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届高三化学上学期期中试卷(附解析Word版)
加入VIP免费下载

2020届高三化学上学期期中试卷(附解析Word版)

ID:259268

大小:664.6 KB

页数:29页

时间:2020-05-11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2017 级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 化学试题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O 16 P 31 Cu 64 一、选择题(本题共 25 小题,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共 50 分) 1.化学与生产、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疫苗一般应冷藏存放,以避免蛋白质变性 B. 糖类、油脂、蛋白质均能发生水解反应 C. 铁粉和维生素 C 均可作食品袋内的脱氧剂 D. 电热水器用镁棒防止内胆腐蚀,原理是牺牲阳极的阴极保护法 【答案】B 【解析】 【详解】A. 疫苗一般应冷藏存放,以避免蛋白质变性,正确; B.油脂、蛋白质均能发生水解反应,但糖类中的单糖不能发生水解,错误; C. 铁粉和维生素 C 都具有还原性,均可作食品袋内的脱氧剂,正确; D. 电热水器用镁棒防止内胆腐蚀,原理是牺牲阳极的阴极保护法,正确。 故答案为 B。 2.化学用语是学习化学的工具和基础,下列有关化学用语的表达正确的是 A. H2S 的电离方程式:H2S 2H++S2- B. H2O2 的电子式: C. 氟原子的结构示意图: D. 用电子式表示 NaCl 的形成过程: 【答案】D 【解析】 【详解】A.H2S 为弱电解质,电离时分步电离,电离方程式:H2S⇌H++HS-,HS-⇌H++S2-, 故 A 错误; B. H2O2 为共价化合物,电子式: ,故 B 错误; C. 氟为 9 号元素,核外电子数等于原子序数,原子的结构示意图: ,故 C 错误; D.钠原子失去一个电子变为钠离子,氯原子得到一个电子变为氯离子,用电子式表示 NaCl 的 形成过程: ,故 D 正确; 答案选 D。 【点睛】写电子式时要分清是离子化合物还是共价化合物,有离子键的化合物是离子化合物, 金属氧化物、盐、强碱等,过氧化氢是共价化合物。 3.下列现象或操作一定与物质的化学性质有关的是 A. 焰色反应 B. 石油 裂化 C. 萃取 D. 丁达尔效 应 【答案】B 【解析】 【详解】A. 焰色反应是物理变化。它并未生成新物质,焰色反应是物质原子内部电子能级的 改变,通俗的说是原子中的电子能量的变化,不涉及物质结构和化学性质的改变,故 A 不符 合题意; B. 石油裂化是在一定的条件下,将相对分子质量较大、沸点较高的烃断裂为相对分子质量较 小、沸点较低的烃的过程,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 B 符合题意; C. 萃取是利用物质在两种互不相溶(或微溶)的溶剂中溶解度的不同,使溶质物质从溶解度 较小的溶剂内转移到溶解度较大的溶剂中的方法,没有新物质,属于物理变化,故 C 不符合 题意; D. 丁达尔效是应当一束光线透过胶体,从垂直入射光方向可以观察到胶体里出现的一条光亮 的“通路”, 丁达尔效应是区分胶体和溶液的一种常用物理方法,故 D 不符合题意; 答案选 B; 【点睛】化学性质是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的性质,分清楚上述变化是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 核心是看有没有新物质生成。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Na2O2 和 NaOH 所含化学键类型完全相同 B. NH3 比 PH3 稳定是因为 NH3 分子间存在氢键 C. CO2 溶于水和干冰升华都只有分子间作用力改变 的D. 