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长春市二中2019-2020高二生物4月线上考试试题(带答案pdf版)
加入VIP免费下载

本文件来自资料包: 《吉林长春市二中2019-2020高二生物4月线上考试试题(带答案pdf版)》 共有 2 个子文件,压缩包列表如下:

注:压缩包层级关系提取自源文件,您看到的所有资料结构都和您下载的源文件一致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1 长春二中 2019-2020 学年度下学期高二年级线上考试试题 生物试卷 命题:许泽峰 审题:满春妮 时间:4 月 17 日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 40 小题,共 50.0 分,1-30 每题 1 分,31-40 每题 2 分) 1.下列属于人体内环境组成成分的是( ) ①激素、突触小泡和氨基酸 ②血红蛋白、O2 和葡萄糖 ③葡萄糖、CO2 和胰岛素 ④Na+、血清蛋白、尿素 A. ①③ B. ①② C. ②④ D.③④ 2.在日常生活中,很多因素会引起内环境发生变化,下列相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 A. 剧烈运动中,内环境的 pH 有下降趋势 B. 佝偻病与内环境的稳态失衡有一定的关系 C. 中暑是神经调节紊乱造成的,与体液调节无关 D. 食物中长期缺少蛋白质会导致血浆蛋白下降进而引起组织水肿 3.如图为人体细胞与内环境的物质交换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人体中约 2/3 体液存在①④⑥中 B. ①④⑥渗透压的 90%以上来源于 Na+、C1- C.图中⑤细胞生活的直接内环境是⑥和① D. 某人皮肤烫伤后,出现的水泡中的液体是指⑦ 4.下列关于反射和反射弧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一个完整的反射弧至少包含 3 个神经元 B. 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反射弧 C.突触特定结构决定了反射弧中兴奋传递的方向 D.控制排尿反射的高级神经中枢位于脑干和脊髓 5.如图表示寒冷刺激时人体内的部分调节过程(a-d 表示信息分子),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 c 的受体分布在体内各种细胞上 B. 与 c 相比,a 参与的调节反应更加迅速 C. abcd 均需借助血液运输才能作用于靶细胞 D.a、b 表示神经递质,c、d 表示相应腺体产生的激素 6.甘氨酸是脊髓中主要的抑制性神经递质,能使突触后膜 的 Cl-通道开放,使 Cl-内流。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甘氨酸作用于突触后膜,抑制其动作电位形成 B.脊髓中的神经元静息状态时膜内外没有离子进出 C. 甘氨酸以主动运输的方式经突触前膜释放到突触间隙 D. 甘氨酸与突触后膜上受体结合,不会引起膜内外电位的变化 7.4 名受试者分别饮用 l00g 葡萄糖后,在 180min 内血糖含量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据图分析 错误的是( ) A. a 的尿液里很有可能会检测出葡萄糖 B. b 曲线在前 30min 内血糖升高与肠道吸收有关 C. d 代表的个体平常容易出现头晕等缺乏能量的症状 D. c 在 120min 后下降的主要原因是葡萄糖转化为糖原及非糖物质2 8.如果某人的下丘脑受到损伤,则可能导致( ) ①体温调节能力下降 ②调节血糖的能力下降 ③影响甲状腺激素的分泌 ④影响渴觉的形成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②③④ D. ①②③④ 9.如图为人体体温与水平衡调节的示意图,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寒冷刺激时,a、b、c、d、e 激素的分泌均增加 B. 下丘脑是体温调节的主要中枢,是形成冷觉的部位 C. 下丘脑中有渗透压感受器,还能合成分泌 a、e 激素 D. 