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表达+文学类文本阅读+文言文阅读-2020年高考语文名校模拟重组限时训练(浙江试卷版+解析版)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第 4 天 语言表达+文学类文本阅读+文言文阅读 【时间:40 分钟 总分:60 分】 本卷得分: 存在的问题与心得: 一、语言表达(12 分) 1.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且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进入 21 世纪,中国电影业方兴未艾(ài),一批对电影事业有着执着(zhuó)追求的编剧、导演,正在努力 探索新的历史条件下的电影创作之路。 B.咬文嚼(jiáo)字有时真算得上是一个坏习惯,但是在文学领域,无论阅读还是写作,我们都必须这样辎铢 必较,有一字不肯放松的谨(jǐn)严。 C.著名画家丰子恺善于从纷芸世态中挑出人所熟悉而不注意的一鳞半爪(zhǎo),稍加点染,便创作出意境 隽(juàn)永的画作,令人一见不忘。 D.过去也有不少显宦,以及叱咤(chà)风云的人物莅(lì)校讲学,但是没有谁能像博闻强识的梁启超先生那 样,在听众心中留下如此深刻的印象。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2-3 题。(5 分) 春秋时期,一个重要的现象,就是知识分子——“士”阶层的出现和活跃。“士”阶层是如何产生的 呢?西周之时,学校都是官府的。[甲]《周礼》明确规定,“古者,学在官府”。那时的史官,既是官府的 官吏,又是学校的老师,[乙]正如章学诚先生说:“三代盛时,天下之学无不以吏为师,《周官》三百六十, 天下之学备矣。”那时官府完全控制着学校,求学的人必须要向官府主管学习的“王官”学习。周平王东 迁,天子权势日渐式微,出现了“礼坏乐崩”的形势。一些“王官”便散入各诸侯国,有的则流落民间。 [丙]“学在官府”局面的打破,使私人办学一时间方兴未艾,像孔子所办的私学提倡“有教无类”,只要学 生送给他“束脩(一串腊肉)”作为学费,就心满意足了。如此一来,便大大扩大了受教育者的范围,于是 有学问的人渐渐雨后春笋般涌现,这些人就是所谓的“士”。“士”阶层的出现为日后诸子百家争鸣局面的 出现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2.文段中的加点词,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式微 B.方兴未艾 C.于是 D.雨后春笋 3.文段中画横线的甲、乙、丙句,标点有误的一项是( )(2 分) A.甲 B.乙 C.丙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3 分) A.今年 8 月,全球参加北京国际合作高峰大会的国家达成共识:各国共建合作平台,共享合作成果,共商 合作大计,为解决世界经济面临的问题寻找方案。 B.以美国为代表的市场化征信模式发展自从开始成熟,征信机构向信息提供者付费获取信息,制作如个人 信用报告及个人信用评分等个人征信产品,而使用者需付费获得这些产品。 C.充分发挥陕北冰雪资源的优势,补齐冬季旅游短板,真正使“冷资源”变为热产业,这既是推进陕北旅 游产业改革的需要,也是增强陕北旅游产业发展后劲的迫切要求。 D.“假货已经成为整个社会的毒瘤”,而假货之所以屡禁不止,一个重要因素就是违法犯罪成本过低所致。 加大对制假、售假的打击力度,降低制假、售假入刑门槛,这一决定无疑深得人心。 5.请联系上下文,在下面语段中的横线上填写语句,做到简明、连贯、准确。每处不超过 15 字。(3 分) 人的皮肤像一面镜子,反映人的生命活力和健康状况。健康状况不同的人,肤色会有所差异。而 ①____,黄种人的肤色淡黄,黑种人的肤色黝黑,白种人的肤色则是浅淡色。那么,世界上为什么会有不 同肤色的人种呢?皮肤的颜色主要是由皮肤内黑色素的多少决定的。假如一个人皮肤里面的黑色素既多且密,皮肤就比较黑;黑色素比较少的,皮肤就会显得黄;黑色素非常少的,皮肤就会显得白。科学家经研 究还发现,人类的祖先在一开始肤色基本相同。只是到了后来,②____,为适应外界的环境才渐渐出现了 肤色的差异。如,居住在赤道地区的非洲人,由于皮肤常常受到强烈日光照射,体内黑色素大量产生,所 以非洲人皮肤呈黑色。可见,人类皮肤的颜色,也是③____。 6.阅读下面程序员编写的某购票软件程序流程图,完成后面的题目。(6 分) (1)请把图中“购买车票”的流程用文字介绍,要求内容完整,表述准确,语文连贯,不超过 90 字。 (2)从服务客户角度简要评析该软件流程图。 二、现代文阅读(20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7-10 题。 九袋 韩少功 在我的印象里,乞丐只可能是衣衫褴褛面容枯稿的形象。把乞丐与豪华的生活联系起来,是一种不可 思议的荒谬。我到了马桥以后才知道我错了,世界上其实有各种各样的乞丐。 这人叫戴世清,原住长乐街。那里处水陆要冲,历来是谷米、茶油、桐油、药材的集散地。当然也就 人气旺盛,烟馆当铺酒肆之类错综勾结,连阴沟里流出来的水都油气重,吃惯了苞谷粥的乡下人,远远地 只要吸一口过街的风,就要腻心。长乐街从此又有了小南京的别号,成为附近乡民向外地人夸耀所在。人 们提两皮烟叶,或者破几圈细篾,也跑上几十里上一趟街,说是做生意,其实完全没有什么商业意义,只 是为了看个热闹,或者听人家发歌、说书。不知从何时起,街上有了日渐增多的乞丐,人瘦毛长,脸小眼 大,穿着各色不合脚的鞋子,给街面上增添了一道道对锅灶有强大吞吸力的日光。戴世清是从平江来的,成了这些叫花子的头。叫花子分等级,有一袋、三袋、五袋、七袋、九袋。