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检答案
1.( 3 分 ) B(A 项“直接原因”应该是“失去载体”,“这使经学学科成为人文学科的附庸”错,经学一分为三成为人文学
科,经学作为学科己经不存在了,而不是成为附庸。C 项表意绝对,原文是似乎中国传统经学不足以济时之难”。D
项“可惜后来逐渐被礼俗取代”错,根据原文,被取代的是“礼的精神原则”而不是“礼学”)
2..( 3 分 ) C( “ 目 的 是 为 晚 清 经 学 研 究 的 衰 落 提 供 强 有 力 的 证 据 ” 错 , 其 目 的是 为 了 证 明 “ 似 乎 中 国 传 统 经 学 不 足 以 济 时
之 难 ” )
3 . ( 3 分 ) C( “ 当 前 还 没 有 系 统 通 贯 的 经 学 史 , 无 法 对 以 往 经 学 的 各 种 形 态 深 入 清 理 ” 错 , 条 件 与 结 果 颠 倒 )
4.(3分) A(“就往往会束手无策”错误。)
5.(3分) C(“正是因为经历了非典疫情、汶川地震和非洲埃博拉疫情三个重要阶段的洗礼,我国的应急能力才
能够提升”说法有误。)
6.(6分)
①政府方面:态度重视,党中央总揽全局,各级政府组织落实,确保能迅速组织联防联控。
②应急体系建设方面:应急医疗救治体系不断完善,为快速有效防控提供了政策、设施等方面的保障。
③民众方面:全国人民团结一致,相互支援,积极应对,保证了各项措施能快速有效地开展落实。
(每点2分,共6分,意思相近即可)
7 解析:选 D。D 项,“环境描写”错误,应是细节描写(或动作描写)。
8.答案:不好。
①糖塔能表现出陈士成希望的高远、美好。“受潮的糖塔”的倒塌,准确地表现了陈士成希望破灭的心路历程。②
而肥皂泡飘忽,没有塔的高耸厚重之感,“肥皂泡破灭”是瞬间的,无法表现陈士成希望一次次破灭的过程。
9.答案:
陈士成十六次参加科举考试,始终落榜,以致神智昏乱,而周围没有一个人过问;
陈士成幻想考中后大家来攀亲、寒暄,可见现实中人们对他的嘲讽、挖苦;
陈士成死后,邻居不理,亲人不认,只好由地保埋了,都反映出“凉薄”的人际关系。
10.B(关注主语)
11.A(“明经”,文中意为“精通经义”)
12.B(“当面指责傅太后失政”错)
13、(1) 王莽擅权专政,暗地里有阴谋篡夺帝位之心,于是他暗示各州郡罗织罪名,追查诛杀豪杰之士。(秉、阴、
风、按)
(2)此事被交到御史中丞那里处理,侍御史到司隶官衙处,想要逮捕鲍宣的随从官吏,鲍宣闭门不让他进入。(落实
“下”“官”“内”“从事”)
14 解析:选 D。D 项,“写出了去年的今日,诗人与友人依依惜别时的悲伤心情”错误,“去年今日关山路,细雨
梅花正断魂”是说去年的今日,诗人奔赴黄州途中孤苦寂寥,只有细雨梅花相伴。故选 D 项。
15 答案:含义题
①用典:化用杜牧《清明》“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点明诗人“在路上”,既指仕途,也指人生。
②对比:将“去年今日”与“今年今日”对比,写出去年的孤独寂寥的迁谪之苦,也表现出今年朋友饯行的深情厚
意,从而消解诗人人生旅途中的诸多凄楚。(意思对即可)
16①1.哀吾生之须臾 羡长江之无穷 ②余虽好修姱以羁鞿兮 謇朝谇而夕替 ③足蒸暑土气 背灼炎天光
17.D(关注句子主语和各成语的意思和用法)
【解析】C 选项,主客颠倒;A 选项,雪泥鸿爪的意思是鸿雁在雪泥上踏过留下的痕迹,比喻往事遗留下的痕迹,
这里强调的是在巨大的武汉的掩映下,“我”个人的渺小;B 选项,蚍蜉撼树,比喻力量很小而想动摇强大的事物,
不自量力,不合语境;D 选项,沧海一粟,大海里的一颗谷粒,形容非常渺小。原句“对于”无误,不用修改。
18.B (长短句的表达效果) 19.D (语句衔接)
20.(6 分) (1)2019 年底四川藏区全部脱贫/2019 年底四川藏区 32 个贫困县全部脱贫 (“2019 年底”1分,“四
川藏区”1分,“全部脱贫”1分)(2)扶贫先扶教/扶贫必扶智。(内容 1 分,结构1分)
21.(1) 一位高大的男子站在一道比他身高低很多的打开的门前沉思,门外有阳光普照,白云朵朵。(4 分)
(2)人生的某些时候,需要我们妥协。(意思对即可)(2 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