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合肥市2019-2020高二生物下学期开学试卷(含答案Word版)
加入VIP免费下载

安徽省合肥市2019-2020高二生物下学期开学试卷(含答案Word版)

ID:258527

大小:149.05 KB

页数:10页

时间:2020-05-09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高二生物 (考试范围:必修一) 考试时间:90 分钟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第 I 卷(选择题) 一、单选题(每空 2 分,共 50 分) 1.下列关于细胞的物质跨膜运输的叙述,错误的是 A.细胞的吸水和失水是水分子顺相对含量的梯度跨膜运输的过程 B.番茄细胞主动运输吸收镁的速率与细胞呼吸强度始终呈正相关 C.囊性纤维病是因细胞中某种蛋白质结构异常,影响了 Na+、Cl-的跨膜运输 D.浆细胞合成、分泌抗体的过程依靠生物膜的流动性,消耗能量“通货”ATP 2.如图不能表示的生理过程是 A.肠腺细胞分泌肠液 B.汗腺细胞分泌汗液 C.胰岛细胞分泌胰岛素 D.唾液腺细胞分泌唾液淀粉酶 3.如图为果蝇体内的细胞(2N=8)在细胞分裂过程中每条染色体中的 DNA 分子含量的变化 曲线,下列有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A.DNA 复制发生在 bc 时期 B.同源染色体分离发生在 de 时期C.ef 时期的细胞中染色体数可能达到 16 条 D.染色体交叉互换发生在 cd 时期 4.以下关于实验目的和实验操作的特殊要求或特点的叙述,错误的是( ) 编号 实验目的 实验操作的特殊要求或特点 A 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 不能选择过氧化氢酶催化过氧化氢分解 B 观察植物细胞中的线粒体 不能对材料进行解离和固定 C 观察 DNA 和 RNA 在细胞中的分布 不能使用盐酸增大植物细胞膜的通透性 D 提取和分离绿叶中色素 不能用无水乙醇分离各种色素 A.A B.B C.C D.D 5.下列有关实验的叙述,不正确的有几项 ①观察 DNA 和 RNA 在细胞中的分布时,甲基绿吡罗红染色剂需分开使用 ②检测蛋白质时使用的双缩脲试剂需混合使用,并需现配现用 ③将菠菜的叶肉细胞用健那绿染色后可观察到线粒体 ④紫色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不会发生质壁分离现象 ⑤用纸层析法分离绿叶中的色素时,含量最少、扩散最快的是胡萝卜素 ⑥橙色的重铬酸钾溶液,在酸性条件下与酒精发生化学反应,变成灰绿色 ⑦在“探究细胞大小与物质运输的关系”实验中,琼脂块中变红的体积与整个琼脂块的体积之 比越大,物质运输效率越低 A.一 B.三 C.五 D.七 6.关于细胞核结构与功能的叙述,错误的是 A.核膜为单层膜,把核内物质与细胞质分开 B.染色质主要由 DNA 和蛋白质组成,DNA 是遗传信息的载体 C.核仁与某种 RNA 的合成以及核糖体的形成有关 D.细胞核是遗传信息库,是细胞遗传和代谢的控制中心 7.有关细胞各部分结构与功能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细胞质基质能为细胞代谢提供水、无机盐、脂质、核苷酸、氨基酸等物质 B.在核糖体上合成的肽链(蛋白质的初级形式),在内质网中经过加工后能形成一定的空间结构 C.在低等植物细胞中,中心体与其细胞分裂过程中纺锤体的形成有关 D.人体不同组织细胞内各种细胞器的种类相差不大,数量有差别 8.下列关于细胞分裂和分化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蛙红细胞进行分裂时有 DNA 的复制 B.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时细胞质的分裂方式相同 C.胰岛 B 细胞分泌出胰岛素,说明其已完成分化 D.T 细胞分化程度高于干细胞,全能性低于干细胞 9.