图示的神经调节过程中,肾上腺、骨骼肌均为效应器 10.图 1 表示突触,图 2 表示受到刺激时神经纤维上的电位变 化。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若将神经纤维置于低 Na+溶液中,图 2 所示膜电位会高于+40mV B.图 1 中 a 处为突触前膜,释放神经递质经扩散后与 b 上受体结合 C.图 1 中 a 处释放的递质一定能使 b 处产生如图 2 所示的电位变化 D.若神经纤维处于图 2 中②对应状态时,Na+通过主动运输方式进入细胞 11.如图为人体内甲状腺激素的分泌调节示意图,其中甲、乙、丙表示三种器官,a、b、c 表 示三种不同的激素。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激素 b 几乎对全身细胞都起作用 B.图中既有分级调节,也存在反馈调节 C.激素 c 可影响神经系统的发育和功能 D.若手术切除甲,则丙分泌的激素会增加,乙分泌的激素会减少 12.下列关于 HIV 和艾滋病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HIV 只能侵入并破坏人体的辅助性 T 细胞 B. HIV 最初侵入人体时,免疫系统可以摧毁大多数病毒 C. 艾滋病病人的直接死因,是由于 HIV 破坏免疫细胞导致的 D. 艾滋病属于先天性的免疫缺陷病,目前针对 HIV 尚缺乏有效疫苗 13.关于如图的相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 除草剂灭草的原理是使杂草的生长素浓度处于大于 h 状态下 B.若某植物顶芽的生长素浓度为 g,产生顶端优势现象的侧芽生长素 浓度可能大于 h C. 若某植物幼苗已经表现出向光性,且测得向光面的生长素浓度为 f,则背光面的生长素浓 度范围为大于 f D. 若某水平放置的植物幼苗表现出根向地性,茎背地性,测得茎的近地侧生长素浓度为 2f, 则茎的远地侧生长素浓度范围应为小于 f 14.玉米幼苗在横放 3mm 后,中胚轴开始发生某物质的不均匀分布,5mm 后中胚轴开始表现向 上弯曲生长,以上现象说明该物质( ) A. 最可能是细胞分裂素 B.不均匀分布是重力导致的 C. 在近地侧起抑制作用 D.不均匀分布是极性运输的结果3 15.将不含 IAA 的琼脂块 a 和含有适宜浓度 IAA 的琼 脂块 a′分别放在去尖端的玉米胚芽鞘切段上,给 予放置 a′的胚芽鞘单侧光照射,结果如图,下列 叙述正确的是( ) A. 胚芽鞘 b 侧的 IAA 含量与 b′侧的相等 B. 放 a′的胚芽鞘弯曲生长体现植物向光性 C. 琼脂块 d′上 IAA 量小于 a′的原有的 IAA 量 D. 胚芽鞘 b′侧细胞能运输 IAA 而 c′侧细胞不能 16.某校生物兴趣小组探究生长素类似物 2,4-D 对 月季插条生根的影响,实验结果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2,4-D 浓度为 800mg/L 时,抑制插条生根 B.生根的平均长度或总长度也可作为本实验的观察指标 C.插条的状况、芽的数量、2,4-D 的浓度等都是该实验的无关 变量 D.根据实验结果,确定 2,4-D 促进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是 400mg/L 17.下列关于植物激素及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应用,叙述正确的是( ) A. 若儿童食用乙烯利催熟的水果则会导致性早熟 B. 生产啤酒时用脱落酸处理大麦,可降低生产成本 C. 水果、蔬菜上残留的植物生长调节剂一定不会损害人体健康 D. 用一定浓度的赤霉素处理生长期的芦苇,可增长芦苇纤维的长度以提升芦苇的品质 18..如图所示,种群在理想环境中呈“J”型增长(甲曲线),在有环境阻力条件下呈“S”型 增长(乙曲线),下列有关种群数量增长曲线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大熊猫种群数量为 K 时,增长率最大 B. 图中阴影面积代表环境阻力,其面积增大 K 值不变 C. 只有在实验室内的实验条件下或一种生物刚进入一个新环境时 种群呈“J”型增长 D. 假设甲种群第一年数量是 N0,种群数量下一年总是前一年的 1.7 倍,则第 5 年种群数量是 N0×1.75 19.