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靖安中学2019-2020高二生物4月线上考试试题(有答案Word版)
加入VIP免费下载

江西省靖安中学2019-2020高二生物4月线上考试试题(有答案Word版)

ID:253947

大小:255.87 KB

页数:9页

时间:2020-04-25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2019—2020 学年度下学期高二第一次月考生物试卷 分值:100 分 时间:100 分钟 一、单选题。(每小题 2 分,共 60 分) 1. 根据所学知识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注: 为不透光的锡箔帽和套)(  ) A. 若探究胚芽鞘感光部位,应设置④⑤进行对照 B. 若探究植物产生向光性的外因,应设置②③进行对照 C. 若探究植物产生向光性的内因,应设置①⑥进行对照 D. 图中弯曲生长的是①③⑤ 2.为验证幼苗顶端弯曲生长的原理,某同学按下图进行了实验。其实验结果为(  ) A. 幼苗顶端向右弯曲生长 B. 幼苗顶端向左弯曲生长 C. 幼苗顶端直立生长 D. 幼苗顶端不生长 3.如图所示,甲、乙分别用不透光的锡箔纸套在燕麦胚芽鞘的不同部位,丙、丁、戊则分别用 不透水的云母片插入胚芽鞘的不同部位,从不同方向照光,培养一段时间后,胚芽鞘的生长 情况是(  ) A. 甲不生长也不弯曲、乙直立生长、丙向左生长、丁直立生长、戊向右生长 B. 甲直立生长、乙向右生长、丙向左生长、丁不生长也不弯曲、戊向左生长 C. 甲向左生长、乙向右生长、丙直立生长、丁向右生长、戊向左生长 D. 甲直立生长、乙向右生长、丙直立生长、丁不生长也不弯曲、戊向右生长 4.下列不能解除植物顶端优势的措施是(  )A. 去掉顶芽 B. 在去掉顶芽的断口处放一块含有生长素的羊毛脂 C. 在去掉顶芽的断口处放一块含有细胞分裂素的羊毛脂 D. 在去掉顶芽的断口处放上琼脂小块 5.下列实例中,能体现生长素的两重性的是(  ) ①顶端优势  ②根的向地性  ③茎的向光性  ④茎的背地性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6.下列生理现象不需要其它部位供应生长素的是(  ) A. 杨树顶芽的生长 B. 燕麦胚芽鞘尖端以下部位的弯曲生长 C. 番茄子房发育成果实 D. 梨树侧芽萌发的抑制 7.为研究 2,4-D 对微型月季茎段侧芽生长效应的影响,某同学用 X、Y 和 Z 三种浓度的 2,4-D 对微型月季茎段侧芽进行处理,实验结果如下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本实验中空白对照组可以省略不作 B. 三种浓度均促进微型月季茎段侧芽的生长 C. X、Y 和 Z 三种浓度中,X 浓度最小 D. Y 浓度与 Z 浓度之间大小关系不能确定 8.为验证生长素对果实发育的影响,将黄瓜雌花在开花前套袋,平均分为 1 号、2 号两组后作 如下处理:1 号开花后在雌蕊的柱头上涂上一定浓度的生长素,再套袋;2 号开花后人工授粉。 此设计的缺陷是(  ) A. 2 号组花未涂一定浓度的生长素 B. 1 号组未进行人工授粉 C. 缺乏自然传粉的雌花 D. 缺乏只作套袋处理的雌花 9.下列有关植物激素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乙烯在植物体的各个部位都可以产生,主要作用是加速果实成熟 B. 单侧光引起生长素在胚芽鞘尖端的极性运输,导致向光生长 C. 萌发种子中赤霉素含量上升,脱落酸含量下降 D. 细胞分裂素能促进细胞分裂,延缓细胞衰老 10.下列生物群体中属于种群的是(  )A. 一个湖泊中全部的鱼 B. 一间屋中全部的蟑螂 C. 一片草地上全部正开花的蒲公英 D. 卧龙自然保护区中的全部大熊猫 11.在对某种鼠的调查中,调查范围为 1 公顷,第一次捕获并标志 25 只鼠,第二次捕获 30 只未 标志的鼠和 10 只标志的鼠,则该鼠种群密度大约为(  ) A. 125 只/公顷 B. 100 只/公顷 C. 75 只/公顷 D. 50 只/公顷 12.按一对夫妇生两个孩子计算,人口学家统计和预测,墨西哥等发展中国家的人口翻一番大 约需 20~40 年,美国需 40~80 年,瑞典人口将会相对稳定,德国人口将减少。预测人口的 这种增减动态主要决定于(  ) A. 种群数量和密度 B. 年龄组成 C. 种群性别比例 D. 出生率和死亡率 13.在南方茶园中,利用生物防治来降低害虫的种群密度。人工合成的一种化学诱饵能散发出 类似于雌性害虫性外激素的气体,布下“爱情陷阱”,专等雄性昆虫撞来而掉在诱饵下的水盆 中,这种方法(  ) A. 改变昆虫性别比例 B. 降低昆虫出生率 C. 增加昆虫死亡率 D. 改变昆虫年龄组成 14.