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届高三下学期期中考试 文综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
加入VIP免费下载

2020届高三下学期期中考试 文综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

ID:256169

大小:146 KB

页数:5页

时间:2020-05-01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2020 届高三下学期期中考试 文综历史 24.荀子认为臣子应该“以道事君”,遇有君行不符“君道”,臣则“从道不从君”。荀子这一 言论 A.显示了儒家学者的理性精神 B.体现了儒道结合的治国思想 C.反映了礼崩乐坏的社会现实 D.蕴含了朴素的民主政治理想 25.下图是汉代画像砖上的《收获图》。此图可以用来说明当时 A.生产技术的先进性 B.小农经济的落后性 C.劳动工具的多样性 D.集体协作的普遍性 26.隋朝统一后编订了《切韵》,以金陵雅音和洛阳雅音为基础正音,融合南北朝官音形成 长安官音,又称“汉音”“秦音”。这一做法 A.反映了经济重心的南移 B.促进了民族融合与文化认同 C.形成了最早的官方语言 D.强化了北方的政治中心地位 27.明朝在江南市镇等要地设立巡检司管理日常治安;对一些规模较大的江南市镇,直接委 派县丞、主簿等县级官员驻镇管理;对体量特别大的江南市镇,还派更高级别的官员驻 镇管理。这表明,明朝江南地区 A.工商业市镇发展不平衡 B.生产专业化程度高 C.市镇受到官府严密控制 D.基层社会治理加强 28.鸦片战争后福建武夷茶外销行情看涨,农民“偶沾其利”, 放弃生产粮食而大量种植茶 叶,“然外洋印度产茶日多,(武夷茶)行销日滞” ,“而乡僻愚民,犹剔壤挖岩,种 植不已”。这一现象反映出 A.中国对外贸易由出超转为入超 B.传统小农经济开始解体 C.清王朝闭关锁国影响茶叶外销 D.当地农业生产风险较大 29.1909 年,广东省咨议局首次进行议员选举,广州府选民共 1600 余人,真正投了票的仅有 399 人。该府各属 85 个投票所,有 60 处仅有一票。由此可知,当时 A.预备立宪违背潮流 B.政治改革缺乏群众基础 C.清朝统治日益孤立 D.南方革命思想宣传深入 30.1945 年 4 月,毛泽东在《论联合政府》中阐述了新民主主义国家的政治体制同苏联的区 别,提出了“新民主主义共和国”“中华民主共和国”“几个阶级联合专政的共和国”等 新概念以区别于“苏联式的无产阶级专政的、社会主义的共和国”。这些概念的提出 A.体现了中共对中国国情的正确分析 B.推动抗日战争迅速走向胜利 C.反映出中共认识到苏联模式的弊端 D.形成了中国特色的民主政治 31.下图为 1959~1994 年某市百货零售网点数量统计示意图。其中 1987~1994 年百货零售 网点数量急剧增加主要源于A.对外开放的步伐不断加快 B.经济改革激发市场活力 C.城市化进入高速发展阶段 D.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 32.公元前 4 世纪以前,雅典案件的审判通常由执政官主持,陪审法庭审理,但主持者不能 给出或者影响案件的判决;当事人轮流陈述并做简短答辩后,陪审员无需仔细考虑和讨 论便可投票裁决。这说明古代雅典 A.司法程序体现主权在民 B.司法程序过于繁琐 C.民主政治影响法律实施 D.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33.14 世纪中叶,随着黑死病(鼠疫)在欧洲的肆虐,大批专家学者、神职人员倒在了瘟疫 中,使得许多学校被迫放弃了拉丁语学习,于是北欧南欧相继建立了地方语言学校。据 此可知,黑死病产生的影响是 A.摧毁了欧洲教会的思想专制 B.促使宗教改革迅速扩展 C.推动文化走向民族性世俗化 D.强化了民众的宗教信仰 34.19 世纪初,英国议席分配沿用中世纪定制,分为农村选区和城镇选区两类。萨勒姆选区 已成为农田,每逢选举,选民们就走到田里去选举议员。有几个选区已沉入海底,选民 们要坐船到海上去进行“选举”。这表明当时的英国 A.严格遵循中世纪旧制 B.农业经济出现衰败 C.急需宪政制度的改革 D.生态环境遭受破坏 35.在以往的社会史研究中,学者较重视传统官方史料记载。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一些西方 学者更多地利用民间的遗嘱清单、赡养协议、孤儿院记录等资料对家庭、妇女、经济等 进行专题性研究。