + = 2 3 0 0 x y x y − − =  + = 1 1 x y =  = − 1l (1, 1)− ( 1) (2 1) 3 (3 1) (4 1) 5 4 m x m y m m x m y m + − − =  + − − = + 2 ( 2), 2( 1)( 2), 2(2 1)( 2)x yD m m D m m D m m= − = − − − = − + − 0m ≠ 2m ≠ 0D ≠ 0m = 0, 0xD D= ≠ 2m = 0x yD D= = OA OB OC 1 2m = 7 4 3 4 1 2 5± OA OB OC AB AC 1 2 AB AC 7 4 AB BC BC. ③若∠C=90°,则 ⊥ , ∴(2-m)(-1-m)+(1-m)(-m)=0, ∴m= .综上可得,m= 或- 或 . 20.已知 , , ,若 , ( ). (1)求函数 的解析式; (2)求函数 在 条件下的最小值; (3)把 图像按向量 平移得到曲线 ,过坐标原点 作 、 分 别交曲线 于点 、 ,直线 交 轴于点 ,当 为锐角时,求 的取 值范围. 【答案】(1) ;(2) ;(3) . 【解析】 【分析】 (1)根据向量数量积的坐标公式即可求 的解析式; (2)通过矩阵的计算公式,求出 的表达式,然后利用基本不等式求最值即可; (3)根据向量平移关系即可求出曲线 的解析式,设 ,根据 为锐角时,建立不等式关系进行求解即可. 【详解】解:(1) , , , , 的 3 4 BC AC 1 2 5± 7 4 3 4 1 2 5± (2,1)OA = (1,7)OB = (5,1)OC = OD xOA=  ( )f x DB DC= ⋅  ,x y∈R ( )y f x= ( ) 4 ( ) 15 f x g x x − = 1 2x≤ ≤ ( )y f x= ( 2,8)a = − C O OM ON C M N MN y 0(0, )Q y MON∠ 0y 2( ) 5 20 12f x x x= − + 4 15 1( ,0) ( , )5 −∞ +∞ ( )y f x= ( )g x C ( ) ( )2 2,5 , ,5M m m N n n MON∠ (2 , ), (2 , )OD x OA x x D x x= ⋅ = ∴   (1,7), (5,1)OB OC= =   (1,7), (5,1)B C∴ = (1 2 ,7 ), (5 2 ,1 )DB x x DC x x∴ = − − = − − 则 , 即 ; (2)由已知得: , 当且仅当 ,即 时取到最小值, 函数 在 条件下的最小值为 ; (3) , 的图象按向量 平移后得到曲线 为 ; 设 , 则直线 的方程为 , 令 ,则 , 若 为锐角,因为 不可能共线,则 , 或 , 或 , 即 或 , 故 取值范围是 .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向量的数量积公式的应用,以及向量平移的关系,考查学生的运算能 力. 21.已知点 和非零实数 ,若两条不同的直线 、 均过点 ,且斜率之积为 ,则称直线 的 2(1 2 ,7 ) (5 2 ,1 ) 5 20 12y DB DC x x x x x x= ⋅ = − − ⋅ − − = − +  2( ) 5 20 12f x x x= − + ( ) 4 ( ) 12 12 12( ) 20 5 20 20 5 2 5 4 1515 f x f xg x x x xx x x xx − = = + = − + + = + ≥ ⋅ = 125x x = [ ]2 15 1,25x = ∈ ( ) 4 ( ) 15 f x g x x − = 1 2x≤ ≤ 4 15 2 2( ) 5 20 12 5( 2) 8y f x x x x= = − + = − − ( )y f x∴ = ( 2,8)a = − C 25y x= ( ) ( )2 2,5 , ,5M m m N n n MN 2 2 2 5 5 5 y n x n m n m n − −=− − 0x = 0y 5mn= − MON∠ , ,M O N 2 225 0OM ON mn m