他 是九袋,属最高级别,就有了“九袋爷”的尊称,镇上无人不晓。他的讨米棍上总是挂着个乌笼,里面一 只八哥总是在叫:“九袋爷到,九袋爷到。”八哥叫到哪家门口,绝不用敲门,也不用说话,没有哪一家 不笑脸相迎的。对付一般的叫花子,人们给一勺米就够了。对九袋爷,必须给足一筒,有时甚至贿以重礼, 往他衣袋里塞钱,或者腊鸡爪——他最爱吃的东西。 有一次,一个新来的盐商不懂此地的规矩,只打发他一个铜板。他气得把铜板叮当一声甩在地上。盐 商没碰到过这种场面,差点跌了眼镜。 “岂有此理!”九袋爷怒目。 “你你你还嫌少?” “我九袋爷也走过九州四十八县,没见过你这种无皮无血的主!” “怪了,是你讨饭还是我讨饭?你要就要,不要就赶快走,莫耽误了我的生意。” “你以为是我要讨饭吗?是我要讨饭吗?”九袋爷睁大眼,觉得应该好好教育这个醒崽一番才对,“天 有不测风云,人有其夕祸福。流年不利,国难当前,北旱南劳,朝野同忧。我戴世清一介匹夫,也懂得忠 老为立身之本,先国而后家,先家而后己。我戴某向政府伸手行不行?不行。向父母兄弟三亲六戚伸手行 不行?也不行!我一双赤脚走四方,天行健君子自强不息,不抢不偷,不骗不诈。自尊自重,自救自助, 岂容你这势利小人来狗眼看人低!有了几个臭钱就为富不仁的家伙我见多了……” 盐商没听说过这么多道理,被他横飞的唾沫刷得一退一退的,只好举手告饶:“好好好,说不过你, 我还要做生意,你走吧走吧。走呵。” “走?今天非同你理论个明白不可!你给我说清楚,是我要讨饭吗?我今天是找你来讨饭吗?” 盐商苦着一张脸,多掏出了几枚铜板,往他怀里塞,有一种败局已定的绝望。“是的是的,今天不是 你要讨饭,你也没找我讨饭。” 九袋爷不接钱,气呼呼地一屁股在门槛上坐下来。“臭钱,臭钱,今天我只要讨个公道!你要是说在 理上,我的钱都给你!” 他掏出一大把铜钱,比盐商的铜板多得多。闪闪发亮,引得很多小把戏围上前来看。 后来,要不是他突然产生了要上茅房的需要,盐商完全没有办法让他离开门槛。他返回时,盐铺已经紧紧关门了。他操着棍子使劲打门,打不开,里面有男声女声骂起来,嘴臭得很。 几天之后,盐铺正式开张,做了几桌酒肉宴请镇上的要人和街坊。鞭炮刚响过,突然来了一群破破烂 烂的叫花子,黑压压的发出莫名的酸臭味,围着盐铺喊喊叫叫。给了他们馒头,他们说是馊的,一个个甩 回来。给了他们一桶饭,他们又说饭里面有沙子,把饭吐得满地满街。路人没法下脚,来吃酒席的客人也 连连招架溅上鼻子或额头的饭粒。最后,四个叫花子敲一面破鼓,蹿到席间要唱花鼓贺喜,但身上全抹着 猪粪狗粪,吓得客人一个个捂着鼻子四散而逃。他们便趁机朝桌上的佳肴一一吐口水。客人跑了一半,盐 商这才知道九袋爷的厉害,才知道自己闯了大祸。 他托街坊去向九袋爷求情。九袋爷在河码头边一棵大树下睡觉,根本不理睬。盐商无奈,只好预备了 两个腊猪头两坛老酒,亲自去谢罪,还通过街坊买通了一个七袋,也就是级别仅次于九袋爷的丐头,从旁 撮合。戴世清这才微微睁开眼皮,恨恨地说天气好热。 盐商赶紧上前给他打扇。 戴世清一个哈欠喷出来,挥挥手,说我晓得了。 他意思很含糊。但盐商讨得这句话已经很不易,回家,竟然发现叫花子已经散去,只留下四个自称是 五袋的小丐头,围一桌酒肉海吃,也算是留有余地,不过分。 盐商笑着说吃吧吃吧,亲自为他们斟酒。 流丐进退有序令行禁止,戴世清做到这点当然也是不容易的事。他当了九袋以后,办事比前朝公道, 重划丐田,肥瘦搭配,定期轮换,让每个人都不吃亏,都有机会到大户家“刷碗”。他还规定帮内人凡有病 痛不能下田的时候,可以吃公田,到他那里支取一定袋金,这更使帮内无人不感激。 这以后,他乞无不胜讨无不克,名气越来越大,势力也扩展到罗水那边的平江县一带。 连武汉大码头 上九袋一类的同行也远道而来拜访他,口口声声尊他为师。他烧一块龟片就能卜出什么时侯行丐最好,去 什么方向行丐最有利,别的人照他说的去做,没有不发的。街上人办红白喜事,席上总要给他留出上宾的 位置。不见他来就担心一餐饭吃不安稳,担心叫花子前来吵棚。一位当过道台的朱先生,还曾经赠给他楹 联匾额,黑底金字,花梨木的质地,重得要好几个人来抬。 两联是:“万户各炎凉流云眼底;一钵齐贵贱浩宇胸中。” 横匾是:“明心清世”——暗嵌了九袋爷的名字在其中。7.理解文中加点词语的含义。(4 分) (1)腻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恨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结合故事情节,概括“九袋爷”的形象。(6 分) 9.赏析文中画波浪线语句的表达效果。(5 分) 10.根据全文,分析结尾的对联的深层意蕴。(5 分) 三、文言文阅读(20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11-15 题。 重答张籍书① 韩愈 吾子不以愈无似。意欲推而纳诸圣贤之域,拂其邪心,增其所未高;谓愈之质有可以至于道者,浚其 源,导其所归,溉其根,将食其实:此盛德者之所辞让,况于愈者哉?抑其中有宜复者。故不可遂已。 昔者圣人之作《春秋》也,既深其文辞矣;然犹不敢公传道之,口授弟子,至于后世,然后其书出焉, 其所以虑患之道微也。今夫二氏②之所宗而事之者,下及公卿辅相,吾岂敢昌言排之哉?择其可语者诲之, 犹时与吾悖,其声哓哓③;若遂成其书,则见而怒之者必多矣,必且以我为狂为惑。其身之不能恤,书于吾 何有?夫子,圣人也,且曰:“自吾得子路,而恶声不入于耳。”其余辅而相者周天下,犹且绝粮于陈, 畏于匡,毁于叔孙,奔走于齐、鲁、宋、卫之郊。其道虽尊,其穷也亦甚矣!赖其徒相与守之,卒有立于 天下;向使独言之而独书之,其存也可冀乎? 今夫二氏行乎中上也,盖六百年有馀矣。其植根固,其流波漫,非所以朝令而夕禁也。自文王没,武 王、周公、成、康相与守之,礼乐皆在,及乎夫子,未久也;自夫子而及乎孟子,未久也;自孟子而及乎 扬雄,亦未久也。然犹其勤若此其困若此而后能有所立吾其可易而为之哉其为也易则其传也不远故余所以 不敢也。 然观古人,得其时,行其道,则无所为书;书者,皆所为不行乎今而行乎后世者也。