碱性氧化物一定是金属氧化物 【答案】D 【解析】 【详解】A.Na2O2 中含有离子键和非极性共价键,NaOH 中含有离子键和极性共价键,所含化学 键类型不完全相同,故 A 错误; B. 物质的稳定性与化学键的强弱有关,与分子间作用力无关,故 B 错误; C. 化学反应的实质旧的化学键断裂和新的化学键形成,CO2 溶于水并可与水反应生成碳酸, 则 CO2 溶于水存在化学键和分子间作用力的改变,干冰升华只是二氧化碳从固态变为气态,只 有分子间作用力改变,因此二者作用力的改变不相同,故 C 错误; D. 碱性氧化物是指溶于水而成碱或与酸反应而成盐和水的氧化物,碱性氧化物皆为金属的氧 化物,它们的碱性差别很大,故 D 正确; 答案选 D。 【点睛】共价化合物的稳定性是由化学键的强弱决定的,熔沸点是分子间作用力决定的,还 和分子间氢键有关。 5.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雷雨发庄稼”是自然固氮 B. Na2O2 可用作潜水艇供氧剂 C. 铝热反应既可用于焊接钢轨,也可用于工业上冶炼铁 D. 工业上生产玻璃和水泥使用到的共同原料有石灰石 【答案】C 【解析】 【详解】A. 雷雨过程发生的主要化学反应有:N2+O2=2NO,2NO+O2=2NO2,3NO2+H2O=2HNO3+NO, HNO3 与土壤中的弱酸盐反应生成硝酸盐,农作物吸收 NO3−中化合态的 N 元素,其中第一个反应 是将游离态的氮转化为化合态氮,属于自然界固氮作用,故 A 正确; B. 过氧化钠(Na2O2)能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氧气,所以可用作潜水艇的供氧剂,故 B 正确; C. 铝热反应以铝粉和氧化铁为主要反应物的发热反应,铝粉激烈氧化,燃烧而放出大量热。 这种放热反应的温度可达 3000℃以上使反应产生的铁单质以液态形式存在,可用于焊接钢轨; 各种金属对氧的化学亲和力大小各不相同,与氧亲和力较大的金属能够把与氧亲和力较小的 金属从它的氧化物中还原出来。铝在足够高的温度下,与氧有很强的化学亲和力,它可以从很多重金属的氧化物中夺取氧,而把重金属还原出来,可用于工业上冶炼高熔点的金属,但 是工业上炼铁是用高温下焦炭还原氧化铁的方法,故 C 错误; D. 生产玻璃的原料是纯碱、石灰石和石英,生产水泥以黏土和石灰石为主要原料,工业上生 产玻璃和水泥使用到的共同原料有石灰石,主要成分为 CaCO3,故 D 正确; 答案选 C。 6.2017 年 5 月 9 日,我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等单位正式发布 115 号等 4 种人工合成的 新元素的名称、元素符号,115 号元素名称为“镆”,符号为 Mc。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 Mc 的最低负化合价为-3 B. Mc 的最高价氧化物的化式为 Mc2O 5 C. 的中子数为 115 D. 通过化学反应可使 转化为 【答案】B 【解析】 【详解】A. 该元素的名称带“钅”字旁,属于金属元素,金属元素易失去电子,一般为正价, 没有负价,故 A 错误; B. Mc 为 115 号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第七周期第 VA 族,主族序数等于最外层电子数,则该 元素最高正价为+5 价,最高价氧化物的化式为 Mc2O 5,故 B 正确; C. 的质量数为 288,质子数为 115,中子数=质量数-质子数=288-115=173,故 C 错误; D. 和 互为同位素,是镆元素的不同原子,转化过程,没有新物质生成,不是化 学变化,故 D 错误; 答案选 B。 7.国际计量大会第 26 届会议修订了阿伏加德罗常数(NA=6.02214076×1023mol-1),于 2019 年 5 月 2 日正式生效。