有关种群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不同人口出生率的差异主要是生殖年龄与个体数 B. “S”型增长曲线中,在 水平上种群增长速率最大 C. 可以用每平方米森林中蛇的数量来表示其种群密度 D. 防治鼠害最有效的方法是,杀死老鼠将其数量降低一半 20.随着“二胎”政策的放开,有专家预测,我国人口数量在以后几年将出现明显增长。下列 有关(人口)种群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A.该政策的实施有利于改变性别比例 B.自然增长率主要由出生率决定 C.一个城市的人口数量可以反映其人口密度 D.年龄组成稳定的人群保持零增长 21.下列关于种群和群落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是种群密度 B. 年龄组成是决定种群兴衰的晴雨表 C. 同一物种的种群性别比例不会发生变化 D. 种群内的个体在水平方向的分布构成了群落的水平结构4 22.如图是玉米田生态系统中的食物网。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农作物的能量至少有 10%传递给鼠 B. 虫的数量减少,对鸟的影响比对蛇的大 C. 生态系统组成成分除图示外还有分解者 D. 鸟和蛇之间既存在捕食又存在竞争关系 23.如图是麻风树林中两个营养级的能量流动图解,已知 麻风树同化的总能量为 N.方框中字母代表能量,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D 是指呼吸作用消耗的能量 B.该图解中不包含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 C. B 是第二营养级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 D. 从麻风树注入下一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为 ×100% 24.对下列两条食物链的分析正确的是( ) ①玉米→人 ②玉米→牛→人. A. 长期坚持素食可缓解世界粮食短缺问题 B. 能量沿食物链单向流动,传递效率随营养级升高而逐级递减 C. 一个吃玉米的人获得的能量一定比一个吃牛肉的人获得的能量多 D. 若土壤中含相同浓度的某重金属盐,则②中的人比①中的人重金属积累少 25.如图表示某生态系统中甲、乙两种群在一段时间内的数量变化情况。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 是( ) A. 两个种群间的信息传递是双向的 B. M 时甲种群的出生率大于死亡率 C. 两个种群间能量流动方向是甲→乙 D. 两个种群数量波动说明生态系统具有自动调节能力 26.下列关于草原生态系统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每个营养级都有能量输入、转化和散失等过程 B. 合理确定草场的载畜量,能提髙能量的传递效率 C. 分解者所需的能量可来自各营养级生物所储存的能量 D. 生态系统维持正常功能需要不断得到来自系统外的能量 27.运用生态学的相关原理,可以更好地服务于生产实践。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可通过增加食物链提高人工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以减少病虫害 B.可利用性引诱剂改变种群的性别比例,以降低害虫的种群密度 C.多为作物施用有机肥实现能量的循环利用,以提高作物的产量 D.将阳生植物与阴生植物混种充分利用空间,以提高对光能的利用 28.生态环境的保护受到人类的广泛重视,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退耕还林是增加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手段 B. 利用昆虫信息素诱捕有害动物属于化学防治 C. 生态系统中捕食者的存在可以降低物种多样性 D. 退耕还林时,群落演替的根本原因在于群落内部,不受外部环境的影响 29.