今吾之得吾志失 吾志未可知,俟五六十为之,未失也。天不欲使兹人有知乎,则吾之命不可期;如使兹人有知乎,非我其 谁哉?其行道,其为书,其化今,其传后,必有在矣。吾子其何遽戚戚于吾所为哉!前书谓我与人商论,不能下气,若好胜者然。虽诚有之,抑非好已胜也,好已之道胜也;非好已之道 胜也,已之道乃夫子、孟轲、扬雄所传之道也。若不胜,则无以为道。吾岂敢避是名哉!夫子之言曰:“吾 与回言终日,不违如愚。”则其与众人辩也有矣。驳杂之讥,前书尽之,吾子其复之。昔者夫子犹有所戏, 《诗》不云乎:“善戏谑兮,不为虐兮。”《记》日:“张而不弛,文武不能也。”恶害于道哉?吾子其未 之思乎! 孟君将有所适,思与吾子别,庶几一来。愈再拜。 [注]①张籍致信韩愈,劝其著书明道以驳斥佛老,韩愈作书答之。张籍再致信,韩愈写了这封书信来一一 解释。②二氏:指佛教和道教。③晓哓:争辯声。 1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故不可遂已 遂:任从 B.吾岂敢昌言排之哉 排:排除. C.其余辅而相者周天下 周:遍布 D.吾子其何遽戚戚于吾所为哉 戚戚:急迫 1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3 分) A.夫子,圣人也,且曰:“自吾得子路,而恶声不人于耳” 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 B.其植根固 日与其徒上高山 C.若好胜者然 曩者辱赐书 D.则其与众人辩也有矣 则移其民于河东 1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韩愈在信的开篇感谢张籍对他的称许,接着主要对张籍质疑他不著书、与人商论时好胜等做出了解释。 B.作者认为佛老之说流行已久,影响深远,在当时的社会根基牢固,要想辟佛老、张扬圣人之道无异于天 方夜谭。 C.韩愈承认自己在与人论辩之时好胜,但这种好胜并非为了个人荣辱得失,而是为了明道不得不为。D.作者通过古与今、孔子与自己、圣人之道与佛老学说的对照论析,充分论述了自己不能著书明道的理由。 14.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析句。(3 分) 然犹其勤若此其困若此而后能有所立吾其可易而为之哉其为也易则其传也不远故余所以不敢也 15.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8 分) (1)其身之不能恤,书于吾何有? (2)赖其徒相与守之,卒有立于天下;向使独言之而独书之,其存也可冀乎? 作文审题素材大放送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金瓯已缺总须补,为国牺牲敢惜身! ——秋瑾《鹧鸪天·祖国沉沦感不禁》 我毕生的追求就是让所有人远离饥俄。 ——袁隆平 不需要轰轰烈烈,也不需要大起大伏,只要身边最亲近的人每天都开心,健康快乐。 ——青年演员罗海琼 要求:围绕材料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 800 字。第 4 天 语言表达+文学类文本阅读+文言文阅读(解析版) 【时间:40 分钟 总分:60 分】 本卷得分: 存在的问题与心得: 一、语言表达(12 分) 1.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且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进入 21 世纪,中国电影业方兴未艾(ài),一批对电影事业有着执着(zhuó)追求的编剧、导演,正在努力 探索新的历史条件下的电影创作之路。 B.咬文嚼(jiáo)字有时真算得上是一个坏习惯,但是在文学领域,无论阅读还是写作,我们都必须这样辎铢 必较,有一字不肯放松的谨(jǐn)严。 C.著名画家丰子恺善于从纷芸世态中挑出人所熟悉而不注意的一鳞半爪(zhǎo),稍加点染,便创作出意境 隽(juàn)永的画作,令人一见不忘。 D.过去也有不少显宦,以及叱咤(chà)风云的人物莅(lì)校讲学,但是没有谁能像博闻强识的梁启超先生那样,在听众心中留下如此深刻的印象。 【答案】A 【解析】 B.“辎铢必较”中的“辎”字形错,应写成“锱铢必较”; C.“纷芸”中的“芸”字形错,应写成“纷 纭”;D.“叱咤(chà)风云”中的“咤(chà)”读音错,应读咤(zhà)。故选 A。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2-3 题。(5 分) 春秋时期,一个重要的现象,就是知识分子——“士”阶层的出现和活跃。“士”阶层是如何产生的 呢? 西周之时,学校都是官府的。[甲]《周礼》明确规定,“古者,学在官府”。那时的史官,既是官府的 官吏,又是学校的老师,[乙]正如章学诚先生说:“三代盛时,天下之学无不以吏为师,《周官》三百六十, 天下之学备矣。”那时官府完全控制着学校,求学的人必须要向官府主管学习的“王官”学习。周平王东 迁,天子权势日渐式微,出现了“礼坏乐崩”的形势。一些“王官”便散入各诸侯国,有的则流落民间。 [丙]“学在官府”局面的打破,使私人办学一时间方兴未艾,像孔子所办的私学提倡“有教无类”,只要学 生送给他“束脩(一串腊肉)”作为学费,就心满意足了。如此一来,便大大扩大了受教育者的范围,于是 有学问的人渐渐雨后春笋般涌现,这些人就是所谓的“士”。“士”阶层的出现为日后诸子百家争鸣局面的 出现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2.文段中的加点词,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式微 B.方兴未艾 C.于是 D.雨后春笋 3.