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届乐山一中高三物理第五次在线试题及答案
加入VIP免费下载

2020届乐山一中高三物理第五次在线试题及答案

ID:254839

大小:178.13 KB

页数:11页

时间:2020-04-27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1 2020 届乐山一中高三物理第五次在线试题   考生注意: 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 100 分。考试时间 90 分钟。 2.请将各题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 3.本试卷主要考试内容:高考全部内容。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 8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24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 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生活中常见的手机支架,其表面采用了纳米微吸材料,用手触碰无粘感,接触到平整光滑的硬 性物体时,会牢牢吸附在物体上。如图是一款放置在高铁水平桌面上的手机支架,支架能够吸附 手机,小明有一次搭乘高铁时将手机放在该支架上看电影,若手机受到的重力为 G,手机所在平面 与水平面间的夹角为 θ,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当高铁未启动时,支架对手机的作用力大小等于 Gcosθ B.当高铁未启动时,支架受到桌面的摩擦力方向与高铁前进方向相反 C.高铁减速行驶时,手机可能受到 3 个力作用 D.高铁匀速行驶时,手机可能受到 5 个力作用 2.在如图甲所示的电路中,理想变压器原、副线圈的匝数比为 10∶1,副线圈接有阻值为 10Ω 的定值电阻 R,原线圈接有如图乙所示的正弦交变电压。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变压器副线圈通过的电流为 2A2 B.变压器原线圈通过的电流为 10 2A C.电阻 R 两端的电压为 10V D.电阻 R 消耗的功率为 40W 3.某静电场中 x 轴上各点电势分布图如图所示。一带电粒子在坐标原点 O 处由静止释放,仅在 电场力作用下沿 x 轴正方向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粒子一定带负电 B.粒子在 x1 处受到的电场力最大 C.粒子从原点运动到 x1 过程中,电势能增大 D.粒子能够运动到 x2 处 4.已知氢原子能级公式为 En=- 퐴 푛2,其中 n=1,2,3……称为量子数,A 为已知常量。要想使氢原子量 子数为 n 的激发态的电子脱离原子核的束缚变为自由电子所需的能量大于由量子数为 n 的激 发态向 n-1 激发态跃迁时放出的能量,则 n 的最小值为 A.2 B.3 C.4 D.5 5.大气压强为 1.0×105Pa。某容器的容积为 10L,装有压强为 1.0×106Pa 的气体,如果保持气 体温度不变,把容器的开口打开,待气体达到新的平衡时,容器内剩余气体的质量与原来气体的 质量之比为 A.1∶9 B.1∶10 C.1∶11 D.1∶20 6.2019 年 12 月 7 日 10 时 55 分,我国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用“快舟一号”甲运载火箭,成功将 “吉林一号”高分 02B 卫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已知地 球质量为 M、引力常量为 G,卫星与地心的连线在时间 t(小于其运动周期)内扫过的面积为 S,则 卫星绕地球运动的轨道半径为 A. 2푆 푡 퐺푀 B.퐺푀푡2 4푆2 C. 4푆2 퐺푀푡2 D.푡 퐺푀 2푆3 7.如图所示,某中学航天兴趣小组的同学将静置在地面上的质量为 M(含水)的自制“水火箭” 释放升空,在极短的时间内,质量为 m 的水以相对地面为 v0 的速度竖直向下喷出。已知重力加 速度为 g,空气阻力不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火箭的推力来源于火箭外的空气对它的反作用力 B.水喷出的过程中,火箭和水机械能守恒 C.火箭获得的最大速度为 푀푣0 푀 - 푚 D.火箭上升的最大高度为 푚2푣0 2 2푔(푀 - 푚)2 8.如图所示,两光滑圆形导轨固定在水平面内,圆心均为 O 点,半径分别为 r1=0.2m、r2=0.1m,两 导轨通过导线与阻值 R=2Ω 的电阻相连,一长为 r1 的导体棒与两圆形导轨接触良好,导体棒一 端以 O 点为圆心,以角速度 ω=100rad/s 顺时针匀速转动,两圆形导轨所在区域存在方向竖直向 下、磁感应强度大小 B=2T 的匀强磁场,不计导轨及导体棒的电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通过电阻的电流方向为由 b 到 a B.