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战2020高考生物全真模拟卷黄金卷19(赢在高考·黄金20卷解析版)
加入VIP免费下载

备战2020高考生物全真模拟卷黄金卷19(赢在高考·黄金20卷解析版)

ID:256185

大小:245.29 KB

页数:10页

时间:2020-05-02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赢在高考·黄金 20 卷】备战 2020 高考全真模拟卷 19 生物 (考试时间:45 分钟试卷满分:90 分)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 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第Ⅰ卷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 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 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回答第Ⅱ卷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4.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 一、选择题:本题共 6 个小题,每小题 6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 求的。 1. 细胞间的信息交流起着调节、控制物质与能量代谢的作用。下列关于人体细胞间信息交流的说法, 正确的是 A. 膜岛素作为信息分子可催化细胞中糖类物质的氧化分解 B. 神经递质只能作用于下一个神经元,使其兴奋或抑制 C. 细胞无氧呼吸产生的 CO2 可作为信息分子作用于脑干细胞 D. T 细胞产生的淋巴因子可促进 B 细胞增殖分化 【答案】D 【解析】膜岛素分子有调节作用,无催化作用;神经递质也可作用于肌肉或腺体细胞,引起肌肉收 缩或腺体分泌;人体细胞无氧呼吸的产物是乳酸,不会产生 CO2 ;T 细胞产生的淋巴因子可促进 B 细胞增殖分化,产生浆细胞和记忆细胞。故选 D。 2. rRNA 和 RNA 聚合酶是人体细胞内的两种重要的大分子物质,下列有关二者的说法错误的是 A.rRNA 的单体是核糖核昔酸,RNA 聚合酶的单体是氨基酸 B.二者都能参与蛋白质的生物合成 C.二者的合成场所不同且合成都需要 ATP 水解供能 D.二者都可以自由进出核孔 【答案】D 【解析】蛋白质的合成包括转录与翻译过程,离不开 rRNA 和 RNA 聚合酶的参与。B 是正确的。rRNA 在细胞核的核仁中通过转录形成,与核糖核蛋白组装成核糖体前体(核糖体亚基),再通过核孔进入细 胞质中进一步成熟。RNA 聚合酶则是在细胞质的核糖体中合成后由核孔进入细胞核参与 DNA 转 录成 RNA 的过程。D 是错误的。 3. 经研究发现,豌豆种子中含有的 SBEI 酶能够催化淀粉的合成,SBEI 酶受 SBEI 基因控制 合成。 皱粒豌豆种子中 SBEI 基因中插入了少量碱基对导致 SBEI 酶不能合成,从而不能合成淀粉。下列有 关叙述错误的是 A.皱粒豌豆形成的原因是基因突变 B.SBEI 基因的表达包括转录和翻译两个步骤 C.该事例说明了基因对性状的直接控制 D.圆粒和皱粒豌豆中相同密码子编码的氨基酸相同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基因对性状的控制以及基因突变的知识。皱粒豌豆是由于其种子中 SBEI 基因插入 了少 量碱基对,故其形成的原因是基因突变,A 项正确;SBEI 基因的表达包括转录和翻译,B 项 正确;该事例说明 基因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代谢过程,体现了基因对性状的间接控制,C 项错 误;密码子具有通用性,不同 生物体内相同密码子编码的氨基酸相同,D 项正确。 4.下列有关植物激素的叙述,正确的是 A.色氨酸可经一系列反应转变为生长素,该过程发生在细胞的核糖体上 B.赤霉素可在幼根和幼茎中合成,主要通过促进细胞分裂引起植株增高 C.