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宜宾叙州区二中2019-2020高一历史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含答案Word版)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2020 年春四川省叙州区第二中学高一第二学月考试 历史试题 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码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条 形码区域内。 2.答题时请按要求用笔。 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答题卡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 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 4.作图可先使用铅笔画出,确定后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描黑。 5.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 6.考试时间:150 分钟;历史政治地理同堂分卷考试,每科 100 分,共 300 分 第 I 卷 选择题(60 分) 一、单选题(每小题 4 分,共 15 个小题,共 60 分) 1.商周时期,城市的建设是先把与祖先有直系血统关系的子弟聚集在宗庙近旁的王室区,然 后再把其他的同祖、同宗之子弟由宗庙中心散布到外围区域。这一现象反映出 A.古代城市功能划分明显 B.城邑布局体现王权至上 C.宗法观念影响社会生活 D.家族经济决定政治地位 2.“它的设立,本是一种超常规的做法。这个无编制、无定员、无预算,名义上仅仅是皇帝 的临时秘书机构,却实际上褫夺了内阁的权力,造成了中国特色的机构名实不符现象。”材 料中的“临时秘书机构”指的是 A.宣政院 B.内阁 C.军机处 D.枢密院 3.公元前三世纪后,罗马已不是原来那种城邦国家了,它已成为世界上各个民族和国家进行 交易的共同市场。这种商业贸易的必然结果之一,就是平衡划一这些人民或民族间的区别。 以上材料可以用来说明 A.世界市场发源于古罗马 B.罗马帝国时人人平等 C.罗马帝国建立的合理性 D.万民法实施的必要性4.2018 年 4 月 11 日,一件从圆明园流失出去的西周青铜器虎蓥竟在 23 分钟内拍出了 41 万 英镑的高价。与这一文物的流失密切相关的事件应是 A.第一次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5.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写道:1894—1895 年的中日战争对中国是灾难性的战争。 对“灾难”解读正确的是 A.满清政府主权完全丧失 B.中华民族危机空前严重 C.国人忧患意识开始增强 D.中国社会性质彻底改变 6.魏晋南北朝隋唐时期,许多历史著作都突出地加重了对南方社会发展进程的记载。《晋书》 记载有关江南水利兴修之事,《宋书》各载北方人口南迁和侨立州郡的情况,《隋书》极言扬 州之盛,称丹阳“埒于二京,人杂五方”,《通典》记载了江南漕运对于关中的重要性。这说 明 A.北人南迁完成了经济重心南移 B.江南社会经济发生了根本变化 C.历史著作带有对代特点的印记 D.历史撰述越多越接近历史真相 7.下表为文献中有关唐代土地状况的记述。由此可以推知 记述 出处 天下诸郡逃户,有田宅产业,妄被人破除,并缘欠负租庸,先以亲邻买 卖。 《唐会要》 寺院广占田地,侵损百姓。 《唐大诏令集》 王公百官及富豪之家,比置田庄,恣行吞并,莫惧章程。 《全唐文》 A.土地的交易活动受到法律保障 B.赋税沉重加剧了土地买卖行为 C.唐代政府采取不抑兼并的政策 D.政府对土地的实际控制力有限8.据考证,秦汉时期维持一日两餐生活,上午用餐大致在 9 点左右,下午用餐则在 15 点左 右。直到汉末,曹操享用“一日三餐”都是尊荣。汉代以后,一日两餐逐渐变为三餐甚至四 餐。据此可知汉代以后 A.古人健康水平呈上升趋势 B.社会大众物质生活更为丰富 C.各地区贫富分化现象减轻 D.农民普遍贫困现象愈演愈烈 9.“在中世纪的时候,欧洲人开始大量购买亚洲的辣椒、丝绸和其他物品。然而,1400 年后 变得不那么容易买到。”美国历史教科书中这一记述其目的是想论证 A.欧洲人口的迅速增长 B.亚洲实行闭关锁国政策 C.开辟新航路的必要性 D.亚洲是世界贸易的中心 10.下表是全球能源结构变化图。造成煤炭与石油比例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时间 项目 1928 年 1950 年 1990 年 煤 75% 50% 30% 水力 8% 17% 14% 石油、天然气 17% 30% 50% A.“电气时代”电力资源取代了煤炭资源 B.内燃机的大规模应用 C.第三次科技革命推动新能源的运用 D.蒸汽机得到广泛运用 11.美国商人亨特曾写道:最壮观的景象莫过于英国商船队驶入广州港的情景,“可以毫不 夸张地说,清帝国的十三行和英帝国的东印度公司,成为了 18、19 世纪中西关系的神经中 枢”。这表明 A.东西方两个区域市场的存在促进了世界市场发展 B.清政府被迫逐步改变闭关锁国经济政策 C.广州十三行和东印度公司商业竞争激烈 D.广州十三行是当时中西方最重要的贸易机构之一 12.19 世纪 70 年代前后,发昌机器厂、继昌隆缫丝厂、贻来牟机器磨坊等企业 A.都是私人出资建立的近代企业 B.都建在南方的通商口岸 C.都是外国人出资建立的近代企业D.说明中国工业文明战胜了自然经济 13.