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语文答案第 1页(共 3 页)
赤峰市高三 4·20 模拟考试
语文参考答案 2020.04
所有选择题每小题各 3 分
1.A(B 曲解文意,先有人亲近自然才能进入本真状态,才能达到宠辱偕忘的境界。C.张冠李戴,是“自
然事物的某种特殊情境唤起人的情调”。D.审美主体的概念大,原文指的是中国文人。)
2.D(末段事例论证的观点是“中国文人与自然山水‘默契忻合’,他们在自然山水中‘托身得所’。自然
山水不仅是他们欣赏的对象,而且成为他们的慰藉和精神生活的一部分。”)
3.C(无中生有,原文并没有境界高低的比较。)
4.C(“决定用”曲解文意,文中为“指出、表示、认为”,且原文中阿根廷副外长指出,“一国两制”的成
功实施,使他的国家对以同样方式解决马尔维纳斯群岛问题“抱有希望”。)
5.C (“回归之前,澳门曾是愁云密布;回归之后,澳门就洋溢着……”曲解文意。)
6.(6 分)参考答案:
①坚守“一国”之本、善用“两制”之利;
②经济适度多元发展;
③宪制秩序牢固确立,完善治理体系;
④持续改善民生,提升福利水平。
(每点 2 分,意思对即可)
7.B (是衬托不是对比。)
8.(6 分)参考答案:
文中的爷爷是一个做生意实在厚道,性格直率倔强,知恩图报的老头。
1 手艺好,爷爷做的老面馒头的广受欢迎。
2 讲诚信,实在厚道:爷爷做馒头什么样就是什么样,而且坚决不做亏心包子。
3 直率开朗,又脾气倔强:伯伯劝爷爷享清福,爷爷用洪钟大嗓门拒绝了。(或爷爷心里打好主意直
接拎一袋馒头去到水果大叔家。)
4 知恩必报,重情义:爷爷坚持给骑车摔倒后扶他起来的水果大叔送馒头。
⑤ 勤劳质朴,七十二岁的爷爷仍然坚持做馒头。
(每点 2 分,意思对即可)
9.(6 分)参考答案:
①人物语言口语化:比如“那为啥您不做,反正都绞成了肉末,哪个看得出来?”,用很多对话式语言
表现生活氛围。
②使用带有地域特色的语言:比如带有川味的“吃了要不得唦,要着背骂名的唦”“大娃子”还有川
戏等,使语言更具有当地的生活气息。
③多用短句:小说没有复杂长句,都是简单易理解的短句,使语言更加贴近生活日常。
④使用口语化特征的词语:使用拟声词“咿咿呀呀”,叠词“重重”,感叹词等使小说更加生动有趣。
(每点 2 分,意思对即可)
10.A
11.A(上古时开始流行,不分长幼尊卑都可用。但多数用于平辈之间。)
12.A(郦食其与韩信没有里应外合)高三语文答案第 2页(共 3 页)
13.(共 10 分)(1)于是沛公立刻停止了洗脚,起身整理好衣裳,把郦生请到了上宾的座位,向他道歉,
赐予他食物。
(辍:停止;摄:整理;延:请;上坐:上宾的座位;谢:致歉;每点一分。)
(2)希望您赶快占据敖仓的粮食,阻塞成皋的险要地势,把有利的形势给诸侯看,那么天下就归顺您了。
(据:占据;塞:阻塞,堵住;示:给……看;以引导的状语后置句;归:归顺;采分点每点一分)
译文:
郦食其是陈留高阳人。他喜欢读书,连能供得起自己穿衣吃饭的产业都没有,县里的人们都称他为“狂
生”。等到陈胜、项梁等人反秦起义的时候,郦食其听说这些人都是一些气量狭小、喜欢烦琐细小的礼节、
刚愎自用的小人,因此他就自己隐藏起来。后来,他听说沛公带兵攻城略地来到陈留郊外,时常打听陈留
一地的贤士俊杰。郦食其请见,沛公正坐在床边伸着两腿让两个女人洗脚,郦生只是作个长揖而没有倾身
下拜,说:“您是想帮助秦国攻打诸侯呢,还是想率领诸侯灭掉秦国?”沛公骂道:“你个儒生小人!天下
的人同受秦朝的苦已经很久了,你怎么说帮助秦国攻打诸侯呢?”郦生说:“如果您下决心聚合民众,召
集义兵来推翻暴虐无道的秦王朝,那就不应该用这种倨慢不礼的态度来接见长者。”于是沛公立刻停止了
洗脚,起身整理好衣裳,把郦生请到了上宾的座位,向他道歉,赐予他食物。郦生说道:“陈留是天下的
交通要道,现在城里又有很多存粮。我和陈留的县令素来交好,请您派我到他那游说他。他若是不听从的
话,您再发兵攻城,我在城内又可以作为内应。”于是沛公就攻取了陈留,赐给郦食其广野君的称号。在
汉王三年的秋天,项羽多次困住沛公,沛公打算放弃成皋以东的地盘,郦生便就此进言道:“作为成就统
一大业的王者,他以平民百姓为天,而平民百姓又以粮食为天,敖仓储藏了很多粮食,但是楚人放弃了它,
此正是天用来资汉的条件,况且楚互相对峙不能了断,百姓骚动,海内摇荡,希望您赶快占据敖仓的粮食,
阻塞成皋的险要地势,把有利的形势给诸侯看,那么天下就归顺您了。如今燕国、赵国都已经平定,只有
齐国还没有攻打下来,我请求去游说齐王让他成为东方的属国。”汉王听从了他的建议。(郦食其)见到齐
王说:项王有背弃盟约的名声,有杀死义帝的不义行为;他对别人的功劳从来不记着,对别人的罪过却又