植物开花后,喷洒一定浓度的乙烯溶液能够促进子房发育成无子果实 D.干旱条件下植物能够合成较多的脱落酸,这种机制是长期进化的结果 【答案】D 【解析】 生长素的化学本质是呵睐乙酸,核糖体是合成蛋白质的场所,A 错误;赤霉素主要通过促 进细胞伸长引起植株增高,B 错误;乙烯的主要生理作用是促进果实成熟,不能促进果实发育,C 错误。 5. 下列有关信息传递和共同进化的叙述,错误的是 A. 生物多样性的形成是不同物种之间共同进化的结果 B. 延长光照时间可促进家禽产卵利用了物理信息 C. 害虫和天敌之间的信息传递有利于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 D. 利用昆虫信息素诱捕有害生物属于生物防治 【答案】A 【解析】生物多样性的形成与不同物种之间、生物和环境之间的共同进化有关;光照时间长短属于 物理信息;生物之间的信息传递可以调节种间关系,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用昆虫分泌的信息素诱 捕害虫属于生物防治。故选 A。 6. 猫尾长短由常染色体上的一对等位基因控制,遵循基因分离定律。现有一对长尾猫相互交配,后 代出现长尾猫和短尾猫,比例为 2:1(假定后代数量足够大)。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长尾为显性性状 B.长尾显性纯合致死 C.后代雌雄个体随机交配,子代长尾出现的概率为 1:2 D.后代长尾与长尾交配,子代纯合子出现的概率为 1:2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基因分离定律的知识。亲代均为长尾,子代有长尾和短尾,说明长尾对短尾为显 性,A 项 正确;由于该性状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可推测亲代均为杂合子,由于后代长尾与短尾 的比值为 2=1,说明 长尾显性纯合致死,B 项正确;设控制尾长的基因为 A、a,则后代长尾、短 尾的基因型分别为 Aa、aa,其比例为 2=1,随机交配,可采用配子法解题,雌雄配子均为(1/3)A、 (2/3)a,雌雄配子随机结合,则子代长尾 Aa 和短 尾 aa 的比例为(4/9)=(4/9)=1=1,故子代长尾 出现的概率为 1/2,C 项正确;后代长尾与长尾交配,子代基 因型及比例为 Aa=aa=2=1,则纯合子 出现的概率为 1/3,D 项错误。【解题技巧】自由交配是指雌雄个体间的交配,包括基因型相同的个体间交配和基因型不同的个体 间交配。 若父本或母本有多种可能的基因型,则采用配子法解题比较方便,即先计算出亲本产生的 雌雄配子种类及比例,雌雄配子随机结合,比例直接相乘即可判断出子代基因型及比例。 第Ⅱ卷 二、非选择题:本卷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第 29~32 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作答。 第 37~38 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作答。 (一)必考题(共 39 分) 29. (9 分)如图为某植物在停止供水和恢复供水时叶片相对含水量、光合速率、气孔阻力(与气孔开放 程度呈负相关)和蒸腾速率的变化情况,请据图分析回答。 (1)在正常光照条件下,为该植物提供H2 18O,则能将H2 18O 中的 18O 转移到气体中的生理过程除蒸腾 作用外,还有      和      。 (2)据图分析,叶的相对含水量与气孔阻力呈   (填“正”或“负”)相关。停止供水一段时间后,该植物 叶片会发黄,原因可能是                  。 (3)研究表明,植物严重缺水还会使叶绿体变形,影响光合作用的光反应过程,据此推测最可能是                     被破坏,光合能力不能恢复。此时光反应提供给暗反应的          减少。 (4)图中恢复供水后叶相对含水量虽可恢复至原水平,光合速率却不能恢复至原水平,原因 是                   ,导致 CO2 供应不足。 