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届湖南省株洲市高三一模考试历史试题(解析版)
加入VIP免费下载

2020届湖南省株洲市高三一模考试历史试题(解析版)

ID:256703

大小:122.5 KB

页数:19页

时间:2020-05-04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 1 - 湖南省株洲市 2020 年高考第一次模拟考试 历史试题 第Ⅰ卷(选择题) 一、选择题(在每道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现代考古在殷墟苗圃北地、孝民屯、大司空村等 9 处出土了石器共 209 件,其中农业生产工具的铲、镰、 磨石等,计 144 件,另外出土蚌器 205 件,其中农业生产工具有铲、镰、刀等,计 179 件。这些考古发现 可以用来说明当时 A. 社会处于旧石器时代晚期 B. 农业在社会经济中地位重要 C. 人们开始由迁徙走向定居 D. 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己形成 【答案】B 【解析】 【详解】依据材料信息可知,殷墟中出土了大量的农业生产工具,在出土石器及蚌器中比重较大,这说明 当时农业在社会经济中地位重要,因此 B 选项正确。A 选项错误,距今二三万年前是中国旧石器时代的晚期, 与殷商的存在时间不符;C 选项错误,材料不能体现人们生活方式的变化;D 选项错误,男耕女织的小农经 济开始出现于春秋战国时期。故正确答案为 B 选项, 2.春秋初期齐桓公首开礼贤下士之风,战国时期诸侯招贤已蔚然成风。《史记・秦本纪》载,秦孝公元年 (前 361 年)向天下士人广发求贤令,开出了“宾客群臣有能出奇计强秦者,吾且尊官,与之分土”的丰 厚条件。据此可知战国时期 A. 宗法分封制退出了历史舞台 B. 法家思想已取得了独尊地位 C. 私学出现动摇了王室的统治基础 D. 士阶层流动冲击了贵族政治体制 【答案】D 【解析】 【详解】依据材料中“宾客群臣有能出奇计强秦者,吾且尊官,与之分土”等信息结合所学可知,战国时 期士阶层借助社会变革之际,成为了一支不可忽视的力量,社会阶层出现了流动,冲击了贵族政治体制, 因此 D 选项正确。A 选项错误,依据材料信息不能得出宗法分封制退出了历史舞台,结合所学可知,西汉初 年和明朝初期仍然有分封制;B 选项错误,材料并未体现法家思想的内容;C 选项错误,材料并未体现王室- 2 - 统治基础的动摇。故正确答案为 D 选项。 3.汉武帝下诏:“郡国长吏,在其治区,乃竟无孝子廉吏,可应国家选举,可证其职责之未尽,遂下令议 不举者罪。”此后,郡国每年荐举孝廉一名。这表明汉武帝 A. 通过颁布推恩令削弱地方诸侯 B. 积极宣扬无为而治的政治主张 C. 重视教化在治国理政中的作用 D. 创新设计了分科考试的选官制 【答案】C 【解析】 【详解】依据材料中“举荐孝廉”等信息可知,汉武帝时期实行的察举制以德行和才能为标准为国家选用 官员,德被置于首位,表明汉武帝重视道德教化的作用,因此 C 选项正确。A 选项错误,材料并未体现推恩 令及削弱地方诸侯的内容;B 选项错误,汉武帝推行儒法结合的治国理念,抛弃了汉初实行的道家无为而治 的政治主张;D 选项错误,分科考试是科举制的特征,汉武帝时期并未实行。故正确答案为 C 选项。 4.魏晋以前盛行钟、鼓、罄一类的敲打乐器,此类乐器使用往往用来显示主人身份等级。魏晋时期,钟、 鼓、罄等乐器已经失去了昔时的辉煌,活跃于社会上的大多是可携带的乐器,如古琴、长笛、筝、琵琶等。 这一变化表明魏晋时期 A. 市民阶层壮大冲击等级秩序 B. 传统伦理观遭到了严峻挑战 C. 情感表达的个性化趋向增强 D. 儒学丧失社会正统思想地位 【答案】C 【解析】 【详解】依据材料信息结合所学可知,魏晋南北朝时期,社会动荡,音乐成了以士大夫为主的文人感怀的 主要方式,古琴等便于携带的乐器在这时受到了格外的推崇,这表明魏晋时期情感表达的个性化趋向增强, 因此 C 选项正确。A 选项错误,市民阶层大致产生于唐朝后期,主要是商人和手工业者,古琴、长笛、筝、 琵琶等乐器的使用者主要是士人阶层,与市民阶层无关;B 选项错误,材料体现的是魏晋时期便于表达文人 情感的乐器的活跃,并未挑战传统伦理观;D 选项错误,汉武帝时期“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后儒学获得正 统地位,魏晋时期其正统地位并未丧失。故正确答案为 C 选项。- 3 - 5.下表唐代中后期部分藩镇户兵比例表 镇别 户数 兵数 户:兵 兵数出处 魏博 74498 70000 1.1:1 《旧唐书》卷一二七《洪经纶传》 成德 63604 50000 1.3:1 《旧唐书》卷一四四《阳惠元传》 武宁 37251 30000 1.2:1 《全唐文》卷七一六《使院新修石幢记》 泽潞 26059 20000 1.3:1 《旧唐书》卷一三二《李抱真传》 淮西 12867 50000 0.3:1 《旧唐书》卷二一四《吴元济传》 由表可以推知,唐代中后期 A. 藩镇拥兵自重脱离中央控制 B. 战事多导致军事参与率较高 C. 