在渔业生产中,要严格控制渔网网眼大小以保护鱼苗,这将会使捕捞种群的年龄组成为 (  ) A. 增长型 B. 稳定型 C. 衰退型 D. 无法判断 15.森林中的植物有垂直分层现象。这种现象主要与下列哪一因素有关(  ) A. 光照强度 B. 食物种类 C. 湿度 D. 温度 16.三图分别表示两种生物种群随时间推移而发生的数量变化。那么甲、乙、丙三图表示的关 系依次是(  ) A. 竞争、捕食、共生 B. 共生、捕食、竞争 C. 竞争、共生、捕食 D. 捕食、竞争、共生 17.池塘中,鲢鱼在上层,鳙鱼居中上层,草鱼在中下层,青鱼在底层。这反映了(  ) A. 种群密度 B. 种群特征 C. 群落结构 D. 生态系统的成分 18.发生在祼岩上的演替过程中,地衣阶段的主要作用是(  ) A. 吸收光能,制造有机物B. 保持土壤中的水分,使土壤的通气性越来越好 C. 分泌的有机酸可加速岩石风化形成土壤的过程 D. 为各种昆虫和其他小动物创造良好的生活环境 19.下图表示两个群落演替过程中物种丰富度的变化,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甲中①、②处的物种组成相同 B. 甲的演替速度比乙快、历时短 C. 甲可表示森林在火灾后进行的演替 D. 人类的活动,往往影响甲、乙群落演替 20.鼎湖山是我国建立的第一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因其完整保存了具有 400 多年历史的地带 性植被——南亚热带季风常绿阔叶林,被中外科学家誉为“北回归线沙漠带上的绿洲”。建立 该自然保护区的主要目的是为了保护(  ) A. 物种 B. 种群 C. 群落 D. 生态系统 21.某种植物无叶绿素不能进行光合作用,但可吸附于其他绿色植物以取得养分。该种植物在 生态系统的成分中属于(  ) A. 生产者 B. 消费者 C. 分解者 D. 捕食者 22.在下列食物链中,假设初级消费者从生产者获得的能量数值相同,哪一条食物链提供给猫 头鹰的能量最多(  ) A. 绿色植物→蚱蜢→蜘蛛→蜥蜴→蛇→猫头鹰 B. 绿色植物→鼠→蛇→猫头鹰 C. 绿色植物→蚱蜢→青蛙→蛇→猫头鹰 D. 绿色植物→鼠→猫头鹰 23.当一条蛇捕食了一只青蛙后,从生态学角度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完成了物质循环 B. 蛇破坏了生态平衡 C. 青蛙不能适应环境 D. 青蛙的能量流向蛇 24.如图食物网中的猫头鹰体重每增加 20g,至少需要消耗植物(  )A. 200g B. 250g C. 500g D. 1000g 25.下图表示某草原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图解,①~④表示相关过程能量流动量。下列有关叙 述正确的是(  ) A. ①是流入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 B. 分解者获得的能量最少 C. 图中②/①的比值代表草一兔的能量传递效率 D. ③和④分别属于草和兔同化量的一部分 26.如图表示桑基鱼塘生态系统局部能量流动,图中字母代表相应的能量。下列有关叙述不正 确的是(  ) A. 图中 D1 / D 可以表示第一营养级到第二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 B. 图中的 C 可表示桑树用于生长、发育、繁殖的能量 C. 如果 C1 表示蚕传递给分解者的能量,则 B1 表示未被利用的能量 D. 图中 B 表示桑树呼吸作用散失的能量 27.图表示某生态系统中甲、乙两种群在一段时间内数量变化情况。下列有关叙述错误 是 (  ) A. 两个种群间能量流动方向是甲→乙 B. M 时甲种群的出生率小于死亡率 C. 两个种群数量变化说明了信息传递是双向的 的D. 两种群数量波动幅度减小说明生态系统正在衰退 28.下列属于生态系统功能过程描述的是(  ) ①初级消费者固定的能量一部分最终被分解者利用,还有一部分经其呼吸作用消耗 ②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③闻鸡起舞 ④根瘤菌将大气的氮气转化成为无机氮的化合物被植物利用,最后重新回到大气中. A. ①②③ B. ①③④ C. ①②④ D. ②③④ 29.“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主要说明了草原的(  ) A. 恢复力稳定性较强 B. 抵抗力稳定性较强 C. 恢复力稳定性较弱 D. 抵抗力稳定性较弱 30.保护生物多样性最为有效的措施是(  ) A. 就地保护 B. 迁地保护 C. 加强教育和法制管理 D. 对濒危动植物集中于一地进行保护 二、简答题。(共 40 分) 31.