【答案】(9 分,除标明外,每空 1 分) (1)有氧呼吸的第二阶段  光合作用光反应阶段  (2)负  叶绿素合成速度变慢或停止(或叶绿素分解),类胡萝卜素的颜色显露出来(合理即可,2 分)  (3)叶绿体的类囊体  NADPH([H])和 ATP  (4)气孔阻力没有恢复到原水平(2 分)【解析】【命题意图】本题考查植物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的理解能力、分 析能力以及获取信息的能力。 【解题思路】(1)在正常光照条件下,该植物既进行呼吸作用又进行光合作用,则 H218O 中的 18O 转移 到气体中的途径包括蒸腾作用、有氧呼吸的第二阶段中发生的 H218O→C18O2 和光合作用光反应阶 段发生的 H218O→18O2。(2)据图分析,停止供水后,叶的相对含水量降低,但气孔阻力增大,恢复供水后 气孔阻力减小,而叶的相对含水量增加,所以叶的相对含水量与气孔阻力呈负相关。叶片发黄的原因可 能是停止水分供应后,细胞代谢下降,叶绿素合成速度减慢甚至停止或叶绿素分解,类胡萝卜素的颜色 显露出来。(3)植物严重缺水会使叶绿体变形,影响光合作用的光反应过程,最可能是叶绿体的类囊体被 破坏,光合能力不能恢复。光反应在叶绿体的类囊体薄膜上进行,为暗反应提供 NADPH([H])和 ATP。 (4)恢复供水后,气孔阻力并没有恢复到原水平,导致CO2供应不足,从而使光合速率不能恢复至原水平。 【易错警示】本题图中代表气孔阻力和叶相对含水量的曲线变化是一致的,很容易误认为它们呈正相 关,但需要注意的是右边纵坐标从上往下气孔阻力数值逐渐增加,而叶相对含水量则逐渐减小,因此,实 际上气孔阻力和叶相对含水量是呈负相关的。 30. (10 分)Kisspeptin,简称 Kp,是 Kp 神经元产生的一类多肽类激素,它通过调节生物体内雌激素含量 来调控生殖活动。 Ⅰ.通常情况下,如图中的过程①参与鹌鹑体内雌激素含量的调节;排卵前期,启动过程②进行调节。据 图回答。 (1)神经元内合成 Kp 的细胞器是   。Kp 作用的靶细胞是   。器官 A 是   。 (2)在幼年期,通过过程①反馈调节,Kp 释放量   ,最终维持较低的雌激素含量;排卵前期,启动过程 ②的生理意义是               ,促进排卵。 Ⅱ.Kp-10 是 Kp 的一种。为研究 Kp-10 对鹌鹑产蛋的影响,对生长至 20 日龄的鹌鹑连续 20 天腹腔注 射一定剂量的 Kp-10。从产蛋之日起统计每日的产蛋率,结果如图。(3)据图可知,Kp-10   (影响/不影响)鹌鹑开始产蛋的日龄。在 50 日龄内,Kp-10 影响产蛋率的趋势 是              。 (4)综合Ⅰ、Ⅱ分析,推测 Kp-10 调控鹌鹑产蛋的方式属于   调节。 【答案】(10 分,除标明外,每空 1 分) (1)核糖体  GnRH 神经元  垂体 (2)减少  通过反馈调节使 Kp 释放量增加,最终维持较高雌激素含量(2 分) (3)不影响  随着日龄的增加,提高产蛋率的作用逐渐加强(2 分) (4)神经—体液 【解析】本题考查细胞的结构和功能、动物激素调节和实验数据处理等方面的知识和技能,意在考查 考生分析和处理问题的能力。(1)由题意知,Kp 是一类多肽类激素,因此神经元内合成 Kp 的细胞器是 核糖体。根据图示可以看出 Kp 神经元产生的 Kp 作用于 GnRH 神经元,促进其产生 GnRH,GnRH 作 用于 A 产生促性腺激素,因此器官 A 是垂体。(2)通过图解可以看出,过程①抑制 Kp 神经元 1,从而使 Kp 释放量减少,最终维持较低的雌激素含量。排卵前期,启动过程②,促进 Kp 神经元 2 释放 Kp,从而促进 GnRH 神经元分泌 GnRH,GnRH 作用于垂体使促性腺激素分泌量增加,促性腺激素作用于卵巢,从而使 雌激素分泌量增加。因此说明,排卵前期启动过程②,可通过反馈调节使 Kp 释放量增加,最终维持较高 雌激素含量,促进排卵。(3)根据曲线图分析可知,实验组和对照组都是从第 42 天开始产蛋,因此 Kp-10 不影响鹌鹑开始产蛋的日龄。实验组的产蛋率随着日龄增加而逐渐增加,而对照组产蛋率保持相对稳 定,因此在 50 日龄内,Kp-10 影响产蛋率的趋势是随着日龄的增加,提高产蛋率的作用逐渐加强。(4)通 过分析Ⅰ、Ⅱ可知,Kp-10 调控鹌鹑产蛋的过程既存在神经调节,也有激素调节,因此 Kp-10 调控鹌鹑产 蛋的方式属于神经—体液调节。 