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3月高三语文第一次在线大联考word版(新课标I) 试题+全解全析,2份打包
加入VIP免费下载

本文件来自资料包: 《2020年3月高三语文第一次在线大联考word版(新课标I) 试题+全解全析,2份打包》 共有 2 个子文件,压缩包列表如下:

注:压缩包层级关系提取自源文件,您看到的所有资料结构都和您下载的源文件一致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2020 年 3 月高三第一次在线大联考(新课标 I 卷) 语文·全解全析 1 2 3 4 5 7 10 11 12 14 17 18 19 A B D B D B B D B D C B B 1.A 【解析】A 项,主观臆断,原文没有说佛教考古也建成了完整的体系,道教考古也只是“初步建成了 比较完整的考古体系”。 2.B 【解析】B 项,“儒学考古是儒学发展的必要补充”偷换概念,中国儒学考古应该是儒学研究的必要补 充。 3.D 【解析】A 项,强加因果,儒、佛、道三大思想体系三足鼎立,并不能说这就使得儒学研究有了快速 发展的条件。B 项,偷换概念,近 30 年来进展神速的是“中国儒学研究”,不是“中国儒学考古”。C 项, “元代……对儒学最高的推崇”错误,由原文“用佛教禅师管理孔庙”可知,元朝时期是以佛教为主要 宗教流派的。 4.B 【解析】B 项,“提出批评”理解错误,材料中关于上海方面只是说对个人混合投放垃圾、单位混装混 运的处罚措施和标准,没有批评的意思。 5.D 【解析】D 项,“对日本在垃圾分类方面的远见卓识给予肯定”错,材料三是对日本现行的垃圾极致 分类做法给予介绍和肯定。日本是 1970 年底才开始垃圾分类工作的,不能说是有远见卓识。 6.①提前进行倡导宣传工作,使群众树立垃圾分类意识,了解垃圾分类的意义和方法。②制定相关法 律法规,使垃圾分类有法可依。③引领并推动垃圾产业及相关新行业的发展,积极推动垃圾分类 区块链生态圈激励机制,发挥市场力量,化管、堵、罚为疏导引领。④向垃圾分类先进国家(比 如日本)学习借鉴。(每点 2 分,答出任意三点即可) 【解析】答题时要先审题目,关注“我国”“应该”等关键词,再筛选材料中与此相关的内容, 概括归纳即可。另外一般按材料中出现的先后顺序作答。 7.B 【解析】B 项,“从小缺乏农业知识”于文无据,“青磨”用锅炒豆种,是战争中的习惯对他的影响太大。 8.①具有家国情怀。“青磨”去广州读书时,投笔从戎打鬼子,浴血奋战,报效祖国。②厚重坚实。作为 抗日英雄,“青磨”数十年默默无闻;他虽然残疾,但勤劳肯干,在饱受打击中,坚守人生。③坚守爱 情。“青磨”守护着青磨,守护着爱情;坚持磨豆浆的习惯,寄托对往昔的怀念。④善良宽容。因有人偷 “碗碗罐罐”摔伤,他把凳子放到墙根。(每点 2 分,答出任意三点,意思对即可) 【解析】分析人物形象要结合故事情节,仔细体会。“青磨”的人生可以分为抗战时期和抗战以后。抗战时放弃读书,奔赴抗日前线,在台儿庄战役中负伤,有着强烈的爱国情怀。受伤回乡后,他守护青磨、 养成喝豆浆的习惯,表现他对爱情的坚守;他干最重的活,饱受打击,一直默默无闻,像青磨一样厚重 坚实;他对人友善,别人来偷“碗碗罐罐”,他把凳子放到墙根,让行窃者收脚,既表现出他的聪明,更 体现了他的善良。 9.①青磨是故事的主线,串联起了故事。“青磨”与屈颖在战争中的爱情与青磨相关(约定抗战胜利后每 天磨豆浆);“青磨”退伍后每次搬家都带着青磨;孙子认祖归宗,以青磨为信物。②设置悬念,推动情 节发展。如“青磨”为何对青磨情有独钟?为何喜欢喝豆浆?设置层层疑问,使情节富有吸引力。③使故事 余韵悠长,增添感染力。结尾“青磨转动”,连接现在与未来,代表怀念与传承,“青磨最重”赋予故事 以厚重感,引人感慨。