设 NA 是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40g 正丁烷和 18 g 异丁烷的混合物中共价键数目为 13NA B. 常温常压下,124 g P4 中所含 P—P 键数目为 4NA C. 电解精炼铜时,阳极质量减小 3.2g 时,转移的电子数为 0.1NA D. 0.1mol FeCl3 完全水解转化为氢氧化铁胶体,生成胶粒数目为 0.1NA 【答案】A 【解析】 288 115 Mc 288 115 Mc 290 115 Mc 288 115 Mc 288 115 Mc 290 115 Mc【详解】A.正丁烷和异丁烷的分子式都为 C4H10,一个 C4H10 分子中含有的共价键数目为 13 个, 因此 58g C4H10 混合物中共价键数目为 ×13×NAmol-1=13NA,故 A 正确; B. 124g 白磷的物质的量为 1mol,而一个白磷分子中含 6 个 P−P 键,故 1mol 白磷中含 6NA 条 P−P 键,故 B 错误; C. 电解精炼铜时,粗铜做阳极,阳极上放电的金属不止铜,还有比铜活泼的其他金属,当阳 极质量减小 3.2g 时,转移的电子数多于 0.1NA,故 C 错误; D. 0.1mol FeCl3 完全水解转化为氢氧化铁胶体,生成的氢氧化铁胶粒是多个氢氧化铁形成的 集合体,因此数目小于 0.1NA,故 D 错误; 答案选 A。 8.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放热反应都比吸热反应易发生 B. 中和反应中,每生成 1 mol H2O 均会放出 57.3 kJ 的热量 C. NH4C1 固体与 Ba(OH)2 • 8H2O 混合搅拌过程中,体系能量增加 D. 无法判断 2CO2(g) +3H2O(g)=C2H5OH(1)+3O2(g)是吸热反应还是放热反应 【答案】C 【解析】 【详解】A. 放热反应不一定比吸热反应易发生,如 C 与 O2 反应需要点燃,而 NH4C1 固体与 Ba(OH)2 • 8H2O 在常温下即可进行,A 项错误; B. 中和反应中,稀的强酸与稀的强碱反应生成 1 mol H2O 放出 57.3 kJ 的热量,但不是所有的 中和反应生成 1 mol H2O 都放出 57.3 kJ 的热量,如醋酸与氢氧化钠反应,B 项错误; C. NH4C1 固体与 Ba(OH)2 • 8H2O 反应为吸热反应,反应物的总能量小于生成物的总能量,体系 能量增加,C 项正确; D 因乙醇燃烧为放热反应,而 2CO2(g) +3H2O(g)=C2H5OH(1)+3O2(g)是乙醇燃烧生成气体水的逆 过程,可证明该反应为吸热反应,D 项错误; 答案选 C。 【点睛】B 项是易错点,要紧扣中和热的定义分析作答。 9.下列有关物质性质比较,结论正确的是 A. 溶解度:Na2CO3Si ,酸性:H3PO4>H2SiO3,D 错误;故选 B。 10.常温下,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 A. 常温下 pH=7 溶液中:Cl-、SO42-、Na+、Fe3+ B. 使石蕊试液变蓝色的溶液:K+、SO32-、Na+、S2- C. 与 Al 反应生成 H2 的溶液:NH4+、K+、NO3-、SO32- D. c(KNO3)=1.0mol·L-1 的溶液:H+、Fe2+、Cl-、SO42- 【答案】B 【解析】 【详解】A. 常温下 pH=7 溶液为中性: Fe3+会大量水解形成沉淀,不能大量共存,故 A 错 误; B.使石蕊试液变蓝色的溶液显碱性:K+、SO32-、Na+、S2-之间以及与氢氧根离子间都不发生 反应,可以大量共存,故 B 正确; C.与 Al 反应生成 H2 溶液显酸性或碱性:酸性条件下,NO3-具有氧化性,与金属铝反应生成 一氧化氮,不是氢气,则与 Al 反应生成 H2 的溶液中 NO3-不能大量共存,且亚硫酸根离子在 酸性条件下也不共存,故 C 错误; D. c(KNO3)=1.0mol·L-1 的溶液:H+、Fe2+和 NO3-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不能大量共存,故 D 错 误; 答案选 B。 