文段中画横线的甲、乙、丙句,标点有误的一项是( )(2 分) A.甲 B.乙 C.丙 【答案】2.D 3.C 【解析】 2. D 项,“雨后春笋”的意思是“比喻事物迅速大量地涌现出来”,不能与前面的“渐渐”连用,况且它 也不能用于表示人大量出现,只能用于表示新生事物又快又多地涌现。故选 D。 3. C 项,“‘束脩(一串腊肉)’”中的括号位置错误,括号应移到引号后,紧跟所注释的对象,应为 “‘束脩’(一串腊肉)”。故选C。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3 分) A.今年 8 月,全球参加北京国际合作高峰大会的国家达成共识:各国共建合作平台,共享合作成果,共商 合作大计,为解决世界经济面临的问题寻找方案。 B.以美国为代表的市场化征信模式发展自从开始成熟,征信机构向信息提供者付费获取信息,制作如个人 信用报告及个人信用评分等个人征信产品,而使用者需付费获得这些产品。 C.充分发挥陕北冰雪资源的优势,补齐冬季旅游短板,真正使“冷资源”变为热产业,这既是推进陕北旅 游产业改革的需要,也是增强陕北旅游产业发展后劲的迫切要求。 D.“假货已经成为整个社会的毒瘤”,而假货之所以屡禁不止,一个重要因素就是违法犯罪成本过低所致。 加大对制假、售假的打击力度,降低制假、售假入刑门槛,这一决定无疑深得人心。 【答案】C 【解析】 A 项,语序不当,“共建合作平台,共享合作成果,共商合作大计”应先“商量”再“共建”,最后“共享”, 即原句改为“共商合作大计,共建合作平台,共享合作成果”。B 项,主语中途易辙或偷换主语,应把“自 从”提到“以美国为代表”前面。D 项,句式杂糅,“重要因素是……”和“……所致”是两套句子结构, 所以应删掉“所致”或“一个重要因素”。故选 C。 5.请联系上下文,在下面语段中的横线上填写语句,做到简明、连贯、准确。每处不超过 15 字。(3 分) 人的皮肤像一面镜子,反映人的生命活力和健康状况。健康状况不同的人,肤色会有所差异。而 ①____,黄种人的肤色淡黄,黑种人的肤色黝黑,白种人的肤色则是浅淡色。那么,世界上为什么会有不 同肤色的人种呢?皮肤的颜色主要是由皮肤内黑色素的多少决定的。假如一个人皮肤里面的黑色素既多且 密,皮肤就比较黑;黑色素比较少的,皮肤就会显得黄;黑色素非常少的,皮肤就会显得白。科学家经研 究还发现,人类的祖先在一开始肤色基本相同。只是到了后来,②____,为适应外界的环境才渐渐出现了 肤色的差异。如,居住在赤道地区的非洲人,由于皮肤常常受到强烈日光照射,体内黑色素大量产生,所以非洲人皮肤呈黑色。可见,人类皮肤的颜色,也是③____。 【答案】不同人种的肤色有极明显的差异 人们移居到不同的地区 进化过程中适应自然的结果 【解析】 本题语段围绕“人的肤色”展开,语段的中心话题是“人类的肤色为何会存在差异”,第一处,根据后面的 “黄种人的肤色淡黄,黑种人的肤色黝黑,白种人的肤色则是浅淡色”的内容,可知此处应填与“不同人 种的肤色有极明显的差异”相类似的句子;第二处,根据后面“为适应外界的环境才渐渐出现了肤色的差 异。如,居住在赤道地区的非洲人,由于皮肤常常受到强烈日光照射,体内黑色素大量产生,所以非洲人 皮肤呈黑色”,由此可知,此处应填人们肤色后来产生差异的直接原因的句子,即与“人们移居到不同的地 区”相类似的句子;第三处应该填一个总结性的句子,根据前面说“人类的祖先在一开始肤色基本相同”, 后来“为适应外界的环境才渐渐出现了肤色的差异”,可知此处应填与“进化过程中适应自然的结果”相类 似的句子。 6.阅读下面程序员编写的某购票软件程序流程图,完成后面的题目。(6 分) (1)请把图中“购买车票”的流程用文字介绍,要求内容完整,表述准确,语文连贯,不超过 90 字。 (2)从服务客户角度简要评析该软件流程图。 【答案】(1)用户先查询车票,若未售完可以购票,用户支付后购票结束。若车票售完则进行智能监控,此 时,若没有余票,则继续检测;若有余票则自动抢票,成功后通知用户购票。 (2)①具有一站式服务功能,通过该软件用户可以购买车票、机票以及预定酒店;②使用便捷,为用户提供 了票务查询与购买的功能,在车票已售完的情况下,具有抢票功能。③部分设计缺少人性化,没有设计退 出购票的功能;在无法购买车票的情况下,没有告知用户无票的功能。【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语言表达的能力。这是一道图表说明的题目,属于图文转换类的题目。此类试题解答时,图 表说明的题目,重点关注图标的表头和所问问题,此题根据题干可知是“程序员编写的某购票软件程序流 程图”,答题时注意搞清图表的要素之间的关系。用户先“查询车票”,有两种情况,一是车票售完,可以 进行智能监控,检测到有余票,就可以自动抢票,然后“通知用户”,完成“购票”。如若没有余票,则继 续检测。二是车票没有售完,按照箭头指向,“购票”,然后“用户支付”,购票结束。第二问是要求评价 流程图,可以结合该软件的功能评价,从流程图上来看,该程序可以查询机票或酒店,然后通过该软件可 以购买车票、机票以及预定酒店等;增添了智能监控,具有抢票功能,使用方便;没有设计退出购票的功 能;“自动抢票”后“通知用户”,但是“无法购买车票”时,没有告知用户无票的功能。 二、现代文阅读(20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7-10 题。 九袋 韩少功 在我的印象里,乞丐只可能是衣衫褴褛面容枯稿的形象。把乞丐与豪华的生活联系起来,是一种不可 思议的荒谬。我到了马桥以后才知道我错了,世界上其实有各种各样的乞丐。 这人叫戴世清,原住长乐街。那里处水陆要冲,历来是谷米、茶油、桐油、药材的集散地。当然也就 人气旺盛,烟馆当铺酒肆之类错综勾结,连阴沟里流出来的水都油气重,吃惯了苞谷粥的乡下人,远远地 只要吸一口过街的风,就要腻心。长乐街从此又有了小南京的别号,成为附近乡民向外地人夸耀所在。