(每点 2 分,其他答案,言之成理即可) 【解析】青磨是文章的主要道具,对人物、主题、情节均有作用,而题目问的是“在情节发展中有重要 作用”。答题时可以从线索、推动故事情节发展以及使故事情节具有什么特点等角度作答。首先,青磨串 联起了人物抗战前后的故事,并引出“俊后生”认祖归宗的情节;其次,从故事的展开看,文章从青磨 入手,设置悬疑;最后,以青磨结尾,起到言有尽而意无穷的效果,引发读者对故事的回味。 10.B 【解析】“母夜梦异人”是一个完整的句子,中间不能断开,排除 D 项;“以绀莲华与元吞之”句意 完整,中间不能断开,排除 A、C 两项。 11.D 【解析】D 项,“也指平时在亲朋同僚之间通名时使用的一种简易的名片”错误,“谒”作名帖讲时, 用于下级对上级、晚辈对尊长,通常是在比较庄重、正式的场合。 12.B 【解析】B 项,“又一同进入国子监讲学,使国子监那些长期钻研经术的大儒们心悦诚服”理解错误, 原文为“及奭、元并命,士议悦服”,即“等到孙奭、冯元一并受命,士大夫们心悦诚服”。 13.(1)谢泌笑着说:“古人研究一经,有的要钻研到老,你尚且年少,能完全通晓吗?”(“治”“或”“皓 首”各 1 分,句子大意 2 分) (2)王旦又举荐冯元应该在资善堂讲经。皇帝认为冯元年轻,改用崔遵度。(“宜”“更”各 1 分,状 语后置句“讲经资善堂”1 分,句子大意 2 分) 【解析】文言翻译应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一一对应,字字落实。要特别注意重要实词、虚词和特殊 句式等采分点的准确翻译,译文要符合现代汉语的语法要求。对多义词和较生僻的词,要结合上下语境 进行合理推断。 【参考译文】 冯元字道宗。其高祖冯禧,唐末在广州为官,以占候、星命等术在刘氏处任职。传三代到其父冯邴, 广南平定后,冯邴入朝担任保章正。冯元幼年师从崔颐正、孙奭学习《五经》的要旨,与乐安孙质、吴陆参、谯夏侯圭交好,他们在一起讲学,有时通宵达旦不睡觉,号称“四友”。考中进士,被任命为江阴尉。 当时诏令流内铨选取通晓经术的人补为学官,冯元自我推荐通晓《五经》。谢泌笑着说:“古人研究一经,有 的要钻研到老,你尚且年少,能完全通晓吗?”冯元回答说:“明达的人可举一反三融会贯通。”再问以疑 难经义,则辨别分析清晰流畅。补为国子监讲书,升为大理评事,又提升为崇文院检讨兼国子监直讲。王 旦听到他的名声,曾经令其讲解《论语》《老子》,众子弟侍听,于是举荐冯元。天禧初年,多次与查道、 李虚己、李行简入宫在宣和门北阁讲解《周易》。升任太常丞兼判礼部、吏部南曹。皇子为寿春郡王,王旦 又举荐冯元应该在资善堂讲经。皇帝认为冯元年轻,改用崔遵度。适逢崔遵度去世,于是提升冯元为左正 言兼太子右谕德。仁宗即位后,冯元升任户部员外郎,任直学士兼待讲。与孙奭一并奉召在皇帝面前讲读 经学,从此仁宗更加倾心于学问。历任会灵观副使、同判国子监。按过去的成例,国子监多为宿儒掌管, 以后则常用公卿子弟,任均管库。等到孙奭、冯元一并受命,士大夫们心悦诚服。同知贡举,升为龙图阁 学士,参与修撰《三朝正史》。任翰林学士、判都省三班院、史馆修撰、判流内铨兼群牧使,四次升迁任给 事中。冯元性格简朴淳厚,不沽名钓誉,除非庆吊之事不曾前去拜谒过中书省和枢密院。为亲人奉行丧礼, 从开始束发到整个服丧期间,都根据礼仪规定而改变服饰,不举行世俗的斋荐活动。遇到祭日,就与门生 们对坐,诵说《孝经》而已。冯元对古今台阁规格标准之事颇有了解,尤其精通《周易》。当初,冯元七岁 时,刚开始读《周易》,他的母亲夜里梦见神人把天青色的莲花交给冯元吞下去,并且说:“好好读此,以 后一定会显贵。”冯元直到晚年,大约三日一读《周易》。冯元没有儿子,以其兄之子冯譓作为他的后代。 14.D 【解析】D 项,本诗有对个人境遇的感慨,但并没有对家国的慨叹。 15.①用字巧妙。