11.下列化学用语的表述正确的是 的A. 惰性电极电解氯化镁溶液:2Cl-+2H2O H2↑+Cl2↑+2OH- B. 钢铁吸氧腐蚀中的正极反应:4OH-- 4e-=2H2O+O2 ↑ C. 用 H2O2 从酸化的海带灰浸出液中提取碘:2I-+H2O2=I2+2OH- D. 等体积、等物质的量浓度的 NaHCO3 溶液与 Ba(OH)2 溶液混合:HCO3-+Ba2++OH-=BaCO3↓ +H2O 【答案】D 【解析】 【详解】A. 氢氧化镁是沉淀,离子反应中不能拆,惰性电极电解氯化镁溶液:Mg2++2Cl-+2H2O H2↑+Cl2↑+ Mg(OH)2↓,故 A 错误; B. 在中性或碱性条件下,钢铁发生吸氧腐蚀,正极上水和氧气得电子:2H2O+O2↑+4e-=4OH -,故 B 错误; C. 用 H2O2 从酸化的海带灰浸出液中提取碘:2I-+H2O2+2H+=I2+2 H2O,故 C 错误; D. 等物质的量的 NaHCO3 溶液与 Ba(OH)2 溶液混合生成碳酸钡氢氧化钠和水:HCO3-+Ba2++OH -=BaCO3↓+H2O,故 D 正确; 答案选 D。 12.关于下列各装置图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 装置①中,c 为阴极、d 为阳极 B. 装置②可用于收集 H2、NH3、CO2 等气体 通电 通电C. 装置③若用于吸收 NH3,并防止倒吸,则 X 可为苯 D. 装置④可用于干燥、收集 HCl,并吸收多余的 HCl 【答案】B 【解析】 【详解】A. 由电流方向可知 a 为正极,b 为负极,则 c 为阳极,d 为阴极,故 A 错误; B. H2、NH3 密度比空气小,用向下排空法收集,可从 a 进气;Cl2、HCl、NO2、CO2 等气体密度 比空气大,用向上排空法收集,可从 b 进气;故 B 正确; C. 苯的密度比水小,位于上层,故 C 错误; D. HCl 是酸性气体,不能用碱石灰干燥,故 D 错误; 答案选 B。 13.在一个氧化还原反应体系中存在 Fe3+、NO3-、Fe2+、NH4+、H+、H2O,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配制 Fe(NO3)2 溶液时应加入硝酸酸化防止 Fe2+水解 B. 该反应中氧化剂与还原剂的化学计量数之比为 8 :1 C. 若有 1mol NO3-发生还原反应,转移的电子物质的量为 2mol D. 若将该反应设计成原电池,则负极反应式为 Fe2+ - e-=Fe3+ 【答案】D 【解析】 【分析】 亚铁离子具有还原性,酸性条件下硝酸根离子具有强氧化性,二者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铁 离子、铵根离子,其反应方程式为 8Fe2++NO3-+10H+=8Fe3++NH4++3H2O,该反应中 Fe 元素化合价 由+2 价变为+3 价、N 元素化合价由+5 价变为-3 价,所以亚铁离子是还原剂、硝酸根离子是氧 化剂,以此解答该题。【详解】反应方程式为 8Fe2++NO3-+10H+=8Fe3++NH4++3H2O; A. 亚铁离子具有还原性,酸性条件下硝酸根离子具有强氧化性,二者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 铁离子,不能用酸酸化,故 A 错误; B. 该反应中 Fe 元素化合价由+2 价变为+3 价、N 元素化合价由+5 价变为−3 价,所以亚铁离子 是还原剂、硝酸根离子是氧化剂,氧化剂和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1:8,故 B 错误; C. 反应中 N 元素化合价由+5 价降低到−3 价,则若有 1molNO3−发生还原反应,则转移电子 8mol, 故 C 错误; D. 若将该反应设计成原电池,则负极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根据氧化还原反应,亚铁离子失 电子发生氧化反应,则负极反应式为 Fe2+ - e-=Fe3+,故 D 正确; 答案选 D。 