朝廷军队征兵标准日趋严格 D. 呈现出北强南弱的战略态势 【答案】B 【解析】 【详解】依据材料信息结合所学可知,唐代中后期部分藩镇户兵比例较高。结合所学可知,唐代中后期社 会动荡剧烈,藩镇之间和中央与藩镇之间的战争频发,导致军事参与率较高,士兵征发较多,因此 B 选项 正确。A 选项错误,并非所有的藩镇拥兵自重脱离中央控制,结合所学可知,即使是割据的魏博、成德等河 朔藩镇也并未完全脱离中央;C 选项错误,材料中唐代中后期部分藩镇户兵比例较高,其征兵标准较低;D 选项错误,材料并未比较南北方藩镇的情况。故正确答案为 B 选项。 6.清代赵翼在《廿二史札记》中说:“自宋太祖易以文臣牧民,而后天下渐得苏息,历代因之,皆享国久 长,民不思乱。”这句话着重强调宋代 A. 文臣治国政策的重要性 B. 地方设置通判的必然性 C. 加强中央集权的局限性 D. 完善三省体制的进步性- 4 - 【答案】A 【解析】 【详解】依据材料中“易以文臣牧民”信息可知,为了防止唐末以来武将专横跋扈的弊端重现,宋太祖有 意重用文臣掌握军政大权,扭转了五代十国时期尚武轻文的风气,杜绝了武将跋扈和兵变政移的情况发生, 有利于政权的巩固和社会的安定,因此 A 选项正确。B 选项错误,材料强调的是宋太祖文官治国的重要性, 并未涉及地方通判的设置;C 选项错误,材料并未体现加强中央集权的局限性;D 选项错误,材料体现的是 宋代对地方控制的加强,与中央的三省体制无关。故正确答案为 A 选项。 7.李贽在评价《藏书》时说:“盖我此书,此乃万世治平之书,经筵当以进读,科场当以选士,非漫然 也……凿凿皆治平之事与用人之方。”这表明《藏书》 A. 成为科举应试的官方教科书 B. 因离经叛道在民间广为流传 C. 思想仍属于儒学体系的范畴 D. 以讽刺程朱理学为思想主旨 【答案】C 【解析】 【详解】依据材料中“盖我此书,此乃万世治平之书,经筵当以进读,科场当以选士,非漫然也”、“凿凿 皆治平之事与用人之方。”信息可知,李贽认为自己的《藏书》叙述的是治平之事和用人之方,希望此书 成为经筵讲读和科举取士的内容,这表明李贽未能冲破传统的束缚,其思想仍属于儒学体系的范畴,因此 C 选项正确。A 选项错误,结合所学可知,《藏书》被明清封建统治者搜查烧毁,并未成为科举应试的官方教 科书;B 选项错误,《藏书》是禁书,并未在民间广泛流传;D 选项错误,材料并未体现《藏书》讽刺程朱 理学。故正确答案为 C 选项。 8.康熙帝曾先后命焦秉贞、冷枚等人绘《耕织图》,还亲自作诗题咏,“复命镂板流传,用以示子孙臣庶, 俾知粒食维艰,授衣匪易”。这一做法 A. 确保了农民生活的富足 B. 促进了中央集权的发展 C. 缓解了人地之间的矛盾 D. 推动了重农理念的传播 【答案】D 【解析】- 5 - 【详解】依据材料信息可知,康熙皇帝命人绘制《耕织图》,充分体现了康熙帝对于农业生产的重视和对农 事辛劳的深切认知,这一做法推动了重农理念的传播,因此 D 选项正确。A 选项中“确保”一词表述绝对, 与统治者具有重农思想没有必然关系;B 选项错误,重视农业与中央集权没有直接关系;C 选项错误,统治 者具有重农思想与缓解人地矛盾没有直接关系。故正确答案为 D 选项。 9.1869 年美国人丁匙良在担任京师同文馆总教习时,曾增设了具有近代意义的体育课程。他在《同文馆记》 中记述:“同文馆学生不愿意习体育,认为有失尊严,他们只能慢慢地踱方步。中国学生是没有粗野游戏 的,如足球、棒球等类。”由此可见,当时中国 A. 竞技体育活动项目极其稀少 B. “向西方学习”新思想尚未萌生 C. 传统观念制约近代教育转型 D. “中体西用”主张受到学界推崇 【答案】C 【解析】 【详解】依据材料中“同文馆学生不愿意习体育,认为有失尊严”信息可知,“举步要稳重端正”的传统 礼仪观念制约了近代教育转型,因此 C 选项正确。A 选项错误,材料体现的是中国学生碍于传统观念不愿学 习体育,并非是当时竞技体育活动项目稀少;B 选项错误,鸦片战争前后,以林则徐、魏源为代表的开明地 主阶级开始睁眼看世界,萌发了向西方学习、寻求强国御侮之道的新思想;D 选项错误,材料并未体现中国 学界对“中体西用”主张的推崇。故正确答案为 C 选项。 10.19 世纪 60 年代,船政大臣沈葆祯给福州船政局制定的管制办法规定:“佣工、杂作是有健丁,日每八 九百人,非以兵部勒……则散而难稽,呼而不应,于是每十人以什长一人束之,每五什长以队长一人束之, 特派勤能之武弁统焉。”这一做法 A. 借鉴了西方近代企业管理制度 B. 强化了政府对军事工业的管理 C. 开启了中国工业近代化的进程 D. 刺激了民族资本主义企业产生 【答案】B 【解析】 【详解】依据材料中“于是每十人以什长一人束之,每五什长以队长一人束之,特派勤能之武弁统焉。” 信息可知,针对“佣工、杂作”“散而难稽,呼而不应”的现象,沈葆桢强化了政府对军事工业的管理,- 6 - 因此 B 选项正确。A 选项错误,这一做法沿用军队的管理模式,是封建工头制的体现,并未像西方近代资本 主义企业建立科学的人事管理机制;C 选项错误,洋务运动开启了中国工业近代化的进程,并非是材料中做 法的影响;D 选项错误,这一做法加强了政府对军事工业的管理,与民族资本主义企业的产生没有直接关系。 故正确答案为 B 选项。 