这种转变 A.说明官方史料可信度较低 B.可较全面展示社会发展状况 C.表明社会史研究走向没落 D.证明西方社会矛盾尖锐激化 4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5 分) 材料一 美国建国后,对科技活动的支持体现在立法上,在宪法中规定保护发明人权益, 1790 年制定了保护专利的第一部法律。1802 年成立联邦专利局,负责管理技术革命和发明 创造的专利。1862 年,林肯政府通过土地赠与法案,规定将土地或土地出售后的资金用来 建设大学。1863 年根据总统签署的国会法令成立了国家科学院,引导研究人员不断作出创 造性贡献。一战前后,美国政府又直接投资建立的实验机构。这些研究机构对于美国的基础 研究、民用研究、军事研究等方面都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摘编自黄先智《美国科技政策的演变及特 点》等 材料二 1956 年,中央政府制定了第一个中长期科技规划——《1956-1967 年科学技 术发展远景规划》(简称“十二年科技规划”)。规划从 13 个方面提出了 57 项重大科学技术 任务、616 个中心问题,从中进一步综合提出了 12 个重点任务。还对中国科研工作的体制、 人才的吸纳引进使用方针、培养干部的大体计划和分配比例、科学研究机构设置的原则等做 了规定。从国情实际出发“力求自力更生,但要有计划的合理运用兄弟国家的帮助”,“在尽 可能短的时期内把我国科技从十分落后的基础上提高到接近于现代先进水平”。这些指导思 想和措施推动新中国在国防科技、生物医学等领域达到了当时世界先进水平。 ——摘编自曹希敬《新中国成立 70 年来主要科技政策 盘点》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美国建国以来到 20 世纪初政府鼓励科技发展的举措, 并说明其成效。(8 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新中国“十二年科技规划”出台的背景及其特点。 (12 分) (3)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与美国相比,新中国能够在短时期内取得巨大科 技成就的自身优势。(5 分) 4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 分) 主要国际组织的建立与发展变化表 19 世纪后半期 1865 年,法德俄意奥在法国巴黎成立国际电报联盟。1874 年,德法英美等 22 国在瑞士组建 了万国邮政联盟。1894 年,在法国巴黎建立了国际奥林匹克委员会。 两次世界大战 期间 1920 年,国际联盟正式成立,这是第一个全球性的政府间国际组织,但美国认为巴黎和会对 美不利,拒绝参加国联,国联成为英法维护凡尔赛体系的工具。1946 年,国联宣告解散。 二战后初期 联合国(1945)、国际货币基金组织(1945)、世界银行(1945)、关贸总协定(1947)、 世界卫生组织(1948)等国际组织纷纷成立。 20 世纪 60-80 年代末 联合国会员国达到 150 多个,在维护世界和平,缓和国际紧张局势,解决地区冲突方面,在协 调国际经济关系,促进世界各国经济、科学、文化的合作与交流方面,越来越发挥积极的作用。 到 80 年代末国际组织越来越多,包括不结盟运动、“欧佩克”、欧共体、东南亚国家联盟、 亚太经合组织等等。 从上表中提取关于国际组织发展变化的历史信息,自拟论题,并结合所学世界近现代历史知 识,予以阐述。(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阐述须有史实依据。) 45.[历史——选修 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15 分) 材料 宋初统治者采取“不立田制”、“不抑兼并”的政策,编户规则也发生了变化。北宋政府 将全部居民划分为有田地、家产并承担国家赋税的主户和流亡客寓他乡的客户,并且根据常 产的多寡将主户划分为五等,将客户编入户籍而不再视为贱民。仁宗天圣五年(1027 年) 规定“自今后客户(佃户)起移,更不取主人凭由”,客户有了田产,就可以上升为主户。 北宋政府还编制了相当数量的特殊户籍。宋真宗年间,将城市坊郭户列为正式户种,包括商 贾、手工业者等城市居民,按其资产分为十等,承担不同的赋税和科配。