人 们提两皮烟叶,或者破几圈细篾,也跑上几十里上一趟街,说是做生意,其实完全没有什么商业意义,只 是为了看个热闹,或者听人家发歌、说书。不知从何时起,街上有了日渐增多的乞丐,人瘦毛长,脸小眼 大,穿着各色不合脚的鞋子,给街面上增添了一道道对锅灶有强大吞吸力的日光。 戴世清是从平江来的,成了这些叫花子的头。叫花子分等级,有一袋、三袋、五袋、七袋、九袋。他 是九袋,属最高级别,就有了“九袋爷”的尊称,镇上无人不晓。他的讨米棍上总是挂着个乌笼,里面一 只八哥总是在叫:“九袋爷到,九袋爷到。”八哥叫到哪家门口,绝不用敲门,也不用说话,没有哪一家 不笑脸相迎的。对付一般的叫花子,人们给一勺米就够了。对九袋爷,必须给足一筒,有时甚至贿以重礼, 往他衣袋里塞钱,或者腊鸡爪——他最爱吃的东西。有一次,一个新来的盐商不懂此地的规矩,只打发他一个铜板。他气得把铜板叮当一声甩在地上。盐 商没碰到过这种场面,差点跌了眼镜。 “岂有此理!”九袋爷怒目。 “你你你还嫌少?” “我九袋爷也走过九州四十八县,没见过你这种无皮无血的主!” “怪了,是你讨饭还是我讨饭?你要就要,不要就赶快走,莫耽误了我的生意。” “你以为是我要讨饭吗?是我要讨饭吗?”九袋爷睁大眼,觉得应该好好教育这个醒崽一番才对,“天 有不测风云,人有其夕祸福。流年不利,国难当前,北旱南劳,朝野同忧。我戴世清一介匹夫,也懂得忠 老为立身之本,先国而后家,先家而后己。我戴某向政府伸手行不行?不行。向父母兄弟三亲六戚伸手行 不行?也不行!我一双赤脚走四方,天行健君子自强不息,不抢不偷,不骗不诈。自尊自重,自救自助, 岂容你这势利小人来狗眼看人低!有了几个臭钱就为富不仁的家伙我见多了……” 盐商没听说过这么多道理,被他横飞的唾沫刷得一退一退的,只好举手告饶:“好好好,说不过你, 我还要做生意,你走吧走吧。走呵。” “走?今天非同你理论个明白不可!你给我说清楚,是我要讨饭吗?我今天是找你来讨饭吗?” 盐商苦着一张脸,多掏出了几枚铜板,往他怀里塞,有一种败局已定的绝望。“是的是的,今天不是 你要讨饭,你也没找我讨饭。” 九袋爷不接钱,气呼呼地一屁股在门槛上坐下来。“臭钱,臭钱,今天我只要讨个公道!你要是说在 理上,我的钱都给你!” 他掏出一大把铜钱,比盐商的铜板多得多。闪闪发亮,引得很多小把戏围上前来看。 后来,要不是他突然产生了要上茅房的需要,盐商完全没有办法让他离开门槛。他返回时,盐铺已经 紧紧关门了。他操着棍子使劲打门,打不开,里面有男声女声骂起来,嘴臭得很。 几天之后,盐铺正式开张,做了几桌酒肉宴请镇上的要人和街坊。鞭炮刚响过,突然来了一群破破烂 烂的叫花子,黑压压的发出莫名的酸臭味,围着盐铺喊喊叫叫。给了他们馒头,他们说是馊的,一个个甩 回来。给了他们一桶饭,他们又说饭里面有沙子,把饭吐得满地满街。路人没法下脚,来吃酒席的客人也 连连招架溅上鼻子或额头的饭粒。最后,四个叫花子敲一面破鼓,蹿到席间要唱花鼓贺喜,但身上全抹着猪粪狗粪,吓得客人一个个捂着鼻子四散而逃。他们便趁机朝桌上的佳肴一一吐口水。客人跑了一半,盐 商这才知道九袋爷的厉害,才知道自己闯了大祸。 他托街坊去向九袋爷求情。九袋爷在河码头边一棵大树下睡觉,根本不理睬。盐商无奈,只好预备了 两个腊猪头两坛老酒,亲自去谢罪,还通过街坊买通了一个七袋,也就是级别仅次于九袋爷的丐头,从旁 撮合。戴世清这才微微睁开眼皮,恨恨地说天气好热。 盐商赶紧上前给他打扇。 戴世清一个哈欠喷出来,挥挥手,说我晓得了。 他意思很含糊。但盐商讨得这句话已经很不易,回家,竟然发现叫花子已经散去,只留下四个自称是 五袋的小丐头,围一桌酒肉海吃,也算是留有余地,不过分。 盐商笑着说吃吧吃吧,亲自为他们斟酒。 流丐进退有序令行禁止,戴世清做到这点当然也是不容易的事。他当了九袋以后,办事比前朝公道, 重划丐田,肥瘦搭配,定期轮换,让每个人都不吃亏,都有机会到大户家“刷碗”。他还规定帮内人凡有病 痛不能下田的时候,可以吃公田,到他那里支取一定袋金,这更使帮内无人不感激。 这以后,他乞无不胜讨无不克,名气越来越大,势力也扩展到罗水那边的平江县一带。 连武汉大码头 上九袋一类的同行也远道而来拜访他,口口声声尊他为师。他烧一块龟片就能卜出什么时侯行丐最好,去 什么方向行丐最有利,别的人照他说的去做,没有不发的。街上人办红白喜事,席上总要给他留出上宾的 位置。不见他来就担心一餐饭吃不安稳,担心叫花子前来吵棚。一位当过道台的朱先生,还曾经赠给他楹 联匾额,黑底金字,花梨木的质地,重得要好几个人来抬。 两联是:“万户各炎凉流云眼底;一钵齐贵贱浩宇胸中。” 横匾是:“明心清世”——暗嵌了九袋爷的名字在其中。 7.理解文中加点词语的含义。(4 分) (1)腻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恨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结合故事情节,概括“九袋爷”的形象。(6 分)9.赏析文中画波浪线语句的表达效果。(5 分) 10.根据全文,分析结尾的对联的深层意蕴。(5 分) 【答案】 7.原指“某种事物使人产生厌恶或肮脏的感觉”,此处指乡下人因空气中油气重而觉得不适应,衬托了长 乐街的繁华。原指“抱恨不已”,这里是神态描写,指戴世清顾左右而言他,装腔作势,言不由衷的情态。 8.①地位尊贵,管理有效;②牙尖嘴利,善于狡辩;③阴险狠毒,善于谋划;④装神弄鬼,虚假伪善。 9.①多用对句,长短句交错,使语句生动活泼。②语句连贯,一气呵成,有强烈的语势,体现九袋爷咄咄 逼人的气势。③自问自答,有文采的同时又强词夺理。 10.①反讽意味,讽刺了九袋爷的虚假伪善。②衬托意味,表明了当时乡民对九袋爷的畏惧。③暗示意味, 揭示了官员和乞丐同流合污,助长了乞丐的气焰。 【解析】 【分析】 7.本题考查理解文中重要词语的含义的能力。先要仔细读文章内容, 体会文章的主旨。再根据词语所在的 语境,结合上下文内容体会词语的含义。 “腻心”一词中的“腻”可从原文中的“连阴沟里流出来的水都油气重”一句来理解,结合前文可知此处 说的是乡下人的感受,可以看出乡下人的不适应,也衬托了长安街的繁华。