11.1904 年,陈独秀在《安徽俗话报》刊文介绍了成汤灭夏莱,武王灭商封,周公、召公实行十四年共和制 的故事,指出周召共和“仿佛和西洋人所说的贵族共和政体相同”,并把它描绘成一个“国内太平,家家富 足,人人有道”“中国空前绝后的太平世界”陈独秀此举意在 A. 宣传民主革命思想反对专制 B. 高举科学大旗批判传统文化 C. 提倡文学革命大力推广白话文 D. 强调中国面临列强瓜分的危机 【答案】A 【解析】 【详解】依据材料中信息可知,陈独秀将“周召共和”说成是贵族共和政体。结合所学可知,他把十四年 共和称为“太平世界”的主要意图是论证封建贵族共和政治较封建专制政治要好,类似西方的共和政体在 中国历史上古已有之,而且成效显著。所以陈独秀此举意在宣传民主革命思想反对专制,因此 A 选项正确。 B、C 选项是 1915 年开始的新文化运动的内容,与材料信息不符;D 选项错误,19 世纪末的义和团运动粉碎 了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狂妄计划,此后列强改为保全清政府,实行“以华制华”政策,陈独秀此举并非是 在瓜分危机的背景下提出的。故正确答案为 A 选项。 12.1922 年 6 月,《中国共产党对于时局 主张》提出:“(中国)名为共和国,实际上仍由军阀掌握政权, 这种半独立的封建国家,执政的军阀每每与国际帝国主义互相勾结”,这是“中国内忧外患的源泉,也是人 民深受痛苦的源泉”。这反映出当时中共中央 A. 明确了工农武装割据革命的道路 B. 正确分析国情明确民主革命目标 C. 提出了建立革命统一战线的方针 D. 受到“左”倾冒进主义路线影响 【答案】B 【解析】 【详解】依据材料中信息可知,这篇文件分析了辛亥革命以后,国际帝国主义和中国封建军阀互相勾结, 的- 7 - 压迫中国人民的历史和现状,指出帝国主义的侵略和军阀政治是中国内忧外患的根源,也是人民受痛苦的 根源,所以要共同反对帝国主义列强和封建军阀的双重压迫。这反映出当时中共中央正确分析国情明确民 主革命目标,因此 B 选项正确。A 选项错误,工农武装割据道路的提出是在巩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期间,与 材料信息不符;C 选项错误,1923 年中共三大确立了建立统一战线的方针政策,与材料时间不符;D 选项错 误,中共中央受到“左”倾冒进主义路线影响是在 1931-1934 年王明掌握领导权期间。故正确答案为 B 选 项。 13.1937 年 7 月 23 日,毛泽东在《反对日本进攻的方针、办法与前途》中说:“立刻和苏联订立军事政治 同盟,紧密地联合这个最可靠最有力量最能够帮助中国抗日的国家。争取英、美、法同情我们抗日,在不 丧失领土主权的条件下争取他们的援助。战胜日寇主要依靠自己的力量;但外援是不可少的,孤立政策是 有利于敌人的。”这表明他 A. 科学预见到日本即将发动全面侵华战争 B. 阐述了救亡图存争取民族独立的新路径 C. 主张由中国主导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建立 D. 认为外来援助是中国人民抗战胜利的关键 【答案】B 【解析】 【详解】依据材料中信息可知,毛泽东认为“战胜日寇主要依靠自己的力量”,也要联合苏联,争取英、美、 法等国家的支持,孤立敌人,阐明了救亡图存争取民族独立的新路径,因此 B 选项正确。A 选项错误,1937 年 7 月 7 日,日本发动了全面侵华战争,7 月 23 日毛泽东作此文并非是预见战争;C 选项错误,材料并未 涉及中国主导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建立的内容;D 选项错误,依据材料可知,毛泽东认为依靠自己的力量是中 国人民抗战胜利的关键,而非外来援助。故正确答案为 B 选项。 14.1954 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合作社经济是劳动群众集体所有制的社会主义经济,或者是劳 动群众部分集体所有制的半社会主义经济。劳动群众部分集体所有制是个体经济、个体手工业者和其他个 体劳动者走向劳动群众集体所有制的过渡形式。”这一规定的主要目的是 A. 恢复国民经济巩固新生政权 B. 为推行联产承包制创造条件 C. 完成中共八大二次会议的目标 D. 建立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 【答案】D- 8 - 【解析】 【详解】依据材料中信息可知,该规定以国家根本大法的形式将集体经济明确为一种国家层面的所有制形 态,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这一规定的目的是建立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因此 D 选项正确。A 选项错误,1952 年我国国民经济恢复任务完成,与材料时间不符;B 选项错误,联产承包制实 行于 1978 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与材料时间不符;C 选项错误,中共八大二次会议召开于 1958 年,与材料 时间不符。故正确答案为 D 选项。 