关于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正确的是( ) A. 鼓励人们进入保护区,给鸟类建巢、喂食 B. 对于珍稀濒危物种,禁止一切形式的猎采和买卖 C. 迁地保护就是把大批野生动物迁入动物园、水族馆等进行保护 D. 自然保护区的功能是接纳各地迁移和捕来的野生动物并加以保护5 30.图中甲、乙为人体内两种不同组织处的毛细血 管,①②③表示某些化学物质。请据图判断下列 选项正确的是( ) A.图中 CO2 浓度最高的部位是乙 B.37℃时,人体③渗透压大于②渗透压 C. ①②③三种化学物质中②和③可以是葡萄糖 D.若②为氨基酸,经吸收运输,在组织细胞中的核糖体上合成组织蛋白共要穿过 5 层生物膜 31.某种致病细菌能产生由 A 和 B 两个亚单位组成的外毒素,其中 A 亚单位无毒性,但能促进 B 亚单位发挥其毒性。研制疫苗时应选择( ) ①外毒素 ②减毒外毒素 ③外毒素 A 亚单位 ④外毒素 B 亚单位 A. ①或③ B. ②或③ C. ②或④ D. ③或④ 32.如图是血液流经某一组织的示意图,下列相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若 A 是肝脏细胞,饥饿时,b 处葡萄糖的含量高于 a 处 B.若 A 是肺泡细胞,呼吸急促时,b 处氧气的含量高于 a 处 C.若 A 是骨骼肌细胞,剧烈运动时,b 处乳酸的含量高于 a 处 D.若 A 是胰岛细胞,饭后一小时,b 处胰高血糖素的含量高于 a 处 33.关于“生物体维持 pH 稳定机制”的实验,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 A. 盐酸和氢氧化钠都有腐蚀性,应避免其与皮肤和眼睛接触 B. 从加入 HCl 或 NaOH 后的 pH 变化来说,生物材料更像是缓冲溶液 C. 根据所得实验数据,画 pH 变化曲线时,一般以 pH 为横轴,以酸或碱的量为纵轴 D. 每种实验材料测定完成后,都必须将烧杯充分洗净,才可倒入等量的其他实验材料 34.如图为人胃部活动的有关调节过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神经冲动在①与②之间单向传递 B. ①②释放的神经递质均作用于神经元 C. 胃泌素与胃粘膜壁细胞的结合不具有特异性 D. 促进胃幽门粘膜细胞分泌胃泌素的调节是神 经一体液调节 35.如图表示健康人和 Graves 病人激素分泌的调节机制,A、B、C 为三种激素。下列叙述错误 的是( ) A.Graves 病是一种自身免疫病 B.图中抗体与激素 B 能与同种受体结合 C.Graves 病人体内 C 含量偏多,A、B 含量正常 D. B 只作用于甲状腺,而 C 可作用于多种组织、器官6 36.科学家对某种群的数量进行了 13 年的连续研究,结果如图所示(λ表示该种群数量是一年 前种群数量的倍数)。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 第 4 年到第 5 年间,该种群数量不断下降 B. 前 4 年间,该种群数量相对稳定,年龄组成为稳定型 C. 第 5 年到第 9 年间,该种群数量达到 K 值并保持相对稳定 D. 从第 11 年开始该种群数量不断上升,到第 13 年达到 K 值 37.为研究根背光生长与生长素的关系,将水稻幼苗分别培养在含不同浓度生 长素或适宜浓度 NPA(生长素运输抑制剂)的溶液中,用水平单侧光照射根部 (如图),测得根的弯曲角度及生长速率如下表:据此实验的结果,不能得出 的结论是( ) 测定指标\处理方式 外源生长素 NPA(μmol/L) 0 0.001 0.01 0.1 3 弯曲角度α(度) 37 40 31 22 16 生长速率(mm/天) 15 17 13 11 8 A. 生长素对水稻根生长的作用有两重性 B. 根向光一侧的生长速率大于背光一侧 C. 单侧光对向光一侧生长素的合成没有影响 D. 单侧光照射下根的背光生长与生长素的运输有关 38.为防治农田鼠害,研究人员选择若干大小相似、开 放的大豆田,在边界上每隔一定距离设置适宜高度的 模拟树桩,为肉食性猛禽提供栖息场所。设桩一段时 间后,测得大豆田中田鼠种群密度的变化如图所示。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与曲线Ⅱ相比,曲线Ⅰ所示环境中猛禽的密度更大 B. 大豆田中田鼠的种群数量增长方式的数学模型总 体上符合 Nt=N0•λt C. 