“犹”字写出了酒醉之后仍不能排遣思乡之愁,足见思乡之浓重;“却”字写乡心似乎与身体 不同,随潮水回归,实际上饱含作者的无奈。②比拟。化抽象为具体,将乡心当作有形的事物来写,说它 依附于潮水,回归家乡,将思乡之情表现得形象生动。(每点 3 分,意思对即可) 【解析】本题是赏析题,题干已经给出了赏析角度,一是炼字,一是修辞手法。“饮罢此身犹是客,乡 心却附晚潮回”中的两个虚词“犹”“却”对情感起到了强化作用,是诗句的精妙之处。答题时要具体 分析两个字的效果,“犹”是“还”的意思,饮酒依旧不能消除愁苦,可见思乡之愁的浓重;“却”表 示转折,强调思念的力量,也表现出只能心回的无奈。从修辞上看,主要是比拟,将无形的思乡之情 化成有形的东西,形象生动。 16.(1)言既遂矣 至于暴矣 (2)水击三千里 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 (3)人不寐 将军白发征夫泪(每 空 1 分,句中有误则该空不得分) 【解析】本题考查默写常见的名篇名句的能力。名句默写要紧扣语境,抓住题干中的关键词,结合篇目 进行联想推理。(1)根据“心愿达成”“粗暴无礼”可以推出答案;(2)根据“鹏”“活动范围之大” 等提示语可以得出答案;(3)根据“外貌和神态”“思乡之情”等提示语可以得出答案。默写时要注意易错字,如“既”“抟”“寐” 等;不要漏掉虚词“矣”“者”等。 17.C 【解析】天翻地覆:形容变化极大或闹得很凶。翻江倒海:形容水势浩大,也形容力量或声势非常壮 大。结合前面的“民众生活”,选用“天翻地覆”恰当。成千上万:形容数量非常多。琳琅满目:形容 各种美好的东西很多(多指书籍或工艺品)。结合语境,选用“成千上万”恰当。相悖:相违背、相反。 向背:拥护或反对。搭配对象是“主旋律”,选用“相悖”恰当。束之高阁:把东西捆起来,放在高高 的架子上面,指扔在一边,不去用它或管它。置之不理:放在一边不理不睬。结合语境,选用“束之高 阁”恰当。 18.B 【解析】根据前文可知,该空所填句子开头应该紧跟“围炉夜话”来说,而且前后句子之间没有因果 关系,据此排除 C、D 两项。“围炉夜话”“促膝长谈”语意紧密相连,为了保持连贯,应放在一起,据 此排除 A 项。 19.B 【解析】画横线的句子主要有两处语病:一是搭配不当,二是主语残缺。具体来说,“需要去思考这 个时代所需求的人们”中动宾搭配不当,应将“需求”和“人们”互换位置,据此可排除 A、D 两项; “作为……从业者……需要……”主语残缺,需要补出主语“我们”,据此可排除 C 项。 20.①为什么鱼不会被冻死呢 ②蛋白质是热能的保障 ③每种生物的适应性(每处 2 分) 【解析】第①处,从横线前的“冷得要命”和横线后的“鱼类是变温动物”“不害怕冰冻”可以推断, 此处应表达“鱼为什么能在南北极生存”的疑问,可以填入类似“为什么鱼不会被冻死呢”的句子。第 ②处,从“南北极的鱼类体液中蛋白质比较多”“不冻液”可知,此处表达的意思紧承“蛋白质”,而且 与“不冻液”一致,可以填入类似“蛋白质是热能的保障”的句子。第③处,“南北极”和“热带海洋” 存在极大的差别,由后文“超过了极限就会死亡”可以推知,“南北极鱼类”的适应性也是有极限的, 此处可以填入类似“每种生物的适应性”的句子。 21.①北京时间 2019 年 8 月 1 日;②美联储十年多以来首次降息;③引起全球多家央行跟进降息;④降息原因 在于全球增长前景的不确定性和美国通胀的疲软。(写出一个关键信息给 1 分,写出两个给 2 分,写出 三个给 4 分;句子简洁流畅给 1 分。意思对即可) 【解析】解答此题,先对语段划分层次,找出每层的关键句,再对这些关键句进行压缩,字数必须 控制在规定的范围之内。 22.【立意指导】这是个任务驱动型作文题。本题限定了文体,在形式上必须符合慰问信的格式要求;限定 了慰问对象:专家或医务人员。