15.1981 年 4 月,在一份以中共中央书记处研究室名义印发的材料上,按照对计划与市场的态度,将经济学 家划分为四类:第一类是坚持计划经济的;第二类是赞成计划经济但不那么鲜明的;第三类是赞成商品经 济但不那么鲜明的;第四类则是主张发展商品经济的。这表明当时 A. 传统计划经济观念束缚亟待突破 B. 照搬西方市场经济成为时人共识 C. 国营企业的股份制改革正式启动 D.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 【答案】A 【解析】 【详解】依据材料信息结合所学可知,这份材料有倾向性地将经济学家划为四类,说明当时决策层尚未正 确认识计划和市场的关系,传统的计划经济观念仍然束缚着人们的头脑,亟待突破,因此 A 选项正确。B 选 项错误,依据材料可知,当时经济学家对于计划与市场存在不同看法,说明照搬西方市场经济并未成为共 识;C 选项错误,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于 1984 年,与材料时间不符;D 选项错误,社会主义市场经 济体制初步建立于 21 世纪初,与材料信息不符。故正确答案为 A 选项。 16.有学者指出,在古代雅典,“个人实际上不受保护,并且任由集体摆布。……因为它不允许一个公民比 其他公民更优秀,在这种制度下,个人的地位总是危在旦夕,一夜之间可能从最高自由堕入苛酷的奴隶状 态”。这一说法的主要依据是,古代雅典 A. 孕育了西方近代人文主义精神 B. 公民个体利益服从于城邦利益 C. 进行了民主政治的最早尝试 D. 公民参政议政范围不断扩大 【答案】B 【解析】- 9 - 【详解】依据材料中“个人实际上不受保护,并且任由集体摆布。”、“个人的地位总是危在旦夕”等信息 结合所学可知,古代雅典民主的实质是,民主制度就是一种进行集体决策的统治体系。这就意味着社会不 允许给独立性留出余地,也不允许个人得到保护,它完全吞没了个人。其主要依据是古代雅典公民个体利 益服从于城邦利益,少数服从多数,因此 B 选项正确。孕育了西方近代人文主义精神、进行了民主政治的 最早尝试和公民参政议政范围不断扩大都不能说明古代雅典牺牲个人利益,推崇公民集体利益至上,其他 选项错误。故正确答案为 B 选项。 17.“在意大利城市的商业和政治社会里,需要实用的知识,需要管理社会生活的科学,需要最严格意义的 文明。而这一需要是以恢复研究久被忽略而尚未完全忘了的古罗马法律来适应的。”这段话说明 A. 罗马法复苏适应了社会发展需要 B. 罗马法维护了新兴资产阶级利益 C. 文艺复兴以阐释古典文化为旗帜 D. 人文主义传播助推近代科学产生 【答案】A 【解析】 【详解】依据材料中信息可知,在意大利城市的商业和政治社会里的发展需要是以恢复研究罗马法来适应 的,这说明罗马法复苏适应了社会发展需要,因此 A 选项正确。B 选项错误,罗马法维护的是奴隶制阶级的 利益,并非资产阶级的法典;C 选项错误,材料强调的是恢复研究罗马法来适应意大利城市中商业和政治社 会发展的需要,不是强调文艺复兴的旗帜;D 选项错误,材料并未涉及近代科学产生的内容。故正确答案为 A 选项。 18.1499 年 7 月 10 日,当达・伽马船队返抵里斯本时,大批胡椒从海上到达的消息到处风传。里斯本的胡 椒价格当天下午即跌落一半,经营胡椒贸易的商人纷纷宣告破产,产生了所谓“对胡椒的诅咒”。据此可知 A. 以西欧为中心的世界市场初步形成 B. 海外贸易发展与民众生活关联增强 C. 寻找胡椒是新航路开辟的经济根源 D. 丝绸之路畅通使中国产品远销西欧 【答案】B 【解析】 【详解】依据材料信息结合所学可知,这体现的是新航路开辟的影响。新航路开辟使胡椒等传统商品大量 出现在欧洲市场上,导致胡椒价格下跌,商人破产,这说明海外贸易发展与民众生活关联增强,因此 B 选- 10 - 项正确。A 选项错误,世界市场初步形成是在第一次工业革命后,与材料时间不符;C 选项错误,新航路开 辟的经济根源是西欧商品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D 选项错误,材料体现的是新航路开辟的影响, 此时期奥斯曼土耳其帝国阻断了丝绸之路。故正确答案为 B 选项。 19.1763 年,一位西班牙记者写道:“通过许多己流行而有害的书本,诸如伏尔泰、卢梭和爱尔维修所著书 籍之影响,在这个国家中已感受到很多人对信仰的冷漠。”1768 年,一位法国修道士在游历西班牙后说: “西班牙已普遍产生宗教漠视,甚至于不信宗教。”对上述材料理解准确的是 A. 宗教改革开始扩展到整个西欧 B. 进化论传播动摇宗教神学权威 C. 理性原则得到一些知识分子认同 D. 民众觉醒推动资产阶级革命频发 【答案】C 【解析】 【详解】依据材料中“1763 年”、“伏尔泰”、“卢梭”、“对信仰的冷漠”等信息结合所学可知,17、18 世纪欧洲出现了一场反封建、反宗教神学的启蒙运动,其思想核心是理性主义,材料体现的正是西班牙受 到启蒙思想的影响,因此 C 选项正确。A 选项错误,16 世纪在欧洲兴起的宗教改革反对的是教会的腐败, 不是宗教信仰,与材料信息不符;B 选项错误,达尔文在 1859 年出版的《物种起源》中首次提出了进化论 的观点,与材料时间不符;D 选项错误,材料体现的是思想领域对宗教信仰的漠视,并未涉及政治革命的内 容。