下列有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无氧条件下,光合作用是细胞内 ATP 的唯一来源 B.在暗反应过程中,ATP 和 C5 化合物的数量不断减少 C.在较强光照下,光合作用强度随着 CO2 浓度的提高而不断增强 D.在白天,叶绿体可为线粒体提供 O2,用于有机物的氧化分解 10.如图表示细胞膜的结构和跨膜运输的某种过程,甲表示载体蛋白,乙表示离子通道蛋白, 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A.在肾小管处,原尿中的 K+是通过甲过程进入上皮细胞内的 B.若该图表示神经纤维的细胞膜,则 A 侧为神经细胞膜的内侧,B 侧为神经细胞膜的外侧 C.运输 K+的载体蛋白甲和离子通道蛋白乙不能运输 Ca2+ D.不同细胞上的甲和乙的数量不同是因为相关基因选择性表达的结果 11.下图为某高等植物叶肉细胞亚显微结构模式图,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图中能产生 ATP 的结构有 1、2、5B.结构 1 不能将葡萄糖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 C.结构 3 可能与组成核糖体的物质的合成有关 D.可用甲基绿和吡罗红混合染色剂对该细胞染色,观察 DNA 和 RNA 在细胞内的分布 12.由 1 分子磷酸、1 分子碱基和 1 分子化合物 a 构成了化合物 b,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 的是 A.若 m 为腺嘌呤,则 b 肯定为腺嘌呤脱氧核苷酸 B.在禽流感病毒、幽门螺杆菌体内 b 均为 4 种 C.豌豆的遗传物质彻底水解后得到的 a 一定是脱氧核糖 D.若 a 为脱氧核糖,则由 b 构成的核酸完全水解,得到的化合物最多有 8 种 13.在适宜反应条件下,用白光照射离体的新鲜叶绿体一段时间后,突然改用光照强度与白 光相同的红光或绿光照射。下列是光源与瞬间发生变化的物质,组合正确的是 A.红光,ATP 下降 B.红光,未被还原的 C3 上升 C.绿光,[H]下降 D.绿光,C5 上升 14.下列关于生物体中酶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在细胞中,核外没有参与 DNA 合成的酶 B.由活细胞产生的酶在生物体外没有催化活性 C.从胃蛋白酶的提取液中沉淀该酶可用盐析的方法 D.唾液淀粉酶催化反应最适温度和保存温度是 37 ℃ 15.马铃薯块茎储藏不当会出现酸味,这种现象与马铃薯块茎细胞的无氧呼吸有关。下列叙 述正确的是 A.马铃薯块茎细胞无氧呼吸的产物是乳酸和葡萄糖 B.马铃薯块茎细胞无氧呼吸产生的乳酸是由丙酮酸转化而来 C.马铃薯块茎细胞无氧呼吸产生丙酮酸的过程不能生成 ATP D.马铃薯块茎储藏库中氧气浓度的升高会增加酸味的产生 16.下列有关植物根系吸收利用营养物质元素的叙述,错误的是A.在酸性土壤中,小麦可吸收利用土壤中 N2 和 NO3- B.农田适时松土有利于农作物根细胞对矿质元素的吸收 C.土壤微生物降解植物秸秆产生的无机离子可被根系吸收 D.给玉米施肥过多,会因根系水分外流引起“烧苗”现象 17.将某种植物的成熟细胞放入一定浓度的物质 A 溶液中,发现其原生质体(即植物细胞中 细胞壁以内的部分)的体积变化趋势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0〜4 h 内物质 A 没有通过细胞膜进入细胞内 B.0〜1 h 内细胞体积与原生质体体积的变化量相等 C.2〜3 h 内物质 A 溶液的渗透压小于细胞液的渗透压 D.0〜1 h 内液泡中液体的渗透压大于细胞质基质的渗透压 18.下列过程中,不属于胞吐作用的是 A.浆细胞分泌抗体到细胞外的过程 B.mRNA 从细胞核到细胞质的过程 C.分泌蛋白从胰腺的腺泡细胞到胞外的过程 D.突触小泡中的神经递质释放到突触间隙的过程 19.下列与真核生物细胞核有关的叙述,错误的是 A.细胞中的染色质存在于细胞核中 B.细胞核是遗传信息转录和翻译的场所 C.细胞核是细胞代谢和遗传的控制中心 D.细胞核内遗传物质的合成需要能量 20.