“恨恨”是对人物说话时的神 态描写,“恨恨地说天气好热”说的内容与当时毫无关联,反映了面对盐商的讨好,戴世清的回避与装腔 作势。 8.本题考查概括小说人物形象的能力。解答时首先对文章的情节进行简单的概括,然后从事件中分析人物 的心理,注意抓住文中表现人物神态、动作、语言等重点词语,分析人物的性格品质。 解答本题,要对文本中围绕人物展开的情节进行细致分析,从而概括出人物形象。例如“他是九袋,属最 高级别,就有了“九袋爷”的尊称,镇上无人不晓”,作为乞丐领头人,他很有地位,而且治理乞丐很有一 套。“天有不测风云,……自尊自重,自救自助,岂容你这势利小人来狗眼看人低!有了几个臭钱就为富 不仁的家伙我见多了”从与盐商的强词夺理的对话中可概括出他牙尖嘴利,善于狡辩。“突然来了一群破 破烂烂的叫花子,黑压压的发出莫名的酸臭味,围着盐铺喊喊叫叫……但身上全抹着猪粪狗粪,吓得客人一个个捂着鼻子四散而逃。他们便趁机朝桌上的佳肴一一吐口水。客人跑了一半”从他煽动、谋划乞丐捣 乱盐商的开业庆贺一事可概括出他狠毒、伪善、狡猾。从“他烧一块龟片就能卜出什么时候行丐最好”的 细节可概括出他装神弄鬼。注意概括的层次性。 9.本题考查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的能力。这类题型应先找准赏析的角度,如语言表达,写作手法,内 容情感等,还要结合语境作正确的赏析。 画波浪线句是对人物的语言描写。作者在语言描写的方式上独具特色。为了体现人物的厚颜无耻,作者用 一大段说教来展现其牙尖嘴利。“天有不测风云,人有其夕祸福。流年不利,国难当前,北旱南劳,朝野 同忧”语句连贯,一气呵成,很有语势。“我戴某向政府伸手行不行?不行。向父母兄弟三亲六戚伸手行 不行?也不行”长短句交错,自问自答,既体现了口语的特色,也表现了九袋爷自诩的有文化,夸张了人 物的荒谬形象。 10.本题考查探究语句意蕴和作品主题的能力。探究“作品的意蕴”,指文本所蕴含的思想、感情等多种内 容,属于文本结构的纵深层次。文学作品所表现出来的意蕴,有社会的、政治的、道德的意义,有现实的 历史的意义,也有心理的、情感的、审美的意义。 回答此题,可从明显的反讽意味人手。楹联匾额是“当过道台的朱先生”赠予的,暗示了他与官府勾结, 其内容“万户各炎凉”,体现了官员与乞丐的同流合污,“一钵齐贵贱”反映出乡民对九袋爷的畏惧和世道 的混乱。另一方面,黑底金字、花梨木的质地、“重”,以及暗含九袋爷名字的横匾的内容,都体现了九袋 爷的伪善。 三、文言文阅读(20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11-15 题。 重答张籍书① 韩愈 吾子不以愈无似。意欲推而纳诸圣贤之域,拂其邪心,增其所未高;谓愈之质有可以至于道者,浚其 源,导其所归,溉其根,将食其实:此盛德者之所辞让,况于愈者哉?抑其中有宜复者。故不可遂已。 昔者圣人之作《春秋》也,既深其文辞矣;然犹不敢公传道之,口授弟子,至于后世,然后其书出焉, 其所以虑患之道微也。今夫二氏②之所宗而事之者,下及公卿辅相,吾岂敢昌言排之哉?择其可语者诲之, 犹时与吾悖,其声哓哓③;若遂成其书,则见而怒之者必多矣,必且以我为狂为惑。其身之不能恤,书于吾何有?夫子,圣人也,且曰:“自吾得子路,而恶声不入于耳。”其余辅而相者周天下,犹且绝粮于陈, 畏于匡,毁于叔孙,奔走于齐、鲁、宋、卫之郊。其道虽尊,其穷也亦甚矣!赖其徒相与守之,卒有立于 天下;向使独言之而独书之,其存也可冀乎? 今夫二氏行乎中上也,盖六百年有馀矣。其植根固,其流波漫,非所以朝令而夕禁也。自文王没,武 王、周公、成、康相与守之,礼乐皆在,及乎夫子,未久也;自夫子而及乎孟子,未久也;自孟子而及乎 扬雄,亦未久也。然犹其勤若此其困若此而后能有所立吾其可易而为之哉其为也易则其传也不远故余所以 不敢也。 然观古人,得其时,行其道,则无所为书;书者,皆所为不行乎今而行乎后世者也。今吾之得吾志失 吾志未可知,俟五六十为之,未失也。天不欲使兹人有知乎,则吾之命不可期;如使兹人有知乎,非我其 谁哉?其行道,其为书,其化今,其传后,必有在矣。吾子其何遽戚戚于吾所为哉! 前书谓我与人商论,不能下气,若好胜者然。虽诚有之,抑非好已胜也,好已之道胜也;非好已之道 胜也,已之道乃夫子、孟轲、扬雄所传之道也。若不胜,则无以为道。吾岂敢避是名哉!夫子之言曰:“吾 与回言终日,不违如愚。”则其与众人辩也有矣。驳杂之讥,前书尽之,吾子其复之。昔者夫子犹有所戏, 《诗》不云乎:“善戏谑兮,不为虐兮。”《记》日:“张而不弛,文武不能也。”恶害于道哉?吾子其未 之思乎! 孟君将有所适,思与吾子别,庶几一来。愈再拜。 [注]①张籍致信韩愈,劝其著书明道以驳斥佛老,韩愈作书答之。张籍再致信,韩愈写了这封书信来一一 解释。②二氏:指佛教和道教。③晓哓:争辯声。 1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故不可遂已 遂:任从 B.吾岂敢昌言排之哉 排:排除. C.其余辅而相者周天下 周:遍布 D.吾子其何遽戚戚于吾所为哉 戚戚:急迫 1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3 分) A.夫子,圣人也,且曰:“自吾得子路,而恶声不人于耳” 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B.其植根固 日与其徒上高山 C.若好胜者然 曩者辱赐书 D.则其与众人辩也有矣 则移其民于河东 1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韩愈在信的开篇感谢张籍对他的称许,接着主要对张籍质疑他不著书、与人商论时好胜等做出了解释。 B.作者认为佛老之说流行已久,影响深远,在当时的社会根基牢固,要想辟佛老、张扬圣人之道无异于天 方夜谭。 C.韩愈承认自己在与人论辩之时好胜,但这种好胜并非为了个人荣辱得失,而是为了明道不得不为。 