故正确答案为 C 选项。 20.18 世纪七八十年代的美国人通常把美国革命和独立战争等同起来,将美国革命理解为一场纯粹的政治革 命。但是,后世史家则把社会、经济、思想、文化等多方面的元素注入美国革命之中,把它变成一场包罗 广泛、主题多样、内容驳杂的事变。据此可知,关于美国革命性质的认识 A. 说明历史解释呈现出多元化 B. 越来越呈现历史的真实面目 C. 随着研究视角拓展而模糊不清 D. 导致美国革命的历史地位下降 【答案】A 【解析】 【详解】依据材料信息可知,后世史家对于美国革命的性质提出了新的解释,这说明历史解释呈现多元化, 因此 A 选项正确。B 选项错误,材料体现的是对美国革命性质的不同解释,不能得出其是否能够呈现历史的- 11 - 真实面目;C 选项错误,材料体现的是对美国革命性质的不同解释,不能说明其认识模糊不清;D 选项错误, 对美国革命性质的解释不同不能说明其历史地位下降,材料并未体现。故正确答案为 A 选项。 21.1935 年 9 月,苏联重工业人民委员部与美国无线电公司签订技术协议,规定美国无线电公司在研究、试 验到制造的整个过程中给予苏联技术支持,这些技术包括无线电信号的发射和接收,录音、测量仪器及遥 控仪器等设备的生产。据此推论合理的是 A. 苏联为完成“一五”计划积极引进技术 B. 美国为摆脱经济大危机需拓展海外市场 C. 国家利益一致导致美苏的意识形态趋同 D. 战时同盟关系使美苏经贸合作日益紧密 【答案】B 【解析】 【详解】依据材料中“1935 年 9 月”等信息结合所学可知,此时期美国等资本主义世界正面临着严重的经 济危机。为了尽快销售大量剩余重工业品,拓展海外市场,美国向苏联积极地提供技术支持,因此 B 选项 正确。A 选项错误,苏联“一五”计划实施于 1928-1932 年,与材料时间不符;C 选项错误,美苏国家利益 并不一致,美国是资本主义国家,苏联是社会主义国家,两国意识形态并未趋同;D 选项错误,美苏战事同 盟关系的建立是在二战时期,此时尚未出现。故正确答案为 B 选项。 22.1960 年 3 月,法国总统戴高乐提出“缓和、谅解、合作” 东方政策,希望改善苏法关系。1964 年 I 月,法国与中国建交,并呼吁西方各国也承认新中国。1966 年 7 月,法国宣布退出北约。之后,戴高乐还 访问了苏联和许多东欧国家。这表明 A. 法国努力开创独立自主外交的新局面 B. 西欧经济复兴直接促使两极格局瓦解 C. 军备竞赛加剧导致美法关系急剧恶化 D. 世界政治格局已经呈现出多极化态势 【答案】A 【解析】 【详解】依据材料结合所学可知,20 世纪 60 年代,“改善苏法关系”、“与中国建交”和“退出北约”等 行为说明法国力图摆脱美国 控制和干涉,努力开创独立自主外交的新局面,因此 A 选项正确。B 选项错误, 两极格局瓦解的标志是 20 世纪 90 年代苏联的解体,与材料信息无关,也并非是西欧经济复兴的直接影响; C 选项错误,材料并未涉及军备竞赛对美法关系的影响;D 选项错误,材料主要强调的是法国独立自主的外 的 的- 12 - 交政策,不是多极化态势的出现。故正确答案为 A 选项。 23.20 世纪 70 年代,英国制造业 劳动生产率年增长速度只有 1,6%,在西方七个工业大国中排行最末。 但从 1980 年到 1988 年,英国制造业的劳动生产率年增长速度猛增至 5.2%,而同期美国为 4%,加拿大为 3.6%,意大利为 3.5%,日本为 3.1%,法国为 3.1%,德国仅为 2.2%。导致这一变化的重要原因是 A. 欧洲经济一体化向纵深发展 B. 国有企业私有化改革的推进 C. 撒切尔政府加强对经济干预 D. 福利国家制度逐步建立完善 【答案】B 【解析】 【详解】依据材料中“1980 年到 1988 年”信息结合所学可知,1979 年,以撒切尔夫人为首的保守党执政。 她放弃凯恩斯主义,改行货币主义政策,推出一系列经济改革政策,调整经济运行机制。撒切尔政府实行 的国有企业私有化改革,让市场成为经济发展的主要推动力,是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因此 B 选项正 确。A 选项错误,意大利、德国和法国都是欧共体国家,但同期它们经济增速放缓,所以欧洲经济一体化的 发展不是造成此时英国经济快速发展的主要原因;C 选项错误,撒切尔政府减少了对经济的干预;D 选项错 误,二战后英国的福利国家制度影响了经济发展速度,撒切尔政府主导削减社会福利。故正确答案为 B 选 项。 24.法国画家德拉克洛瓦的代表作《自由引导人民》以一位象征自由女神的形象为主体,女神赤着脚,左手 拿枪,右手高举三色旗,领导人们在硝烟弥漫、尸横遍地的街道上迎风前进。前景是横七竖八倒在地上的 保皇党人,中景后景是林立如墙的各阶层百姓,空中还飘扬看鲜艳的三色旗。据此判断,该画作体现的艺 术特点是 A. 鼓吹理性主义,追求严谨造型 B. 关注社会现实,讴歌劳动创造 C. 强调主观感情,表现内心世界 D. 表达绝望情绪,色彩反差强烈 【答案】C 【解析】 【详解】依据材料中信息可知,法国画家德拉克洛瓦的代表作《自由引导人民》是浪漫主义美术作品,它 以法国人民推翻波旁王朝的七月革命为背景,歌颂了民主和自由,热情鼓励人们为了争取自由、幸福和解 的- 13 - 放而斗争,强调主观感情,表现内心世界,因此 C 选项正确。