通过电阻的电流为 2A C.导体棒转动时产生的感应电动势为 4V D.当 r2 减小而其他条件不变时,通过电阻的电流减小 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共 4 小题,每小题 4 分,共计 16 分,每小题有多个选项符合题意。全部选 对的得 4 分,选对但不全的得 2 分,有选错的得 0 分。 9.下列有关光学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 A.光从光密介质射入光疏介质,其频率不变,传播速度变小 B.光从光密介质射入光疏介质,若入射角大于临界角,则一定发生全反射4 C.光的干涉、衍射现象证明了光具有波动性 D.做双缝干涉实验时,用红光替代紫光,相邻明条纹间距变小 10.一质量为 0.5kg 的物块沿直线运动的速度-时间(v-t)图象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0.25s 时的速度方向与 1.25s 时的速度方向相反 B.1.5s 末受到的合力大小为 2N C.0~0.5s 内合力做的功为 1J D.前 2s 的平均速度大小为 0.75m/s 11.一列横波沿 x 轴传播,在某一时刻 x 轴上相距 s=4m 的两质点 a、b(波由 a 传向 b)均处于平 衡位置,且 a、b 间只有一个波峰,经过时间 t=1s,质点 b 第一次到达波峰,则该波的传播速度可 能为 A.1m/s B.1.5m/s C.3m/s D.5m/s 12.如图所示,a、b、c 分别为固定竖直光滑圆弧轨道的右端点、最低点和左端点,Oa 为水平半 径,c 点和圆心 O 的连线与竖直方向的夹角 α=53°。现从 a 点正上方的 P 点由静止释放一质 量 m=1kg 的小球(可视为质点),小球经圆弧轨道飞出后以水平速度 v=3m/s 通过 Q 点。已知圆弧 轨道的半径 R=1m,取重力加速度 g=10m/s2,sin53°=0.8,cos53°=0.6,不计空气阻力。下列分析 正确的是 A.小球从 P 点运动到 Q 点的过程中重力所做的功为 4.5J B.P、a 两点的高度差为 0.8m C.小球运动到 c 点时的速度大小为 4m/s D.小球运动到 b 点时对轨道的压力大小为 43N 三、非选择题:本题共 6 小题,共 60 分。5 13.(6 分)某实验小组利用如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探究加速度与物体受力的关系”。图中 A 为质量为 M 的小车,连接在小车后的纸带穿过电火花计时器 B,它们均置于已平衡摩擦力的一端 带有定滑轮的足够长的木板上,钩码 P 的质量为 m,C 为弹簧测力计,实验时改变 P 的质量,读出测 力计不同读数 F,不计绳与滑轮的摩擦。 甲                    乙   (1)在实验过程中,    (选填“需要”或“不需要”)满足“小车的质量远大于钩码的质量” 这一条件。 (2)乙图为某次实验得到的纸带,相邻计数点间还有四个计时点没有画出,已知电源的频率为 f, 由纸带可得小车的加速度表达式为 a=       (用 x1、x2、x3、x4、f 来表示)。 (3)实验完毕后,某同学发现实验时的电压小于 220V,那么加速度的测量值与实际值相比     (选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14.(8 分)图甲是简易多用电表的电路原理图,图中 E 是电源,R1、R2、R3、R4、R5 是定值电阻,R6 是可变电阻,表头 的满偏电流为 200μA、内阻为 600Ω,其表盘如图乙所示。图甲中虚线方框 内为换挡开关,A 端和 B 端分别与两表笔相连,该多用电表有 5 个挡位,分别为:直流电流 1A 挡和 500μA 挡,欧姆×1kΩ 挡,直流电压 2.5V 挡和 10V 挡。 甲6 乙 (1)若用欧姆×1kΩ 挡测二极管的反向电阻,则 A 端与二极管的   (选填“正”或“负”)极 相接触,测得的示数如图乙中 a 所示,则该二极管的反向电阻为   kΩ。 (2)某次测量时该多用电表指针位置如图乙中 b 所示,若此时 B 端是与“1”相连的,则多用电表 的示数为     ;若此时 B 端是与“4”相连的,则多用电表的示数为    。 (3)根据题中所给的条件可得 R1、R2 的阻值之和为    Ω。 15.(8 分)高铁在改变人们出行和生活方式方面的作用初步显现。某高铁列车在启动阶段的运 动可看作在水平面上做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列车的加速度大小为 a。已知该列车(含 乘客)的质量为 m,运动过程中受到的阻力为其所受重力的 k 倍,重力加速度大小为 g。求列车从 静止开始到速度大小为 v 的过程中 (1)列车运动的位移大小及运动时间; (2)列车牵引力所做的功。 16.(8 分)如图所示,一根两端开口、粗细均匀且导热性良好的足够长的玻璃管竖直插入足够大 的水银槽中并固定。管中有一质量不计的光滑活塞,活塞下封闭着长 L=85cm 的气体,气体的热 力学温度 T1=300K,现在活塞上缓慢加入细沙,直到活塞下降 20cm 为止,外界大气压强 p0=75cmHg,g=10m/s2。 (1)求活塞下降 20cm 时,封闭气体的压强; (2)保持加入的细沙的质量不变,对封闭气体缓慢加热,求活塞回到原来位置时,封闭气体的热力 学温度。7 17.(14 分)如图所示,对角线 MP 将矩形区域 MNPO 分成两个相同的直角三角形区域,在直角三角 形 MNP 区域内存在一匀强电场,其电场强度大小为 E、方向沿 y 轴负方向,在直角三角形 MOP 区 域内存在一匀强磁场,磁场方向垂直于纸面向外(图中未画出)。一带正电的粒子从 M 点以速度 v0 沿 x 轴正方向射入,一段时间后,该粒子从对角线 MP 的中点进入匀强磁场,并恰好未从 x 轴射 出。已知 O 点为坐标原点,M 点在 y 轴上,P 点在 x 轴上,MN 边长为 2L,MO 边长为 3L,不计粒子重 力。求: (1)带电粒子的比荷; (2)匀强磁场的磁感应强度大小。 18.(16 分)如图所示,水平面上有 A、B 两个小物块(均视为质点),质量均为 m,两者之间有一被压 缩的轻质弹簧(未与 A、B 连接)。距离物块 A 为 L 处有一半径为 L 的固定光滑竖直半圆形轨道, 半圆形轨道与水平面相切于 C 点,物块 B 的左边静置着一个所有接触面均光滑的斜面体(底部 与水平面平滑连接)。某一时刻将压缩的弹簧释放,物块 A、B 瞬间分离,A 向右运动,恰好能过半 圆形轨道的最高点 D(物块 A 过 D 点后立即撤去),B 向左平滑地滑上斜面体,在斜面体上上升的 最大高度为 L(L 小于斜面体的高度)。已知 A 与右侧水平面的动摩擦因数 μ=0.5,B 左侧水平面 光滑,重力加速度为 g,求: (1)物块 A 通过 C 点时对半圆形轨道的压力大小; (2)斜面体的质量; (3)物块 B 与斜面体相互作用的全过程中,物块 B 对斜面体做的功。8 2020 届乐山一中高三物理第五次在线试题答案    1.C 2.A 3.A 4.C 5.B 6.C 7.D 8.B 9.BC 10.BCD 11.AC 12.AD 13.(1)不需要 (2 分) (2) (푥3 + 푥4) - (푥1 + 푥2) 100 f2 (2 分) (3)不变 (2 分) 14.(1)负 (1 分) 7.0(7 也给分) (1 分) (2)0.30A (2 分) 0.75V (2 分)9 (3)400 (2 分) 15.解:(1)由速度与位移的关系有 2ax=v2 (1 分) 解得运动的位移大小 x= 푣2 2푎 (1 分) 又由速度与时间的关系有 v=at (1 分) 解得列车运动的时间 t= 푣 푎。 (1 分) (2)由动能定理有 W-kmgx= 1 2mv2 (2 分) 解得列车牵引力所做的功 W= 푚푣2 2푎 (kg+a)。 (2 分) 另用恒力做功,计算正确也给分。 16.解:(1)设活塞下降 20cm 时,管内外水银面高度差为 x,高为 x 的水银产生的压强为 px,则有 气体做等温变化:p0L=(p0+px)(L-20cm+x) (2 分) 解得:x=10cm (1 分) p2=p0+x=85cmHg。 (1 分) (2)气体做等压变化,有 푉2 푇2 = 푉3 푇3  (2 分) 其中 V2=(85cm-20cm+10cm)S,V3=(85cm+10cm)S,T2=T1=300K (1 分) 解得:T3=380K。(1 分) 17.解:(1)设粒子在电场区域内做类平抛运动的时间为 t,有 L=v0t (2 分) 3 2 L= 1 2at2 (2 分) 又 qE=ma (2 分)10 解得: 푞 푚= 3푣0 2 퐸퐿 。 (1 分) (2)设粒子进入磁场区域时速度方向与水平方向夹角为 α,有 tanα= 푎푡 푣0  (1 分) 解得:α=60° (1 分) 则 v=2v0 (1 分) 在磁场中,有 qvB=m 푣2 푟  (2 分) 由几何知识得:r+rsin30°= 3 2 L (1 分) 解得:B= 2퐸 푣0 。 (1 分) 18.解:(1)在 D 点,有 mg=m 푣퐷 2 퐿  (1 分) 从 C 到 D,由动能定理,有-mg×2L= 1 2m푣퐷 2- 1 2m푣퐶 2 (2 分) 在 C 点,有 F-mg=m 푣퐶 2 퐿  (1 分) 解得:F=6mg (1 分) 由牛顿第三定律可知,物块 A 通过 C 点时对半圆形轨道的压力 F'=F=6mg。 (1 分) (2)弹簧释放瞬间,由动量守恒定律,有 mvA=mvB (1 分) 对物块 A,从弹簧释放后运动到 C 点的过程,有-μmgL= 1 2m푣퐶 2- 1 2m푣퐴 2 (1 分) B 滑上斜面体最高点时,对 B 和斜面体,由动量守恒定律,有 mvB=(m+M)v (1 分) 由机械能守恒定律,有 1 2m푣퐵 2= 1 2(m+M)v2+mgL (1 分) 解得:M= 푚 2。 (1 分)11 (3)物块 B 从滑上斜面到与斜面分离过程中,由动量守恒定律,有 mvB=mvB'+Mv' (1 分) 由机械能守恒,有 1 2m푣퐵 2= 1 2mvB'2+ 1 2Mv'2 (1 分) 解得:vB'= 6푔퐿 3 , v'= 4 6푔퐿 3  (1 分) 由功能关系知,物块 B 与斜面体相互作用的过程中,物块 B 对斜面体做的功 W= 1 2Mv'2 (1 分) 解得:W= 8푚푔퐿 3 。 (1 分)

资料: 7.8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

推荐资源
天天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