14.对于合成氨 N2(g)+3H2(g) 2NH3(g)ΔH=-92.4 kJ·mol-1 反应,达到平衡后,以下分 析正确的是 A. 升高温度,对正反应的反应速率影响更大 B. 增大压强,对正反应的反应速率影响更大 C. 减小反应物浓度,对逆反应的反应速率影响更大 D. 加入催化剂,对逆反应的反应速率影响更大 【答案】B 【解析】 针对合成氨 N2(g)+3H2(g) 2NH3(g)ΔH=-92.4 kJ·mol-1 反应, A.正反应为放热反应,升高温度,平衡逆向移动,逆向速率大于正向速率,故对正反应的反 应速率影响小,故错误; B. 增大压强,平衡正向移动,正速率大于逆向向速率,对正反应的反应速率影响更大,故正 确; C. 减小反应物浓度,平衡逆向移动,正反应速率瞬间减小,对正反应的反应速率影响更大, 故错误; D. 加入催化剂,对正逆、反应的反应速率影响一样大,故错误。故选 B。 15.将 V1 mL0.1 mol•L-1 的 Fe2(SO4)3 溶液与 2 mL 0.1 mol•L-1KI 溶液混合,待充分反应后,下列 方法可证明该反应具有一定限度的是 A. 若 V1< 1、加入淀粉 B. 若 V1≤1、加入 KSCN 溶液 C. 若 V1≤1、加入 AgNO3 溶液 D. 加入 Ba(NO3)2 溶液【答案】B 【解析】 【分析】 由反应:2Fe3++2I-=2Fe2++I2 可知,如果 n(Fe3+) ≤n(I-),仍能检测出 Fe3+,则说明反 应有一定的限度的,据此分析作答。 【详解】A. 将 V1 mL0.1 mol•L-1 的 Fe2(SO4)3 溶液与 2 mL 0.1 mol•L-1KI 溶液混合后会生成 I2,加入淀粉,溶液一定变蓝,不能说明反应具有一定限度; B.若 V1≤1,即 n(Fe3+) ≤n(I-),加入 KSCN 溶液,溶液变红,则说明仍有 Fe3+,能说明反 应有一定的限度; C. 由于 I2 与水反应会生成微弱的 I-,加入 AgNO3 溶液也会生成黄色沉淀,干扰试验的目的, 不宜用 AgNO3 溶液检验反应是否具有一定限度; D. SO42-不参与反应,加入 Ba(NO3)2 溶液后,会生成硫酸钡沉淀,不能说明反应具有一定的限 度; 答案选 B。 16.X、Y、Z、W 是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主族元素,它们之间可形成组成不同的多种可溶 性常见盐,其中有两种组成为 ZXY3、ZWY4。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简单离子半径:r(W) >r(Z) >r(Y) >r(X) B. 最常见氢化物的稳定性:X>Y C. Z2Y2 中含有共价键且在熔融状态下能导电 D. HWY 分子中各原子均达到 8 电子稳定结构 【答案】C 【解析】 【分析】 由三种元素组成的盐通常是含氧酸盐,可确定 Y 为 O 元素,由于 X、Y、Z、W 是原子序数依次 增大的短周期主族元素,它们之间可形成组成不同的多种可溶性常见盐,可确定 ZXY3 是 NaNO3,而不是 MgCO3;W 是 Cl 元素,排除 Si 或 S 元素,结合已有的知识体系可推出这两种盐 为:NaNO3、NaClO4,X、Y、Z、W 分别是 N、O、Na、Cl,据此分析作答。 【详解】根据上述分析可知,X、Y、Z、W 分别是 N、O、Na、Cl 元素, A. 电子层数越大,离子半径越大;电子层数相同时,核电荷数越小,离子半径越大,则简单离子半径:r(Cl-) > r(N3-) > r(O2-) >r(Na+),A 项错误; B. 因非金属性:N<O,故最常见氢化物的稳定性:X<Y,B 项错误; C.Z2Y2 为过氧化钠,其中含有离子键和共价键,属于离子晶体,在熔融状态下能导电,C 项正 确; D. HWY 分子为 HClO,其中 Cl 和 O 原子均达到 8 电子稳定结构,而 H 是 2 电子稳定结构,D 项 错误; 答案选 C。 17.