A 选项是新古典主义美术的艺术特征;B 选项 是现实主义绘画的艺术特征;D 选项是现代主义美术的艺术特征。故正确答案为 C 选项。 第Ⅱ卷(非选择题) 二、非选择题 25.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912 年初,孙中山颁布的《内务部通妨保护人民财产令》提出:“凡在民国范围之内人民所 有一切私产,均应归人民享有”。《临时约法》规定:“人民自由保有财产”“人民营业自由”。临时政府实 业部还宣布商人呈诸开办厂矿,“只要资本实在”“无有纠葛”,符合注册条例章程,政府皆视为“当务之 急”,“于民生主义,国计前途,均大有裨益”,即予照准,并“力为保护”,以便“注重公司财产,保卫债 主权利,上以裕国课之支艰,下以顺商户之吁恳”。据统计,辛亥革命前后历年设厂数,1910 年为 986 家, 1911 年为 787 家,1912 年猛增为 1504 家,1913 年仍有 1378 家,1914 年为 1123 家。 ——摘编自贾孔会《论南京临时政府的经济立法实践》 材料二 20 世纪 80 年代末以来,中国颁布了一系列经济法律法规。1988 年 4 月 13 日,第七届全国人 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外合作经营企业法》;1988 年 6 月 25 日,国务院发布了 《中华人民共和国私营企业暂行条例》;1991 年 9 月 9 日,国务院发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城镇集体所有制 企业条例》。 ——摘编自《中国经济发展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南京临时政府经济立法的主要内容,并指出其积极作用。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 20 世纪 80 年代末以来我国颁布经济法律法规的背景,并说明其意 义。 【答案】(1)主要内容:保护人民财产安全、营业自由;解除申办实业的若干限制,鼓励民营企业注册; 兼顾投资者和国家的利益。 积极作用:确立了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若干原则;激发民众的投资办厂热情,推动了民族资本主义进一步 发展;为以后的经济立法提供借鉴。 (2)背景: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原有的法律法规不能适应当时经济发展的需要;经 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党和政府对法制建设的高度重视。 意义:为多种所有制经济的发展提供法律保障;有利于社会经济发展和现代化建设;有助于进一步融入经 济全球化潮流。 【解析】- 14 - 【详解】(1)内容:依据材料一中“凡在民国范围之内人民所有一切私产,均应归人民享有”、 “人民自由 保有财产”、“人民营业自由”、“临时政府实业部还宣布商人呈诸开办厂矿^即予照准,并‘力为保护’”、“注 重公司财产,保卫债主权利,上以裕国课之支艰,下以顺商户之吁恳”等信息结合所学从保护人民财产安 全、营业自由、解除申办实业的若干限制,鼓励民营企业注册、兼顾投资者和国家的利益等方面概括南京 临时政府经济立法的主要内容。 作用:依据材料一中“辛亥革命前后历年设厂数,1910 年为 986 家,1911 年为 787 家,1912 年猛增为 1504 家,1913 年仍有 1378 家,1914 年为 1123 家。”信息结合所学从确立了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若干原则、激 发了投资办厂的热情,推动了民族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为以后的经济立法提供借鉴等方面指出其积极作 用。 (2)背景:依据材料二中“20 世纪 80 年代末以来,中国颁布了一系列经济法律法规。”信息结合所学从 党和国家工作重心的转移、原有的法律法规不能适应当时经济发展的需要、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党 和政府的高度重视等方面指出 20 世纪 80 年代末以来我国颁布经济法律法规的背景。依据材料二中“《中 华人民共和国中外合作经营企业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私营企业暂行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 城镇集体所有制企业条例》。”等信息从为多种所有制经济的发展提供法律保障、有利于社会经济发展和现 代化建设、有助于进一步融入经济全球化潮流等方面说明其意义。 2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明末以来,在利玛窦等人的影响下,中国人开始真正地了解世界,涌现出以徐光启等为代表的 第一代放眼看世界的先进中国人。