(8 分)某兴趣小组为研究生长素(IAA)和赤霉素( GA3)对玉米胚芽鞘生长的影响,得到 如下 实验结果。请回答有关问题: (1)实验中除激素的因素外,可能影响实验结果的因素称 。图中“ ?”处 理方式是 。 (2)实验中用激素处理胚芽鞘时,应将 IAA 加在胚芽鞘尖端而不是加到培养液中,原因是 。若实验中使用的 IAA 浓度为 m,则改用低于 m 浓度的 IAA 时,玉米胚芽鞘的长度 (填“会”、“不会” 或“不一定”)减少。 (3)据图推断 IAA 和 GA3 混合使用后对胚芽鞘的生长具有 作用。后续实验发现,适 宜浓度的 GA3 处理芽尖细胞,分裂间期明显变短,间期分子水平上所发生的主要变化是 。 (4)用一般的理化方法很难检测出琼脂块中生长素的含量。现将某琼脂块放在去除尖端的玉米胚芽鞘上,若胚芽鞘能够生长,说明该琼脂块中含有一定量的生长素。该实验的缺陷是 ,补救措施是 。 32.(10 分)我国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城市中高层建筑越来越多,绿化用地则相对较少。充 分利用建筑表面进行城市的“垂直绿化”已越来越引起人们高度重视。回答下列问题: (1)在城市生态系统中保持足够的绿化面积对净化空气有重要意义,这主要是利用生态系统的 (填“能量流动”“物质循环”或“信息传递”)功能。 (2)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的结构应包括 。 (3)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具有 的特点。 (4)常用于城市“垂直绿化”的牵牛花具有晨开暮合的特点。由此可见,光信息的传递在 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5)根据建筑顶层平台光线强、土壤少,进行建筑顶层平台绿化时选择的植物应具有 (至少写两点)等特点。 33.(12 分)某草原生态系统的食物网如图所示。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如图所示的食物网中,二级消费者包含_____________________,除图中所示的生物类 群外,该生态系统还缺少一重要的生物成分,其功能是保证__________________的正常进行。 (2)蛇同化的能量,其去向除了流向鹰外,还包括 的能量。若去除蛇,且狐的数量不变,则草原中鹰的 K 值将会_________,但食物网结构变得 简单,该草原生态系统的__________________能力变弱。 (3)草原沙漠化导致鹰 栖息地缩小、割裂,影响了其繁殖和生存。从种群特征的角度分析, 导致鹰种群密度下降的直接原因是 。 的34.(10 分)图甲是草原生态系统中常见的能量金字塔,每层中的标号各代表一种生物。图乙 代表该生态系统中部分种群的能量流动示意图,其中的字母表示能量值(单位:KJ)。请据图 回答下列相关问题: (1)请根据图甲绘制出该生态系统的食物网。(用图中标号和箭头表示) (2)图乙中,所示的生物不能构成一个群落的原因是 ; h 所示的能量来自第 营养级;f 所示能量流动的环节所伴 随的碳形式的变化是 。 (3)若用标志重捕法调查兔子的种群密度,实验中需要的数据除第一次捕获并标记的兔子数 量外,还需要的数据有 。 2019—2020 学年度下学期高二第一次月考生物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每小题 2 分,共 60 分) 01—05 AADBA 06—10 ADDBD 11—15 BBAAA 16—20 BCCAD 21—25 BDDCD 26—30 ADBAA 二、简答题。(共 40 分) 31.(每空 1 分,共 8 分) (1)无关变量 加等量蒸馏水(不加激素) (2)生长素被吸收后在植物体内的运输是极性运输(或只能由形态学上端运输到 形态学下端) 不一定 (3)协同 DNA 复制、有关蛋白质的合成 (4)缺陷:缺少对照组 补救措施:增加一组将空白琼脂块放在去除尖端的玉米胚芽鞘上的实验 32. (每空 2 分,共 10 分) (1) 物质循环 (2) 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食物链和食物网 (3) 单向流动、逐级递减 (4) 牵牛花的种群繁衍 (5) 喜阳、根浅、节水性好、耐旱性强等 33.(每空 2 分,共 12 分) (1)狐、鹰、蛇 物质循环 (2)呼吸散失、被分解者利用 增大 自我调节 (3)鹰的出生率降低、死亡率增大 34.(每空 2 分,共 10 分) (1) (2)没有包括此环境中的全部生物(种群 ) 一 含碳有机物转变成 C02 (3)第二次捕获的兔子总数及其中被标记的兔子数量

资料: 10.8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