【备注】【考场捷径】该题的解题信息蕴含在图解之中,以图解方式展示生物学原理、过程,对学生的 综合能力要求较高,解题时首先要审题,看清图解中的每一个过程、每一个标识,然后正确识别各部分 之间的联系。仔细识图、析图,并与所学生物学知识紧密联系是准确解决此类试题的关键。31. (9 分)北极冻原生态系统由于温度的限制作用,物种的丰富度较低。该生态系统中,北极狐以雷鸟、 雪兔和植物为食,雷鸟和雪兔均以植物为食。请回答下列问题: (1)与热带森林生态系统相比,通常冻原生态系统有利于土壤有机物质的积累,其原因是  。 (2)请画出题干中所述生物组成的食物网。 (3)北极狐与雪兔可根据对方的气味分别进行猎捕与躲避猎捕,这体现了信息能够调节 ,以维持生 态系统的稳定。若某群落是由该地冰川融化后的裸地演替而来,则此群落演替属于 演替。 (4)假如北极狐的食物 1/2 来自雷鸟,1/8 来自植物,且该生态系统中能量从生产者到消费者的传递效率 为 10%,从消费者到消费者的传递效率为 20%,现北极狐种群增加的能量为 80 kJ,若不考虑其他变化的 影响,则植物需要增加的能量是        kJ。 【答案】(9 分,除标明外,每空 2 分) (1)低温下,分解者的分解作用弱 (2)如图(3 分) (3)种间关系(1 分)  初生(1 分)  (4)3600 【解析】【命题意图】本题主要考查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意在考查考生的理解能力、分析能力、 计算能力和综合运用能力。 【解题思路】(1)与热带森林生态系统相比,冻原生态系统的温度低,分解者的分解作用弱,有利于土壤 有机物的积累。(2)根据题干中所述生物的食物关系,可画出三条食物链:植物→北极狐、植物→雷鸟→ 北极狐、植物→雪兔→北极狐。(3)北极狐与雪兔可根据对方的气味分别进行猎捕与躲避猎捕,这体现 了信息能够调节种间关系,以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在冰川融化后的裸地上进行的群落演替属于初生 演替。(4)北极狐的能量有三个来源,雷鸟提供 1/2、植物提供 1/8、则雪兔提供 1-1/2-1/8=3/8,若北极狐 种群增加能量 80 kJ,则植物需要增加的能量 为:80×1/2÷20%÷10%+80×1/8÷10%+80×3/8÷20%÷10%=3600 (kJ)。 【技巧点拨】在食物网中有多条食物链的情况下,计算某一生物获得的能量或需要某一生物提供的能 量时,首先,要清楚某一生物从不同食物链中获得能量的比例或某一生物给不同生物提供能量的比例; 其次,要结合食物网中不同营养级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如本题中能量从生产者到消费者的传递效率 与能量从消费者到消费者的传递效率是不同的)。32. (11 分) 甘蔗是提取蔗糖的好原料。农民通常采用带有节间的甘蔗茎段进行杆插,生出的芽体繁殖为一 个新个体,科研工作者则采用杂交的方式来选育新品种。育种专家在用纯合的中茎甘蔗(AA)和粗 茎甘蔗(aa)杂交得到的后代中,发现了一株粗茎的个体,并提出以下的假设:①水肥充足造成茎 轩粗壮,遗传物质没有改变;②环境条件引起染色体数目加倍;③发生了基因突变;④发生了染色 体片段缺失。回答下列问题。 (1)欲探究水肥条件是否影响甘蔗茎的粗细 ,写出实验设计思路: 。 (2 )引起甘蔗染色体数目加倍的环境因素可能是 ,检测该变异类型最简便的方法 是 。 (3)有人欲用杂交的方式确定假设③④的变异类型,已知甘蔗若出现两条同源染色体相同 片段的缺失,则形成的种子无发芽能力。用该粗茎植株与纯合的中茎植株杂交获得 F1 ,F1 自花受 粉产生 F2,观察、统计 F2 植株的表现型及比例。 若 F2 表现型及比例为 ,则该粗茎植株的成因是基因突变。 若 F2 表现型及比例为 ,则该粗茎植株的成因是染色体片段缺失。 【答案】(11 分,除标注外,每空 2 分) (1)取该甘藤的若干茎段,催芽成功后均分为甲、乙两组,甲组栽种在水肥充足的土壤中,乙组栽 种在相对贫癖的土壤中,观察茎的粗细(4 分) (2)低温(1 分) 显微镜观察处于有丝分裂中期的细胞,确定其染色体数目是否加倍 (3)中茎:粗茎=3:1 中茎:粗茎=6:1 【解析】 (1)略。 (2)自然条件下,低温会引起染色体数目加倍。