他们与利玛窦等人合作编译各种欧洲科学著作,向国人普及新的科学理 念,一时间钻研西学蔚然成风。16 世纪的中国出现了一场文化伦理革命,其先锋“并不是出国考察者,因 为谁也不能走出帝国之外去异邦寻求这些科学,他们只是译者或编者,是他们让读者得以接触外来的著作”。 在中国儒家哲学被广泛介绍到欧洲的同时,中国的历史、地理以及科技、文学也在欧洲广泛流传开来。1735 年在巴黎刊印的《中华帝国志》被誉为“中国百科全书”。法国百科全书派启蒙学者与德国、英国的知识界 均以此书作为了解中国的重要材料 。欧洲启蒙学者多是开明君主专制论者,中国历史上传统的仁君统治 成为启蒙思想家们追求的社会楷模。霍尔巴赫主张以德治国,他公然宣称“欧洲政府必须以中国为模范”。 ——据冯天瑜等《中华文化史》整理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析材料中关于中西文化交流的观点。(要求:观点明确,持论有据,论证充分, 表述清晰。) 【答案】示例一 观点:明清之际中西文化交流出现了西学东渐的现象。- 15 - 评析:新航路开辟后,西方殖民者大举东来,客观上在中国传播了欧洲文艺复兴以来的科学文化知识。明 末清初,先进中国人对外国先进文明的热忱欢迎,显示出一种锐意进取的文化精神及开放的文化心态。当 时的一些知识分子接受了欧洲先进的地理学、天文学、数学以及农田水利方面的科学技术。明清之际的西 学东渐使中国开始真正了解近代西方世界的变化,也推动了中国文化与世界的接轨。 示例二 观点:明清之际中西文化交流出现了中学西传的现象。 评析:新航路开辟后,西方殖民者大举东来,一些传教士将中国的儒学、历史和科技等介绍到欧洲。虽然 西方学者所理解和表述的中国文化带有明显的理想化色彩,与中国本土文化形似神异,但是他们对中国文 化的推崇也从侧面显示出中国文化蕴藏的巨大生命力。明清之际中学西传过程中,中国文化成为启蒙思想 家汲取精神力量的重要来源,对近代欧洲文明的发展具有积极意义。 【解析】 【详解】本题为开放性试题,要求学生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析材料中关于中西文化交流的观点。 依据材料中“明末以来……涌现出以徐光启等为代表的第一代放眼看世界的先进中国人。他们与利玛窦等 人合作编译各种欧洲科学著作,向国人普及新的科学理念,一时间钻研西学蔚然成风。”信息可得出明清 之际中西文化交流出现了西学东渐的观点。然后结合所学从新航路开辟后西方殖民者东来促进西方科学文 化的传播、显示了先进的中国人锐意进取的文化精神及开放的文化心态、一些知识分子接受了西方先进的 科学技术、使中国开始真正了解近代西方世界的变化,也推动了中国文化与世界的接轨等方面进行评价。 也可依据材料中“在中国儒家哲学被广泛介绍到欧洲的同时,中国的历史、地理以及科技、文学也在欧洲 广泛流传开来。”信息得出明清之际中西文化交流出现了中学西传的观点。然后结合所学从新航路开辟后 一些传教士将中国的儒学、历史和科技等介绍到欧洲、西方学者所理解和表述的中国文化带有明显的理想 化色彩、显示出中国文化蕴藏的巨大生命力、对近代欧洲文明的发展具有积极意义等方面进行评价,要求 观点明确,持论有据,论证充分,表述清晰。 27.材料 五代十国是唐代后期藩镇割据局面的继续和发展,黄河流域战乱频繁,关卡林立,役税横加, 人民流离失所,生产凋敝。反乱思治、渴望统一成为人民的迫切愿望,周世宗柴荣出身微贱,深知民间疾 苦。继位后以盛世先贤为榜样,要做一个有作为的皇帝,对国家经济进行整顿和改革。首先鼓励开垦荒田, 把中原无主荒田分配给逃亡人户耕种,优待从辽朝返回的逃户;减轻租税,取消两税以外的苛捐杂税和一 些徭役;兴修水利,疏通河道,恢复以开封为中心的水路交通网;抑制寺院经济,使后周控制的劳动力和 土地大量增加。周世宗在位虽不到六年,但他的改革产生了重要影响。“赵宋之世”的开创者并不是赵匡 胤,而是后周世宗柴荣。 ——摘编自刘铁男、赵辉《周世宗柴荣的经济改革策略考证》等- 16 - (1)根据材料,指出周世宗经济改革的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周世宗经济改革的影响。 【答案】(1)战乱频繁,赋役繁重,民生凋敝;反乱思治、渴望统一成为民心所向;周世宗深知民间疾苦, 立志要有所作为。 (2)减轻了农民赋役负担,促进了中原地区经济的恢复和发展;缓和了阶级矛盾,稳定了统治秩序;增强 了后周的经济实力;为后来北宋的局部统一奠定了基础。 【解析】 【详解】(1)依据材料中“黄河流域战乱频繁,关卡林立,役税横加,人民流离失所,生产凋敝。”、“反 乱思治、渴望统一成为人民的迫切愿望”、“周世宗柴荣出身微贱,深知民间疾苦。继位后以盛世先贤为榜 样,要做一个有作为的皇帝,对国家经济进行整顿和改革。”等信息从社会背景、人民要求、周世宗的个 人因素等方面指出周世宗经济改革的背景。 (2)依据材料中“首先鼓励开垦荒田……减轻租税,取消两税以外的苛捐杂税和一些徭役;兴修水利,疏 通河道……抑制寺院经济,使后周控制的劳动力和土地大量增加。”、“‘赵宋之世’的开创者并不是赵匡 胤,而是后周世宗柴荣。”