细胞间信息交流的方式有多种,在动物卵巢细胞分泌的雌激素作用于乳腺细胞的过程中, 以及精子进入卵细胞的过程中,细胞间信息交流的实现分别依赖于( ) A.血液运输,细胞间直接接触 B.淋巴运输,突触传递C.淋巴运输,胞间连丝传送 D.血液运输,突触传递 21.下列有关细胞膜的叙述,正确的是 A.细胞膜两侧的离子浓度差是通过自由扩散实现的 B.细胞膜与线粒体膜、核膜中所含蛋白质的功能相同 C.分泌蛋白分泌到细胞外的过程存在膜脂的流动现象 D.膜中的磷脂分子是由胆固醇、脂肪酸和磷酸组成的 22.在细胞的生命历程中,会出现分裂、分化等现象。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细胞的有丝分裂对生物性状的遗传有贡献 B.哺乳动物的造血干细胞是未经分化的细胞 C.细胞分化是细胞内基因选择性表达的结果 D.通过组织培养可将植物叶肉细胞培育成新的植株 23.在致癌因子的作用下,正常动物细胞可转变为癌细胞,有关癌细胞特点的叙述错误的是 A.细胞中可能发生单一基因突变,细胞间黏着性增加 B.细胞中可能发生多个基因突变,细胞的形态发生变化 C.细胞中的染色体可能受到损伤,细胞的增殖失去控制 D.细胞中遗传物质可能受到损伤,细胞表面的糖蛋白减少 24.细胞凋亡是细胞死亡的一种类型。下列关于人体中细胞凋亡的叙述,正确的是 A.胎儿手的发育过程中不会发生细胞凋亡 B.小肠上皮细胞的自然更新过程中存在细胞凋亡现象 C.清除被病原体感染细胞的过程中不存在细胞凋亡现象 D.细胞凋亡是基因决定的细胞死亡过程,属于细胞坏死 25.端粒酶由 RNA 和蛋白质组成,该酶能结合到端粒上,以自身的 RNA 为模板合成端粒 DNA 的一条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大肠杆菌拟核的 DNA 中含有端粒 B.端粒酶中的蛋白质为 RNA 聚合酶 C.正常人细胞的每条染色体两端都含有端粒 DNA D.正常体细胞的端粒 DNA 随细胞分裂次数增加而变长 第 II 卷(非选择题)二、非选择题(26、27、28 题每空 1 分,29、30 题每空 2 分,共 50 分) 26.下图为两种不同生物细胞的有丝分裂示意图及变化曲线,请据图分析回答: (1)图一处于有丝分裂的______期,图中结构 1 的名称为______,用胰蛋白酶处理图一中结 构 3 后,剩余的细丝状结构是_____________。 (2)请按照分裂的先后排序对图二进行排序__________。该图中处于图三中 BC 段的细胞有 _____________(填字母)。 (3)图三中 AB 段形成的原因是_________。CD 段形成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4)图一所代表生物进行有丝分裂过程中纺锤体的形成与_______________(细胞器)有关。 (5)图二 A 图中有染色体_____条,DNA 分子_____个。 27.请根据下列结构模式图回答下面的问题 ⑴图中属于真核细胞的是_______(填字母),它们在结构上与 C 等细胞的最显著的差别是 __________________,A、B、C、D 都含有__________(细胞器名称)。 ⑵图 E 生物的组成元素一定有_______________,该生物要依赖_______才能生活,若人工合成 了该生物,是否说明人工制造了生命,并说明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图中无染色体的是图__________细胞,染色体的主要成分是_______。 ⑷图中的 D 含有与光合作用有关的色素,如叶绿素和_________以及与光合作用有关的酶,因 此它是一类营_______生活的生物。 28.下图中 A、B 曲线分别表示在适宜的条件下,一定时间内某一必需矿质元素从大麦幼根不 同部位向茎叶的输出量和在大麦幼根相应部位积累量的变化,请回答:(1)只依据 B 曲线________(填“能”或“不能”)确定幼根 20~60 mm 部位对该矿质元素的吸收量, 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一般情况下,土壤中该矿质元素的浓度比根细胞中的浓度________,所以幼根表皮细胞通 过____的方式吸收土壤中的矿质元素.