D.作者通过古与今、孔子与自己、圣人之道与佛老学说的对照论析,充分论述了自己不能著书明道的理由。 14.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析句。(3 分) 然犹其勤若此其困若此而后能有所立吾其可易而为之哉其为也易则其传也不远故余所以不敢也 15.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8 分) (1)其身之不能恤,书于吾何有? (2)赖其徒相与守之,卒有立于天下;向使独言之而独书之,其存也可冀乎? 【答案】11.B 12.A 13.B 14.然犹其勤若此/其困若此/而后能有所立/吾其可易而为之哉/其为也易/则其传也不远/故余所以不敢也 15.(1)不能保全自身,书对于我来说有什么用呢? (2)依赖于他的弟子们团结起来一起守卫他,最终在天下有所成就;假使孔子独自立言独自著书论道,他 的生存情况可以期待吗? 【解析】 11. B 项,“排”应解释为“摈斥、排挤”。句意:我怎么敢明目张胆地摈斥它们呢?故选B。 12. A 项,都解释为“尚且”。句意:孔子,是圣人,尚且说:“自从我得到子路,就听不到骂声了”/我 死尚且不怕,一杯酒有什么可推辞的?B 项,代词,它们的/代词,自己的。句意:它们的根基牢固/每天和自己的随从登上高山。C 项,代词,……的人/语气词,用于时间词后,表示“……的时候”。句意:好像争 强好胜的人的样子/前不久承蒙您屈尊赐信给我。D 项,表转折,但是,却/表承接,于是,就。句意:但是 颜回与一般人辩论对孔子所讲授的内容有发挥/就把那里的老百姓迁移到黄河以东。故选 A。 13. B 项,“要想辟佛老、张扬圣人之道无异于天方夜谭”理解错误。原文为“今夫二氏行乎中土也,盖 六百年有馀矣。其植根固,其流波漫,非所以朝令而夕禁也”,是说佛老之说不易禁止,要想禁止佛教和道 教不可能是一日之功。“吾其可易而为之哉”,作者只是强调自己不可能轻易做到。故选B。 14. “其勤若此”“其困若此”结构相同,应在两个“此”后分别断开。“吾”一般作主语,应位于句首, 在其前断开。“哉”在此处表疑问,应位于句末,在其后断开。“则”表承接,一般位于句首,应在其前 断开。“故余所以不敢也”句意完整,应在其前断开。 15.得分点:(1)恤,顾念、保全;何有,有什么(用)。(2)相与,一起;卒有立于天下,状语后置句, 最终在天下有所成就;向使,假使;冀,期待。 【参考译文】 您不认为我不成材,想要把我放在诸位圣贤的范围里。去掉我不正确的想法,增加我还不够高明的方 面;认为我有可以达到大道的本性,疏通它的源头,引导它的去向,灌溉它的根部,将要吃到它的果实: 这是有高尚道德的人都不敢当的,何况对于我这样的人呢?但由于信中有应该回复的,所以不可以任从。 从前孔子写作《春秋》,已经使它的文辞艰深;但是仍然不敢公开传播它,用口口相传的方式传授弟子, 一直到后世,之后这本书才问世。这就是担心儒家的道理微薄的原因啊。现在信仰与侍奉佛教与道教的人, (上至天子)下到大臣们,我怎么敢明目张胆地摈斥它们呢?选择可以讲的话加以教诲,尚且形势与我的 意见不一致,有(很多)争辩声;如果写成这书,那么看见我就恼怒我的人一定很多了,并且一定把我当 作狂人糊涂人。不能保全自身,书对于我来说有什么用呢?孔子,是圣人,尚且说:“自从我得到子路, 就听不到骂声了。”其余辅佐孔子的弟子遍布天下,尚且在陈国断粮,在匡地被围困,被叔孙诽谤,在齐 国、鲁国、宋国、卫国的郊野之间奔走。他的儒家之道虽然尊贵,他的穷困也是十分厉害啊!依赖于他的 弟子们团结起来一起守卫他,最终在天下有所成就;假使孔子独自立言独自著书论道,他的生存情况可以 期待吗? 现在佛教与道教在中原流行,有六百多年了。它们的根基牢固,它们的影响广大,所以是不可能早上 下令傍晚說禁止的。自从文王去世,武王、周公、成、康团结一致守护文王之道,礼乐教化都存于世,到 了夫子,(距离古时)不久;从夫子到孟子,(距离古时)不久;从孟子到扬雄,(距离古时)也不久。但是他们仍然辛劳到如此地步,穷困到如此地步,之后才能有所成就,我难道能很容易地做这件事(指传播儒 家之道)吗?它做起来容易,那么它的传播就不远,所以我不敢(著书)。 但是看古人,得到了他的时运(指被赏识),践行他的主,就不著书;书,都是行径在现世行不通但在 后世行得通的人写的。现在我能不能实现我的志向还不知道,等到我五六十岁的时候写书,是没有损害的。 老天如果不想让这些人明白道理,那我的寿命就不可注定;如果要让这些人明白事理,除了我还能是谁呢? (我)践行大道,著书立言,教化今人,传于后世,必定有(这样的成就)。您为何就对我写书这件事这么 急迫呢! 前面那封信说我和人商讨辩论,不能忍气吞声落于下风,好像争强好胜的人的样子。即使真的有这样 的情况。也并不是喜欢自己取,是喜欢自己的主张取胜;不是喜欢自己的主张取胜,我的主张是孔子、孟 子、扬雄所传的主张。如果不能取胜,就没有什么可以作为主张了。我怎么敢逃避这样的名声呢!孔子说: “我整天和颜回讲学,(颜回)从不提反对意见和疑问,像个愚人。”但是颜回与一般人辩论对孔子所讲授 的内容有发挥。您讥讽我写文章交杂混乱,上一封信里我已经解释得很完备了,您还是再看看吧。从前孔 子也有开玩笑,《诗经》不是说:“善于开玩笑的人,从不刻薄。”《礼记》说:“只拉紧弓弦而不放松弓 弦,即使是文王和武王也做不到。”哪里对主张有损害呢?您大概没有想过这个吧! 孟郊将要前往他处,想着与您分别两地,或许会去拜访您。我再次向您问好。 作文审题素材大放送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金瓯已缺总须补,为国牺牲敢惜身! ——秋瑾《鹧鸪天·祖国沉沦感不禁》 我毕生的追求就是让所有人远离饥俄。 ——袁隆平 不需要轰轰烈烈,也不需要大起大伏,只要身边最亲近的人每天都开心,健康快乐。 ——青年演员罗海琼 要求:围绕材料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 800 字。