从来不忘掉;将士们打了胜仗得不到奖赏,攻下城池也得不到封爵;不是他们项氏家族的没有谁得到重用;
给有功人员刻下印(准备封官),在手中反复把玩,不愿意授与;攻城得到财物,宁可堆积起来,也不肯
赏赐给大家;所以天下人背叛他,才能超群的人怨恨他,没有人愿意为他效力。因此天下之士都投归汉王。
齐王您赶紧投降汉王来保全国家,倘若是不投降汉王的话,那么危亡的时刻立刻就会到来。田广认为郦生
的话是对的,撤了军队,纵酒做乐。淮阴侯韩信听说郦生没费吹灰之力,坐在车上跑了一趟便取得了齐国
七十余座城池,就乘夜袭击齐国。齐王田广听说汉兵已到,认为是郦生出卖了自己,便烹杀了郦生,带兵
向东逃跑而去。汉朝建立十二年,高祖封赏功臣,怀念郦食其,封郦食其的儿子郦疥为高梁侯。
14.C(“还可在水晶宫里欣赏乐章”错,这一句是想象不是实写。)
15.(6 分)参考答案:
①联想想象(虚写、浪漫主义)(2 分),作者不写自己被风雨所阻,而是想象水神挽留自己共看斜阳,
这种奇妙的想象,生动表现了词人旷达心境。(2 分)
②拟人,“波神”二句作者采用拟人化的手法,下笔不同凡响。这里的“波神”赋予了人的主观想象,
是人化了的自然。(2 分)
16.(共 6 分)(1)腹犹果然 三月聚粮
(2)停杯投箸不能食 拔剑四顾心茫然
(3)金戈铁马 气吞万里如虎
17.C
18.D【A 项表引文(歌词)的省略;B 项表说话的断断续续;C 项表含糊其辞,欲言又止;D 项表示对同类人
列举的省略,与文中的省略号对“故意制造虚假新闻,散步谣言,制造恐慌”等不法行为列举的省
略的作用相同】
19. B高三语文答案第 3页(共 3 页)
20.(共 6 分)参考答案:
①因为它没有细胞结构
②病毒进入宿主细胞可以繁殖
③一旦离开了宿主细胞
21.(共 5 分)不足: ①平起仄收,音律不合,不合对联要求;
②上下联重复用字;
③内容偏颇:“揭世间丑态”内容概括不全,人世间不全是阴暗面。此句与后面“弘
扬人类文明”内容上也不协调”。
(每点 1 分,意思对即可)
修改: 上联:聚语言风采,展文字画廊,字字句句,彰显华夏历史
下联:汇中外佳作,刻人生百态,点点滴滴,弘扬人类文明
(上下联各 1 分)
22.评分标准参考高考评分标准。(60 分)
参考 2019 年全国二卷高考作文评分标准。
一等(20~16 分) 二等(15~11 分) 三等(10~6 分) 四等(5~0 分)
基
础
等
级
内容
20 分
符合题意
中心突出
内容充实
思想健康
感情真挚
符合题意
主题明确
内容较充实
思想健康
感情真实
基本符合题意
中心基本明确
内容单薄
思想基本健康
感情基本真实
偏离题意
中心不明确
内容不当
思想不健康
感情虚假
表达
20 分
符合文体要求
结构严谨
语言流畅
字迹工整
符合文体要求
结构完整
语言通顺
字迹清楚
基本符合文体要求
结构基本完整
语言基本通顺
字迹基本清楚
不符合文体要求
结构混乱
语言不通顺语病多
字迹潦草难辨
发
展
等
级
特征
20 分
深刻
丰富
有文采
有创意
较深刻
较丰富
较有文采
较有创意
略显深刻
略显丰富
略显文采
略显创意
个别语句有深意
个别例子较好
个别语句较精彩
个别地方有深意
附:高考阅卷作文评分相关细则
1.要有百分制评分观,基准分定在 48 分(符合题意,结构清晰,语言表达通顺,文采可以不出众)。
54-60 分为优秀,48-53 分为良好,42-47 分为中等,36-41 分为及格,36 分以下为不及格。有眼前一亮
之感的,应该在 54 分以上给分。要寻找学生作文中的亮点;写作诗歌的按行计,不以字计;原封不动引
材料的按 50 字扣 1 分计;作文不轻易判定跑题,跑题作文一般在 20——25 分区间内给分。错别字 1 个字
扣 1 分,不累计扣分,上限不超过 3 分。
2.审题:从每一句话中剥离内涵均可以,均算符合题意,只要考生自圆其说即可,关键考量考生的语
言和表达层面。也可以化用所给的六句话的内涵。评卷时应有文体意识,议论文、小说、散文等等,只要
学生有了文体倾向,就需考量文体的使用是否得当。符合题意的作文起评分理论上 48 分,但事实上若不
能有所联系,只是就某方面断章取义来写的话,其语言和表达也不尽如人意,大多得分在 45 分上下或以
下给分。
3.字数:601-800 字之间,按正常评分标准评分;600 字以下分为两种情况,500-600 字(含 600 字),
按二等给分,即不超过 45 分。500 字以下,按三等给分,即不超过 30 分。400 字以下不超过 20 分,300
字以下不超过 15 分,200 字以下不超过 10 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