n⋅ = + >  1 25mn∴ < − 0mn > 0 1 5 25 y∴− < − 0 05 y− > 0y 0< 0 1 5y > 0y 1( ,0) ,5  −∞ ∪ +∞   P λ 1l 2l P λ、 是一组“ 共轭线对”,如直线 和 是一组“ 共轭线对”,其 中 是坐标原点. (1)已知 、 是一组“ 共轭线对”,且知直线 ,求直线 的方程; (2)如图,已知点 、点 和点 分别是三条倾斜角为锐角的直线 、 、 上的点( 、 、 与 、 、 均不重合),且直线 、 是“ 共轭线 对”,直线 、 是“ 共轭线对”,直线 、 是“ 共轭线对”,求点 的坐标; (3)已知点 ,直线 、 是“ 共轭线对”,当 的斜率变化时,求原点 到直 线 、 的距离之积的取值范围. 【答案】(1) ;(2) 或 ;(3) . 【解析】 【分析】 (1)由 可得直线 的斜率,进而可得直线 的方程; (2)设直线 的斜率分别为 ,可得 ,求解可得 的值, 进一步得到直线 与直线 的方程,联立得 的坐标; (3)设 ,其中 ,利用两点间的距离公式可 得原点 到直线 、 的距离,变形后利用基本不等式求解. 【详解】解:(1)由已知得 ,又 , 1l 2l Pλ 1 2:l y x= 2 1: 2l y x= − 1O− O 1l 2l 3O− 1 2:l y x= 2l (0,1)A ( 1,0)B − (1,0)C PQ QR RP A B C P Q R PR PQ 1P QP QR 4Q RP RQ 9R P ( 1, 2)Q − − 1l 2l 2Q− 1l O 1l 2l 3 2y x= − (3,3) 3 3( , )5 5 [0, 2) 1 2 3l lk k = − 2l 2l , ,PR PQ QR 1 2 3, ,k k k 1 2 2 3 3 1 1 4 9 k k k k k k =  =  = 1 2 3, ,k k k RP RQ P 1 2 2: 2 ( 1), : 2 ( 1)y k x l y xkl −+ = + + = + 0k ≠ O 1l 2l 1 2 3l lk k = − 1 2lk =直线 的方程 ; (2)设直线 的斜率分别为 , 则 ,得 或 . 当 时, 直线 的方程为 ,直线 的方程为 ,联立得 ; 当 时, 直线 的方程为 ,直线 的方程为 ,联立得 . 故所求为 或 ; (3)设 ,其中 , 故 . 由于 (等号成立的条件是 ), 故 . 【点睛】本题考查直线方程的点斜式及交点坐标,考查点到直线距离公式的运用,训练了利 用基本不等式求最值,难度较大,对学生的理解能力要求较高. 2 3 2lk∴ = − ∴ 2l 3 2y x= − , ,PR PQ QR 1 2 3, ,k k k 1 2 2 3 3 1 1 4 9 k k k k k k =  =  = 1 2 3 3 2, , 62 3k k k= = = 1 2 3 3 2, , 62 3k k k= − = − = − 1 2 3 3 2, , 62 3k k k= = = PR 3 ( 1)2y x= − PQ 2 13y x= + (3,3)P 1 2 3 3 2, , 62 3k k k= − = − = − PR 3 ( 1)2y x= − − PQ 2 13y x= − + 3 3,5 5P     (3,3)P 3 3,5 5P     1 2 2: 2 ( 1), : 2 ( 1)y k x l y xkl −+ = + + = + 0k ≠ ( )( ) 2 1 2 2 2 2 2 2 2 2| 2 | 2 41 1 41 kk kd d k k k k − − −−= ⋅ = ⋅ + + ++ 4 2 2 4 2 4 2 2 2 4 4 9 92 2 1 2 1 45 4 5 4 5 k k k k k k k k k − += ⋅ = ⋅ − = ⋅ −+ + + + + + 2 2 4 5 9k k + + ≥ 2 2k = 1 2 2 2 91 [0,1), [0, 2)4 5 d d k k − ∈ ∈ + +

资料: 10.8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