该生态系统中田鼠的种群密度是由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决定的 D.b 点以后田鼠种群密度大幅度上升,其可能的原因是株冠形成有利 于躲避天敌 39.如图表示一个生物群落中甲、乙两个种群的增长速率随时间变化 的曲线,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t3~t5 时间内甲、乙种群的年龄结构不同 B. t2~t3 时间内甲、乙种群出生率大于死亡率 C. 甲乙两种群可能为竞争关系,甲的竞争力小于乙,竞争强度:弱 →强→弱 D. t1~t2 时间内甲、乙种群呈“S”型增长,甲种群从 t2 开始出现环境阻力7 40.图 1 是某生态系统碳循环示意图,其中 A、B、C、D 是生态系统内各生物成分,1、2、3、4、 5 表示有关的生理过程;图 2 为该生态系统中某一食物链及部分能量流动情况。下列有关叙述, 正确的是( ) A. 图 1 中 B、C 分别属于消费者和生产者 B. 图 1 中表示呼吸作用过程的是 2、3、4、5 C. 图 2 中③和④属于兔同化量的一部分并流向分解者 D. 图 2 中 的比值代表兔与狼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 非选择题:(共 50 分) (提醒: 主观题需要拍照上传, 请一题一上传。拍照时保持手机/ 平板竖屏操作且与纸面 平行,上传照片内容清晰,所有题上传结束后, 要提交。) 41.(11 分)在酿酒、酿醋、制作腐乳、泡菜过程中都要涉及各种微生物,请回答下列问题: (1)葡萄酒的酿制原理是:先通气使酵母菌(有氧呼吸)进行_______________,之后再通过酵 母菌的无氧呼吸获得葡萄酒。果汁发酵后,是否有酒精生成,可在酸性条件下用______________ 来检验。 (2)如果用葡萄酒来制葡萄醋,请写出反应式:_______________;在酒精发酵时瓶内温度一般 应控制为____________,醋酸发酵时温度一般应控制为____________。 (3)在腐乳的制作过程中,常用的微生物主要是________,在此过程中,豆腐相当于微生物生 长的______________。 (4)民间制作腐乳时,豆腐块上生长的毛霉来自空气中的毛霉孢子,在制作时腐乳一般要加盐、 酒,若加入的酒精浓度(含量)过低,会出现什么现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在腌制泡菜的过程中,起主要作用的微生物是乳酸菌,用水封坛的作用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泡菜制作过程中测定亚硝酸盐含量的方法是________;在盐酸 酸化条件下,亚硝酸盐与对氨基苯磺酸发生重氮化反应后,与 N-1-萘基乙二胺盐酸盐结合形 成______色染料。8 42.(13 分)在农业生产研究上,常需要进行微生物的分离和计数。 (1)下表为两种微生物的培养基配方: A 组 KH2PO4 Na2HPO4 MgSO4·7H2O 葡萄糖 尿素 琼脂 1.4 g 2.1 g 0.2 g 10.0 g 1.0 g 15.0 g B 组 纤维 素粉 NaNO3 Na2HPO4 ·7H2O KH2PO4 MgSO4· 7H2O KCl 酵母膏 水解 酪素 5 g 1 g 1.2 g 0.9 g 0.5 g 0.5 g 0.5 g 0.5 g 注:上述两种培养基中的物质溶解后,均用蒸馏水定容至 1 000 mL。 ①从功能上来看,上述两种培养基均属于____________培养基。 ②如果要对土壤中分解纤维素的细菌进行分离,则需要选择____________(填“A”或“B”) 培养基;纤维素酶是由至少 3 种组分组成的复合酶,其中 酶可将纤维二糖分解 成葡萄糖。 ③在分离尿素分解菌所用的培养基中可加入__________指示剂,根据指示剂的颜色可鉴定某种 细菌能否分解尿素,若有分解尿素的细菌,培养基将会呈现__________。 (2)如图是某同学采用的接种微生物的方法,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本实验采用的接种微生物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法,把聚集的菌种逐步 ____________分散到培养基的表面,为达到这一目的,操作上应注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 1 项即可)。 ②三位同学用稀释涂布平板法测定同一土壤样品中细菌数量,在对应稀释倍数为 106 的培养基 中,得到以下统计结果: 甲同学涂布了两个平板,统计的菌落数是 236 和 260,取平均值 248; 乙同学涂布了三个平板,统计的菌落数是 210、240 和 250,取平均值 233; 丙同学涂布了三个平板,统计的菌落数是 21、212 和 256,取平均值 163; 在三位同学的统计中,____________同学的统计结果是正确的。 ③为确定计数的培养皿在培养过程中是否被污染,常将________与接种的培养皿一起培养。 通过统计平板上 的菌 落数推 测样 品中的 细菌 数常常 比实 际活菌 数偏________,因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9 43.(8 分)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但蛋白质在高温条件下易变性,研究人员尝试从细 菌中分离得到耐高温的蛋白质。回答下列问题: (1)研究人员在取样后,可将样品用 (填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或麦芽汁 琼脂培养基)在 件下培养筛选得到所需菌种,该菌种在后续实验中需频繁使用,保存 的方法是 。 (2)欲从细菌中分离得到耐高温蛋白质,一般需进行样品处理、粗分离、 和纯度鉴定。 蛋白质溶液粗分离时,需进行 除去蛋白质溶液中的小分子杂质,该方法的原理是 。 (3)利用电泳法对不同的蛋白质进行分离时,各种分子带电性质的差异和分子本身的大小都 会影响分子的迁移速度,可在凝胶中加入 来保证影响因素 的单一性。 (4)凝胶色谱法分离蛋白质和凝胶电泳法鉴定蛋白质时,迁移速度都取决于蛋 白质相对分子 量的大小,两种方法中迁移速度最快的分别是相对分子量 的蛋白质。 44.(9 分)“爆爆蛋”又叫海藻魔豆,味道 Q 弹爽滑,轻咬外皮“噗嗤”流出香甜的果汁, 深受消费者喜爱。目前作为食品添加剂广泛应用于果汁、奶茶、冷饮、雪糕、沙拉、甜品等食 物中。下图是“爆爆蛋”制作流程,请回答下列问题: 注:海藻酸钠作为成膜剂,可与多价阳离子(主要应用 Ca2+)反应形成凝胶。 (1)利用果胶酶和果胶酯酶制备的果汁比鲜榨果汁更加澄清的原因是_________。很多微生物, 如霉菌、_________等都可产生果胶酶。 (2)对高产果胶酶的优质菌种(好氧菌)进行扩大培养时,可将其接种到 培养基(填“固 体”或“液体”)中并混匀,然后分为甲、乙两组。甲组进行静置培养,乙组进行振荡培养, 推测_________组优质菌种生长速度快,理由是 。 (3)本流程中果汁颗粒的固定化方法是_________。该方法不适合固定 (细 胞、酶),原因是 。若“爆爆蛋”的口感偏硬,咬不动, 可能的原因是 。10 45.(9 分)请回答下列关于提取植物有效成分的问题: (1)某同学设计了一个提取玫瑰精油的实验流程,如下图所示: 玫瑰花+水→A 过程→油水混合物→加入甲→分离油层→加入乙→除水→B 过程→玫瑰精油。 ①图中加入的物质甲是__________,物质乙是____________。图中 B 过程的目的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A 过程是水蒸气蒸馏,该过程存在许多因素影响玫瑰精油的产量。下 图表示当玫瑰花瓣与清水的质量比为 1∶4 时,出油率与蒸馏时间的变化 关系。分析该图可知,出油率随蒸馏时间的变化趋势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提取橘皮精油时,常采用__________法而不用上述提取玫瑰精油的方法,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从胡萝卜中提取胡萝卜素常用的方法是________法。在胡萝卜颗粒的加热干燥过程中,应 严格将________和________控制在一定范围内。

资料: 10.8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

推荐资源
天天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