在立意上,可以抓住家国情怀、舍生取义、救死扶伤、敬业奉献、团结 协作等一个侧面,表达自己的崇敬之意,慰问之情,也可以综合几个角度,全面展开。行文时一定要有真情实感,表达自己的肺腑之言。 作文评分标准: 一 等 ( 20~16 分 ) 二 等 ( 15~11 分 ) 三 等 ( 10~6 分 ) 四 等 ( 5~0 分 ) 内容 20 分 符合题意 中心突出 内容充实 思想健康 感情真挚 符合题意 主题明确 内容较充实 思想健康 感情真实 基本符合题意 中心基本明确 内容单薄 思想基本健康 感情基本真实 偏离题意 中心不明确 内容不当 思想不健康 感情虚假 基 础 等 级 表达 20 分 符合文体要求 结构严谨 语言流畅 字迹工整 符合文体要求 结构完整 语言通顺 字迹清楚 基本符合文体要求 结构基本完整 语言基本通顺 字迹基本清楚 不符合文体要求 结构混乱 语言不通顺语病多 字迹潦草难辨 发 展 等 级 特征 20 分 深刻 丰富 有文采 有创意 较深刻 较丰富 较有文采 较有创意 略显深刻 略显丰富 略显文采 略显创意 个别语句有深意 个别例子较好 个别语句较精彩 个别地方有深意 一、关于作文的“分等评分” (一)基础等级(40 分) 基础等级分内容和表达两项,基础等级的评分,以题意、内容、语言、文体为重点,全面衡量。 内容项(20 分)的重点是题意、内容。对于内容要综合考虑,对于材料的把握虽然符合题意,但文章 不好、中心基本明确、内容单薄、感情基本真实的,可以在三等上打分。 考生的考卷中所述论据的真实性要特别注意,如果是编造,或者有明显错误,或者不能佐证文章观点 的,要适当扣分。 表达项(20 分)的重点是作文的结构、语言、文体、卷面等,但也要综合考量。 1.根据表达项的细则,在“内容”评等的基础上,除了在相应的等级上评分外,还可以考虑在上一等 或下一等打分。2.在“内容”等级判分的基础上,表达项原则上不跨等给分,如内容判三等,表达不能在一等给分, 只能在三等或二等或四等给分。 (二)发展等级(20 分) 基础等级分要与发展等级分相匹配,发展等级分不能跨越基础等级的得分等级。 1.发展等级分原则上随内容或表达的等次给分,如内容二等,表达三等,发展等级一般可在二等给分。 2.发展等级一般不在内容或表达的下一等给分,如内容一等,表达二等,发展等级一般在一等或二等给分。 3.发展等级在内容给分的基础上,一般不跨等给分,如内容三等,发展等级不能在一等给分。 4.内容在四等的,发展等级可以给 1 到 2 分;确为抄袭的,发展等级不给分。 发展等级评分,不求全面,可根据“特征”4 项 16 点中若干突出点按等评分。 1.深刻:①透过现象看本质;②揭示事物内在的因果关系;③观点具有启发作用。 2.丰富:④材料丰富;⑤论据充足;⑥形象丰满;⑦意境深远。 3.有文采:⑧用词贴切;⑨句式灵活;⑩善于运用修辞手法;⑪有表现力。 4.有创意:⑫见解新颖;⑬材料新鲜;⑭构思精巧;⑮推理想象有独到之处;⑯有个性特征。 二、关于作文的评定补充说明 (一)扣分项评定 出现错别字,1 个错别字扣 1 分,重复不计,最多扣 5 分;标点符号每 3 个扣 1 分,最多扣 3 分;不足 字数者,每少 50 字扣 1 分;没有标题扣 2 分。 (二)未完成作文的评定 1.400 字以上的文章,按评分标准评分,扣字数分。(每少 50 字扣 1 分) 2.400 字以下的文章,20 分以下评分,不再扣字数分。 3.200 字以下的文章,10 分以下评分,不再扣字数分。 4.只写标题的,给 1 分或者 2 分。 5.不是空白卷不给 0 分。

资料: 1.9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

推荐资源
天天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