【审题】 这是一道由多个相关联的名句组合而成的材料作文。第一句话“金瓯已缺总须补,为国牺牲敢惜身”,是说 国土被列强瓜分需要收复,为国家敢于牺牲自己的生命。这句话谈的是“爱国”“奉献”方面的问题(关 键词“爱国”“奉献”),当国家有难时,或者为了国家利益,革命先驱敢于牺牲自己一切,这是此句的主 要意思。第二句话“我毕生的追求就是让所有人远离饥饿”,反映出了袁隆平作为一名科学家的责任担当, 从这句话可以提炼出“奉献”“责任”“担当”等关键词。第三句话是青年演员罗海琼在接受《华商晨报》 记者采访时说的一句话,当时记者问罗海琼:你现在很幸福吧?你对幸福的标准是什么?罗海琼回答道: 是的,每天都过得很充实,心里很满足。每个人幸福的标准都不一样,不需要轰轰烈烈,也不需要大起大 伏,只要身边最亲近的人每天都开心,健康快乐,就是最幸福的事了。这句话,表达了青年一代的幸福观 和人生追求,他们追求的是“简单平凡”,关注的是“亲情”的温馨幸福。可以提取“平凡”“家庭”“亲 情”等关键词。第二步,分析句子间的关系,寻找契合点;这三个句子,看似无关,实则有着内在联系。 三句话,反映了不同时代人们的不同人生追求。秋瑾是近代民主革命志士,是第一批为推翻满清政权和数 千年封建统治而牺牲的革命先驱,为辛亥革命做出了巨大贡献。牺牲时年仅 32 岁。她将个人的命运与国家 的兴衰存亡紧紧地联系在一起,其人生追求是“为国献身”。袁隆平是中国杂交水稻事业的开创者,是当代 神农,50 多年来,始终在农业科研第一线辛勤耕耘、不懈探索,为人类运用科技手段战胜饥饿带来绿色的 希望和金色的收获。他的卓越成就,不仅为解决中国人民的温饱和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做出了贡献,更为世 界和平和社会进步树立了丰碑。因此,他的人生追求是“为全人类做奉献”。这两种人生追求都是崇高伟大 的。正是有了这些革命先驱和科学家的爱国奉献,责任担当,我们才有了今天的幸福美满生活。那么生活 在当下的年轻人,关注“身边最亲近的人”,让他们“每天都开心,健康快乐”,也是一种朴素的人生追求。 不过,我们还可以推想,当今青年人是否都应该像罗海琼一样,仅关心“自己身边最亲近的人”就行了呢? 青年人到底应该拥有怎样的人生追求呢?……由此可见,这道题的三句话是一个闭合的话题体系,它们之 间有着紧密的联系(相近、相关或相反)。第三步,找准立意角度,确定中心思想。题干中要求考生“选好 角度,确定立意”,因此,从理论上来讲,考生可以选其中某一句话来立意,或者任选其中两句话来立意, 或者综合三句话来立意。从材料内容上看,第三句话与前面两句话应该有一种“对比”的意味,面对革命 先烈和科学家的“为国”“为所有人”的牺牲奉献精神,作为青年演员的罗海琼却只想着“身边最亲近的 人”。这就不得不引发考生去深入思考:在竞争日益激烈的全球化社会,我们青年一代难道仅仅关注“自己 身边最亲近的人”就够了吗?我们是否还需要学习革命先烈的爱国、奉献精神,是否还应该学习科学家孜 孜不倦,牺牲“小我”为人类谋福利的“大我”精神?我们可曾想过,如果没有先烈们的爱国与奉献,如 果没有科学家们的责任与担当,我们的“小家”还能“每天都开心,健康快乐”吗?再有,如果我们仅仅关注“自己身边最亲近的人”,那么,我们国家的未来,我们的子孙后代又会怎样呢?……这些问题,考生如 能深入地思考,立意自然就会显得深刻了。总之,这个题目在审题立意、写作空间和层次梯度上,都有很 好的导向。它引导学生既不忘过去的爱国奉献与责任担当精神,又引导学生关注个人成长,思考自己的人 生追求,从而有利于展示考生的思考和表达,是一道具有时代感和思辨空间的好题目。 【参考立意】 (1)当今,仍需爱国与奉献; (2)做人,应有崇高的追求; (3)既要顾“小家”,更要念“大家”; (4)既要“关注身边人”,更要关注“所有人”; (5)爱国是一种责任和担当; (6)做一个有责任担当的人; (10)不同时代,有不同的人生追求(使命)等。只要有自己的观点和思考,能够自圆其说即可。立意角 度要跳出材料,给人眼前一亮、耳目一新之感。 【素材 1】 我们的社会需要负责任的人,只有人人都勇于积极地承担自己的责任,共同把各项工作做好,社会才 会进步。一个人想要赢得他人的信任,在他人面前树立起威信,就必须做到四个字——有责任心。马卡连 柯曾经说过:“教师的威信首先建立在责任心上。”这句话说得十分正确。一个教师想要在他所教的班上 树立威信,想要管理好这个班级,使之成为一个团结向上的班级,那么他自己身为一个教师,就必须担当 起教师的责任,对学生的学习以及生活各个方面切实地负起责任,才会让学生相信他,敬佩他,从而在班 上建立了一个老师的威信。 【素材 2】 有的人肯定会认为:想要做到对工作尽心尽力,一丝不苟地担当起自己的责任是很困难的事,但在世 界上就有人做到了。现在由我来讲述一个实例:在日本东京的一个国际大酒店里,来了一位新应聘的服务 人员,她找到饭店的负责人,负责人却叫她去打扫厕所。她犹豫了,怎么办?是接受这个工作?还是另谋 职业?考虑再三,她决定还是先听听负责人怎么说再作决定。于是,负责人把她带到厕所,并告诉她厕所要清洁得十分干净,特别是马桶要弄得一尘不染,光滑洁白,饭店负责人一边说就一边开始给她做示范, 并且最后还从马桶里舀了一碗水喝了下去。她被饭店负责人对工作认真负责的精神所感动了,明白了什么 是工作,什么是责任心,于是愉快地接受了这份工作,漂亮地迈出了职业生涯的第一步。在此后的岁月里, 她一直勤奋的工作,她所清洗的厕所,一向光洁如新,马桶里的水她也喝了不知多少次。她就是后来成功 成为了日本邮政大臣的野田圣子。正是她那种在工作中追求完美,对自己工作极度负责和勇于担当责任的 精神,使她从此踏上了成功之路。她就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资料: 1.9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