等信息结合所学从减轻了农民的负担、促进了经济的恢复和发展、稳定了统治、 增强了后周的经济实力、为后来北宋的局部统一奠定了基础等方面说明周世宗经济改革的影响。 28.材料 1936 年 2 月,西班牙人民阵线在大选中获胜,成立了以左翼共和党人为首的共和政府,并进 行了一系列民主改革。这引起了西班牙法西斯势力的仇视,并发动反对共和政府的叛乱。30 年代的法国全 国上下都不希望再一次发生世界大战,对战争充满了厌恶。德意已开始积极地支持佛朗哥叛军,如果法国 仍然向西班牙共和政府提供援助,那么西班牙内战就很可能升级成一场整个欧洲的冲突。法国想通过“不 干涉”政策为其它国家做好榜样,以此希望德国和意大利也会循规蹈矩,这样就不会使战争扩大。法国实 行“不干涉”政策后,使西班牙共和政府陷入了孤立,它得不到国外的援助,而佛朗哥叛军则能从德国和 意大利获得大量的军事援助,最终内战以西班牙共和国的失败而告终。法国对西班牙的“不干涉政策”对 以后国际关系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摘编自王利《探析法国在西班牙内战中的“不干涉”政策》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法国对西班牙内战采取“不干涉”政策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法国“不干涉”政策的影响。 【答案】(1)一战后法国实力被严重削弱;国内和平主义思潮盛行;对德意法西斯采取绥靖政策;对共产 主义 敌视。的- 17 - (2)加速了西班牙共和政府的失败;削弱了法国在欧洲舞台上的影响力;助长了德意法西斯的侵略气焰, 欧洲局势进一步恶化,加速了二战爆发的进程。 【解析】 【详解】(1)依据材料中“30 年代的法国全国上下都不希望再一次发生世界大战,对战争充满了厌恶。”、 “法国想通过‘不干涉’政策为其它国家做好榜样,以此希望德国和意大利也会循规蹈矩,这样就不会使 战争扩大。”等信息结合所学从一战后法国实力的变化、国内和平主义思潮的盛行、绥靖政策、对共产主 义的敌视等方面分析法国对西班牙内战采取“不干涉”政策的原因。 (2)依据材料中“法国实行‘不干涉’政策后,使西班牙共和政府陷入了孤立……最终内战以西班牙共和 国的失败而告终。法国对西班牙的‘不干涉政策’对以后国际关系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信息结合所 学从加速了西班牙共和政府的失败、削弱了法国在欧洲舞台上的影响力、加速了二战爆发的进程等方面指 出法国“不干涉”政策的影响。 29.材料 在 1902 年新学制颁布之前,中国的新式学堂没有相互街接的学校体制。据此,张謇认为发 展教育须循序渐进,“师范启其塞,小学导其源,中学正其流,专门别其派,大学会其归”。经过几十年的 努力,张謇在南通建立起从幼儿园到大学,从普通教育到职业教育,包括社会教育和特殊教育在内的一套 比较完整的教育系统。他不仅亲自创办了农校、纺校、商校、师范、医校、女红传习所等许多职业学校; 还资助创办了南京河海工程专门学校、吴商船专科学校、吴县铁路学校;创办了保姆传习所、政法传习所、 巡警传习所等职业培训班。他鉴于全国有近百万残疾儿童,缺乏职业能力谋生困难,于民国初年创办了南 通狼山盲哑学校。这些职业学校的创办,把各种技艺的传习引进教育领域,破除了封建学校教育中没有技 艺传授的立足之地和技艺传播的家族、师徒局限性,是对中国职业教育的创造性开拓。 ——摘编自程绍珍《张客与中国近代职业教育研究与探索》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张謇职业教育实践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张謇职业教育实践的作用。 【答案】(1)特点:教育系统比较完整;范围较广,类型多种多样;传统职业教育与现代职业教育并举; 具有开拓性。 (2)作用:培养一大批职业技术人才,有利于当地社会发展;冲击了传统教育体制,推动了中国教育的近 代化进程;在职业教育体系改革方面起了示范引领作用。 【解析】 【详解】(1)依据材料中“经过几十年的努力,张謇在南通建立起从幼儿园到大学,从普通教育到职业教 育,包括社会教育和特殊教育在内的一套比较完整的教育系统。”、“他不仅亲自创办了农校、纺校、商校、 师范、医校、女红传习所等许多职业学校;还资助创办了南京河海工程专门学校、吴商船专科学校、吴县- 18 - 铁路学校;创办了保姆传习所、政法传习所、巡警传习所等职业培训班。”、“……是对中国职业教育的创 造性开拓。”等信息结合所学从教育系统比较完整、范围较广,类型多种多样、传统职业教育与现代职业 教育并举、具有开拓性等方面概括张謇职业教育实践的特点。 (2)依据材料中“这些职业学校的创办,把各种技艺的传习引进教育领域,破除了封建学校教育中没有技 艺传授的立足之地和技艺传播的家族、师徒局限性,是对中国职业教育的创造性开拓。”信息结合所学从 培养职业技术人才、促进社会发展、推动教育近代化、示范引领职业教育体系改革等方面简析张謇职业教 育实践的作用。- 19 -

资料: 1.9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