为便于管理和征榷, 宋代还设有专门户籍,譬如从事手工业的匠户、从事纺织的机户、从事采茶的园户、从事制 盐的灶户等。 ——摘编自姜婷婷《宋代户籍制度探析》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宋代户籍制度的特点。(8 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宋代户籍制度变革的积极作用。(7 分) 46.[历史——选修 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15 分) 材料 康有为的边政思想集中体现在其著作《官制议》(1903 年)中。借鉴西方经验,康有为 将新增的中央行政机构民部“析为九部”,边疆行政事务由九部中的辽、蒙、回、藏四部管 理,根据传统治理实践,他又提出在边疆地区实行有别于内地的行政制度,在东三省、蒙古、 新疆、西藏和云南“专用分设政府之法”,赋予边疆地区自治权。中央农部下设移垦司“专司移民垦荒之事,辟土生财,置官营守”、畜牧司“掌牧畜牛羊之事”。康有为认为北部边境 有来自俄罗斯的威胁,西南地英俄觊觎已久,沿海各省皆应重兵屯守。至于兵员军费,“以 矿养兵、以田养兵”,就地解决。《官制议》是当时讨论政府官制论著中最系统的一部,成为 康有为政治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 ——摘编自林士俊《康有为的边政思想》 (1)根据材料,概括康有为的边政思想,并结合所学指出其产生的时代背景。(9 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简评康有为边政思想的贡献。(6 分) 历史-参考答案 选择题: 24—28:ACBDD 29—33:BABAC 34—35:CB 41. (25 分) (1)举措:制定法律鼓励科技发展;建立国家科技管理机构;提供土地、资金等发展大学 教育;建立科研学术机构,引导科技创新。(4 分) 成效:提升了美国的科研实力,使美国成为当时的世界科技中心;推动了美国制造业 的发展,使其工业产量跃居世界第一位。(4 分) (2)背景:“一五”计划即将完成,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建立;中国工业薄弱、科技落 后;“一边倒”的外交政策的确立。美苏冷战对峙;美国对中国的遏制以及干涉朝鲜内战等 都严重威胁我国国防安全。(6 分) 特点:服务于新中国社会主义建设;有计划、有重点,较全面;独立自主、自力更生; 将学习苏联与实际国情相结合。(6 分) (3)优势:能够集中一切力量办大事的社会主义制度优势;中国人民吃苦耐劳、自强不息, 齐心协力、众志成城,爱国报国、无私奉献等等民族精神;新中国建立后,广大人民群众迫 切要求改变我国落后的状况所焕发出的建设热情与行动。(5 分) 42.(12 分) 思路提示: 1.从某一类型的国际组织自身发展的角度,如其职能宗旨、参加国家的数量、范围、合作方 式和合作程度等拟定论题; 2.从历史发展阶段角度,单个阶段的国际组织特征,或通过两个阶段的国际组织比较拟定论 题; 3.从国际形势来看,国际组织与世界格局、世界经济或科技发展等拟定论题; 4.从总体上看,国际组织数量、类型不断增多,国际组织推动国际合作、和平与发展等拟定 论题。 45.【历史——选修 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15 分) (1)特点:依据财产、地域和职业等划分户籍;户籍种类繁多,实行等级制;户籍管理严 密,与赋役征派相结合;户籍资格有所放宽。(8 分) (2)积极作用:适应了商品经济和城市发展的新形势;一定程度上减轻了人身控制;有利 于保证政府收入;也兼顾了社会公平;对后世提供了借鉴等。(7 分) 46.【历史——选修 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15 分)(1)思想:改革中央机构,设置专门部门管理边疆事务;针对边疆地区实际,实施边疆地 区自治;发展边疆经济,注重边防与经济发展兼顾。(5 分) 背景:借鉴西方国家边疆管理经验;中国传统边疆治理实践的影响;清末边疆危机四 伏;清末新政的开展。(4 分) (2)贡献:突破了传统治边的局限,提出了许多具有价值的现代治边思想;在民族危亡关 头,体现了知识分子救亡图存的爱国精神和责任担当;为后世治国理政、边疆治理提供了借 鉴。(6 分)

资料: 1.3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