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第二次高考模拟理综化学答案
题号
7
8
9
10
11
12
13
答案
D
C
A
D
C
C
C
26. (14分,每空2分)
(1)Bi2S3+6HCl+3NaClO3=2BiCl3+3NaCl+3S↓+3H2O
(方程式书写不配平不给分,不写沉淀符号不扣分,下同)
(2)S和SiO2 ;(写一个给1分,写错1个不给分)
(3)除去杂质Fe3+;Bi2O3 或Bi(OH)3(写Bi不给分)
(4)Na++Bi3++ClO-+4OH-===NaBiO3↓+Cl-+2H2O
(5)① Cl- ; ② Cl-+6OH—-6e-=ClO3-+3H2O
27.(15分)
(1)ADCBE(1分);(顺序错不给分)
实验前通N2是为了排除装置内的空气防止对实验造成干扰,减少实验误差。(1分)
(2)检验生成的气体中是否含有SO3,并除去SO3和NH3(2分,只回答前半句或后半句的1分) SO2+H2O2+Ba2+===BaSO4↓+2H+ (2分)
否 (1分),若互换SO3也会使B有白色沉淀生成,无法检验 SO2的存在(1分)
(3)步骤:取少量A中残留物于试管中,加入适量稀硫酸,充分振荡使其完全溶解;将溶液分成两份,分别滴加高锰酸钾溶液、KSCN溶液(或:依次滴加K3Fe(CN)6溶液、KSCN溶液或其他合理答案)(2分) 现象:若高锰酸钾溶液不褪色,加入KSCN溶液后变红(或:加入K3Fe(CN)6溶液无现象,加入KSCN溶液后变红,或其他合理答案) (1分)
(4)14(2分)(方程式2(NH4)2Fe(SO4)2Fe2O3+2 NH3↑+N2↑+4SO2↑+5H2O)
(5)2.5a(2分)
28. (14分,每空2分)
(1)放热; (化简后正确也得分);上方; (2) ;
(4)B、C(回答一个正确得1分,只要有错的就不得分)
5×10-12 mol·L-1(不带单位不得分)
35.(15分)
(1)O>H>C>Mg(2分,有一处错误就不得分);NO3-、SiO32-、SO3中任意一个,写S4、O4等不常见的不给分(1分); 3d54s1(2分)
(2)sp3(1分);平面三角形(1分);0.41 nm(2分)(不带单位不得分)
(3)① 白色球⑧改为黑色球(1分)② 6(1分),4(1分),12(1分)
③Mg2+、O2-离子半径小、所带电荷大,晶格能大(2分)
36.(15分)
(1)加聚反应(加成聚合反应也得分)(1分);酯基(1分)
(2)1,5-已二烯(2分)
(3)c(2分)
(4)
(2分)(写氢氧化钠参与反应生成钠盐的也给分)
(5)5 (2分)中任写一种(2分)
(6) CH2=CH2 CH3CH2CHO CH3CH2CH2OH(3分,前面步骤错不得分,最后一步错给2分)
解析:
35.【解析】(1)碱式碳酸镁中含有O、H、C、Mg元素,Mg金属,第一电离能比铍小,要注意H的第一电离能比较特殊,几乎和氧相同,略小于氧,比碳的大,碳比铍大,所以有O>H>C>Mg;CO32-的等电子体可从C想到Si可得SiO32-;比C多一价电子的是N
可想到NO3-和PO3-,再多一价电子想到S和O,可得SO3、S4、O4等,常见有NO3-、SiO32-和PO3-、SO3;原子序数与CO32-的价电子数相等的基态原子24号元素Cr,其价电子排布式为3d54S1(半充满状态稳定)。
(2)①、③中Mg均形成4个σ键,价层电子对数为4,其杂化方式为sp3;②中C形成3个σ键一个π键,价层电子对数为3,则空间构型为平面三角形;求氯氯之间的距离可用两种方法:
方法一:由题可知,Mg处在立方体的中心,4个Cl位于立方体的4个顶点,如图
Mg相当于O点,①②③④的Cl相当于ADBE,AO=R=0.25nm,设BC为L,则有L2+2L2=4R2,L=,氯氯之间的距离=L====0.41nm。
方法二:设氯氯之间的距离为S,利用余弦定理,S2=R2+R2-2R2cos(109°28´),代入数值可推出S2=, S==0.41nm。
⑶根据氯化钠晶胞结构知,MgO晶胞中Mg原子和Mg原子处于小正方形的对角线上,根据图像可知,空心球⑧应为黑色球。NaCl为离子晶体,一个Na+周围有6个Cl离子,位于上下左右前后,属于6配位,故MgO晶体中Mg2+的配位数为6;所包含的Mg2+数目为6×1/2+8×1/8=4;从图上可以看出每个Mg2+距离最近的Mg2+数目为12。Mg2+、O2-离子半径小、所带电荷大,晶格能大,导致熔沸点高,硬度大,故是优良的耐高温材料。
36.【解析】A的相对分子质量为82,分子式为C6H10,含有两个碳碳双键,没有支链,含有三组峰,符合2:2:1的分子A为。
根据信息①推导出B为OHC-CH(CH3)CH2CH2CH(CH3)CHO,B被氧化生成羧酸,
C为HOOCCH(CH3)CH2CH2CH(CH3)COOH,再发生酯化反应,生成D为CH3OOCCH(CH3)CH2CH2CH(CH3)COOCH3;根据信息②知道D转化E发生氧化反应,E可以为CH3OOCC(CH3)=CH-CH=C (CH3)COOCH3(E应该还有别的结构,与本题解题无关)),
E一定要能保证发生加聚反应生成高分子F。
(1)加氧或去氢的反应为氧化反应,根据E的结构简式可知含有酯基;
(2)名称为1,5-已二烯;
(3)因为A分子中含有两个碳碳双键,所以能被高锰酸钾氧化,至少有3个碳原子共面,可以发生加聚反应,每一个碳碳双键均存在两个相同的氢,不存在顺反异构情况;
(4)醛基被氢氧化铜氧化为羧基,如果把氢氧化钠加入进来,则写成羧酸钠也可;
(5)D的分子式为C10H18O4,则G为C4H6O4,含有一个羧基,同时含有一个酯基,可能的结构简式为、、、、,有5种,其中核磁共振氢谱有3组峰的为后三种中任意一个即可;
(6)结合信息①,乙烯转化为丙醛,丙醛再转化为丙醇,依次转化为丙烯、聚丙烯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