下列实验操作、现象与结论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选项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结论 A 相同温度下,同时向 ①4 mL 0.1 mol▪L-1 KMnO4 酸性溶液和②4 mL 0.2 mol▪L-1 KMnO4 酸性溶液中,分别加 入 4 mL 1 mol▪L-1 H2C2O4 溶液 ①中溶液先褪色 该实验条件下,KMnO4 浓 度越小,反应速率越快 B 向煤炉中灼热的煤炭上洒少量水 产生淡蓝色火焰, 煤炭燃烧更旺 加少量水后,可使煤炭燃 烧放出更多的热量 C 加热 2NO2(g) N2O4(g)平衡体系 颜色加深 证明正反应是放热反应 D 分别测定室温下等物质的量浓度的 Na2SO3 与 Na2CO3 溶液的 pH 后者较大 证明非金属性 S>C A. A B. B C. C D. D 【答案】C 【解析】 【详解】A.KMnO4 本身具有颜色,会影响实验现象的观察,故探究浓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 应用不同浓度的草酸与相同浓度的 KMnO4 溶液反应,故 A 错误; B. 碳与氧气燃烧生成二氧化碳;碳和水蒸气反应生成一氧化碳,一氧化碳燃烧生成二氧化碳, 根据盖斯定律,能量变化与反应的途径无关,则碳燃烧放出的热量不变,结论不合理,故 B 错误; C. 加热,体系温度升高,颜色加深,说明反应 2NO2(g) N2O4(g) 平衡逆向移动,升高温 度反应向吸热的方向移动,即逆反应为吸热反应,正反应放热,故 C 正确; D. 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越强,非金属性越强,Na2SO3 的 S 不是最高价,则室温下 等物质的量浓度的 Na2SO3 与 Na2CO3 溶液的 pH 后者较大,不能证明非金属性 S>C,故 D 错误; 答案选 C。 18.海洋中有丰富的食品、矿产、能源、药物和水产资源,下图为海水利用的部分过程。下列 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制取 NaHCO3 的反应是利用其溶解度小于 NaCl B. 侯氏制碱应先通 NH3 再通 CO2 C. 在第②、③、④步骤中,溴元素均被氧化 D. ③④的目的是进行溴的富集 【答案】C 【解析】 【详解】A. 往精盐溶液中通入氨气和二氧化碳,得到碳酸氢钠沉淀,说明碳酸氢钠的溶解度 小于氯化钠,故 A 正确; B. 由于 CO2 在水中的溶解度较小,而 NH3 的溶解度较大,所以要在食盐水先通 NH3 然后再通 CO2, 否则 CO2 通入后会从水中逸出,等再通 NH3 时溶液中 CO2 的量就很少了,这样得到的产品也很 少,故 B 正确; C. 在第②、④步骤中溴离子转化为溴单质,溴的化合价升高失电子,被氧化,步骤③中溴单 质和二氧化硫反应生成硫酸和溴化氢,溴元素化合价降低得电子被还原,故 C 错误; D. 浓缩后增大溴离子的浓度,与氯气发生 2Br-+C12=Br2+2CI-,用空气和水蒸气将溴吹出,并 用 SO2 氧化吸收,从而达到富集溴,③中发生 Br2+ 2H2O+SO2=2HBr+H2SO4,④中发生 Cl2+ 2HBr=Br2+ 2HCI,则③④的目的是进行溴的富集,故 D 正确; 答案选 C。 19.将 4 mol A(g)和 2 mol B(g)在 2 L 的恒容密闭容器中混合并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 2A(g)+B(g) ⇌2C(g) ΔHL1。 (3)①正反应为放热反应,升高温度,平衡逆向移动,则 k 正增大的倍数L1,该反应为气体体积 减小的反应,压强增大,NO 转化率增大, 故答案为:温度;L2>L1;该反应为气体体积减小的反应,压强增大,NO 转化率增大; (3)①正反应为放热反应,升高温度,平衡逆向移动,则 k 正增大的倍数

资料: 10.8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