明代冯梦龙小说《蒋兴哥重会珍珠衫》讲述了湖广襄阳府枣阳商人蒋兴哥,从广东贩卖 珍珠、玳瑁、苏木、沉香等到苏州枫桥,巧遇同乡米商陈大郎贩米到苏州。故事中可以看出 A.湖广襄阳商品经济发达 B.苏州是重要的商品集散地 C.“苏湖熟,天下足” D.湖广主产珍珠、苏木等 14.史书记载:1872 年侨商陈启源创办继昌降缫丝厂,采用蒸气机和传动装置,雇女工数百 人,“出丝精美,行销于欧美两洲,价值之高,倍于从前,遂获厚利。”以上材料说明继昌 隆缫丝厂 A.属于近代意义的民族工业 B.产品主要面向国内市场 C.实质是外国资本在华创办的企业 D.没有跳出中国传统生产方式 15. 1961-1965 年,全国共精简城市职工约 1887 万人,压缩城镇人口 2600 万人;到 1965 年 全国城市数从 1961 年的 208 座减少至 171 座,减少了 17.8℅;城市化水平由 1960 年的 19.8℅ 下降到 1964 年的 14.6℅,中国的城市化水平出现了大幅度回落。中国出现逆城市化的原因是 A.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城市人口减少 B.“大跃进”运动的迅速开展 C.大力调整国民经济 D.人民公社化运动的深入开展 二、材料分析题(40 分) 16.毛泽东在谈到中国民族工业发展过程时说,四个实业界人士不能忘记,他们是:“搞重工 业的张之洞,……搞纺织工业的张謇。”阅读下列材料:(20 分) 材料一 张之洞,清末重臣。1889 年,调任湖广总督。他以武汉为中心,先后创办了一 批近代工业企业,如汉阳铁厂、湖北织布局等,居全国之冠,资本总额约为 1130 万两白银, 并形成了以重工业尤其是军事工业为龙头的湖北工业内部结构,武汉也一跃而成为全国的重 工业基地。 材料二 张謇,清光绪年间状元。他出身农家,苦读成才。1894 年中状元时已 41 岁。他 在两江总督张之洞的支持下,决定走实业救国的路线,于 1895 年集资 50 万两银子,在通州的唐闸镇创办了南通的第一个近代工厂——大生纱厂(后改名大生一厂),以后,又陆续在崇 明外沙(今启东)久隆镇创办了大生二厂,在海门创办了大生三厂,在城南创办了大生副厂, 并在吕四、海门交界处围垦沿海荒滩,建成了纱厂的原棉基地——通海垦牧公司。 请回答: (1)张之洞等一些开明官员出于什么目的掀起了什么运动?有何特点? (2)列举三个近代洋务企业。 (3)张謇倡导怎样的救国主张?他的救国主张在当时为什么不能真正实现?你对他的行 为有何看法? 17.(20 分)中国的现代化发展步履维艰,对此中国学术界有不同的看法。阅读材料,完 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中国的现代化是被延误了的现代化。为什么一个在前现代世界长期处于发展领 先地位的悠久文明,在向现代世界转变的过程中如此步履艰难,阻险迭起,前路漫漫?对于 这一问题,学术界形成了两种不同的基本观点:一种观点可称之为外因论,认为主要是由于 外来的西方资本主义渗透和帝国主义侵略,“侵略——反侵略”是这一研究取向的基本分析 框架;另一种观点可称为内因论,即认为中国现代化延误的主要症结在于传统文明的落后性、 制度的独特性、中国历史发展的停滞性等内在弱点。“传统——现代性”的对立是这样解释 的分析框架。 ——摘编自罗荣渠《中国早期现代化的延误》 材料二 “一五”计划关于工业化建设的总体设想是:基本完成以鞍钢为中心的东北工 业基地建设,同时进行华北、西北、华中的新工业基地建设,进而推进全国工业的发展。…… 从投资的分配看,694 个投资项目中有 472 个放在内地,其余 222 个大部分放在东北。沿海地 区几乎没有什么大项目。……“一五”计划规定,五年内工业总产值计划由 1952 年的 270.1 亿元,增加到 1957 年的 535.6 亿元,增长 98.3%,平均每年增长 14.7%。 ——据虞和平主编《中国现代化历程》整理 (1)你赞成材料一中哪一种观点关于中国现代化被延误原因?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 加以论证。 (2)阅读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一五”计划期间工业布局特征,以及成果 2020 年春四川省叙州区第二中学高一第二学月考试 历史试题参考答案 1-5:CCDBB 6-10:CDBCB 11-15:DABAC 16.(1)目的:维护清朝统治。运动:洋务运动。特点:不改变封建制度,引进西方先进科 技(中体西用)。 (2)江南制造总局、汉阳铁厂、湖北织布局等。 (3)主张:实业救国。原因:中国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民族工业的发展深受三座大山 的压迫,不改变中国的社会性质,实业救国的主张就无法实现。看法:略。 17.(1)外因论:列强侵华破坏了中国主权和领土完整,使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 列强侵略造成了近代中国局势动荡,缺乏稳定的环境。中国变成列强商品市场和原料产地; 中国的传统手工业受到排挤与冲击,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列强对中国的资本输出,控 制中国经济命脉,压制中国民族资本主义。 内因论:封建专制根深蒂固;守旧势力阻挠与破坏;自然经济长期占主导地位;重农抑商与 闭关锁国使资本主义萌芽受阻,封建经济发展缓慢。封建理学的束缚;文字狱与八股取士, 思想专制;传统的重义轻利的价值观念使创新人才缺乏。(外因论、内因论任选一种作答,言 之成理即可酌情给分) (2)特点:东北优先,同时发展华北、西北、华中(或重视内地),忽视沿海地区。成果: 开始改变我国工业落后的面貌,为社会主义工业化奠定了初步基础。

资料: 10.8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