染色体变异可在显微镜下观察到,且染色体的最佳 观察时期是有丝分裂中期,所以可用分生区细胞制成装片,观察有丝分裂中期的染色体数目。 (3) 若为基因突变,则该粗茎植株的基因型为 aa ,aa 与中茎植株 AA 杂交,F1 的基因型为 Aa,F1 自交 产生的后代中植株的表现型及比例为中茎 s:粗茎 =3:1。若为染色体片段缺失,则该粗茎的基因型 为 aO ,aO×AA 得到后代的基因型为 l/2AO 、l/2Aa,F1 自交,则 F2 植株中表现型及比例为中茎:粗 茎=6:1。 (二)选考题:共 15 分。请考生从 2 道题中选一题作答。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题计分。 37.[生物——选修 1:生物技术实践](15 分)如图表示工业上利用苹果制备果酒、果醋的流程图。 请回答: (1)利用苹果汁进行①过程的时候往往不能长时间密封,原因是 。在酸性条件下,用 重铬酸钾溶液可以检测①过程是否成功,如有酒精产生,溶液将出现 。 (2)在①过程进行旺盛时,②过程往往不能进行,原因是 。转为生产果醋时,需要将温度 。 (3)对②过程所用的微生物进行分离和纯化时,常用的方法有平板划线法和 。平板划线法中除 第一次划线外,之后的每一次划线都从 开始。划线的某个平板经培养后,第一划线区域的划 线上都不间断地长满了菌落,第二划线区域的第一条线上无菌落,其他划线上有菌落。造成划线无菌落 可能的操作失误是 。 【答案】(15 分,除标明外,每空 2 分) (1)酵母菌进行无氧呼吸会产生 CO2,使得装置内气压增大,应适时放气 灰绿色 (2)酒精发酵旺盛时为无氧环境,而醋酸菌为好氧细菌,无法生存 调高(或调至 30~35 ℃) (3)稀释涂布平板法 上一次划线的末端 接种环灼烧后未冷却;划线时未从第一区域的 划线末端开始(3 分,写出一项即可) 【解析】(1)①过程表示酒精发酵,该过程中酵母菌进行无氧呼吸产生酒精和 CO2,会使装置内气压增 大,应适时放气。在酸性条件下,①过程产生的酒精能与重铬酸钾溶液反应呈现灰绿色。(2)②过程需要 的微生物是醋酸菌,其为好氧细菌,而①过程为酒精发酵,进行旺盛时为无氧环境,此时醋酸菌无法生存。 果酒发酵温度为 18~25 ℃,果醋发酵温度为 30~35 ℃,故转为生产果醋时,需要将温度调高。(3)对②过 程所用的微生物进行分离和纯化时,常用的方法是平板划线法和稀释涂布平板法。平板划线法中,从第 二次划线开始,每次划线都从上一次划线的末端开始,以达到稀释的效果。该情况下,造成划线无菌落 的操作可能有两种:一是接种环灼烧后未冷却导致菌种死亡;二是划线时未从第一区域的划线末端开 始,导致接种环上无菌种附着。 38.[生物——选修 3:现代生物科技专题](15 分)CAR T 细胞疗法是通过设计 CAR 基因,并导人癌症患者的 T 细胞中,使其转化为 CAR T 细 胞, CAR T 细胞膜上的 CAR 蛋白与癌细胞表面抗原特异结合后,激活 CAR T 细胞使其增 殖、分化, 从而实现对癌细胞的特异性杀伤和记忆,主要过程如下图。请回答: (1)要获取 CAR 基因,可采取 PCR 技术进行大量扩增,前提是 。 (2)将 CAR 基因导人患者 T 细胞前,需完成过程[①] ,该过程中先要用 切割含有 CAR 基因的 DNA 片段和 ,以形成相同的站性末端,再用 DNA 连接酶连接形 成 pCDH CAR。pCDH CAR 上除了目的基因外,还有一些必须的部分,比如 ,它是 RNA 聚合酶识别和结合的部位。 (3)完成过程②常用方法是 法。此外,还可以先将 CAR 基因整合到逆转录病毒载 体中,再利用病毒的 性导人并将 CAR 基因整合到 T 细胞的 上。 (4)检测 CART 细胞中的 CAR 基因是否转录出了 mRNA 所采用的方法是 。 (5)在将 CART 细胞输给病人进行治疗之前,还需在实验室内进行细胞扩增培养。体外培养 CART 细胞的培养液中除合成培养基的成分外,一般还需添加 等天然成分。 【答案】(15 分,除标注外,每空 2 分) (1)CAR 基因序列已知 (2)构建基因表达载体 限制性核酸内切酶 PCDH 质粒 启动子 (3)显微注射(1 分) 侵染(1 分) 染色体 DNA(1 分) (4)分子杂交技术(1 分) (5)血清(血浆)(1 分)

资料: 1.3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