缺氧条件下,根对该矿质元素的吸收量_____,原因是 ____________. (3)若大麦吸收该矿质元素不足,老叶首先表现缺乏该矿质元素的症状,说明该矿质元素 ________(填“能”或“不能”)被植物体再度利用.在不同的生长发育时期,大麦对该矿质元素的需 要量________(填“相同”或“不同”). (4)该大麦幼根大量吸收该矿质元素的部位与大量吸收其他矿质元素的部位________(填“相同” 或“不同”),该部位称为________. 29.甲、乙两种植物净光合速率随光照强度的变化趋势如图所示。 回答下列问题: (1)当光照强度大于 a 时,甲、乙两种植物中,对光能的利用率较高的植物是 ____________。 (2)甲、乙两种植物单独种植时,如果种植密度过大,那么净光合速率下降幅度 较大的植物是_________,判断的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甲、乙两种植物中,更适合在林下种植的是______。 (4)某植物夏日晴天中午 12:00 时叶片的光合速率明显下降,其原因是进入叶肉 细胞的_________ (填“O2”或“CO2”)不足。 30.BTB 是一种酸碱指示剂,BTB 的弱碱性溶液颜色可随其中 CO2 浓度的增高而由蓝变绿再变黄。某同学为研究某种水草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进行了如下实验:用少量的 NaHCO3 和 BTB 加水配制成蓝色溶液,并向溶液中通入一定量的 CO2 使溶液变成浅绿色,之后将等量的绿色溶 液分别加入到 7 支试管中,其中 6 支加入生长状况一致的等量水草,另一支不加水草,密闭 所有试管。各试管的实验处理和结果见下表。 试管编号 1 2 3 4 5 6 7 水草 无 有 有 有 有 有 有 距日光灯的距离(cm) 20 遮光* 100 80 60 40 20 50min 后试管中溶液 的颜色 浅绿色 X 浅黄色 黄绿色 浅绿色 浅蓝色 蓝色 *遮光是指用黑纸将试管包裹起来,并放在距日光灯 100cm 的地方。 若不考虑其他生物因素对实验结果的影响,回答下列问题: (1)本实验中,50min 后 1 号试管的溶液是浅绿色,则说明 2 至 7 号试管的实验结果是由 _________引起的;若 1 号试管的溶液是蓝色,则说明 2 至 7 号试管的实验结果是___________ (填“可靠的”或“不可靠的”)。 (2)表中 X 代表的颜色应为___________(填“浅绿色”、“黄色”或“蓝色”),判断依据是 __________。 (3)5 号试管中的溶液颜色在照光前后没有变化,说明在此条件下水草_________________。参考答案 1—5 B B B C C 6—10 A D B D B 11—15 DCCCB 16—20 ACBBA 21—25 CBABC 26.中 染色单体 DNA B→C→A→D BC DNA 复制 着丝点分裂 中心 体(或“中心体、线粒体”) 8 8 27.AB A、B 都有以核膜包被的细胞核,C 没有成形的细胞核 核糖体 CHONP 活细胞 否病毒不具有细胞结构,不能独立生活,必须寄生在活细胞中才能生活 CD DNA 和蛋白质 藻蓝素 自养 28.不能 该部位对该矿质元素的吸收量等于输出量与积累量之和,仅考虑 B 曲线只能得 到积累量,积累量不等于吸收量 低 主动运输 减少 主动运输需要能量,缺氧 时根细胞呼吸作用降低,产生能量减少 能 不同 相同 成熟区 29.甲 甲 光照强度降低导致甲植物净光合速率降低的幅度比乙大,种植密度过大, 植株接受的光照强度减弱,导致甲植物净光合速率下降幅度比乙大 乙 CO2 30.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 不可靠的 黄色 水草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只能进行呼吸作用, 溶液中 CO2 浓度高于 3 号管 光合作用强度等于呼吸作用强度,吸收与释放的 CO2 量相等

资料: 10.8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